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2022-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纪录片中国战疫纪观后感 5 篇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本着对中国人民负责和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全国XXX 个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武汉等多个城市关闭离城通道,停止大型群众性活动,暂时关闭景区场馆,严格实施卫生检疫,延长春节假期。中国人民积极配合,全面加强自身安全防护,减少外出和集会,易感人群主动自我隔离。

自从病毒开始到现在为止,每天的行情,大家都在每时每刻挂念着。从物资的捐赠,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交接;从每天的感染人数,到身边的预防措施。

面对疫情,真正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全国上下,统一指挥,闭户不出,举一国之力共同抵抗疫情。放眼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如此威武。生死面前,个人小事关系全国人民的安危。没有这样的执行力,每个省市县都会像武汉一样的严重。生死面前,经济短时间的影响虽然比较严重,但是我们抗过去就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面对疫情,我们体现了大国应该有的国民素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口罩、隔离服,到蔬菜、水饺;从企业到个人,我们的民族经过了不断地洗礼,诠释了什么叫大国风范。

空前严格的防控举措,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目前全球范围的感染病例

不到中国国内病例的 1%,中国的感染病例大多集中在疫情发源地湖北。谭德塞访华时对中国采取的非同寻常举措深表赞赏,认为中方采取的措施不仅保护了中国人民,也保护了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堪称防控疫情的世界标杆。他在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上动情地表示:“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保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在中国以外看到了更多的病例,甚至可能是死亡。”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心得体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让这个冬天更漫长、更寒冷,也让中国人民更团结、更自信。3 月 9 日下午的思政大课上讲述了许多疫情防控工作中所涌现的感人故事,在这场与疾病的战争中,医护人员无疑是付出最多的人,他们是冲锋在最前方的战士,是最无私无畏的逆行者。

身处河南的“南大门”——信阳,我的身边有许多从武汉返乡的人员,疫情爆发后大家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但医护人员却勇敢逆行,在防疫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戴着单薄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次前往武汉返乡人员家中测量体温,观察症状。疫情面前,他们选择勇往直前,默默守护,为家乡人民铸就“白色长城”。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在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90 后”“00 后”占比接近 1/3,这些年轻的一代,在灾难面前,显示出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也会疲惫不堪,也会大汗淋漓,也会在暴力伤医事件后痛心不已,但他们从不会放弃每一个等待救治的病人。每个人对伟大的定义或许不同,但在我心中他们就是伟大的,无惧病魔,不畏艰险,将希望带到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此刻,我们在家中所享受的安稳时光是前线医护人员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换

来的。我们在与家人共聚,可是无数医护人员的家庭却上演着离别。每个人都留恋家的温暖,可是疫情当前,他们只能选择逆行出征,也许他们在梦里早已无数次回到家中,一觉醒来却只能擦掉眼角的泪痕重新投入防疫一线。

“苍穹之下,纵有千古,却从未有哪片土地比这里更桀骜和滚烫,也没有哪儿的人比这里更赤诚和顽强,整整 XXX 万平方公里的山川江河一直在被守护,守护她的从来都不是超人,是 XXX 亿同根的家人。”疫情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医护人员为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负重前行,我们中华儿女更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学习防疫知识,做到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响应贯彻国家号召,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就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支持。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犹如战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而战的严峻斗争。党的初心、使命和宗旨决定了,只要人民需要,党员干部就应当冲在最前面,显出真本事,展现好作风。

在此紧要关头,方显担当本色。不久前,从中央到地方,刚刚对持续半年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总结。初心使命,不是口号,不是空话,是每一个党员干部融汇于日常的自觉,是关键时刻随时能经受历练、接受检验的品质。如今,考验来了,每一名党员,都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懈怠。

风雨如磐的党史无数次证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民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党就能赢得民心,享有威望。而人民对党的理解与认同、亲近与拥护,往往来自点滴之间的尊重与关爱,来自特别关头的守护与担当。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抗疫英雄四字太过于沉重,有人只看到表面的殊荣,可这背后又有多少白衣

天使的生命永远定格在 2020 年。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便是最勇敢的战士,在厚重的防护服下,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有亲人,朋友,孩子,甚至可能就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模样,冲上前线。

归来,他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呼吸与共,与子同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待到魔鬼的疫情灰飞烟灭,还我河山祥和安宁。

当疫情战争打响。社会机器瞬间轰鸣启动,召之能来。来之能战,听到了吗?这是他们逆流而上的呐喊,相信他们,相信自己,就是相信我们的未来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个人心得感想

总是盼着冬天,盼着过年,此时,冬日已至,春节也已至,新冠肺炎这位不速之客,竟不知何时,降临在我们身边。

回首往事,春节时,门庭若市,一出门便能感受到热闹的气氛,你会看的,街上热闹非凡,邻居阿姨们,聚在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还不忘聊上几句,嘘寒问暖;但是现在变了,不同于往日。街上没有了往日那般热闹,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也没有什么人,都在躲避,这可怕的疫病。

本来在这个时节应该是处处莺歌燕舞,但却因为这可怕的疫病,人们不得不待在家中,为国家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是志愿者,工作人员们的负重前行。“您好,请配合我们的检查”,“您好,请您待在家中,减少外出”,“感谢您的配合”,这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在这种时候,不见白衣天使,只有与死神抗战的医护人员们。看着那些死去的人们,死神似乎用着一种轻蔑的语气嘲笑着:“呵,人类!你们抢的过吗?你们真的以为,就凭你们这点薄弱的力量就能与死亡抗衡吗?”抢的过,一定抢的过,08年的非典,我们不也抢过了吗,如果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自信?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母亲。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我们众志成城,坚信我们一定抢的过,所有的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服,整装待发,凭着一颗神圣而伟大的心,坚决与死亡斗争到底。

大年三十本该是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应该好好坐在一起,谈一谈一年的变化,吃上一顿团圆饭。但疫情当前,那些医护人员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碗筷,失掉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连夜奔赴武汉,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年长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无一不是他们所牵挂的。但疫情当前,他们必须要放下。

疫情就像是一湾宽广的海峡,将他们与家人分开;疫情如同一座凶险的山峰,将他们分成两部分,挡在家庭与抗争前线之间,他们在山这头,而家人却在山那头;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他们隔离在这道门门两侧。

这让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在天灾面前,我们人类如此弱小;但其实疫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就一定能够打败它,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相信在樱花烂漫之时,我们一定能够打败疫病,带着家人和孩子,去武汉看一看樱花。去各地游玩,去享受美好生活,那时,岁月静好;那时,月色尤其温柔

,人间也皆是浪漫。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看有感

“灾难是一所学校”,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它总会教给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更加明白该坚定什么、自信什么。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过许多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压倒过,而且越挫越勇,赫然挺立在世界东方。这次疫情虽然来的突然,但我坚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

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多次的灾难病害,多难兴邦,每当磨难当头,都能激发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中国建国以来,就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洪水灾害、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许多或大或小的灾害,中国则在克服这一次次灾难的道路上不断磨炼成长,这些灾难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战疫,不能让最后一步毁了前面的九十九步,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领导,让中华民族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彰显民族坚毅的品性。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响应组织举措,积极配合,若无必要绝不出门,安心在家,不成为潜在的传染源,这便是对国家的贡献。也可以借此在家抗疫的时间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找准目标与方向。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能摘下口罩,露出最美好的笑脸。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人民必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2篇: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500字5篇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一>

创新引领发展、塑造梦想,也带来自信与自豪。近日,我观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它将我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一一展示,同时还涉及到大量的最新科研成就,比如光量子计算机、中国空间站计划、智能制造、基因编辑技术、世界首例3D打印距骨植入手术等等。该片借用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记录了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充满激情活力、才思不竭的创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与世界的距离,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大众未知领域一直未有的成就与骄傲,看到闻鸡起舞的干劲和永无止境的追求。

创新是这一切改变的源泉。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他们有最精明的头脑,有最前沿的思想和不断创造的勇气和力量。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创新制造能力不能和以往同日而语,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而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日积月累的成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创新的沃土上,年轻创新者们蓬勃向上,从不断探索日积月累开始,成就着自己,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属于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

创新让我们有了方向,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时代,事物都是在不断更替变化,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和脉搏,找准方向,走在前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还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顺应发展。与此同时,创新让我们有了更大地底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国家或个人更应如此,如果固步自封,思维固化,感觉良好就不去前进,那么只有挨打的份。

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却感觉自己如井底蛙一般,没有深刻的感受到时代变迁。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我看到了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己在新知识、技术领域的无知和局限。法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树立信心,勇于挑战,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作的需要。有人说,探索者无畏,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二>

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兴事件引发的舆论争议也不是一件坏事,把之前高涨的自我膨胀式的宣传降了降温,可以更加客观冷静的看待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但绝不能因为中兴一事一概否定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就。近年来,舆论界关乎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不乏极端化表达。一种声音是,中国已为技术神话、军事神话、互联网神话充斥;而另一种观点则否定中国科技的一切超越性可能,“超越美国?那是假象。”

回顾历史,记得邓小平复出后主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科技工作,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科技创新一直是我们国家前进发展道路中赖以生存的第一生产力。科技没有国界,科技竞争不等同于战争,是大家都受益的,对一个国家产业的长久发展影响深远。挑战在前,我们更需冷静,既看到中国科技这些年来的成就,又要坦承与世界一流的差距,继续努力。还是那句话,“实事求是”,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颠扑不破的实践指引。逢迎挑战,更应如此。

这几天观看的《创新中国》关注我国最前沿的科学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聚焦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中国制造、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海洋探索等前沿领域,用鲜活的故事记录当下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在这部纪录片中,全程担任解说的就是AI,主创团队用AI分析重现了已故知名配音演员李易的声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中国不断在开展创新驱动战略,强调创新驱动战略对中国的重要性,让每个老百姓切实的感受到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在纪录片呈现的故事中,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激动人心,有时候,坚持比创意更重要。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竞争就像奥运会一样,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美国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差距,并且加入到了竞争行列。我国近几年在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在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两个决定未来科技发展的领域,我们也处在前沿水平。今年7月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科技产业战略已被系统提上日程。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三>

我利用晚间及课余时间观看了纪录片《创新中国》,该片共分六集: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记录了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

观看第一集信息时,我就被纪录片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住:顺丰的无人机投送、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农业、阿里云等等,贴近生活却又感觉不可思议,让我不禁感叹大数据时代信息应用的触角已经探向每一个角落。

当我认真看完六集,感触颇多,《创新中国》如同科普宣传片,将中国最顶尖的创新技术、最出色的创新成果、最有想法的创新人才,一一展示了出来。在这些创新成果中,有些是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的,有些是我们已经在使用却不知成果来得如此艰难的,有些是我们曾经只能想像的,当然也有还处在攻克难关道路上的。

《创新中国》带给我振奋人心的自豪感和无限的期望。曾几何时,中国虽享有悠久的文化传承,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但在世界的舞台上,只是一个饱经沧桑与战火,刚刚获得新生的落后国家。值得我们自豪、能让我们吹嘘的,只有在文字与传承中拥有的历史。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直被贴上价格低廉、质量低、品质差的标签。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民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敢为人先的企业家们。中国制造已经真正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当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我们不能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在其他更多领域,中国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仍在追随国外的先进脚步。我们的身边需要涌现出更多的人,为伟大崇高的理想或简单执着的追求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

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我反省,人生的岁月已走过半程,我却不时在消磨珍贵、美好的时光,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丢失了更崇高的追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家企业、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为了梦想,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四>

利用寒假空档时间观看了纪录片《创新中国》,该片共分六集: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以及浪潮。拍摄了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在这些创新成果中,有些是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的,也有在想象中未曾实现的,有我们已经在使用却不知来之不易的,也有还处在攻克难关道路上的。

观看第一集信息时,我就被纪录片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住:顺丰的无人机投送、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农业、阿里云等等,贴近生活却又感觉不可思议,让我不禁感叹大数据时代信息应用的触角已经探向每一个角落。

当我认真看完六集,感触颇多,《创新中国》如同科普宣传片,将中国最顶尖的创新技术、最出色的创新成果、最有想法的创新人才,一一展示了出来。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不仅能看到这样那样的最新创新成果,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的骄傲和自豪。

《创新中国》带给我振奋人心的自豪感和无限的期望。曾几何时,中国虽享有悠久的文化传承,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但在世界的舞台上,只是一个饱经沧桑与战火,刚刚获得新生的落后国家。值得我们自豪、能让我们吹嘘的,只有在文字与传承中拥有的历史。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直被贴上价格低廉、质量低、品质差的标签。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民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敢为人先的企业家们。中国制造已经真正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当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我们不能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在其他更多领域,中国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仍在追随国外的先进脚步。我们的身边需要涌现出更多的人,为伟大崇高的理想或简单执着的追求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

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我反省,人生的岁月已走过半程,我却不时在消磨珍贵、美好的时光,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丢失了更崇高的追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家企业、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为了梦想,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观后感500字<五>

当我认真看完六集,感触颇多,《创新中国》如同科普宣传片,将中国最顶尖的创新技术、最出色的创新成果、最有想法的创新人才,一一展示了出来。在这些创新成果中,有些是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的,有些是我们已经在使用却不知成果来得如此艰难的,有些是我们曾经只能想像的,当然也有还处在攻克难关道路上的。

《创新中国》带给我振奋人心的自豪感和无限的期望。曾几何时,中国虽享有悠久的文化传承,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但在世界的舞台上,只是一个饱经沧桑与战火,刚刚获得新生的落后国家。值得我们自豪、能让我们吹嘘的,只有在文字与传承中拥有的历史。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直被贴上价格低廉、质量低、品质差的标签。但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中华民族拥有的底蕴与力量,看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所带来的影响,看到了学成归来、不忘祖国的科学家,看到了敢做敢拼、敢为人先的企业家们。中国制造已经真正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当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飞速变迁的时代,我们不能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在其他更多领域,中国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仍在追随国外的先进脚步。我们的身边需要涌现出更多的人,为伟大崇高的理想或简单执着的追求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我反省,人生的岁月已走过半程,我却不时在消磨珍贵、美好的时光,满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丢失了更崇高的追求。一个人、一个团队、一家企业、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绘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3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观后感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影片里提到的数据:

我们居住的地球 正面临以下的危机

1、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2、全球花在武器的经费多于援助各国发展经费12倍

3、每日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10亿人无法取得安全的饮用水

4、10亿人仍饱受饥饿之苦

5、超过50%的世界商业谷物用在喂食动物与生物燃料上

6、全球40%耕地已废耕

7、每年有1千300万公顷的林地消失

8、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危机。生物族群以快于自然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9、75%的渔产品种类已耗尽或面临耗尽危机

10、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已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11、地球上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12、到2050年时,可能会产生2亿的气候难民

首先,我必须要向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准备了15年,拍摄了18个月,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家园》就这样诞生了。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摄影师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还感受到了他那如天地般博大与宽广的胸怀。本来应该是一部充斥着批判和控诉的片子,但他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与平和,没有感情的发泄,没有絮絮叨叨,有的只是陈列在我们眼前的真实画面和真实数据。这一手法正如鲁迅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红肿丑陋的伤疤也可以被赞美的美艳无双。摄影者就是如此的温柔一刀,却反而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这一问题。

影片通过大量的航拍镜头,采用对地球大自然记录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画面完美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地球不断的演变来告之世人:人类的存在时间仅有20万年,却已经打破这个存在了四千万年的地球的生态平衡。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的过渡开采己经危及到自己的家园。但当人类意识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为时己晚。人类只有十年时间去扭转这一趋势。

看完影片,震撼之余,人们还是乐于选择沉默.因为我们知道沉默是一个好的态度,独善其身可能信守一个人的清白,借王小波的话说,时代问题太过重要,置

身于一个休戚与共的环境里已不容许个人顾及自身的清白;对于我们的时代,虽不能说是“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而于其中呼吸、感受并能表达者,只有知书明理的人。那么,接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我们,也该沉默吗?

再来说说文明.农业发展,工业发达,文明开始了.我时刻都没有停止过为人类文明感到骄傲.得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从一出生就享受着便利舒适的生活.毕竟让任何一个人回到过去那茹毛饮血的生活,他也是不大愿意的.但是,让人痛心的是,文明,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在毁灭之上? 第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开始,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文明结束。如今,我们正在朝着这条不归路走下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利比亚的战场上,北约轰炸了卡扎菲的4个儿孙,然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在战火中死去的人,在战火中无家可归的人,还有满天飞舞的战机炮弹,无不是给脆弱的地球火上加油。如果这个也叫文明,那“代价”是不是太过惨重?文明首先应当要建立在和平之上,我是这样认为的。文明应当是精神上的富足,而不是在物资上无尽的攫取。我主张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些。

布莱希特在《致后代人》中说:假如你们谈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要知道,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有他对于时代的感受,每一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他和时代的关系„„逃避只会让地球继续成为“无望的大陆”。 所以我们不能沉默。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家园》这部呼吁环保的绿色影片并没有过于消极的表述人类过渡开采现今有限能源。影片最后展现给观众的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是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无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新能源,如风能、光能等,与现代高科技相接合,慢慢被大众采用并取代现今能源消耗。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可以找得到的。人且做,天且看——浮云世事,如是而已。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顾训中

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

《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出于可信度的考虑,为《家园》撰写的所有评论,由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Al Gore)和美国著名的环保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阅读、审定。环保专家们为贝特朗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数据。因此,有评论说,《家园》展现的是美国人的理性和法国人的感性,堪称完美。

当然,大千世界,无异不有。即使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仍然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地球的温度肇因于它绕行太阳的轨道规模及形状、地轴偏向轨道的角度、放射性衰变及地壳下深埋的重力热(很深奥哦!),人类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说,很少有人会因为一件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牺牲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当然,更有人论证说,正是人的欲望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人放弃、哪怕是节制自己的欲望,都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温室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人类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探究还刚刚开始,结论自然不可能准确。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地球正在越来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正在显现。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地球村最有责任的公民——人类应该做点什么,而不能旁观,更不应继续造孽。这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也是《家园》再次大声疾呼的核心观点。

同样,欲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许许多多科技发明都是因满足人类的欲望而推动、而实现的。然而,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切事物彼此关联”。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相互关联。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不可能无视他事他物,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意想不到的变化便会发生,终将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这正是《家园》所宣扬的核心观点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于追求生活质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虽则荒谬,却因其强大的实利价值而为众多世人固守。其实,即便是眼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已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正在承受各种各样古怪疾病的折磨,这并不以富裕与贫困为界线。何况,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为自己活着。即使只为自己的后人考虑,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所谓生活质量而让后人们承受那污秽的水质、污浊的空气,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气候移民”。人们恢复理性,以头脑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时候了!

《家园》中倡导的“分享、智慧、节制的生活”特别让人感动。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同时,我更希望《家园》能唤起我们心底的爱,建立分享、智慧和节制的生活。”《家园》以融融的暖意描绘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优质的粮食作物,赞扬了哥斯达黎加政府成为第一个放弃军队的国家,将全部军费开支用以国民教育和

绿色旅游,展现了韩国通过全民性植树,重建战争中被无情摧毁了的森林,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5%„„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开始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通过替代、再生、循环、回收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和国民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家园》试图告诉人们,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于我们的行动。

是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欲望时,我们更应该早点行动,多点行动!

电影《家园》观后感

前不久,经人介绍,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了电影《家园》。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15年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

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么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家园》观后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是母亲。人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不过是刹那的闪现,可是这个刹那,却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我们对我们的家园了解多少?她的壮美,她的富饶,她的生命我们看到了多少。《家园》以这样一种深情而缓慢的姿态,讲地球母亲的身世现境一一道来,只有你亲自去观看,否则难以体会其中承载的厚重的情谊和思考,感动于震撼。

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关联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说过了。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道路。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赖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赖都空前的加剧了。相同的模式在不断取代文明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可以制作。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知道。“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知道也难以采取行动,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气候的问题各国吵了几十年,最近更加汹涌,但是吵归吵,实质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来。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

全球每年军费开支总额超过了对落后国家援助总额的12倍。

每天有5000万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源。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全球50%的谷物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这些谷物作为食物,可以养活全世界的人。

40%的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冰盖减少了40%。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经枯竭和减产。

„„

虽然,导演最后依然从世界看到了诸多的希望,并且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期望与憧憬。前途到底如何,路确实是在人类自己脚下了。

整部电影,通篇都是我们已经知道但是却被忽视的真相,对于环境的严峻和恶劣,大家都清楚,但是人的这种滞后的惰性,确实很多时候让大家选择性忽视和遗忘了这一切。带有了某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导演就是要打破这种迷梦,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陈酒,但是,这个被忽视的陈酒,却散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味道。

吕克贝松,这个法国当今电影的怪杰。曾经以《碧海蓝天》等佳作震撼人心,如今,带着对地球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悲伤,再次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和努力,唤醒世人的眼睛。

影片许多镜头都是高空俯拍,许多景致都震撼的美。一方面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方面是人的巧夺天工。但是,人的美景却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上的。许多窒息的美丽背后,就是许多窒息的痛苦。想想死海那个纯净的盐岛,美若如此,却是死海日渐死去的象征。无数生物灭亡的命运,换来了人类的繁荣和生机。我们欣赏它们,却忽视了它们背后的惨烈。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家园,值得我们去守护。

第4篇: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11篇

【导语】3月22日晚8点,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专题节目将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节目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以下是由东星资源网为您带来的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供您品鉴。

【篇一】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以生命赴使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他们用大爱传递力量,守护国人健康,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温暖了整个中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3月22日晚上,《榜样5》在CCTV1黄金时间播放,这已经是第5期榜样节目了,这一期专题节目讲述了白衣战士、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故事,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涌现了无数榜样的力量,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奇迹。

张西京,是一名在疫情一线战斗的医生,带领团队在武汉连续奋战84天,救助患者341名。

张宏是一名护士,她,“一走来,就是一道阳光,一缕清风”,温暖了病人,让他们重拾希望。

杜云,芳草社区的“战疫全能书记”,那段时间,她不惧危险多次寻求物资,为5000多人服务,使社区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说“医院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早一分钟收治患者”。4万多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不惧寒冷,不惧危险,他们用大爱温暖了整个中国,共同演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也共同建设了这个令世人震惊的奇迹。

达娃仓决是西藏那曲的一名普通人民警察,工作中她总是冲在前面,每天从早上九点半工作到凌晨4、5点,高强度的工作致使她听力丧失。

汪勇,一名普通的顺丰快递员,在疫情危难之际,他义务为金银潭医院提供出行服务。牵头组织志愿者为医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他是医护人员心中万能的勇哥。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小太阳队“创造了春天,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战下,终于冬去春来,胜利的曙光渐行渐亮。榜样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谢谢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你们为抗疫做出的点点滴滴让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向所有的榜样们致敬!

【篇二】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收看《榜样5》专题节目时,大家专心致志、紧盯荧屏,生怕错过每一个画面,不时用笔记录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中的精彩内容,特别是武汉保卫战中,中国以“生命至上”凝聚万众一心,以举全国之力对决重大疫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科研人员锐意攻关、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广大民众勇斗疫魔,各行各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抗疫战的决定性胜利!激发了全体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意识和激情。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进典型事迹,再次展现了我们党和各级干部在人民生命安全面前坚持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尊重生命、护佑生命,践行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

在收看结束后组织的研讨交流会上,大家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程施工队神一般的建造速既惊叹、又自豪!对援鄂医疗队、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辛劳付出既钦佩、又感慨!这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英雄壮歌!这是无数仁人志士、专家团队勇挑重担、敢为天下先的拼搏斗志!全体党员同志纷纷表示,要始终把抗疫精神铭记心中,镌刻在骨子里,把它当作极为珍贵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精神财富。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一科主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科主任张西京,临危受命,在万家灯火团圆之际,他积极投身到火神山与死神赛跑的救死扶伤团队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长张宏,与广大医护人员一起不眠不休,积极的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还有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芳草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杜云,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达娃仓决,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等榜样看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舍小家为大家,传承舍身忘死的精神,面对困难冲锋陷阵、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众生,争做一名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好榜样!

【篇三】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篇四】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新春的窗外,飘着片片雪花,大年初一的街道,却空无一人。在这个本该走街串巷,互致祝福的日子,大家却都因这个小小的病毒而待在家中,不得出门。每天听着新闻上确诊病例的增加,全国人民的心一齐跳动,人们无一不关心着疫情的动态。但是,相隔了十个月的今天,中国,却成了全球的零本土病例国家。当外国的友人还在担忧经济危机问题时,中国的经济水平却已持平去年。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才可以让中国在全球一枝独秀?

这是团结!国家一声令下,全国宅家;一声令下,武汉封城;一声令下,援助湖北。疫情的战争是否胜利,取决于人们的心是否齐。一个月,人们自觉的带上了口罩,一个月,人们不再聚集,就是这一月又一月,换来了人们今日的笑脸,换来了那摘下口罩后清新的空气。

这是勇气!4.2万人奔赴武汉,他们奋不顾身的涌向前线。站在他们身后的,有他们白发苍苍的爸爸妈妈们,有满脸泪水的爱人们,更有在家盼着他们回家的子女们。但他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一个个的付出者,哪会换得胜利。于是,他们用衣袖擦干眼泪,用不舍的目光看看家人,咬咬牙,仍然奔向"战场"

这是坚持!曾有外国人问中国医生:"多大岁数的病人就不抢救了?"中国医生告诉他:"无论年龄有多大,我们都尽全力!"是啊,有多少年过半百,甚至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被这些白衣天使们从死神的手里抢过了生命,抢过了时间。他们虽身患重病,却也不忘给医生护士们竖一个鼓励的大拇指。

就是这些小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凝聚成了一股足以让中国战胜疫情,做到本土零病例的强大力量!金秋十月,我们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无不为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骄傲,无不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疫情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定。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篇五】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3月22日晚8点,央视综合频道(CCTV-1)档播放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5》视频直播。

在《榜样5》中分别介绍了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张西京;护士长张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杜云;派出所所长达娃仓决;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等群体或者个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先进事迹。

《榜样5》中的抗疫先进工作者,他们职业不同,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工程建设者、基层干部以及志愿者,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以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坚强品德为打赢武汉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经受住了考验,极短的时间内就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伟大壮举,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尽责、使命担当,更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党性与初心。

疫情来临时,也牵动着鲁泰化学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他们在大难面前,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生产防疫物质的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摸底排查工作;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

当前疫情还未消除,我们要以共产党员为榜样,把学习到的榜样精神化作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强劲动力,立足本职岗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持续稳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篇六】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按照公司党委要求,3月22日,卡车车轮工厂党支部每名党员以各种方式收看中央电视台《榜样5》的实况及录博,并在工厂支部微信群发表观看心得体会,党员们一致感受到,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后,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大家的心灵,澎湃的心潮怎么也不能平静。视频里的“榜样”们,用一颗颗赤诚之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青春与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伟大的抗疫颂歌。党员刘树江说:观看《榜样5》后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他们叫党员”!了解他们的光荣事迹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成为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着一个如何伟大的使命。党员于洪在观看《榜样5》后说:真切的感受找到了“榜样”们就是所有党员学习的标杆,在下步工作中,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同时也要借鉴他们的做法,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车轮企业加油努力。我们每个党员应当细细品鉴榜样,让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发光发热。

【篇七】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观看《榜样5》之后,内心感慨万千,这些“榜样”平凡又伟大,榜样的口号让我振奋、榜样的事迹让我感动;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不为荣誉赞美、只为常人无恙;一只只突击队冲在一线、一杆杆红旗插在抗疫一线……;胜利了,见曙光!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抗击疫情中,青年同志们的表现令人感动”。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向英雄学习,向榜样看齐,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听党指挥,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八】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央视一套在3月22日晚8点播出的《榜样5》,充分的诠释了去年疫情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区各个岗位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的风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是共产党员,危险来了我要冲在最前面。他们用先锋榜样的力量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平凡的工作岗位作为施展才智报负的人生舞台。看了节目,使我深受鼓舞,正是有了向他们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无私的奉献,才能使我们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让我为我的祖国点赞,让我为拼搏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人点赞。今后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在工作中以模范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不平凡的力量。

【篇九】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3月22日,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榜样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们无惧危险,迎难而上,为祖国和人民负重前行,这种伟大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作为新时期的年轻党员,应该时刻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汲取榜样的精神营养,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具体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树立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不断增强工作中的担当责任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重负重、不负韶华。

【篇十】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3月22日晚上20点,我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榜样5》专题节目,倍受感动。这期节目,集中展示了20**年疫情最严重时期,国家调动的各方力量,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涌现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全国各地抽调701.3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充实基层抗疫力量,用可歌可泣的篇章,书写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为我们树立了时代的榜样!节目中反映出抗疫过程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医护人员冲在抗疫最前沿所付出的艰辛与生命、解放军战士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付出的大爱无疆、快递小哥在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接送医护人员、两山医院建设者们付出了汗水与泪水…,正是从这些感人的小故事里,我看到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正是通过抗疫过程的展示,我看到我们的党,时刻将人民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通过我们抗疫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我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让我们通过榜样的力量,真正见识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意志和全人类的精神脊梁!观看后,我会更加激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十一】央视抗疫纪录片《榜样5》观看感想

回顾情中的点点滴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英勇的同志们敢于担当,冲在一线。回到那个迟到的春天,依然让我们泪流满面,回味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生动画面,历史再次告诉我们,不是有希望才有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榜样5》回现了的“抗”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讲述了平凡人的挺身而出,展现了全民抗的故事。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芳草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杜云,在情到来之际,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情爆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了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2000余个,指导辖区居民做好居家隔离。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凡人,温暖了整个中国。

观看《榜样5》的全程是哽咽的,情面前展现出的是大爱、信仰和团结。面对突如其来的情,他们表现出极高的精神信仰与坚定信念,医护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孩子生病依然坚守在岗位;作为党员,遇到危险冲锋在前,遇到困难冲锋在前。她们如春风一般把积极乐观的笑容带给病人,陪伴病人走出疾病。他们不畏惧任何一种情势、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全力救治、为民奉献的医务人员精神令人动容。

抗阻击战中的基层工作者同样让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高原格桑花”达娃仓决在情期间舍小家为大家,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全身心投入到防控情阻击战,左耳累到几近失聪,坚持共赴一场与基层民警的“坚守”之约。

“火神山”完美再现了中国基建速度,10天建成一座医院,一幕幕再现了建筑与时间赛跑,用10天时间完成了以往2年才能建好的方舱医院,是他们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正是这样一个个基层工作者为战胜情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才能使情得到及时的遏制,守护了国家的平安!

《榜样5》完美再现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情的出现再次验证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历史担当,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普通的十四字饱涵了多少伟大事迹。再次回忆起那段坚守时光,依然会流下无声的泪水,再回顾这一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责任与担当或许就在那一刻自觉扛起,正如我们不仅要等待春天,更要创造春天。

第5篇:《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甄选5篇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广大青年干部要礼敬平凡英雄,弘扬榜样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无私奉献,用担当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让“抗疫精神”源远流长!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篇一】《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的声声回荡,《榜样5》于3月22日晚落下帷幕,但令人为之动容的榜样的精神才正在萌发新芽。战争年代,英雄是为了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和平年代,英雄是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无私奉献的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面对气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把责任扛在肩、把使命放在心,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了中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力量,是“每一个我们”应该看齐的方向。

礼敬平凡英雄,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充满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为了践行初心、完成使命,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再看今朝“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时代发展,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若你问什么是初心?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护士长张宏会这样告诉你,“党员就应该先上,用心去守护病人,这样我才能无愧于这份职业,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身份,只要祖国需要,我愿做个挺身而出的凡人”。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道芳草社区党支部“全能书记”杜云会这样告诉你,“我要对得起社区的居民,他们的需求就是我的责任”。

礼敬平凡英雄,主动担当作为。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战争年代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新中国安全的时代担当。72年后的今天,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奋不顾身坚守疫情防控网,“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话语再次响彻大地。若你问你们就不害怕吗?主动冲锋在前、驰援武昌医院的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张西京会这样给你告诉你,“我们必须要有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与担当”。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公安局那曲镇派出所所长达娃仓决会这样告诉你,“我会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礼敬平凡英雄,坚持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目标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繁华都市服务窗口,真心实意服务群众、解民忧思民虑的“微笑天使”让人称赞;车站广场街头巷尾,戴月披星,汗当墨、地作笺、帚为笔的“蓝天卫士”值得喝彩;“生命的摆渡人”快递员汪勇,志愿服务医护人员,“我来守护你们,你们去守护病人”的无私奉献令人钦佩;为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4万名建设工人日夜鏖战、攻坚克难,舍小家顾大家的高风亮节使人起敬……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广大青年干部要礼敬平凡英雄,弘扬榜样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无私奉献,用担当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让“抗疫精神”源远流长!

【篇二】《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

3月22日20点,观看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的《榜样5》专题节目,在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中,瞬间一幕幕感动而又温暖的画面回荡于脑海,浮现于眼前,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还记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抗击疫情过程中,一幕幕感人画面、一个个激动瞬间让我们感慨万分,故事里的每一个主角,在战疫中负重前行、生死较量。为了“大家好、国家好,我们才会好”,他们舍下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不惧个人安危、自愿请战奔赴战“疫”一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家国平安,是他们照亮了我们的山河无恙。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疫抗疫的钢铁长城,为人民撑起了“健康伞”,守住了“生命线”。让我们隔着荧屏,向他们——我们的榜样致敬献礼!

有责任才会有担当,让我们向“无私守护”的榜样致敬。他们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子女……可当疫情来临时,一支支党团员突击队火速成立,一封封请战书按满红手印,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基层干部勇当“逆行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无畏气概,用血肉之躯建起新的长城。他们奋战一线的身影,体现出的是家国情怀,更是深情大爱。不管是“我来守护你们,你们去守护病人”的汪勇还是“要用心守护患者才无愧于自己职业”的张宏或是一直高呼着“居民的需求就是我要做的事”的杜云。他们无疑都是用信仰、大爱和进取,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在危难中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守护着人民的幸福。

有坚持才会有希望,让我们向“忠诚守望”的榜样致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不怕疫情的严峻,心连心、肩并肩抗击疫情。在最美好的春节假期,他们与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相违,与深爱的家人相离,与思念已久的家乡相望,但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于是乎,不管是“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的达娃仓决,还是“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单位党组织,他们都在危难之时共同叫响,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希望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再坚持一下,一起打赢这一仗疫情防控阻击战。

有勇气才会有奇迹,让我们向“勇敢守卫”的榜样致敬。虽然隔着屏幕,我还是忍不住被榜样们抗击疫情的事迹一次次震撼、一次次感动,眼泪模糊了视线。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就把疫情控制住,这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不管是“必须有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与担当”的张西京,还是“我们不是来等待春天的,我们创造春天”的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穿上了防护服他们就是战士,没有雄壮的身躯,也从未体验过刀枪剑戟,然而在疫情袭来时刻他们各个都是英雄好汉!正是因为有他们创造的不平凡,最终为我们划破黑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更在逾越寒冬之后,为我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此时此刻,我能做的就是说声感谢!我知道这感谢的言语很轻,但却是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感谢您们——我的榜样,感谢您们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感谢所有人的付出奉献,感谢让我们有家有爱、见人见景,让民族不老、让梦想常青!

【篇三】《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

3月22日晚8点,反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5》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其中有几句话令几乎所有观众瞬间泪目。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彰显了“只解沙场为国死”的一往无前。这是2020年1月25日,那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张西京等人到达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时,时任该院院长刘智明紧握张西京的手,含着眼泪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一句话,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任,诠释了“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鱼水情深,彰显了人民军队时刻为了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义无反顾,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扎实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以顶天立地的担当,时刻为人民遮风挡雨,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救星”。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彰显了“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在武汉告急的危难时刻,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建设者火速驰援,在400余位奔赴武汉一线的浙江“白衣战士”中,就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吕敏芳科室的“孩子”,有一名主动请缨的小护士年仅23岁,吕敏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战。在送走“孩子”们后,她返回科室含泪写下了《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这首读起来令人泪眼模糊的诗。没有国,哪有家?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无数中华儿女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穿上战袍,你就是战士”!

党员就应该先上,这是我的职责——彰显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敢坚毅。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在病人激增、床位极缺的紧急情况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士长张宏第一时间响应,主动请缨成为首批隔离病房的护士长,“党员就应该先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道出了她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共产党员的心声。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以行动践行了诤诤誓言,在危险和重大考验面前,行使了“我先上”的“特权”,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彰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担当。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有无数像“快递小哥”汪勇一样的普通人,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勇敢地选择向着危险“逆行”。他们虽然还不是党员,却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血脉,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担当,勇于“舍小家、顾大家”,做出了“你们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的壮举,向着光荣神圣的党组织积极靠拢。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汪勇作为《榜样5》人物之一,以及入选“感动中国2020人物”,就是在全社会传播正能量,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在人民心中,敢担当的人最了不起!

【篇四】《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榜样5>专题节目学习收看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全体党员观看《榜样5》,认真学习榜样精神,深入领会榜样力量。观影之余,笔者深感先进党员及党组织崇高表现的背后,凝聚着无数青年党员不忘人民、不改初心的政治信仰,蕴藏着诸多志士跋山涉水、攻坚克难的心力精神,激励着如钢铁雄师般的万千党员在国家振兴的征程中横扫强敌,所向披靡。

“不”改雄心,学习榜样们“精骑所至党为峰”的“自信之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最美建设者”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关党组织,用效率抢时间,以实干显担当,24小时不眠不休,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仅3个月取得武汉保卫战的全面胜利,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历史和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是通向美好幸福的道路,是必须坚持到底的道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当有跨过险滩、迈过大山的绝对自信,笑对风雨、不变颜色,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党的建设在基层一线生根发芽、掌舵领航的坚定信仰者、忠诚执行者,让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

“不”畏苦痛,学习榜样们“敢教日月换苍穹”的“为民之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榜样5》中,一位位优秀党员,一个个先进党组织,在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顽强抗疫,深究其因,正是榜样们心中有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大爱担当,有着舍身护民、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曾经,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途上,奋斗者们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以摧枯拉朽之势力拔穷根,挽救穷人。眼下,在强国富民之路上,作为年轻党员干部,亦当引以为鉴,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基层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锤炼品质,增强本领。在群众的大拇指、同事的欢笑声、领导的赞扬语中,以青春的名义,兑现人生诺言,厚植为民情怀。

“不”怕牺牲,学习榜样们“不破疫情誓不还”的“斗争之心”。从人民军医张西京到社区书记杜云,从人民警察达娃仓决到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他们将自我安危抛之脑后、天下安危放在面前,与病魔赛跑,与死神抗争,谱写了一篇篇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十万同志以生命赴使命,把岗位当站位,舍生忘死、英勇就义,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最光辉灿烂的岁月,生动诠释出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基层干部,我们当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燃灯校长张桂梅等先进人物为榜样,时刻保持战鼓催征、时不我待的紧迫状态,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岗的工作姿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标,永葆斗志、无惧风霜。

【篇五】《榜样5》抗疫记录片观看感想

玉汝于成,百炼成钢,是何等的气势雄浑,令人心潮澎湃。3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5》专题节目首播,作为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选取“人民军医”“白衣天使”“社区书记”“公安干警”“建设团队”“暖心组织”六大素材来展现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勇抢胜利的大无畏气概。

作为一名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对《榜样5》彰显出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攻坚堡垒作用和志愿者义无反顾冲锋疫线的感人事迹深受启发。过去的一年,很庆幸自己也属于“抗疫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幸参与到社区卡口值守、政策宣传解读、居家观察服务、事迹信息挖掘等防疫工作中,通过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自见证中华民族伟大的抗疫精神。

星火燎原,风景独好,用“传承”诠释“精神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新与传承并行。一场伟大的战役收获的往往不只是“城墙”和“堡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你输我赢”,关键在于精神的传承与积淀。身处新时期,年轻干部想要“风景独好”,就必须走进榜样,了解榜样故事,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用智慧和胆识深耕浇灌“火种”,做新时期传统教育的“传承者”,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去创造春天,迎接“精神之花”的绚烂绽放。

雪落无声,大爱无言,用“真心”永葆“人间善”。英雄不问出处,职业无分贵贱。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路战线的英雄豪杰自发式地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疫墙”,他们中有“与死神掰手腕”的阵地医生,有“以居民需求为亟需”的基层社区工作者,有“身死不渝保家卫国”的公安干警、人民子弟兵,有“身系搬砖精神”的“人民公仆”,有被称为“流动红袖箍”的志愿者,等等。这一场伟大战役的胜利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成果的巩固也离不开各个岗位、各大战线所有人的坚守与付出。

明史集智,落地生根,用“智慧”汲取“真力量”。大道至简,用智慧驾驭世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百年风雨兼程路启迪我们:新时期年轻干部要切实提升理论武装,从《榜样》中汲取“榜样力量”,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用“政治三力”启迪“智慧锦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新动能”,用政治智慧和品牌创新“撩动”新世界,让党的百年风雨路深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让人类智慧迸发“真力量”。

走过百年征程路,年轻干部要勇作新时期的“针尖”和“麦芒”,用“针尖麦芒”守护世界的“真善美”,催生“政治智慧”,储蓄驾驭新世界的新动能,磨砺坚不可摧的意志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

第6篇: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一)

用了两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内容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后者讲述的则是人文历史中的一点边缘性的东西,对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为何央视在重视程度上前者不如后者,至少我有这样的感觉。要知道当初《舌尖上的中国》的首播,是在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央视一套节目的晚10点半的黄金时段播出,并非是该片制作者的纪录频道。莫非央视一频道的霸道,掠夺了纪录频道的资源。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是部献给广大网民的礼物,该片让全国已超过6亿的网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触,充实了我过去对互联网

浅薄的认识。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互联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当初对该片的构思是否会有些跟不上变化与发展呢?我想制作该片本身就应具有互联网思维才行,否则制作过程很难适应变化的。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面对的问题,这或许是我今天看这片子没在电视上看的一个不谋而合的原因,我想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连续十天去看一个10集的片子,互联网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要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还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媒体,都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本身运行的规律,利用它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潜力。互联网这个新的生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到互联网思维,让我联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开的1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特别讲到“小米与格力”的故事,讲到了互联网的作用,但是整个公司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传统意义上所做的产业链,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例证,公司在做电商方面,也只不过是在消费互

联网,而真正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创造者,我认为就是要做产业平台,根本不需要去做连锁医院,而应依据公司对行业协会、对专业资源的掌控,去做一个网络平台,将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在行业领域内的专业集合到平台上来,从而为全社会及至全人类的同类患者服务,从而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二):互联网云端化

牛小七

《互联网时代》是中央电视台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大型纪录片,共有10集,分为《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迁徙》、《控制》、《忧虑》、《世界》和《眺望》,呈现了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方面的深层变革,并力图探寻变革背后的本质,展望互联网未来的可能及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在昨晚播出的第九集《世界》中,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类过去、现在和长久的将来,都将依然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多样化。互联网进入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和社会特性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影响,也影响着各国的现在和未来。伴随着节目的播出,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和七牛投资方宽带资本创始人田溯宁与网友进行

在线交流。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田溯宁指出,过去20年,互联网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未来20年我们可能要到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交通、银行、教育、医疗、媒体,都要被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取代。它不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会企业的一种力量。

过去,我们看到互联网只是改变了媒体,电子商务,现在,我们看到金融、教育、医疗都在被互联网改变。今天我们看到互联网背后大的技术,叫云计算,大数据,可佩戴计算,移动通讯,很多技术从历史上来讲,是最接近和美国和硅谷的,这是在中国现在历史上很少有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的20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这种机遇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很特别。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特别头疼的事,在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都有可能非常好解决。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或许在将来五年十年可以将我们特别头疼的大部分事情都解决了。

田溯宁指出,人们都是受各种情绪来左右,四年之前做云计算,很多人说,现在云计算听起来挺浪漫,很多人,那时候有人给我写对联,叫云山雾罩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

看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好,看曾国藩那个时代,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多大的变革,内忧外患,怎么不断修心养性,面对那么大挫折,人类情怀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情感,那么在变革的时候追求我们内心稳定的东西,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吸取的。

田溯宁在现场把互联网的很多属性,对未来的走向,做了一个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端化。从创立起始,七牛就一直专注于数据云端化,让广大企业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把数据托管到云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七牛除了打造了一个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外,还打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并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提供了一套完备的高性能处理和分析框架。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了大批各类挂着云计算头衔的公司,非常热闹,但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在产业从充满泡沫转向冷静,云计算从概念落地为具体服务的时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能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户所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相对领先的几个云服务企业都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七牛作为研发型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深厚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这些技术积累保障了这些年以来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为之后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三):中国文明必将重新登顶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历史上有3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大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根基,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世俗化,摒弃了商朝重视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弊端是过于功利、世俗,相对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终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強悍性格。通过与工

业文明的融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文化进取性逐渐强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了积弱不振的历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国文化有一个缺憾,就是过于强调等级和秩序,好处是稳定,缺点是活力不够、创新不足。以平等、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恰恰能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短处。

实践和科学证明,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文明,经过杂交和杂糅,常常能凸显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恰恰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形成延绵不绝的5000年文明。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文明的巅峰。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天。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四)

最近一部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热播,同时49岁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凭借21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被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评为中国富翁【9月19日马云亲自赴美为阿里巴巴集团融资,寻求通过IPO筹集约210亿美元,引起了震动】,而排名前三的另两个人分别是腾讯和百度的CEO马化腾和李彦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都是中国互

联网中的佼佼者,马云则是中国互联网的大佬。

中国人知道互联网是在1994年。那年的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总统;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多数中国人才开始接触个人计算机;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20年过去了,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今天已是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6亿的中国网民和腾讯、百度等中国网络公司正在重划世界互联网版图。中国创造的4G网络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之一;全球最大的15个社交网络中,6个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岁就拥有4亿多用户的微信。

完全可以说,互联网影响、改变着全世界民众的生活,或者说,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互联网将所说的地球村更早地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距离对互联网来说都不是问题。互联网引发的

问题是,两个人相隔最远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机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五):社群思维

最近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中,《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了一段话:”20世纪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模式,企业雇佣雇员,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为了某个大目标而工作。21世纪的合作模式就没那么正式了,它是关于社群的,有些创意永远不会成为产品,有些社群永远也不会成为公司,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现在有了20世纪合作创新模式的替代”.社群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德森勾画的未来一定是”中心化”被边缘,”自由组织”取代”结构化”.那影响这种关系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精神,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所覆盖的”人性”使然。

脱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用户消费业务群组)论坛中,

谈到罗振宇曾跟她说的一席话:”你看不惯现在90后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会死的呀。”张朝阳也曾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当今的互联网形态是一帮50多岁的CEO领导着40多岁的高管,指挥着30多岁的员工,给十几岁的孩子做产品。”是啊,网络世界俨然已经被他们占据了,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不如说是他们的。

从脸萌到节操精选,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后CEO,70、80后这些”老年”人是该抬头看天了,90后们已经产生了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驱动力。百度副总裁王湛同样是在百度世界CBG论坛上对90后的喜好提炼了五个字:”呆萌贱坏怪”,概括总结了这样一些调调的东西非常容易在90后群体中流行,受到他们的追捧和欢迎。所以,王湛提出现在做的产品和服务,要想着怎么能够和90后、0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怎么样才能和90后一起愉快的玩耍呢?首先要了解他们。于是,在百度世界上,CBG联合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百度90后洞察报告》。加之笔者钻研社群经济以来,发现90后的一些群体特性和社群经济的模式很切合,姑且从社群和大数据的角度谈一谈90后这个群体。

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六)

前两天看完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二十来年,中国进入互联网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回想高中时代,还因为去网吧被父母说是玩物丧志,可如今已经退休的父母却开始习惯于上网游戏、上微博、看新闻,父亲还用互联网联系上了当年下乡的战友,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人却很少,如今的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和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这些鼎鼎大名的时代比肩,互联网从心灵上拉近了全人类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改变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

1.一个事物的发明总是在众多人努力之后,从1945年设想电脑互联,到1991年每个人都可以连上互联网,这其中经过很漫长的曲折过程,而他的发明却是苏美冷战的产物。

2.互联网和蒸汽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意义,让我相信未来它的巨大威力将逐步显示出来。

3.希望我家峰哥可以在电动汽车上有创造和发明,成为改变人类文明的人,实现他的梦想。马云会不会代表中国为互联网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我这一生又准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4.看了互联网发明史,才知道80后的我们是跟互联网一起出生成长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互联网早就有了,原来1994年中国才加入网络,那年我8岁。大学四年都是学计算机的,至今也没能形象的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到底是怎么运作。

深处其中的我们,却很少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许某天所从事的行业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颠覆,到时候埋怨时运不济的人们,今天是否有危机感?想想面对wiki时的《大英百科全书》吧。《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观后感6篇》

上一篇:英语四级经典句型下一篇:毕业生自我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