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3-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知音杂志

《知音》杂志稿约

《知音 》国内版2011年最新杂志稿约

尊敬的文友:你好!

《知音·国内版》是知音期刊集团的核心刊物,其办刊宗旨为弘扬人性美和人情美,追求充实完美的人生价值及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为方便您为本刊撰稿,特将本刊主要栏目、选题范围和写作风格等介绍如下:

《名人传记》:当红名人明星精彩的人生奋斗或婚恋情感故事,要求真情实感,血肉丰满,生活气息浓。《爱心行动》:伟大无私的爱心行动,别具一格的新鲜主题,感人的细节催人泪下;《生命之歌》:与苦难及命运不屈不挠地搏斗,创造生命辉煌及奇迹的生命故事;《父老乡亲》:向不正之风和邪恶宣战的硬汉精神;撞击人心的百姓情怀和小人物的生存悲欢录。

《评说人生》《蓝盾新闻》:震撼人心的涉情重大新鲜案例。《直击贪官》:曝光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的腐败嘴脸,令百姓为之拍手称快。《知音报告》、《特别调查》、《本刊视点》、《热点追踪》:开拓、聚焦新颖独创的重大题材,客观深入的立体报道,凸现出敏锐的社会思辨及洞察力。

《人情大世界》:深入生活和人心,展示摇曳多姿的人生百态,揭示变幻无常的情感风云,表现时代及生活不断变奏的审美及哲理趋向。《围城风景》:有典型意义的婚姻冲突或现代时尚、诙谐灵动的夫妻情事。

《大家情怀》:一般是社会各界名家大家独特曲折的生活情感故事,彰显真挚美好的大家情怀和明朗大气的文化品位。《爱情故事》、《人在旅途》、《寻梦季节》、《乐活一族》:讲述真实明朗、青春浪漫的寻梦之旅或爱情故事。《心灵深处》讲述新鲜、典型的心理个案,有清晰、明朗的故事和专业的心理分析,并给予困扰的心灵一个和平美好的出口。

总体要求:

1、题材最好是独家第一手的新闻,从生活中直接挖掘而来,而不是从网络或其他报纸上找的二手新闻(旧闻),且新鲜奇特,忠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具有一定新闻时效性及时代都市气息;

2、要求深入第一线与当事人面对面采访,百分之百纪实,时间、地点和人物确实,现场感和画面感强,保持原生态。

3、文章结构紧凑完整,细节清晰厚实,文字细腻、优美;

4、最好能提供证明该文真实的相关材料,如主人公提供的照片及同意发稿的签字意见,主人公单位签署的意见及公章;涉及案件的还要提供公安局、检察院或法院的法律文书(复印件),如检察院的起诉书、法院的判决书等。

5、文章字数最好写到7000-9000字左右,以使内容饱满充实,丰美可观。

《知音》国内版真实、独家的优秀新闻纪实稿稿酬千字1000元—2000元。且在每月的评刊中如获读者好评,我刊将另外支付5000或10000元的候补提名奖和提名奖,年底再从全年的提名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一年撰写刊发三篇优秀纪实文章以上的作者,可邀请参加在欧洲、北美、东南亚、韩国、澳大利亚等地举行的知音笔会。

本刊特别要求:作者独家首发,一稿一投,谢绝重复用稿和假稿。■通联:430077武汉市东湖路169号知音传媒集团

《知音》综合编辑部

韦玮 13871480919

QQ:276092025

Email:276092025@qq.com

第2篇:知音杂志成功之道

关于知音杂志的研究报告

前言

知音传媒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正处在初审阶段。如果成功上市,知音传媒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公司。《知音》是创刊于1985年1月的情感类杂志,杂志售价4.5元,以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等内容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多年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

一、世界第五的位置。知音集团总资产达到7.92亿元,净利润0.77亿元。对于这样一本定位为大众生活类的杂志,它是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呢?本文主要探究分析知音杂志的成功之处。

一、杂志简介

从1985年开始,经过长期艰苦创业和发展,知音除拥有品牌杂志《知音》以外,还下属6种子刊、1家子报、5个子公司、1个网站和1所学院。全社员工280多人。全年经营额2.7亿元,利税收入7000余万元。《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多年来,杂志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

一、世界第五的位置。知音集团总资产今已达到7.92亿元,净利润0.77亿元。

提到《知音》杂志,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一本低俗报刊,会联想到它的各种争议。在《知音》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似乎关于它的各种争议新闻就从未间断过。每一个读者或多或少都可能会有关于《知音》刊发的故事真实性的疑问,胡勋壁说:“1998年以前,《知音》的内容真实性问题很大,因为都市类报纸都有纪实版,这影响了我们的稿件来源。因为我们从不刊发在别的媒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1998年,《知音》专门成立了法务部,负责对刊发稿件进行核实。胡勋壁称,“我不敢说我们的文章做到了100%真实,但绝大多数都没有问题。”2000年8月17日,《南方周末》发表题为《读者告索赔89元一审败诉》的一组文章,披露了《知音》编辑为了让文章更“感人”、“好看”,对原作进行加工、改编,甚至改变事实,编造故事。《知音》杂志的文章向来以细腻动人著称,创造了“知音体”这一形式。这一形式为《知音》吸引了相当多的读者,但同时也为《知音》惹上了不少官司。

二、成功之道的分析

且不论各种争议的对与否,1985年1月仅靠3万元起家的《知音》,如今已发展成拥有数亿元资产的传媒集团,仅《知音》月发行量就达到600余万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家庭》、《读者》、《故事会》等一大批期刊也曾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这些刊物中很少有像《知音》这样将红火势头维持至今,这就证明了《知音》是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了。在八十年代,主流文学期刊的读者量特别大,但后来文学期刊越来越往纯文学方向发展,离大部分读者越来越远,原来文学期刊的部分读者也被甩出去了,文学期刊慢慢萎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群在变化,期刊杂志要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只能跟着读者群一起变,或者不断更换内容适应这个读者群。知音杂志的成功之道也给了我们一下几点启示:

1、选准市场定位,细分目标市场

任何一本杂志,只有做到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需要并尽可能满足这种需要才能成功。在期刊竞争日益激烈、定位日益细分的当下,从选择目标读者到获得目标读者的认同与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从明确的市场定位出发,每一期都必须为体现期刊的品牌特性、争取读者的青睐而努力。《知音》杂志把自己定位为大众文化生活类杂志。杂志内容主要涉及情感问题,这点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八卦心理,也真因为如此,杂志一直有着庞大的固定的读者群,有着居高不下的发行量。在《知音》与其他新闻报道不同的是,它非常强调真实的细节,通过丰富的细节,来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与事件。这样一本情感类杂志,它 的受众群体涉及面极广。有着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群,这也一直令《知音》杂志被外界批评为一本低俗杂志。文化是分层的,文化功能也是分层的,大众拥有消费自己喜欢的文化的权利,而杂志面对通俗的读者群,这也限定了它的内容也应该是通俗化的。奢侈的追求雅俗共赏往往是行不通的,在这个竟争激烈的市场,细分目标,准确定位才是生存之道。可以说清晰、明了的定位正是《知音》成功的一块基石。它把纪实故事打造成品牌栏目,就是在考虑自身资源优势,分析差异性的情况下的举措。《知音》着眼于90%以上的平凡人、普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善良、崇高的思想感情,开拓美好的精神境界,努力从思想上、感情上贴近读者,不断满足读者健康的审美要求,从而制定了“深入生活、深入家庭、深入心灵”的办刊原则,形成了“人情美、人性美”的特色,成了读者的知心朋友,发行量也在不断攀升。

2、符合定位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相得益彰

一本期刊有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后,就要不断以高质量的内容和追求个性特色的形式来满足读者,占领市场,把握眼球经济时代人们的阅读心理。据北京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对北京市144个固定报亭和报摊的销售状况和零购读者进行的调查显示, 83. 90%的读者认为决定购买最重要的因素是刊物的内容,封面的精彩程度、纸张质量、印刷等形式方面的因素紧随其后。因此,期刊的内容或涉及到的话题,一定要是读者感兴趣的。

《知音》杂志的内容主要是情感故事,通过对细节的丰富刻画,来传达真实的感人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名人等大众熟悉的人物。这点准确的抓住了人们的八卦心理,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是知音的最大成功之处。上文提到,知音杂志的定位是大众文化生活类杂志,也可以说是通俗文化的代表。面向的是一群喜欢通俗文化的受众群,这一部分的受众群,主要以女性居多。与其花费较多的精力与脑力去思考分析一些充满哲理深度的文章,他们更偏向于在茶余饭后翻阅一些名人们的八卦故事。娱乐生活的同时,也能放松心情,甚至成为了他们彼此交流的话题。所以,把握住目标群体的心理需求,是《知音》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刊物要培育出各自的个性,无论精巧、朴素或恬静、粗犷,封面设计都应与期刊定位一致。如《知音》率先改版为国际标准的大16开,就非常受到女性的喜爱,并引起许多同类刊物的相继模仿。而封面模特就好比期刊的代言人,不同的封面形象体现不同的风格特征。色彩对人的心情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色彩相当敏感的女性。因此,合适的色彩和封面人物搭配能够使期刊封面焕然一新,增强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加杂志的销量。

3、不断创新营销策略

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和越来越细分的读者群,期刊要想获得读者的认可和长期支持,赢得稳定的市场,就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营销策略。首先,实现媒体整合和内容资源再利用。知音杂志因其内容的“八卦性”,时常能引起各种争议。看似负面的争议,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知音杂志的知名度,增加了市场收益。 其次,采取步步为营的活动营销方式。从某种角度说,《知音》曾举办过湖北省十大女杰、平凡岗位上的100名优秀女性等活动,还积极为开发大西北做公益广告,号召广大读者关心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建设一个美好的西部家园启动了募捐义款的绿色希望工程,为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的舆论声势。

4、成功地进行二次售卖

有人说,“女性的钱最好赚。”知音杂志因其内容大众化,更加吸引女性读者,在很多程度下也被定为为女性期刊,广大的女性市场正吸引着广大的广告商。因此,知音杂志的广告收入占整个期刊经营收入的比重很大。它的广告量大,不但广告单价是其他类型出版物的2 - 4倍,广告投放的数量也极为惊人。期刊在二次销售中卖给广告商的主要是影响力,而影响力主要来源于发行量和发行对象。在发行对象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女性“消费主力军”的角色,决定她们既购买期刊,也购买期刊上的广告,继而购买广告的产品,而这样的流程吸引了广告商的跟进。根据相关调查,2002 年上半年期刊广告投放前20位的品牌中有8个化妆品品牌、2个服装服饰品牌,女性消费用品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增长幅度来看,化妆品品牌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牌,雅芳、欧莱雅比上年同期增加的投放费用在700万元以上。这是知音杂志能够在期刊广告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当然,期刊要取得广告商的青睐,做好第一次售卖是很重要的。在做好第一次售卖后,杂志可以利用先天优势,采取多种手段,更好地完成第二次售卖。如成立市场调查和咨询部门,聘请广告、市场和包装设计方面的专门人才,首先在内部对某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详尽的研究,然后根据读者的信息与反馈展开一系列市场调研和促销活动。过去商家只要求期刊在广告上帮他们出点主意,现在他们期望期刊能利用读者资源提出创造性的点子,把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顺应广告商的需要,知音已经将二次售卖的领域拓展到平面广告以外的领域,如为服装公司在商场组织时装发布会和时装表演,为化妆品公司制定和实施向顾客赠送化妆礼包的计划,这些都成为二次售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知音杂志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针对市场,做好详细分析,准确定位,与时俱进,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第3篇:十首知音诗歌

(一)知音

知音

恋人的步缕

深藏着爱

踩出一道道情

知音

一双温柔的手

在我的心中

抚摸出温馨

(二)

知音

知音

亲人的呼吸

每一声

都那样赤诚

知音

恋人的思念

夜幕降临

把心人陪伴

(三)

知音

知音

象一条小船

荡起浆板

划向期待的彼岸

知音

一河真情

浇灌的满山遍野

百花争艳

(四)

知音

知音

恋人身边的悄悄话

每一句话

都那样动人

知音

动人的话语

每一句话在耳边

都令人醉

(五)

知音

知音、

弥漫浓香

沁润着肺腹

安慰着心间

知音

洒满小路的银辉

漫步的恋人

闻到清爽

(六)

知音

知音

窗下的细语

把窗里的人

听的醉

知音

洞房思维的心里话

红了红窗花

羞杀了听窗人

(七)

静的夜里

晚风

吹不动柔枝轻摇

夜雨

淋不湿翠绿的叶

梧桐上的鸟

今晚为何不鸣

隔壁的人晚归

我怎么未听到脚步声

(八)

女人心

女人心

对知音人

是一河清水

在你心中流淌

女人的心

对陌生的人

是一味药

毒不死你就算把你放过

(九)

西沉的红日

西沉的红日

带着男女的笑脸

走的那样匆忙

去到另一个地方

红日象新婚的新娘

笑的那样开朗

象似对新说

快点客人早已走光

(十)

沉甸甸的秋天

谷穗弯了头

枫叶红了脸

春天的情男情女

挺着丰满的孕

她扶着沉甸甸的秋天

文雅素静的一笑

记忆里的昨天还未走

今日谷穗已压弯了腰

第4篇:知音难逢

不必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求友若渴,也不必说高山流水,人散琴碎的失友之痛,更不必说荆轲为燕太子丹知遇之恩,为友赴死的离歌,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

为什么?为什么曹操、子期、荆轲如此在乎知音?

因为,知音实在难逢。

一个人倘若不逢知音,一辈子也就像是在黑暗中等待。身为丞相之子,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又是多么寂寞,最可悲的是人们只知纳兰性德欢,却无人知其悲。殊不知,没有知音相伴,纳兰性德只能独自在郁郁中听落花之音。

旋转的星空,灿烂的向日葵,金黄的麦田里又有多少人愿意陪梵高守望。孤独,悲恨,不满。大千世界,几乎所有人的审美观和他相悖,没有知音,梵高的世界一片灰暗,那么倒不如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这些人,灿烂了历史的星空,而历史却没有派一位知音灿烂他们的星空,于是海子走了,川端康成走了

知音难逢啊!

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总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上天的恩赐。

苏轼与朝云便是这样,朝云一介女流,位居侍妾,却始终被苏轼视为知己,有一次,当苏轼问他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众人有恭维学问,才华只有朝云说,他肚子里装的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喟然长叹道:知我者,朝云也。于是,无论贬谪何处,有朝云陪伴,苏轼这位旷世奇才不再孤独,不再寂寞,朝云这个知音,温暖着苏轼不平的一生。

不只朝云苏轼,李白也遇到了杜甫,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惠子遇到了庄子

知音难逢,并非不能逢。

知音是心灵的港湾,是冬日的阳光,安慰和照亮了这些受命运折磨的灵魂。

跳出历史的长河,回到现实。有的人思忖个人名利,有的人在意个人得失,有的人热衷于钩心斗角,却沮丧地说:这个世界,没有我的知音。其实,虽说知音难逢,但往往我们不是没遇到知音,而是忽略了也错过了知音。

扪心自问,对待陌生人,你是热情地问候,还是冷漠以待?选择朋友,你是依据他的才情,还是他的权力?与友人相处,你是真诚以待,敞开心扉,还是暗藏一手,有所保留?

如果你都没做到,又何谈难逢知音?知音是难逢,但更重要的是珍惜身边的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有一知己相伴何其快乐!

所以,不要再悲叹知音难逢,请静静地等待,好好地把握,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一位懂你清音的知己。

第5篇:知音故事

管鲍之交,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第6篇:《过路知音》

过路知音

有一种朋友,他们与你大鱼大肉与你三句话不离兄弟,与你勾肩搭背与你花天酒地,然而真正有患难之时,却全部人间蒸发转身离开。

有一种朋友,他们与你出生入死与你并肩面对各种大风大浪,仿佛世间万物在坚固的友谊下皆为幻影。然而真正的太平安康来临之时,却总是因为各种内在原因而分道扬镳,甚至是自相残杀。

有一种朋友,他们平时自称粉丝大呼崇拜云云,仿佛你是他的整个世界。但当你孤立无援,当你倒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却如树倒猢狲散般离开,顺便再踩一脚。

有一种朋友,他们也许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语没有什么太多的事迹,却总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最需要的话语和动作。

有一种人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路客,有些人却注定要与你走过无数个韶光。生命中的过路人,即使你再心有灵犀也逃不脱最后一拍两散的结局,只留给你无限的感慨与印记。注定与你并肩的朋友,即使表面再不和也终将会陌路同途。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无法与别人倾听,只能自己一个人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咀嚼的往事。任何朋友也无法靠近,但他们可以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安慰。

不用长篇大论,一句“我信你”就够了;不用华丽辞藻,一句“我帮你”就够了;不用矫情文字,一句“没问题”就够了,不用满脸堆笑,一句“我陪你”就够了。

“与你共富贵的人,不一定可以与你共患难;与你共患难的人,不一定与你共富贵。世事无常,夫妇共勉之。”

吴夫人对五爷说的话至今仍然适用,“世事无常”之后总是跟着“人心难测”云云。但真正的朋友会变卦会背叛吗?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

不是锦上添花,不是画蛇添足,而是并肩同路的默契。一句话渗透一辈子,一生情斟进一杯酒,在并排沦陷时给予对方最需要的鼓励与关心,从开始之后到结束之前风雨同舟一路阳光同在,只有这样,才可谓称之为“朋友”。

上一篇:小学生兵马俑导游词下一篇:优秀团支部竞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