白色婚纱礼服

2023-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白色婚纱礼服

白色婚纱礼服千万别配错了鞋

嘉兴文苑婚纱摄影分享白色婚纱礼服千万别配错了鞋

■白婚纱应该配白鞋

中国人的婚礼讲究的是喜庆热闹,主色调是红色,即使是一些举行西式婚礼的新人也不忘在自己的服饰上保留一抹红色,时常能见到的一个典型就是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穿一双红色的鞋子,看上去感觉非常不协调。还有些大大咧咧的新娘甚至穿着黑色的皮鞋或者皮凉鞋,这与婚礼上的新娘应有的形象更不相符。

那么穿婚纱时应当穿什么颜色的鞋?合适的选择应是白色或银色、金色。南阳金皇冠婚纱摄影小编穿婚纱的新娘应当以阳光圣洁的形象示人,白色的鞋配白色的婚纱是最常见,也是最经典的搭配。

■穿婚纱应着专用内衣

与鞋的搭配一样,常常也有新娘穿婚纱时选择红色的内衣,同样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还可能由于和婚纱不相配,出现不合体、外露等尴尬情形,所以最好在订做或买婚纱的同时,选购专用的内衣。目前,国内很多婚纱专卖店都有这类专用内衣出售。

■新娘妆应为淑女型

婚礼中的新娘应该是最美丽的,但是这种美不能太艳丽、冗赘,而应是清新淡雅,高贵圣洁的美,所以新娘化妆应该化淡妆,淑女型的妆。

有的化妆师装扮新娘时,为了“好看”,色彩用得非常浓丽,把新娘化得非常妖艳,再配上满头珠花,各种首饰,热闹是热闹了,但是和婚礼的氛围不符,破坏了新娘单纯、阳光的形象。

新娘的手套、头纱等饰物也都应与婚纱,与婚礼的氛围相符,最常规的就是选用白色,造型简洁的来搭配。

■西式婚礼新娘应该手捧花

手捧花是目前婚礼上最容易出错的环节之一,往往新娘穿的是婚纱,捧的却是一大捆红玫瑰,而这种手捧花是中式婚礼采用的。正确的搭配应是拿西式的手捧花。

西式手捧花的造型要根据婚纱的造型选择,有瀑布形、球形、半球形、三角形、半月形、象鼻形等,花的颜色应以粉、白、香槟色为主,不宜多用红色。花材一般用玫瑰、百合等适于婚礼使用的花,辅材则可选用情人草、满天星、勿忘我等。康乃馨、马蹄莲、菊花、火鹤等则不适于在婚礼上使用。花材和辅材的选用主要是要求花语与婚礼的主题相对应。

■新郎也应化淡妆

新郎也是婚礼的主角,不能新娘光彩照人,新郎蓬头垢面,所以新郎出场前也应请化妆师打理一番,除了干净整洁外,最好也化点淡妆。现在的婚礼基本都要请摄像,如果不化妆,在聚光灯下,新郎的脸色可能会显得比较苍白,这样留下的婚礼印象显然不会让人满意。

案例一

新郎抱新娘走光

新娘的座车驶达婚礼现场时,新郎往往会按事先安排或在众人的怂恿下将新娘从车中抱出走到入口处,这一幕通常也是婚礼摄影、摄像拍摄的重点。这一抱原是想着显示新郎对新娘的珍视,显着两人恩爱,可是却常会让新娘走光,露出大腿甚至内衣,显得非常不雅,如果穿着红色的内衣更显得扎眼。这种情况下拍出的照片,由于新郎新娘面孔朝向不一致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一对新人在结婚当天就安排新郎抱新娘的环节,结果婚礼照片中进入仪式现场这一段的照片就挑不出让自己满意的来。两人事后都觉得还不如牵手走过这一段路。

案例二

新娘捧白花新郎戴红花

一次婚礼上,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捧着新郎献上的一束白色的手捧花,看上去纯洁端庄,而站在她身旁的新郎胸前却别着一枝红玫瑰,大部分宾客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细心的人会觉着稍微有些不协调,可是一位熟悉西式婚俗的人却皱起了眉头,新娘在接过手捧花后,应该从中选一枝别在新郎的胸前,胸花和手捧花应是一致的!

婚礼正在进行,这个小小的错误也不好纠正,这小小的遗憾只好留在了两位新人的记忆里。

婚礼服饰庄重典雅

专家观点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婚礼样式,婚礼的服饰都应当庄重典雅,因为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婚礼上的新娘应当是完美的,阳光的,圣洁的,着装的要求就是要塑造出这样的形象,有损形象的服饰哪怕再好看也不应进入婚礼的殿堂。参加婚礼的客人也应穿着与婚礼相适的服装,不做破坏婚礼庄重典雅氛围的事。

嘉兴文苑婚纱摄影官网:/u/2516898964

嘉兴文苑婚纱摄影天涯论坛:http://my.tianya.cn/60004531

第2篇:白色鸟续写

续写《白色鸟》

“斗争会?”白皙的少年一脸疑惑。眼睛却望着那两只惊飞的白鸟。越离越远,没了踪影。

哐哐哐哐,锣声又紧似的响起。

“我们看一看去。我还不晓得斗争会啥样子?”

黝黑的少年回转头,眼神儿有点儿怪。

黝黑的少年似乎看见外婆孤零零站在土台上的身影,台下,一张张脸,兴奋,激昂,有点儿扭曲,让人害怕。

那生在脑壳上的疖子更红了。脑壳噗浪鼓儿似得摇。

“不看不看,没意思没有”。

“不看就不看。”

“你看你,泥猴一般。”白皙的少年噗的一扬手,一股水已经泼在黝黑的少年的身上。

“你晓得啵,打水仗你不是对手,还没有人败得了我。”

黝黑的少年泥鳅般没入水里。

少年白皙的身上却已是一身泥巴。

白皙的少年也一头跳入水里,可标准的泳姿在这时一点儿用处没有了,只有挨打的份儿。

黝黑的少年正在水里咧着嘴巴打哈哈。

“城里的东西不顶用。”

“打不过你,不玩了。”白皙的少年爬上岸。

望着绿绿的芦苇,葳蕤的水草,一抹浓浓的绿,无涯的绿。真好看。 “好的,就歇歇憩吧,城里的人没得用。”

黝黑的少年薅了一把水草递给白皙的少年,自己一屁股坐在河岸上。

天空真阔,坐在河提上,两少年在阳光下,身上闪着金光。

日头已经斜了,夕阳一抹的红。照在河面。河水依然匆遽,粼粼闪闪,细浪如血。 河对岸或红或紫的野花,泛着紫光的马齿苋,忽的又闪进少年的心里。 “外婆不会担心啵?”

“不会,不会。”

“你看!你看!”黝黑的少年压低了声音。

白皙的少年顺着手指看,两枚白色的鸟蛋珍珠般的躺在草窝里。

“拿走它,回去吃一顿。”

“不。大鸟回来看不见会难过的。”

“你不喜欢。”

“比你喜欢的多。”

黝黑的少年又一笑,他已经习惯了城市少年的慈悲。

“回吧,天快黑了。外婆说天黑就回的。”

“好的,好的。”

两少年扑通入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在水里一上一下,两朵水花散开来。 高高的河堤上,有两个小小的黑点,在那黑点移动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的足迹。

白皙的少年似乎看见了两只嗷嗷待哺的幼鸟在窝里伸长了脖子。

将来这芦苇丛中会又多了两对雪白雪白的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耀目的羽毛。会同这水汪汪的绿,一抹一抹的静,交喙,亲近。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恍惚间如外婆的臂弯,温暖,宁静。

第3篇:白色、黑色家电

白 色 家 电

白色家电是对家电的一种分类的具体类别名称。在国内也经常被经销商简称为白电,与之对应的是黑色家电,简称黑电。黑电和白电都是中国的分类方法,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黑电和白电也是有明显区别的:黑电产品是带给人们娱乐、休闲,而白电产品则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如洗衣机、部分厨房电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如空调器、电冰箱等)。 从其工作原理和核心零部件来区分黑白电也是可以的,黑电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而白电更多的是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动能进行工作的。

在国外通常把把家电分为4类: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和新兴的绿色家电。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进行家务劳动的产品包括洗衣机、冰箱等,或者是为人们提供更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产品,像空调、电暖器;黑色家电是指可提供娱乐的产品,像彩电、音响、游戏机等;米色家电指电脑信息产品;绿色家电,指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高效使用且节约能源的产品,绿色家电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白色家电的来源,白色家电最早是指白色的家电产品,由于早期的冰箱和洗衣机由于内置的发动机体积较大,要保证电器的实际内容积足够使用,必须件产品制造的很大,白颜色的外壳可以使机器本身看起来扁平一些,不那么突兀,同时白颜色可以有效的阻止机器内部能量的散失。现在白电产品是指减轻人们劳动强度的产品(如洗衣机、部分厨房电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如空调器、电冰箱等)。从本质上讲白电更多的是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动能进行工作的家电产品。近年来,各类家电产品也出现了互相渗透交融的现象,比如网络家电,带液晶电视的冰箱等。

第4篇:白色污染教案

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32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320000平方米 0.32平方千米

月 96000000平方米 96平方千米

年 116800000 平方米 116.8平方千米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 : (看一看)

“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塑料购物袋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开始限制白色污染物品的使用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塑料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也吃下肚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将你们的创意以书信的形式寄给环保局,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第5篇:《白色污染》教案

《白色污染》教学设计 刘祥

【教学理念】

走进现实生活,激发交际欲望。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现状,查资料了解白色污染情况,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勇于参加实践,乐于参加讨论,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精彩,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创设交际情境,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倾心交流、合作互动、共同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知道应该投身环保。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关爱家园。 3.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什么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的相关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生活中白色污染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交流兴趣。

二、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课件出示问题)

2、小组交流查到的资料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4、师课件出示图片,展示白色污染会对人体,环境,动物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三、发现身边的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真是危害巨大,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遭遇白色污染的情况。

2、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自己遭遇的事、看到的景象、听到的故事、了解到的新闻„„) 3.指名汇报,师评。

四、拒绝白色污染,设计行动方案。

1、白色污染危害如此巨大,我们怎样才能拒绝白色污染呢?请开动脑筋设计一套拒绝白色污染的行动方案。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评讲。

五、创设情景,实践运用。

1、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怎样才能把我们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

2、师生模拟生活中产生白色污染不良行为的情景,学生纠错并及时进行劝说。

模拟情景一:一学生走在校园里,边走边吃零食,吃完东西,随手扔掉手中的包装袋。 模拟情景二:星期天,奶奶(师演)拿着一次性塑料袋,准备带着孙子上街买菜。

六、总结,延伸。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快乐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收获。

2、同学们,只有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花才会更艳,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

七、作业:

利用学到的环保知识,劝说身边的人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塑料用品。

《白色污染》教学反思

此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课前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知道什么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为了改善环境,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知道小学生应该投身环保。我认为,学生有了环保意识还不够,还应该要看我们已经取得的环保成果,为构建绿色家园献计献策。让学生在心中构建自己的绿色家园。

我抓住“创建绿色学校”这一话题进入课堂,使学生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学习交流的热情迅速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教学中直接播放“白色污染”的画面,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被破坏现象。这样做,让学生入情入境、心神合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在课前,我精心剪辑了“白色污染”,为学生精心打造交际氛围。图片的观看,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学生的心门似春之柴扉,轻轻洞开,强烈的表达欲望已被激发,浓浓的绿色环保意识已初见端倪。小课堂为大天地,我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投入到拒绝“白色污染”行动中,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实践人,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种子已扎根心底,学生的心中早已像课堂一般绿意盎然。

第6篇:拒绝白色污染

论文内容:

设计一个与“环境污染与保护”有关的活动方案

要求:包括——问题的提出;

探究的目的;

需要的器材;

探究的方法;

探究的过程与步骤(包括时间安排)

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活动方案

一、方案的名称:《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活动方案的设计

二、方案的背景与目标

方案背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方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固体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并列为当今环境的“四大污染”。“白色污染”属于“固体污染”,而“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塑料口袋和一次性饭盒。虽然“限塑令”已经颁布将近两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的环保意识还不如人意,在超市,在农贸市场,人们买东西的时候,许多人还是喜欢用塑料口袋购物。同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响应“限塑令”的号召,自觉加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行列,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目标: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做到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环境、善待环境的意识,在生活中注意绿色消费,做一个高素质的关注生态的小公民。

三、方案对象及人数

本活动主要涉及学生、城市居民、电视台工作人员、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政府领导等,总人数大约2000人左右。

四、方案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

(1)、上网查阅。主要了解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2)、观察统计。观察统计人们使用和乱扔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的情况。

(3)、调查采访。调查采访人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情况,及人们喜欢使用塑料口袋的心理。环保部门对于白色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4)、点子措施。根据调查情况,让学生们想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点子和措施。

(5)、广泛宣传。主要宣传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提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体可行的措施。

(6)、对比实验。让学生感受白色污染的实际危害。

(7)、行动比拼。让学生收集人们乱扔的塑料制品。

(8)、发出倡议。向当地人民政府提交我们的调查报告,提出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点子措施。

(9)、活动展示。以小报、文章、网络的形式展示活动过程和效果。

2、活动重点、难点、创新点

重点:(1)、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2)、整个活动的宣传。

难点:(1)、组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专题学习网站;(2)人们“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能否到位,点子措施能否落实。

创新点:植入对比实验,让参与学生切身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专题学习网站,让活动更加持久有效;电视报道,让活动辐射面更加广泛;环保志愿者在院子里或者小区里设置“废旧塑料”回收点,既有宣传作用,又有实际效果;活动报告提交政府,为政府献言献策,发挥活动更大的教育效果。

3、科技教育资源的优势

我们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具有优势:一是领导的重视,二是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几年,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指导的科技实践活动每年在省上都有获奖的作品。我连续5年担任资中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去年还担任内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主要担任科技实践活动的评委。另外我们是一个县城学校,地理条件有有优势,活动所涉及的场地都有;我们学校有专门制作网页的老师,制作专题网页不成问题。最后我们学校有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活动所需要的器材不成问题。

4、活动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成立活动小组。这次活动承办主要由5年级的学生。先在学校进行宣传动员,首先招募“环保志愿者”,然后在“环保志愿者”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20—30人的活动小组,并再次分组,落实任务。主要成立资料收集小组、观察统计小组、调查采访小组、宣传小组。活动小组成立后,聘请指导教师,并对活动小组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2)、学生对活动的相关知识进行储备。采用上网查询,主要了解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我国及世界各地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观察统计。在超市,综合市场等地方观察人们使用塑料口袋的情况。在快餐店、餐馆等地方观察人们使用一次性饭盒的情况。同时观察塑料口袋、一次性饭盒乱扔的情况。学生在这一观察活动中,发现人们乱扔乱丢的现象后,不仅要统计,而且要把它捡起来。

(2)、调查采访。调查采访学生、居民对白色污染的认识情况,以及人们喜欢使用塑料口袋、一次性餐盒的心理,人们对“限塑令”的了解程度。调查采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环保部门对丢弃的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的处理情况。

调查采访可能涉及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你知道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吗?

你知道白色污染与环境的关系吗?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限塑令”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它有哪些内容?

你上街在买东西的时候,自备了装东西的物件吗?如果有主要使用的是什么物件?如果没有,你一般是怎么想的?

你家中的废弃塑料以及使用过后的塑料口袋是怎么处理的?

对于生活中废弃的一次性饭盒和塑料口袋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虽然你们采取了措施,但白色污染仍在继续,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措施?

„„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可以生成问题。

(3)、点子措施。根据调查结果,让学生们想出拒绝白色污染的点子,拿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4)、广泛宣传。主要宣传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拒绝白色污染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点

子措施。在学生中的宣传,主要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创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专题网站进行宣传。专题网站要与校园网站进行链接,让学生全面学习,积极参与,使活动长期持久。在社会上的宣传,今年6月1日,是“限塑令”颁布的第二周年纪念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利用展板、发传单的形式进行宣传,并请县电视台进行录制、报道,让活动辐射面更加广泛,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中来。

(5)、对比实验。①环保志愿者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在自己的小区里做环保宣传员,并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小区里设置一个废旧塑料回收点。②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全校3—6年级的学生,在校园、在公园、在街上、在餐馆等地方收集人们乱扔的塑料制品。根据学生的态度和收集的数量,评出“环保小标兵”。

(6)行动比拼。①环保志愿者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在自己的小区里做环保宣传员,并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小区里设置一个废旧塑料回收点。如果这个活动的效果好,我们就在全校推广。②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全校3—6年级的学生,在校园、在公园、在街上、在餐馆等地方收集人们乱扔的塑料制品。根据学生的态度和收集的数量,评出“环保小标兵”。

(7)、发出倡议。发出倡议。向当地人民政府提交我们的调查报告,发出我们的倡议。希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白色污染”的蔓延。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

以小报、文章、网络的形式展示活动过程和效果。

5、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问题设想一:学生采访不一定顺利,遇到不愿接受采访的人群。这个问题主要是事先反复训练,特别是与陌生人交流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及说话应变能力。

问题设想二: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对比实验不一定顺利,。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学校进行实验,并在10个较大的花盆中进行种植,老师加强指导,必要时请当地农民进行指导。 问题设想三: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专题网站,学生可能有很大的困难,这个问题与学校领导商议,请信息老师专门指导学生。

问题设想四:6月1日,我们上街进行宣传时,电视台派不出人来录像,我们自己录像,然后把片子送到电视台。

问题设想五:这次活动承办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其余年级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配合(例如让3—6年级的学生办板报,开主题队会,写感受性的文章等)怎么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请学校以工作的性质进行布置。

问题设想六:这次活动设计了观察统计,调查采访,上街宣传等,需要学生外出,这就涉及校外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每次活动时学生的安全,一是教育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听从老师的指挥,二是多派几个老师,一个老师看几个学生,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另外参加活动的学生,请家长接送,以保证学生路上的安全。

问题设想七:学生给政府部门提交的活动报告置之不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让学生多次写信,相信最终会有结果。

6、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预期效果:预期效果:让参与学生获取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想出“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办法;让市民心灵受到震撼,自觉参与“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行列;更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规范市民的行为,让“白色污染”不再发生。

呈现方式:学生调查报告,学生活动心得,活动照片,活动视频,活动展板,专题网站等。

7、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1)、学生方面:评价的指标主要参考以下五项:①是否充分发扬了团队互助协作精神;②是否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了活动;③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活动效果;④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否具有深远的意义;⑤在活动中是否提出创新设想。方式采用自评、老师评的两种方式。

(2)、市民方面:人们观念是否在转变,白色污染是否在减少。在一定时间后学生再次调查人们使用一次性饭盒和塑料口袋的情况。

8、对青少年“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白色污染与环保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品质。

上一篇:鲁教版四年级第5单元下一篇:小二班家长开放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