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2023-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2301101

2.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3.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4. 课程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所有课程的绪论。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思政专业各门专业课程 3.学时:总学时16,周课时2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教学方法:专题讲座:具体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6.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主要说明开卷或闭卷、笔试或论文等其它考试类型、成绩组成等)

7.教材:无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8。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产生过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专业形成过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分工等知识,感知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为学好本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内涵解读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3.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第二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毕业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将来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明确该专业的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要求,为学好本专业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重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难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要求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要求 3.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

第三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结构: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掌握各课程模块的内涵、功能、比例,明确各模块的课程群及实践课程要求,为学好本专业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教学难点: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2.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3.教师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第四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凝炼过程。明确“一般专业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提前准备这两种能力。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第五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集中性

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活动项目安排内容,掌握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活动项目安排的目标要求和组织与考核方式,为学好本专业理论课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难点:课外活动项目的实施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2.课外活动项目安排

第六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方法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常用学习方法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理论讲授与学生经验介绍相结合,为学好本专业奠定感性基础。

教学重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个性化学习方法(高年级优秀生学习方法介绍)。 第七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来就业面向的三大岗位群: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法律事务岗位群各自岗位的性质、特点和能力要求,指导学生预先进行职业规划,为学好本专业奠定实践基础。

教学重点: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 教学难点: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岗位群 2.公务员岗位群 3.法律事务岗位群

第八讲 课堂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谈专业感知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学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真实原因、今后的打算。课堂讨论后教师对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进行引导,坚定专业信心,为学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对思政专业的新认识 教学难点:对四年学习的打算和规划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对思政专业的初始认识 2.对思政专业的新认识 3.对四年学习的打算和规划

执笔人:罗春霞

审核人:单林波 教研室主任: 罗春霞 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

第2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这种“道德中心论”自孔子以后经历代大儒因袭、发扬和自汉代以后经历朝统治阶级采纳、运用。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中,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体现为前者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君主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强调君主应受道德教育,注重道德修养,端正个人的道德品行,实行“德治”和“仁政”。统治者在其阶级统治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从政的基本原则,把道德贯穿于政治生活和统治方式中。

(1)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2)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3)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4)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5)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2、 美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1)历代总统提出的一些口号如林肯提出“民治、民享、民有”,威尔逊提出“新自由”口号等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鼓舞人心和振奋精神的作用。

(2)美国经常开展好公民教育活动,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强调重“行”轻“知”。

(3)美国还有政治自我的教育

3、简述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道德体系,自11世纪产生始,成为日本封建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统领着日本的民族精神。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被日本军国主义恶用,成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宫廷教育外,最主要的就是武士教育了。武家特别重视武艺与弓马之外,另一主要内容就是灌输武士道精神,这便是武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每一个武士或想当武士的首先要信佛、尊主、崇尚武勇、忠于主君、重恩义轻生死。武士道精神历来就有,是支撑日本败了又起,败了又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起着精神支撑的作用。培养武士对上能忠于幕府和大名,对下有统治平民的自觉性和知识。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培养了日本国民以“忠诚”为核心的国家民族精神。

4、简述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启示:(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2)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3)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4)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

论述题

1、论述战后西欧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一)英国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为教会、为国家服务的人。包括宗教教育、德育教育、政治教育。(1)宗教教育:①教派多,灌输各派都承认的教义,小学的宗教课时增加,增加到比算术、自然课都多。②每天上课前15分钟,要进行宗教仪式的锻炼,集体做礼拜、唱赞歌、校长训话、学生发言。(2)德育教育:通过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在大学里都设有道德教育研究机构,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主要以“中立”的方式呈现教材,指导学生自我反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3)政治教育:大学、中学里都有政治协会,成立“学校议会”,实际上是推进校政民主化,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民主选举,民主处事作风和技巧。

(二)法国:主要称之为公民的道德教育,作为学校一项很重要的任务。(1)首先对公民进行人权教育,教育小学生在儿童时期如何做一个新的公民,首先要尊重人生安全,还要尊重人类庄严、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2)进行民主生活教育,先让中学生体验良好的民主氛围,进而养成民主作风。为此,法国学校强调发展“合作班级”,学生和教师一起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一起决定学校生活规章,并且一起执行。(3)国家的政体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国家政体的合理性。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学8—7年级(法国中小学的“年级”是逆数的,法国的11年级相当于1年级,1年级相当于高中2年级)正式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4)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学校对各年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祖国的了解,对国旗、马赛进行曲的了解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产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以至文静的动机和理性。

(三)德国:民主主义教育。(1)政治文化改造:战前法西斯主义根深蒂固,战后要对政治文化重新改造,教育人民,成功创造力一种民主政治文化。在人民对民主缺乏信心的情况下,政府推行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重新教育德国人民的计划,学校、大众传播媒介、政治组织都被动员起来贡献力量,由此德国政治文化得到了改造。(2)政治养成教育:政治养成教育工作受到了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政治养成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政治养成教育主要讲国家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大事件。(3)宗教教育:主要是学校分类教育。一类是共同教育。根据基督教的文化价值对具有不同教派信仰和世界观的学生进行统一教育,上课时,按不同教派分班。二类是教派学校分天主教和信教,按各自不同教义进行教育。三类是世界观学校,不进行特定教派的宗教教育。

2、试述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的异同。有何可取这处,如何吸取经验。

(1)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相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人”新人。美国:培养道德上成熟的公民和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相同点:培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不同点:美国还注重培养公民的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中国则是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

(2)主要内容:中国: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政治观上的具体体现;③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美国:①政治教育,包括以美国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以及对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教育;反共教育和对抗性政体的研究与介绍。②公民宗教教育:一是民族精神教育。公民宗教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捎神—— “美国精神”,即爱国的民族精神;乐观进取、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祟尚个人奋斗的民族精神。二类是社会信仰教育,如《圣经》教育。三类是社会规范教育。首先是权力义务教育:投票、纳税和守法是“好公民”的基本义务;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是基本权利。其次是品德教育。最后是法制纪律教育。相同点:①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教育;②民主与法制教育;③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④道德观教育。不同点:在爱国主义方面,中国能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既不妄自夸亦不妄自菲薄。而美国人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在集体主义方面,中国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崇尚个人自由。

(3)实施方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①言行结合;②改过迁善;③重视社会教育;④重视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⑤重视身教,以身作则。教育方法:①因材施教;②启发思维;③循循善诱;④长善救失;⑤防微杜渐;⑥锻炼意志。

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来划分,有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划分,有疏导教育法,对比教育法,典型教育法,个别教育法。按照受教育者自身进行教育的方式来划分,有自我修养法,自我管理法。

美国其一主张传授和灌输,即认为思想、道德以及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其二,鼓励人们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即注重启发式,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注重价值性与学科化的统一;公开化与渗透性的统一;一元性与多元化的统一。美国教育渗透,把政治、道德内容深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中,渗入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职责、校政组织等工作中。

相同点:都注重灌输教育。不同点:中国强调正面的教育,美国主要强调潜在的教育。

学习借鉴的地方: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强调灌输,还要重视教育的渗透性。重视学科性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通过学校,还要借助社会、政府、家庭共同。

第3篇:中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其特定的内涵、功能和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内容的实施、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气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析、比较中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其有益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字】 课程载体 活动载体 管理载体 传媒载体

差异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如开会、谈心、理论学习、管理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书籍、绘画、影视等包含了某种思想政治观念,但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组织、引导教育对象读书、欣赏绘画、观看影视等活动形式,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只承载信息,没有被教育者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教育客体发生互动的,不能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实践性、承载性、传导性、方向性、科技性、开放性、融合性等特点,但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又各有特点,接下来我将从中国与美国教育载体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吸收、借鉴其有益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全面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青少年实施教育和影响。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运用状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 课程载体的运用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载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和其他各科教学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思想道德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作为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主载体,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我国自古以来政治道德教育合一的传统文化渊源,并且作为一种革命文化的积淀,也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经验和众多理论教育工作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

当前,我国初中设立思想品德课、高中设立思想政治课。高中开设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还开设“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二) 活动载体的运用

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重视活动载体的运用,这可以从活动载体在学校的运用日益课程化、正规化体现出来。

以前人们把课堂教学之外,将依据教育目的自主开展的活动,一律置于课程之外,称为“课外活动”。1992年,国家教委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首次将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而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则进一步作出要求,规定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和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知识性强、参与度高、吸引力大、开阔视野、促进思考的特点;大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政治性和思想性以及与学生成才紧密联系的特点。要利用重大节日举行升旗仪式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大力开展日常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之中。

(三) 管理载体的运用

管理载体为学校广大管理者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搭建了平台学校的管理者,主要包括学校分管德育的校长为主的德育领导小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年级、班级德育小组,党团组织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要求,“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管理的目的是教育,但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载体是无法运行的。我国学校的常规制度包括:学生考勤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操行评定制度、公物保管制度,校园常规、课堂常规、进餐常规、住宿常规,等等。

正确运用奖惩制度是管理载体引用的重要手段。我国学校奖惩制度主要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条件、先进班集体条件及评定表彰制度、奖学金制度、保送生制度、常规单项奖励制度,对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处罚条例等。

二、 美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载体

美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全方位“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运用灵活多样。

(一) 各学科课程载体的运用

美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是注重各科教学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学校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关联的,如公民科、历史科、地理科、法律科、社会科等,另一种就是专业课程。以历史课程为例,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有140多学时的系统历史课,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里每个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的理论分析。中小学通过公民课、历史课或地理课等各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高校开设历史、宗教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民学、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等有关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学生从这些课程中获得道德思想熏陶,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对美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可以说,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 教育的载体。

(二) 活动载体的运用

美国学校很重视在课外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利用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一般说来,学校正式的课外活动有三类:家庭俱乐部、儿童会和学生会、俱乐部。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有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美国中小学每周举行班会活动一至二次,联系实际讨论各种问题,活泼有趣,深受学生欢迎。社会活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参加竞选、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捍卫国家经济安全、保护民族利益等活动;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旨在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爱祖国、爱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信念,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慈善工作等活动。

(三) 传媒载体的运用

美国注重运用大众传媒载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除了利用电影、电视来宣传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近年来还不断扩大利用校刊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大学,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中心,为学生专门办报纸,每年有不少学校订阅《教室内新闻》周刊。另外,美国宗教与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仍然是美国学校德育的基础,许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仍出自宗教教义,许多美国人仍把德育与宗教相等同。在美国不仅有专门的电台,一天24小时播放各种宗教节日,而且电视节目、娱乐中也有宗教的广阔领地。美国公民宗教的本质是信仰美国本身,其中心是“爱美国”—爱它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信它是世界上最合理、最优越的,由爱和信任而产生信念和忠诚。这其实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操,但这种爱国主义情操又不简单的是爱国,而是与上帝紧密的联系起来,以上帝的名义为祖国提供信念上的支持,从而能够汇集全国人民的力量,在国家范围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因此,我国与美国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改革 ,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从而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虽然世界各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但也日益呈现出相互吸收、不断融合的趋势,在载体的选择与运用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共性,如中国与美国就存在以 下共性:重视课程载体的运用,重视活动载体的运用,重视管理载体的运用。

由于国情不同、制度不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运用也各具特色,存在一定差异。

(一)课程载体的设置,我国是以纯专门道德课程为载体,而美国则是以模棱两可型德育课程为载体。

(二)文化载体运用状况不同,我国特别重视校园文化载体的德育功能,但校园的物质文化载体建设较为薄弱。美国则特别重视校内外的物质文化载体建设,美国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营造校内环境,如在校内完善制度、优化风气,加强校报、广播、影视、网络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等;在校外普遍设立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以及组织具有暗示效果的活动等、

(三)心理咨询载体发展状况不同,在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虽然现在我国中小学陆续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毕竟很少而且一些学校做心理咨询的辅导员可能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在美国,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门学术性学科,心理测验和辅导技巧也日益受到重视。

(四)网络载体的普及状况不同,在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已提前进入了教育信息化行列,但在经济落后地区,现代化、信息化教育设施严重缺乏,这阻碍了网络载体在我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普遍运用。而在美国,网络已普及各个学校,其主要是依靠美国雄厚的经济支撑,为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美国不惜重金为学校添置最尖端的计算机,使得网络这个载体在美国得到普及。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美国学校心理载体运用的理论、手段、方法、经验、资料以及师资队伍、组织机构等比较完备和规范,而我国学校的心理咨询载体运用仅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学金,陈勇,冯海伦. 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4 [2]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素振芳.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北京[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第4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5篇:《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要:《论语》与《学记》分别成书于战国初期与战国末期,其创作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是春秋与战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以各自的社会实情为基础,二者都看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在培养目标上《论语》更加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学记》则偏重于普通百姓。同时,在教育思想上,《学记》多为《论语》的继承与发展。最后,在综述思想的前提下,以事实为依据,叙述了《论语》与《学记》在现代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论语》;《学记》;教育思想;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史誉遐(1990.1-),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3

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广设,孔子的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之经典的《论语》,也愈发受到许多学者的精心研究。但是,当代对于《学记》的研究就略少一些。《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作为这样一部意义深远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文章尝试着将《论语》和《学记》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找出异同,并考虑其中的现代意义。

一、《论语》与《学记》产生背景的比较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为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的是生活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典范之作。《学记》成书于战国末期,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两书著书背景相隔数百年,其中思想各有特点且大同小异,反映了各自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教育思想也不外如是。

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应可将其创作背景推至春秋时期,考虑当时的背景对其思想内容的影响。在经济上,青铜和铁器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所有和新兴大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逐渐代替了原来的世袭分封。在政治上,礼乐崩坏日益严重,王权地位下降,为此,《论语》中提出了“克己复礼”[1]的主张。在文教上,奉行的是“以礼为文,以戎为主”[2]的政策。这一时期,虽然依旧奉行“礼”教,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有所衰落。由此,引起了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多人士对礼的维护,在《论语》中这一思想也有所体现。这样失去了伦理纳常、并且社会生活异常混乱复杂的时代使得孔子及其弟子十分怀念西周初期社会安定、礼制有序的日子。这样的思想,也就在其著作《论语》中有所显现。

《学记》的创作则可看作横贯了整个战国时期。在经济上,生产力又有所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就带动了天文、地理、数学、力学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在政治上,变法运动兴起,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封建制度始建但尚不健全。社会迫切希望构造一套新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教育则显然算得上是确定道德规范的最佳途径,也就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文教上,诸子纷争大盛,新兴地主阶级深受“礼”的约束,决议破“礼”立“法”,遵循的是“崇法尚武” [2]的教育政策。战国时期的商鞅就曾言:“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3],强调以法为教。而当时的赵国公开提出“仁义道德,不可来朝” [4] ,认为只靠仁义道德是不可能使国家富强的,要想强大还是要变法自强。这一对比,鲜明地体现出“礼”逐渐被“法”所取代。“礼”的影响力急剧衰退,当时更加强调实力的重要作用,而这种社会现实也对《学记》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论语》与《学记》教育思想之比较

(一)教育的功能

《论语》中提到了教育的两方面功能:

1、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论语》中提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1]孔子认为,要想治理好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应该先发展经济,而后加以教育,整个社会就会想成良好的风气,形成积极地舆论导向,这体现了《论语》的经济功能。又说“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这也就是说,通过文教工作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论语》的政治功能于此可见一斑。

2、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人的本性上,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先天相差不大,性格的异同主要是后天习得的。孔子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体现出孔子一方面强调人后天学习在自身发展中其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人的先天禀赋的重要性。虽然这两句话是有些矛盾的,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的激人向上的进步意味。

作为“教育学的雏形”的《学记》也表现出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个体功能。在文章伊始,就明确写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直接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记》认为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统治百姓,都要把兴办教育当做头等大事,提到“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5],其后又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的千古名言,表达了教育与个体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学记》又再三强调人们必须要抓住根本,与开头相呼应,紧扣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论语》与《学记》皆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都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出发阐明了自己对教育功能的理解。但是,虽然孔子在对教育个体功能的论述上大方向并未有所偏离,却有前后矛盾的情况存在,而《学记》中对这些问题的讲解却较为合理。同时,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是与春秋末期统治者们崇尚武力征讨,导致文教不兴的现状是分不开的。他希望能够借此提高“礼”的地位,实现“礼”的复兴。而《学记》强调教育的重要地位则更多的是出于维护“王者”利益的思想,这是许多时代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从这一点上说,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不同的。

(二)培养目标

孔子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育德才兼备的君子,他曾对子夏提出明确的要求:“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他主张“为政在人”[1],既注重任用社会中的贤能之士,也重视通过教育来培养君子和士。子夏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这句话虽然是子夏说的,但还是真实的体现出孔子的办学思想,阐述的是孔子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要求。

《学记》十分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开篇就提到了“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5],认为教育的培养总目标是“化民成俗”[5],文章中又提出了几个分目标。一是培养品德和才学兼有、智慧和能力并重的人,这一点在其教学制度上有所体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5]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品德和智力协调发展的思想。二是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的培养人。《学记》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指出就像对玉的雕琢一样,教育有要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从培养目标上看,《论语》更加注重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而《学记》的培养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较为广泛,偏向于培养有道德素质和智慧的个人。春秋时期,尚还存留“以礼为文”,较为守礼,而“礼”从某些方面看带有些许阶级的性质,故《论语》中的培养目标更强调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战国时期,破“礼”立“法”,遵从“崇法尚武”的教育政策,眼光也就更偏向普通个人。

(三)教育内容

孔子对当代典籍进行了修订整合,加入自己独特见解的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创办了私学,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以此为基础,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将《诗》《书》《礼》《仪》《春秋》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的知识教育较为广泛扎实。在他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特别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道德教育主张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科目当中,并没有专门设置学科。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的,并指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同时,孔子的教育内容并不包括神鬼之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1]。但是,他的教育内容也有不足之处,其偏重社会认人事和文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学记》以“学为裘”、“学为箕”为例,实际上提出了学习与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是有关系的想法,二者不能相脱离和相对立,认为学习和生产过程有着共同的规律。

《论语》和《学记》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较大分歧。《论语》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相对立,将教育崇高化,《学记》则强调生产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这二者的对立,体现了战国时期新型地主阶级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出战国时期对“礼”的破坏。

(四)教学原则

孔子把学习过程归结为“学、思、行”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其提出的一系列教学原则等都是给予对教学过程的这种认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体现在教学原则上包含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

宋代的朱熹概括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6]于是,“因材施教”的名言由此而来。孔子能够对每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精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1]

2、启发诱导

孔子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在《论语》中有了鲜明的表现。他在表达这个教学原则时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实在想不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要在学生思考后,心里明白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如果一个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就不需要开导他了,因为他不愿动脑。

3、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有许多流传甚远的教学思想,“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1]就是其中的典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前面提到,《诗》、《书》、《礼》、《仪》、《春秋》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而这六种功课都是需要学生进行练习、复习才能有所进益的。

4、教学相长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众多教育经验,从而让他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教师对待学生应该“诲人不倦”[1],学生对待教师应该“学而不厌”[1]。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十分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作为一名教师他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1]中得到了体现,而学生对孔子的启发在“起予者商也” [1]中也有所表现,这就形象地表现出教学相长的思想韵味。

5、尊师重道

《论语》和《学记》都强调尊师,但是这二者的表现方法不同,《论语》比较隐喻,而《学记》则更加的鲜明。

《论语》中有一则写的是有人想诋毁孔子,子贡听后,道:“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明乎?我见其不知量也。”[1]自贡的生气正表现出他对老师孔子的尊重,从侧面表现出《论语》对尊师重道的看重。

在《学记》中,针对这几点教学原则,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记》对因材施教这一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主张“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5],就是说老师必须要在了解学生身心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改进每个学生存在的缺点。同时,其指出“多”、“寡”、“易”、“止”是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犯的错误,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予以纠正。还提到发展每个学生的长处补救所有学生的缺点就是教学的目的所在,较之孔子更为具体。

对于启发诱导原则,《学记》的深入阐述和发展,也促进了这一思想内涵的加深。“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5]同时,《学记》也指明教师除了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还应该在指导过程中做到方法简洁明了、微言大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5]这句话就鲜明地体现了上述思想,蕴含着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的韵味。

《学记》加深了人们对温故知新这一原则的理解,强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加强练习。“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5]这是其所作的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意思是说优秀的铁匠,他的儿子要想练习必须下从学会鼓风入手。擅长做弓箭的人,他的儿子要想学习,也得从编制柳条簸箕开始。刚开始训练小马在车后,车在它前面。教师懂得了这三件事中的道理,才可以帮助学生专心学习。这也体现了要想成功就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进行练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持之以恒。

在教学相长这一原则上,《学记》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对其有了发展。“教学相长”这个词语就是来自《学记》中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可以促进教师的教,这是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了是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加强了对自身知识的充实,督促自己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同时,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足够虚心向上,就会发现学生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许多自己欠缺的东西,促使自己进步。学生假如足够用功,天分也好,那么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相较于孔子,《学记》则认为强调尊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并且阐明了尊敬教师的根本道理。比如:“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5]这既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也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尊师。

在漫长的历史长廊里,《论语》一路走来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刻烙印,对当今社会依旧有着巨大的价值。在教育上,《论语》中提到“以约失之者鲜矣”[1],教育人们要是能做到经常反省自己,进行自我约束,那么现在的学生就会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在政治上,“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显示了他的政治理想,表现出一种榜样示范、身先士卒的精神。当代官员们若是达到如斯境界,就不必担心不良官风了。在道德上,孔子认为“德不孤,必有邻” [1],指出讲道德的重要性,为现代人提供了精神上的食粮。随着孔子学院的海外广设,《论语》的思想更是被融入了时代的意义。《学记》亦不遑多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7] ,正是对《学记》中的“教学为先”的继承发展。同时,《学记》中蕴含的众多教育思想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像是“善喻”的教学法,“豫时孙摩”、“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都在当代的实际教育中有所运用。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学记》是对《论语》的一种深化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论语》的不足。可以说这两部时代经典,在现代依旧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

注释:

[1]金良年.论语译注 [M].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5-36

[3]高亨.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144

[4]刘向.战国策 [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210

[5]潜苗金译. 学记/中华经典诵读[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6]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104

[7] 方明.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8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比较方向

“政治教育”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敏感词汇,因此国内外都鲜有专门提出以“政治教育”为研究目的的著作。但事实上,对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其实早以涉及,只是没有明确提出,很多国家关于政治教育的研究始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界50、60年代。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首次发表了有关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论文--《政治水浒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959年,海曼在《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之心理研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政治社会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英、意等国陆续出版了一大批相关著作,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教育的研究开始走向国际化。

关于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避而不谈,十分隐晦,美国在1982—1987六年的时间里,政治行为方面的研究文章经统计只有寥寥几篇:在所统计的125期主要政治期刊中,过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只有14篇可以称作是论述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政治科学研究的重心与兴趣转移。其二,政治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侧重技术手段,忽视价值评价,因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出入和失真。例如,早期对政治教育的研究认为,公民青少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不强烈,也不定型,它对成年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其三,这个阶段的研究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失衡。在对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片中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忽略了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公民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近年来,在国外发表和传播的关于政治教育的论著主要有:《社会化过程》(Bugenthal and Goodnow, 2000)、《美国应募入伍人员的军事态度》(Bachman, 2000)、《中学生的社区服务:公民疾患的医治?》(Niemi, 2000)、《服务学习与政治社会化》(Owen, 2000)、《性别角色社会化对福利政策形成的潜在影响》(Taylor, 2000)、《父母与同级群体的环境滴儿童道德推理发展的影响》(Walker, 2000)、《大众行动的个体根源:性别、平等与政治参与》(Burns, 2001)、

《趋向于民享与民有的科学:运用发展科学促进公民社会》、(Learner, 2001)、《在政治差异分界线上促进沟通:大众传媒的作用》(Mutz, 2001)、《28个国家的公民与教育:14岁期间的公民支持与参与》(Torney—Purta, 2001)等。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出版的《政治学文摘》、《社会学文摘》、《心理学文摘》等期刊上均有反映。至于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比如德国。

德国关于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是相对来说较早的了,并且长期受到美、英、法等国学者和研究机构的重视。“联邦德国是少有的政治家、学者和其他专家都普遍关注政治教育的国家。”德国的政治教育发展是十分成熟的,研究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从19实际末期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政治教育学者,代表人物有德国公民教育的先驱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文化教育学派的杰出代表李特(Theodor Litt, 1880—1962)和普斯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 当代政治教育家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 1932--)等,他们的研究集中在政治教育基本原理、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教学法、政治教育史等诸多方面。因为语言因素,这些德国政治教育家的很多文献著作没有被翻译成中文,这也就成为制约我国学者研究德国政治教育的一大障碍。

其他欧美国家也有大批研究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及其著作:克劳森和凯里主

编的《变迁中的政治权力结构、社会化和政治教育》(1988年,法兰克福),斯扎博的《匈牙利的政治社会化》 (1989年,法兰克福),迈耶伯格和德克尔主编的《东西方的欧洲观念》(1992年,奥尔登堡),康利和托瑞斯主编的《政治教育:北美透视》(1993年,汉堡),克斯佩利、克瑞和斯图姆费主编的《国家与公民:后共产主义东欧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93年,布达佩斯),法纳主编的《反思政治、社会化与教育:面向21世纪的国际展望》(1993年,奥尔登堡),克劳森主编的《政治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1994年,汉堡),法纳主编的《民族主义、种族关系与认同:跨国比较透视》(1994年,新布瑞斯威克),霍利主编的《制度变迁中的政治意识与公民教育》(1994年,华沙),克斯佩里、杰曼、凯瑞和斯图姆费主编的《从国民到公民》(1994年,布达佩斯),法纳、德克尔、迈耶伯格和杰曼主编的《东西方的民主、社会化和冲突中的忠诚:跨国比较透视》(1996年,纽约),加里克的《当代世界的青年与社会变迁》(1998年,沃斯扎瓦)。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国外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大概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后,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兴起逐步发展起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王瑞荪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2001)、王玄武等编著的《比较德育学》(2000)为代表运用通关比较、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方法对国外的政治教育的某些要素例如目标、方法、内容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另外还有一陈立思的《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1999)、苏崇德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995)、苏振芳主编的《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2009)为代表,从国别研究的角度,对国外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和专题研究。还有以高峰所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2005)、蓝维等著的《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2007)、唐克军的《比较公民教育》(2008)为代表,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对国外政治教育进行研究。这些著作,对国外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介绍与研究及其有价值。

在这里还要提及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德国政治教育研究是起步比较早的,研究程度也颇高,当前成果集中体现在当代德国著名政治教育学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史及学校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等领域。如学者张淑媚关于赫尔曼•基泽克(Hermann Giesecke)“批判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詹栋梁的《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响》(1981)等。

经过笔者搜集整理,关于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文章大多散见于《思想教育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外国教育资料》、《高等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学政治课教学》、《外国教育动态》、《外国教育研究》、《高教文摘》、

《大学生》等期刊上。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实地考察后的介绍。如郑永延的《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二是对相关资料的直接介绍。如美国《公民学》的文章,对该书重点内容的归纳和特点概括。三是对相关资料的综述与分析。如《价值观与未来—美国集中主要价值观教育方法简析》等。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