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和处理声音素材

2023-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获取和处理声音素材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处理》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处理》是高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中的一节内容。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声音媒体的采集与制作,能综合运用音频处理技术进行制作、编辑及合成音乐。 ●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多媒体音频处理软件已有所了解。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音频的处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灵活运用音频处理技术进行专业化的制作、编辑、合成音乐还存在一定难度。本节课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注意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素材获取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掌握声音的插入、合并、混音等编辑手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简单的“录音机”软件入手,体验如何充分挖掘软件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寻找功能更强大的软件,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激发求知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不能只是对音乐、音效感兴趣,更要培养自己对声音的制作与处理能力;体验计算机文化对陶冶思想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所起的积极作用。 ●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难点:掌握利用音频处理软件total recorder进行消声、混音等效果的处理。 ●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散文《琴水漫夜》。

师: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懂得欣赏美、享受美,更要去创造美。《琴水漫夜》这段音频由朗读声音和背景音乐混合而成。那么,这段朗读的声音是怎么获取的?其中的背景音乐又是怎么添加上去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2.新课讲解 (1)基础知识学习

师利用ppt课件展示声音、语音、音乐及效果的概念图,如下图。 师:被数字化了的声音称为“音频”,声音文件也就随之被称为“音频文件”。根据音频记录和存储方式的不同,数字音频具有不同的格式。

师利用ppt课件展示音频的格式与获取方法。 ①音频文件的格式(如下页表)。

②音频的获取方法:从硬盘、光盘上获取音频资源;利用互联网获取音频资源,常用到的网站有:中国音乐网(http:///sound)、声音网(http:///)

等,当然搜索引擎的应用也会提供不少帮助。

师:我们已了解了音频文件的格式以及它的获取方法,现在就行动起来,通过录音机软件获取声音素材,并对其编辑处理。 (2)演示操作

教师演示操作利用“录音机”软件进行音频文件的录制,引导学生总结出音频文件录制的基本方法:接入话筒→调节音量→打开windows中的“录音机”→录音→结束录音→保存录音文件。 3.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1)任务一

师:请同学们用录音机软件进行录音,分组完成,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时间最短。

设计意图:因为先前教师进行过演示,任务一的实践相对简单,通过任务一的模仿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声音录制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任务二

师:total recorder具有在线录音功能,能够录制播放器和其他程序产生的声音,以下我来讲解它的使用方法。

师利用ppt课件展示使用方法:打开tota→recorder录音机程序→设置录音参数,选择录音源→单击“更改”按钮选择声音文件格式→开始录音(在线录音时可先按下“录音”按钮,再播放声音,total recorder在有声音信号时才真正开始录音)→播放有声音的文件;保存录音文件。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total recorder进行录音和编辑处理。 设计意图:total recorder程序相对“录音机”软件功能较强大,任务二是对任务一的巩固和拓展。在任务一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任务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设置参数、选择录音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两种软件的不同点。 (3)任务三

师演示插入声音、混声、音频片段的截取,学生边观察边独自完成这三个操作。

生思考:怎样将一段声音分割成两段声音?怎样将两段声音合并成一段声音?怎样删除中间一段声音?怎样将一段声音与另一段声音混合起来?

师提示:能否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以上这些实际问题? 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收获失败的经验。 设计意图:任务三体现了音频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通过3个演示,设置层层递进的阶梯、化整为零、降低难度,突破难点。学生通过任务三的完成,进一步提高了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体会到了音频处理软件的魅力所在。 ● 课堂小结

师:获取和播放声音是我们必备的能力,处理声音更是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对于“录音机”软件,或许大家早已熟知,但我们究竟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又应用了其中多少功能?今天的学习应该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对total recorder的体验不

仅让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还增添了许多乐趣,“学无止境”这句话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意义尤为深刻。作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擅于思考和研究问题,才能驾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白对音频处理软件的学习还远不止于此,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 拓展

师布置课后思考题:能否像文字处理软件word那样方便地进行声音的插入、删除、移动等编辑工作呢?“眼保健操.mp3”是一张老唱片的录音,能否将其中一些“吱吱咋咋”的噪音去除呢? 设计意图:音频处理软件繁多,功能强大,在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上,课后可以自主探究,体验软件的强大功能,继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音频处理软件的兴趣,并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2篇:学习“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东风中学 祁聪

2014年11月

6、

13、20、27日,我学习了“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的课程,通过学习我的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了声音素材的的获取:

一、声音素材主要包括背景音乐、解说词、郎诵、效果声及评语分析等等。

二、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三大类。

三、恰当的使用音乐和音响效果的作用

四、设计声音素材时的注意事项

五、数字声音、声音文件的采集和制作可以有以下7种方式、音频素材的获取方法、利用属性查找音频素材资源地址方法、利用属性查找音频素材资源地址方法、利用话筒录制声音的步骤、录音音量列表名词解释

通过这些学习我知道了声音的获取、录制、格式、编辑等方法。 其次、学习了MP

3、WAV格式的区别。

1——MP3(MPEG AUDIO LAYER 3)是一种具有高压缩率的音响信号文件。虽然它音乐信号的压 缩比例较高,但依然可以与CD/MD的音质媲美。MP3高达10比1的压缩比例。使一张CD-R/RW上可以容纳10张普通CD的音乐。达到可以长时间播放音乐。您可以从互联网或其它渠道获取MP3格式的音乐。

2——WMA(WINDOW MEDIA AUDIO)是微软公司所开发的。引导示来音乐的声音压缩技术。其音质可以与MP3媲美,有较高的压缩。有部分歌曲制成WMA格式音乐的大小可以达到MP3的三分之一!只要通过WINDOW MEDIA PLAYER 7.0以上的版本,就能将您喜爱的音乐编辑成WMA档案。

3——WAV(Waveform)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许多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采用44.1kHz的采样频率,16位量化位数,因此WAV的音质与CD相差无几,但WAV格式对存储空间需求太大不便于交流和传播。

总之,学习了这个课程,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声音的处理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第3篇:多媒体课件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处理

在我们制作课件过程中通常先收集好与课件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材料,然后通过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进行课件制作,形成成品课件用于课堂教学。而在这几类素材收集过程中,文字、图片、音频的收集容易实现,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找到资源,这些资源是可以直接通过复制、另存为等方式下载到本地计算机里面保存,令老师感到困难的是视频素材的收集,在网站上的视频大多是嵌套在网页里面的,如酷六网、土豆网等没有提供下载地址链接,教师们便无从下手。通过平时的交流我发现,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课件制作所需素材的收集与处理。

一、素材收集

(一)、保存网上文章

(1)保存网页中可选择复制的文字内容

选择需要复制的内容,粘贴复制内容并进行编辑。 (2)保存网页中不能选择、复制的文字

①在该网页菜单栏中选择“查看”—源文件,在源文件中就可以找到需要的文本;

②在该网页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使用Micorosoft Office FrontPage(word)编辑,然后直接复制需要的文本;

③在该网页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另存为”,在保存类型中选择 “文本文件.txt”,然后找到保存位置,打开txt文件直接复制即可。

④ie浏览器禁止右键复制,我们可以换成火孤浏览器下载就没有此限制了。

(二)、图片素材的收集

图像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最常用的素材,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媒体。添加到课件中的图像有多种不同的用途,有的图像可用来设置为课件的背景图片,如边框底纹图片等;有的可直接用于教学,如历史资料图片等;有的则用来点缀课件画面,如花草动物图案等 。收集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从网站下载。

2、从印刷资料中扫描。

3、用截图软件SnagIt截取。

4、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

5、数码设备拍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使用专门的抓图工具软件如SnagIt来采集图像。可以捕获Windows屏幕、DOS屏幕;RM电影、游戏画面;菜单、窗口、客户区窗口、最后一个激活的窗口或用鼠标定义的区域。

(三)、声音、音乐文件的收集

声音在多媒体课件中不仅可以与文字信息一样,用作叙述、说明课件的内容等,还可以用作背景音乐,起到烘托气氛、强调主题的作用 。如我们平时用到的课文朗读、诗朗诵等,如果是老师自己的声音更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录制话筒音。

调试好麦克风话筒及音量输入大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以避免录入较多的杂音。打开GoldWave,单击GoldWave的控制面板上红色的“Record”开始录音。录完后选择WAV格式保存。

2、录制磁带上的声音。

和“录制话筒音”一样先选择“录音控制”中的“麦克风”。然后将做好的音频连接线将磁带录放机音频输出孔和计算机麦克风输入孔连接起来(注意连接正确)。接着打开GoldWave新建文件按录音按钮后,再按下磁带录放机播放按钮开始录音,录完后选择WAV格式保存。

3.从网上下载音乐 用百度搜索下载音乐很容易。相信大家对此很熟练了。 4.从CD、VCD等媒体中获取音频 只要将光盘放到光驱中,利用音频处理软件选择其中需要的片段,例如,GoldWave、Adobe Audition等软件,都可以将其中的声音提取出来并存储为需要的声音格式。

(四)、视频动画的收集

视频作为多媒体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多媒体课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本身就可以是由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利用其声音与画面同步、表现力强的特点,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1.从素材库中获取视频。2.从网站中获取视频。3.截取视频片段。4.截取屏幕影像 从网站下载视频,有时会找不到下载地址,我们可以用一些专门的软件下载:

1、硕鼠Nano是一款专业FLV下载软件。提供土豆,优酷,我乐,酷六,新浪,搜狐,CCTV等55个主流视频网站视频的解析下载。

2、维棠FLV视频下载软件,是一款专门从国内外在线视频网站(优酷、土豆、奇艺、新浪、搜狐、Youtube等)下载高清视频的软件。不需要自己找下载地址,不需要去找缓存,只要一个网页地址,就可以下载保存自己喜欢的视频。

二、素材处理 1)、图像的处理

图像处理有很多软件可以做到,如Acdsee,系统自带的画图程序等,这里只介绍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编辑图像的方法,包括调整图像的大小、调整清晰度、调整色彩、修复图像等。在有时,我们下载的图像文件中有些不需要的就要用到修复图像了,在PS中,可以用橡皮擦和橡皮图章结合操作可以去掉图像中多余的部分。

2)、音乐、声音的处理

Goldwave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数字音乐编辑器和MP3制作软件,它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它还可以进行音乐文件的格式转换 。

3)、视频的处理

Adobe Premiere Pro 是目前最普及的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工具灵活方便,可以制作出复杂的视频效果。只要三个步骤就可快速做出DV影片,即使是入门新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影片剪辑乐趣;同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三、音频、视频格式的转换:

格式工厂是一款免费多功能的多媒体文件转换工具,支持几乎所有多媒体格式到各种常用格式。

第4篇:地理多媒体课件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洛龙四中 李万洪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已受到深刻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极大地推动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而地理学科涉及的范围较大,从江河湖海,到山川平原;从地表形态,到大洋环流;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上至天体运动,下至地球构造,都是地理学科上要讨论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非常生动精彩。地理课有比别的学科更多的图片、图像需要演示,这些都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空限制,将众多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上,使学生有比较好的感性认识,能同时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功能进行编辑、存储、播放并能同时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比较符合地理学科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特殊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的确,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所以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变得尤为重要。一般地理课件制作过程有以下流程:课件设想-课件脚本-结构设计-素材准备-课件组合-调试-完成(见以下表格图示),而一个成功的课件,除

课件设想

先设计课件的组织结构(含课堂教学设计、媒体设计)

再创作课件文字稿本(相当于电视、电影的剧本)

最后创作课件脚本(各种信息媒体的分布位置等)

结构设计

课件脚本

素材准备

具体方面

文本

获取方法:见文中

(一)

课件组合

在上课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

图形图像

获取方法:见文中

(二)

调试

音频

获取方法:见文中

(三)

完成

视频

获取方法:见文中

(四)

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充足合适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秀的课件脚本比较容易写出来,但充足合适的素材却难以寻觅,因此,课件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是课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对地理课件的素材准备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所做地理课件也因此在市、区级评比中多次获奖。

地理课件的素材,大致可以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声音)、视频(录象)、动画(Flash)等几种形式。素材的获取方法与途径,可以从网上(网址之家http://WWW.hao123.com)下载、从各种课件中截取、从资源光盘或资源库中获取、从VCD片中获取、从电视节目中录制等几种方法,有能力的人员,还可以自己进行原创。

一、文本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文本一般都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编写,但如果作为地理教学资料的文本,文字数量多,为了节约时间也可在一些电子书籍或网页中获取,像《百科全书》、《上下五千年》等电子书籍及相关的网站(如中国国家百科全书http://WWW.conutriesbook.db66.com)的网页中,就可以方便地找出大量地理文本资料素材。一般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下载,网页可以直接用保存网页的方法把所需要有内容保存下来。如果是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复制的文本可以在Word中新建一个文件,然后粘贴,最后保存为RTF格式,便于Authorware导入使用。如果用Frontpoge、Dreamweaver等软件制作网页式课件,可以在Word中新建一个文件,然后粘贴,最后在文件保存中选择另存为Web为格式。特殊字体或艺术字可以用抓图工具SnagIt抓取后进行图片化处理后使用,或者干脆用Photoshop制作完成。

二、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用简单线条组成的图形(几何图形),一般都是用原创的方法进行绘制,各种课件工具中都有相应的绘制工具,可直接用绘图工具进行绘制。这里不作详细叙述。

地理课件中的图像,按其用途分,一般有三种:一是背景图,二是按钮图,三是与教学内容相关图(地图、风景图、资料图等)。

1、图像获取的途径。

图像获取的途径:

一、各种素材光盘,背景图可以在网页素材的背景图中寻找,按钮图在网页素材的按钮类图中寻找,特别是能找到小动画GIF图片,均可插入网页课件和PowerPoint课件中;

二、教学资源库,目前学校常用的教学资源像翰林汇、科利华、鹏博士、K12和课件大师中附带的素材中,都能找到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相关图素材;

三、网上查找(如网页制作大宝库http://WWW.4gee.com等),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能查找到大量的图片素材,我在制作地理课件《中国旅游业》时,就是从网上查找了一批祖国壮丽河山的图片。一般情况下,进入http://WWW.21pic.com可以找到各行各业的专业图片,找到图片后一般以右击鼠标用另存为的方法可以保存图片,若不能保存,可以用复制粘贴的方法保存图片,具体方法在:用鼠标右键点击要下载的图片,打开快捷菜单,选中复制命令,然后在相应的文件夹中点击右键,新建图像文件,然后粘贴保存;

四、从电子书籍中获取,在制作地理课件《环境污染》时,我就从中学生百科全书电子书籍中查到了大量图片。

五、扫描获取,从地图册、填充图册、画报、画册等中扫描(采用中等分辨率)可得到大量图片;

六、利用数码相机采集;

七、从课件中抓取,可以用HySnapDX或SnagIt 5.0在现成的课件中抓取相应的图片;

八、从屏幕中截取(屏幕抓图)或从视频捕获(如用超级解霸自带工具和视频卡捕获);

九、进行素材原创,可以在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创作(一般需要一定的电脑软件操作技能)。我在地理课件中插入的漫画图案大多是自己制作的,使用效果良好。

2、图像的加工处理。

以上途径获取的图像,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如图片上有不需要的文字等部分,这就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初学者没有掌握Photoshop的使用,用WIN98自带的图画软件(在附件中)处理也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具体方法是:启动附件中的图画程序,打开图像文件,点击绘画工具中的放大镜后,选择图像放大8倍,在文字附近复制相近的色块,粘贴后移到文字上方即可。也可以用工具中的铅笔工具,用吸管吸取相近的颜色,然后用铅笔修改也可以。图片的剪辑、修改处理一般最好用Photoshop进行,它能达到较完美的效果。

3、图像处理技巧

为了确保课件运行时流畅,使课件“容量”不至于太大,制作时强烈建议所有图片都用JPGE格式,尽量少用或不用MPG格式。如果找到的素材是MPG格式,可以用ACDSee进行格式转换,方法是先选择要转换的图形文件(一个或一批均可),然后从“查看”中选择“转换”,打开格式转换对话框,在“目的格式”中选转换后的文件格式(JPGE格式),在输出栏中确定转换文件的保存位置,单击“确定”即可。在进行图像浏览时,尽量用ACDSee的大图标显示功能,这样可以直接进行浏览,方便操作、处理。

有些时候地理课件的同一页要用若干个图像组合而成,这样这一页容量特别大,课件运行可能不流畅,解决方法是先进行图像组合,然后用抓图工具SnagIt 5.0抓取整个图片,再保存为一张JPGE格式的图片插入就可以了。

三、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课件中的音频,一般为背景音乐和效果音乐(有时也有文本朗读),其格式多为WAV、SWA、MIDI、MP

3、CD等几种形式。

1、音频的获取途径

一是素材光盘,可以从专业的音效光盘或MP3光盘中获取背景音乐和效果音乐;二是资源库,翰林汇资料库中可以找到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文中的大多数课文范读;三是网上查找,MP3中文网(http://WWW.nease.net/~boxup)、音乐极限(http://)、中国音乐网(http://WWW.music.cn.net)、亚洲音乐广场(http://WWW.asiamp3.com)MTV、音乐网(http://WWW.mtv.com)都能下载音频资料;四是从CD、VCD中获取,CD、VCD可以用超级解霸的音频播放器播放,然后压缩成MP3格式,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转成其它格式;五是从现有的录音带中获取,方法是用音频线从录音机线路输出,再从声卡的线路输入口(或MIC)输入,然后设置成线路输入(或MIC)录音,最后打开电脑附件中的录音机,用录音机播放录音磁带进行电脑录音,再保存在相应位置即可。六是从课件中获取,大多数课件中的声音文件都存放在WAV文件夹中,从中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声音;七是进行原创,可以用电脑附件中的录音机设置成麦克风输入,把麦克风插头插入声卡的MIC插孔,然后进行现场录音。

2、对于音频的处理

音频的处理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实用的操作方法,其软件也是相当普及的,大多数计算机上都会有这些软件。用计算机录音机编辑声音文件。打开录音机,从文件菜单中打开声音文件,播放声音文件,用编辑命令中的“删除之前的声音”和“删除之后的声音”,保留下所需要的声音,然后另存为即可。应该注意的是,录音机只认WAV格式的声音文件,其它文件要用工具转换成WAV格式。从CD中获取声音文件,用超级解霸可以方便的把CD音乐转换成WAV格式的声音文件。具体方法是运行超级解霸的超级音频解霸,用它播放CD音乐,点击工具条上的“波形录音”按钮,弹出存盘对话框,设置存盘的路径和文件保存格式,然后点“播放”按钮开始播放,播放完毕后就完成了一个CD TO WAV的操作,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完成MIDI TO WAV、DAT TO WAV、MPG TO WAV、VOB TO WAV、MP3 TO WAV、AC3 TO WAVR的操作。如果要选择音频文件中的一部份(对音乐文件进行编辑),可以点击工具栏中的“循环/选择录取区域”使之激活,并在适当位置确定开始点和结束点,把音频文件转换成MP3文件,然后直接用控件播放MP3文件。从VCD中截取声音。如果要从VCD中截取声音文件,可以用超级解霸的超级音频解霸播放VCD,这时能播放出声音,但不出现图像,再用上述方法,可以把VCD中的伴音转变为WAV文件。我在实践中体会到,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把所有的声音文件都转换为超级间频(SWA)格式,声音文件小,声音质量能保证,课件运行也很流畅。Authorware中自带了WAV TO SWA的工具,其操作方法是:点击

Xtras/Other/Convret WAV to SWA,打开Convret WAV Files to SWA Files对话框,然后点击Add Files,选择相应的WAV文件,最后点击Convcrt就可以进行转换。在PowerPoint课件设计插入音乐、歌曲时,一般选用WAV(同样可用超级解霸方便的把MP3音乐转换成WAV格式的声音文件)、MID,找到的MP3无法直接插入(一定要插入,可用超级链接,调用超级解霸播放器播放。

四、视频的获取和处理

视频的获取主要是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及录像片、VCD、DVD片中获取,从网上也能找到视频文件(视频网站http//WWW.mp4.com等)。资源库、电子书籍中的视频资料可以直接调用,课件中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放在exe文件之外,不会和exe打包在一起,也可直接调用。录像片中的资料可用采集卡进行采集,若无此设备,可在VCD制作店进行加工,把录像资料转变为MPGE格式或AVI格式,刻录后进行使用。VCD可直接用超级解霸处理,但要注意,DVD格式(MPGE4)在Authorware中无法使用(有关资料介绍,在安装MPGE4后可以正常使用)。视频文件获取,最可靠的方法是用采集卡进行采集,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超级解霸进行采集。

用采集卡采集视频素材方法:安装好采集卡并连接好线路后,启动采集软件,设置好相关参数后,按下录像机或影碟机,进行浏览,发现要采集的内容后,点击“记录”按钮开始采集,记录完毕后,把采集到的信息保存为AVI格式即可。

用超级解霸采集视频素材,VCD、DVD均可用超级解霸进行截取,具体方法是:用超级解霸播放VCD、DVD,点击工具栏中的“循环/选择录取区域”使之激活,并在适当位置确定开始点和结束点,单击“录像指定区域为MPG或MPV”文件按钮,打开保存数据流对话框,键入文件名,设置好保存位置、文件类型,单击保存按钮,开始转换。

用超级解霸加工处理视频素材。用超级解霸的实用工具中的常用工具,可以把MPG文件转换为AVI文件,或把AVI文件转换为MPG文件,MPG转换GIF文件(该功能可把自己喜欢的录象片段转换成小动画GIF),还可以把多个MPG文件全并为一个MPG文件,其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大家可以自己试着进行处理。

在自己不能熟练操练Flash制作动画时,不妨上网寻找(http://WWW.flashsky.com等)下载,无法直接下载的Flash动画,可采用以下方法获取:打开网页工具中的Internet选项,打开Internet临时文件中的设置,再打开查看文件选项,就可找到想要的Flash动画,进行复制粘贴到自己的素材文件夹。

总之,素材的收集与处理,要运用多个软件、多种形式。本人认为,其软件与方法,不一定非用哪个不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环境来决定如何处理,以求用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

使用计算机教学,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断接受新事物、开阔其视野、增强能力、勇于做创造性工作都是有好处的。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必将引起课堂教学的革命。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和解决。我将不懈的努力学习电脑知识,做出更多更适合地理教学的课件,能够真正充分利用电脑教好地理。

第5篇:怎样获取作文的素材

俄国著名文学家冈察洛夫曾深有体会地说:“在我本人心中没有诞生或没有成熟的东西,我没有看见、没有观察到、没有深切关怀的东西,是我的笔杆接近不了的啊!„„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的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也就是说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检验和阅读吸收。

一 、学会观察

观察是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指的是:有目的地认识某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你要认识某一事物,你就要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摸„„以便熟悉它、了解它,这个过程就叫观察。观察下面就一一简要说明。

1、全程观察与重点观察。

全程观察是对动态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观察。凡事情,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而经过通常有若干个阶段;运动着的事物在各个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状况。全程观察,就是对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从头到尾,从开始到结束,从起因到结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各个阶段的特点,达到正确认识某个事物的目的。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就仔细观察了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为什么去买橘子,怎样去买的,结果怎样。在这全程观察中,作者又重点观察了父亲爬栅栏时的具体动作,像这样,截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仔细观察,就是重点观察。

2、长期观察。

像这类活动比较简单,观察它们的全过程,也比较容易,不过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可是,要了解某件复杂事情的全过程,要认识某种复杂的事物,短短几分钟几小时显然就不够,就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这就是长期观察。如写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就需要从播种、发芽、抽枝、长叶到开花,结果进行全过程的观察。还有的活动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要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也需要跟踪观察,如朱长超写的《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从1969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那一

刻写起,写到7月25日凌晨离开月球。这历时195个小时的月球见闻就需要长期观察,长期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3、对比观察。

对比,就是互相比较。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着看,就叫做对比观察。如某学生发表在《安徽青年报》上的习作《小怪事》就是对比观察的结果。她观察了当卫生局长的姑爹在任职期间和退休后,人们对他的不同态度:任职期间他家门庭若市,送礼的络绎不绝;退休后他家冷冷清清,无人上门。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一前一后,两相对照,得出一个结论:人该怎么做?官该怎么当?

对比观察关键在“比”。要“比”,就要选择一个比较点。同一事物,可选择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如通常讲的新与旧的对比,别人与自己的对比等。不同的事物,可选择一个共同处比,如两个同学在学习上的对比,在工作上的对比,在劳动方面的对比等。找不到比较点,就无法对比。

4、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定向观察,就是在预先确定好的对象和范围内进行观察。如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写《绿色蝈蝈》之前,就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了蝈蝈的生活习性,这就是定向观察。

与定向观察相反,它预先没有确定观察和对象或范围,而是偶然遇到而又引起自己注意的一种观察。宗璞散步时被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而驻足观赏,写下了《紫藤萝瀑布》。他的这种观察就是随机观察。随机观察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就是看,就是听,就是想,就是去了解把握某个事物。学会观察就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要讲究点面结合,观察要注意顺序、条理,观察要选好角度,观察要注意方位等,这些方法同学们在实践中可以慢慢领悟到。

二、 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当然离不开生活。可是有的同学觉得中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哪有那么多现实生活的东西好写。其实不然,中学生每天就置身于现实生活当中,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人人有,自不必说,就是社会生活,也同样人人都有。学校也好,家庭也罢,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身在其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大潮的涌动和时代脉搏的跳动,怎能说体验不到社会生

活呢?如某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苦恼》一文,就是用日记的方式记下自己一周中每天的时间安排。对这种如牛负重、缺少乐趣的学习生活,恐怕不少同学都厌烦。可是大多数同学都习经为常,想不到这是一种生活体验。那位考生想到了,他把这种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暴露无遗,因而作文《苦恼》意境深刻。现实生活中异彩纷呈的人、事,通过我们的各种感官反映到头脑中来,这就是作文素材。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做现实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多加体验。如果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就会哀叹作文是“无米之炊”。

体验生活的另一层含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那么,怎样来认识呢?我觉得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就是拿自己的心去比一下别人的心,想一下在某种情况下,自己会怎样,从而体会人家也会怎样。《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烈火烧身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但这种事作者是无法通过“亲身经历”去体验,而只能通过“我”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去描写。这就是“体验”的一种特殊功能,掌握体验生活的这种特殊方式,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范围又扩大了许多。

三 、阅读吸收

一个人要获得写作的材料,应该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但是,无论谁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事事、时时、处处这样做。那该怎么办呢?只有广泛阅读,读中国的书,读外国的书,读现代的书,读古代的书,读有字的书,读无字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从中获取各种知识,得到各种材料。如2005年江苏盐城一考生的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文中红楼名著,李白陆游诗词,梁祝孟姜女的传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就是广泛阅读吸收的结果!“只有挖得深,寻得密,才会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道理。

广泛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读的数量上,而是注重吸收,边读边想边做笔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广取作文材料,写作时才有活水。同学们不妨按以上三种途径去获取作文材料。

第6篇:2-音、视频素材的获取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序号:学号:

实验二:音、视频素材的获取制作

一、实验名称:

七、实验结果与体会

音、视频素材的获取制作

二、实验器材:

SONY高清DV多媒体电脑视频编缉软件

三、实验小组成员:

四、实验目的:

1. 初步认识摄像机,能够进行开关机操作,取放磁带、电池操作,回放拍摄内容;

2. 进行试拍与摄像机定位的练习。

3. 练习运动镜头(推、拉、摇、移)的拍摄,能够灵活地综合应用各种镜头进行拍摄。

五、实验内容:

1. 认识摄像机,学会初步的操作知识,如开关机、取放磁带和电池、回放等。

2. 练习拍摄,能够正确的持摄像机进行拍摄,练习拿稳机器,学会找依靠点进行拍摄。 3. 根据课件开发需要,拍摄出相关的音视频素材。

4. 将摄像机与计算机用专用数据线连接,把拍摄得到的音视频文件传输到计算机。

5. 利用会声会影对拍摄得到的素材进行简单的剪辑,得到开发多媒体课件所需要的音视频素材,分类保存。

六、实验过程:

上一篇:珍惜生命作文500字下一篇:农产品收购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