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2023-0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2014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一、金融改革启新篇

【背景材料】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2014年1月11日,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探析】

《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使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推动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

《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政府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试题预测】

1.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A。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①②正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诸多因素有关,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一定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③错;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有关,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不能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④错。故选A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不少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财政部表示,2014年将探索更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和手段。

材料二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与财税体制和要素价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1)有人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靠政府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为防范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该观点看到了政府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一面。

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企业本身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优化企业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小微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信心。故这个观点又是片面的。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融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国内国际等多方面的问题以防范风险。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内和国际的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③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金融体制改革涉及财政和货币、银行和企业、国内和国外等方面,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统筹考虑,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防范风险。

二、感动中国树楷模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0日晚上20时,“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于2013年10月启动,经《光明日报》等全国30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以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评定产生。最终,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

《生活与哲学》角度: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感动中国人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人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试题预测】

1.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体现出他们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和无私贡献的美好品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应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答】A。“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①应选;“感动中国人物”都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正确。③是政治生活中的要求,不是哲学方面的启示;④观点本身正确,但不是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从2002年开始,迄今共举办了13届,共评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中国人,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材料二 沈克泉和沈昌健只是普通的农民,却有培育出优质油菜花品种的梦想。35年的科研路,28万元的负债,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都没有让沈克泉、沈昌健放弃心中的梦想。2014年,这对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

【参考答案】(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油菜花父子” 培育出优质油菜品种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油菜花父子”为培育优质油菜品种,辛勤劳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像“油菜花父子”一样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索契冬奥促交流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冬奥会共有88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队参加,是历次冬奥会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索契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98个小项比赛项目。俄罗斯凭借东道主优势力压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时隔20年后重登冬奥会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获得3金、4银、2铜。

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推动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冬奥会为索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冬奥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冬奥会可以展现各国的风土人情、独特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有利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政治生活》角度: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的首次会晤,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达成新的重要共识,这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试题预测】

1.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起到了振兴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作用。这说明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答】A。冬奥会有助于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说明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②错;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③错;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而不是基础, ④错。故选A项。

2.对于索契冬奥会,西方国家显得十分冷淡,而习近平主席在美欧等领导人都不参加的情况下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析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四、习连会晤话梦圆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联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考点探析】

《政治生活》角度:

1.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生活与哲学》角度: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预测】

1.习近平主席从两岸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两岸双方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答】C。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①错;④是认识论角度,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与连战会晤时指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答案】①公民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胜利

第2篇:2011年高考地理时政热点预测

高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分析,有哪些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将会在2011年的高考中重现?2011年的高考又将有哪些亮点与特色呢?本文试图归纳、揭示这些新动向。

热点一 没有终点的战争——中国的资源和能源困境

【考情分析】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了巨大的资源、能源需求总量,目前我国资源、能源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GDP在2010年赶超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是能源消耗量也是世界排名数一数二,中国能源告急愈加紧迫。1993年起中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5%。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所需石油的2/3将依靠进口。2010年我国煤炭净进口扶摇直上,昔日煤炭出口国变净进口国。钢材、铁矿石进口量也屡创历史新高,世界大宗商品价格连连被推涨。我国单位GDP的煤消耗量是日本的15倍,是美国的8.7倍;单位GDP所需有色金属(铜、铝、铅、锌)资源消耗量约为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矿产资源回收率比国外低20%。

关注现实、为时而考,凸显学科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已成为高考地理的亮点与特色。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问题进入高考视野亦在情理之中。考纲涉及的主要考点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高考中可能涉及的主要考点有: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及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出路;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地区经济转型等。备考中要关注的主要热点有:我国石油、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钢铁工业的临海布局、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等热点。

【新题设计】目前,我国钢铁产能6.6亿吨,市场需求4.7亿吨。下为“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针对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变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拓展进口渠道 B.加大投资,鼓励低品位矿的开采

C.建立铁矿石储备机制与储备基地 D.技术革新,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

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优化钢铁产业的布局应 ()

A.提高产业集中度B.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C.推进城市钢厂搬迁 D.到海外投资建厂

【解题思路】第1题,进一步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不利于经济安全,不可行。故A不合理。第2题,今后我国钢铁工业过剩的产能要依靠出口消化,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从原料、产品运输的角度考虑,我国钢铁工业应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故选B。

【参考答案】1.A 2.B

【新题设计】3.从自然资源基本特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解题思路】从自然资源基本特性来分析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因。

【参考答案】我国各种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格局不适应;数量有限,且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热点二 生存之本——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是各类地理问题的中心和归结,是高考中再现率最高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高考命题多以案例的形式,结合某个区域对人类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强调观点与方法的运用。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用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已成为高考应用能力考查的亮点。复习中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新实践,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城市、节能减排、碳汇和碳源、“地球一小时”等。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

1.根据有关的资源和人口的数据、图表、时事资料等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揭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分布的地域特征,联系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防治对策,从而考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当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作出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清洁生产、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体案例的分析,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4.以典型地区资料为背景,以图表资料为切入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表现及治理措施,如西北地区荒漠化、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三峡工程对中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5.以重大时事为切入点,以热点焦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中国GDP统计出现的新变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世界贸易与环保的关系、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大江大河治理与农业发展等问题。

【新题设计】读右边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1~2题。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解题思路】第1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而“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选C。

【参考答案】1.B 2.C

热点三 畅行天下——交通运输建设

【考情分析】便捷、畅通、安全、高效是交通运输建设的目标与追求。“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公路基本形成;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8 358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天津港、大连港打造现代化物流强港,连云港实现年吞吐量4 000万吨,日照港全力提升港口的国际化水准;2010年,长江已超过了密西西比河和伏尔加河成为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内河。

交通运输建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必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一些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2011年高考要特别关注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尝试用书本原理解释、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地理问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交通运输点(线)的布局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以“京沪高铁”为例:影响京沪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即京津唐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客运量大;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京沪高铁建设的意义有:缓解京沪通道运输压力紧张状况;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缩短沿线城市间的出行时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新题设计】2010年11月12日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成都—重庆)全线开工,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正线全长160公里。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

2.成渝城际客运专线、沪杭高铁建设中遇到的自然障碍分别是 ()

A.地势起伏、河网密布B.穿山越岭、地质复杂

C.沼泽广布、干旱缺水D.高寒缺氧、气候湿热

3.沪杭高铁开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沪杭两地间的航空运输量增加 ②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④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对外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题思路】第1题,区域内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是两地区建设高铁的主要区位因素。故选B。第2题,成渝客运专线沿线地势起伏大,沪杭高铁地处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故选A。第3题,高铁会冲击航空运输的市场;有利于缩短区域内各城市间的运输时间,增强经济联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故选D。

【参考答案】1.B 2.A 3.D

热点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考情分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和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未来、左右着人类命运。2010年5~10月,历史上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正逢城市人口升至地球总人口一半比例的十字路口。对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探索,有形的展馆也许只是刚刚起步……2010年5月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2010年5月中国改革开放最美的缩影——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在高考中,城市一直是高频考点,2011年高考也不会例外。从考纲看,与“城市”相关的考点主要有: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分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及新老城区功能定位;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0年高考将会:更加关注生活经验,精选城市规划图、城镇布局图、模式图等素材,重点考查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规律(促进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城市产业区位选择等);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示意图、坐标图、表格数据等为载体,综合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渗透“人地协调、生态城市”理念。

【新题设计】读上海各县区城市功能定位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钢铁宝山”到“精钢宝山”转变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集约发展的需要

B.提升循环经济的需要

C.产业升级的需要

D.绿化美化的需要

2.崇明区(岛)的功能应该界定为 ()

A.商业崇明 B.生态崇明 C.渔业崇明 D.知识崇明

【解题思路】第1题,“精钢”反映了集约发展、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故选D。第2题,崇明岛作为上海的后发展地区,有着丰富的低成本土地资源,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比较现成和明显的空间优势,因此建设生态岛是其战略选择。故选B。

【参考答案】1.D 2.B

热点五 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考情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升高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向上发展,就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必然发生产业区域转移,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通常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和一幅多元而复杂的图景。一方面,人均GDP到2010年已经超过3 000美元,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于世界前列,出口规模列世界第二;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业。从产业来看,第二产业高度依赖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研发与科技服务、设计、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等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强化,小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明显。综合来说,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科技服务、设计、营销等关键环节滞后的制约。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高考中,“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多与产业转移联姻,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切入点一般比较小,多为一个企业、一类产业或一个地区,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主要为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描述阐释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高考值得注意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热点素材有:“中国制造”何去何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腾笼换鸟”)等。

【新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产品风靡世界,“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性话题。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DVD和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产自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制造业吸引了大部分外资。

材料二 2007年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图 制造业“微笑曲线”示意图

1.结合所学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比较“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制造的主要差别。

3.简述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解题思路】第1题,要从原材料、劳动力、市场、土地、政策、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第2题,注意从图示中找出有用信息,从在经济、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两方面说明其差异。第3题,要针对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产业升级、品牌、附加值等角度找出相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1.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资源、原材料丰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任意四点即可)2.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中仍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占据产业链的两端(设计、营销环节),附加值高;中国制造业规模大,发展迅速,但多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以低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热点六 “盘活一江春水”——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考情分析】河流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子。河流是地形、气候的产物,河流又是塑造地貌、改善气候的因子。因其流动、活跃,河流成为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不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河流的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利(农业、河运、聚落、旅游)、水患(水多、水少、水脏)。

河流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最好体现,因此也是高考命题必不可少的素材。近年来对河流(流域)的考查多以河流分布图、流域水系图、流量曲线图或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河流的自然、人文特征、流域开发与整治(人地关系)等内容。

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其一般过程和方法是:第一,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第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长江为例,开发要着眼于流域各段的优势条件,如上游的水能,中游的矿产、农业,下游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与经济区建设;整治要着眼于流域各段的主要问题(生态或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如上游的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中游的洪水灾害,下游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新题设计】阅读下列澜沧江流域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的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是个十分贫困的区域。

1.说出澜沧江流域的主要资源优势有哪些。

2.对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位置、地形推断其主要的资源优势(气候、生物、水能、旅游),从图中找出矿产资源。第2题,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分析开发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1.气候资源(水热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铅锌等矿产资源。2.水电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发展与邻国的经贸合作;加快旅游资源开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热点七 生态与发展的博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考情分析】热点案例:我国湿地面积锐减 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因经济快速发展,短短几十年间,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土地利用大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城市扩容、高速公路兴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占用大量耕地,而这也正改变着湿地,更多的湿地被开垦成耕地。在这样的格局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湿地,劣势难扳。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 000万公顷,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泽失去近八成,“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锐减了2/3,东南沿海56%以上的红树林也消失了。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了上千,众多湿地水质逐年恶化,不少湿地生物濒临灭绝,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丧失的危险。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快。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期沿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

“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生态环境问题走进高考既是学科价值的体现,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考纲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备考中可选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采用如下模式进行复习备考: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或对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成因(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措施(对症下药,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2011年高考命题方向预测:以热点问题切入,结合图文资料考查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可能引入辩证评述型问题,如从多种生态治理方案中选择合理的并进行分析说明。这类“菜单式”的问题意在考查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对复杂地理事物进行有选择的分析,既可赞成也可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新题设计】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草原牧区究竟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1.简析呼伦贝尔地区成为肥美草原的原因。

2.你认为呼伦贝尔草原该不该工业化?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第1题,抓住水分这一主导因素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等方面分析适合草原形成的原因。第2题,支持、反对都可以,支持要从工业化的有利影响及经济、生态双赢的角度分析;反对要从工业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潜在后果)的角度阐明。

【参考答案】1.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2.应该。开发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矿产开发中要加强生态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双赢。不应该。矿产开发导致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

热点八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新区域经济版图

【考情分析】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再加上已经通过的西藏和新疆等振兴规划、成渝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等,中国版图几乎全部贴上了区域大发展的标签。

2009年至今,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已经批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黄三角,至此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国家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主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主体功能不突出的问题。

这些区域规划热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选材,高考中对区域的定位是:区域作为试题背景和思考对象,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区域不作为问题本身,即不考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隐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即从区域背景中提取信息,运用所学原理和规律解释区域地理现象、论述和说明区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高考中选取哪个区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学会区域分析方法和探究思路。因此备考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区域规划热点都“一网打尽”,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选取典型案例,“解剖麻雀”,触类旁通,其基本思路是:

(1)对某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要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发展“问题—措施”分析思路: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分析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新题设计】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读图回答1~2题。

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不同点是 ()

A.城市体系完整,城市群带动能力强 B.市场潜力大,经济腹地广阔

C.产业基础强,协作关系好D.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优势明显

2.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B.打造西部开发的引擎和龙头,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加快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

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第1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动力强、腹地广、产业基础好。西三角经济圈地处西部地区,矿产丰富,能源供应充足。故选D。第2题,建设西三角经济圈是为了打造西部地区的龙头,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故选B。

【参考答案】1.D 2.B

热点九 “三农”问题的出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我国13亿人,9亿多农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推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以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都给予了充分关注与体现。

考纲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高考以农业为主题的设计,既可以综合考查自然、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又能从整体性、差异性的角度考查区域分析与研究方法,同时还能有机渗透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地理观点、思想。

近年来高考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考查,主要特点有:选取现实中的区域农业素材(如西北绿洲农业、中美玉米生产、我国粮食生产、生态农业模式等);以区域图、统计表为载体;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隐形介入热点问题,映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今后还可能在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方面有所加强,如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提出问题和解决对策等。

【新题设计】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并在中国稳坐首把“金交椅”;西红柿加工产品居亚洲“老大”位置,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西红柿生产国;葡萄、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每届乌洽会,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各地州展台上都会出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参会者提供了特色农业汇集的美味“大餐”。

1.简要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2.简述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新疆可否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试简述理由。

【解题思路】第1题,注意关键词“品质优良”,据此应该从优势自然条件来分析,如气候、环境、水源等。第2题,根据“迅速发展”的限定判断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从政策、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第3题,既可支持也可以反对,支持要从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影响来阐述,反对要立足“干旱缺水”找出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浇灌;深居内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环境清洁。2.政府政策支持;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区域的拓展。3.可以。理由:人均耕地较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否。理由: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易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热点十 地理科学的新工具——地理信息技术

【考情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属于学科研究新手段、新工具的知识,在地理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日常生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新高考的亮点,在各地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2009、2010年高考基本每套试题中都有涉及。复习备考中应对这一考点予以充分重视。

一些同学在高考中一遇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题目就“力不从心”、“损失惨重”。其实同学们大可不必被地理信息技术的高科技背景所吓倒,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主要是结合实例来了解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高考试题在设计上不是要求死记硬背,空泛地说出它们都有哪些用途,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具体实例的方式,来考查大家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以及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起来很复杂,但应用起来并不难,其功能差异可简单地理解为:GPS负责找位置,解决“在哪里”的问题;RS负责拍片,解决“是什么”的问题;GIS如人脑,负责存储和处理信息,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3S的功能差异恰恰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所在。

在备考中可结合一些热点或生活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3S”技术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汶川周边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信息中断,指挥部利用汶川、映秀最新遥感影象,获取了灾区的数据信息,了解灾情分布及变化,为抢险救灾提供依据;救援人员借助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迅速进驻灾区,为抢救生命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汶川地震灾区数字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抢险救灾建立决策指挥系统、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新题设计】2010年我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和水平。全国“一张图”是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行政监管系统迭加,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据此回答1~3题。

1.以全国“一张图”为基础,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主要是基于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和全球定位系统

2.对最新土地影像资料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分析,可以 ()

A.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B.对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管

C.了解土地权属及其变化情况D.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从国情判断,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3S”技术知识及其应用的综合考查,其能力要求主要是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解答的关键是分清“3S”技术的相互联系与功能差异。“天上看”要靠遥感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网上管”要把最新土地遥感影像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找出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数量的变化,而交通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权属变化都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通过这种对比来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1.A 2.B 3.C[Q]

作者:李慎中

第3篇:初中政治时政热点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对象是初中政治课堂上的时政热点教育,因为时政热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政治时政热点教学的三点意义,并对如何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希望可以给予初中政治教师一点启发。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热点;意义;对策

引言:

与时俱进是政治教学的一大鲜明特点,也是广大教育者的共同目标。相比较于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政治教材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有必要开展包含时政热点的教学。

一、开展初中时政热点教学的意义

(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当代学生应该多多关注时政热点,将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作为学习的目标之一。《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初中政治不应该只包含单纯的课本内容,要让时政热点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热点是课本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如果教师对時政热点进行适度的剖析,深入浅出的给学生们讲解时政热点里面所包含的基本政治知识,学生的初中政治学习应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本上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在政治课堂上融入时政热点则很好地补充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初中生学习思想政治也是为了培养政治方向和国家意志,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时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国际局势的变化,对于学生全局观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将时代发展与政治教学巧妙的结合起来,既顺应了国家对于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政治教学的效率。

(二)充分彰显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如果政治教学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空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政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将政治教育与时政热点结合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也是教育改革必然的方向,政治教育与时政热点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时政热点教育的理论依据。学生通过接受政治教育,在面对时政热点时能根据已经学过的政治知识进行初步分析,有利于初中生大脑的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融入时政热点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政治学习和发展。

其次,时政热点是政治教育的实践和补充。时政热点具有丰富的内容,不仅包含国内的新闻资讯,也包括国外的资讯。学生面对刻板而落后的政治教材,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将这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氛围也会变得轻松活泼,既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三)有利于促进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直以来,初中政治的主要教学理念是应试教育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政治教育的发展。因为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给学生布置很多读背的作业,学生只能被迫的大量背诵和记忆。学生机械地读背政治课本上的知识点,却没有深刻理解课本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时代的发展脱节,限制了初中政治的教学改革。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政治教育的改革,教师可以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更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时政热点背后的故事,鼓励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政治时政热点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时政热点

政治的学习贯彻我们整个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终身学习。所以学生学习政治时,不应该将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而应该深刻体会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政治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权利和义务需要我们去认识和了解。作为初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好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怀着学习知识的心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正式开课的导入环节更加有吸引力,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运用语言技巧和个人魅力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的趣味性。第二,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引用时政热点做为开场白。时政热点一般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问学生们一些关于时政热点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钻研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快的调整状态以便进入正式学习。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时政热点渗透形式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渗透方式将时政热点渗透到政治教学中,不需要拘泥于某一形式,要充分发挥时政热点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可以一边讲课,一边将时政热点用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运用多媒体形式来达到我们期待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可以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展示,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多媒体视频是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将时政热点剪辑成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也可以利用幻灯片重点讲解课本中重要知识和相关时政热点。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事情,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发生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网络直播。比方说,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相关视频。集体看视频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现场氛围也会非常好,对于学生理解这项时事也有一定的帮助。多媒体不仅可以经常播放时政热点,而且有利于教师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辟时政热点专栏

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新闻产生,学生有时不知道应该观看什么样的时政热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沟通交流的地方,引入相关时政新闻,并且为学生划分好新闻区域,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这几个方面着重了解一下。学生课下查找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课外层面时政热点渗透

仅仅做好以上三点,还不足以在初中政治课程中渗透时政热点。课内不是传播时政热点的唯一途径,教师还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时间。比方说,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监督学生每日查阅新闻,布置观看新闻联播的家庭作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举办小型的时政热点知识竞赛,为获奖学生准备文具或者其他小礼品,鼓励人人都参与进来。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名家举办时政热点的讲座。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鼓励学生举办小型讲座,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吸引更多的初中生主动走进妙趣横生的新闻世界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初中政治时政热点教学是国家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初中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政治素养,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内和课下的两大宝贵时间,将时政热点融入到学生的政治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韩庆凤.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内容的融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60.

[2] 张亚平.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 赤子(上中旬),2015,No.35818:285.

[3] 李薇薇. 浅谈时政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和结合[J]. 广东科技,2014,v.23;No.33716:186-187.

[4] 徐黎莉. 浅谈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J]. 新西部(理论版),2013,No.26713:192+97.

作者:马颖杰

第4篇:【政治】2014年高考必考时政热点

【政治】2014年高考必考时政热点:文物局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

【背景材料】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口号有6条:瓷都千年 薪火相传;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 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 添彩美丽中国;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2013年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党中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文物工作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董保华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国家文物局2014年重点工作要点,阐释了文化遗产日主题的深刻内涵;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和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安排、国际古迹遗址日相关主题活动及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加QQ号861688258为好友,每天都会向你的QQ空间推送类似这样的高考备考资料!

【理论分析】

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界面发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利于用优秀的文化够塑造人生。

2.文化遗产的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我们之所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因为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确定文化遗产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遗产”是人的“遗产”,也是有生命的“遗产”。通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有利于人们体验“活”的意义、“活”的历史,体验生命的延续。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对文化遗产价值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并逐步将传承文化遗产作为荣耀的事情去做。文物 1

的保护要考虑到将来的社会发展状况,比如经济的发展、游客的承载能力等等。

2.要重视量的积累。任何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积累。积累不仅为我们提供生活体验的经验世界,也是我们继续创造更新的历史前提。保护文化遗产,让人文化遗产“活”起来,能使文化保持创造性生机。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随着全社会对文化遗产关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文保行列中。文物的保护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物意识,反过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

【跟踪试题】

从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六指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据此回答1—3题:

1.我们之所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2.设立文化遗产日

①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④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应这样认识文化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唯一标志 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据悉,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将在主场城市景德镇举办“景德镇御窑遗址官窑出土文物珍品展”、系列摄影和图片展、古陶瓷鉴赏及修复技艺演示、德镇清代镇窑点火复烧、非

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据此回答4—6题:

4.之所以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C.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6.文化遗产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见

A.文化遗产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文化遗产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江苏南京将成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届时,作为主会场的南京博物院将通过多种场景化的文物组合,让观众感受博物馆藏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之美和生活方式,并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举办“民国旗袍展”,以体现“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一主题;还将与英国苏格兰古代历史遗迹皇家学会合作,举办“南京与爱丁堡古城保护成果展”。据此回答7—8题:

7.南京博物馆举办上述活动的意义是

A.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客观要求

B.能够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C.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成为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D.扩大经济收入,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8.从发展文化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发展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要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化的统一

D.继承传统文化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大多都具有外显的物质形式,是凝固了时间和空间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遗存。但这些物化形态和文化遗存之所以值得保护,则是因为它们背后有“活”的精神、“活”的文化。据此回答9—10题:

9.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大多都具有外显的物质形式。这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C.客观事物是产生意识的唯一途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文化遗产保护

A.要尊重客观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C.要全面看问题,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D.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据此回答11—12题:

11.文化遗产不能远离百姓,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文化遗产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与此说法相符合的观点是

A.求真务实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的一切事务都管理好

C.民生问题是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D.这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13.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2013年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从哲学角度谈谈怎样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参考答案】

1.C2.A 3.B4.B5.A 6.C7.A8.A 9.B10.A11.D 12.D

13.(1)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文物要用不同的方法加以保护。(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文物保护应与商业保持适当距离,过度的文物商业化、商品化往往与文物的真正有效保护背道而驰。(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会增强国人的文物意识,反过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4)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文物的保护要考虑到将来的社会发展状况,比如经济的发展、游客的承载能力等等。

第5篇:201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透视

一、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 (2)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3)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5)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 (6)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汽车销售回落幅度较大 (7)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 (8)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

(9)市场物价同比上涨,7月份后同比涨幅连续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 (10)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总得把握:2011年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实际增长9.2%;说明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政府的目标是要控制在4%左右。实际上涨是5.4%,通脹压力很大。

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会议指出,在明年经济工作中,各方面要切实把重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2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中求进”)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三、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遵循以下重要方针(六个坚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改革开放,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四、 国际经济问题

1.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会议

2011年11月4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会议4日在法国戛纳落幕,会议通过《增长与就业行动计划》,再次体现出各方在面对世界经济新的紧迫挑战时风雨同舟、合作共赢的态度。

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困难时期。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行动,恢复信心,实施适当政策,恢复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并维护经济长期增长。

在二十国集团这个世界性舞台上,中国声音备受关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走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立场和主张。

2. 美联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1年4月27日宣布继续执行去年底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美联储将在今年6月底之前继续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美联储去年11月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以前逐月购买总量为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增加流动性,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同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于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历史最低位,并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

3.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的直观表现,是部分欧洲国家遇到了主权债务可能违约的困境,已经显现出问题的是希腊、葡萄牙,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目前欧债问题还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希腊、爱尔兰及葡萄牙迫于压力已先后申请国际援助贷款来渡难关。欧债危机仍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一部分。欧债危机虽然表现为欧洲国家财政的风险,但根源则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本质上,这些国家是以负债的方式提前享受了经济成果,但经济增长却不能支撑这样的消费水平。目前,欧债危机已对欧洲的金融机构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欧债危机乌云渐浓之际,中国多次重申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稳定和欧元的支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14日表示,中国支持欧方应对债务问题的意愿是真诚坚定的,对欧元和欧洲经济抱有信心。中方支持欧盟加强财政纪律,希望欧方向外界继续传递明确、有力的积极信息。中方已经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愿与欧方密切沟通与协作。

五、国际政治问题 (1)叙利亚局势

2011年3月中旬以来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出现示威,叙利亚国内的动荡已经持续了12个月的时间,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11年11月26日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能获通过。

为了早日实现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中方主张和呼吁:

一、叙利亚政府及有关各方应立即、全面、无条件停止一切暴力行动。

二、叙利亚政府和各派别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在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的公正斡旋下,立即开启不附带先决条件、不预设结果的包容性政治对话,通过协商一致达成全面、详尽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尽快予以实施,以恢复国家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

三、中方支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人道主义救援努力。

四、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切实尊重叙利亚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为叙利亚各政治派别开启对话创造条件、提供必要建设性协助并尊重其对话结果。

五、中方欢迎联合国与阿盟共同任命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支持其为推动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六、安理会成员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2012年3月9日,中国政府决定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叙利亚人民提供20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2)伊朗核问题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12月23日通过第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并对伊朗涉及核和导弹计划有关的领域和个人实施制裁。

2012年3月6日,以色列认为,伊朗正在寻求制造核武器,威胁说要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袭击;2012年3月5日奥巴马对媒体表示,美国不排除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2012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2012年3月8日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德国)呼吁伊朗更加积极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确保该机构核查人员在帕尔钦军事基地开展工作。

中国政府态度:中方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与伊朗加强合作,尽快澄清有关问题,以恢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和平性质的信心。 (3)俄罗斯总统选举

2012年俄罗斯总统选举3月4日顺利举行。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全国99.3%选票进行统计后,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3.75%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这是他继2000年、2004年后第三次当选总统。

美国国务院3月5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做好了与俄罗斯当选总统开展合作的准备。声明同时指出,俄罗斯总统选举存在党派利用政府资源以及选举日出现程序性不当行为等违规问题,俄罗斯政府应当对此展开“独立、可信的”调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5日致电普京,祝贺普京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贺电中说,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不断巩固睦邻友好,扩大互利合作,深化战略协作,对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振兴,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六、 全国两会及民生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2年3月5日---14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012年3月4日---14日北京举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六个决议。同时,还将表决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等四个法律草案。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1)2011年工作回顾

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 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 11.4%。 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2)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中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4%左右;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3)2012年主要任务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 3.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5.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2.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关于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使城乡居民的收入能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第二,调节收入分配。要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要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四,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第一,要保持房地产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第二,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第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缺少,因为它能保证稳定和促进公平。

4.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还要努力完成七项任务。 一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二是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 三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

四是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 五是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六是坚定不移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七是出台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实施细则

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2011年CPI在高位运行,四季度后下行

2. 中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4.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我国央行于2011年上半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1月、2012年2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现为20.5%。

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理直气壮地坚持人大制度特色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就是要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特色,充分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这包括:一是推进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审议精神卫生法、出入境管理法、军人保险法草案等;二是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继续审议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和资产评估法草案,修改土地管理法等;三是加强文化法制建设,研究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等。

3.审议通过刑诉法修正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这是自1979年制定刑事诉讼法以来,第二次大修。一个重大修改就是将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诉法第二条。

4.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 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从8:1到4:1到1:1,城乡“同票同权”在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中逐步得以实现。

5. 2011年中国新一轮县、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结束

选举产生县、乡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

九、中美关系 1. 习近平访美

20112年2月13日,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维护中美两国关系稳定,讨论两国经贸议题,加强同美国民众的沟通交流习是此次访美的主要目标。具体成果包括: 第一, 深化了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重要共识。 第二, 拓展中美在经贸等领域的互利务实合作。 第三,厚植两国人民友谊,促进地方合作。 第四,加强了中美就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沟通。 2.中美关系发展中也有一系列消极因素 (1)贸易摩擦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率先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向中国发难,对轮胎等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惩罚性关税。2012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日本和欧盟以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为由,就中国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问题向WTO提起诉讼。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回应均表明中国将主动应诉,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有关磋商请求,中方希望其他拥有稀土资源国家也积极开发稀土资源,共同承担责任。

(2)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美国给中国施加更多的压力,以解美国国内贸易逆差和国内就业之困。在经济对话中,中美始终把汇率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双方同意加快推进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反映经济基本面,避免汇率持续失调,另一方面,也承诺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中国推进人民币汇改的态度坚定不移,并且在不断取得进展,

(3)对台军售问题:美国政府无视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多次对台军售。

(4)美军联合日韩在黄海军演、美菲在南海军演问题。

十、上海需关注的重大时政

1. 上海保障性住房“四位一体”的架构

廉租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旧区改造的动迁房。今年上海将继续建设17万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占新建住房的比例肯定将超过60%。

2.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提高到6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近6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上海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即大力发展信息、金融、航运、物流、法律服务及国际服务业。

3.上海迪士尼项目

上海迪士尼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45亿元人民币,2011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面积为3.9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内容包括主题乐园、中心湖与围场河、商业娱乐、旅馆、公共停车场、公共交通设施、服务管理中心和市政设施。。预计最早将于2014年前竣工。预计年均增量产出也将达近70亿元。

4.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覆盖全市实有人口,即包含户籍人口、外来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市民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可免费享受到十二大类上百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第6篇:2011年高考政治三大时政热点透析

一、【背景材料】

中宣部2011年1月26日在京召开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惠民举措,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群众。

二、【教材链接】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刘云山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惠民举措,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群众。

2.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刘云山指出,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要带着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

3.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更要自觉贯彻中央要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

三、【综合测试】

1.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人民群众。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这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3.刘云山强调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中宣部2011年1月26日在京召开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刘云山强调,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关键是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走进去、深下去。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A 3.B 4.(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集中组织开展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宣传思想文化,贯彻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地位。

(2)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求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

一、【背景材料】

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讨论稿)》。

二、【综合试题】

1.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会议强调要“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表明:

A.我国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B.粮食价格由国家规定而非市场形成

C.国家注重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国家的补偿是粮农的全部收益

2.会议要求,明年要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这主要是要求各级政府要有效履行:

A.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职能 B.组织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D.为农村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有好收入,农村有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气、有基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盘棋才能活起来。这体现了:

A.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展的重要性 B.“三农”是国家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C.“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中心 D.关键部分能起到统帅整体的作用

4.会议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因为:

①科技创新是第一农业生产力 ②科技创新成果只有通过推广才能成为第一成产力

③公共机构是推广农业技术的唯一载体 ④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相互促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治水使中华民族走向融合和统一。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称之为“最大硬伤”、“明显短板”。现代社会,水利是“重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科学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矛盾的观点,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简析】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主要总结当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着重研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来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 参考答案: 1. C 2.D 3.A 4.B 5.(1)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构成事物发展,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农业的“重要条件”、“基础支撑”、“保障系统”。没有水利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农业农村协调发展。②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事物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洪涝灾害频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引导社会科学用水、依法用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③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作用。财政支出重点向农田水利倾斜,确保资金总量、增量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水利建设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及水利建设信贷投放力度。④积极研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水利建设发展水平。⑤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效结合起来,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⑥广大居民要增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积极促进现代化水利发展

“中国元素”风靡达沃斯 入世十年展全新风貌

一、【背景材料】

背景一 2011年1月26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各界精英将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则。

背景二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个年头,眼下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专门举办了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眸入世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经历了调整,付出了努力,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达沃斯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上所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中国一直以来也较好地遵守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二、【知识精析】

(一)经济生活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召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精英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则。这就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3、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中国入世以来,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离不开世贸组织的支持与帮助。

4、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性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中国一直以来也较好地遵守了世贸组织的上述规则。

5、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入世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二)政治生活

1、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当今世界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召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世界经济论坛属于世界性的、非政府的;世贸组织属于世界性的、政府间的。

3、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国家冲突的根源。在当前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正是由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4、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精英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则。这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入世十年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上述内容。

(三)生活与哲学

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既要求我们各国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要立足实际,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积极地对待。

2、规律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无论各国积极寻求合作,还是我国入世的战略决策都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

3、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应对当前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需要各国和各地区的各界精英商讨对策,共同应对。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人们对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策略也随之发展,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证明我国入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同时,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中国入世促进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国入世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7、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同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我国入世的选择和入世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

三、【创新精练】

1、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专门性的国际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同类的是:

A.联合国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博鳌论坛

2、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介绍年会主题时说,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认清当前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本次大会的重心。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使客观符合主观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指导作用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遵循客观规律

3、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达沃斯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上所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中国一直以来也较好地遵守了世贸组织的规则。下列关于世贸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世贸组织是综合性国际组织 B.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C.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世贸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4、2011年1月26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开幕。年会召开之际,恰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这一特殊时点将世界目光再次引向中国,“中国元素”再度风靡达沃斯论坛。无论是与会的“中国面孔”、还是讨论中的“中国话题”的数量,都创造了新的纪录。这说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B.中国国际影响力在增强

C.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D.加入世贸组织是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条件

5、2011年1月27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上所说,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付出了昂贵的门票,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迂回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6、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个年头,眼下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专门举办了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眸入世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经历了调整,付出了努力,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

(1)联系实际,说明中国成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的表现。(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2)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C

6、(1)①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②中国知难而进,主动引入了国际竞争与合作。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挤垮,还在“与狼共舞”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③中国运用世贸规则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际贸易中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作出了贡献。④入世以来,中国在关税减让、消除贸易壁垒、根据世贸规则完善国内贸易法律体系和开放市场等方面切实履行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兑现了加入世贸组织时作出的郑重承诺。

(2)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决策。②加入世贸组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③入世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④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⑤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

第7篇:2014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抢先准备(2)

中国梦不是恢复昔日的天朝帝国

“中国梦”引发全球热议。赞扬、支持、期待者有之;曲解、疑虑、甚至敌意者也不少。“中国梦”在国外舆论界已形成了激烈争论态势。为此,厘清“中国梦”的内涵及价值导向不仅必要,也很迫切。

“中国梦”:“读懂中国”的钥匙

“一心中国梦”,中国永远是有梦的国度;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始终不乏有“一夜梦千回”的诗人,中国又被称之为诗的国度。梦与诗相随,诗与梦相伴,诗人们创造梦的世界,追寻梦的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历史文明的象征。“诗言志”,梦之魂、诗之魂、国之魂、民族魂,梦以诗为载体,诗以梦为意象,数千年倾诉报国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国强民富之梦,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整部辉煌史诗中。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生存奋进之歌,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

“中国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中国梦”传承了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结了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汇集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新的历史征途上,总书记将“中国梦”上升为整个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共识,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内涵的提升,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和价值观认同的扩展与升华。

“中国梦”激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集体意识,表达出13亿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当代“中国梦”,处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将之概括为“五个统一”,即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统一;中国国情、世界潮流、时代精神的统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统一。

读懂“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导向,国际社会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中国梦”:不是恢复昔日的“天朝帝国”

国外有评论认为:“中国梦”是“重返”昔日“辉煌”,是“恢复中国失落很久的荣耀的梦想”,是“恢复”旧日的“中央王国”,是“恢复中国历史上那种帝国秩序”和“昔日的帝国地位”;有的把“中国梦”说成是“雪耻梦”;少数周边国家“担心可能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国”。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确辉煌过。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在世界历史上,“中国被视为古老而高度文明的国家”。在18世纪以前长达一千多年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中国当时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生机勃勃的商业繁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6世纪之前,人类约有300项重大科技发明,其中175项是中国发明的。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曾计算过,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乾隆末年,全世界10个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6个。历史上的中国“鹤立鸡群”于世界长达1500年之久。

中国拒绝历史虚无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而自豪但不自满,永远不会躺在祖先创下历史辉煌的功劳簿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但不搞民族自大,更不煽动极端民族主义。“中国梦”不是重返汉代雄风、大唐伟业、康乾盛世,即言之,不是恢复昔日的中央王朝。

“复兴”一词(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等同于英语的Renaissance ),有“继承”、“再生”、“新生”、“创造”的本义和引申义。就像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光大古希腊罗马文化、“创造”出资本主义人文主义文化一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继承但超越历史的辉煌境界,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传承者

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却遭遇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当西方国家蓬勃发展之时,中国却从九天之上跌落到苦难深渊。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接踵而来。当时的封建王朝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观念陈腐,制度落后,脱离世界潮流,蔑视外来文明。偌大中国,不堪一击。英帝国对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仅凭几千英军、几十艘战船就把一个所谓的“天朝帝国”打得落花流水。列强在中国境内烧杀掠夺,80年间,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条约,战争赔款为侵略者支付战争费用,20个国家在中国设有租界,中国海关收入被外国人攫取,中华大地上写有“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告示牌。中华民族齐呐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受尽屈辱与无边苦难的中华民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始终有梦,只是没找到梦的正确方向。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浴血奋战、苦苦求索了80年,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抗争,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前赴后继,但所有救国之梦都破灭了。

从梦的破灭、找到梦的正确方向再到梦想成真,是中国共产党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凝聚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完成了“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使中华民族来了一个“大翻身”,中国重新找回并创造了民族的自豪感和信心。

毛泽东说,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不屈不挠斗争力量的承接者,“中国梦”的实现者。

“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中国梦”翻开新的一页。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带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把目光投向新的现实,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与转变,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20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建国30年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

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梦想。1978年底,邓小平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该刊开篇文章的标题为《中国的梦想家》。30多年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制造大国和重要对外投资国,人均GDP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4亿人脱贫,13亿人走向现代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梦”“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国家成就的篇章”,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全新境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提升最强的记录。

今日“中国梦”处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改革开放30多年辉煌成就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面对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持续深化,面对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面对改革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国梦”具有新的目标与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标志着在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础上,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

“中国梦”:中国人民的梦

国外有学者将“中国梦”同“美国梦”进行比较,认为 “美国梦”强调个人致富和成功,而“"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承诺,它要求中国民众为了民族大义而做出个人牺牲”。这种看法,显然不了解“中国梦”生产的土壤和本质属性。在中国,真正还梦于人民,让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拥有幸福之梦,让人民能实现幸福的梦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发展的选择自由、都拥有发展的权利、都有成功努力的机会、都有权享有经过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是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列强横行,租界林立,各种屈辱条约,丧权辱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挣扎,何谈“个人梦”的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有无数救国梦想,但没有正确方向,没有找到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所有梦想都破灭了,何谈“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九十多年来,唯有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此,中国人民才先后站起来、富起来、幸福起来;从此,中国人民的梦想才拥有广阔的实现空间,才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才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所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整体利益,决不存在以牺牲任何一方为前提。同时,“中国梦”体现了以人为本,那种认为以牺牲人民幸福为代价的观点根本就不是“中国梦”所具有的国家观,实现人民幸福之梦是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根本目的。近代以来的历史雄辩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构成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路径。

“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进步梦”

同行

有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梦”是野心勃勃的代名词,“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称霸世界;还有的认为,中国复兴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中国梦”将对世界构成威胁,是其他国家的“噩梦”。

“中国梦”是中国的,但离不开世界,与世界同进步;“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的背景下,“中国梦”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张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整个世界都有梦,“中国梦”不颠覆别国、其他民族和世界梦;“中国梦”努力追求并维护自身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把中国的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中国梦”追求13亿人的幸福,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梦想,占人类五分之一强的中国人能告别贫穷、人民安居乐业,本身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在逐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跟世界沟通中国的梦想,让世界感受这个梦想的进程,“中国梦”是透明的;“中国梦”坚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梦”不争霸、不称霸,不搞海外殖民,不对外掠夺,不搞军备竞赛,不输出社会制度,不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不发动侵略战争、不搞军事冒险主义,不对外转嫁危机;“中国梦”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梦”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梦”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梦”坚守的国际战略观是对国际关系史的重大创新:第一,打破了历史上“国强争霸”、“国强必霸”和“国强对抗”的历史定律,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二,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固守“两个平行市场”的藩篱,开创了当代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新境界。第三,打破了冷战时期结盟对抗、你输我赢、生死搏斗、“零和博弈”的敌友关系,开辟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全新境界。

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进步梦”是和谐的统一。

“中国梦”:丰富了人类普世理念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素有人类普世价值导向,“中国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联结世界,“中国梦”包含、创造并丰富着人类的普世价值。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

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曾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天,毛泽东说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创造的卓越的东方奇迹,不仅续写在中华文明史上,也写在人类文明史上。

中国共产党紧随人类进步前进的方向,不断创造的政治文化与人类的普世价值息息相通。

现年已103岁高龄的罗纳德科斯,这位出生于伦敦,诺贝尔经济学奖荣获者、现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一生悉心关注并研究中国。他认真研究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成就及其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在中国和人类历史上建立的“无与伦比的新秩序”,因此而“撼动世界”。他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故事”,“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认为“中国市场化改革为全球资本主义开拓了新视野”,同时也为“其他文化与历史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后,他积极评价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走向。2012年,他和他的助手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说,“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世界的多样性融入其中”,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积极合作的同时继往开来,中国有望迎来另一次文化复兴。一个开放、宽容、自信和创新的中国将会在不久的未来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惊奇”。

“中国梦”具有普世情怀,“中国梦”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中国梦”丰富了世界普世梦。

“中国梦”:在路上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国内外有一种高估中国实力的舆论,这不仅违背事实,也非常有害。“中国梦”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中国梦”有很漫长的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梦不是盲目乐观之梦,中国进入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不是坦途。“中国梦”要解决发展起来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梦”任重道远,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奋斗,也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梦”不是纸上谈兵,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一个治国理政的重要结论,这也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梦”:不是静止的,是发展的;不是封闭的,是开放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梦”:在奋进的征途。

第8篇: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等风来 驱雾霾

等风来 驱雾霾

【热点扫描】

12月17日全国陷入“穹顶之下”,雾霾遮天蔽日,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环保问题思考的热潮。

“等风来”,12月21日起,许多网友开始上传天气预报软件截图,显示从当晚开始,冷空气将袭华北地区。从这个维度讲,“雾霾基本靠吹”既是一句玩笑,也表达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天气变化成为当下清除雾霾的最有效手段。例如,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直言,“污染的产生不是一时一日,污染的治理也难一蹴而就。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治理处于第二阶段,污染的发生发展受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显著,比如受风速、湿度、边界层高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大。”

而各国遇到大气污染后的治理方式,无论是英国伦敦1952年“雾都劫难”后的治理方式,还是美国洛杉矶1943年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后的治理方式,还是日本四日市1955年哮喘病事件以来的治理方式,都在各种网络文章里被详细讨论。人们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角度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一个公司要想取得经营成功,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相关企业应该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努力实现各项污染物的减排,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治理雾霾需要环保部门等国家机关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

3、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治理雾霾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带动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二、《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这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治理雾霾,防治污染体现了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治理雾霾,节能减排体现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三、《生活与哲学》角度

第1页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对于雾霾的产生及发展规律,人们是能够认识并科学防治的。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治雾霾、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4.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在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5.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治雾霾现象的发生,要求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

6.雾霾现象挥之不去,甚至愈演愈烈,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针对训练】

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这将是今年入冬以来中国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空气污染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雾霾现象发生的是(

)

①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

②增大绿化面积

③企业要节能减排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雾霾现象再次出现进一步说明(

)

①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②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政府的相应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 运用财政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 转变消费观念——坚持带来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第2页

D. 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4.面对近期出现极端雾霾天气,政府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雾霾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天气变化情况及治理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霾头苦干、自强不吸”。这些做法能够(

)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近日,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分析(

)

①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看到了联系的多样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这是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最基本描述。

材料一

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发布了实施细则。某市将环境治理和保护当作头等大事,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企业自律的治污行动、公众自觉的减污行动、社会监督的防污行动。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阻击雾霾?

⑵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第3页

⑶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⑷运用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争论燃放习俗的原因,并就正确认识这一习俗提出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

【针对训练】

1.A【解析】治理雾霾更多的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④不选。 2.A【解析】③不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

3.D【解析】A属于经济手段;B属于货币政策;C主体是消费者。

4.A【解析】 面对极端天气现象,政府及时发布信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尊重公民的知情权,选①③;②材料没有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能消除,④观点错误。答案选A。

5.C【解析】分析了造成雾霾的多重因素,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有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选②③;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①表述不准确;材料没有体现④。

第4页

6.⑴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③调整能源结构,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社会责任。⑥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视大气污染防治,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要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体现了政府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权责统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公众自觉的减污防污行动,体现了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

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⑶答案一 不能取消。燃放烟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抵御外来文化渗透。

答案二 应该取消。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体现时代精神,燃放烟花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要移风易俗;禁放有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答案三 不放、或少放限放,倡导公众理性燃放烟火。既批判继承了传统文化,又移风易俗、体现时代精神;选择节能环保烟花,限制时间地点文明燃放烟花,既享受节日气氛,又减轻大气污染;遵守了社会公德,弘扬了社会美德。

⑷由于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因此,会对禁放产生许多不同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对禁放有不同的认识。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解析】 本题以拒绝雾霾,打响呼吸保卫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组织答案;第(2)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党、政府和公民三个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思辨性较强,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既要判断,又要辩证分析;第(4)问,知识范围是认识论,要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用材料印证观点。

5页

第9篇:2013年高考思想政治时政热点模拟试题(五)

2013年高考

思想政治时政热点模拟试题汇编

(五)

1、汶川地震五周年

2013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三周年。五年来,汶川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后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材料一:5•12”特大地震给震中汶川县带来毁灭性打击,全县因灾死亡15941人,失踪7595人,受伤34584人;交通中断;基础设施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643亿元

材料二:截至2010年底,汶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累计完工455个,完工率为90.8%;累计完成投资210亿元,完成率94.7%,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经济强劲恢复,2010年全县GDP增长34.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经济增长15.1%,创历史新高。灾后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材料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共投入恢复重建资金1020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3026亿元;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坚持质量第

一、“好”字当头,以人为本,把解决灾区群众现实困难和长远生计放在首位;重建中调整结构优化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把灾区城乡和区域发展与全省布局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由“输血”帮扶向“造血”提升转变,由“硬件”援建为主向技术智力等“软件”支持为主转变;着力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空间和领域。

(1)材料

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三概括汶川灾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经济原因。

材料四:汶川地震三年来,从抢险救灾到过渡安置,从灾后过冬到农房重建,从治理次生灾害到救助因灾返贫,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和民生事项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援建省市到地震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灾区每一个角落,访民声、探民意、解民困、保民生。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汶川地震发生三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上述做法的正确性。 材料五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北川人们在灾难面前永不屈服、永不退缩、永不低头,永远挺起不屈的脊梁。有这样一副对联:“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横批是“自强不息”。总理称赞说,这就是北川精神,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精神,灾区干部群众表现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和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尤为难得的是,这次新的抗战正铸就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韧的民族气质。

(3)材料说明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六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受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又一伟大壮举。恢复重建中有很多创新和探索,值得认真总结。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重建放到优先位置。第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第三,坚持统筹兼顾,将恢复重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第四,坚持举全国之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区重建。第五,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作用.

(4)结合材料,分析灾后恢复重建宝贵经验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1)①材料一说明汶川地震给各方面带来毁灭性打击,经济损失严重。材料二说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汶川灾后重建工作成绩显著。②主要原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财政等经济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财政作用,推动灾区发展;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灾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区域协调,推进西部灾区的跨越式发展;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来与走出去,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山东等的积极援助等。)

(2)①政府职能和原则。政府应依法履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政府要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全力安置受灾群众、抢修损毁基础设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资金物资的保障和监管、加强心理指导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正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③党的性质和宗旨。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各级党员身体力行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地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⑤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员深入灾区是党进行组织领导的具体体现。 (3)道理: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它在中华民族经受检验和洗礼、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启示:①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当代青年要结合新的实践要求,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④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4)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作用是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体现。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灾后恢复重建,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创造性地组织抗震救灾。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将恢复重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举全国之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区重建,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宝贵经验有很多创新和探索,做到了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答出:“把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重建放到优先位置”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坚持统筹兼顾”体现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也可) 【命题说明】

本题以汶川地震三周年所取得的成就为背景,具有实效性,同时又能充分展现我国勇于战胜困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四个角度分别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角度多,涉及面广,且贴近课本的重要知识点设问。学生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充分挖掘材料,理论

联系实际。

2、抗旱救灾经济、哲学思考

材料一2013年是建党92周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中央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材料二黄河流域,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下游人口稠密,黄河防汛抗旱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休戚相关。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防汛抗旱的经济意义? 黄河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协调不同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尽管各方对防汛抗旱的需求不尽相同,但历史的经验表明,团结协作则无往不利,各自为战则事倍功半。因此,必须组织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防汛抗旱联动工作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进行防汛抗旱? 【参考答案】

(1)①防旱抗汛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流域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②防旱抗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保护协调农业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④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黄河防汛抗旱工作需协调不同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意味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我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搞好黄河防汛抗旱工作。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全局搞好局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搞好黄河防汛抗旱工作必须组织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防汛抗旱联动工作机制。

【命题说明】

防旱抗汛,事例比较典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考试时,可能会选取防旱抗汛有关典型材料或其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典型画面、精彩瞬间,以此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其经济政治意义及哲学措施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并且比较适合文综试题。

6、建党九十二周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二周年。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九十二年的风雨辉煌,在这九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以红色旗帜为荣,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建立了崭新的国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带领人民谱写中华民族最辉煌的篇章。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既能救中国,又能发展中国? 材料二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唱响中国》、创先争优、知识竞赛、征文等。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开展这些庆祝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有利于对全国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命题说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如同建国六十周年一样重要,这是今年高考最大的热点,高考政治一定不会回避,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多加注意。该题重点考查了《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生活与哲学》中重点考查了矛盾的观点。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巨大成绩,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方面,涉及到必修各块知识,大家也要注意一下;在设问形式上可能会包括原因类、措施类、评析类等。也要注意一下开放性试题,如让你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做一期宣传栏,列举一下宣传提纲。还要与十二五规划等热点相联系。

上一篇: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下一篇: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