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德育工作具有比其他中学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多数学生主流是好的, 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崇尚科学、刻苦学习、朝气蓬勃和理想远大是他们思想的表现。但也有许多不良的倾向和苗头让人担忧。如: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才能上大学, 一旦进了中职的校门, 就堵住了进大学的路”, 因此前途渺茫, 于是背负着升学无望、自卑和自怨的思想包袱;对所学专业不满, 为父母上学的思想严重, 产生了厌学、迟到、早退、逃学、抽烟、早恋和深夜不归等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因此, 在中职德育课中强化思想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中如何加强德育功能呢?

1 新形势下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中职生在逐步形成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就意识的同时, 由于社会行为市场化、价值化的泛滥,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金钱至上”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开始蔓延, 这两种思想意识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难以建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因此, 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 必须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防止将个人利益绝对化, 提倡奉献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腐朽思想的侵蚀,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人才。

1.2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根本要求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要不断提升自己综合职业能力, 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才能提高自己择业的竞争力, 才能提高对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才能提高立业、创业的创造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则要求职校生, 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均衡发展, 其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 使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良好职业技能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因此, 只有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信息量与日俱增, 生产力水平空前发展, 它要求社会从业人员要有更强的法制观念, 更多的创新能力, 更好的协作精神, 更诚恳的合作态度。因此, 我们要面向未来社会, 本着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态度, 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法制观念, 培养学生挑战、参与、协作精神, 把今天的职校生培养成为能够担负时代重任的人才。

2 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途径

2.1 加强政治教师师德修养, 发挥政治教师榜样的作用

政治课教师在学生心中自然应当是教学内容的率先实践者,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本教师相貌平平, 可以说在学生的第一印象中不会留下任何深刻印象, 更不会留下任何良好印象。按理说,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本身就不感兴趣, 更何况是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呢?但是, 我凭着对教育的热爱, 对学生的热忱关爱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孜孜以求, 逐渐在学生中树立起了关爱他人、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善待生活的良好形象, 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亲近感、亲切感。于是, 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有了基础, 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兴趣, 最终实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因此, 政治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 是影响中职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政治课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所以政治老师应加强师德修养, 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2.2 合理安排政治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正面教育作用

从中职政治课教学内容看, 首先应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循序渐进,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 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在教学中恰当地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国内外形势, 对中职生进行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步把中职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活动能力。

2.3 合理补充和拓展现行中职政治课教材的内容, 有重点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结合教材知识点, 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如: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坚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德培养;“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 “言必行, 行必果”的诚实守信精神等方面教育;“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互助、互爱, 尊敬师长, 孝敬父母做人美德教育等。

(2) 发挥中职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必须重视时事政治教育。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可以针对专门时事政治开设专题时政课, 亦可以根据现行中职政治教材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的内容。如: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倡导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3 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3.1 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 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 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要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特点相适应,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3.2 发挥其他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等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各学科教师要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要求, 结合各学科特点, 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学科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估标准, 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4 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政治课兼备理论性和实践性, 根据这一特点, 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 必须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此, 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使之完善, 有机结合, 从而促进德育功能发挥。

4.2 注意发挥中职生的自主性

中职生能否积极主动自觉接受德育化, 直接影响政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中职生的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激发中职生德育的主动性、内化性、自觉性, 努力实现“他律”到“自律”转化。

4.3 注意德育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政治课教育功能的效果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方法, 科学地德育方法可以激发职校生自觉接受德育, 提高职校生乐于接受德化、育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 应根据中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合理灵活, 有目的地选择诸如案例法、实践体验法、启发法等教育方法。

4.4 注意发挥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在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 辅之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 共同完成中职阶段的德育任务。主渠道和其他渠道密切配合, 相辅相成, 只有这样, 学校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综上所述, 中职生作为特定的教育群体, 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真正发挥中职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对他们今后成人、成才意义深远而现实, 作为政治教师责无旁贷, 必须认真对待,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依托现行中职政治课教材, 科学运用德育方法, 与学生形成合力, 以期实现中职生的德育目标。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 因此, 如何发挥政治课对职校生的德育功能, 培养既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又具有精湛的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已成为政治课教师努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008年12月9日。

[2] 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3] 朱力宇、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

上一篇:新时代国际项目管理运行风险分析下一篇:高考人数减少政府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