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我们在校园生活,还是参与社会工作中,公共场所中有效的表达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优秀的表达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基于一份优秀的发言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工作研讨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宽严相济与检察工作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检察官》笔会主题发言摘录

编者按:为了在检察工作中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广大检察官的沟通与交流,中国检察官杂志社与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于2007年8月3-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联合举办了“宽严相济与检察工作”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检察官》笔会。来自于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名检察官参加了会议。大会先后有15位同志做了主题发言。为了扩大会议成果,本刊特将主题发言录音整理刊出。由于篇幅所限,对发言内容作了部分删改。

议题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基本问题研究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之内涵

■冯中华

(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院长、教授)

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它必将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的执行活动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区别对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今天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理内涵、价值内涵和执法内涵上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从法理内涵上进行分析。法理内涵可以从宽、严、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宽就是指宽大、宽容、宽缓。一是指该轻而轻,对于轻微的犯罪应当处以轻缓的刑罚;二是指该重而轻,犯罪行为较重,但具有坦白、自首、立功等法定情节或酌定情节的,法律上要予以宽容。所谓严,包括四层意思:即严密、严厉、严格、严肃。严密是指法网严密,有罪必罚;严厉是指刑罚苛厉,从重惩处;严格是指严格依法,定罪量刑;严肃是指不徇私情,不枉不纵。所谓济,我认为有四层意思:相互救济,保持平衡,审时度势,宽严并用。

二、从价值内涵上进行分析。从价值层面上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宽严要有据,二是宽严要有度,三是宽严要有别,四是宽严要有效。所谓有据是指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宽严都要合法,不能随心所欲,要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所谓有度,主要是指宽严要有次序,有标准,有分寸,恰到好处,罪刑相适应,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宽大无边,也不能无限从严。所谓宽严有别,是指要区别对待。在全面把握案情,全面了解民情,全面掌握社情国情的基础上,对一些具体的犯罪做到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当宽则宽,当严从严,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到实处。所谓宽严有效是指:是宽是严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都要符合每个案件的实际,都要符合法治的精神,达到应有的效果,起到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和谐的作用。这四项价值要求是有机的统一,缺一不可,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法性、适度性、区别性和有效性。

三、从执法内涵上进行分析。在执法层面上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执法思想上坚决克服三种观念,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克服机械的执法观念,解决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的问题;二是克服片面的执法观念,解决强调维护稳定时,就一味地严厉打击;强调宽严相济时,就一味地从宽处理;三是克服模糊的执法观念,要彻底解决落实宽严相济政策担心打击不力,在执法中长期存在的宁枉勿纵,宁严勿宽,从严比从宽容易,从宽比从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执法的实践中要做到五个统一:从宽与从严的统一,实体与程序的统一,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公平正义与诉讼效率的统一,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

以和谐司法的视角

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

政策

■李红卫

(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稳定、利益协调的社会,但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更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社会,而是指一个社会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解,犯罪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正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对刑事司法工作提出的原则要求和总体部署。

一、和谐司法的内涵和要求。所谓和谐司法,是指司法的观念、过程、机制、方式等都应当以协调、和谐为目标,使司法工作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群众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和谐司法的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执法理念的科学性,二是要强调执法内容的全面性,三是要注重执法手段的完整性,四是要保证执法结果的公正性。

二、要以和谐司法的视角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首先要准确理解宽严相济的精神实质。宽严相济的精神实质就是利用刑事司法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其次要科学把握宽严相济的基本内容。宽严相济的基本内容就是区别对待。对不同的犯罪,要综合考虑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犯罪的原因以及案件的社会影响,予以从宽或者从严处理。三是严格遵守宽严相济的基本要求。宽严相济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宽和严进行全面把握。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四、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要在办案中注重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把化解矛盾贯彻于执法办案工作的始终,在办案中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的诉求,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二是慎用逮捕措施。对于轻微犯罪,应当依法充分发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作用,减少逮捕措施的适用。三是实行繁简分流,扩大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的适用范围,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四是改革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方式,搞好未成年人案件的社会调查和帮教工作。

立法与司法宽严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调适

■刘晴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宽”与“严”是一个对应的概念,二者相互参照、互相映衬。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界定必须结合一定的语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握这一刑事政策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从中央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一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西方国家流行的“轻轻重重”刑事政策的中国化表达。宽严相济中的“宽”应当是宽大、宽缓、宽松的意思,而“严”应当是严厉、严格、严办的意思。而“济”不仅仅指司法中“以宽济严、以严济宽”、“宽中有严、严中有宽”,更主要涉及立法与司法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调适,即“司法的宽济立法的严”、“司法的严济立法的宽”。基于此,我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可以界定为:执政党及政府制定的,由严厉刑事政策和宽松刑事政策构成,对刑事立法及其适用具有长期、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方法及其政策体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本的刑事政策,是严厉刑事政策与宽松刑事政策的统一,是刑事立法政策与刑事司法政策的统一。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

(一)刑事立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1.定罪的宽与严:合理划定犯罪圈。刑事立法应警惕对犯罪化的过度热情,对于犯罪应当保持克制的态度,合理划定犯罪圈。一味依赖刑法,过度的犯罪化无助于控制犯罪,反而会刺激犯罪,使犯罪率急剧攀升。2.刑罚的宽与严:合理调整刑罚幅度。我国刑罚存在问题:一方面,死刑过多、过滥、过重。另一方面,生刑(自由刑)过轻。应当对刑罚幅度进行合理调整。基本思路是,死刑由严到宽,生刑由宽到严。具体可考虑:一是严格限制死刑,二是将无期徒刑修改为终身监禁,作为死刑的重要替代,严格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程序,其最低执行刑期不应低于30年。三是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

(二)刑事司法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

1.侦查程序:兼顾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2.起诉程序:法定主义与便宜主义。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严”的方针,对严重犯罪采法定主义立场;另一方面则要贯彻“宽”的方针,给予检察机关更多的起诉裁量权,以将检察机关十分有限的司法资源能够集中于起诉严重犯罪上。3.审判程序: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从重,应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从重,从轻,也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轻。减轻处罚,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原则上只应减一档,不能减两档或三档。

(三)立法与司法宽严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调适

加强司法能动性,赋予检察官、法官更大的权限。在法律有偏私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适当地突破法律,或者限制法律的适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法律过“严”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应当适当从宽处理,以矫正法律的严厉性。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过宽的情况下,司法机关适当从严处理,有利于增加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轻罪从宽的理解及适用条件

■王惠中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轻罪从宽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义,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具体体现。全面把握轻罪从宽的内涵,探讨轻罪案件从宽的适用条件,对维护法制统一、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一、“轻罪”的范围及判定

对何为轻罪,较多的论者主张把三年有期徒刑作为划分重罪与轻罪的基准,即处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等处罚较轻的犯罪为轻罪。我个人认为,把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三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界定为轻罪具有立法与实践基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是指法定刑还是宣告刑?实践中存在分歧。轻重罪的划分应以法定刑而不应以宣告刑来判断。

二、“从宽”的含义及度的把握

宽严相济的“宽”是指宽大、宽缓和宽容。宽严相济的“宽”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该轻而轻,二是该重而轻。该轻而轻是指对于那些较为轻微的犯罪,本来就应当处以较为轻缓的刑罚。该重而轻,是指所犯罪行较重,但被告人具有坦白、自首或者立功等法定和酌定情节的,法律上予以宽宥。

具体如何落实从宽政策,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诉讼程序简易化和非刑事诉讼化、实体上的非刑罚化和执行上的非监禁化。具言之,一要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率;二要严格按照立案标准立案;三是必须严格掌握强制措施的标准;四要加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力度;五要重视运用管制刑、财产刑、缓刑、减刑、假释等制度。

三、轻罪从宽的适用条件

轻罪从宽是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的状况和国际潮流,逐步得到贯彻。对轻罪更多地少逮捕、少起诉、多适用轻缓的刑罚和非监禁措施。但轻罪从宽并不意味着所有轻罪都要从宽处理,而应坚持区别对待,对具有法定或酌定从宽情节,该宽、当宽的,才从宽处理。既不能该宽而不宽,也不能该不宽而宽,以体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轻罪从宽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案件基本事实清楚,二是具备可以宽宥的因素。

案件基本事实清楚是轻罪从宽的前提条件。具备法定或酌定从宽情节是轻罪从宽的依据和根本。有的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作为从宽的条件之一,尤其在侦查、起诉阶段较多。该做法要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在侦查、起诉阶段,事实尚在查证、审查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事实予以否认,不应就此作出从宽处理,而应继续查清、审查或由法院依法判决。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主要犯罪事实认可,仅就一些细节问题或定性问题有不同认识,应当不妨碍其他从宽情形的适用。被害人的谅解是否是适用从宽的必备条件,也有不同认识。被害人的态度应当作为考虑因素之一,但把被害人的态度作为是否从宽的必备条件并不妥当,被害人不谅解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些可能是犯罪者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要具体分析。

和谐社会建设与刑事检察政策调适

■蒋剑伟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干部)

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要政治目标。刑事检察政策作为社会控制犯罪、促进和谐的重要工具,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了刑事检察政策的根本内容。其次,构建和谐社会明确了刑事检察政策发展的根本要求。第三,构建和谐社会规定了刑事检察政策的目的。第四,刑事检察政策调适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反应。第五,刑事检察政策运行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对刑事检察政策提出了新的任务:一是要适应社会和谐的新理念,二是要适应刑事犯罪的新态势,三是要适应刑事法治的新趋势,四是要适应刑事检察的新形势。

刑事检察政策调适首先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政策调适的过程就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实现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面对和谐社会构建,从价值层面看,刑事检察政策应逐步实现以下六个转变:

(一)刑事检察政策定位由“国家本位”向“二元本位”转变。刑事检察政策的价值观应从对公共秩序的单纯强调向社会保护与权利保障并重转变,坚持国家与社会“二元本位”。“二元本位”的刑事检察政策,强调检察机关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又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

(二)刑事检察政策功能由“维护稳定”向“促进和谐”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稳定观,以“促进和谐”作为刑事检察政策的功能目标和价值尺度。“和谐论”是对传统稳定观的扬弃,目的不仅在于保持社会治安稳定,还要保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三)刑事检察政策立场由“追诉犯罪”向“公正监督”转变。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刑事检察政策必须由“追诉犯罪”立场扭转和恢复为“公正监督”的本来定位。“公正监督”,就是要求刑事检察工作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坚持客观中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地执法。

(四)刑事检察政策旨趣由“严格执法”向“衡平执法”转变。刑事检察政策的旨趣由“严格执法”转向“衡平执法”,不仅强调政策对严格执法的指导作用,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在执法与社会形势间的“调节器”“润滑剂”作用,引导和指导法律对利益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统一司法理念,规范自由裁量,增强执法弹性,促进刑事检察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契合。

(五)刑事检察政策目标由“报应正义”向“恢复正义”转变。“恢复正义”所蕴涵的“采取建设性措施恢复和平”的理念,契合了和谐社会理念,必然取代传统“为惩罚而惩罚”的“报应正义”观念,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刑事检察政策的价值目标。

(六)刑事检察政策取向由“重刑主义”向“宽严相济”转变。“宽严相济”是功利性与人道性双重考虑的结果,“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理念和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对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言由蒋剑伟同志代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徐汉明博士宣读)

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文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

从当前检察实践看,正确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执法观念仍滞后、宽严尺度难把握、业务素质难胜任、执法考评不科学、矫治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协调和执法力量不充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一要切实转变执法观念。要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检察干警头脑,引导检察干警端正执法思想,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公正、公开、公平、统一、廉洁、文明、规范、程序、人权的执法观。二要加强执法素质建设。加强检察业务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检察人员在办案中自觉运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必须改进执法作风,坚持把执法为民、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贯彻执法办案工作的始终,做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正确把握宽严尺度。一要准确把握政策的适用对象和条件。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各种犯罪情况进行合理的区别。二要准确把握政策适用的时机。从是否有利于案件的顺利查处、是否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准确把握适用的时机。三要严格政策适用的程序。应设置恰当的适用程序,并严格遵循之。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检察机关应从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出发,科学确定考核各项业务工作的指标体系,使之符合办案实际,符合司法工作规律,防止为追求办案数量而办案,避免简单地以诉讼结果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标准。

四、建立健全司法协调机制。一是认识要统一。公检法三机关应在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上更好地形成共识,解决执法分歧,统一执法尺度,形成落实合力。二是机制要协调。公检法三机关要加强联系与协调,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三是制度要衔接。公检法三机关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出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意见。

五、建立健全检察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二是建立轻微刑事案件的快速办理机制。三是完善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检察工作机制。四是建立量刑建议制度。五是加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六、推动立法完善配套刑罚、非刑罚制度和相关措施。一是增设替代短期监禁刑的刑罚措施;二是增设社区服务刑;三是改革和完善关于适用强制措施的规定;四是加快制定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议题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公诉工作

公诉部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途径

■史卫忠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公诉一处处长、法学博士)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该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问题,第二个是公诉工作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问题。我们对全国公诉部门的做法作了调研,现把公诉部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做法给大家通报一下。

一、全国各地公诉部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做法

第一个措施是严打。目前涉黑案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公检法三家对涉黑案件的证据标准掌握差距太大,由于意见分歧,存在扯皮现象。有的地方采取对公安立的涉黑案件检察院要改变定性的,要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批。有的对个别刑事案件在当地公检法三部门形成统一意见,对统一当地的司法标准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措施是积极尝试公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些省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把提起公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为公诉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好的效果。

第三个措施是抗诉。有的法院以贯彻宽严相济为名对案件从轻处理,检察院怎么抗诉?对于死刑案件能不能和解,如果法院对死刑案件和解,对被告人不判处死刑,检察院能不能抗诉?这都值得研究。

第四个措施是量刑建议。量刑建议是近几年公诉改革的一个内容,各地的做法有所不同。有的是公诉人口头在法庭上提出来,有的是经过审批之后正式提出书面量刑建议,有的是在起诉书上提出。各地的程序、方式、做法不一样,有待统一。

第五个措施是对轻微案件依法从宽处理。

第六个措施是在办案中强化化解矛盾工作。例如刑事和解,这是最热,理论界探讨最多,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第七个措施是实行非羁押诉讼。有的地方对外来人员犯罪,报捕的一律逮捕。现在观念有所转变,对于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等对待。

第八个措施是建立诉前走访和跟踪回访制度。诉前走访是指公诉人员在起诉前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件,对被害人、被告人家属,单位进行走访,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跟踪回访制度指对检察院作不起诉,法院判缓刑的案件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主要是对未成年人,在校生进行帮教。

第九个措施是对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

第十个措施是正确适用简易程序和简化程序。

第十一个措施是未成人公诉方式改革。一是建立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办理机构,二是实行与成年人案件不同的办案方式,三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实行分案起诉。

第十二个措施是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案件区别对待。

二、当前公诉部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认识有待提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三个不正确的倾向:受重打击轻保护思想的影响,怕承担打击不力的责任,宁重勿轻;片面认为宽严相济就是宽就是轻;不能始终如一坚持宽严相济。

二是贯彻宽严相济的程序、方式、标准上有待规范。各地做法不同,有的出现明显违反法律的做法,如暂缓起诉,暂缓不起诉,检察官主持调解,对重伤害、严重犯罪也调解做不诉等。

三是贯彻宽严相济衔接机制上有待完善。公检法三家对怎么从宽怎么从严标准不统一,配套措施上公检法三家缺乏协调,跟综回访制度难落实。

四是监督制约有待加强。

五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三、高检公诉厅采取的措施

一是不诉率的问题。取消经济犯罪、普通刑事犯罪不诉率考评,保留自侦案件不诉率考评。其他措施因时间关系不多讲了。

自由裁量是公诉工作贯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键

■李伟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对于有效推进此项公诉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应当界定为:以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恶性为依据,结合刑事法律的规定,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立足公平和正义的法治原则,采取区别对待、宽严结合的运作手段,达到刑法最终惩治与预防犯罪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八个字。

公诉工作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键在于结合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对具体案件作出正确的自由裁量。

一要严格把握起诉条件,裁量运用相对不起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工作中,应当严格掌握起诉条件,正确把握起诉和不起诉的标准,可诉可不诉的予以不诉。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决定不起诉。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要严格把握案件质量标准,准确运用抗诉权。在对符合法定抗诉条件的案件坚决提抗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案件的法定和酌定情节,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轻微犯罪案件以及其他具有从宽处理情节的案件采取轻缓的刑事政策。对于被告人认罪并积极赔偿损失、被害人谅解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案件,人民法院处罚偏轻的,检察机关一般情况下不宜提出抗诉。

三要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公诉环节新机制。一是建立公诉案件和解制度。通过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并经专业法律人员的调解,促进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的解决方案。二是设置暂缓起诉程序。尽管在当前案件处理模式的立法过程中,考虑并赋予了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但是对案件经过审查起诉后做出起诉或不起诉的决定未免过于绝对,其合理性值得怀疑。暂缓起诉是在起诉和不起诉之间作了一个缓冲,对不起诉附加一定期限的考察条件,既体现了检察机关对于具体案件处理的慎重性,同时又赋予了检察机关一定的起诉自由裁量权,使刑事追诉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允许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监督,根据对犯罪嫌疑人考察监督的情况再做出起诉或不起诉的决定,可以有效保证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刑事和解现状之调查

■郭云忠

(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法学博士)

一、刑事和解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和解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有违刑事程序法定原则之嫌,各地在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上差异非常大,造成了我国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和不平等,因此,从立法上为刑事和解提供一个明确而充足的依据是当务之急。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的类型一般分为加害人-受害人和解模式、司法和解模式、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解模式三种。其中,司法和解模式运用得比较广泛,包括公安、检察、审判等部门主导的和解,检察部门主导的和解又占较大比例。刑事和解在强调合法、平等、自愿等原则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公开原则。

二、刑事和解的具体程序

实践中,确定和解的主持人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对案件真相形成共识虽是刑事和解的必要前提,但有时也很难做到。刑事和解实践还忽视了诉说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功效,应当从制度规范的层面保障双方有发表意见和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应当重视赔礼道歉、社区劳动、定期汇报思想等方式,相应地也应当建立起配套制度,使刑事和解的应有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当事人对赔偿金额的“久拖不决”是影响和解效率的一大障碍。立法上应当规定赔偿额的最高限,防止漫天要价;还应当按照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适宜刑事和解的案件分门别类地规定相应的赔偿金额,以供和解时参考,避免不必要的讨价还价。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减少短期自由刑的适用,克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避免公职人员在“胁迫”中接受和解,实现和解中的相对公平。

三、刑事和解的监督和救济

刑事和解中的监督、制约与救济非常必要,应当贯彻公权力部门的相互制约原则。在我国现有的宪政体制下,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和救济职能是非常必要的。监督和救济是检察官的历史使命、传统职责和法定义务。

四、刑事和解的价值评判

刑事和解有助于在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达成谅解,有助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程序正义理念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强调和解往往会忽视程序的价值,必然会对程序正义理念造成冲击。因此,从价值评判来看,刑事和解既有实现宽容司法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影响,也有冲击程序正义理念和司法公正理念的消极影响。

五、刑事和解制度的未来

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比例并不太高。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普及,推广起来可能也并不会十分乐观。刑事和解乃至整个司法改革的利益驱动和狭隘动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近期兴起的刑事和解,虽然步履蹒跚,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毕竟体现了刑事司法中的克制、妥协和宽容理念,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公诉工作中的贯彻

■徐才良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意见》为公诉部门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明了方向,为此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就在公诉工作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关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一、检察机关在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一)宽的适用。1、扩大相对不起诉的范围。将相对不起诉范围扩大到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2、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为解决双方矛盾提供了机会,减少法院判决后的消极因素,保障了受害人的利益。3、依法扩大简易程序与简化程序的适用。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应当积极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简化程序,对于被告人认罪的案件,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化审理程序。4、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办案方式。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指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来办理,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起诉审查机制。5、建立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工作机制。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认罪的案件,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办案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

(二)严的适用。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罪刑均衡原则,对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依法从重从快提起公诉。

(三)济的适用。宽严相济最重要的还在于济,济是相互补充,渗透,结合的意思。宽严相济就是宽大与严厉相结合,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二、宽严相济在公诉工作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宽严相济在公诉工作适用中主要存在问题,一是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司法人员关键时刻不予贯彻,三是执法考评标准不科学。

三、解决宽严相济在公诉工作中适用的对策

一是尽快出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细则。上级检察机关应尽快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出台实施细则,让检察人员在适用有据可依。二是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刑事政策确定后,司法人员的素质是刑事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三是完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按照司法规律与检察工作规律,从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出发,科学确定各项业务考评的标准和办法。四是构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衔接的社会监管机制。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握社会治安态势。大力配合社会、学校、家庭开展帮教工作,在防止重新犯罪上下大功夫,对重新回到社会的犯罪嫌疑人落实好各项帮教措施,形成较完善的帮教网络与机制。

议题三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职务犯罪侦查及侦监工作

“宽严相济”:和谐社会语境下职务犯罪立法的定位与选择

■冯仁强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博士)

在打击职务犯罪过程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行的职务犯罪立法存在着诸多宽严失调的现象,故必须从立法上加以定位与选择。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解读

宽严相济之“宽”即“宽大”,具体包括刑事法网的宽和与刑罚量的轻缓两个方面。刑事法网的宽和,即遵循刑法谦抑性要求对某些犯罪予以非犯罪化。刑罚量的轻缓,即轻刑化和非刑罚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仅是指对于犯罪应当有宽有严,而且在宽与严之间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平衡。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职务犯罪之立法审视

(一)犯罪圈之立法审视

1、贪污罪构成标准过高。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人为拔高贪污罪的构成标准,这无疑有违罪刑相适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渎职罪成立条件过严。渎职型职务犯罪因其具有“不入腰包的腐败”这一特点,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宽纵,从而严重背离了我国的从严治吏思想和政策。

3、贿赂罪法网设置过松。我国刑法规定贿赂罪存在着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会造成一定的法网漏洞,放纵许多受贿犯罪分子,使之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二)刑罚圈立法之审视

1、死刑作用之夸大。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应当配置于最为严重的犯罪,职务犯罪适用死刑是不合理的。

2、资格刑功能之错位。职务犯罪是一特殊资格主体的犯罪,《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功能上的错位,使资格刑的独特作用受到抑制。

3、罚金刑地位之缺失。当前,职务犯罪并未得到遏制,某些地区还呈发展的趋势。对职务犯罪增设罚金刑,是严惩职务犯罪,取信于民的有效法律措施。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职务犯罪之立法修订

(一)犯罪圈之立法修订

1、降低贪污罪构成标准。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具体量刑数额,各地应分档制定,并分别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放宽渎职罪成立条件。凡职务犯罪其成立的标准应该比相似的非职务犯罪的标准宽松,同时在处罚上也应该更为严厉。

3、严密贿赂罪法网设置。第一,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第二,将贿赂的法定含义扩大为一切“不正当好处”;第三,取消数额规定,代之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第四,取消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和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第五,修改行贿罪的行为方式,在原来的“实际给予”贿赂一种行为方式之外,增加“许诺给予”和“提议给予”两种行为方式。

(二)刑罚圈之立法修订

1、废止死刑。对包括职务犯罪的所有经济犯罪领域中废除死刑已成我国目前之必然选择。

2、改造资格刑。(1)将现行的剥夺政治权利进行分解,以期能在对具体的职务犯罪人进行量刑时能作到罪刑相适;(2)增加一些新的资格刑内容,诸如剥夺从事特定职业与荣誉等的规定;(3)增加对单位犯职务犯罪的资格刑。此外,资格刑完善以后可以对罪行较轻的职务犯罪主体独立适用资格刑或结合财产刑适用,使刑罚适用可选择模式增多,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充分实现。

3、增设罚金刑

对职务犯罪适用罚金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也应仿照其他国家对贪利性职务犯罪规定罚金刑。在立法上应坚持罪罚相当,利于执行的原则,讲究社会效果。

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冯景合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法学博士)

今年以来,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采取了多种关注民生民和民安的措施,化解社会矛盾,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其中,在司法机关强调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的举措。而在贯彻落实这项政策中,如何更好的体现在一般刑事犯罪和与之有一定差异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是当前司法实践一个既存有争议,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全面、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查办职务犯罪的内外在要求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前提

首先,要在查办职务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语义内涵和外延。其次,要在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全面完整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认真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执政理念对检察执法的时代要求。最后,要在查办职务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然从实体法、程序法等多角度加以考量和把握。

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适用与查办职务犯罪中的不和谐因素及成因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依照宽严相济的历史内涵和时代需求,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认识上没有深入人心,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践行的主动性。第二,现行法律缺失相应的具体操作规范,再加上此罪与彼罪之间协调不够,使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和指引功能。第三,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再加上查案实绩考量的不科学,导致在查处职务犯罪逆向两极化现象突出,背离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价值要求。

三、在查办职务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现实思考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摒弃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只适用于一般刑事案件,不适用于职务犯罪的观念,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同等保护,司法一体化等观念,对此要全面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精义。二是正确把握查案重点与刑罚重处、轻处的关系。切实把握好类案办理与个案办理的关系,确保重点与一般,重处与轻处之间相得益彰。当前,要着重克服以下几种倾向。其一,注意克服重贪污受贿忽视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的倾向。其二,要注意克服重贪污贿赂查办,轻刑罚监督的倾向。其三,要注意克服重专项治理轻常规查案的工作,注意克服刑事严打等运动式查案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其四,注重克服宽严相济政策滥用,确保严肃执法、严格执法。三是改革和完善内部案件考评机制,在机制上保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制定完善相应的规则和机制,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查办职务犯罪中得到贯彻落实。

“宽严相济”与职务犯罪侦查适用

■吴克利

(安微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教授)

“宽严相济”的重要作用覆盖于全部的刑事诉讼活动,尤其是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宽严相济”与“趋利避害”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满足了职务犯罪人员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心理需要,从客观上建立了消除对抗、构建和谐、预防犯罪的认识导向,是全面实现“宽严相济”的司法宗旨的重要心理条件。职务犯罪嫌疑人在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后,处于被检察机关侦查的阶段,其心理状态,就是要设法逃避法律的惩罚,把自己可能出现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职务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处于被侦查的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本能的“安全感”的需要,迫使犯罪行为的主体,在面对检察机关的侦查,如何实施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导向就是要在司法实践中,消除对抗、促进悔过,构建和谐的实践价值和立法宗旨。

二、“宽严相济”与“主观恶性”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实施依据是“主观恶性”程度,“主观恶性”程度决定了“宽严相济”的条件。“主观恶性”的表现是通过两个阶段反映出来的:一是犯罪的行为情节,二是犯罪后的悔罪表现。因此“主观恶性”也贯穿于全部的司法活动,也就是说“主观恶性”不仅仅表现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前、之中和之后,也表现在全部的诉讼阶段。

三、“宽严相济”与侦查实践

在职务犯罪的侦查实践中,必须认真的领会“宽严相济”的政策精神,把“宽严相济”落实到每一个诉讼环节,严格兑现落实,才能赋予“宽严相济”的真正意义。“宽严”必须依法,“相济”必须规范,才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宽严相济”与规范适用

首先是对宽严条件的规范。从宽的基本条件是:初犯、偶犯,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具体的规范条件:对犯罪情节属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后能够主动配合调查主动讲清问题、能够交代全部犯罪事实、检举揭发他人犯罪事实的,有悔罪表现的是重要的从宽条件。

其次是对犯罪嫌疑人提出的“条件交易”的允诺。第一,在初查和侦查阶段“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要依靠办案人员来具体体现的,在很多的时候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调查人,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信任与否,也是从办案人员的执法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办案人员只有取得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调查人的信任,才会把决定自己生死攸关的犯罪证据交给你,向犯罪嫌疑人或者被调查人做出允诺,也是取得信任的基础。第二,办案人员做出的允诺是有依据的,办案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初查阶段、侦查阶段的“宽严相济”的规定,向其做出具体的从宽允诺。第三,对被调查人和犯罪嫌疑人提出交易条件的允诺,有利于降低侦查成本,降低社会对抗矛盾,促进已经犯罪的人员认罪伏法。

最后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保障。任何一项措施的实施必须与它的保障体系联系在一起的,在检察机关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侦查政策,就必然要与检察机关的内部保障制度相联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检察实践的主要障碍与现实性对策

■陈喆

(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

一、宽严相济政策检察实践的主要载体判断

(一)捕、诉职能是宽严相济政策实施的主要依托。从检察机关参与刑事诉讼的整体流程来看,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应当是实施“宽严”调控、体现区别对待的最重要职能。(二)宽缓措施是宽严相济政策实施的工作重点。尽管宽严相济政策强调宽严兼顾、宽严互补,不应偏及一隅,但从检察实践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工作重点应当实事求是地着眼于“宽”的一面。(三)相对不捕、相对不诉是宽严相济政策实施的关键手段。基于捕诉职能及宽缓取向在宽严相济政策检察实践中的重要性,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应当明确将“无逮捕必要”不捕和相对不起诉的运用作为政策实施的关键手段来看待。

二、宽严相济政策检察实践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法律适用的突出障碍。就检察机关实施宽严相济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来看,包括缺乏检察调解程序规定、缺乏暂缓起诉法律依据、刑法的刑罚体系不健全以及部分实体情节认定争议等等方面,但实践操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还是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对不捕、相对不诉适用标准。(二)执法配合机制的突出障碍。由于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在宽缓措施的配合机制方面认识不统一,使大量不必要的轻微刑事案件采取羁押措施或进入审判环节。(三)执法心理的突出障碍。检察办案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主观心态和价值取向是影响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因素。执法心理障碍问题,突出表现为不愿意或不敢采取宽缓措施,有人将之归结为执法观念滞后、转换较慢。

三、解决宽严相济政策实践障碍的现实性对策

(一)以司法解释形式明确相对不捕、相对不诉的适用标准。适用标准的形式,不宜采用全面列举的选择性条款方式,而应当采用复合性适用方式,即“适用基本条件+选择性条款”。如“无逮捕必要”不捕标准问题,可以先确定适用的基本条件。在案件具备基本条件基础上,采用列举式条款,对犯罪法定、酌定情节以及其他宽缓情形予以明确。在罪行轻重的划分上,根据长期以来实践情况,宜以过失犯罪及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为标准。对特定主体,如未成年人、高龄老人、严重残疾人等,在进一步复合适用上述情形的情况下,明确“应当”不捕。

(二)加强侦检机关的沟通协作机制。对于公安机关以批捕数为刑侦工作主要考核指标的做法应当客观评价。建立犯罪嫌疑人信息沟通机制。确保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环节和审查起诉环节能够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前科、治安管理处罚等信息,综合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制度等建立经常性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共同商讨解决检察机关建议撤销案件以及实行非羁押诉讼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求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健全宽缓措施适用的内部配套措施。改进考评机制,实现数量和质量有机统一。建立不捕、不诉听证制度。建立宽缓措施激励机制。

“批捕阶段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张学利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干部)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审查批捕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应当把握四个基本要求: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依法;注重效果。二是切实把宽严相济落实到侦查监督各项工作中。三是积极探索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办案方式。全面推行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侦查监督职能,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刑事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

二、批捕阶段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批捕阶段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能够区分“宽”、“严”,但疏于“相济”;(2)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标准不统一;(3)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彻底。如存在过度取证及监督不力问题,造成一些重罪案件得不到有效处理;立案监督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重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刑事处罚;引导侦查取证不力,轻微刑事案件耗费诉讼成本。

批捕阶段适用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批捕部分承办人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误区,二是公、检两家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差异。

三、批捕阶段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建议

一是加强学习,注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针对性、实效性。批捕部门自身也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引入日常工作。二是深化释法说理,尽量消除公、检两家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分歧。对依法做出的三种不批准逮捕决定,承办人在制作《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同时,要制作《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书》。三是对案件全面审查,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相济。对个案的审查,不能一概以类罪名的轻重来认定个案的轻重,而是应该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综合考量,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四是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正确适用。制定措施,保障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均衡。制定措施,既要保障外地务工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制定措施,切实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督和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从案件源头上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录音整理:龚坚强 何晓波)

第2篇:“设计批评”主题研讨会发言纪要

编者按: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设计界,关注着中国设计界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设计的本体?什么是好的设计?为此,我们组织了我国设计界前沿的部分在京人士,以设计沙龙的形式,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意在提倡设计批评,促进我国设计的健康发展。

张夫也(《装饰》杂志主编)

今天是一个自发的、非官方性的聚会,或许过上若干年今天的会议会载入史册吧。会议的起因是我们感觉到中国设计界的现状,在一个非常乐观的背景之下,仍然有许多令人担忧的东西。步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设计上也不例外。但是随着优秀的东西的引进和出现,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相伴而来。在设计方面,有一种很明显的倾向:国内的设计师越来越多,设计大师也越来越多,而对作品,大家都在盲目地赞扬,我们似乎听不到反面的意见。如果说有批评,也仅存于私底下的议论,在正式的会议上几乎听不到什么批评的声音。这一点让我们非常忧虑。实际上,面对现实,我们很清楚,不管是一些大型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产品的设计、平面设计等等,很多方面都隐藏着问题。因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在我国设计界呼吁提倡设计批评。此外,我们还要加强设计审美的教育。设计批评和设计审美,这两点势在必行。

自从有了设计以来,设计批评在西方没有间断过。比如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英国就有像罗斯金这样的设计评论家站出来,对设计进行批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出现了一些很糟糕的设计作品,令人痛心疾首。由批评家领头展开批评,之后便掀起了一场运动。在这之后不少运动都是由设计批评家站出来,进行批评、进行引导的。今天的这个会议之所以重要,便是因为它具有历史意义。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国设计前沿的领航人,不管是在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工业产品设计,以及在学校里的学术研究方面,都有出色的业绩,在社会上也有相当的影响。因为这个聚会是非官方的,我想在座各位尽可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地发表个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也希望今天的谈话,落实为文字,在《装饰》杂志上发表,能够对全国的设计界产生影响,能够推进我国设计批评、设计审美领域的健康发展。

杭 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

前段时间美术理论家张晓凌主持的《美术观察》杂志做了一期“21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前途”,请我去帮忙,其间我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有一个访谈。他的工作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国美院,另一个阶段是在中央美院。当年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从1993年起在美国呆了两年。他在美国本来是想考察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面的中国艺术还有没有前途,尤其是中国画还有没有前途。他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美术学院都停留了一段时间,看了不少当代艺术作品。但他却说,在美国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对当代设计方面的认识。他说设计不存在纯美术学科的一些问题。所以他回国以后就任中国美院院长的时候,头一件事情就是把中国美院设计专业这块放大出来,把原来的一个工艺美术系分解成四个系,并且还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分院全部都是设计专业,采用股份制经营。当他谈到在中国美院五年政绩的时候,他觉得最值得谈的是设计发展。我问他到中央美院后有些什么想法呢?他说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中央美院按苏俄和法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美术方向继续发展,因为他觉得写实绘画技巧现在很重要,可以把它当作具有当代意义的现象放大;另外他觉得,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的规模还非常不够,但是它有长处。中央美院在设计方面的长处是什么呢?原来设计专业最早是由戴士和参与筹备的,现在的系主任是谭平。戴士和是个油画家,谭平是个版画家,谭平还曾留学德国。都是搞纯艺术出身,因此中央美院的设计系非常重视艺术趣味、品位,虽然从市场的角度,从甲方的角度,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中央美院的设计可能不一下子为人接受。但是既然中国的设计目前正在发展阶段,中央美院的设计由纯艺术影响下的构思和创意作为设计的一种文化积累,能够形成某种设计的新面貌,是很有意义的。潘公凯虽然没有明说原来那些老牌美术学院里的设计系和老牌设计学院的设计的程式化和商业化的局限性,但通过他对中央美院设计系这一点的肯定,我还是感觉得到的。我们原来的设计思路,除了多种原因,比如近亲繁殖,主要由于我们过分注重一种社会经济效应等等,确实导致了设计越来越匠气。这次在《美术观察》组稿中,有一篇文章,谈到国外的大学教育,在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素质教育。因为像现在我们要在大学里完成的技术教育基本上已在别的阶段教育程序中完成了。对国外的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大学学习应付就业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现在咱们的学生,就业还是大问题,因此所有的教育(教学)都以应付就业为目的,技能教育就成为主要,而设计整体素质的培养就暂时顾不上了。发展中国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设计水平,可能从教育的体制上就隐含着危机。我们的设计界,尤其是中国的平面设计,这两年水平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基本上进入了国际主流,但是设计在整个人文学科中间,还是比较寂寞的。社会群体,包括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只知道享受设计成果,而对于设计之于提升中国人生存质量的作用,则很少去想。设计文化方面的思考、理论方面的思考,则更为薄弱。

曾 辉(辉视设计公司总经理)

我们目前所关注的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有设计产业政策、设计教育、设计管理,以及设计批评等。这些都是我国设计界普遍比较薄弱,不为人重视的几个方面。最近中央美院邀请了澳大利亚一所设计学院的院长,准备合作开办一次设计管理培训。我在大连、浙江、上海、江苏、广州等地,都听到了一些声音,大家对设计思想和设计批评方面开始有了重视。有朋友想办一本杂志,刊名初定为《新设计》或者《设计思潮》,期望借此发起一个类似八五美术新潮那样的设计思想运动。这个讨论热潮,将会为中国设计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是掀起一个新设计运动呢?还是矫枉过正地对中国设计的问题形成反思的力量?我们这次讨论的核心就是围绕着设计本体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过去谈论设计的问题,往往牵扯到设计本体问题以外的概念。比如当企业讨论设计问题的时候,请到的却是一些研究策划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有时候还有艺术家。虽然不同领域的人才对设计会提出不同层面的建议,但也说明了对于设计本体,我们设计界还缺乏理论的精神。我们存在的许多问题,不仅为社会忽视,还经常被我们自己忽略。

严 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

北京申奥成功以后,一些媒体希望大家提出建议,为了2008年的奥运,我们城市还需要什么?城市界面,工业设计中我们所说的城市界面,就是城市街头的公共设施:汽车站牌、垃圾桶、交通设施等。我们在此方面很欠缺,所以会造成生活当中的一些困难。以前去过美国和欧洲几次,觉得设计在一个国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但设计的基本点,或者说至少一个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东西方在这方面的差距比较大。举一个例子:汽车站的站亭。我们的运作方式大致是由交通的管理部门把站牌的制作分发到某个广告公司。因为没有考虑到乘客的需要,许多汽车站台只是非常吝啬的提供了很小的座位——估计能坐得下两个比较瘦小的人,而大面积是广告位。这事很荒唐。站牌设计的视觉传达系统不明确,设计上并不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的。比如站牌上的小字,乘客从车上根本看不见,除非下了车走得很近才能看清楚。即使看清了字,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哪一站上。街头应有的公共基本设施很少,比如说地图。国外的不少站牌做得很简单,但视觉传达非常明确。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路边那些路标,包括高速公路的路标,说起来是按照国际标准做的。但实际上你如果驾车或者乘出租车就会发现,有时路标离路口非常近,驾车人看见路标时已来不及做出反应。出租车司机有时尚且如此,那么更别说对北京道路不熟的人了。实用,是设计最基本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往不是一个专业的人能够解决的。我们现在花很多钱去改造街道,结果改造以后却给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街道的设计,是以行人优先、还是以行车优先,在改造的时候还存在问题。所以我设想做一个抽象东西,代表整个现代北京交通状况。横七竖八的立交桥转来转去,立交桥夹缝当中是楼梯,以我们CBD为例。我觉得这不像是城市。我认为这其间有设计的问题,不管当中是否有意识形态和审美的因素,但我觉得设计的实际功能没能解决。

还有一个例子是地铁。北京地铁是全世界最简单的,但你到了地铁无论是进站,还是出站,却搞不清东南西北。又是设计的问题。再比如前些天听说,北京出现了四星级厕所——这太荒唐了。厕所不需要星级,厕所需要的是卫生和方便,以及相对便宜,容易维护。如果一个厕所一个月的运行费是十万元的话,倒不如一个厕所一个月运行费是一千元。厕所里没必要摆沙发、设空调。

郑曙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我们搞设计的人都清楚,设计在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缺一不可,但就目前来说,还是停留在纯美术的一个概念。最简单一个例子是酒店。在国外三星级和四星级酒店80%以上的大堂都不大,但是方便、好用。而且它的客房特别好用,每一件家具摆放的位置,每一个尺寸,都设计得非常好。在近两年欧洲已逐步禁烟,好多酒店里都禁止吸烟。可是瘾君子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于是就在酒店里专门设计一个抽烟室。不过抽烟不让你坐着抽,就一根不锈钢柱架着一个平台,很小的一个吸烟室,足以满足需要,而且还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很细微的、甚至一个家庭化的功能进行设计,显然是从人们的需要来考虑的。我国的酒店却不大这样,它要的是大、气派,感觉很宏伟。这和国外酒店的概念是两回事,设计层次上还是比较低。

再比如,上次我参加朝阳区布置的一个设计任务,要让街道亮丽起来,至于好用不好用再说。盲人道到底能不能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没问题,冬天路面一结冰就成问题了。这是设计最根本的东西。我们的设计注重好看不好看,而不是考虑到根本的实用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筑批评相对其他专业是比较激烈的,但反应出来的也是一些表层的东西。从老百姓的认识水平,从领导的认识水平,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水平,只满足表象的东西,最终设计的目的实现不了。同样,还有家具。像北京现在有一家公司从意大利直接进口家具,完全原装的,档次也很高,从表面看也没什么,但从细节上,包括门怎么拉开,衣服怎么挂起来,这些细节都非常好,关键是这些细微的东西,是设计本质的一个问题。而咱们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差别不大,一到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比如室内设计有些人认为不过是美化家庭,装饰一下表面。设计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从表象上看,中国室内装修为什么这么热,它是怎么兴起的?和国外相比很接近:商业因素——因为要装饰,必须用大量材料,用材料越高档,赚头就越大。但从老百姓角度来看,添东西是不是一定就好,使用起来是不是一定就方便,因此设计就应运而生了。从设计专业来说,特别是从宣传力度说,说好的多,说坏的少,是社会原因。在社会层面对设计本质不知怎么回事的情况下,为什么有时候不愿讲设计批评,如果你再不把自己包装起来,别人如何理解你。但另一方面设计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像西客站问题、世纪坛、国家大剧院,老百姓的评论最多,文艺界评论最多。关键是设计本身,根本没解决问题。假如解决的话,就不是在这样的层面上批评了。我们说某一个设计专业必须置于一个可供表现的总体环境下,什么原因呢?从本质来说,现代城市化以后,城市的空间总量比原来狭小多了,越狭小越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艺术设计单元光讲述自己的话,实际上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们才提出要有这样一个环境概念。但认识到这一步,恐怕还有相当一个过程,首先要把设计本身的问题弄清楚。目前人们并不认为设计有多么重要,绝对不会想到有些火灾是因为设计而引起的。你看我们国家在建筑中发生火灾所引发的人员伤亡,几乎都是因为通道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但是没有一人来追究设计师的问题,或者设计的问题。

曾 辉:

批评并非单纯批判别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批评”的本意,包含有表扬和自我表扬、批评和自我批评,它是平等、互动的交流。“批评”一词中的,“批”,是比较、互动、沟通,“评”是“言”、“平”,就是平等对话。设计批评是对设计的正面直视。设计的本质、设计的价值和设计的问题,通过批评解剖出来之后加以传播,让社会得以了解,让政府、让企业得以认知。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它应该是一个产业。设计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链条里,目前的地位份量不够。我们现在很少去评估设计在市场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也很难去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经由设计所创造的真正价值有多少?国家统计局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分析。日本、欧美国家把设计提高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层面。尤其英国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对设计的支持力度相当大。而我国目前还缺乏对设计产业的政策支持。比如税收对设计产业,几乎没有什么扶持。作为服务业,设计业等同于娱乐业的纳税方式。

设计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部重要引擎。韩国有一个产业资源部,下设设计产业振兴院,作为支持整个设计产业的机构。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韩国政府用五年时间投资七亿美金,用以扶持企业设计推进或相关设计产业机构。而我们的设计产业架构还不完善。多数设计机构,是作坊方式,各自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团队,没有形成共同的行业利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成为普遍现象,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我国也有一些设计协会或类似机构,但大都不具有权威性。行业价格没有设定统一的参考标准,而且即使设定了,也未见得能推行。由此可见,我们目前整个设计产业的生态环境不佳。在这种设计产业环境中最容易产生近利心态,导致整个设计价值无从提升,设计人的价值和地位单薄,只能从个体角度上宣传自己。从产业的细分化的角度来讲,设计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没有成熟到与其他社会经济链条环节均衡发展;从功能化的角度来讲,设计没有遵循品质均衡的原则来执行。要想让设计产业有可持续的发展,我们除了要重新建立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要整个市场建立起对设计品质的认知模式。我们的市场对设计品质的评判没有标准,参与设计评判的决策者,是政府人员,是企业老板,而非设计专业人员。由非专业的人,特别是缺乏设计功能与审美意识的人来决定专业的价值和品质,自然容易导致设计产业处于低迷状态。现在企业和政府对待设计产业政策与管理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我们要通过设计批评的方式来倡导设计的价值,来发掘设计本体的本质性问题。只有这样,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让社会、企业对设计建立起较为深入的理解。

实际上,由于今天设计思想的淡化,设计界对本身的关注都远远不够。不少设计师终日埋头苦干、挣钱糊口。如果设计师自己都不整理自己的花园,很难想象业外的人能对设计有多大的理解和关注。我们只有从行业内部觉醒,倡导设计批评,推动设计观念的进步,为中国未来的设计发展打下理论的基础。无序、浮躁状态下的中国设计产业,靠消极观望、坐等没有希望。我们必须要通过自省的方式,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提高设计进步的加速度,为下一阶段的飞跃做好积累和准备。发展繁荣正常的设计批评,通过对设计本体问题的研究,让设计思想为设计产业提供一种指导性概念,提供一种推动力,这对中国设计发展将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何 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主任)

设计师,要有责任感,也就是说要树立职业道德观,对你的作品,对客户及受众,社会与生存的环境负责。美的传播者是高尚的,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这是动力,不仅仅为功利所驱使。艺术设计空前繁荣,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表现出来的无序和造作,拿来和浮躁,值得大家深思。相互否定、自我炒做、粗制滥造、急功近利,污染着设计事业及设计师健康成长的环境,今天提倡设计批评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可以把“批评”看作是一面镜子,当然是两面的镜子,批评可以畅所欲言、品头论足,进而举一反三,大家唠唠叨叨为了一个目的-使你学会科学的看问题,顺耳的要听;使你学会冷静,逆耳的也要听,是对你的鞭策。当前急需倡导这样一种学术氛围,对黑白、曲直、丑美、旧新、是非,静下心来,通过思考,弄清我们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明白发展的趋势,从而端正我们的心态,摆正我们的位置。批评不是简单的寻找一个答案,确定一个标准,而是为了营造一个严肃活泼的学术环境。怎样思维,怎样创意,怎样将理念转化为符号,怎样使符号准确传达思维内容,从而怎样以美和个性的视觉语言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些都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门已经打开,信息呈爆炸状,日益恶化的环境,这个思潮,那个时尚,国内、国际、民族、地域,总之,解决这个问题十分需要“批评”。设计的观念、设计的目的、设计的方法、设计的价值,应在不断“批评”中加以逐步澄清。中国的设计师要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需要大家共同精心呵护“批评”。

吕敬人(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

我是在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了从七十年代至今的中国设计过程。与前些年相比,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了:家居、装修、形象美容、服饰配置、环境绿化等等,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设计。中国设计文化历史悠久,故宫曾经办过一次清代包装展览,可以说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很精彩,大家为之感动。自古以来设计讲究以人为本,除美感之外,还非常注重功能。到底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赋予人一种诗意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令视觉愉悦,身体心灵得到享受。比如你坐一张椅子觉得舒服,看一个标志也觉得舒服,读一本书备感享受……能为人创造一个诗意的空间,就是设计。设计是随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需求的进步而发展的;它为我们创造一个更有序的生活环境,更有序的美感享受;设计本身就是为人所有。它应该人性化、人情化。

设计要有思想。青年出版社出版图书,是为我们青年人赶上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能,少儿出版社为儿童提供培养求知和善良心灵的园地。书的设计要给人以美感,注重人性化。没有设计感的书籍、信息传达不畅的书籍大量积压,卖不出去,造成人力资源和纸张的浪费。书籍设计是信息传达的重要桥梁,使这个载体更快捷、更有趣、更有序地传达信息,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书籍设计课题,包括信息传递形式、可读性、可视性,设计中注入时间、空间和事件等等。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往往注重表面技巧的训练,而忽略设计和人的关系,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书籍设计人员一旦进入社会就负有对社会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读者的责任,不能只以自己为中心,而不顾社会公众要求。怎么通过我们的设计来传达中国的文化特征,既保留传统又延伸传统,设计的责任是将传统与现代连结起来。从农业社会走到了半工业半农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去我们一味地只突出政治,一切为政治服务,人们不敢追求美,谈设计色变,老百姓对设计概念很麻木。如今政府还不能理解、支持设计的话,我们设计师再拼命干,也还会出现那些无环保概念的垃圾箱设计、不伦不类的车站建筑设计、无法辩认的公共指示标牌设计……。我想政府现在对设计批评已有所认同,就像这次国家大剧院不同意见的争论,这是件好事。人们对设计更多关心,政府也意识到设计里面还有那么多学问。体制的改变是我国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前提,是使我们保留更多具有民族个性设计的前提,是更多的设计师走向市场的前提。设计不单是一个经济行为,更应该是一个创造行为,它使我们的自由竞争和设计空间更大,而竞争带来设计的繁荣局面,也带来了百花齐放具有个性化的设计成果。因此政府行为的改变,设计批评的提倡,是我国的设计上台阶最为重要的保障。我们有些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太肤浅,奉行抄来主义,对国外艺术流派发展过程不研究,一概拿来主义。我觉得文艺理论探讨、设计批评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的风气,一个自由的学术气氛,让设计界通过自由的交流,有一个取得共识的机会,而不是背后贬损他人,推动中国设计持续、健康地发展。

严 扬:

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需要。丹麦有一套书——这套书是针对什么设计的呢?从丹麦到瑞典有一条高速的船,这套书就是为船上的乘客设计的。大小可以放在口袋里,内容正好能在从丹麦港口上船到瑞典下船的三个半小时内看完。行船有颠簸,运动状态中读书跟伏在书桌上看书是不一样的,光线始终在变化,字体的大小都须经过测试。这套书选题非常广泛,由于坐船的许多是商人,所以在港口大量出售的这套书,从选材、到开本、到厚度、到内容、到里边的版式,非常有针对性。这套书书皮很结实,书页纸张比较差,但实用性非常强,客人看完后都不带走,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率比较高。另外内容也不那么严肃,通常没有太多的保留价值。这点也比较有意思,书也应有相对明确的时效性。

吴 勇(吴勇设计工作室总经理)

设计是大众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生活中的设计无处不在,甚至它能倡导或改变某种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素质和品位,直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形象。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软思维比硬经济稍显滞后。长期的封闭思想,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匮乏无力。设计的重要性还不为人广泛领略和接受。整个设计界鱼龙混杂,会操作电脑就可以自称为设计师,缺乏规范,混杂不堪。突出了设计的经济能力;忽略了其创造力,把它当作赚钱的手段,大批“行活”流行于世,模糊了人们的眼睛,以讹传讹。形成了你给了钱我就投其所好;我给了钱你设计就得听我的。失去了一个真正设计师的责任心。没有分析市场、引导客户、开拓新观念,把真正的创造力奉献出来。这是需要抗住短期效益做出牺牲的行为。这种局面在恶性循环,污染了我们的视觉,大众的视觉,给真正的设计师或真正要做一番设计事业的人们造成了障碍,形成了压力。这样设计越做越掉价,越做越失去它本质的意义。所以在2000年我设计了一组海报“提倡设计”,目的在于倡导一种真正的良性设计运动,呼吁设计师的良心,把好的设计作品拿出来,只有良性循环起来,我们的创作环境才更有利,人们才能享受真正的设计带来的新意生活。

王燕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

我只能算个设计爱好者,我这爱好与《装饰》杂志分不开。大概在1982年,我在邮局看到《装饰》杂志。当时,没有其他设计方面的刊物,比如广告、平面,包括工业设计方面的内容,在当时《装饰》可能是惟一的杂志了。普通民众的观念、审美,当然需要培养、提高,民众可以从许多社会资源学习。比如前几年家庭装修都学港台的KTV包间和酒吧,现在呢,像宜家这样的地方,担当起设计审美培养的角色了。在宜家人们不仅在买家具,而且在学习设计观念。现在我们设计师的任务,是要提高国内的整体设计水平,向社会进行普及设计的思想。现在的社会环境对设计重视不够,设计界本身也负有责任。曾看到日本出过一些书,像《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样式》等,提炼了日本民族的一些优秀设计。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关注中国的传统设计?这样的书对普及设计理念很有帮助。

曾 辉:

过去文艺批评主要包括美术批评和文学批评,相对成熟,有时候甚至比较激烈,直捣思想层面。整个设计学分为史、论、评三部分。设计批评最本质的应是倡导设计思想。由于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设计批评并不建立在单纯文本之上,即不仅停留在理论表述的模式上。对设计批评产生的困惑是缘于对它的模糊认识。真正的设计批评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设计批评家从功能问题出发,从经济学、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问题。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设计批评家,设计批评更需要设计者自身也投入进来,使设计批评的基础更广泛,批评更具有社会意义。学术性的批评也需要有不同的声音,有争论,有冲突,才能更好地认识真相,求得发展。也许设计批评更多关注的并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方法,是设计的思维方式。

作者:庄 边

第3篇:叶炜小说创作研讨会发言实录

编者按:10月22日,“中华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学术论坛暨叶炜小说创作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作协系统的40余位评论家、作家齐聚孔子故里,从中华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一视角,对青年作家叶炜的创作尤其是他的“乡土中国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青岛出版社出版)进行了充分研讨。本刊刊发本次研讨会发言实录,以飨读者。

黄发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曲阜,因为我也曾在曲阜师范大学读过硕士,可谓是重游故地,所以心情非常激动。今天主要围绕从曲阜师范大学走出去的作家叶炜,围绕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乡土中国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讨论的空间也非常大。

这个会议在曲阜开,应该说是结合得更加巧妙。我们知道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在儒家文化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相信大家也有很多想法进行讨论。

我认识叶炜很早,因我在南大任教十年,他又在江苏,所以有着地缘之谊。我喜欢逛书店,最初看到他的随笔集,李新宇老师给他写过一些相关文字,我就特别关注了一下。后来听到他有作品不断发表,尤其是小说《后土》,我在江蘇参加紫金山文学评奖的时候看到过,印象深刻。趁这个机会,我学习了各位专家写的对叶炜作品的评论,然后结合自己的记忆谈几点看法。

“乡土中国三部曲”,比较熟的是前两部,并且看得非常仔细,后面一部看得没那么仔细,因为书出得也比较晚。他的作品非常有特点。这是结合他自己特殊的生命体验,寄托了他的乡愁,写的鲁南麻庄的故事,非常具有符号性色彩:作品一方面通过麻庄为缩影对现当代历史上的一种转变进行一种概貌式、象征式的挖掘与表现;另外一方面作品塑造的人物有非常鲜明的个性,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如麻姑、万仁义等等这些人物都是非常立体的。在表现的手法上有创新。围绕这些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展开讨论。

80年代以来,乡土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互动确实非常密切,虽然说都市文学发展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确实也越来越壮大,但是当代文学创作还是以乡土题材作为基础。从山东文学创作来讲,这种创作尤其明显。如最早的王润之,他的《鲁班的子孙》等等,都反应了山东的传统文化及区域色彩,对于山东本土特色文化和区域文学空间的构建有着一定意义。再比如张炜的《古船》,现代转型当中的文化渗透,以及现代人在传统的影响之下如何突破原来的模式等,都给山东乡土文学注入了力量,并且有着现代性色彩。还有日照的作家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等,在保持了乡土文学的品格的同时,为整个中国了解山东的农村生活提供了不同的窗口和视角。从这个角度来看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也能看出一种文脉的传承。这应该也是叶炜作为山东籍作家对土地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的表现,对于这样一种题材创作的了然于心。在这样一种基础上,他找到了自己新的突破口。

另外,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有一些作品我们也是绕不过去的。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比如儒家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在《白鹿原》里都是有深刻的诠释。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不同省份、不同籍贯的作家虽然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空间的过程中,利用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其所抒写的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冲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相互参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谋而合的。这可以说是文学家创作的一种普遍规律,也是当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可贵品格。季红真有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虽然她的研究有具体对象,但是我认为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在现代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主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深思。

谈到儒家文化与当代文学的关系,我还想到格非。格非先生的《江南三部曲》中有一个意象叫做“风雨长廊”,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的三部曲。我们不由地想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热切的期望,也反应在格非先生在《江南三部曲》中所构建的乌托邦空间之中。

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但应该辩证地继承,甚至批判地继承。我们发现,凡是涉及古典文学素材和意象的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质量较高的,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构。最典型的例子是余华的《古典爱情》,这部小说是对古典传奇和戏剧中才子佳人故事模式的解构和反拨。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中,有着太多的大团圆结局,情郎落魄时遭遇富家小姐,得到资助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回来迎娶,已经成了一种经典而又俗套的模式。这其中,作家的思维构建肯定也受到了儒家入世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是余华对《古典爱情》的处理很轻易地让我联想到鲁迅所说的“娜拉走后怎样”。鲁迅的发问的本质在于,如果女性失去了经济来源,那么会成为什么样?我们可能会想到沦为娼妓,但是余华直接植入了“菜人”意象,告诉我们这种乌托邦的真实结果是让鲜活的生命成为食物。

我们不由联想到,娜拉出走后命运肯定不济,但痴痴在家守候的富家小姐,一旦遇上天灾人祸,也很可能无力维持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爱情与自由的冲突,就成了一个庸人自扰的问题。

因此,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相互参照就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们之间或许会有一个桥梁,但需要大量的作家、学者共同去探讨和营建。当我们看古典文学中的那些寂寞深闺,和现代文学中由自由到颓废的疯狂呐喊的时候,我们再思考鲁迅的话,就会发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包含经济、社会和传统文化多重因素的钳制在内。人的独立品格需要在思考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情境的情况下才能被真正的尊重。因此无论是区域文学空间的构建,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继续交锋,都是大势所趋。而我们所提及的上述作家,包括叶炜在内,所做的探索都是具体而可贵的。我们应该更耐心地去观察,期待更多的后来人加入这一征程。

刘大先(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我只看了前两本,影响最大也是最厚的《福地》还没有看完。就我目前看过的来讲,我觉得叶炜的小说有自己的一个比较宏大的想法与构思。昨天我跟治辰聊到今天会议的主题“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的时候,就开玩笑地说我负责传统文化,他负责当代文学。我想接着刚才文苏占兵教授谈的“当代文化中的传统性”来先谈谈“传统”。

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有一个很明确的神话原型的结构,他几乎在每部作品里面都设置了对现代理性来说不可理喻的神秘的现象,比如麻姑、土地神、托梦,诸如此类。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知道,现代性世界是一个祛魅的世界,但祛魅得可能只是在“大传统”上,或者说在世界的犄角旮旯和人心的幽微细处,总有那难以祛除的暗角。叶炜笔下着力书写的苏北鲁南地域,属于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齐鲁文化,即便在那样一个“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巨大传统中,还隐隐约约有着一个不能被工具理性和科学话语所扫除的“小传统”。这里显示出传统自身的多层面性,世界可能从来都不是语法单一的透明状态,而是包含了无数种认识的角度,麻庄所显示出来的只是传统多维度的冰山一角。

传统有其流动性。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传统始终是一个承传流变的东西,不是某种抽象的、概念化的、本质主义的、有着明显内涵和外延的东西。那我们谈论传统的时候,究竟在讲什么?其实任何一种传统都是一种所谓的“活鱼要在水中看”。传统总是因应社会的变迁做出自己的调适,经过大浪淘沙不断流传下来的东西。它是一个边界相对模糊而核心比较稳定的东西,就像麻庄人的自然神学式的信仰,尽管经过了启蒙理性、革命、经济功利主义的持续性冲击,依然一息尚存,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所谓的“传统”。它是一个能够活动在当下文化建设当中的存在,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这个对话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说它是一个活着的传统,而不是被博物馆化的、供展示的存在。伽达默尔称之为效果的历史,这种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在现在发生了必然的转变,同时也作用于当下。

一般我们在各种话语中说到的“传统”,往往总是官方、精英的大传统与底层、民间的小传统彼此交相呼应、互相沟通,生发出文化活力的所在。叶炜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重要的价值,就是激活了那些曾经一度被主流话语压抑了的那些小传统。而“小传统”实际上是一直像草蛇灰线一样埋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

就阅读叶炜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发生线索而言,我觉得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应该是《福地》,因为从小说的时间线上来讲,这是一个横跨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笼罩性的时间,涵盖了一种整体的观察视角。第二部是《富矿》,表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社会大转型,读者能明显地感到,在《富矿》中充满着一种欲望的躁动,我不知道叶炜是有意还是无意,让整个小说形成了一种氛围,就像暴雨前的那种郁闷、压抑、喷薄欲出的感觉。第三部才是《后土》,这个小说的时间涉及到新农村建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的小人物、带头人,怎么开始搞新农村建设的故事,还涉及到他们的下一代想用新的理念来建设已经日益凋敝却又充满生机的乡土。或许在三部曲的创作中,叶炜一开始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但是随着写作过程的深入,思路慢慢地明确起来,他意识到他有可能写出在苏北鲁南的这个小地域的整体性,从而让麻庄具有象征意味,进而希望以此来展现中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土变迁。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城镇化的进程,乡土中国的传统发生巨大裂变,生发出种种前所未有,堪称天翻地覆的新事物、新情感和新认识。

如果将叶炜放入到中国乡土文学或者说农村题材小说的脉络中看,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意义的。昨天我正好在北京的紫玉宾馆参加“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经验:从鲁迅到莫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提交了一个关于高晓声的论文,文章涉及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关于乡土中国的转型的核心命题。我认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思想命题,就是公与私的关系转变问题。从解放区的赵树理开始,到柳青的《创业史》等反映土改与合作化的小说,明确的有一个集体化的、组织化的、公有化的理念在背后。实际上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念下,试图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小农文化进行整合,希望通过一种“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理念来重新梳理界定国家与分散的小农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中间存在着一个缺陷,即“天下为公”的理念实际上是没有个体的,就是说在集体当中,个人随时可以退隐到集体背景当中去,个人和集体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必然带来理论与现实之间衔接的困难,事实上“一大二公”也确实伤害了小农的积极性。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教科书中都学到的东西,事实当然更复杂。比如,彼时对于农村、农业的损害,其实有着不得不为之的工业化和冷战的历史特定性。

新时期以来直到当下正在书写的乡土文学作品,一直在清算这笔历史旧账,并且掉转了一个位置。“私”的观念被重新提炼出来,一直延续到黄发有老师刚才讲到的《白鹿原》这样的历史题材作品,实际上把民族国家这个集体理念放在一边,或者将集体与个体对立起来,突出农民个体利益、家族本位或者乡贤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公私之间的交织在几十年间发生的意味深长的变化,事实上晚近三十年代的农村与农民形象几乎已经窄化和固化,反倒丧失了现实感。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笔下的新一代农民子弟,大学毕业之后或者外出打工归来,再次投身到乡土建设当中,公与私连在了一起。这可能在他那里是不自觉的显现,人物刻画也许有某些粗疏和生硬的地方,却意味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即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在文学中重新弥合那已经在现代商业化进程中日益四分五裂的共同利益。因為只有将新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文学传统中对于乡土中国的不同书写重新加以整合、提炼,才有可能形成我们时代的乡土中国形象,这才是生生不息的“传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准备把这三部曲好好读完之后再做思考,同时也期望叶炜在未来的写作中能进一步超越晚近乡土题材文学书写中的惯性观念。我就先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引言,各位请继续。

黄发有:大先的发言触及到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我也听出来他有一些话可能也没有说得很透,其实我也是这个感受。因为叶炜他有很大的一个雄心,但是可能有一些后面的写法,尤其是第三部那个是很不好写。还有就是,我对叶炜也是抱有这种很高的一个期待,就是说因为他现在这几年,确实是势头非常好,我也是希望他的新作能够在这个三部曲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那下面就请丛治辰老师来讲一讲。

丛治辰(中央党校文史部):在“中国传统文化(齐鲁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的题目下讨论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我觉得极为合适。何况我们还身在曲阜。如果要在先秦诸子里找一个人最近于“小说”这一现代文体,我觉得就是孔子了。当然是《论语》里那个孔子,不是后来吃冷猪肉的万代文宗。他不写章法严整、逻辑森然的文章,而是带着一帮学生东奔西跑,是个可爱的小老头。他的道理不是刻在木简上,而是在身体力行的生活当中。他有时候也说一些名言,但这些名言没那么坚固,往往随风飘散,换一个场合面对同一个话题,他可能说出的又是另外一套名言了。孔子的真理与教训都是活生生的,随物迁移,深谙道理的脆弱,和世界的复杂幽微。我以为这就是小说的精神。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叶炜的小说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这里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和孔子的真理与教训一样,都不是铿锵有力的训诫甚或不可更改一字的训令,而是以小说的方式呈现,是弥散在生活的丰富性中,弥散在小说的细节中的。我们在叶炜小说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里,都看到传统文化的流风余韵,正是这些弥散在生活细节中的传统文化,构成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费振钟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就谈什么是活的文化,什么是死的文化。他说有些江南的古镇,把原来的居民都搬出去,弄一些做买卖的人进来,尽管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这个文化是死的。真正的文化是在人的日常生活里,不是用来表演的,而是用来过的日子,离开了那样一种活生生的生态系统,文化就不成其为文化了。我们今天说齐鲁是孔孟之乡,文化荟萃之地,不仅仅是因为两千多年前出过圣人,而是因为圣人的教训还以相当鲜活的方式留存在我们的生活细节当中,构成齐鲁地域独特的风貌。这个风貌,这个还在生生不息继续向前走的活的文化,平时我们生在其中毫无所感,也不觉得咱们的生活和别的地方的人有啥不同,但是叶炜把他凝聚起来,提炼出来,表现得深沉而饱满,这就是叶炜的小说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以我们讨论文化的时候,未必一定要谈《论语》,更不一定要提《弟子规》这种东西了,文化是如叶炜所写,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生活秩序里的。而前面已经说过,小说这种东西是很丰富的,不能用单一的规范去约束,尤其那些细节,难免歧义迭出。所以尽管我们身在曲阜,但也不可以简单就认为叶炜小说里的那种文化就是儒家。从生活和细节里来的文化是很驳杂的,有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也有齐地自古就有的巫祝方士的传统,极为丰富,不单是印证了,而且是补充了我们关于齐鲁文化甚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上是叶炜的小说与“传统”的第一重关系,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还呈现出第二种传统,那就是文学史的传统。正如黄发有老师此前谈到的,陈忠实、张炜都写过和《福地》类似的故事,这是向文学史的传统致敬,但这种致敬也让人心里非常紧张,有一种影响的焦虑:既然这样用个人小历史写国族大历史的故事已经被讲了那么多次,叶炜干嘛还要再写一个?那还有意义吗?在读《福地》的过程中,这种质疑和焦虑慢慢平复了,我以为叶炜还是写出了新东西的,他的新意很有趣,是用前面所说的那种地域文化传统,和文学史的叙事传统形成了某种抗衡。在前辈作家的类似书写如《古船》《家族》里,地域和乡土的传统在宏大历史的进程中是完全被现代国族叙事碾压粉碎的,传统的温情必然在现代的进程中消散,成为这些小说中基本的悲剧元素。但叶炜这样的七○后作者或许并不这么认识历史,他有一种前辈所不具有的信心。《福地》里有个细节,要批斗老万了,但是老万站在批斗台子上站得非常有尊严。面对那个显然组织得不太成功的农抗会时,老万说好哇,既然你们这么牛,下次鬼子来了的时候你们上?这一句话非常有力量,一下子就把大家都镇住了,这是一个传统乡绅固有的对于乡土的责任,责任落实为行动,做出了业绩,他不是依靠财富和势力,而是依靠这个业绩受到当地的认可,从而具有力量。这种传统的力量足以抗衡来自现代的压力。

叶炜的三部曲里当然还有别的文学史传统,比如《后土》里其实有共和国文学的传统,准确地说,是改革文学的传统。改革文学尽管是新时期的一股文学潮流,但根子上是共和国文学脉络里的。再比如《富矿》,我以为那里面有中国传统小说里世情小说的传统:大量的细节,建构出一个完整细腻的日常生活场景,小说的目的不在于推动叙事,而在于描绘一幅完整的风俗画卷。但恰恰在这里,我想提出点我的困惑,和叶炜商榷:小说是需要细节的,但是小说也需要推动力,而在某种程度上,小说的细节和动力是存在矛盾的。《富矿》的细节确实非常饱满、结实、漂亮,但细节可能恰恰压过了叙述的力量,使得小说缺乏必要的爆破力。

不过从我这一点不满足的地方出发,再看叶炜的这三部小说,又能发现叶炜小说的第三个传统,就是叶炜自己的传统。叶炜的三部曲,按照小说里的时间排序,应该是《福地》《后土》《富矿》,但是按照写作的顺序却恰恰相反,是《富矿》《后土》《福地》。《富矿》如我刚才所说,细节过于饱满,而叙事动力不足;到了《后土》里,叶炜已经找到了推动小说的办法,看上去小说的叙事仍然是不徐不疾,但是两个年轻干部对旧秩序的不满和对于新秩序的渴望,构成一种内在的暗力,推动着小说的速度;而在《福地》里,叶炜的叙述动力就相当强劲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能看到叶炜三部小说当中的变化,那就是“情欲”。《富矿》中大量的细节都是情欲描写,当然《后土》和《福地》里也有大量的情欲,但是不一样,《富矿》中很多情欲是不必要的。我们当然知道叶炜是希望通过写这个,来表现乡土的颓废和傳统的衰败,但是不需要这么多,细节多得有点不节制。而到了后两部,对“情欲”细节的使用就控制得越来越好了。所以叶炜的第三个传统,就是他个人写作技艺的进步过程,这是他个人的小传统,却也预示着他未来光明的写作前景。叶炜是一个起点很高,但还能够不断进步的作家,这就让人对他格外充满期待。

黄发有:丛治辰讨论得非常细致深入,另外他也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说得非常真实。下面就请舒晋瑜来讲一讲。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作为关注文学领域的媒体人,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叶炜的创作,也更深切地体会到近几年叶炜作品在中国文坛形成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乡土中国三部曲”等厚重的作品,也不只是他从鲁院到枣庄到曲阜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在文坛形成的影响,更重要的,叶炜的创作有一种自觉性,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他的小说从小我不断地走向大我。

叶炜的《后土》出版后,曾提出大小说(人类学小说)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自己创作的一種总结,也为他今后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叶炜的小说起步自校园小说,他写过“校园系列”《大学.COM.羊》,也写过都市言情小说《糖果美不美》。从纯情小说到“乡土中国三部曲”,这个跨度不可谓不大,但在叶炜,却是一种必然。

在阅读叶炜小说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回望,试图找到叶炜由小我至大我的变化轨迹和个中原因。他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其实写了中国乡村的很多小人物,但是这些小人物身上,有一种不可撼动的正能量。比如在《富矿》中,哪怕是被迫卖身的村姑,都在努力尽着供养家庭的责任;在《后土》中,即便是小小的村干部,也有着很大的抱负和理想;在《福地》中,虽说不过是小小的乡村知识分子,老万仍旧以仁义守护麻庄一辈子,保护村庄免受各种侵害。这些小人物建构起的故事,折射了整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叶炜小说中的“大”,不仅是小说的题材和创作手法,更主要的是指小说所展现出来的气象和社会作用。它反映的是大时代,大政治,大命运。在“乡土中国三部曲”,尤其是长篇小说《后土》创作过程中,叶炜有意识地让这部新乡土小说带上“大小说”的色彩。《福地》的创作中,他提出并尝试了超现实主义写作,进一步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在先锋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之间走出一条新路子。这是对中国乡土文学的继承,更是超越。

叶炜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践行能力?追溯他的这种创作源头,实际上能够发现,他是把这种苏北和鲁南作为自己的文学地标。老家枣庄和他目前生活的徐州,共同构建起叶炜艺术创作的思想支撑,是叶炜创作资源的宝库和厚土,他的文学之根正是深扎于这方厚土地。有“根”的文学从来都善于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富矿》的艺术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古典小说,一个是中国民间文化——不仅仅是《富矿》,包括《后土》和《福地》,叶炜都是在有意识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向中国伟大的白话小说传统致敬。

叶炜小说之大,还来自于他的视野开阔。他是中国首位创意写作学博士,曾到爱荷华国际写作营交流,这种多向的交流与学习,使叶炜具有开阔多维的创作视野和非同一般的创作格局。

无论如何,写作者终究要回到故乡,回到内心,孤独地面对自己的灵魂,面对人类的大悲悯、大感动、大气象。中国的乡土底色孕育了乡土文学的成熟和成就,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乡土文学作家。我曾经问过叶炜,面对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你的写作,是否会有压力?叶炜说,尽管中国乡土文学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这个顶峰不是不可逾越。阅读叶炜作品之后,能够感觉到,他是有底气说这番话的。期待叶炜重新出发,不断抵达“大小说”的境界,期待他在今后的创作中有更多的超越。

黄发有:舒晋瑜是记者出身,她对于当代文学做了很多工作。尤其跟很多作家的对话,应该说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因为她也在山东,所以对于山东文学她也是有这种莫大的一种支持。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刚才晋瑜老师也谈到了,就是叶炜在创作的文体上有相当自觉的追求,尤其是对长篇小说的文体,他有很多思考,比如他提出来的所谓“大小说”的概念,隐含着对“小说”和“大说”之间的辩证思考,这是很有启发的一个维度。《乡土三部曲》其实是叶炜的“大小说”的自觉实践。

我先说点不足吧。刚才治辰说到《白鹿原》,说到《古船》,我有同感,因为这些作品涉及的历史投影和细节在叶炜的小说里面都有呈现。我粗读的感觉是,三部曲里面的干货特别多,但干货特别多,有时就会成为一个平均的用力,小说表述的重心就有点含混。叶炜兄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他个人是比较喜欢《福地》的,而我个人更喜欢《富矿》一些。因为,我觉得《福地》有特别清晰的追求和抱负,但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理念的框架之下展开,而又不落入观念先行的刻板。小说开始,老万的四个孩子出生,他们的命运被青皮道士点出。从那一刻起我们都会有一个隐约的判断,而且小说接下来的走向也基本符合这个判断,他没有给读者的阅读期待提供太多的抗拒。这是我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

再来看叶炜兄文体实践的地方。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他实际上是试图致力于复活中国小说的某种秩序,而这个秩序也是近些年来我们讨论中国故事或者讨论传统小说诗学意义时会谈到的。古典小说的楔子部分,那些与主干无关的神性故事,不但是一个引子,还提供小说根本的内在的秩序。在叶炜的小说里边,大家也看到这种努力。在《后土》里边,它用的是二十四节气,在《福地》里边用的是天干地支,在《富矿》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无到无的叙事循环。当然,这个秩序它也会带来另外一个小问题,比如《福地》它是用所谓纪年的方式去写,因为是纪年的写作,就会让故事的这种起承转合分摊到每一个纪年的段落里面,它就会造成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平均用力的问题。但总体上,叶炜的实践很有意义,这是创造性的转化工作,是激活传统的工作。秩序和结构是长篇小说的关节性的问题,它们是小说托底的那个“底”。

还有一点就是叶炜兄还触及了一个很重要的书写方向,就是民俗。其实这也是我们讨论乡土小说里边绕不开去的一个问题。很多民俗的写作,我们会觉得隔靴挠痒,民俗好像成为镶嵌在小说中的装点性的装置,强制提醒人们注意其乡土的风味。但在叶炜的《乡土三部曲》里不是这样的,民俗通过乡谚、童谣、民歌和节庆风俗的形式点染在小说之中,它们有时是一种仪式化情感的表征,有时是人物心理外化的某种延伸,有时提供一种特别伤悼和悲情的气氛,有时在小说的关节之外构成一种别有风致的补充,它们不是为了民俗而民俗,而是活的,是与小说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当然,我想比如《后土》里的关于节气的民俗可以再丰富一点。

黄发有:谢谢马兵,他也是对这个作品读得很细,他说的那几点,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一个想法。还有叶炜还处在上升期,像马兵还有刚才治辰他们讲的这些,我就觉得对话确实很有价值。不像有一些研讨会纯粹就是在表扬,我想叶炜,因为他也是有更高的追求,所以说他也需要这样的对话空间的。

顾广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非常有幸来参加叶炜作品的讨论。这三部作品我也是因为时间的原因,看得还比较仓促。對于他写作的难度首先表达敬意,每一部的难度我觉得都很大,他在写作上不断给自己设置难题,给自己挖的“坑”,然后自己要去克服,不断进行艺术攀援。拿《富矿》来讲,很显然它主要是女性视角,就是两个女性人物作为视点人物。作家把女性心理和女性命运连在一起写,并且把它和麻庄这样一个寓言性空间的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了。《后土》难度在于什么呢?它是用两个人物,一个是曹东风,一个是刘青松来作为视点去写麻庄的,这个难度就是如何直面现实层面?他们的命运出路最终成为麻庄社会的蓝图。而到了《福地》,他放弃掉了女性视点,已经完全不作为主体视野在小说里呈现,建构起神秘的、超验的文学世界,比前两部更强,它的寓言性是这三部中最强的。

还有就是三部作品特点鲜明。《富矿》的命运感是我要强调的地方,《后土》是现实感特别强,《福地》是寓言感特别强。我觉得和刚才学者们有很多共同的感受,就是文本细读里面呈现出来某些共同的质素,比如刘大先君讲到的神话,在文本当中是一个重要原型、重要结构。我觉得这非常有创意,但是神话结构在三个文本中贯穿下来,能否比较好的支撑起“乡土中国三部曲”,能不能成立,我觉得有“感叹号”也有“问号”。为什么有“问号”,是说神话在文本的展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地方和马兵兄刚才谈到的一样,是作家自觉性很强,但恰恰是因为作家思考的理性较强,比如四个孩子四种命运的预先设计和预先给出,这种来自作家的预言,虽然给了读者们启发性,但也制约了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想象和审美意蕴的体悟。还有关于“民间”的部分表达,我觉得它会损伤文字审美的饱满、鲜活,会被压抑住。那么“感叹号”在于文本所传达出来的力量感,神话结构的力量性表现在每一部。像《富矿》和《福地》中官婆、老槐树都有鲜明深刻的隐喻意义。可以说神话结构在文本中是有某种艺术“公式”可循的,都指向现实的灾难,并能找到消解灾难的人。官婆的后世形象麻姑,是一位在现实苦难中挣扎、成长的女性,文学的力量感就此传达出来。叶炜擅长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也就是中国乡土故事的苦难性在三部曲中贯穿起来。我觉得叶炜作为一个创作经验丰富并且非常注重文本经营的作家,没有规避这些苦难,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三部曲”里面有现代性的方案设计,也有作家依托的自由自在的民间文化的力量,能看出来作家思考的复杂性和深度。这是第二次见叶炜兄,感觉很亲切。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叙述语言能否再精细一些,避免一些表达上的粗糙。我觉得人物的语言还是好的语言,但叙述语言感觉来得太顺畅了,就写下来了,也就是语言的难度还不够,文本整体的难度还不够。是否能把更具审美感、文学性的语言带给我们。最后对叶炜兄的下一部大作非常期待。

黄发有:在叶炜的创作上面,刚才顾老师提了关于写作难度的问题。下面请赵月斌来讲一下,而且月斌跟叶炜是老乡,就请老乡给老乡提一下意见。

赵月斌(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这里只就长篇小说《后土》谈点感受。叶炜和我同是枣庄老乡,他写的有些地方我也曾去过,像小说里写到的西集羊肉汤我就喝过,所以读他的作品很感亲切。因为我也写小说,读他的小说时就常常会想,他为什么写这个,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写这些要传递给我们什么?叶炜有个“大小说”的观点,他提出所谓“大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命名为“人类学小说”,它“涵盖了一个无尽的可能性系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开放体系”。《后土》大概就是他着意经营的一部“大小说”,他借助了一个小小村庄承载了一种以小搏大的艺术野心。总体来看,《后土》着力写了一个“变”字,写出了乡土社会由表及里的巨大变迁、变异。一是物质世界的变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所谓的时代之变。叶炜在这里写出了民生之变,写出了乡村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的变化。再就是精神世界的变化。叶炜不仅写到了民风之变,人心之变,更写出了“神变”。村里的保护神土地爷不再是唯一的主神,有些人“在了主”,外来的神上帝成了他们的来神主宰,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之变。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叶炜的用心,他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表现这个时代的巨大问题。当然我们对他的期待还是要看他到底是怎么去写这个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不是在表面贴一个标签就能搞定?所以我们更想看到《后土》是怎么写那种隐藏在种种变相之中的内在肌理,我们更想触及到那种实实在在的神经末梢。小说的形式别出心裁,用二十四节气作为章名称结构全书确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个结构的运用是一种创意,但是读过之后又感到它还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创意。这个节气到底怎样?与生活有什么具体联系?与人物、故事情节有何关系?节气的元素似乎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小说的肌体中,好像只是引用了一些关于节气的谚语、描述,并没有和小说情节形成互动,没有起到推动叙事的作用,只是在章节形式上起到了结构小说的作用。如果让小说更具有质感的话,节气本身就该用用足,让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叙事线索。叶炜的“大小说”很值得我们大加期待,希望他今后创作能够大处着眼,小处用力,把“大小说”写得更加劲道有味。

刘永春(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去年我跟叶炜做过一个访谈,后来写过一篇关于《乡土中国三部曲》的评论文章。我觉得三部曲总体上写的就是“乡土”这个总主题,对这三部曲的总体感觉是存在一个外在的评判者。三部曲纵横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的史诗结构。《福地》是一种家族的叙事角度,《富矿》从城乡的角度,《后土》是从乡村内部的政治关系展示乡土的文化精神。所以它其实是由城乡关系、乡村政治、家族历史三个维度组成的正四面体,是一个高度文体自觉的三部曲结构。但是这种结构是存在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叙述者,三部曲的叙述者始终是一个外在的历史证言人或者判断者。整个的三部曲里面恰恰没有第一人称,这可能是巧合,但作者没有利用第一人称进入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我在读这个三部曲的时候有很多折页,折出来的这些页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丰富的细节,另外一种是对主题起提示作用的叙述或者议论。《富矿》,是三部曲里面我最喜欢的。我觉得麻姑(大洋马)是整个三部曲里面最生动的人物,作者真正进入到人物的人性深度去塑造。但叶炜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也使用了很多议论性的语言,比如:“大家都会卷入这场制造城镇的运动,楼房越盖越高,做生意是越来越多,矿工们努力工作,然后到娱乐场所进行挥霍,而附近为他们提供挥霍资源。”接下来就从麻姑的角度阐述麻姑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议论与主题阐释我觉得属于作者,不属于人物。在阅读的实际过程当中,这些语言都显得较为粗疏,使得读者很快就从故事情节里面跳出来了,从而造成对人物塑造的诗学损伤。三部曲带领我们站在外在的视角来审视家族历史、城乡关系、政治生态所共同建构起来的乡土中国,却没有真正为我们提供一个能够进入到这个正四面体的孔道。人物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进进出出,特别是叙事当中的被叙述的人,有时候反而变成一个叙述的人。它的工具作用远远大于叙事作用。可能《后土》里面这种特点相对少一点,其他两部相对的要多一些。就是通过这样的视角、语言、结构,作者完成了对这个小说主题的预先设定,即表现百年乡土中国的发展过程。我个人对长篇小说的判断标准之一是人物与历史的关系,即看看是历史淹没人物,还是人物掩盖历史。最好的、最理想的状态是两者平衡。乡土中国三部曲本身纵向的时间跨度很大,但是叶炜把纵向时间转换成横向的文化空间,通过三个角度最终完成建构,总体上完成了作者的写作设想,使得历史与人物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三部曲在叙事上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艺术上的小小遗憾。这是我对这三部曲的看法,请叶炜兄进行批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黄发有:谢谢刘永春,通过刘永春的讨论我们也可以看出他非常扎实,一方面通过这个作品谈中国当代传统文化跟当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历史互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叶炜这个三部曲的解读特别细致,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态度是很难得的。事实上我们看很多这种研讨会专家会对作品解读。上半场来看,这些发言的专家对作品的解读非常具体,具体到一些细节和字眼,我觉得很感动,叶炜能够在母校开一个这样的研讨会要很感谢师大能给我们一个畅谈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交流的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上半场就到这里结束,下面中场休息,谢谢大家。

刘传霞:各位专家,下半场我们就开始吧。下半场时间比较短,我们要发言的专家比较多,每个人控制时间大概在五六分钟左右吧,最后我们还要邀请刘老师再说几句话,那按照上半场的惯例,让不是本土但是比较近的老师先说吧,由建波老师先说。

张建波(山东政法学院教授):叶炜农村三部曲《福地》《富矿》《后土》情系乡土民间,以小标本作大象征,以小故事牵大历史,钩沉历史,直面现实,前瞻未来,力图恢复被遮蔽被淡漠的乡土本相,藉此引发对土地的依赖与眷恋,对人性精神的诘问与探索,对乡土历史的秉笔直书与文化重构。历史风云际会,细节凸显真实,苏北鲁南的麻庄中的小人物折射出乡土中国的大命运。

叶炜以浸润着体温的文字,为乡土中国作史,为底层农民立传,为农村妇女画像,从多元角色,多重视角,多层纬度立体化审视人伦精神的蜕变与信仰图腾的变异,谱写一曲道德救赎的咏叹调。三部曲中诸多女性命运轨迹隐显着乡土中国的发展脉胳,其遭遇之凄凉、命运之凄惨,令人不忍卒读。这与毁土掠地的生态恶化环境形成了互文关系。

《富矿》中麻姑无疑是官婆生命的顺延,神秘笼罩的外衣逐渐被现实之手揭下。麻姑由较真认死理的性格渐变为有着心计的成熟女人,最终沦为破罐子破摔的人尽可夫的大洋马,其人生遭际与肆意毁损的土地难道不是同一种命运?她与六小的麦秸垛的爱恋昙花一现,她与蒋飞通的婚姻麻木短暂,她与胡列的偷情放纵肉欲,她与陈尔多的苟合自甘堕落,这一人物悲情命运的展示更象是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无尽哀悼。另一女性人物笨妮为了到矿上娱乐厅而付出了代价,尽管这和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诱惑相比不算什么。知青花鼓成为疯子永久滞留农村的命运,知青医生肖芳因隐忍不幸遭遇最终自杀的结局,令人嘘唏。尽管这一女性群体有着昙花一现的幸福,但在被动性的生活苦难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大道不彰,人命如蚁。

《福地》指向过去,《富矿》直面当下,《后土》牵向未来。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与命运何尝不是土地象征与命运的缩影。土地以其贫瘠承载富饶,以其干涸呼唤丰饶,女性也以其苦难凸显崇高,以其屈辱警醒尊严,以其低贱映衬神圣。诸多女性形象终被历史风尘湮没,她们与现实的妥协和解,更象是一种隐忍后的宽容,一种豁达后的从容,一道苦难中的金光。《后土》中乡下进城的菊花,留守乡间的如意,《福地》中的乡绅女儿万喜,日本女人……成为历史褶皱处的鲜活的微观景观,在老槐树的守望之下,隐喻历史,昭示人性。

张清芳(鲁东大学教授):这三部小说,我最喜欢《福地》。我感觉比如《富矿》中有很多地方属于欲望化叙事,而《福地》就不是这个样子,第一个它是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还有一个就是使用补充性视角。

我觉得万仁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还是很生动的。我读了这个小说之后还是挺感动的,作者对我们中华民族还有村民的热爱是很多作家做不到的。

当然有一些缺点我们其他老师也提出来了,它有一种历史演义小说的痕迹。例如有一些民族大义的话就有些刻意。

李盛涛(滨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很高兴读到叶炜老师的作品,我读过五部,之前看过他的《山西煤老板》《糖果美不美》和《贵人》,最近又看了《福地》和《富矿》。我认为叶炜老师对文学“野心勃勃”,有梦想,既有对文学的宏大想法,又在文学中有所表现,他的内心有一种激情和创造力,这是非常好的。优点大家都说了,那我就给一些建议吧。我认为他的创作太快,故事性太强,我读作品的感觉是他的叙述节奏非常快,在马不停蹄地书写,该停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我认为作品的魅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有大的框架,比如生活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另一方面是对局部的重要节点的把握和刻画。因为他的创作太快,所以未能很好地进行心理描写。我举个例子,《福地》中当万禄得知青皮投靠日本后,决定要枪杀青皮,然后就急匆匆找到青皮把他给枪毙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但他处理简单了。我们不妨设想这样处理:在万禄枪杀青皮之前,要让万禄有个内心的痛苦纠结过程,因为对万禄而言,青皮既是师父,又是父亲般的存在;青皮不是一般人物,要让他预知万禄的刺杀,青皮完全可以躲过万禄的刺杀,并有可能反杀万禄,但青皮因变节早生忏悔之意,他在万禄面前是故意引颈就戮,他是借万禄之手来惩罚自己,也是救赎自己;在萬禄成功刺杀青皮后,要让万禄知道青皮是有意死在自己枪下,让万禄再次处于痛苦的自责之中……这样写,故事就一波三折了,万禄和青皮两个形象也就有了复杂性,从而作品也就获得了艺术魅力。其实作品中有很多地方都缺乏一种这样的深度描写,比如说作为国民党的万禄和作为共产党的弟弟万寿,前文埋下伏笔要让两人兄弟相残,但在后面我们没有看到;还有,万喜她被迫嫁给了土匪刘老黑,也没有写出万喜的内心痛苦。我认为《福地》这部作品写得太快,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历史深度,但缺少了一种心理深度,或者说人性深度。此外我很赞同其他老师说到的神话意识,我叫做“通灵叙事”,作品中的“老槐树”就是通灵叙述人。虽然通灵叙述体现了叶炜具有很好的叙述人意识,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为:作品中叶炜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影响了通灵意识,即“老槐树”的通灵意识并没有贯穿始终。读作品《福地》的时候我想到了贾平凹的《秦腔》《古炉》中的通灵叙述,在他的作品中,通灵叙述能够到达任何一个细节和任何一个部分,但叶炜没有,在创作当中,叶炜的理性意识太强了,理性意识淹没了叶炜的通灵意识。我认为,像赵月斌老师说的,如果在《后土》中用“土地爷”做叙述人可能会更好一些。他在作品中植入了很多手法,像魔幻手法,但我认为这个手法有点做“过了”。在《福地》中,写老万和死去的妻子对话,而且不止一次地写到他们的对话,这样就缺乏了某种真实性。尽管魔幻性的事件具有非真实性,但它有着真实性的心理基础,生活中的做梦、幻觉等手法可让魔幻事件具有真实性的心理基础,而叶炜让活人和死人直接对话就不妥了。在《百年孤独》中可以有,但在《福地》中有些不妥,因为它不符合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心理。对于叙述语言方面,在这几部作品中,我认为《贵人》是最好的,作品中的女子总有一个贵人在帮助她,叶炜将这个谜点贯穿始终,有点像惊险小说。这个作品中的叙述人有一种女性意识,细腻敏感,具有当代意识。当然,叶炜作为男性作家,这种女性意识可以说是一种伪女性意识,这非常好。我认为《福地》这部作品完全可以打磨成一个好的作品,整个故事架构有了,再打磨一下叙述语言就好了。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如:雪“硬生生地砸在苏北鲁南广袤的土地上,发出嘭嘭的声响”,这句修辞很好,很有艺术魅力,但不妥的是他在作品开头用过,在中间又用了一次。其实一个好的用词,一个好的表达方式,在作品中不应该出现两次,应该规避掉。这是我提的几个建议。总之,我认为作者的创作可以慢一些,多打磨、多思考、注重节点,可能以后的作品更精彩。

刘新锁(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谢谢曲师大提供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听完大家的发言,我感觉自己想到的、想说的基本上都谈到了,连没想到的大家也都说过了,其中好多观点对我启发很大。这里只能简单谈一下临时想到的一点粗浅的感受。因为时间关系,叶炜兄这厚重的三部曲,我只来得及读完了一本《后土》,直观感受就是可读性非常强,很“抓人”,让人读起来就放不下,所以那天我一下读到了凌晨三点。在我看来,自现代文学至今,中国乡土文学始终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叙事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从故事到寓言,沈从文、萧红、端木蕻良直到当代新时期以来的张炜、贾平凹以及阎连科等人均是如此,叶炜的小说也可以视为这个传统的一环,叶炜小说的各个方面包括其题目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在努力为鲁西南乡土生活一些活色生香的故事、人物赋予一种象征色彩,从历史细节中抽象出一些隐喻性文化意义,这印证了叶炜所谓“小说大说”的自觉文学追求。但是就《厚土》的阅读感受而言,小说情节性很强,包括一些“标志性事件”矛盾冲突也很尖锐集中,一些人物的塑造也较为充分地反映出了人性的明暗驳杂,这使得小说具有较强的戏剧性,甚至有“剧本”的感觉,非常适合拍摄成影视剧,估计作为电视剧来上演的话一定会比赵本山的《乡村爱情》好玩得多。但我感觉叶炜的小说也有一些做得还不够完美的地方:首先,整体而言,小说由写实到写意的提升不够“天然”,甚至可以说有失生硬,换言之,就是一些象征性意义的赋予显得有些刻意或者说过于用力了一些,而不是自然而然从中生发或者说是浸润于其中而流露出来的;其次,有些地方出现了作者的一些议论比如“农民真苦”“我们农民如何如何”“我们底层人怎样怎样”等等,直接表达了作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感受,这使得作品的题旨显豁了不少,但对小说的浑融一体多多少少造成了伤害;最后,小说有些人物的性格没有能够充分展开,转变过于生硬了一些,尤其是小说中的“第二代”那两位标志着乡村未来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明显被“略写”了,造成小说“光明的尾巴”来得有些仓促和突然。我就谈这么多,谢谢叶炜,谢谢大家。

陈夫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二十二年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路遥三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去年为了完成国家项目又分别重读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小说(尤其是其中的侠义题材作品,我称之为“侠义乡土小说”),今年九月份开始,我认真阅读了“七○后”代表作家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感慨良多,不忍释卷。虽然这四位作家属于不同的时代,个性不同,风格相异,但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且给予我的感受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亲切、痛快、酣畅、深刻。如赤足走在开春时节的乡间土地上,发自泥土的气息和来自内心的悸动通过脚部传遍全身。

在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中,似乎看不到刻意求新的冲动,也找不出花样翻新的痕迹,他忠实于生他养他的热土,尤其是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村庄,那片热土是鲁南苏北交界地带的苏鲁平原,那个小村庄就是由他的家乡置换出的“麻庄”。叶炜从他的精神原乡“麻庄”出发,在历史与现实交错抑或对接的时空隧道中对故土乡亲作以深情的回眸,充盈其间的不乏刻骨铭心的大爱和植根于大地民间的侠义情怀。他在用心聆听来自家乡的呼唤,尤其是来自故土的那种亲切的乡音,赤脚走在温润的土地上,真诚面对和眷恋故土的历史变迁、生存困境与人情世态,以原汁原味的来自故土民间的语言书写着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人性嬗变与挣扎奋斗,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交织的生存逻辑中寻绎生命的哲理与人生的经验,文本深层散发出泥土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历史的悲壮叹息和现实的危机意识与担当。历史上鲁南苏北是近邻,枣庄徐州是近亲,是兄弟。叶炜笔下的苏鲁平原及镶嵌其间的“麻庄”已经具有了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同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作品中的“马孔多”小镇和刘绍棠的精神原乡“鱼菱村”、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的一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空间。这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力量在崛起。叶炜正在以他的智慧和勤奋在努力建构起一座属于他的文学地标,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文学地理图景,并已经呈现出一种道路广阔的大气象。

我热切地盼望叶炜能够进一步动用其丰厚的历史储备和扎实的生活积累,写一写鲁南苏北大地上慷慨激昂、刚健勇武的历史面相和现实场景;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坚持原汁原味的本色创作,让区域性语言、地域历史、乡土生活和本真人性自身说话;在西方文化及其理论话语的强势迫压面前,坚守自我,防止文化转基因,真正发出山东声音,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一条辉映家乡特色、燭照鲁南苏北、蜚声中华大地的独特道路,为当下国人营构开拓出一片灵魂的“福地”。

康长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简单说两句,叶炜不仅自己创作,而且还开设了“创意写作”,创作与理论并举。作为叶炜大学的老师,赞美的话就不说了,对于他的作品提一点希望,在读了他的作品之后,我发现他在思想含量上更深刻一些,直观一些来说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大一样,因为你到三十岁写这个三部曲,很多是人到老年,中年之后才写的,所以生命体验还是有些不够。就像李老师说的,要慢,要认真地去深思熟虑,叶炜是给我们中文系争了光的,给咱们母校争了光的,我想他以后可以更好的作品继续为我们争光。

朱献贞(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首先,作为一同毕业的校友,参加叶炜小说“乡土中国三部曲”研讨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从《福地》《后土》《富矿》中学习了很多东西,看到了一个正在成长为优秀作家的年轻身影。另外,刚才也聆听了各位学者的精彩发言,也深受启发,每个人的分析都鞭辟入里,直指问题所在。正是基于此,我谈两点个人看法。一个就是“三部曲”在主题方面的创作表现,一个是他艺术上的一些追求,可能这两点对当下文学创作启发比较大的一些方面。

很多老师都提到了叶炜创作的野心,或者说他创作的视野,认为三部曲的历史跨度大。我也认为三部曲的创作格局是相当开阔的,或者说带理想主义的,从晚清一直到新世纪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通过三部曲的方式来展示出来,展示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或者是乡土变革,这需要很大的气魄和力度。当前,一些作家,特别是部分七○后八○后作家的创作视野更多局限于私人空间或者个体感情生活,当然这样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总是感觉格局小了些。一个作家能够以一个较宽的历史视野和格局来审视自己的创作或生活题材,这也需要一定的气魄。叶炜就有一个像柳青写《创业史》一样的史诗追求。柳青写作《创业史》就是为当代中国历史转折留下文学的记录,这点也深刻地影响了《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一个崇尚史诗品格的作家,一定有他或她自身独特的经历和追求,他们在文学史诗化的实现程度有多大,我们可以去评价,但能够有这样一个格局与追求,就很令人敬佩。叶炜的三部曲能够通过展示近代中国一直到当代中国的这种转变,这是需要气魄的。我认为这对那些拘泥于身边生活甚至私人生活把文学写作日益往“小”里“推”的作家来说,应该是有惊醒意义的。

史诗格局和历史大视野只是叶炜三部曲的一个方面,那么另一个就是他对历史变革与乡土命运纠葛的关注,体现着当代性和当担意识。我认为不论是《福地》还是《后土》《富矿》历史场景的展示都直击了我们当下很多问题。像在《福地》里面除了大部分展示近现代中国历史风云对乡土中国衰败的深刻影响,后半部分也直击了当代中国政治变革对乡村人伦和社会结构的冲击与破坏,虽然写得比较少,当也足见其锐利。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变革,叶炜在《后土》和《富矿》中写得更多,作品能够直面历史秉笔直书,这是对现实的关注,是对现实主义传统批判性这一重要方面的传承。叶炜没有忘记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作品中无论是齐鲁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得到较大幅度的透视和剖析。我们知道一个作家是通过人物来折射出他的一种情怀和对传统的担当意识,可以说叶炜是借助当下和历史在思考,在《富矿》里直击现实的这种力度是更强的,还有这里面涉及到农村的权力结构,其实就是当代中国权力结构的缩影。他写出了欲望、女人和钱财之间的关系,他在作品中几次提到,人在绝望和求生面前,道德的沦丧就会成为必然和自然。当然作品中很多情节也折射出人物文化性格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当下中国,作品对“人性善”的发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存在一个“拯救”的主题。当然,这个拯救的主题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作者似乎也看到了这点。

此外,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和写作特点,就是作品对环境的细腻描摹和对生活场景生动展示。新时期小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对环境细节刻画和对生活场景描写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兴致。我记得温儒敏先生在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这个问题,这种写作只重视人物心理剖析,或只是偏好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变化离奇,但是对环境艺术营造和描写已没有信心。这恐怕是当下文学创作一个弱项,也是文学场浮躁的一个表现。但在叶炜的“三部曲”里面,我读到了很多久违了的浸润着作者情感气息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段落,这是令人诧异和惊喜的,毕竟作者也是一个七○后作家,能有这样的沉着心气和耐心仔细凝视我们生活的时代和自然,实在少见。“乡土中国三部曲”中,不论是天气变化还是生活场景这些细节写得非常逼真,感觉非常生动,让人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可以停下脚步来看看这些花草的模样,品味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细节。

另外,“三部曲”对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大量展示,也让人大开眼界,如历其境。作者可能是有意識地把鲁南或者苏北的民俗大量的加入到作品里面去,因此作品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歌谣、各色品味的饮食、浓浓乡土生活印痕的节日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民俗传统,都增强了作品的厚重与文化趣味,也使得作品叙述上摇曳多姿。叶炜写作的语言也非常生活化,逼真地展示了鲁南的语言,有乡土的烟火气。

当然,在彰显肯定叶炜三部曲创作成就的同时,作为师兄,我给叶炜提出几点批评。一个就是他作品中的“拯救意识”的弱化和失当。如《福地》中老万显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化身,但万家唯一留下的血脉却流落台湾,后来万禄虽然回归故里,但他带来的不过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大开发,这还被已成为老尼的万喜称赞为万禄“做了一件大好事”。其次,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也有不够成熟的地方,如《后土》中王东周没有多少文化,却成长为一个非常精通投资理财的行家,这期间的转变,绝不是因为开了几天煤窑就能说明的。人物性格形成和转变必须有历史逻辑和现实生活作支撑。同样《后土》中的刘青松,性格也不完全符合一个农村干部的特点,更多带有知识分子的气质。另外,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一定要注意斟酌,如《福地》中青皮道长口中不断出现的“无量天尊”,这种称呼在解放前是不存在的,显然作者是受了流行文化的误导。

张梅(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我接到这套书比较晚,看得比较粗疏,所以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最好的是《福地》这本书,主角万仁义,名字的指向很清晰,就是用他的言行、他的一生来诠释仁义。其实读作品时我很担心“仁义”这个观念被架空。因为当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常常缺乏文化含量。背几句论语就是向传统文化致敬了。在很多情况下,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思想的碎片”“漂浮的观念”。如何用扎实的生活内容让“仁义”落实到实处、如何让万仁义这个核心人物着陆非常重要。我认为《福地》的着陆点选得很好,就是土地,也就是“福地”。远在台湾的万禄魂牵梦绕要回的是这片福地,在外做官的万寿最终也明白麻庄才是他的福地。万仁义守护着这片土地,因为挚爱这方水土,所以也爱着这方苦难土地上艰难生存的人们。土地和人民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同构性。我们都了解,仁义道德、三纲五常在五四时期都是被猛烈抨击的观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污名化”。《福地》如何表现“仁义”呢?万仁义仁义地对待有家族仇恨的陆小虎、有民族仇恨的香子,也仁义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儿子有不伦之恋。因为万仁义挚爱这片土地,所以他挚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麻庄上逾越伦常的人们在经历了精神世界的动荡之后依然能有滋有味地活着。三纲五常不再是捆绑人们的精神枷锁。要是再用过去那种刻板化的三纲五常来审视,这些人的行为很可能都放不进这个论述框架内。我认为小说里非常出色的一点,就是叶炜老师没有把三纲五常刻板化和僵化,其实好多老师在上面都提到了这一点。“仁义”在小说中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根据具体情况来变通调节,那么怎么变通呢?发乎本心,也就是说王阳明的“致良知”,良知是着力点。孔子也说过“为仁由己”,“仁”不是由外人来决定的,而是自己,依着本性,“发乎情,止乎礼”来的。因而“仁义”没有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硬性缝合到万仁义的行为中,而是自然地渗透到小说的肌理中,渗透到麻庄人的文化记忆中。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我认为对“仁义”的描写是《福地》这本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

卢衍鹏(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教授):叶炜第一部长篇小说《五月的爱情》最火的时候,我正在曲师大文学院读大一。下课的时候,我们这些文学青年就围在西联教室的大树下读叶炜的小说,记得当时余秋雨的散文也在流行。2014年,枣庄文联给我寄了一部厚重的书,说是参评枣庄市首届榴花文艺奖的作品,正是叶炜的小说《后土》,这部书最后斩获了文学创作类的一等奖。我在枣庄工作十年,对叶炜写的一切感到特别亲切。乡土文学是一个中国文学无法回避的话题,无论是作为一种创作主题,还是作为一种创作底色,中国文学无法离开乡土这样一个背景。所以说,很多作家都在追随或想超越这个厚重的“乡土”。叶炜拥有作家、大学老师的身份,尤其具有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博士生的重要经历,我感觉这种多重身份对叶炜影响很大。我们知道,中国当前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作家经过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和学术论文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作家的精神折磨,包括宏大叙事、符号化等。因为经过了这种训练,作家对于文学创作的技巧太懂了,反而想表达的东西过多,想实现的目标过大。这容易导致叶炜的创作容量很大,内容太满,尤其是在文学性、审美、语言等方面略显粗粝。好像我们北方人都不太擅长“精细”,也许这种“粗”在文化层面讲是种大气,但从文学美感或者文学阅读这个角度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接受。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消费的时代,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我们常常喜欢阅读一个比较好读的、美感比较突出的文本。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叶炜的小说非常适合被改编成电视、电影,因为叶炜对于时代的把握具有一种文化的自觉。但是单纯从文学创作这个角度来讲,我感觉叶炜可以更多地表现出“柔”的一面。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柔,不是强人所难,而是以一种韧性、人性的力量取胜,是一种柔性的魅力。如果想超越原有的乡土文学,我认为应该提供一种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包括民族、风土、人情、方言、民俗等,这些要素能够成就一种差异化写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在研究儒学的时候有一个思路就是区域儒学,在学术资源等方面可能远不如北大、山大,但在区域儒学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所谓“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种不同区域、千差万别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我感觉叶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别样的地方性知识,一种别样的乡土文学。

杨新刚(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我谈一点儿粗浅的感受吧。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来得及拜读了叶炜先生创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中的《福地》。在品读《福地》的过程中,“喜忧参半”是我的直觉感受。在阅读该作品的过程中就一直有一种惊喜,或者说有这样一种似曾相识的一种感觉:《福地》的情节与叙事,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同时又有一种隐忧,我有这样的一种忧虑,我在考虑是不是接受过系统的文学史教育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叶炜先生的创作,即创作技巧的方面的借鉴与独创关系的处理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直觉在借鉴的“度”的方面稍稍有点儿过。我一直有个评价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原则,就是在关注作品的立意的同时,亦关注其叙事技法的运用:有多少是借鉴继承,又有哪些方面是创作主体的独创。就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使用而言,莫言创作《红高粱》等作品的时代,他可以充分使用之,因为使用该手法的作家还不是太多;到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时代,也还尚可。但随着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成为一种创作的“惯例”之后,后来者再用的话,一定得考虑使用的“度”。我之所以这样的隐忧,是因为当批评者在谈到叙事中的矛盾、問题与情节如何构思与解决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戏不够,鬼神凑”。换句话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要谨慎。否则会影响到对作家及作品的评价。当然,对《福地》这部作品,我也没有来得及细读,只是从头到尾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所言或有不当之处,祈请原谅。瑕不掩瑜,相信叶炜先生的创作之路会越走越宽,步子越迈越坚实有力。因为他的文学的“根据地”“麻庄”王国已经初具规模,其文学王国兵强马壮旌旗猎猎,叶炜先生开疆拓土之势已蓄势待发,期待叶炜先生有更大的收获!

张文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叶炜是从曲阜师大走出的学生,我作为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与有荣焉!阅读这几部作品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叶炜在创作上的一种勃勃的野心,以及巨大的创作潜力。我很看好他。前面很多同行已经从各个角度谈了不少看法,因为时间关系,我再谈一点。因为一直在做社会性别研究,那么我在看叶炜的这几部作品的时候,更为关注他作为一个年轻的新锐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呈现出的女性观。叶炜在三部曲中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尤其是《富矿》更是将“麻姑”的命运作为观察乡土中国变迁的一个核心点。叶炜对女性的书写还是很有特点的,在他的笔下乡村女性拥有了对身体更多的支配权,很多时候能够让生命本能自然释放,从而具有了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和更强烈的生命意识。当然,我们也能看到有时候这种欲望的释放失去节制,使人成为了情欲的奴隶。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书写写出了乡村的真实,包括真实的丑陋,或者说写出了乡村的衰败、失控、失序,我更关注他的这种书写对解读中国女性命运能提供什么样的线索。我感觉目前叶炜对女性人物命运的展示更多地还是出于解读乡村权力和政治结构的考虑,那么我想表达的一个期待是,希望叶炜在未来的作品中可以对女性进行一种更为真实更为独立的观照和书写。祝愿叶炜在创作上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叶炜:实话说,在母校开这个研讨会一开始是非常忐忑的,我还没有写出非常满意的作品,在母校开作品的研讨批评,有风险,风险很大。我正在构思下一个作品,今后一定会拿出比这三部作品更有质地的作品,到时候希望再有机会开这个研讨会。最后,我还是要表达一下感谢,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好朋友,希望以后有更好的作品时,大家再聚。

刘传霞:其实刚才有老师已经描述叶炜老师勃勃野心,其实这里头感觉到叶炜老师作为一个七○后的年轻人,他对梦想的追求,尤其在今天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很多人把写作当成一种商品来对待。现在很多人用什么码字啊,写手啊来描述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七○后的年轻人有这样一种担当是让我们很敬佩的,所以在这里对叶炜老师表示感谢,为我们带来乡土文学更多的了解。另外感谢曲阜师大,给我们这样一个交流机会!

作者:黄发有 刘大先 丛治辰 舒晋瑜 马兵 顾广梅 赵月斌 刘传霞 刘永春 张建波 张清芳 李盛涛 刘新锁 陈夫龙 康长福 朱献贞 张梅 卢衍鹏 杨新刚 张文娟 叶炜

第4篇: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不但符合xx大的精神,而且完全符合广西的实际,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发展战略,我想谈一下对××实施这个发展战略的建议。

第一点,如何把改革和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六大突破”,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两条,一条是产业结构要转换,还有一条是经营机制要转换,这两条一个体现发展问题、一个体现改革问题,其他的也与这两条有关系。整体来讲××经济应该是二元经济,传统的农业和现代工业并存。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换,这是市场化的一个层面,这个层面是改革问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换是另外一个层面,这个层面的发展问题。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问题比一些发展问题是比较自然的过程,这两个东西怎么结合是一个难题,下一步不管××也好、全国也好,都有一个改革和发展怎么进一步良性互动的问题。

第二点,如何把发展高科技产品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结合起来。我们国家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存是非常明显的,x×则更不例外。我觉得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时候不要忘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方面的优势不能丢。

第三点,如何把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最近到北海、钦州、防城港进行了考察,这三个是海港城市,应该说发展海港经济很有潜力。根据××的发展规划,要将北部湾地区发展成城市带,这个构想我认为很好,但是需要长期的努力。要把这些海港城市带跟内地的地区连起来.不光要跟××以及云贵川连起来,甚至也要和湖南、河南等中南地区以及西部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同时××搞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怎样从亚太经济角度来看待经济区域合作,并和经济全球化连在一起,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第5篇:班级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精选范文:班级工作研讨会发言稿(共2篇) 学校为了全面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在这里组织我们进行班级工作研讨会,我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与大家就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生的养成教育

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我所做的就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就是不以班主任的威严压迫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道理说服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学生的知心人。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你懂他,能够把你当成他的最好的朋友,愿意听你的话。我们不要一味的跟学生讲“不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那样她会觉得是你压迫他、制止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里。我们不妨给他讲一些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如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就告诉他这样做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然后也给他人带来了安全,再讲举一些因为上下楼梯不守秩序拥挤抢道造成伤亡事故的例子;要求学生认真做好“两操”,就让他知道做好“两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而不是过于强调认真做好“两操”,不让班级扣分。这样摆事实,讲道理,让他自己感悟,发现,牢记相关的准则,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尽善尽美。

二、如何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一个班的班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优良的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要搞好班风建设,就要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以下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的班风建设中的几条,跟大家一起商讨。

1、抓干部。好的班干部就好像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从一年级带新班后,就开始细致了解班里学生状况,有重点地选拔一些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配相应的任务,帮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树立他们的威信,逐步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在使用和培养班委会干部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以免过于惯纵,使其滋生傲气,又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前进。

2、树榜样。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对工作高度负责,关心每一个学生,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善于用学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在班上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才有学习的方向,才有学习的目标。班风和学风自然就好了。

3、多沟通。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班主任要经常和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保持联系,紧密配合,通过多种形式互通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及时排除班风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三、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1、我认为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课、思品课,利用好这一块思想教育阵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2、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学校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用优美的环境、书香的氛围感染学生。多布置一些展示栏、宣传栏,以展示学校卫生及安全工作方面的先进模范学生,宣传如何做好卫生、安全工作,从感官上给予学生刺激,让这种卫生安全意识深深植根学生心中,乃至开花结果。

四、“问题生”教育

对于“问题生”的教育我也没有什么很好很有效的方法,但我觉得“问题生”往往是最需要爱的,我们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颗爱心,善待“问题生”,以心交心,以理服人,多与之谈心,并能做到持之以恒,相信功夫一定不负有心人的。

每个“问题生”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问题生”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办法,对症下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生”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怎样来判断,我想这是我们抓好“问题生”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学校周边的环境也对班主任对“问题生”的教育带来不利,学校周边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游戏室店,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这些“问题生”,甚至是一些中等生,希望学校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取缔这些游戏室店。

五、如何开展好班队主题教育活动

我认为首先要制订好计划,每月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之间要有关联,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达到主题教育的目的。其次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要活泼多样,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让学生乐于参加,在身心愉悦中接受教育。

以上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肤浅、泛泛之谈,在此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谢谢大家! [班级工作研讨会发言稿(共2篇)]篇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王占良 2011年3月

刚刚我们表彰了首批“优秀班主任”,今天被授予荣誉的3位老师都是仙米中心学校德育人中的宝贝,相信你们在本学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定能发挥更大的模范和引领作用,定会将你们的经验带动和传递给更多的班主任,我们期待着。

一、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六个意识问题:

1、大局意识。大局是学校的大局,学生的大局,是全校一盘棋的观念。我们做事都要以大局为重,不说有损大局的话,不做不利大局的事。如果对于学校的要求,在学生面前你一边布置一边牢骚,试想作为学生如何去理解,怎样去执行呢?你是在提升自己的威信还是在降低自我呢。大局有时是和个人利益对立的,顾大局有时就需要牺牲小利,牺牲个人利益的(包括时间、对家人的照顾等),这更是一种觉悟。

2、责任意识。我们强调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

想法和意愿应该是一致的,往往家长的不配合始于老师的不尊重(不一定是我们现在的不尊重)所以对家长也要强调服务的意识。例如请家长时我们重讲事实摆现象说顾虑,少指责,班主任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急躁而把自己和学校推到两难的境地。

4、安全意识。学校安全无小事,班主任要增强所有工作的事前预见性,安全教育不离口。食品安全、运动安全、活动安全、出行安全、交友安全、教育安全等等,能想到的要说到,能多说的不少说,要有明确的记录。出现问题要冷静,要处理及时,沟通及时。及时通报年级、学校,把握应急事情、突发事情处理的主动权。当我们按照教育规律开展工作时再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我们也不要惧怕,学校永远是大家的坚强后盾,最大的支持。

5、创新意识。我们提倡工作中要勇于创新,形成特色。在常规管理、养成教育的常抓不懈中,我们期待着我们的班主任形成自己的带班特色,贾维老师的军事化管理无客观考核管理模式、陈雪春老师所带的班级课间操从来都是到位最早、规范最好,做操最用力、队列最正气,口号最响亮的班级,还有我们很多的年级组长、功勋班主任、资深班主任都形成了很多的带班特色和风格。你可以在创新班会的实效性上进行模式探讨,在家长会的组织形式上形成特色,在家校沟通上形成独特的风格等等,我们期待着大家能将自己的教育智慧转变为更多的教育创新之举。

6、科研意识。希望年级组长作研究型的教育者,班主任做研究型的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挖掘教育内涵,达到高效的教育效果。每位非毕业班的老师都要参与到学校的课题中来,强化科研意识,在团队中形成小问题小研究,大问题大探讨的局面,提倡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形成高水平的论文,参与学校的优秀论文评比。

一种全面协调的能力。同时左右关系也还包括处理好与科任老师、本年级的其他班级、班主任的协调与配合,沟通与研讨,互补与帮衬。

3、前后关系。我这里想提醒的是要关注活动之前的周密安排、设计、预见性,也要关注后续的总结反思和教育。比如一次集会的纪律不好,我们要思考事先的要求是否明确,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平时的训练是否严格等等,而不仅仅是训斥,同时加强事后的反思和教育,修正以往的教育方式。再比如现在很多班主任都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有一个很好的举措是当老师写满黑板的时候,学生主动擦黑板。老师可以这样做:直接告诉学生;开一个班会讲老师视生如子,勇于奉献的身边事例,激发学生“我能为老师们做些什么的欲望”然后启发学生,达成共识,这样的教育效果肯定不同,学生不仅会感恩老师,更学会了感恩。学校的所有活动我们希望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角度讲明道理,我们建议所有活动都要经历:讲解活动目的意义—规则方法—过程实施—效果总结—反思提升。

4、正反关系。我想讲的是一种心态,因为年级组长、班主任不是专职,我们每个人要完成必要的教学工作和繁重的教育工作,同时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要考虑的问题太杂,棘手问题往往来得突然,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工作做好了,做成了,一定要表彰要鼓励,要总结好的经[班级工作研讨会发言稿(共2篇)]验,同时也希望能找出些不足,

篇二: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目的是总结班级工作经验,查找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力争使全校班主任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注重方法,教书育人,使我校班级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我想讲四点意见:一是感谢与祝贺;二是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三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意见;四是对后段工作的安排。

首先,感谢与祝贺。衷心感谢全体班主任长期以来的辛勤劳动与默默奉献。正是你们的艰辛付出,才奠定了学校各项工作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正是你们,挑起了学校工作的大梁,顶起了学校的一片天。同时,热烈祝贺刚才十二位班主任荣获“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光荣称号。这次评选,经过学校广泛宣传,周密部署,民主调查,精确核算并经行政会认真审核,数据完全来源于学生,结果公平、公正、公开。这表明,这些获奖班主任是真正获得学生承认,备受学生欢迎的。这是一份无上的光荣。“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褒奖;金碑银碑,不如学生的口碑”。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班主任能获此殊荣,那么,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更加顺利,更会成功。

4、个别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与学生关系疏远,班级管理有漏洞有阻碍,事故率高; 希望全体班主任重视以上问题,站在替学生负责、替学校负责、替自己负责的高度,端正思想,改变态度,改进方法,做好班级工作。

2、欣赏每个学生。

魏书生当班主任时,他要求将年级中表现最差的学生都集中到自己班上来。首先他让这些学生找自己的优点,然后向老师汇报。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批评声中,能说出自己一大堆缺点,但要寻找优点,反而使他们手足无措。几天之后,大多数学生都找到了优点,只有小张始终找不到。魏老师批评他:?人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再找不到就要罚你写一篇说明文!?魏老师为学生找不到优点批评学生,那些学生当然不会恨老师,而是充满感激。最后小张说:?找到了一点点,我心眼好。?魏老师肯定他:?心眼好是个大优点。心眼好,爱帮助人,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这个过去跟老师打架的小张,从此积极为班级做好事。

可见,发现并真诚地赞赏学生的优点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法则。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所谓知己者,就是能欣赏自己优点的人。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也不愿意校长或同事整天批评我们的缺点。将心比心,学生也和我们一样。

3、避免对学生无礼的命令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了一件事:有个学生把车子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挡住了别人的通道。老师冲进教室很不客气地说:?是谁的车子挡住了通道??等主人回答之后,这位教师又严厉的说:?马上把车子移开,否则叫人拖走!?这个学生是犯了错,车子是不该停在那里。但是,从那天开始,不止这个学生对老师心存不满,甚至别的学生也常常故意捣蛋,使那位老师不好过。如果这位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一事情,结果会如何?他可以好好的问清楚,然后建议这位学生移开车,以方便别人进出。相信这个学生会乐意这么做,这样也不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所以,换种方式,一定效果不同!

4、倾听学生的心声

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说话者尊敬的一种行为方式。学会倾听,就是让对方在你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敬并在你的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一名班主任,你会不会听,能不能倾听,直接决定着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你的反应,直接决定着教育引导的效果。学会倾听,有三种境界:能听倾诉,会听话音,听懂心声。

下面有一组内心独白:

?每天要写很多作业,除了老师留的,还有父母留的,我成了专门写作业的机器人。??小时候我很幸福,爸妈都很喜欢我,而现在因为成绩达不到爸妈的要求,经常受到训斥责骂。爸妈只喜欢‘分’,不再喜欢我了。??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抚养我,谁也不来看我。??回到家里,妈妈总是没完没了的唠叨,烦死了??家里气氛沉闷,没什么意思,真不想回家。??父母费了不少力把我转到这里,他们以为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而我却一点都不高兴。? 这些都是学生的心声,我们班主任也许听不到,听到了做工作没有呢?

5、搭建沟通的平台

晚上,我打开电脑,看到了她的留言:?老师,您好!我上午的态度很不好,请您能够原谅!?我看完后,立即给她写了个回复:?老师不介意!我想加你为好友?她同意了。我又告诉她:?现在我们是好友了,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她要求我保密。原来,她与班级里的一个男生?好?上了,已有一个多学期。现在,这个男生与另外一个女生?好?上了,她很痛苦,不知所措,整天心神不定,无心学习。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和她聊了近两个多小时。经过几次深入沟通后,我逐渐消除了她心理的障碍,她终于恢复了常态。

为班级管理积累了详细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种问题。所以,我非常愿意成为学生的?网友?,这样,新时代的师生才能真正地结伴成长。

这位班主任运用现代网络与学生沟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还有:言语沟通、身体语言沟通、文字沟通等。搭建沟通的平台,与学生心灵相通,班主任才能有效管理。

三、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古人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宽阔的胸怀。当学生犯错误时或面对学生的缺点,班主任怎样对待就反映了教育的智慧。

有一位老禅师,一天夜里在寺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僧人违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没有声张,走到墙角,移开椅子,席地而坐。不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入院,黑暗中他踩着禅师肩膀跳进了院子。站稳后他才发现踩的是师傅。小和尚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师傅并未厉声责备,而是平静地说:?夜深天凉,何不多穿件衣服??这让小和尚幡然醒悟,从此一心向佛。

禅师宽容了犯错误的弟子,因为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而又智慧的教育。宽容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不要逼人太甚;宽容是细心的发现,而不是轻易的放弃;宽容是耐心的循循善诱,而不是冷漠的置之不理。所以班主任要修炼自己,使自己能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既给自己也给学生留出了发展的空间。

总而言之,学生是人,是具有个性的情感动物。学生的心灵丰富又复杂,许多时候,班主任与学生的身体距离近在咫尺,而心理距离却远在天涯。因此,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够让学生信服尊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对后段工作的安排。一是要紧抓安全不放松。期中考试之后,是一个精神疲沓期。又值

五、六月份,正是极易疲倦、放松警惕、疏于管理的时期。所以各位班主任要警钟长鸣。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尤其是坚决杜绝洗冷水澡等系列安全大事,要牢牢掌控在手中,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二是要全力以赴来备考。高考、中考即将来临,两一两二的期末调考也为时不远,希望各位班主任要培养学风,想方设法提高兴趣,端正态度,抓好常规,协助科任教师,力争各类考试大丰收。三是要改变思路抓班风。班风建设,重在细节。各位班主任要顾全大局,改变思路,改变方式方法。不能不管,不能硬管,不能死管,要在策略上多下功夫。带领全班,勤奋、务实、细致、活泼地开展工作,取得成效,力争班班有特色,班班有实效。

同志们,班主任工作高尚而又辛苦,重要而又平凡。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座的各位尽心尽力,细致耐心,适应时代,与时俱进。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同事的辛勤工作,祝愿我校的班级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第6篇:首届社团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老师、社团代表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社团发展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我很荣幸能代表学院在此发言,与各位指导老师和社团代表们共商社团发展大计。

回顾本学年我院社团发展历程,从上学期的积极筹备,到现在的蓬勃发展,首批6个研究生社团应运而生。新闻社为我院师生速递校园新闻,孜孜不倦;读书社,举办“悦读季”活动,开拓视野;才艺社献艺元旦晚会、校友会,精妙绝伦;体育社推行“全民运动季”,有益身心;棋牌社博弈思辨,群英荟萃;英语俱乐部博览众长,学贯中西。这一系列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我们研究生社团成长,培养了典型的品牌社团与品牌活动,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风采,还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我们学院的文化内涵,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开创性、跨越式的发展。这不仅包含着学校的大力关怀,也凝结着我院学生组织与各社团本身的心血,更离不开广大同学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此付出汗水的老师、同学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学生社团是我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院研究生社团的健壮发展,在此,我对各指导老师和社团提出“一个中心,两个作用,三个共同”的希望:

围绕学校方针政策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学院将继续依照学校的方针政策,管理、监督学生社团的发展,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和优化现有社团结构,强化社团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我院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主动发挥引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有影响、有特色、有创新的社团活动,让社团成员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自我成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打造精品社团,提升活动质量。

谋求社团发展,共同提高文化素养,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共同创建和谐校园。各社团之间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身发展,提高自身水平。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提升社团的影响力,使全院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展现我院研究生社团风貌。

最后,祝我们学院社团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第7篇: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发言。96年我一参加工作就做了五年的班主任,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辞去了班主任工作。07年下半年我又重新披挂上阵,做了06机电2五年制大专班的班主任。时代在进步,情况在变化,班主任工作也日新月异,我和许多新手班主任一样,经历了许多考验,对班主任工作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其实,我的班主任工作成绩很一般,这个学期好不容易才拿了一个月的文明班级,和在座的许多优秀班主任相比,真的很惭愧。下面,我简单地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做

法,旨在抛砖引玉,有不到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1.班主任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阳光心理。

职校班主任工作很难做,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不仅来自于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繁琐性,还有对问题学生出事的担忧以及对学生无心学习现状的无奈。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做到心态平和,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自我减压,如:保持乐观的态度,多想想学生的可爱之处,特别是用问题学生经自己教育后获得的点滴进步鼓舞自己工作的信心,与同事之间交流教学和教育经验排解烦恼找寻更好的教育方法。只有拥有阳光心理,我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班主

任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2.要贴近学生生活做工作,做到宽严相济、恩威并重。

班主任说白了就是孩子头,你要了解他们的生活,要学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面对学生时,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期待。我们许多学生不是不懂道理,而是自制力太差,需要我们老师去督促,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要坚持“爱动其心,严导其行”。对我们职校生的班主任来说,不仅要付出更多的爱心感动学生,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言行,不因他们已往的表现太差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严爱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规范他们的言行,引导他们的行为,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活力,促使他们成人成才。我们班某同学,以前是学生处的常客,打架滋事一定少不了他,他的处分已经是最高级别的了;对待老师的谈话经常是两种态度:一种是张牙舞爪、桀傲不逊,一种是嘻皮笑脸、满不在乎,我所做的是把他的毛捋捋平、把他的态度端端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自己认识守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提醒他规范自己的言行,还鼓励他做值日班长,为班级做些事情。现在的该同学在老师面前经常是恭恭敬敬的样子,在学生处也销声匿迹了,他的字比较好,我们班的黑板报都是他出的,这次艺术节手抄报还得了一等奖。可以说他的表现真的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班还有不少后进学生,

也是经过耐心的长期的做工作,行为举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3.适当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上进。

无论是哪个学生他都想听到表扬的、鼓励的话,一份微不足道的荣誉可能都会使他觉得很有面子。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适当地采取激励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你追我赶的氛围,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比如我们班上学期就开展了“评先推优”的活动,经过任课老师提名、班级民主投票、班主任集中决策几个环节,有25人获得“学习标兵”、“文明学生”、“最佳学习态度奖”、“班级贡献奖”、“技能奖”等奖项,还发了打印的正规的班级奖状。这样的评奖,只要学生有一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拿到。我想,把奖状拿回家过年的学生心里挺高兴,没有拿到奖状的同学心里也会有触动的吧。这学期我们班利用早读课时间搞了个“推荐美文”的读书活动,来个4个小组PK,鼓励大家读好书,交流感受,希望这一活动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这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工作要讲究艺术性和时效性。我们班主任不仅要秉持“爱动其心,严导其行” 的教育原则,还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8篇:集团召开2018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报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言书,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航标灯,是中华民族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令,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稳定高效地推进合肥供水事业长足发展;要立足岗位实际,将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到供水生产经营服务的每个细节,让用户满意、让政府放心,以实际行动共筑中国梦。

目前,新形势下,供水集团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体供水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一是明确企业任务。我们的任务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合肥市城市发展优质稳定高效地做好供水保障和服务。二是明确企业主业。围绕“产供销”流程主线,水源、制水、管网营运、营销服务就是我们的主业,各单位、部门就是要围绕这个主线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企业高效运转。三是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供水行业是朝阳产业,与城市发展共存亡。我们要把合肥供水集团做大做强,不断发挥行业优势,做好水厂建设、管网建设,超前统筹谋划,保障省会城市供水需求与发展。

一要勇于面对问题。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老问题的不断解决以及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供水服务保障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正视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将全体供水人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优质稳定高效供水、服务城市发展上来。二要统筹做好水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水厂建设工艺差异较大、标准不一。我们要综合供水行业发展实际,从方便水厂运营管理出发,加大制水工艺研究,总结和探索水厂建设运行经验做法,进一步指导未来的水厂建设、成本分析、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三要改进工作作风。职能部门要有大局意识,从全公司角度系统地思考问题,善于从宏观层面谋划工作,充分发挥好管理职能,做到“上令下沉、上固下定”,深刻领悟集团公司总体要求,沉下身子深入一线了解需求,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有敢于较真的精神。四要坚持学习不断进取,“比学赶帮超”。目前,全公司上下正在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我们要严格对标对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夯实党建根基激发活力,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五要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贯工作。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要求,全面抓好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廉洁建设,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有敬畏意识、法纪意识的党员干部队伍;认真学习、规范要求、指导实践,做到“干成事、不出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力做好供水服务保障工作。

各单位、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悟好、传达好会议精神,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全市供水保障工作。

第9篇:小学毕业班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全乡教育工作会发言稿

侯平连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毕业班老师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觉到的不仅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源于毕业班的重担,更源于新课改、新理念下如何教好学生的压力。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老师凝心聚力,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家长的配合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力争使毕业班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下面我想就如何进行复习,如何抓住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谈谈我自已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兴趣培养

离考试越来越近,所有学生或多或少会有浮燥心里,会有考不好的担心和焦虑,会觉着累,学生的这些消极的心理需要得到释放和渲泄,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为他们减压,譬如:个别面谈、小组交流、座谈会、班队活动等方式给予关注,以人为本,留心学生心理健康。

同时,复习过程的组织方式是否灵活有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不断地考,注入式的满堂灌,那学生就会觉着枯燥无味,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我们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把复习课上得象新授课那样精彩,那样耐人寻味。 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我们所组织的复习方式应当力求鲜活,就是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学活用活。并且尽力做到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准备,自己主持,自己总结,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进一步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还应注重增强复习的活动性,要设计一些综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表演、辩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使枯燥的复习轻松有趣。

二、注重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延伸

毕业班教师要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既注意增强学生的底气,又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气,充分发挥复习的集体功能,抓准学生复习中的难点、盲点、焦点问题,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

以教材为本,通过复习,对教材的内容充分掌握,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我们可通过迁移重点训练项目,变换类型进行训练,将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以激活知识的发展区,让学生得

到知识的升华。

三、抓住要点难点,切忌平均用力

我认为对于毕业班的复习来说,应当各有侧重,抓住要害。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强化。老师应注意复习的系统性,切忌平均用力。

我们将通过分析近几年的毕业检测试题,认真搞好每个单元的检测,根据检测情况,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组内教师共同商讨,查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有进步的学生多表扬和鼓励。

四、加强家校联系,达成齐抓共管

如果仅依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家庭环境、个人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家长跟老师的密切配合不容忽视。我们通过召开毕业班家长会、个别交流、电话、短信、电子邮箱、qq等联系方式,加强与家长交流,向他们介绍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我们的现实情况,就如何抓毕业班工作提出我们的设想,倾听他们对提出的宝贵意见,以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

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有全体老师的团结奋斗,横市中心小学这颗教育明珠必将更加璀璨夺目。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们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的沉甸甸的情感。我们用心去教诲每一个孩子,我们用情去培育每一个学生,我们无愧于我们的心,我们无悔于我们的事业。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盛开绚丽的花朵。为了横市镇的教育教学事业,让我们携手共进吧。谢谢大家。

上一篇:党政工作总结汇报下一篇:新人开动漫店必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