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发展协调机制探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完善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创新财政扶持机制, 不仅要发挥税收部门在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而且要强化监督, 根据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有目标地解决小微企业税收问题。根据不同形式的征管模式, 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纳税成本, 并依据当前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适当做出调整。

1 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的发展机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税收政策注重监管的效果, 根据政策进行统一的征收, 对于小微企业的鼓励与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颁布中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地方税收政策从全局监管的角度来看, 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特殊的政策优惠。 (2) 税收政策要通盘考虑税收的成本, 而小微企业的税收成本相对较高。小微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税收征管方面也必须存在多元化, 多角度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增加税收的成本, 那么这样就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3) 小微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是税收政策针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并不能在企业的体量增加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税收政策根据税收成本的预算, 不可能增加小微企业的税收服务模式, 显然, 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发展与税收政策中也非常抢眼。 (4) 小微企业在越来越快的发展进程中, 会暴露一些与政策不相适应的东西, 对这种情况税收政策的监管和征管作用显得相对乏力。

2 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统筹发展, 协调发展是地方税收部门与小微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 必须认识到协调作用在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中和税收政策中的作用。

首先是助推企业发展, 培养新的税源。推动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是税收部门的职能, 通过服务模式和监管模式的优化, 对于小微企业的内涵和跨越发展具有强势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协调模式的均衡性。小微企业的发展与税收政策的相互影响要实现制约和均衡。征收和管理方面职能部门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将管理转化成服务模式。改变工作方式, 在方法上实现创新, 切实做到为小企业进行服务。再次, 要通过税收服务对小微企业提供一些非税收服务。要真正在管理上下功夫, 不仅要提供上门服务, 而且要帮他们解决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和难题。要常态化沟通, 保持良好的服务理念和高效的服务作风, 把税收服务做成动态化、生活化的服务。

3 协调机制在税收与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实现

协调机制的具体实现要根据小微企业和税收政策来进行判定和实施的, 既要做到灵活应用, 还要做到全局性和统筹性。在完善征管的基础上, 协调机制更应当注重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

3.1 协调政策

税收工作和小微企业的主要节点就是要完成征收和管理工作, 其实就是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实践中, 政策的落实不仅需要更高效的执行, 而且也需要做好前、中、后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 还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 对其要缴纳的税收要进行核算和合法征收。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指出其不足和缺陷, 针对市场、政策、法规、运营等实际情况帮助小微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立足市场、企业目标、税收管理和区域性的发展政策做好协调工作。

3.2 协调职能

职能管理部门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调节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如融资、管理、市场营销、和政策规避等。联动银行、其他管理部门、市场目标客户以及政策制定部门, 观察小微企业发展中可能或者已经遭遇的问题, 在管理职能范畴内的问题要做好解决方案, 还要根据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税收问题进行税收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

3.3 协调制度

制度化的安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的调整, 不断调整小微企业发展与制度的冲突所产生的问题。再一方面必须要完善管理, 以服务为本, 贴近小微企业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协调。以制度管理为着力点, 规避制度化管理带给企业的影响, 协调政策机制、协同机制和关联影响机制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矛盾, 扩大协调的效果, 从而形成切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协调机制。

3.4 匹配基本协调点

最常见的协调机制主要是为小微企业发展中的税收完成进行的。但是在当前形势下, 协调点要融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税收完成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工作。完善管理, 将管理深化, 以最优化的效果来增强协调机制的内涵, 从而促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4 对策与建议

在小微企业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均衡中, 协调机制发挥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注重监管的方式, 区别对待小微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特点, 有目标的开展税收服务。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税收办法, 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要对小微企业的运营情况、财务情况进行跟踪指导, 对小微企业的非税收服务进行指导和体系化服务。

第二, 要完善监管和征管的机制。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 要灵活应用政策, 做到兼容对接、有效管理和高效服务。在监管中要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因素带来的制约, 探索小微企业税收管理的机制, 内化制度的作用, 优化征管和监管的方式, 最大化体现服务的特征。

第三, 要强化沟通。做好银税沟通、银企沟通和税企沟通。特别是在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 要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做好解决方案。执行税收政策的过程中要了解企业的经营难点, 对企业的发展和税收任务的完成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不仅要成为企业的管理者, 更要成为服务者, 进行常态化、动态化和体系化的服务。

第四, 强化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杠杆作用。在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税收政策全面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体系化的构建协调价值, 不仅要确保税收任务的完成, 更要在制度层面形成协调机制, 针对小微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满足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需求。

5 结束语

税收政策和小微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是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税收部门不仅要通过机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更要做好角色互换的工作, 做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

摘要:落实税收政策与小微企业的协调发展是地方税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分析了小微企业发展与地方税收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创新思考。

关键词:税收政策,小微企业,协调,创新机制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原因及其解决途径下一篇:论我国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