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院2010—2011年抗肿瘤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癌症即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夺走生命最多的疾病, 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化疗是癌症临床治疗重要的治疗手段, 抗肿瘤药物是肿瘤化疗过程中最主要的药物。化疗是将抗肿瘤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 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 而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都是具有细胞毒性的。所以为提高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抗肿瘤药物合理地应用, 尤为重要。为了解抗肿瘤在该院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及用药特点, 对该院2010—2011年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以该院药品出库数据作为原始资料, 数据均来源于该院计算机室医院信息系统。对药品名称、剂量、规格、出库数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分析2年间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 (DDDs) 及前10位的药品进行排序。药品名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依据, 日剂量 (defineddaily dose, DDD) 以《新编药物学》 (第16版) 规定的日剂量为标准计算用药频度, 未收录的药品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成人用药日剂量为准。用药频度 (DDDs) =药品年度消耗总量 (g) /药品约定日剂量。同一品种的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折算成克求和, 作为总消耗量。同一品种的不同给药途径则分别计算。见表1、2。

2 结果与分析

两年内销售金额前10位的抗肿瘤药物分别占全院药物总金额的6.78%、6.17%, 销售金额前10位的药物总体无明显变化, 药品销售金额也差别不大。销售前10的药品中植物药, 中药和化疗辅助药占大多数。见表1。

植物类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活性强, 毒副作用较小, 品种多, 深受医患认可, 临床应用广泛, 在该院销售一直占主导地位。其中紫杉醇占植物类抗肿瘤药销量第一位。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微管抑制剂, 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而且不易与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该院还引进了高效低毒的紫杉醇脂质体 (立朴素) , 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特性。在销售金额前10位中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也同为植物类抗肿瘤药物。抗肿瘤中药制剂, 由于中药制剂标本兼治, 毒副作用小, 应用广泛。其中艾迪注射液,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榄香烯注射液因其良好的疗效, 临床使用普遍。艾迪注射液由人参、刺五加、黄芪和斑蝥等制备而成, 具有扶正驱邪、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该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油酸和亚油酸, 可有效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实验证明:鸦胆子油乳为细胞非特异性抗癌药, 对肿瘤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且可有效干扰肽键的形成作用。化疗辅助药物可以部分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托烷司琼为5-HT3受体拮抗剂, 与传统止吐药相比在防治化疗所致呕吐方面有效率高、耐受性好, 目前被临床作为治疗呕吐的常用药物。且比昂丹司琼止吐效果显著, 因此排名靠前。对于进行化疗的病人, 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白细胞减少症和伴发热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 提高化疗效果。

DDDs临床使用中抗肿瘤药物大部分为注射剂, 而且口服给药DDDs较注射给药高, 不具有可比性, 因此为真实反应抗肿瘤临床使用情况本文只选择抗肿瘤药物针剂DDDs。见表2。2010—2011年度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肿瘤药物针剂变化不大, 价格便宜的铂类药物和中药占大部分, 其次是抗肿瘤辅助药。DDDs排在第1位的是盐酸托烷司琼针。托烷司琼为5-HT3受体拮抗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具有止吐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和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且比昂丹司琼止吐效果显著, 故应用比较广泛。排在第2位的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为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 能将供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传递给患者的淋巴细胞, 从而提高人体对肺癌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同时其还具有介导细胞毒作用的能力, 在临床用于治疗与所用免疫癌组织相对应的各类癌症。尤对术后患者或与放疗、化疗结合使用, 效果更佳, 且价格便宜, 应用广泛。艾迪注射液,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为中成药由于金额也排在前10位, 在这里就不赘述。

这两年都DDDs都排在第6位的是顺铂, 铂络合物可与肿瘤细胞DNA结合, 从而干扰DNA的复制, 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其是一类抗肿瘤作用强, 抗肿瘤谱较广的药物, 如今顺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3 结论

综上所述, 该院2010—2011年间临床抗肿瘤药物的构成变化无明显改变, 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销售金额比例略有下降。中药、植物药是该院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用药, 化疗辅助药, 中药和铂类药物在临床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如何在满足临床需求前提下, 进一步提高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减轻患者负担任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2010—2011年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法和用药频度 (DDDs) 分析法对该院2010—2011年间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院金额比例变化不大。植物药、中药, 抗代谢药和化疗辅助药应用最多。销售额前10位的药品中以植物药、中药和化疗辅助药为大多数。DDDs排序中以中药、铂类抗肿瘤药物以及化疗辅助药使用频度高, 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频度有所下降。结论 2010—2011年该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金额排序,用药频度

参考文献

[1] 邹豪.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 1996, 7 (6) :215-217.

[2]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64-697.

[3] 李亚男.该院2008—2009年抗肿瘤药物用药分析[J].现代医院, 2011, 11 (1) :34-35.

[4] 刘佳.2001-2005年该院抗肿瘤治疗用药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 2008, 17 (8) :701-704.

[5] 吴凡.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30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 (3) :97.

上一篇:哈博实自动包装码垛机故障浅析下一篇:加强初中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