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活动新闻稿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十九大活动新闻稿

危机与转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流变和走向

【摘要】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危机话语始终悬浮在新闻学研究的领空,随之而生的还有新闻业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文章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新闻学研究进行回顾,从动荡的新闻业态、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伦理和规制、新闻叙事和话语、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学理论再阐释、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八个方面勾勒出新闻学危机的总体特征和自我救赎的实践版图。通過梳理研究成果,展开论题思考,认识新闻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变革和重塑,以期在不确定性迷雾中把握新闻学研究的脉络和转向。

【关键词】十九大 新闻学研究 新闻业态 新闻从业者 新闻生产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4.015

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变革,给新闻业带来空前的不确定性,加速的时间流动和泛化的空间转换,使得新闻业逐渐偏离传统实践活动的轨道。不同于以往新闻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当前新闻学锚定物缺位,新闻领地和边界一再被模糊甚至难以重新描摹,失序的危险蚕食着新闻学传统合法性的基础。危机话语成为近五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焦点,但与扩散的危机话语相伴而生的,还有新闻学自我救赎和转型重构的决心、韧劲,宏大视野的理论观照体现了新闻场域的发展弹性。在行业壁垒消失和众声喧哗中,从不同范畴、议题厘清当前新闻学研究的脉络,有助于重新把握当前新闻业多元素、跨领域、超复杂的发展图景。

一、动荡的新闻业态:技术变革和融合转型

新闻业不是自主性程度高的场域,他律化的特性使得新闻业难以脱离政治、资本、技术、社会等力量的支配。近五年来,技术的迭代与革新导致了新闻实践和新闻活动的本体性变化,围绕新闻业危机的讨论始终将技术变革摆在核心位置。新一轮的传播技术重构了新闻业态的面貌,新闻活动基本要素发生深层次嬗变,新兴的传媒业态开始嵌入人们的生活。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社会化媒体、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未来的传媒业带来用户分析的场景化、精准化与智能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新闻分发的社交化、个性化,新闻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媒体正进入智能化时代。[1]也有学者认识到生态系统转换下的新闻业发展轨迹与职业范式的偏离,认为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给新闻业变迁造成了某种特定的在地后果:权力关系调适溢出了尚未坚实的新闻场域,跨越了新闻业仍待固化的职业边界。[2]边界的溢出意味着新闻场域的封闭属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节点互联、泛在化、开放的全域连接。

新闻业进入了一个边界重构的时代,专业新闻的回归和专业性重塑成为新闻业的重要议题。有学者认为,无论边界如何打破,未来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方式,均是专业性的重塑,这种重塑的专业性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实践的专业性。[3]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更多技术以集群和联动态势发展更迭,促成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对人类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密集迭代,使新闻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5G时代专业新闻回归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4]但与技术变迁互为表里的“后真相”危机无疑限制了专业性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后真相”不仅冲击新闻业的基本原则,挑战人们对新闻的认知,也通过新闻的社群化传播影响社会的良性建构。[5]

技术的赋权将人们的视角转向技术特性与新闻业关系的张力呈现,在关于新闻业态的讨论中,技术被视为不确定性的动因,同时也是危机突围的解题方案。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升级转型,催生了新的信息产业链和媒体群,形成了新的媒介圈层,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开始形成新的版图。[6]技术为传媒的融合转型提供了基础性动力,存在着更好服务社会发展的潜能。技术通过融合消除垄断赖以生存的基础,进而驱动传媒业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中,以提高新闻业服务社会发展的效率。[7]对技术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技术价值乌托邦和失乐园浅层的探讨,而是深入新闻业整体性变革的系统之中,宏观展望新闻业态变局,探索未来新闻业存在的可能性。在动荡和转型中寻求新闻业相对可行的、稳定的方向,仍是新闻业态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新闻从业者身份转换:职业失落和角色调适

数字化环境下,黄金时期和纯真年代业已远去。在急速变动的新闻场域中,新闻从业者被时代洪流推入危机话语的前端,正面临着权威塌陷和合法性的危机,开放、多元的行动主体模糊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也解构了职业共同体内在的统一性,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退场和坚守在这个时代共同上演,新闻人的职业心态和角色定位处于不断调适之中。

聚焦外部社会环境结构性变化导致的职业困境,可进一步阐释新闻工作者的失落和焦虑。有学者认为,新闻业的巨大变化之一是时间性结构的变化,面对新闻加速过程中“永机动化”的工作要求,编辑记者作为有着生命与精力极限的个体,面临着巨大的身心挑战,导致自我焦虑不断积累。[8]同时,有学者根据田野研究资料和其他公开资料,考察了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新闻节奏的变化,研究发现,新闻生产节奏加快造成的最显著的负面后果是编辑工作压力增加和推送内容强调情感而放弃深度。[9]如果说新闻生产加速导致了新闻人的异化,那么新闻人为适应新闻生态变迁进行的自我调整和市场迎合也可能加剧新闻职业权威的消解,职业困境就像无法调节的循环死结。

面对职业困境,职业流动越来越成为新闻从业者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的结果。有研究认为,中国新闻从业者对职业想象的幻灭,逐渐产生的对职业志向的困惑和行动方位感的缺失,职业价值感知特别是工资薪酬、保险待遇等保障因素的下降,使得部分从业者挣扎在现实生存困境中,这两者都严重影响了从业者的情感承诺。[10]调查记者作为传统媒体人的主要代表,成为学者们研究新闻从业者流动的主要对象。有学者提到,职业流动行为主要归因于部门管理和收入晋升,导致职业效能感下降。[11]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离场者不是退却者,他们的理想情怀并未泯灭,在行业剧烈动荡和身份模糊的不确定性中,新闻从业者也在想象和重构理想的职业身份,试图以新的角色参与公共生活的阐释。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从业者是一种“液态的连接”,一方面,新闻从业者以模糊、多样的职业身份面对行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群体整合的想象和渴望,回顾或呼唤清晰、固定的职业身份,以此克服自身主体地位的焦虑。[12]立足当下新闻场域的多元实践,众多学者聚焦正在调适的新闻人社会角色。有学者认识到智能化时代赋予了新闻从业者新的角色内涵,提出在职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把关人”与“守门人”呈现出向“策展人”角色发展的趋势,新闻从业人员不再是单一地做新闻的信息传播者,而是兼具新闻信息的意义阐释者、传播网络的搭建者等多重角色。[13]在多元的新闻实践语境中,学者们意识到了专业和阐释取向在新闻业领域的乏力,也看到了传统职业新闻角色与现实语境不相匹配下新闻人的矛盾和挣扎,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对过往充满留恋时,学者们也力求从当前新闻场域出发,积极定位新闻从业者新的角色。在研究过程中,多采用深度访谈或是田野调查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当前新闻人的心态转换,但不可避免会忽略被遮蔽的深层次元素,更多第一手观察和参与的经验证据需运用于对新闻社群的研究中。

三、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闻创新和主体变迁

圍绕新闻业的危机突围和自我救赎,在多路径、多节点的阐释框架下,各类新闻行动主体正主动探索新闻生产重大变革的可行性方案。数字媒介的强势嵌入突破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垄断框架,越来越多非专业化、非制度化、跨边界、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模式出现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多元主体将新闻生产带入更加创新开放的发展空间。在喜忧参半的争论中,新闻生产实践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近五年来,从新闻生产领域内部发力的新闻创新实践成为关注的焦点,全新的新闻产品或新闻文体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强的塑造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新闻生产重构提供了新的可能。人工心智新闻可通过人工感知、人工情感、人工意识对新闻全流程的参与和进驻,促使新闻实践生产力提高,在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上实现新的突破。[14]除了多元化的新闻产品,更具互动性、故事性、视觉化的叙事转向开始在新闻生产领域全面开花、多元拓展。非虚构新闻写作则从各种文学取向中汲取养分,扩展新闻文体的内涵和外延,将故事性的元素整合进新闻的描述生产中。有学者提到,在流动、开放、多变的新闻业中,新闻从业者围绕非虚构写作这样一种文体实践方式,在新闻业的沙地上拓展领地。[15]新闻与游戏的融合也成为新闻生产领域的一大创新。在新闻游戏中,传统的文字、声音与图像媒介的报道形态,可以转化为融合化的交互游戏,游戏为新闻文本的形态与功能添加了新内容和新形式,通过其解构后的新闻文本使新闻行业在新的领域找到了转型突破口。[16]

学者们对新闻创新的看法没有沉浸在欢呼和雀跃中,而是以一种审慎的目光看待新闻创新为数字时代新闻生产做出的贡献,新闻创新到底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仍未分明。有学者认为,在数字化环境下,新闻客户端作为新闻创新,可理解为渠道创新、形式创新,而非内容创新。[17]甚至有学者提到,生产背后的内容和技术合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内容和技术团队存在着技术需求矛盾、生产理念矛盾和内外部立场之间的矛盾。[18]在新闻创新实践的协作生产中,生产主体仍未摆脱路径依赖,创新在开放和保守的策略中游移,内容和技术存在断层现象,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融共生。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格局中专业媒体绝对性的主体优势逐渐转向多元行动者和业余者共同参与的主体格局,用户、技术、非专业媒体等开始介入主体位置。有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中20个新闻热点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多元主体介入新闻场域后,新闻边界日益模糊,新闻成为多元主体协作竞争的产物,新闻内容泛化,事实与意见的界限模糊,新闻的对话性与个人视角增强,传统新闻基模面临社交媒体新叙述的颠覆。[19]如果说生产的业余力量占据主体地位是对专业模式的解构,那么智能新闻夹带的技术参数则引发了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担忧。有学者提到,在智能媒介网络中的所有人和物,都在为以算法为核心的智能媒介网络主体的“永存”而服务,而人仅作为一种关联要素存在于智能媒介的网络主体之中。[20]从技术主体、人—机联姻主体到智能媒介网络主体可以看到,人逐渐克服了对技术的畏惧和排斥,脱离人与技术的二元对立,以一种开放的、共享的、高站位的姿态看待多元主体对新闻生产格局的建构。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多元生产主体如何形成发展合力,如何有序展开新闻生产,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四、新闻伦理和规制:新闻失范和算法迷思

伴随着新闻业整体性变迁,一些隐性弊端开始显性化,尤其是技术和商业资本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今,频发的失范现象和算法迷思传达出的新闻常规失灵,进一步延展了新闻业危机话语,学者们也主动出击,试图塑造出伦理观念和实践逻辑同构的规范体系。

新闻失范行为屡禁不止,不断给新闻伦理带来新的问题和困境,学者们试图透过新闻业态的更迭方向,发现新形势下失范现象的存在形态和矛盾根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下,新闻伦理失范不再是新闻生产空间领域的博弈和斗争,而是延伸至更宏观层面上对受众公共生活的限制。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二是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三是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四是智能推荐易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21]可以发现,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引诱下,失范形式愈加多样,失范概念一再被放大。甚至越来越多的失范现象超出伦理空间,涉足法规层面。如新闻聚合平台和自媒体将版权冲突拉入新闻生产矛盾的前台。有学者提到,聚合分发平台未经许可而进行以商业为目的整合新闻报道的行为,不仅侵害了传统新闻出版者的著作权,还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导致两者之间的著作权冲突加剧。[22]

在新闻伦理的探讨中,算法推荐的双重属性即存在的伦理、社会后果和治理潜能使其成为新闻学研究中棘手的难题。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算法新闻分别在数据、代码、生产者层面产生隐私侵犯、新闻价值模糊、从业者主体性削弱等诸多伦理风险,[23]尤其是算法所裹挟的新闻透明性问题需深刻反思。另一方面,对算法的治理效果抱以厚望,认为算法能够从技术逻辑上为新闻规制提出新的思路。有学者强调,用算法治理假新闻是智媒时代社交平台新闻治理的新手段,算法—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交平台假新闻治理的效果。[24]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趋向,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新闻伦理体系与现实语境的极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对新闻伦理问题进行重新考察成为共识。有研究从社会责任、人本主义和美的原则三方面为重组新闻伦理体系提供洞见,将这三个原则作为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伦理体系的三个核心观念支柱。[25]也有学者对伦理研究体系建设发出质疑,认为当前研究暴露出学科建设滞后、研究范式单一、基础理论框架不清晰,以及缺乏基础理论、核心议题和伦理规范的研究创新等问题。[26]关于新闻伦理的研究,不仅看到了新闻实践过程中隐含的新闻伦理风险和危机,也开始重新审视新闻伦理研究的方向。但业界现实和学界思考的融合需进一步加强,更多立足于当前复杂现实图景,突破个案式、批判式的学理性研究。

五、新闻叙事和话语:记忆、情感和实践

在新聞话语与社会情境的互构关系影响下,新闻业危机不可避免地会波及新闻话语生产,而新闻专业话语的衰弱则加剧了危机程度。但这并不代表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完全失去了存在价值,在政治场和社会场的驱动作用下,新闻话语与政治、社会实践的关系愈加紧密。透过新闻话语实践可以窥视话语背后的运作机理以及文本书写、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这体现了新闻话语在议题建构和情感认知中的作用,肯定了新闻话语的意义和价值。多元、有效的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成为新闻业维持自身权威性和合法性的稻草。

从媒介记忆的视角切入,研究普遍认为,新闻话语对社会记忆具有强有力的建构功能,新闻话语呈现出的记忆机会和记忆结构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学者通过研究2000—2018年记者节的话语发现,张季鸾和范长江两位报人在记者节话语中的机会并不均等,由于显著性、归属意义和政治效用三个维度的差异,记者们对两位历史人物产生了不一样的认知,张季鸾在非正式场合获得了记者们的专业认可,而范长江由于国家的声望建构则获得了超出新闻界的名声。[27]激活集体记忆、唤醒共同情感、赋予当前社会话题相应的历史意义的生产模式,同样是新闻话语实践的重要手段。有学者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不仅积极建构“非典”和“新冠”之间的历史类比,还致力于激活、挪用“非典”共同记忆,在专业和道德层面为不同时代的医护人员加冕。[28]

围绕社会对新闻业的期冀,新闻媒体不断顺应社会发展目标来维持自身话语的地位。面对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学者们致力于研究我国媒体话语实践的价值和改进策略;另一方面,呈现国际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情感倾向和价值传递。有研究认为,规约对外新闻传播文本书写的话语图示值得深究,这可以启发和指引我国英语媒体的新闻文本生产与制作,更准确地在“本地话语—世界话语”“中国概念—国际概念”“中国思维逻辑—他国思维逻辑”间找到转换、对接的突破口。[29]这一研究发现可为我国对外话语实践提供构想。在对他者新闻话语的研究上,有学者分析了《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和“人权”两大议题的话语,结果显示,中国的扶贫减贫这一具有正面效应的中国故事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并没有获得公正的报道,而是与“人权”议题一起呈现出断裂的框架特征,西方媒体表现出了“西方中心”的偏见性认知。[30]学界研究凸显了创造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新闻话语的合法性地位。在对新闻叙事策略和话语实践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通过历时性的分析来呈现新闻话语,以及个人情感认知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联,从唤醒记忆和服务社会需求层面展开新闻话语多元实践,既能从正面凸显新闻话语的有效性,又能反向验证构建新闻专业话语的紧迫性。当然,在这个动荡与急速变动的时代,未来新闻话语框架需不断调整才能获得相应的正当性。

六、中国新闻史研究:报刊实践和多元转向

史学研究作为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能定位当下,也能规定未来。在新闻业危机四处蔓延的背景下,完善历史脉络搭建、优化新闻史研究体系,对巩固新闻学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在凸显本体意识的同时,也积极向外开拓更多相互勾连的领域,探寻多元化的阐释路径,以提升新闻史研究的现实观照和创新性发展。其一,研究试图突破新闻史书写的单一政治史、革命史范式,引入媒介、观念史等研究范式;其二,在研究框架中关注人的存在和实践,强调报人群体的公共实践和读者的地位。

众多学者不再囿于报纸内容与历史现实的关系,转向从特定历史时期下报纸、报馆等事物的媒介属性中思考报刊与社会间关系的复杂形态。有学者指出,要立足人类沟通层面重新理解“去塞求通”,并以媒介之“通”为视野,以中介化实践为路径,着眼于媒介的联结和转化,使报刊史成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相遇、碰撞、改变和构成的关系形态史。[31]但也有学者从报刊观念阐释的角度解读中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路径,提出在近代本土报刊活动中存在一种独特而突出的话语现象——“以史阐报”,即在观念上认为中国近现代的报刊活动与传统史书书写行动的某些性质或特征类似,这也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32]

在关注报刊的公共实践时,新闻史研究更加注重报人与历史的互动,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勾勒职业记者的形成路径。有研究通过梳理中国近代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出现及其职业化历程发现,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化是摄影界和新闻界精英人士职业结合的产物。[33]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学者们也将视角转向传播的另一极,从各种史料中窥探读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定位,研究发现宋代邸报读者大体可分为基本读者和扩散型读者,读者群体相对庞大,涵盖了当时主要的政治、文化精英。读者群的庞大和消费能力的稳定性成为小报诞生、发展的促成因素,而其阶层特点又成为当时舆论监督效果提升的保障性因素。[34]

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们试图打破以往的研究传统,脱离报纸的内容属性,从媒介、观念等角度全方面、多角度解读报刊发展及其实践,力求为认识报刊与社会的关系提供更多的思路。从对物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探寻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历程和读者群的特性是目前研究以现代取向观照历史的体现。但新闻史研究的前进动能不止于此,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学者认为数字化兴起为新闻史研究带来新机遇,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量化研究在人文社科界兴起,如何通过数字手段推动新闻史学的研究成为一道难题。[35]这意味着未来新闻史研究存在进一步解放发展的可能。

七、新闻学理论再阐释:观念反思和本土化探索

在经历了漫长的“新闻无学”论争之后,新闻业的危机冲击了新闻学的理论根基。数字技术的发展暴露了新闻学知识体系与当下复杂生动的新闻实践相脱嵌的问题。建立在传统职业语境上的新闻理论往往提炼、萃取为经验性、规范性的知识。但新闻业的系统性改革早已模糊了新闻职业边界,线性化的生产流程被开放流动、高度复杂的新闻生产所取代,固定、单一的知识架构难以契合混杂的、变动的新闻实践模式。在现有语境下对新闻学理论进行反思和再阐释成为重要课题,理论谱系应如何发展才能更紧密地联系和嵌入新闻活动情境,学者们在进行新闻观念反思的基础上,也从本土路径想象未来的学术走向。

新闻业危机质疑的不只是新闻学浅表层知识,新闻学知识范式更新需要体系性的变革,理论范式应重新锚定新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新闻学已经开启由职业主导范式向社会主导范式的转换过程,这意味着新闻学开始在人与新闻关系的总问题视野中进一步“上升”和“下沉”,即走向宏观的新闻学和生活世界的新闻学。[36]也有学者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坚守新闻学本身的根基,需要以新闻而非信息作为逻辑生产点,目光应该投射在新闻的属性以及新闻业与社会公共理想之间的关联。[37]不论是何种观点,学界普遍认为新闻学的逻辑起点不再是职业化的新闻业态,而应该从更广阔的人与社会发展的视域中、从人与技术的关系中寻求新闻业的常规,新闻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应该更新。

在此基础上,学界开启了对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等基础问题的再审视。有学者认为新闻应该重回研究的知识之维,在数字媒介时代,新闻作为一种常识,有着各种不同的知识型,平台让“地方性知识”和“社群性知识”及“在手的新闻”“上手的新闻”一同涌现在用户面前,为用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知识社区。[38]不论新闻演变为何种面目,新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是不争的事实,能否抓住变化的本质成为一大难题。再加上多元生产主体的介入稀释了专业话语,新闻真实性、专业主义的内涵不断被扭曲,新闻的本质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因此,在新语境下对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专业主义等经典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和解读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在不同类型生产主体的相互作用下,新兴媒介环境中新闻真实的类型应该是“有机真实”。[39]真实性不再掌握在专业媒体的书写中,不同报道主体的相互影响同样可以呈现出真实。作为规范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是如此,在数字化的冲击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假设正在被多元行动者和技术要素改写。但记者们仍需坚守新闻业的最高理想,正是由于拥有这种力量,新闻界依然能施展其批判功能。[40]一般认为,尽管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发生嬗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意义没有被剥夺。

新闻理论在本土化探索中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西方理论的中国实践,二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发展。在近五年的研究中,前者主要以建设性新闻的探讨为主,后者主要围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开。建设性新闻在我国新闻学研究中形成研究热点。有学者认为,建设性新闻与我国一直提倡的新闻建设性不谋而合,很有可能成为这一代新闻业的主流。[41]但鉴于中西语境下建设性新闻的不同内涵,有学者提出,在具体的应用中须警惕潜在的理论风险,避免过分强调积极心理和方案导向而走向极端。[42]这五年来,新闻传播学界在不断充实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时,注重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中提炼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养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呈现应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考量和中国风格。[43]在目前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转向经典,重回历史语境,探索马克思新闻实践本来面目,力求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有学者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放在欧洲大历史和德意志成长史中进行考察,杜绝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不健康的实用主义和不正确的教条主义的态度。[44]当然,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之一。有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以党性原则为鲜明主线,以正确导向为基本要求,以人民为工作中心,包含了遵循规律的内在逻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45]不论是建设性新闻还是中国特色新闻学都表明,中国新闻学的本土化探索从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中寻求资源和动力,开拓了广泛的学术空间。

八、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坚守与改革

新闻生产模式变革、新闻从业人员加速流动、新闻伦理失范常态化等问题冲击着目前的新闻学教育标准。急速变动的信息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和新闻业态脱节的问题空前显现。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如何适应技术、行业、知识融合趋势,克服教育反应迟缓的惯性,打造面向未来的新闻学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闻业自身危机的路径。围绕新闻学教育的“变”与“不变”,新闻学界展开了多维立体的探讨。

在新聞教育坚守和改革的探索中,学者们强调将社会责任、实践技能和人的发展相结合,基于新闻业态的巨变,确定教育方位,寻找恰当的发力点。有学者认为,只有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及智能时代技术与人共生的逻辑发展主线,保持对“新近之事”“如是我闻”之问题意识与责任态度,才能使新闻学教育永远携时共进。[46]破解人工智能汹涌之势下的教育困局,有学者认为,唯一路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思维,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技能与观念的融合、专业设置的融合、新闻传播人才与舆论工作者身份认同的融合。[47]面对新闻学跨学科交叉的趋势,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冲击,变革成为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大方向和大前提,处理新闻学多学科、多层次的融合,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成为新闻学教育变革的主要路径。

除了理念上的讨论,新闻学教育也试图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模式,力求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等方面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学者认为,当前的新闻教育亟须解决新闻教育规模及人才培养定位、新闻教育的創新与守成、师资队伍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硕士教育、资金与实验条件保障等问题。[48]也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行稳致远需要紧跟传媒前沿,完善适应媒介需求的教学内容与培养体系;创新学科发展,搭建一支面向未来的学术梯队。[49]

结语

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趋势引发新闻生产、流通、接受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变革。今天,新闻业不再是简单、纯粹的线性发展逻辑,诸要素累积的合力共同塑造着新闻生态。新闻业态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新闻从业者经历的职业焦虑和职业流动、被多元行动者重构的新闻生产格局、不断被延展的新闻伦理失范概念等问题,均反映了新闻学研究视域处于变化的不确定性状态中。常规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解释路径与现实环境不适配,液态的形式、流动的空间等话语成为新闻要素的代名词,基于此,业界、学界和教育界开始对危机下的新闻学进行重新审视,从不确定性中找出解题方案。

面对瞬息万变的新闻生态,业界、学界和教育界试图超越对危局简单化的问题修补和查漏补缺,在变局中探寻、追问,辨识新闻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目前的研究反映出三条路径:一是在外部的压力下,新闻业态从内部发力,突破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总体性技术环境下展开多元实践,促进融合转型、调适自身角色、创新新闻生产,同时围绕国家政策和主导性意识形态,寻求可行性的话语实践模式;二是学界从更广阔的视域和与时俱进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重新审视新闻学的元问题、元动力、逻辑起点及其衍生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在超复杂的新闻图景中把握新闻学存在的价值和相对稳定的发展特性;三是教育界在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多元、融合的新闻人才培育模式。

在未来的新闻学研究中,需要以动态、开放的姿态审视新闻学正在经历的变局,抓住新闻业危机和转机的关键节点,促进业界、学界和教育界的对话,催生三者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内在联结。

参考文献:

[1] 彭兰. 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J]. 中国出版,2017(24):3-8.

[2] 谭小荷. 错位与张力:区块链新闻业的创新困境[J]. 南京社会科学,2020(12):99-108.

[3] 彭兰. 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J]. 现代传播,2018(5):1-8.

[4] 蔡雯,翁之颢. 专业新闻的回归与重塑——兼论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具体策略[J]. 编辑之友,2019(7):5-9,22.

[5]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 新闻大学,2017(3):28-33.

[6] 弥建立. 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传播变革和中国媒体格局重构[J]. 编辑之友,2018(11):69-74.

[7] 朱春阳. 垄断、创新与融合:新时期以来我国传媒业变革的基本路径[J]. 新闻界,2019(10):10-16.

[8] 王海燕. 加速的新闻:数字化环境下新闻工作的时间性变化及影响[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0):36-54,127.

[9] 陈阳. 每日推送10次意味着什么?——关于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田野观察与思考[J]. 新闻记者,2019(9):23-31.

[10] 王军,韩晓宁. 坚定与动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承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0(8):66-87.

[11] 曹艳辉.“双重推力”与“单维拉力”: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流动研究[J]. 新闻大学,2019(7):53-67,122-123.

[12] 周睿鸣,徐煜,李先知. 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7):27-48,126-127.

[13] 王斌,顾天成. 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转型[J]. 新闻与写作,2019(4):29-36.

[14] 唐铮,湛超越. 人工心智新闻的概念、原理及应用价值[J]. 新闻爱好者,2021(2):16-21.

[15] 邓力. 在新闻业的沙上“圈地”:非虚构写作的位置创立与领地扩张[J]. 新闻记者,2020(9):25-36.

[16] 曾祥敏,方雪悦. 新闻游戏:概念、意义、功能和交互叙事规律研究[J]. 现代传播,2018(1):70-77.

[17] 王海燕. 数字新闻创新的变与不变——基于十家媒体客户端新闻与纸媒报道的对比分析[J]. 新闻记者,2020(9):3-13.

[18] 肖鳕桐,方洁. 内容与技术如何协作?——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20(11):99-118.

[19] 蔡雯,凌昱. 从“新冠肺炎”热点传播看新闻边界的颠覆与重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7):5-20,126.

[20] 吴璟薇,郝洁. 智能新闻生产:媒介网络、双重的人及关系主体的重建[J]. 国际新闻界,2021(2):78-97.

[21] 靖鸣,娄翠.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18(1):9-13.

[22] 刘友华,魏远山. 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的著作权冲突及解决[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5):69-87,127.

[23] 尹凯民,梁懿. 算法新闻的伦理争议及审视[J]. 现代传播,2021(9):64-68.

[24] 张超. 社交平台假新闻的算法治理:逻辑、局限与协同治理模式[J]. 新闻界,2019(11):19-28,99.

[25] 常江. 規范重组: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建构[J]. 新闻记者,2019(8):37-45.

[26] 季为民. 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向[J]. 现代传播,2020(4):31-37.

[27] 白红义. 记者节话语中的角色模范:中国新闻业的记忆机会结构研究(2000—2018)[J]. 国际新闻界,2019(9):60-83.

[28] 李红涛,韩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历史类比、记忆加冕与瘟疫想象[J]. 新闻记者,2020(10):15-31.

[29] 任玥,李智.新闻的“话语图示”——论对外新闻传播中的跨语言书写[J]. 国际新闻界,2020(10):86-98.

[30] 史安斌,王沛楠.断裂的新闻框架:《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与“人权”议题的双重话语[J]. 新闻大学,2019(5):1-12,116.

[31] 黄旦. 报纸和报馆:考察中国报刊历史的视野——以戈公振和梁启超为例[J]. 学术月刊,2020(10):165-178.

[32] 李滨,龙绵绵,陈立平. 以史阐报:中国近现代报刊观念发展的一种本土化路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5):100-114,128.

[33] 路鹏程. 从照相馆到新闻馆:中国近代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形成与发展[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10):110-125,128.

[34] 魏海岩,徐一铭,云浩桐. 宋代邸报读者特点及其影响[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5):108-120..

[35] 张晓锋,程河清. 中国新闻史研究70年(1949—2019)[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8):24-42,126.

[36] 杨保军. 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上升”与“下沉”[J]. 新闻大学,2021(01):1-10,117.

[37] 孙江,李婷,杨舒颖.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学研究的变与不变——由新闻行业观察与研究类公号引发的思考[J]. 中国记者,2018(7):57-59.

[38] 胡翼青,张婧妍. 作为常识的新闻: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J].国际新闻界,2021(8):22-40.

[39] 杨保军. 论新闻的“有机真实”[J]. 新闻大学,2020(1):40-52,126.

[40] 迈克尔·舒德森,周岩. 新闻的真实面孔——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寻找“真新闻”[J]. 新闻记者,2017(5):75-77.

[41] 唐绪军. 建设性新闻与新闻的建设性[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S1):9-14.

[42] 徐敬宏,张如坤,张世文. 建设性新闻的冷思考:中西语境、理论风险与实践误区[J]. 新闻大学,2020(6):12-22,122.

[43] 童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组成和来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J]. 当代传播,2021(2):4-7,30.

[44] 尹韵公. 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J]. 新闻大学,2021(6):11-30,121-122.

[45] 张垒,李成.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发展——论习近平新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贡献[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7):5-12,126.

[46] 徐来,黄煜. “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J]. 全球传媒学刊,2017(4):25-39.

[47] 李惊雷.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困境[J]. 中国出版,2019(6):38-42.

[48] 蔡雯. 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17(3):6-18.

[49] 高晓虹,赵希婧. 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7(1):22-25.

作者:张涛甫 陈佳怡

第2篇: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宪法的实施,加强监督力度,在依法治国实践过程中建立、健全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作用。

关键词:十九大;宪法权威;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树立的又一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宪法权威

1.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三者的高度统一,是立国之根基、是强国之重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宪法化的集中体现。我国要想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尊严,实现宪法的顺利实施。

1.2权威的概念

权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配,二是服从,前者是一种使人服从的力量,后者是人对权力的认可、支持与服从。规则的稳定性、规则的明确性、规则的权威性以及规则的一致性是法治的根本特征,这里所谓的规则,具有平等适用、程序保护、第三方执行、不溯及既往以及公开的特征。法治社会之中,规则也有着稳定性的特征,也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2]。法治社会之中,法律、宪法拥有最高的权威,也就是说,任何人也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这种权威,则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1.3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权威在于树立。树立宪法权威,便是树立国家主权、人民主体地位以及党领导一切的至上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各政党、各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且要承担保证宪法顺利实施、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并注重宪法的有效实施与自觉遵守。

宪法的权威还在于实施与维护。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维护党的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宪制基础与执政地位、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与依宪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依法治理能力与依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巩固政体、维护国体、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保证民族团结,起着积极的作用。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保障国家法治的权威与统一、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建设法治中国,产生着良好的影响。

为了深化依法治國实践,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法治新征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必须更加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与维护,并要积极加强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力度,全面贯彻宪法的实施,并使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我国宪法学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才能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

2.1将推进依法治国与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要求。要想要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应将推进依法治国与加强宪法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以及全民守法等环节中去,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融合、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文化[4]。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示,推进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以良法推动国家发展,确保善治,与此同时,构建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在真正意义上将维护宪法权威与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2.2积极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应将学习宪法精神、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者有机联系起来,将实施宪法、宣传宪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对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均对宪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掌握。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力与根本利益,保证全体公民均能依法享有权力、履行义务,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中领略到宪法的尊严、体会到宪法的权威、感受到宪法的魅力、体验到宪法的温暖。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多种路径,主要包括宪法有效实施以及宪法宣传教育两种形式,路径包括组织全体公民参与宪法教育活动、深入推广宪法宣誓活动、开展合宪性审查活动、对违宪行为依法给予查处、确保宪法基本权利的严格落实等等。通过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利于缩短宪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将抽象的、高高在上的宪法条文,转变为符合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求与基本政治诉求的具体方式,从而使宪法由以往的“软法”“闲法”变成了刚性之法、可用之法、行动之法。具体实践过程中,在致力于实现宪法“脱虚向实”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深化人民群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不仅要使人民群众对宪法产生法治认同、政治认同,还要使其对宪法产生情感认同、思想认同以及事实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新宪法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法制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14-22+148.

[2]郎志恒.弘扬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J].公民与法(综合版),2017(12):60.

[3]李森.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增强法治观念——总公司举办法律知识竞赛[J].城市公共交通,2017(12):59.

[4]车克欣.以十九大精神指引人大工作创新发展[J].北京人大,2017(12):35.

作者:柳亚蓉

第3篇:“十九大”的教育话题

十九大报告中的教育论述

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更好的教育筑就更好的中国

教育人士谈十九大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三、坚定文化自信

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方面,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另外,在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方面,应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来源:新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2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达2.65亿人,非学历教育注册人数5325.5万人。我们对比十八大召开时201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级各类教育的进展: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五年超4%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果从1993年第一次提出4%目标算起,我们用了20年时间。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是很大的一件事。”

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6年,全国幼儿园达到24万所,比2012年增加了5.9万所,增长32.6%;全国在园幼儿4413.9万人,比2012年增加 728.1万人,增长19.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五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70%基本普及目标,也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小学新生都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

2016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万所,在校生1.4亿人。其中,小学17.8万所,在校生9913万人;初中5.2万所,在校生4329.4万人。小学净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

2016年,全国共有高中阶段学校2.5万所,受学龄人口下降影响,在校生3970.1万人,比2012年减少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3万所,在校生2366.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万所,在校生1599万人,中职学生占40.3%。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5%,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国家83.8%的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正在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2016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比2012年增加90所,其中普通高校2596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373.8万人,增长11.2%,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40%目标,正在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

目前,我国高校年度科技论文数量达到全球八分之一,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同步提升。若干高水平大学国际学术排行榜位置不断前移。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用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2012年到2016年,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加到770个,有学科进入ESI前1%的高校从91所增加到192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2016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中高职在校生2682万人。每年约有280万个家庭通过高职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同时,广泛开展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的各类培训,每年达上亿人次。

继续教育形式丰富,学习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2016年,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学人数共计1229.3万人,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863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廣泛开展。目前,有7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等机构学习,4560多万人次群众参与各类学习活动。

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

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1万所,比2012年增加3.1万所,增长22.2%,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33.4%;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学生4825.4万人,比2012年增加914.3万人,增长23.4%,占全国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2%,比2012年提高5.3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呈现新面貌

截至2016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578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与2012年相比,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增加75.3万,增长50.9%;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增加16.2万人,增长11.3%;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增加9516人,增长21.6%;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增加18.7万人,增长2.1%。

教育交流合作日益广泛深入

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5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3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截至2017年6月,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4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各类学员210万人,实现全球广覆盖,大幅提升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在人才支撑方面。2016年,高等教育共为社会输送1193万毕业生,另有中等职业教育533.6万人,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五年来,共有3400万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和3000余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其总量相当于英国或法国全国的人口,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科技创新与服务方面。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到653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约7.8%。高校牵头承担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近60%,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占全部授奖数量的60%以上。五年来,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791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五分之一。依托高校建设的各类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的主要聚集区。6所高校研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来源:《人民教育》)

一、立德树人,夯实强国之基

“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慨就是:思政教育的春天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代表深有感触,“思政教育不仅‘传道授业’,更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要把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为,绝非一件易事,更不能凭喊破嗓子的一时虚火,而要靠‘润物无声’的真功巧力。要有真本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由教育部统编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投入使用,更全面、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通课内课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代表表示,这三科教材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抓手。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师资培训,比如通过远程教学,开发针对教师的系统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正成为不少教师自觉的追求。“作为老师,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青年学生在一起。”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凌解放代表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追求的是朋友式的关系,教学相长,和他们平等交流。“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了,对学业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了,这5年,学生越来越自信,能力越来越强,我对他们充满信心。”

“教师职业带给我的是巨大的荣誉感、踏实感、责任感和压力感。这是一个启迪人心灵的、塑造下一代的事业,我愿意把我心仪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蒙曼代表说。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在每一位教育者耳畔时时回响。

二、更好的教育,凸显升级发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理念是指引。“更好的教育”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从“低重心”发展战略,即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升级到“高重心”的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迎接时代挑战是国人的期盼。学校正努力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基础、一流师资为保障、一流文化为根本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双创’教育引领,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一流人才。”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说。

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好的教育就是让更多的学子享受更适合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苏州教育由‘基本均衡’起步,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新阶段。”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代表认为,“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是在缩小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均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开始,我们重视教给学生知识,后来发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重要。但即使这样,也没有达到教育的根本和全部,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就自己。这必须在学生自主选择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代表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生态,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和校长是朋友,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意见,也可以把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一面暴露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的契机。

三、公平,成就每个人

更好的教育,是对公平的坚守。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学校教师仲威平代表没想到,与粉笔、黑板相伴多年的她,现在使用起电脑,走进了数字化时代。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新建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配置了价值80多亿元的新设备。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出彩人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在贵州,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开办精准脱贫班,动员贫困适龄学生和未就业青年入学就读。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代表说:“目前已建成双山职教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海南省确定了“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十二字目标。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代表告诉记者:“全省中职学校开设了93个中职扶贫励志班,现在读学生2805人。帮助贫困学生在中职、大学毕业后100%就业。实现义务教育‘衣食住行学’财政兜底资助,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资助体系,已发放特惠性资助5.35亿元。”

(来源:《光明日报》)

高等教育有望普及化

“收看了十九大现场视频直播,仿佛身临其境,心情十分激动。”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研究员庞海芍说,五年来,党中央带领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所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庞海芍深切感受的是,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原计划2020年毛入学率40%的目标,近几年有望突破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素质教育思想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较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学堂创始人蔡剑也表示,回顾这五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完整教育体系;惩治了一批教育领域的腐败者。在十九大召开这一历史节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期待进一步深化全面教育改革,特别是提升人民生命价值的教育以及全民创新素质提升。“教育呼唤党的坚强领导与建立协同创新体系。”

交通更便利、办事更方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谈起十九大,回想这五年来的发展变化,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海云说:“作为一名山西人、身在临汾的老师,我感受最深的、同时带给我便利的,一个是交通发展,另一个是行政管理。高铁和机场的修建,让我原来经常为出差辗转而发愁的经历成为历史;行政事务的越来越规范和简化,让我们办事少了很多的烦恼,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生活中,李海云感受到这五年来身边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她说,不管是大学里的同事,行政机关的朋友,还是农村的亲戚朋友,大家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生活质量,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等等。这些都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说明国家教育大计、依法治国等思想已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我接触最多的家庭教育方面,我看到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学习热情,也看到很多中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努力。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三个‘注重’的思想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已经逐渐落实,也反映出人民生活有了重大改善,不再为生计奔波,可以腾出时间精力关注家庭教育问题。”

“我们学生每年实习都是在农村,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居多,多数学校教师老龄化,出现职业倦怠,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这几年包括我们在内,不少人在关注农村教育,关注留守儿童,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更需要政策支持。”李海云期待,随着十九大的召开,能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能让地方高校发展得到更多的支持。

同时,她希望家庭教育方面有相关政策,保证家长们有自我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也给学校和社会做好坚强后盾。

对教育的投入有目共睹 专业设备多得让大人都羡慕

“以往出国旅游的人会感慨国外的便捷,现在反而是怀念国内有外卖、有淘宝的日子。”对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教师籍小婷而言,这五年来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国家在互联网经济上的发展。“如今外卖、物流、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各种服务实在太方便了,大大节省了生活的时间成本。”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籍小婷在教育上也感受很深。“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学到各种以前只有到了大學才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平时可以用到很多专业的设备,就连许多大人都很羡慕。”籍小婷说,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仅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这几年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可谓有目共睹。

(来源:凤凰网)

第4篇:喜迎十九大活动新闻稿

青春喜迎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

——华山教育集团轨道运校皋兰校区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皋兰校区积极通过座谈研讨、主题学习、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工作和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间营造喜迎十九大的良好舆论氛围,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优异的工作和学习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体师生观看纪录片《辉煌中国》和政论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辉煌中国》,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鲜活的百姓生活现场、激动人心的生产一线现场,呈现出“大美中国、大爱中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的动人场景,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片共分《举旗定向》、《人民至上》、《攻坚克难》、《凝心铸魂》、《强军路上》、《合作共赢》、《永立潮头》七集。全片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五年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展现决策理念、重要顶层设计酝酿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和奋力推进过程,充分表现了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和智慧,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生动讲述五年以来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经学校组织,我校全体师生利用晚自习观看,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取得辉煌成绩,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幸福感,使全体师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二、喜迎“十九大”画展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10月17日,我校在社团联合会的组织下,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画展。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以书言志、以画寄情,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本次主题画展,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的人文素养,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班主任“五本一台”及教师教案展评

“五本一台”,即班会记录本、班务记录本、谈话记录本、学分绩考核本、工作日志本及学生台账,是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第一手资料,记载着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我校为了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优秀经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于10月18日下午3:00进行了班主任“五本一台”和教师教案的展评活动。

在展评中,老师们各自翻阅着其他老师的“五本一台”和教案,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又提出改进意见,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同事们提出的意见,老师们都表示要借鉴他人的好做法,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运用。最后,经过评比卢文静老师和刘江红老师的“五本一台”均获得“优秀五本一台”,卢文静老师和李洋洋老师的教案获得“优秀教案”。

展评后,李校长进行了点评。他讲到:通过检查发现绝大多数老师教案能够根据实际作出详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在重点知识讲解和难点突破的方法上能用红色笔批注,教案布局美观;多数青年教师都能把各个环节的过渡语言认真地设计,教案书写页数较多。但也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教案备注和课后反思写得不够详细、深入,欠缺时效性,没有全面的将教学得失及时整理并且写出详细改进措施等。最后,李校长讲到: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展评契机,多交流、多讨论,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五本一台”及教案,改进学生管理办法和教学方法,提升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教学效能,争创带班和教学典范。

我校将继续开展“模块化”教学、“第二课堂”、金秋十月“书画展”、“青春励志”演讲比赛、校园篮球赛、示范课等系列教育教学和社团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新高潮,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第5篇:十九大新闻稿

关注党的十九大

本站讯(通讯员 李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改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正在召开,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时刻关注。

十九大上提出的"工作必须务实,过程必须扎实,结果必须真实",体现出中共改革坚持一个"实"字。古语道:"实者,荣也。"中国不断发展,走向繁荣,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显荣威。我们可以相信,中国在中共这个成熟的党派的带领下,定能脚踏实地,戮力前行!本次十九大在教育方面贴近现实教育情况、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化发展,要加快一流大学及学科建设。同时,也对青年寄予厚望,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有理想本领担当,更应坚定信念,务实肯干,不懈奋斗成就新时代。

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启发我们作为大学生只有敢于克服自身惰性,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才能尽早消灭存在于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内在阻碍因素,才能更好地应对外界不良干扰,做到身正心静,从而取得更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十九大中提出中国梦更是年轻一代的梦,对于属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要扛起复兴中华的大旗,不能仅仅是喊喊口号,而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我们不仅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好好学习,更应该赶上时代的潮流,打开我们的思维,努力创新,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方能“少年强,则国强”。

第6篇:十九大观看新闻稿

2017年11月10日晚7:30,逸夫楼503正在进行着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学习十九大活动。参与人员有工程系党支部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全体成员认真的观看十九大视频,不时的低头思考并记下个人想法,整个氛围严肃认真。 在观看完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十九大视频后,参与同志们积极发言,阐述个人想法。章文杰同志首先发言,提出了中国与美国相比谁更年轻的问题,认为看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而2020年我国实现现代化,军事化,信息化是基于国情的。预备党员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发表个人意见,其中不乏精彩的言辞。赵智同志认为党员首先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明白自己的入党动机,摆正心态,从思想的角度发表个人想法。而王苏芬同志则是分享自己牢记的三句话“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学习生活的角度和大家

国富与民强向来相互促进,身为大学生,在校认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而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的同志们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积极参与党日活动,提升自我思想,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相信在好的榜样带领下,工程系同学们必将再接再厉,为工程系的辉煌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7篇:解读十九大报告新闻发布会材料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 各位中外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首先简要谈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认识和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极不平凡”四个字,说出了全党8900多万党员、全国13亿多人民深刻的感悟、无限的感慨和无比的自豪。从国内来看,这五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力挽狂澜,淬火成钢、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五年。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有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五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而中国则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百业兴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两句话的精辟概括铿锵有力、客观准确、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一是全方位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魄、激浊扬清的责任担当、雷厉风行的果敢行动,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是开创性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智慧、大视野、大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是深层次的。五年来的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先后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很多改革成果都已经通过立法和制度确认下来。综观古今中外改革史,像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全方位、宽领域、大力度、深层次主动改革世所罕见。

四是根本性的。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五年来的变革和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五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推进历史性重大变革、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总书记作为我们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谢谢大家!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我简要谈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两个问题谈点体会和认识。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报告的一大亮点,贯穿报告全篇。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用了“五个是”作了精辟概括。一是,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我理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二是,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三是,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四是,这“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五是,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句话是讲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作出这个重大论断是有充分根据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又作了归纳和精练,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八大算起已经过去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经近40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社会需求看。我们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在新时代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必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判断。谢谢大家!

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刚才袁主任讲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我觉得其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我觉得这是十九大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的历史贡献。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任何理论都属于它那个时代,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才能深刻认识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称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说,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这个重大课题就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理解,时代、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第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的。习近平同志以一系列创新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九大报告把这些创新观点概括为“八个明确”和 “十四个坚持”。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实践和全党智慧的结晶,但它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在领导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这一科学理论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第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正是遵循这一思想,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会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

我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对新目标的理解。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既要明确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重点,也要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战略谋划。十九大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第一,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再过三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三年是决胜的三年、攻关的三年,特别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或者说是重要的标志。十九大报告明确这“三大攻坚战”,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全面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难点重点、主攻方向,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2020年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同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两步走”的意义在于:一是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早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再过三年也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将分两个15年安排。这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就完整了,实际上分成这样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是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我们党过去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次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说和过去的目标相比提前了15年。一方面说明我们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当然,作出这样一个安排我觉得是非常有把握的,也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而奋斗。

三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原来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一方面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另外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这样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四是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次两步走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哪里呢?是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所以才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不要增长速度了,我们要的是什么呢?我们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来实现,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谢谢!

中央纪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组组长、国资委党委委员江金权

各位中外记者: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主要就新时代和党的建设总要求介绍一些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性成就,指出: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我们党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可以说,党的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了“政治报告”的特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全篇,成为全篇的“纲”和“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由六个层次构成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条指导方针,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立体“坐标系”和精准“定位仪”。我个人认为,这个总目标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值得注意,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十九大确定的新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最重要的,是统领、是核心,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最终必须落实到政治建设上。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作用。这是党的十九大在党建方面最大的创新。

报告着眼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定了八项重点工作。限于时间,我这里就其中的两条作一下介绍。

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报告在这方面部署了四项任务:一是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特别是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也是新提出来的,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这16个字就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四是加强党性锻炼,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我理解,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说勾画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党的十九大部署,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理解,这实际上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谢谢大家。

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对学习十九大报告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部分内容的体会。

整个十九大报告3.2万字,第十三部分4100字,占了报告的八分之一,可见分量之重。这部分1个序言、8项要求,条条都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句句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誓言。在昨天刚刚结束的一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要继续革除一切侵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要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再一次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对全面从严治党、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强有力的领导。 这部分我的学习体会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紧紧围绕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去五年,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案件,从李春城到孙政才,共292人,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严重问题。所以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就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

第二,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过去五年,我们共查处多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呢?18.9万件。处理党员干部多少人?25.6万人。就在刚刚过去的“两节”,中央纪委网站还通报了160多起。可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以,今后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也是总书记常讲的一句话,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大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绝不能让“四风”反弹回潮,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第三,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报告强调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第四,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十九大仍然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政治判断,提出18字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要明确今后的惩治重点,那就是在高压态势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反映集中,已经进入了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清除政治问题与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去我们这几年查处的部级干部、局级干部的数字都有了,我们查了多少处级干部呢?纪律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人,乡科级干部24.6万人,村支书、村委会主任27.8万人。所以要推动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使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真正感受到管党治党的成效。再有,追逃追赃不停步。我们这几年由于强高压、长震慑,外逃人数逐渐递减,2014年外逃人数是101人,到了2015年就是31人,到了2016年就是19人,今年到现在只有4人。我们追逃防逃一起抓,这样才有了从2014到今年逐年的下降。总书记强调,不管十年、二十年,尚有一人在逃,追逃就绝不停止,展现了党中央顽强的意志品质。所以我们未来几年,要通过不懈努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赢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第五,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把党内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擦亮巡视利剑,推进市县巡察;擦亮派驻“探头”,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十九大的安排,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迅速在全国推开,这样实现我们的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国家监察三个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谢谢大家。

第8篇:站在新起点 踏上新征程 十九大精神宣讲新闻稿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______县委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会

职业中专专场

2017年12月1日县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走进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十九大报告、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大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解读。学校广大老师聚精会神听宣讲,认认真真做笔记。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报告会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理论、讲出了要点,紧扣了实际,令人振奋,要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各个岗位上、体现到具体行动中。

报告会上,主讲人职业中专校长王大雷从十九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惠民的具体情况等8个方面进行了宣讲。他紧扣十九大报告原文,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围绕“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中央精神进行阐释,赢得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学校老师表示这是一次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同时又是很有深度很全面很接地气的宣讲。这次宣讲全面深入、解读联系实际,充满了正能量。听完宣讲,深受教育和鼓舞。 这场宣讲会既是一次高质量的专题辅导会,也是对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发令枪”和“指挥棒”。全体老师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不但要把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还要拿出求实的行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以创建省规范化学校为抓手,推动学校工作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7年12月2日

第9篇: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方案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根据县委要求,制定本学习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路。通过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集中到建设经济强县、和谐**上来,扎实推进我县****管理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组织领导,我单位成立以****为组长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工作落实。

三、学习安排

我办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1月1日至11月底,认真组织好全体干部的集中学习,认真学习报告原文,广泛研讨报告精髓,深入探讨实践意义,领会十九大报告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 第二阶段:11月底至12月底,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与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贯彻在工作实际中,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及谋划明年工作,研究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制定具体工作规划。

第三阶段:今年12月至明年上半年认真抓好专题学习。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购买十九大辅导读物,分专题对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进行学习,不断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发动广大干部投入到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中,把理论学习与基层调研相结合,把理论成果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四、几点要求

一要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基本精神上下功夫。十九大确定了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所作报告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精髓,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要在结合实际、开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局面上下功夫。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以致用,以各项工作的新成绩体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成效,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要在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上下功夫。保证全体干部按时参加集中学习,认真抓好学习,科学安排工作,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要对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全体党员干部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领导干部调研报告不少于1份。

四要在创新手段、深化学习效果上下功夫。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要充分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学习工具,加强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力度,切实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7年11月8日

上一篇:吉林大学工程流体力学下一篇:教育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