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乡镇林业管护工作的难点和优化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林业事业飞速发展,其中各乡镇林场也在不断加强管理和完善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了地区林业事业发展。整体来看,通过林业管护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林木的品质,并且为地方创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然而当前部分乡镇在林业管护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由此推动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乡镇林木管护工作难点和问题入手,讨论如何提升乡镇林业管护工作质量,希望对有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乡镇;林业管护;难点;对策

林业资源在改善空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需要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林业管护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特点,涉及防火、病虫害防治、防偷盗、防止毁林开荒等内容,还需要做好信息记录,所以与诸多内容有关。林业管护监测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开展,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护好林业资源,实现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镇林木管护工作难点和问题

(一)管护水平偏低

尽管当前乡镇地区普遍有专门的林业管理人员进行林区巡护,然而部分乡镇依旧存在着管护水平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林业管理人员自身水平不足,难以及时发现林区出现的病虫害,导致后续的防控难度加大,投入更大的自己和人力,难以满足林业管理发展需求,尤其是当前林业资源分布范围偏大,对管护人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该形势下存在着管护人员数量偏少的问题,由此影响了工作成效;其二,进行乡镇林业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滥砍滥伐以及矿业资源盗采情况,由此破坏了生态环境,然而部分乡镇林业站缺乏执法权,难以进行干预;其三,监测管理工作不到位,自身缺乏专业能力,在防护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工作效率不高;其四,部分地区乡镇受到技术、经费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林业资源监测成效不足,一些林业管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足,没有对非法采伐的行为制止,还有很多档案信息和数据库未能及时更新,进而影响了后续的林区规划[1]。

(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其一,林业管护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乡镇林区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广,在进行林业管护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涉及主体复杂,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护制度,然而一些乡镇多年未能进行制度更新,未能结合国家发展要求完善管理机制;其二,缺乏具体规划。尽管县级以上部门每年都会制定林业资源保护计划,然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或者工作不够细化问题,很多乡镇政府也未能意识到林业管护工作的价值,所以对后续的工作开展情况缺乏了解,也影响了管护措施的实施。

(三)林木管护缺乏资金投入

在进行林业防护的过程中,资金是重要保障,然而一些乡镇没有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且管护资金缺乏,不能及时进行各项防护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乡镇的林业部门由于薪资水平偏低导致一些管护人员在工作中工作热情不足,工作能力不能提升,也不利于对林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2]。

二、如何提升乡镇林业管护工作质量

(一)加强管护队伍建设

在林业管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护人员的素质直接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质量起到了影响。换言之,人才队伍建设是林业管护工作开展的根本,高素质的林业管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林业资源生长情况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乡镇林业部门组建一支高素质队伍,具体措施如下:其一,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编制。各地政府需要自上而下合理设置林业管护人员编制数量,由此提升林业管护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减少兼职人员,打造一支更加稳定的管护队伍;其二,对管护人员进行全面管理,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由此壮大林业管护队伍,比如吸纳林业管理林业经济相关专业毕业生,利用其管理能力和育林知识参与到林业管理工作当中,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其三,需要林业部门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管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善于发现林区建设问题及时将不合理采伐矿产资源盗采等现象上报。由此避免林业资源损失;其四,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该措施能够提升林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对于工作不作为的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处罚[3]。

(二)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发展也会对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带来影响,所以在林区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具体说来:其一,需要对林业资源科学规划,引导农户和群众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科学进行种植,养殖,由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其二,需要完善服务和指导机制,要求乡镇管护人员在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并且各地区也需要继续完善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通过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支持农民,加强林下资源利用,推动林下产业化发展;其三,需要打造集约化发展模式,乡镇需要积极与合作社等相关组织加强联系,打造成标准化、统一化的经营模式,由此提升农产品质量,并拓宽销售渠道。乡镇政府也需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由此将林下种养、农产品销售、旅游观光等相关模块结合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创造经济效益[4]。

(三)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其一,在日常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乡镇林业部门营造依法利用林业资源的良好氛围,通过有效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意识到进行林业管理以及林业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并且做好相关法律宣传工作,为林业管护提供帮助。比如林业部门与行政村加强沟通,将林业管护的政策及时传达,实现群众的配合,对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监督和举报,并且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期下提供物质奖励;其二,需要出台限制采伐的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对于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也要严厉打击,比如部分农民为了获取更大利益,违法垦殖、随意扩展耕地界限,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并且登记林区周边的农地进行农户信息,为图纸使用者建立档案。便于后续进行核查。

(四)加大林木管护资金支持

乡镇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对林木管护工作现状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林业资源,加强资金投入,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比如当地政府需要保证资金落实,并且对资金加强监管。同时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建立林区管护资金筹措体系,对林业部门的基础设施加以完善,然后将资金用于相关设备采购、人员培养,比如部分林区购置了无人机,使其大范围、高精度的进行林区巡视,提升了工作效率,便于及时发现林区管理遗漏的问题。再如建立林区生态效益补充基金,打造林业工程保护的长效机制。此外,需要对管护人员的待遇加以改善,完善人员考核模式与奖惩机制,進而激发工作热情[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林业部门需要切实开展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和巡护工作有效保护好林业资源,由此推动我国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樑.乡镇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1,22(14):129-130.

[2]史前.新时期辽宁省乡镇林业站服务林农的途径[J].新农业,2020,22(10):14-15.

[3]王欢.林业管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1,23(5):123-124.

[4]卞思美,金晶.林业生态经济视域下的林业管护工作分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2(9):156.

[5]朱爱国.基于林业生态经济视域下的林业管护工作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2):122,137.

作者:朱爱斌

第2篇: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及林业产业结构转型探究

摘要:林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想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从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入手,讨论林业产业结构转型,阐述林业生态服务功能,最后分析如何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希望对有关研究具有帮助。

关键词: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产业结构转型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林业产业结构的体现,如果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则说明林业经济发展处于健康状态。当前我国林业部门积极构建科学的林业产业结构,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同时还能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不过目前看来,众多地区的林业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加之在分析结构转型问题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林业统计指标,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分析不够深入。在该背景下必须切实做好衡量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工作,认真分析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以及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这样才能带动地区现代林业的发展。

1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对于林业统计工作来说,林业统计指标是基础。以往的林业产业发展侧重于采伐林木,人们普遍将木材的经济价值放在首位,并将采伐的树木视为原始积累。随着林业功能的拓展以及人们意识的转变,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天然林保护,并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使得我国生态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有相关人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地区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还有相关人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整体看来,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正随着功能的完善而不断健全[1]。

2 林业产业结构转型

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于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来说,是在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后,出现对林业产业结构转型产生阻碍的有效途径,需要对林业产业资源合理配置,打造出新的产业结构。整体看来,在产业结构的转型过程中實现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从原有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

3 林业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包括了诸多内容,对于森林生态服务来说,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生态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环境和效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新时期,森林功能转变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价值为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生存提供相关林业产品。当前的林业产业产值中,构成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是指一些投入的价值,其中包括野生动植物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相关内容。不过对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浙江省关于森林资源和生态保护价值的公告中,把固态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土保肥价值、净化大气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视为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参考,这样的评价标准更加完善。从文献分析中可以发现,很多学者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进行大量研究,能够从不同视角利用不同方法分析林业产业结构,进而得出具有理论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结论。

4 如何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

通过分析林业统计指标可以对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起到促进作用,在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政策方面需要积极保护林业资源,从经济的角度讲需要加大林业投资力度。面对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具体说来:

4.1 加大林业投资力度

林业产业中被动融合可以在短期加速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其中被动融合的产业较多,比如非木制品制造业、金融和保险活动、科技活动等相关产业。要想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就要从融合的角度出发,全面促进其它产业资源向林业产业流动以及与林业的融合,全面提升投资力度,使林业成为竞争力强的产业,具体说来: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林业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出产业集团,通过林业全套产品让林业产业结构规模扩大,以此提升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

4.2 积极保护林业资源

目前林业主动融合较好的产业包括木制品、制造业以及建筑行业,所以新时期需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降低林业资源向其它产业流入,尤其是建筑业和木制品制造业,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工程,禁止不合理采伐[4]。具体说来:一方面,需要完善林业资源保护制度,各地政府需要制定出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和考核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有效途径减少投入创造更大经济价值,最终实现林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协调。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服务价值是林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对整个林业产业产值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林业产业结构转型研究的方法普遍依赖于单一的分析工具,比如层次分析法具有直观性和计算简单的特征,不过客观性偏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以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结合产业结构转型为主,在考虑当前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改变产业结构在生态服务价值中的计量方法,比如考虑到投入价值以及产出价值,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当前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朱冬梅.低碳经济指标论下林业统计工作的强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2):51-52.

[2] 高丹丹.区域发展战略角度谈地方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思路[J].消费导刊,2018,15(4):134,137.

[3] 李倩.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及林业产业结构转型研究[J].乡村科技,2019(10):19-20.

[4] 谢丽英.探析林业低碳经济指标及统计[J].时代农机,2017,44(3):133-134.

作者:佟晓华

第3篇: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林业产业目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差、科技含量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优化调整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提供林产品及服务的双重使命。生态和产业是林业建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只有生态与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建设协调林业,服务和谐社会。林业产业具有领域宽、产业链长、资源可再生、绿色无污染、惠及亿万群众等优势,但目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差、科技含量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制约了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调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灰色关联度基本思想与计算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源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所要考察和研究的是对信息不完备的系统,通过已知信息来研究和预测未知领域从而达到了解整个系统的目的。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变化的趋势也就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而在进行关联度分析时,必须先确定参考数列,然后比较其他数列同参考数列的接近程度,这样才能对其他数列进行比较,进而作出判断。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可以分为:

第一步,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第二步,求Xi(k)与X0(k)的关联系数。

Li(k)=

第三步,求关联度。

第四步,做出关联矩阵。

ri=Li(k)

二、辽宁省林业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 数据的选取

为了统一数据口径,2007年国家统计局推出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将 “茶、桑、果和中药材”纳入到了“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在第二产业中去掉了“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建筑材料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将第三产业过去中的“批发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森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附录中的“森林旅游业产值”纳入到“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中;将“自然保护区管理及野生动植物保护”、2004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2006年和2007年的“自然保护管理服务”和“森林公园管理服务”纳入到“林业生态服务”中;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林业科技推广和中介服务”纳入到“林业专业技术服务”中,由于“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和“林业系统非林产业”在2007年之前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没有体现,将其剔除。经过上述对数据处理,得到本文的基础数据。

(二) 辽宁省林业总产值与各产业关联度分析

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与总产值的关联度最大,其平均值为0.848;第一产业对辽宁省林业产业的影响亦最大。从动态上来看,林业三个产业都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008—2009年的关联度比2003—2004年上升了0.123,上升幅度为15.7%。在2007—2009年和2008—2009年两个阶段,第二产业与总产值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与总产值的关联度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在这两个阶段里对辽宁省林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

(三)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关联度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与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的关联度最大,平均值为0.904,虽然2008—2009年的关联度比2003—2009年下降了0.006,其关联度数值比较平缓,每个阶段与林业第一产业的关联度相差不大。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已经进入到健康的发展时期;其次是花卉的种植,平均值为0.856,但是2008—2009年的关联度比2003—2009年下降了0.131,而且,花卉种植的关联度呈下降的趋势,2004—2009和2005—2009年两个阶段下降幅度大;与木材和竹材的采运关联度最小,平均值为0.699。由此可以得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对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木材和竹材的采运对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小。

(四)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关联度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与人造板制造的关联度最大。其中人造板制造与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平均值为0.771,其在2008—2009年的关联度比2003—2009年上升了0.152。在经历了2005—2009年、2006—2009年、2007—2009年三个阶段的上升之后,在2008—2009年的关联度有所下降。第二产业中各个亚产业关联度相似,各个亚产业的关联度相差不大。

(五)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关联度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与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的关联度最大,平均值为0.945,并且其关联度值高、平稳,可以推断已经成为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其次是林业专业技术服务,平均值为0.802;与林业生态服务关联度最小,平均值为0.652。由此可以得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对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林业生态服务对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小。

三、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辽宁省林业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的水平低。由于2007年后,辽宁省的营造林面积增幅较大,所以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产值增长快。但是在2003—2006年期间,其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3%。而全国在此期间林木的培育与种植产业同比增长17%。辽宁省林木的培育与种植产业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水平不高,无法满足林产品加工制造业对资源的需求。

(二)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主导产业不明确

主导产业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第二产业中,各个亚产业的关联度曲线形状十分类似,关联度相差不大,这就说明林业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模糊。二是,企业产品结构的雷同,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增加了企业之间的无效竞争,相互削弱了彼此的竞争力,降低了经济效益。产业结构雷同性,不仅对第二产业及其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深重的危害,而且还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

2.各亚产业间关联低

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产业体系,但亚产业之间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注重各亚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亚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这是造成目前辽宁省第二产业产业链不通畅,诸多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

(三)辽宁省林业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旅游产品单一化

辽宁省的森林旅游依赖于自然保护区,主要以欣赏森林自然景观为主,区域性和季节性较强,没有对游客造成长期的吸引力,游客的旅游行为往往是一次性的,森林旅游产品缺少吸引游客多次重复的引力。

然而现在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具备多功能的旅游产品日益受到游客们的青睐。但是,辽宁省目前的旅游产品中大多属于观光类,而让游客体验本地民风民情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甚少,如何促进单一的旅游项目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升级,是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2.缺乏专业人员

有的保护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造成了职工就医、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困难,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为了适应保护区科学管理的要求,现有人员专业知识不能满足保护区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而且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资源管护、社会经济、公众教育等方面的人才。

四、辽宁省林业产业优化方案

(一)辽宁省林业产业第一产业优化方案

建立森林资源培育长效机制。森林资源培育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重要任务,在努力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的同时,应建立资源培育的长效机制。就目前来说,辽宁省在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的进程中,应鼓励多形式、多渠道造林育林,保护林农造林、育林和护林的积极性;鼓励个私、合作、租赁、企业办基地等多种形式的造林育林;加快林业改革的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林业投融资总量,促进资源培育快速发展。

(二)辽宁省林业产业第二产业优化方案

1.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

林产品加工是以木竹资源和林副产品为原材料的产业。辽宁省在发展生态林业、现代林业的同时,森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的发展。尽管辽宁省近些年加大了对速生丰产林的营造,但是依赖资源发展的制造业依然遇到资源限制的问题。因为林业制造业被资源因素的限制,所以辽宁省林业第二产业可以加大力度发展非木质加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木质加工业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林副产品的深精加工,可以生产出附加值高的林产品,例如,对林果的深加工可以生产出果脯、果酱等产品。对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可以生产出干花、药材等产品。尤其辽宁省林果、花卉等产业已经成型,已经成为林业的主导产业,可以满足非木质林产品对原材料的需求。

2.依托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

辽宁省的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短,集约化和产业化层次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进入21世纪,全球化导致产品寿命周期更短,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更新、升级,需求更加时尚化、个性化。因此,依托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向市场提供基于有效需求的多元化产品,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3.调整林产品结构,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

辽宁省林业产业因为受到资源限制,所以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林产品制造业应把将来的重点放在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上,例如人造板制造业、家具、装饰用材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直接带动木工机械制造业、家具配件和涂料等行业的发展。

(三)辽宁省林业产业第三产业优化方案

1.建设林业信息化

建设林业信息化,主要的建设内容有:一是完成网络建设。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建立辽宁省林业系统数字林业专网,并建立市级的林业局电子政务网和林业电子政务系统平台。二是建成全面、动态反应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林业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三是建成包括电子林政、资源地理信息和管理系统、政务信息网站、林业决策支持系统在内的数字林业业务、政务系统和林业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

2.发展辽宁省森林旅游业

辽宁省的森林旅游规划,要注重森林旅游产品结构,使之能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促进单一的旅游项目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商务会展等多元化旅游转变,开发避暑疗养、体育野营等新的旅游产品项目,利用森林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多种功能,继而提高辽宁省森林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仅要改善旅游的硬件设施,还要提高旅游服务的整体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辽宁省森林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其得到长足发展,关键是要建立旅游人员的培训机制,加快对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而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经营水平,为游客提供令人满意的专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色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13-420.

[2] 孙剑.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及政策[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2):61-63.

Research on the optimizing of the fore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Liaoning province

LI Da-wei,ZHAI Yin-li

(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Key words: fore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

作者:李大伟,翟印礼

第4篇:积极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加快促进林业产业

发展

发挥林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林”字文章,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根本宗旨。我县紧紧围绕“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主题,探索建立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为一体的林业发展模式,通过林权改革、重点工程、林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林权改革促农增收

到2008年底,全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为58.9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6.9万亩,活立木蓄积为25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26%。林木绿化率为23.29%。实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的双增长,林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亮点。我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确定“森林资源权属清晰化,推进流转规范化,分类经营法治化,增绿增效持续化”目标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思路,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引导林地科学流转,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林农收入。截至目前,全县172个有改革任务的村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完成林改面积10.7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100%,已明晰产权面积10.7万亩。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激活林业经营机制,我县乡村林改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增强了林农发展的信心。通过落实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明晰产权,签定合同,发(换)林权证,实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原则,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如:孙德林承包经营40多亩,当年投入2万元,年均收入可达5.5万元。

二是促进了村集体和林农增收。通过实施林改,落实集体山林承包、租赁和转让,盘活了集体山林资产,实现了村财和林农两增收。如:草沟镇于韩村对部分林地进行公开招投标,预留公益基金和林业再生产资金。一些乡村通过实施林改增强村财实力后,加大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如黄圩镇三侯村通过盘活集体森林资产筹集15万元,铺设乡村水泥路1.5公里。

三是转变了林农经营山林理念。通过实施林改,落实山林承包经营,引导开展木材深加工和跨村经营,林农扩展了经营林业的利润空间,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由过去单纯造林护林,逐步转入营林、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如武圩村村民许超到通海村与当地村民联合,投入30万元资金申请办理木竹加工企业,并长期聘用20位村民负责生产加工销售,既解决当地部分富余劳力的出路,增加林农收人,又促进了当地农村林业经济的发展。

四是推动了社会办林业进程。通过林改确权和产业引导,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集体山林承包经营,社会办林业的氛围日益浓厚。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提高现有林分产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传统的营造林只局限于材用的观念,大力推广林牧一体化,做到了林业长期效益和牧业短期收益的有机结合。速生丰产林一般成材周期10年左右,这样长的生产周期使老百姓很难下大决心造林。而林牧的结合就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林下养殖见效快,收益高,养羊的出栏周期仅半年,养架子牛的出栏周期仅为三个半月,养鸡的生产周期仅70天。这样,农民每年每个季节都有可观的收入,有效解决了林业收益周期过长的问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了林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并初步探索出一条林牧结合、林牧一体化发展路子,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如奎濉河北岸有5户办起养殖厂,如大庄镇大庄村林下种植香菇,有效地推动了林业发展立体化进程。林菜间作、林菌间作、林粮间作等模式,都有效提高了林地附加值。

五是积极开展各项配套改革。一方面,着力规范全县森林资源流转行为,为了方便林农和业主林权登记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县林业局投入8余万元组建装修林业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与县信用社共承办了森林资源转让评估抵押21起1000 亩,林权抵押贷款计690万元。同时县林业局简化林木采伐审批手续,及时调整林木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直接让利于民,让林农真实感受到林改带来的政策实惠。

二、重点工程促农增收

退耕还林配套造林项目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13.6万亩,补助资金 650万万元,全县 10000多个农户从中受益。实现了“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林业大发展”的目标,增强了我县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一是狠抓三大基地建设。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形成了以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板材加工业和经济林基地三大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狠抓林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业产业,今年来,整合林业项目资金 100多万元,重点抓好了杨树低产林改造建设,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促进了林业结构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狠抓林业龙头企业发展。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上半年,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福晟木业有限公司争取上级资金万元,落实省级财政林业贴息贷款万元;扶持康中木业、凯华木业,积极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木材加工企业101家,年加工产值达2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辐射带动8万农民致富。

三是狠抓林业产业合作经营。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合作经营模式,给全县林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业协会1家、合作社2家,拥有社员1200人,注册资金2000万元,带动基地建设10万亩,年销售额亿元。

四、结构调整促农增收

一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坚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按照土壤类型确定发展的林种。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两大林业板块基地”,形成板材优势产业。“两大板块基地”即速生丰产林板块、鲜果板块基地;“板材优势产业”即大庄、黄圩镇的板材加工业基地。两大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实现林业综合产值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二是调整林种结构。通过长江防护林等林业工程带动,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今年新增1.4万亩杨树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把森林空间开发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一批基础较好的大户和经营户利用森林空间大力发展林牧一体化建设。截止到目前,全县从事园林绿化和发展花卉专业户达到20户,年创收入50万元。

三是调整品牌结构。结合泗发[2009]5号文件精神,深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年活动,以油桃产业、黄金梨产业为突破,大力发展精品名牌,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帮助草庙镇建立了500亩油桃高效精品果园示范基地,组建了泗县龙海干杂果专业合作社,采取“七统一”(统一购苗、统一栽种模式、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统一修剪、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管理模式,走规模化、基地化、精细化为发展道路。2008年该产业带动该村农户增收100万元。

第5篇: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1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模式

当前林区的发展,需要走向林区产业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之中,因此需要充分的考虑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现在资源的基础上,寻求林业与相关产业、林业各产业、林产品及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林业分类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对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进行强化,而对丰产林进行重点建设,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加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其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1.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定,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为依据的,这也是当前林区发展的具体要求,因为在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加林业的收益,则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突出树种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带动本地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树种和材料。

1.2 打造核心生产项目和名牌产品

这是该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森工企业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协调优势,在现有产业的格局下,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产项目,并以此来带动全林区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打造名牌战略,对外树立统一的形象。特别是在当前的一些生态旅游、山野菜加工及木制品生产上,更加加强产品的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林区经济的发展。

1.3 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

在林区的产业发展中,需要充分的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从而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林业。建立中高档木才加工业,发展林区旅游业和环保产业,同时打造林区的交通网络,从而带动林区

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

1.4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

林业产业要想实现高度化,加强林产加工业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需要在现在林产加工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加强林产加工业的高科技含量,从而扩大其发展规模,使其向规模化和高效益化方向发展。加强对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的扶植和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实现林产品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加快非木质产业的发展。

1.5 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业

林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数量及类型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不仅可以感受到林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也有着古朴的民俗民情。而且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很好的迎合当前旅游者的喜好,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长,林区的各项专项旅游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林区开发建设的较晚,而且林区人口密度较低,其生态环境保存的较好,在夏季季节,森林内鸟语花香,林区内蓝天白云,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林产品,利用先进技术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资源,努力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措施

2.1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经营制度与经营措施,不仅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壮大、提升水平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生态效益产出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原有森林经营技术、经营制度基础上,尽快建立、落实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制度,针对商品林、公益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以收获不同的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并不是意味着只是对森林实施被动保护,而应强调科学实施人为的积极干预,加速天然林系统的恢复,因而必须有恰当的经营措施。具体森林经营措施的确定要因地、因林、因经营目的的不同而宜,切不可一刀切,

强化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2 建立林业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所以林业企业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独立经济主体、自主经营的形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因此林业企业进行企业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企业在针对于自身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林业企业具有特殊性,对于进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企业是无法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而作为林产工业和第三产业不仅具备了很好的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而且通过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加快企业改制的基础上,会在市场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2.3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要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这是林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世界许多林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在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林业产业政策,进而实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的转移与变化,尽快制定林业产业总体发展政策和有关的专项产业政策,要分商品林、公益林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对于森林旅游、林产品深加工生产以及产业间关系等都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引导政策,以确保林业产业项目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全面实现。而对于林业产业的一般化管理应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为此应鼓励成立非政府的社会经济团体组织、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提供信息、业内交流、咨询服务、产品促销、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相互沟通等,为政府和企业进行双向服务,同时承担一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职能。

2.4 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减轻林业企业负担

在当前林区企业进行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应采取扶持的政策,在税收上实行优惠,从而使林业企业尽快完成转型。同时税收政策还要根据具体林业生产经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于必然进行转产及结构性调整的企业和进行非木资

源的生产项目,要在税收上予以减免,从而推动这些项目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3 结束语

林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加林对林业产业科技的投入,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林业产业水平,由于当前林业科技水平还无法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力度,使林业资源得以尽快实现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上的科技投入,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林区经济的更快发展。

第6篇:林业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瓶颈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客商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三、职责分工

(一)提高营商环境执行力

积极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切实厘清省、市、县三级审批事项和类别。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机制,探索推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等制度。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要求。(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公室)

(二)牢固营商环境支撑力

1.积极落实已出台优惠政策。针对已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地”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三个大幅度降低”落地情况,创新政策推送方式,增强政策透明度,细化实化每项政策、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标准和落地时限,推动各项惠民利企政策以最快速度落实到位。(责任科室:市国有林总场、局相关科室)

2.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责任科室:市国有林总场、局相关科室)

(三)增强营商环境驱动力

1.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制定年初检查计划,必须检查的要按“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进行,坚决防止反复检查,真正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做好对规模以上企业检查或处罚前备案工作。(责任科室:法制科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目标要求,制定各行业实施的操作方案、具体办法,并要明确时限要求。归集整理各类主体的信息,建立信用档案。依据信用“四张清单”,确定各行业红黑名单。制定行业标准格式的信用承诺,和服务对象签署并公示。建立奖惩、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机制。开展信用政策的解读和培训,通过省级媒体平台宣传报道的联合奖惩案例数量不少于1例,各有关单位在做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报“双公示”信息。(责任科室:法制科行政审批办)

(四)共创营商环境协同力

1.继续提高对营商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营商环境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省市营商环境建设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本部门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配备营商环境建设联络员,组织开展《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每季度前5个工作日将上季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报市软环境办公室(责任科室:办公室法制科行政审批办)

2.开展多形式、广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集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月活动,每月上报市软环境办1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信息,积极向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刊发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相关信息,全年不少于2篇。(责任科室:办公室法制科行政审批办)

3.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大力开展“五公开”工作,深入贯彻执行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按照要求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贯彻执行政务公开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和指导好本系统政务服务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要求参加全市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专栏的更新和维护工作。(责任科室:法制科)

4.持续深化“放管服”及“只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便民化。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努力实现“无差异、均等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部署和《市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及“只跑一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政务服务的堵点和痛点,提升高频事项服务水平。高频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企业和群众办事事项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

5.统筹推进各项政务服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

6.抓好“数字政府”建设。制定内容详细、通俗易懂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并按照政务大厅的统一要求印制成册,供办事群众查询和领取。许可事项标准清晰,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要求不存在模糊性表述或兜底性条款。积极配合上级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发和利用。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

7.加强政务中心窗口单位干部队伍管理。围绕“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执法行为”等内容向全市企业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法制科)

8.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落实。健全重点项目包保、服务秘书工作,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项目建设动态,研究解决制约项目落地的实际困难。按照《百名机关干部助力百户企业发展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活动。(责任科室:科技产业办公室)

9.加大涉软问题线索查办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辟涉软案件线索,加大涉软案件查处力度,对典型涉软案件加大曝光力度,自查涉软问题(案件)不少于1件。严格落实服务责任,把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果不好以及推诿扯皮不作为、懒政怠政慢作为、吃拿卡要乱作为当作重点,加大整治力度,严肃问责。落实警示、通报、告诫制度,对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交办、督办事项及明察暗访结论意见及时办理、报结。对投诉查实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应予追究责任。(责任科室:纪检办公室)

(五)提高营商环境影响力

学习复制推广国务院大督查发现的部分涉及“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突出特点特色,研究“一招鲜”改革举措。(责任科室:行政审批办法制科)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党组书记为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各责任科室科长为具体责任人。牵头科室为办公室,负责总协调工作。

2.责任科室要按照方案分工,落实好各项工作。职责分工有交叉时,排序第一位的责任科室负责协调落实,要积极主动与其它科室做好沟通,各科室要做好配合,禁止推诿扯皮,不作为。

3.做好阶段性总结,行政审批办、法制科每月向办公室报送一篇工作信息,3月、6月、9月、11月20日前向办公室报送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软环境办公室每月向办公室报送一次软环境案件查办信息。

4.各责任科室要不定期对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档案材料,创新工作方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氛围。

第7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性的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繁荣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因此,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业产业当然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措施和建议,最后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效率、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指静态的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而是指通过不断地对农、林、牧、副、渔等结构的调整,使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化的过程。综观世界农业发展进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二是转换能力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优化,包括传统农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能力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和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 2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1 农村“三个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协调不够

在“三个产业”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水平不同,在劳动力分布、产值和投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形成农村“三个产业”较好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其具体原因如下:(1)由于农业资源的局限;比较利益少,农产品价格低,抑制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效益低;原有基础设施老化且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够;农业投资下降等原因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2)农村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二是企业所需能源和原材料得不到有效持续供应。三是由于城乡工业规划不统一,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加剧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争夺。(3)农村第三产业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商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交通运输资源紧缺。三是农村技术服务状况不佳。

2.2 农村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行业比例不够协调

在广义农业层次上,农业的产值比重高达53%,仍然占据第一的位置,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仍显不足。在狭义农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第一位。

2.3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又占有很大比重 农村工业内部结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二是农村工业与农业的联系性很低;三是农村工业存在着许多自我制约因素;以粗放型经营为典型;“五小企业”(小炼铁,小炼焦,小化肥,小造纸,小煤窑)比重较大,等等。

2.4农村第三产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的传统产业,但对与之相近的部门或行业则注意不够;二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如信息业在许多地方还是空白;三是产业或行业落后。

3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3.1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加上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还处于手工劳动阶段,当前绝大多数农户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农户经营呈多样化趋势。农户生产者和纯粹消费者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生产目标是:一方面其产品要满足自己家庭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剩余产品的销售,获取尽可能多货币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缓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从实际出发,进行小而全的生产,很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专业化经营格局。

3.2农产品问题突出,信息不对称

首先,科技含量低,难以打开市场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公众符合科学素养条件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13 %,而欧盟为41.4%,美国为61.9%,说明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偏低,特别是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其素质可想而知。由于经济拮据,农技教育没有普及到村、屯等原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往往以劳动力投入来代替资金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型经营,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低劣,精品、名品不多,市场竞争力弱。其次,农户的农产品结构单一,造成农产品过剩。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受过份偏好产品生产影响,加上农业市场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户,只能根据上一周期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来确定即期生产的产品。由于农户经营决策行为具有趋同性, 即他们在价格信号的刺激下往往会作出相同的反应,一哄而上生产价格高的产品,如果造成该种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剧增,价格下铁,卖难问题严重,于是又相继纷纷下马。相反,出现产品短缺,抢购抬价,在暂时较高价格的误导下,农户又会掀起新一轮的一哄而上。

3.3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水平低,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外延扩大再生产基础上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水平低,信息业、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远不能适应农村第

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有限,需要第三产业容纳大量的劳动力。

3.4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制度保障乏力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中明显存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一环。然而,由于制度创新缓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

力的提高;农业产业素质低下,我国农业产业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素质、农产品质量、加工技术、运输手段和营销策略以及农业经济组织等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从市场准入到真正打入国际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 优化对策及建议

4.1 政府要在中央财政上对农业作出相应的倾斜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交通等);建立相应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将农户、市场、商户、技术产品服务部门有效地链接起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规避相应的风险;把大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来抓;把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保险立法,规定相应的究责条款,让真正属于农民的利益落到实处;在资金上,政府要扩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农村,放宽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部门尤其是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2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 实行科教兴农

能否实现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首先,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农业的生产经营,把先应用而后成熟的工业经验适当地应用于农业;引进新技术、新思想,用先进的物质装备来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统一为一个整体,努力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要使广大农民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是顺利实现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农民正确提供以价格信息为主的各类市场信息,是引导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等的重要信息,从根本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国家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产品制作中心和网络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广农业科技的有效途径。它将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最后,要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在农村信息网络向县和乡镇延伸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组织网络的延伸。第一要充分发挥县、乡镇推广站、农经站的作用,联合其他涉农部门,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积极鼓励信息员与农户结对子,开设农民科技培训班,形成“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网络,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第二要切实抓好从事信息服务人员及农村信息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各省要建立农村信息员登记、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制度,并编写信息服务工作手册及培训教材。

4.3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种植业应从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发展成为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的多元化种植结构。当前关键要改变地区间农产品结构“资源型、趋同型、低级化”的劣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加工,以满足市场的优质化、多样化、无公害的需求。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是适应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积极主动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深加工业及其他优势产品产业,调整食品加工结构,发展方便食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以满足食品消费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领域,对农副产品进行多层次的系列加工和深加工。另外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凭借区域资源的优势,开发市场需求量大、品质优良、稳定,区域内特有的名、优、新产品,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有资源比较优势,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能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好且稳定的特色产业。我国辐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化,为发展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我国江苏、浙江一带的名特优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远渡重洋,畅销日本就是佐证。

4.4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结构

1)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业;磨刀不砍柴功,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鼓励和允许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到主产区建立基地,如南糖集团在各甘蔗主产区都设有加工厂,它们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加工优质白砂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很不完善,一些产品标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用途专门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制定和修订,并认真贯彻实施。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保鲜、运销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以上,而我国仅为0.51。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内在质量并不低,就是不在分级、包装、保鲜、储藏上下功夫,以致价值低,销售难。

4)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放手发展价值高的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 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名牌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精,你精我特”,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关键要积极培育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在发展城乡集市贸易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区域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和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对农产品的集散功能,平衡供求,有效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问题。形成覆盖全国各地的市场网络,并逐步实行统一的农产品等级标准,形成计算机联网拍卖或拍卖与议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成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

5 结论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加入WTO后,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化这一趋势之中,农业也不例外。为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主动权,我国农业应形成以高科技化为主导,以信息化为关键,以市场化为手段,以服务化为保障的农业产业格局,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凤霞.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J].农村经济,2004,(10).

[2] 唐萍, 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 2004, (03).

[3] 李锦生.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 2004,(03).

[4] 余鲁.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9).

[5] 张建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

[6] 郭琳,王华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论文

题目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买买提热夏提·肉孜

学号1039020302

产业经济学专业

2011年7月6日

第8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品牌大省和质量强省战略,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深入实施50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改善耕地质量条件,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力争建成5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充实粮食储备,扩大粮食产销合作,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开展10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20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力争建成40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和农作制度创新,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广粮经复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加快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壮大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养殖、竹木、中药材、食用菌、花卉苗木、蚕桑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加快构建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形成500家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形成1000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加强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培育20万名以上拥有绿色证书的新型农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县乡两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开展各类专业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深入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组建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医药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择优发展石化、船舶、钢铁等现代临港工业,着力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强、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有选择地改造提升纺织、轻工、建材、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推广应用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清洁生产、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不断提升我省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建筑企业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我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六六工程”,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功能区为主要依托,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完善创新体系,提升集群品牌,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突出重点区域发展。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积极引导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服务业集聚和辐射功能,

推动特大城市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鼓励经济强县大力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中心镇在城乡服务业体系中的节点功能,推动城镇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

突出重点平台建设。科学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创建发展10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构筑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公共平台,重点建设一批跨区联动、资源共享、层次较高的生产性服务公共平台。积极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动态管理的服务业项目库,加强服务业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

突出重点企业培育。培育100家以上省服务业重点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服务企业。积极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坚持分离与外包、分离与整合相结合,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积极为中小型服务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鼓励做大做强。推进服务业企业加快“走出去”。

突出体制政策创新。积极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加强行业监管,加快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会化改革。推进税收、财政、融资、用地、人才等方面政策创新,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进杭州、宁波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金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服务业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健全统计和监测分析制度,增强服务业综合管理能力。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继续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千亿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省内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联盟,设立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构建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五)着力建设产业集聚区

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在提升发展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国际物流、温州瓯江口、湖州南太湖、嘉兴现代服务业、绍兴滨海、金华新兴产业、衢州绿色产业、舟山海洋产业、台州湾循环经济、丽水生态产业、义乌商贸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区,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使之成为集产业、科技、人才为一体,

一、

二、三产业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协调,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推进高水平开发建设。按照“优、新、高、特”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积极探索低碳技术和绿色生产,带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建设城市功能区要求,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和功能,推动都市圈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力争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并取得突破,成为促进技术进步、推进体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优化科技要素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建成高效、灵活的产业集聚区创新体系。重点保障

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批后监管工作。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合理配置环境容量指标,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区域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信息、环境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区发展支撑能力。

第9篇: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但近几年经济势头开始放缓,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其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探讨当前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

正文: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核心和基础。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但近几年经济势头开始放缓,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很大关系。然而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当前仍然是制约浙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一、浙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浙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在45%以上,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35%左右,产业结构呈“

一、

二、三”分布,从就业结构看,农业从业人员占85%以上。改革开放后,随着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勃兴,1977年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到41.5%,超过了第一产业,1978年提高到43.3%,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一、三”,农村劳力开始大量向第二产业转移,197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73%。到1987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到90年代中期,浙江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非农从业人员占5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5%左右,第二产业中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到30%以上,标志着浙江由初步实现工业化向初步实现现代化迈进。与此同时,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得到强化,以人口城市化为标志,2000年,浙江城市化率为48.7%,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6.3%.

(二) 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

浙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绩效的持续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持续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支撑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些要素和资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可以预见,浙江经济增长的势头还会继续下滑.中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关键词之一是自主创新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通过需求结构的引导,企业的市场化自主选择和政府产业政策的推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轻、小、集、加”到重化工业,到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浙江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升级。虽然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三次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悬殊。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传统产业仍然是构成浙江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第三产业规模扩张较快,第二产业以内涵增长为主。

二、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一)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

结构调整一定要从浙江实际和产业特色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结构效益。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需要对产业省情有正确的把握。浙江工业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初级阶段极其复杂的收

入分配结构,决定了消费需求极其复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浙江工业正是按照自身的资源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积极适应初级阶段的消费需求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唯高(高级化)是从,只能唯市(市场导向)而从,这是浙江工业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需要贯彻产业发展不平衡战略,重在发展优势产业。实行产业发展不平衡战略,就是要扬长避短,支持发展符合资源条件的优质产业,限制发展不符合资源条件 的劣势产业。要从效率和效益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完善工业体系出发,确定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对优势产业的成长,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实施上倾斜支持,使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通过传导机制的作用,带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二)培育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需要带头产业的牵动和支撑。80年代,浙江纺织业和家电业迅速崛起,在工业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90年代开始,非工业的建筑业成为拉动整个经济高涨的主导产业。随着纺织业比重大幅下降和家电业增速减缓,目前浙江工业缺乏起主导作用的带头产业,呈现非主导性的轻型化产业结构特征。浙江已确定把机械、电子、化工和医药作为工业主导产业来培育。

要培育主导产业时,首先按照需求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和关联效应基准,并且遵循产业更替规律,安排好主导行业和主导产品的发展序列,逐波推进。其次以产业技术进步作为培育基础。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加快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主导行业、主导产品为重点,推动产业主体技术大规模更新改造。再者冲破自求平衡、自成体系的区域经济窠臼。培育主导产业从区位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重大项目的安排一定要慎重,看准了的要下决心实施。最后要把握好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关系。由于浙江工业总量已经达到较大的数量级,任何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必须发展到相当的规模,非此不可能对整体工业产生足够的带动力。目前确定的主导产业总体上属重化工业,客观上是对浙江80年代初“轻纺工业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再调整。这对轻型产业结构将带来一定影响,需妥善处理好轻重工业发展的关系。

(三)、传统产业调整改造

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目前浙江的主体产业,在实现工业起飞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传统产业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成本的双重约束下,发展困难较大。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对浙江工业增长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产业升级:第一,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第二,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广泛运用新工

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加工工业水平。

2. 产品结构调整: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主导产业的培育,都要把着力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

化上。浙江拥有绍兴黄酒、娃哈哈饮料、杉杉西服、金轮帘子布等一大批专类产品的巨人,还有一大批小而精、小而专的特定产品的小型巨人,这是浙江产品的优势。务必保持和发扬这一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低耗、高效、少污染的产品发展放在突出地位。要逐步调下高能耗的重加工产品。

3. 把传统产业调整与工业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出发,合

理引导产业空间分布,争取区位比较效益。一是以纺织业为重点,二是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外开发区转移,三是积极向内地拓展产业。从产业空间拓展和产品市场开发战略出发,引导企业采取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实行销地产以及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向广阔的内地进军,四是重视抓好煤炭、冶金等基础工业的布局调整和产业调整。

4. 调整要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浙江传统产业特别是轻纺工业的市场相当部分已延伸到国外。另一方

面,加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实现浙江机电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型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向现代化转型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产业比较优势得到条件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通过内外贸易实现专业化分工,在分工中取得产业发展契机和比较效益。

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二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十分明显,集中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迅速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吸收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浙江的实践看,正是由于通过广泛吸收适用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度化,使得浙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面对现代化的结构转型,培厚产业技术基础,优先发展产业比较优势,推进城市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寻机突破。政府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 加快培育统一市场的步伐,在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根据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善企业的供给结构;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 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进一

上一篇: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下一篇: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