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

2023-03-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育者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把教材中严肃的政治话语书写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把教材用语转化为教学用语,通过简单的修辞、轻松的语境唤起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内心认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六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共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歌唱祖国》。

2、练习竖笛。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演奏的能力。

二、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 。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有条件可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新授教学:

1、 先请同学演唱该曲。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情绪等。

3、 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C: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D:师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定有力、富有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4、 巩固训练,掌握歌曲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四、 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

2、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五、练习竖笛。

六、总结下课

教后感: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对分析歌曲是二段体还是三段体有了初步的认识。歌曲《歌唱祖国》学生学得很快,只听了两遍就能哼出旋律了,歌曲艺术处理也还可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拉起手》。

2、练习竖笛。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拉起手》。

1、以聆听前奏导入:《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5、再次聆听范唱,各个声部的学生分别熟悉各自的旋律。

6、学生用口风琴自行学习各自的歌谱:歌曲中出现的连续切分节奏必须让学生掌握准确。

7、各声部分别吹奏各自的旋律,之后针对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交流、解决。

8、合奏歌曲,依然注意声部间音量的和谐,提醒学生用控制气息的方法来控制音量;其二,带着感情吹奏。

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

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

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

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

三、 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1、2/4 住 ∽|住?0 |住∽ 住 ?0 ||

2、2/4 住 ∽|住 ∽|住 ??|住 ∽||

3、2/4 0?0讄0?0讄0?0讄 0?0讄|

四、练习竖笛。

五、课堂小结。

六、结束课堂

教后感:学生通过两次聆听歌曲,对其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歌曲演唱时,连续切分节奏的处理是一个难点,应该单独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2、练习竖笛。 教学目标:

1、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重点:

从歌曲的学习中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环节聆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中的情感。

三、学唱新歌 。

1、初次聆听作品 。

2、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从同学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作品的情绪。

3、带领学生用“MU”哼唱旋律,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及歌曲中大跳的音程演唱。

4、随琴轻声视唱旋律。

5、在边唱中找出自己感觉较难的地方,师生通过交流讨论一起解决。

6、学生完整清唱歌曲。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注意从情感的启发,渲染去体会作品所赋予的感情。

四、拓展活动 。

1、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5、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6、学生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7、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五、练习竖笛。

六、课堂小结:主要以老师小结为主。

七、 结束课堂。

教后感: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合唱曲目《飞来的花瓣》,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学生也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行星组曲》 教学目标:

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配画。

教学重点:聆听《行星组曲》,体验乐曲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演唱《拉起手》。

二、聆听《行星组曲》

1、导入:你知道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名字吗?至今人类都登上过地球之外的哪些星球?

2、作者简介和创作意图。

3、聆听《火星——战争之神》和《金星——和平之神》,比较这两首乐曲在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上有何不同?

3、让学生自由表达。

4、师生总结。

三、单独听《木星——欢乐颂歌》

1、初步聆听,想想它的主旋律你是否熟悉或听过。

2、 反复聆听主题音乐。

3、试着唱一唱其旋律。

4、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为音乐配诗或配画。

四、老师小结。

教后感:通过今天这堂课的音乐课堂实践,我觉得聆听《行星组曲》时,要注意各个乐曲之间音乐情绪的对比,要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表现聆听的形象。

第二课 亚洲旋歌 共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2、表演《邮递马车》

3、编创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乐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准备上课

二、学唱歌曲《邮递马车》。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聆听歌曲前奏。

2、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讨论并回答问题。

4、1)听琴试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装词。 4)完整演唱。 5)用竖笛吹奏。

5、师生小结。

歌曲《邮递马车》表达了生活在边远牧场上的青年们,盼望那每天一趟的邮递马车给他们带来信件时的喜悦心情。

教后感:我觉得歌曲《邮递马车》的音高过高了,学生很难达到,但旋律学生学得较快,也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准备上课。

二、聆听歌曲《摇篮曲》

1、师介绍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听歌曲背景简介。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3、讨论交流。

4、练习竖笛。

5、师生小结。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教后感:学生通过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领会了印度民歌的风格特点。复杂多边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以及波浪式、螺旋式的旋律进行,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乐曲《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5、师弹琴。

6、师生小结。

7、聆听歌曲前奏。

8、聆听乐曲录音。

9、讨论并回答问题。

10、讨论交流说说阿拉伯民族音风格特点。

11、师生小结。

乐曲《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

三、下课。

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教后感:《运动会开幕曲》是一首具有浓厚阿拉伯风格的科威特歌曲。它有独特的音阶、调式和节奏,现在用我们的记谱法并进行音乐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次,我们要着重聆听实际音响。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1、师介绍这几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三、聆听民歌片段。

1、听乐曲背景简介。

2、聆听乐曲片段,感受体验各个国家民族音乐乐曲特点及其风格。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

《拉贾斯坦民间音乐》是印度北方的著名民间音乐,多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精神。《狮子舞》是一首著名的甘美兰乐曲。《山林》是一首著名的越南民间乐曲。《七朵丁香花》是土尔其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四、下课。

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教后感:乐曲《拉贾斯坦民间音乐》表现了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学生聆听得很认真。另外,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土耳其女郎》片段,这支乐曲的主奏乐器是龙卡琴,此外还有其他拨奏弦乐器,同时还加进了一写西洋乐器,如钢琴和大提琴等。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土耳其民族风格,同时略带现代通俗色彩的乐曲。

第三课 Do Re Mi 共两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Do Re Mi 》。

二、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

三、编创与活动。

四、练习竖笛。 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三、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学唱和欣赏《Do Re Mi》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五线谱知识,特别是唱准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1、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

2、请生说说影片《音乐之声》的感想,并谈谈对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4、师弹琴,生唱。

1、听师介绍影片《音乐之声》的背景。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聆听《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

4、生听琴哼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简介乐谱及五线谱知识。

四、练习竖笛。

五、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学唱歌曲《Do Re Mi 》

1、播放《Do Re Mi 》。

2、师弹琴。

3、师生同唱歌谱。

4、师弹琴。

5、播放歌曲录音伴奏。

1、聆听歌曲《Do Re Mi 》。

2、生听琴试唱歌谱。

3、师生同唱歌谱。

4、A唱中文。B唱英文。

5、跟录音伴奏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Do Re Mi 》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三、为歌曲编创律动。

四、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教后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我们可以借助教材进行相对应的练习,编创与活动中的各项活动也要结合教学活动进行

第2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 (主歌) (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与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深情、叙述

1 尽情、呼唤

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作表现

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如:用彩带挥出旋律线,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的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词等等。) 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3教师点评。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

课时二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教室、纸片、道具。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的祖国》 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 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叫―――《同一首歌》。

a) 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 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的祖国》。 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 B: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C: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抒情性的。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

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以交流) 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 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

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 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 生:申奥成功、AP会议、加入WPO。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

师:我们来听听正走红的实力歌手彭丽媛的MTV《我的祖国》。感受现在的《我的祖国》。 师:现在的祖国与过去的祖国一样吗?

四、总结

1、学生讨论

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

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5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有感情朗读歌词。 ——学习歌曲。 ——纠错。

——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再次分部分聆听。 ——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先用mu哼唱全曲 ——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乐谱 ——纠错 ——有感情演唱

——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

第四课 劳动的歌 歌曲《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

4、了解劳动号子。 教学重点:

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8 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采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用具: 录音机 大歌篇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曲谱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2学习曲谱

(1)

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 (2)

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 解决方法:a 自己划拍解决 B 由会唱的同学教唱 (3)完整演唱曲谱

二、学习歌词 1视唱第一段歌词。

如有唱不准确的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2提示 ›(重音记号)

提问:›叫什么记号?怎么演唱?有什么作用呢? 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 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演唱的?

5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6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 独唱 齐唱 对唱 领唱齐唱 7 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

三、介绍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的一种汉族民歌体裁。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的作用。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教学过程: 第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与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全班演唱《茉莉花》,老师钢琴伴奏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11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

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

4、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5、师生小结。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 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

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6、师生小结。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六课 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14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七课 赛龙夺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赛龙舟,吃粽子等风俗。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感悟团结合作应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时时处处想团结,服从安排会谦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相互照应,心灵相通时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端午

师:同学们,老师来自安阳,特地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端出粽子)这是? 生:粽子。

师:那么谁知道粽子是由什么做的? 生:糯米和苇叶。 师:粽子的味道如何? 生:甜甜的。 生:粘粘的。

15 师:粽子有很多种类,大家喜欢吃吗? 生:喜欢。

师:关于粽子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播放课件:有关屈原的传说)

[设计理念:体现品德与生活的最主要特征生活性,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这个设计就是要学生在吃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粽子又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不脱离课文设定的端午节情景。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品尝香甜的粽子一定会给学生轻松美好的印象,获得愉悦的体验,为整节课创设宽松活泼课堂气氛做好铺垫] 师:哦,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在哪个特定的日子吃粽子? 生:端午节。

师:对于端午节大家又了解多少?谁还知道端午节的风俗? 生:端午节要吃糖糕,菜角。 生:端午节要喝雄黄酒。 生:在端午节要挂艾叶。

生:我还知道在端午节小孩子都要带小香包。

[设计理念:查找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可使学生对于端午节有更多的了解。]

二、揭示课题,龙舟出发

师:大家回答的真好。其实端午节最热闹的还要数赛龙舟了。这就我们今天要讲的赛龙夺锦。(板书课题) 师:龙指的是龙舟,像龙一样的船,锦指的是漂亮的绸缎做成的绣球。赛龙夺锦指划着船团结协作,努力拼博,最后夺取胜利的锦标。(黑板贴上龙舟模型和锦标的模型)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吧!(播放赛龙舟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人喊着号子。有人在划船。 生:龙舟中间有个人在敲锣打鼓。

生:他们齐心协力,要团结,这个龙舟才能夺到锦标。 师:我们看了赛龙舟还理解了什么道理? 生:要团结就有力量。

生:必须团结一致,不然就一事无成。

师:动作一致,口号一致,团结合作就能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赛龙夺锦,我们要划着团结合作号龙舟,经过曲折的江面,连闯三关,这样才能夺得胜利的锦标。大家有信心没有? 生:有。

16 师:现在就请一个同学带领我们出发吧。

由一个学生带领大家双手口中喊着号子模拟划龙舟。

[设计理念:课程资源包括目前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而观看赛龙舟的录像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由北国带到江南.这些激动人心的情景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快乐情绪。全班模拟划龙舟,符合二年级的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 三.赛龙夺锦第一关(劲往一块使)

师:在大家的号子声中,迎面而来的是第一关拔河比赛。

(视频:第一组十个人,分成两半,从两个方向使劲,第二组十个人,从一个方向使劲。谁胜谁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班齐喊加油加油。(第一组失败)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组为什么失败了呢?

生:第一组把十个人的力量都分开了,力量变小了。没有团结。

生:就像电视里的猫狗一样,猫想从这边走,狗想从那边走。结果谁都不能走。 师:第一组的人不服气,要求再比赛一次。这次他们十人人从一个方向使劲。 (观看视频,第二次比赛。结果第一组胜利。) 师:谁能说一说,这一次第一组为什么会胜利了?

生:第一组十个人从一个方向使劲,把两个力量合成了一个,就齐心协力把第二组羸了。

生:第一组把一个大力量分成两个小力量,第一回合失败。这次他们把两个小力量合成了一个大力量,所以就打败了第二组,第二组全军覆没了。

师:一滴水,太阳一晒就干了,而很多滴水就可以汇成汪洋大海。一棵树,大风一吹就折断了,而很多棵树就可以形成浩渺的森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很多个人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师:我们的龙舟前进了。(黑板上的龙舟前进一关:劲往一块使)

[设计理念:在活动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全班的参与性。这个活动的两个环节设计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两次拔河的结果截然不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四.赛龙夺锦第二关(心往一块想)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第二关,有个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

(选出两名女孩子,两名男孩子,两人将中间腿绑在一起,比赛紧张有趣,其他同学当啦啦队喊加油。) 男孩子没有胜利,女孩子取得了胜利。

师问女生:我先采访获胜者,你们是怎么做的,取得胜利。 女生:我们俩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取得了胜利

17 女生:我们俩先迈左边的脚,就都迈左边的脚。

师:她们俩动作一致,想法也一致,速度也要一致。看来要想玩好这个游戏还真是有学问。 师对男同学: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男生;我走的快,他走的慢。

男生:我们俩学螃蟹走,一个快,一个慢。所以就走的慢。 师;看来我们在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想着小伙伴,不能只想着自己。 师:我们的龙舟又前进了一关。(黑板上龙舟前进一关:心往一块想)

[设计理念:这个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最后对获胜者的采访,带动学生的思考、讨论,自己明白要团结的道理。] 五,赛龙夺锦第三关(人多更要会团结)

师;你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但是有的小朋友却不知道,看那边有五个小朋友就吵起来了。 五个同学表演《五个指头争第一》五个指头各说自己本领大。 表演大拇指的同学:请同学们用我来写写字,其它手指可不要帮忙。 同学们拿笔演示。

表演大拇指的同学:可以吗? 生:不能。

演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同学依次带领同学们演示。

表演小拇指的同学:请同学们用我们五个手指一起来写“团结就是力量”。 同学们在纸上写字。 师:你写的是什么? 生:团结就是力量。

师:通过这个活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不团结就一事无成,只要团结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生;团结起来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师;我们的龙舟在大家的努力下前进了。(黑板上龙舟前进:人多更要会团结)

[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合作的后果,教师正好因势利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能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注意自己的行为。]

六、拓展延伸,龙舟返回

师:同学们,在活动中大家合作的非常好,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团结合作呢? 生:在打蓝球时要团结合作。把球都传给自己的队员,这样才能投入球。 生;合唱的时候如果这个人唱这个调,那个人唱那个调,唱得乱糟糟的。

18 生:打双人乒乓球时,乒乓球往这边走,那边的人非得要抢,这样就打不好了。

师:每年端午节时,千家万户吃粽子,千家万户观龙舟,在赛龙舟呐喊中,你们感到了什么?生;我们感到了团结,

生:我感到了齐心协力,要拼博奋进。

师:正是因为团结合作,我们班会获得流动红旗,正是因为团结合作,我们济源取得了最宜居住的城市称号,正是因为团结合作,全国人民战胜了特大冰灾。

师:特别要指出的是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我们中国人空前的团结了起来,大家看 (课件图片)

师:解放军消防官兵赶来了,志愿者医护人员赶来了,献血站前排成了长长了队伍,捐款箱前人头攒动。食品物资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人民手拉手,肩并肩,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师;你想为灾区做点什么呢? 生:我要为灾区捐钱。 生:我要为灾区捐被子。

师;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因为你们就是会团结的中国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团结中感到强大,快乐,前进。 师;我宣布我们班的同学获得了胜利的锦标。 把锦标送给班长。

师:希望你们课下不仅把团结合作的道理记在心中,也要品尝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味粽子。下课。 [设计理念:三个有层次的活动,回归到生活中,讨论交流,总结升华,完成本课提出的三个教学目标。]

第3篇: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 、《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

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 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

(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难点:变化音记号。

五、教具:录音带、

四、课时: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

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

3、力度记号。

4、复习音名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过程:

(一)、听辩节拍

(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一说那一首是三拍子、那一首是二拍子?

(三)、学唱一首青春的歌曲《拉起手 》。

1、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

2、听老师弹奏,感受并听辩: (1)弱起小节。 (2)三连音。

3、导入新课:

(1)、节奏听辩:①、X X | X . X X X | X X X X| X . X‖

②、0 X | X . X X X | X X 0 X | X . X X ‖

(2)、读、拍、唱、上述节奏。

(3)、复习三连音:X X X 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 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

(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

(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

(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

(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

(10)、复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四)、堂上练习:

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

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

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

1、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

(三)、常用变化音知识。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听辩变化音。(练一练④)

(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

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书写方式。

(四)、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练一练①②)

1、学唱《拉起手》

2、复习《国歌》

3、欣赏新歌《飞来地花瓣》(设问:情绪、感受)

(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

(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

(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

(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5)、歌曲处理。

(6)、跟录音伴奏演唱。

第二课

亚洲弦歌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能够在3首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歌曲中辨出其中1首亚洲风格特点的歌曲。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听赏《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

(二)、活动与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三、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五、教学过程

(一)、听辩音程与和弦:

1、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

2、听辩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3、要求:听辩和声的色彩。

(二)、 听赏《摇篮曲》。

1、欣赏录音范唱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弹奏看歌词,了解作品内容。

3、复听并找出歌曲中的变化音,体会变化音的作用。

4、感受带X X . X X ― |节奏的旋律效果,出现了多少次?

5、找出相同旋律与不同旋律,感受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

(三)、听唱歌曲,熟悉旋律。

(四)、与《运动会开幕曲》比较, 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拍子:变换拍子。

2、节奏:先短后长。

3、旋律的走向:下行。

4、速度:稍慢。

5、小结: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6、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五)、活动与练习:

1、听辩节奏 :按课本要求进行。

2、辨别乐器,说出属于哪个乐器组,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范唱 通过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可充分利用歌曲演唱录音,必要的话可多听几遍。歌曲的介绍可少讲一些,留给学生在聆听范唱后进行简单的讨论或议论,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分析。

2.注重歌曲感情处理 引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歌曲艺术处理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师(或音像资料)的示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歌曲情感的处理,试一试,究竟怎样演唱效果更好。要使学生真正从音乐的表现上,学会如何理解、表达歌曲的感情。

3.注意教歌方法 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歌曲较长,速度较快,其中有男、女声交替演唱等。为使学生尽快学会、唱好这首歌曲,可多利用录音范唱,并辅之以听唱法。尽量不用将歌曲速度放慢、逐句逐段地进行视唱的方法,因为这样会改变歌曲情绪,使学生失去兴趣。

4.编配打击乐伴奏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邮递马车》伴奏,可使歌曲演唱效果增色。可选用两、三件打击乐器,如串铃、双响筒和铃(或三角铁)等。节奏型可让学自行设计,以模仿马车行驶的音响效果。

(二)欣赏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1.注重感受音乐 这两首歌曲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可以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教师先不作任何介绍,仅提出

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倾听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引导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讲解必须十分精简,切不可将教参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

2.模唱欣赏曲中的片段 这两首歌曲中部有比较突出的、简短的乐句,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比如:《摇篮曲》中的开头第一句(课本上有旋律性示意图)。《运动会开幕曲》中的: 可以在欣赏一遍以后,挑出个别的乐句(如上例),让学生模仿学习,熟悉之后再听时要求学生小声随着哼唱。

3.比较的方法 这是欣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比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提出听辨要求),并注意对比的难易程度(对比力求明显,使多数学生能够辨认),例如课本上要求学生听辨3首歌曲片段各是哪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歌曲?拉丁美洲歌曲是六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欧洲歌曲也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只要选择的歌曲对比明显,学生比较熟悉,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辨别。

(三)欣赏“亚洲民间器乐器曲片段”

1.感受乐器音色和认识乐器这里选择的4首器乐曲片段,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几种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能够听辨它的音色,不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其他方面。结合课本上的画面,注意聆听乐器的实际音响。有条件的话,使用音像资料和软件。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可以采用先不向学生介绍乐器和乐曲,而是先听音乐片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辨别乐器及其音色特点。或者在课本上的4种乐器和乐曲当中做选择。然后进行讨论、归纳。还可以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平时了解、喜欢的亚洲音乐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做一两种乐器。

(四)与地理课相联系

六年级学生在地理课上正在学习世界地理。亚洲部分是否已经学习过,教师要在课前进行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亚洲国家地区知识,要和地理课上的内容相联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述,教师不必过多

第三课

do re m 一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do re mi》。

(二)欣赏《do re mi》。

(三)五线谱知识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三、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四 、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节奏卡。

五、课时: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学习歌曲《do re mi》。

(二)、五线谱知识学习

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一、教学过程:

(一)、发生练习(略)

(二)、听拍节奏:

1、XX | X X X X X 0 |

2、XX | X X XXXX X. X X |

3、X | X. X X X X X X X |

(三)、学习《do re mi》。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节奏。

1、分析歌曲节奏的点。

2、读拍难点节奏。

3、再听录音范唱一次。 (1)、说出歌曲的情绪

(2)、那些音乐要素影响歌曲的风格/

4、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谱。 (2)、按节奏读歌词。 (3)、学唱歌词。

(4)、用红笔连起旋律线,分析有何特点及表现作用。

旋律特点:上下起伏

同音反复

上下起伏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用不同力度及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5、再欣赏一次录音范唱,感受歌曲风格。

6、五线谱:口诀学习加上儿歌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do re mi》。(复习)

(二)、比较五线谱和简谱特点。

二、教学重点:五线谱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与欣赏《Do Re Mi》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选用此教材。学生可以听一听,唱一唱,也可以唱一唱、听一听,达到借助所标注的唱名熟悉五线谱的目的即可。

(二)“实践与创造”

其中的各项活动要分散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例如第二题可以在讲乐谱知识前进行,第三题可以在介绍各种乐谱时做,第四题可以在讲图形谱时做,第五题在本单元结束前做。

第四课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一、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欣赏一组民歌。

(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四)、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

(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

1、民歌介绍。(略)

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 (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 (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 ①、简介。(见课本内容)

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 ①、介绍小调的特点。 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仔细欣赏一组民歌。

二、教学过程:

(一) 发声练习。(略)

(二)聆听《看秧歌》

1.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叙事性特征及地方特征。必要时,可给学生提供歌词或歌谱,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方言性内容,进而理解歌曲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2.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要把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内容(节奏、旋律、情绪、结构、风格等)放在重要位置上。

3.在理解音乐风格的问题上,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分析。但必须抓住几项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分析、评说。如:歌词的 语言特征、歌曲中衬词的使用、旋律的调式特点等。 4.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鼓励学生边聆听边做表演。 (三)聆听《小放驴》及《大起板》

1.初听两首乐曲的时候,要完整地聆听全曲。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记住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

2.为深入理解乐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唱一唱乐曲的主要旋律。如:《小放驴》的谱例一;《大起板》第一段落的旋律。

3.复听乐曲时,要重点关注乐曲的地方风格表现在哪里。例如:乐曲的音乐体裁(如:《小放驴》为河北吹歌;《大起板》为河南曲子改编成的板胡独奏曲)。乐曲的主要表现手法(如:《小放驴》的“学舌”、“句句双”;《大起板》的句幅逐步增大及

“螺蛳结顶”)。乐曲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如:《小放驴》是热情奔放、风趣幽默、歌唱性很强的;《大起板》是热情奔放、粗犷豪爽的。二者都具有我国北方地区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征,又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色彩)。

4.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各地音乐的地方风格,最好将几首作品作有比较地聆听、分析及讨论。 (三)积极调动同学的参与精神

为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师生共同发现、探索、研究音乐的学习氛围。一切结论性的观点和意见,都尽量交给学生去得出。即或是学生中有分歧意见,也应该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或留待课后继续探讨,教师要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自制乐器的注意事项

用芦苇管制做吹奏乐器应注意以下问题:选择苇管时,要基本成熟但不干透,以免制做中劈裂;将苇管的一端逐步挤压成接近一字形的管口;将压扁的一字管口用小刀适当刮薄,边做边试着吹奏,切勿刮得过分。

用树叶制做吹奏乐器应注意:选类似于柳树叶的叶片;将叶片卷成逐步加粗的圆筒状,管口要保持双簧状;待圆筒做好后,先用细线将其捆住,尔后将双簧管口的一端压扁即成。

制做吹管乐器时,要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第五课

火车来了

一、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西洋乐器。

(二)、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太平洋231》。

(三)、学唱歌曲:《火车来了》。

二、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及其它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231》,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三、教学重点:

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太平洋231》。

四、教具:录音机、录音欣赏带、VCD。

五、课时:2。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一)、西洋乐器中的圆号、双簧管等。

(二)、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

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激趣导入:

1.《凯皮拉的小火车》原为美国佐治亚洲塞芬拿市的音乐家埃伦·邓莱普开发并编写的,由盖蒂艺术教育研究院的高级项目官员杰弗里·帕琴博士编辑,并经东南音乐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哈里斯博士再次编校。为提供训练8年级学生理解与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使用。该教学的设计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将音乐创作、历史、美学和评论诸学科融入到教学之中。

我们虽然也选《凯皮拉的小火车》作为教材,但它只是整个单元中的一部作品。受学科基础、教学目标及教学时间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只能在参考其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音乐教学的建议。 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每一次欣赏安排不同的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1) 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2) 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你知道它是表现哪国文化的作品?

(3)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你知道它的地理、历史、民族吗?

(4) 巴西的音乐中融合了哪些民族和地区的文化?

(5)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当时巴西的情况如何?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巴西农场的小火车?

(6) 巴西的乐器音响效果如何,它们是怎样制做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乐器?你可否制做一两件能有巴西乐器音色的乐器?

(7)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你能不能为旋律填上歌词演唱?这首歌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当时没有汽车、自行车)

(8) 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 它与哪些你听过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和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9) 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10) 此曲是《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中的一首,从何处你觉得它是巴西的而又具有巴赫风格的作品? (三)欣赏《太平洋231》

1.在欣赏时,应重点关注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可以参考《凯皮拉的小火车》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并组织相关的活动。

2.可以介绍作曲家奥涅格对机车火车头的感情。 (四)比较讨论

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可进行比较与讨论。引导学生找出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思考创作中模仿与描述的概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歌曲《火车来了》。

二、教学重点:歌曲学习,熟悉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火车来了》

1.借助于挂图、录相、电影、电视片断及电脑课件等等手段介绍新疆的地理、民族、特产等,然后在朗诵歌词聆听范唱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把握歌曲的情绪。

2.这部歌曲的拍子是二拍子、三拍子反复变换的变拍子,另外还出现了许多表情符号,如保持音记号、下滑音记号、速度与力度记号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应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如请学生先看谱听范唱,提示学生关注自己所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的记号。请学生模仿或说出这些表情记号是怎样演唱的?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它们表达了什么感情?

3.全歌可以先识谱再唱词,也可以直接唱词。从一开始就要根据歌曲情绪的需要把握住演唱的速度、力度。衬词及下滑音要自然而有民族持色。

4.可以使用自制的鼓(如纸盒)及自制的拨弦乐器(如橡皮筋)参与前奏、间奏的演奏。也可以用人声模拟火车前进的声音的烘托演唱的效果。

5.由于歌曲要变拍子,变速度、力度,由教师或学生指挥学生演唱,以便能统一演唱步调。

6、小结。

第六课

大合唱、组歌

一、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

1、大合唱。

2、组歌。

(二)、欣赏:

1、大合唱:(1)、《黄河大合唱》中的第

一、

二、八乐章。

2、组歌:(2)、《长征组歌》。

(三)、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大合唱与组歌的形式与特点,增长音乐知识,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与《组歌》,从那委婉动听与气势磅礴的歌声中,了解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战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在党领导下抗击敌人的英雄业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激情。

(三)、指导学生用满怀激情、斗志昂扬的歌声唱出我们的时代面貌。

三、教学重点:欣赏。

四、教具:录音机、录音欣赏带。

五、课时: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黄河大合唱》。

(二)、学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黄河大合唱》。

1、介绍“大合唱”内容,通过讨论引出《黄河大合唱》。

2、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3、简介《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4、重点欣赏:(1)、《黄河船夫曲》

混声合唱。

(2)、《黄河颂》

男声独唱。

(3)、《黄水谣》

女声二重唱。

(4)、《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二)、欣赏过程:

1、欣赏〈黄河船夫曲〉,先视唱第

一、二乐句,加深印象。

2、欣赏《黄河颂》:朗读歌词与介绍歌曲内容相结合,帮助了解作品。

3、欣赏《黄水谣》。:教师范唱,激发学生情感。

4、欣赏《怒吼吧,黄河》:启发学生了解作品的曲势结构。

三、欣赏后,师生共同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长征组歌》。

1、自学“组歌内容”,了解组歌的组成。

2、重点欣赏内容:《遵义》、,《四渡》、《过雪山》、《吴起镇》、《大会师》。

3、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1)、作者;萧华。

(2)、背景:为纪念长征三十周年而作。

(3)、表现内容:生动描写了红军长征的壮阔伟大,展示了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展现了长征中时间十个不同战斗画面。

4、欣赏过程:

(1)、《告别》—— 混声合唱:描绘了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大转移去远方的情景,揭示长征的历史背景。

(2)、《突破封锁线 》—— 二部合唱与轮唱:表现了浴血奋战的场面。

(3)、《遵义会议放光》—— 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和混合。展示了结束左倾、确立毛泽东领导的正确路线,预示了未来革命形势将出现波澜壮阔的胜利场景。

(4)、《四渡赤水出奇兵》—— 领唱与合唱:表现人民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及四渡赤水的场面。

(5)、《飞跃大渡河》——混声合唱。

(6)、《过雪山草地》

男高音合唱:结合学过的语文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7)、《吴起镇》——齐唱、二声部合唱: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热烈场景。

(8)、《祝捷》—— 领唱与合唱。

(9)、《报喜》—— 领唱与合唱:各方面军到达陕北。

(10)、《会师 》—— 混声合唱:胜利大会师。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我们走在大路上》。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学习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2、解决歌曲难点:学习副歌第二声部。

(1)、听、唱六度大跳音程及升F音。

(2)、分声部学唱。

3、学唱主歌部分:

(1)、视谱。

(2)、学唱歌词。

(3)、分声部唱歌词。

(4)、齐唱与合唱部分练习。

4、歌曲处理:

(1)、突出强拍,用中速演唱。

(2)、听录音范唱,感受进行曲的特征。

第4篇:人音版小学音乐_六年级上册教案(精选)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 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与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

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时间:四课时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1、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3、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4、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听。

4、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2、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读歌词

5、把歌词带入乐谱

6、纠错

7、有感情演唱

8、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2、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3、复听。

4、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三、进行音乐练习。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开课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播放歌曲《洛列莱》,学生初听,感受歌曲带给大家安静、略带忧伤的情绪。

2、简介歌曲的背景资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船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撞在岩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们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3、让学生跟着音乐默唱歌谱。

4、跟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谱。

5、自己按节奏朗读歌词

6、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指导

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9、自学歌曲的第

二、三段。

10、师生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11、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

四、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歌曲《洛列莱》

二、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2、初听音乐,让学生对乐曲有大概的认识。

3、分部分欣赏: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音乐想像魔法师施法的情景。 (2)第二部分,学生演唱弟子命令扫把拎水的主题音乐。 (3)第三部分,听出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

4、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想。

三、老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 欣赏《黄鹤的故事》

1、初听,想像讲了一个有关黄鹤的什么故事。

2、老师简介乐曲背景资料

3、学生自己自由交流听后感受

二、学习交响诗的知识:

1、讲解交响诗的含义: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她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2、结合《黄鹤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交响诗。

三、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 观看《三个和尚》的动画片,让学生说说你对这三个和尚的评论

二、集体创编《三个小和尚》音乐剧所需要的节奏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挑水的节奏

2、抬水的节奏

3、没水吃的节奏

4、念经的节奏

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节奏组合在一起,为《三个小和尚》创编音乐剧

四、分组展示、评价

第六课 劳动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

3、跟着音乐,自己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中。

4、学生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7、学习歌谱。

8、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场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场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二、欣赏获取《连连夯》

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附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现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翁嘿呀》

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

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学生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5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二学期 六年级音乐科教学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演奏的能力。

二、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有条件可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新授教学:

1、 先请同学演唱该曲。

2、 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情绪等。

3、 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学生完整演唱歌曲。D:师及时纠正 。(1) 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2) 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定有力、富有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4、 巩固训练,掌握歌曲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四、音乐知识

1、 二段体A + B

2、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五、总结下课

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拉起手》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拉起手》

1、以聆听前奏导入:《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5、再次聆听范唱,各个声部的学生分别熟悉各自的旋律。

6、学生用口风琴自行学习各自的歌谱:歌曲中出现的连续切分节奏必须让学生掌握准确。

7、各声部分别吹奏各自的旋律,之后针对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交流、解决。

8、合奏歌曲,依然注意声部间音量的和谐,提醒学生用控制气息的方法来控制音量;其二,带着感情吹奏。

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

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

3

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

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

三、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1、2/4 x| x 0 ||

2、2/4 x|x

四、课堂小结

五、结束课堂

4

- | x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飞来的花掰》 教学目标:

1、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重点:从歌曲的学习中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教学难点: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环节聆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中的情感。

三、学唱新歌

1、初次聆听作品

2、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从同学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作品的情绪。

3、带领学生用“MU”哼唱旋律,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及歌曲中大跳的音程演唱。

4、随琴轻声视唱旋律。

5、在边唱中找出自己感觉较难的地方,师生通过交流讨论一起解决。

6、学生完整清唱歌曲。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注意从情感的启发,渲染去体会作品所赋予的感情。

四、拓展活动:

1、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

5 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5、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6、学生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7、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五、课堂小结:主要以老师小结为主。

六、结束课堂

6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了解一些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 (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传“信”游戏,为学唱歌曲作铺垫) 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 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

7 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利用白板听听动动。

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 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 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 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 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 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 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理解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从情感启发学生唱好歌曲。

3、如:指导学生简单分乐段,然后区分用怎么样的声音及速度演唱比较合适?请学生开展讨论,得出答案。

4、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6、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8

第二课时

一、复习《邮递马车》

二、欣赏印度歌曲《摇篮曲》

1、初听,感受印度歌曲特有的风格。

2、简介印度歌曲的特点: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部影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电影《两亩地》反映了印度贫苦农民的生活遭遇。印度音乐是建立在印度独特的、与西欧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要素基础上。

3、复听,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4、再次聆听,对比每部分有什么区别。

5、完整聆听,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做几个带有印度风格的动作。

三、小结。

9

第三课时

一、欣赏科威特音乐《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讨论并回答问题。

5、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二、聆听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1、师介绍这几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拉贾斯坦民间音乐》是印度北方的著名民间音乐,多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0

第三课 Do Re Mi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歌曲的快乐。

2、在学唱简谱和歌词的过程中认识七个音符,并能准确演唱歌曲尽量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体验并表现学唱七个音符和歌曲的快乐。 教学难点:唱准简谱中有升号和降号的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由

1、

2、

3、

4、

5、

6、7七个音符进行发声练习。

二、观看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Do Re Mi》歌曲的视频

(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应聘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视频初听歌曲

1、设问:我们来看看玛利亚是怎样教这些孩子们学会唱歌的?(每个音符都有一个小故事)

2、师:恩,玛利亚真厉害,把枯燥的七个音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让这些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在游戏和歌声中很快学会唱这七个音符了,我们想不想也跟着玛利亚用这个有趣的方法一起来学一学?

3、观看视频,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哼唱。

(三)学唱歌曲《Do Re Mi》

1、学生自己视唱简谱。

2、教师领唱,学生跟琴视唱简谱。

3、教师提醒注意附点节奏及变化音的音准,教师分句教学进行简谱范唱,学生跟琴模唱练习。

4、全体跟琴唱简谱。

5、教师范唱歌词。

6、教师领唱,学生跟琴学唱歌词,注意音高、音准、节奏。

7、学生填入歌词完整地演唱。

8、富有弹性的演唱。学生跟音乐唱一遍,再跟伴奏音乐唱一遍。(注意表现歌曲感情

9、脱离歌谱,看“Do Re Mi Fa So La Ti”表进行集体背唱。

(四)表现歌曲《Do Re Mi》

1、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1)全体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a、Ti”七句歌词,最后一句全体唱。(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进行评价和鼓励)

(2)请一排七人合作演唱歌曲(横排、竖排各请一组)。

(3)边听音乐边教师临时指定,每人一句演唱,最后一句集体完成演唱。

12

(4)小组互评

2、个人演唱歌曲

(1)分别请两位同学(一男一女)进行个人演唱。 (2)师生评价。

3、集体演唱

(五)再次观赏电影片断,聆听完整的歌曲《Do Re Mi》并进行集体演唱

(六)课堂小结:玛利亚把每个音的唱名编成不同的故事教给孩子们,使音乐学习变得活泼有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将“多、来、咪、发、梭、拉、梯”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由于将音名编成故事来学,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了。谢谢玛利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首简单好听又好学的歌。

13

第四课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习歌曲 听赏乐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14

学习歌曲

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 老师巡逻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歌曲分析与处理

歌曲的第

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分角色演唱: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它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让学生初听歌曲,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

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

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

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分析

欣赏《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初听:边听边想:乐曲表现了什么?

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复听,学生跟着想象

小结

16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学生边听边想,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复听

17

第五课 火车印象 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极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123》,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者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民歌《火车来了》

——背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铁路修建到边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新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歌曲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迎火车开进新疆的场景和对党的歌颂,正如歌词所说的:“共产党带来好时光,幸福日子万年长”。

18

——学习歌曲,先听范唱,边听边想:乐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得出乐曲带有新疆风格吗? ——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 ——学习歌词

——学生自由地学习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反复演唱

——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演唱旋律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学习歌曲,词曲结合

——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学习歌曲,词曲结合,跟着老师的琴把三段歌词结合起来演唱 ——跟着磁带伴奏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让学生划出强弱记号 ——听录音,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强弱 ——问:歌曲的强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车渐渐远去 ——学生跟琴模仿 ——小结 ——师生再见

19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巴西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

——简介: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欣赏乐曲,边听边想: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学生边听边想,听完后四人小组讨论 ——师提问,生发挥

——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学生学习后回答老师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 ——学生找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再次地欣赏,进行讨论

20

——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与你听过的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讨论 ——小结 ——师生再见

21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火车来了》 ——欣赏《太平洋231》

——简单介绍作者:奥涅格,瑞士作曲家。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大胆而自由,在和声色彩上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在流派上属于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自己“既不是多调性派、无调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音乐作品分析:

管弦乐《太平洋231》是奥涅格于1923年创作的交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剧院,听众反映强烈,被称作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当时蒸汽机车中一种先进的大型火车头,因其每边共有以2+3+1组合而成的6个车轮而得名。奥涅格特别钟爱火车头,他曾说:“如同别人爱马一样,我始终热爱火车头。对我来说火车头简直是有生命的„„”

——初听,边听边想:你通过欣赏,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听,边听边想:你能把乐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写出来吗? ——你能根据火车的速度把节奏排一排顺序吗? ——复听,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进行比较

——你乘坐过火车吗?说一说你第一次坐火车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关火车的音乐、诗歌、舞蹈、图片、照片和模型介绍给大家。

——小结 ——师生再见

22

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歌曲,体会军营歌曲的气势

2、听赏国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乐的韵味。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师生问好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3、介绍作者: 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4、听范唱,边听边想: 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23 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5、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6、小结 师生再见

24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二、

1、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父亲是教师,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开始,在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并开始学习作曲。1813年,在其父亲任教的学校任音乐老师,同时从事作曲。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作曲。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一度依赖友人资助为生。后来,曾在宫廷任教几年。1828年,因伤寒病逝世。

2、介绍《致音乐》的由来: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致音乐》的诗。这首诗的第一段内容,阐述了音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赶走了心中的忧郁乃至生活给自己的打击。这段诗的内容,与法国作家罗兰的体验是那样的一致。他说:“当我生病的时候,莫扎特悦耳的音调,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护我„„”当舒伯特读到这首诗后,对起颇感兴趣,于是谱写了《致音乐》这首艺术歌曲。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边听边带着老师对作者与歌曲的介绍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2、学习旋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旋律唱一唱,学生自己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声音来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次

5、词曲结合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机边听边在心里面演唱歌曲 请同学们用轻轻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老师指导唱得不对的地方

25 用悠扬、动听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6、学生自由组合,对本歌曲进行展示 展示评价

7、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1、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钢琴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2、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

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二、介绍作者:

1、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初步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2、音乐分析: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

3、再听: 本歌曲分为几段? 学生听,分为三段 分段欣赏,第一段:

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附点节奏最多)

4、第二段:

26

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人们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之中)

5、第三段: 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第七课 行花街

教材版本: 《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愉悦的情感,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广东地域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歌唱与器乐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趣味性的唱游和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唱会、唱好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用少量方言、用美好的声音演唱歌曲《行花街》,并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行花街》。 教学难点: 学习广东方言、体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唱游导入

以广州童谣《点虫虫》作为背景音乐,进行唱游活动。

【教学设想:通过广州童谣的唱游活动,激发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广州音乐的风格。】

二、感知歌曲情绪

1、聆听音乐,观看花市,初步感受《行花街》的音乐情绪

27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视频欣赏中,走进广州的花市,切身感受逛花市的喜悦。】

2、老师范唱全曲,进一步体验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绎风格。】

3、欣赏全曲,做律动

【教学设想:通过老师带做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及表现内容。】

三、体验广东方言的韵味

1、在对比教学活动中体验广东方言及旋律的特点

(1)年仨晚,行花街<年三十晚、逛花市> (2)妈妈笑,爸爸喜<妈妈笑,爸爸高兴> (3)睇唔晒<看不完> (4)拣唔晒<选不完> 【教学设想:以“手偶”载体,通过师生的游戏互动,解决歌曲中的广东方言,并运用语调的高低特点带动学习旋律。】

2、听全曲,辨方言

3、小结:这是一首由广州话和普通话结合起来演唱的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行花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学设想:在学好歌曲方言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

四、通过模唱,初步演唱歌曲第一段

学生跟老师模唱,初步学会演唱歌曲第一段

【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老师带唱的方式教会学生演唱歌曲。】

五、感受歌曲音乐风格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高音二胡

28

2、听高音二胡演奏歌曲《行花街》,感受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3、随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教学设想: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并与已学的知识构建实践的桥梁。】

六、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1、分句教学,进一步唱准音,唱好音色

(1)“年仨晚,行花街”

(个别演唱、问答式演唱、加双响筒伴奏)

(2)“黄花大呀,红花鲜,千朵万朵,睇唔晒”

(观看花的视频)(加动作、加釵)

(3)“迎春花放,满街排”(加动作,加双响筒伴奏)

(4)“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学生对唱、加动作、加鼓)

2、全曲进行歌表演

【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掌握歌曲的演唱。】

七、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1、听歌曲第二段

2、老师带读歌词

3、跟钢琴,唱第二段

【教学设想:在歌曲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以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第二段的演唱。】

八、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29

1、跟钢琴,唱全曲

2、综合表演,唱全曲

【教学设想:整体演唱歌曲,在表演唱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综合表现歌曲。】

九、创设情境演唱全曲

学生分角色,模拟表演逛花市的情景

【教学设想:为学生创设广州花市的情境,让学生在综合展示的同时,体验逛花市的喜悦。】

结束语: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课堂,记住广州的花市,别忘了有空的时候,一定要来广州“行花街”。

30

第6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红河谷》(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红河谷

X X|X X X X X X|X X X 0 X X|X X X X X X|X—

1.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练习的第一行节奏和第二行节奏有什么特点?(相同) 2.让学生读节奏,找出难点(切分节奏),并讲授。 3.根据拍号和第一小节,讲授弱起小节。 4.师范读。集体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设计意图:此条练习与歌曲<红河谷)的节奏是相同的,为学好《红河谷》打下基础,以合作教学法为主。)

师:如果把这条节奏变成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播放课件) 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范唱或听录音机范唱。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法教学,使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前面的练习。大家试着填词演唱歌曲。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淡感受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师: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

生总结: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六年级上册 - 红河谷

师: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呢? 生:唱歌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大,说明在刚才的学习中都积极地开动了脑筋。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谈感受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音乐是最具有情感的,而《红河谷》更是从情感出发的一课。怎样才能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受的形象来触动学生“爱乡”的心弦呢?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

2、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升华情感。并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在创作体验中,也升华了自己的爱乡、爱国的情感。

上一篇:社团巡礼月策划书下一篇: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