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社团活动实践探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 历史丰富厚重, 一代代英才从这里走出,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社团建设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 提升徐州地区优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提升徐州一中乃至徐州中学校园精品文化。

1984年, 小草文学社的建立成为徐州一中首个正规、有规模、有传承的学生社团, 它的建立为今后其他社团的组建提供了最为直接和鲜活的经验。2000年, 一中九里分校建成, 高中学生住宿生活, 结合实际情况, 先后成立绿幻环保社、自然演艺社、嘴巴口才社等十余个学生社团, 初步形成我校学生社团发展规模。2008年, 学校设立社团指导中心, 开始科学、规范、系统地管理学生社团, 创立了学生“百家讲坛”“校长有约”“一中有声音”等品牌活动, 指导社团联合会策划编辑《我们》《光年》《她他说》等校园杂志。2010年, 社团指导中心提出“社团课程化、课程社团化”的校本课程模式, 努力做到让徐州一中所有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有一年的社团活动经历, 每学期有1000多名学生在20余个社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亩方塘。2013年, 为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品味, 学校成立了紫翠文学院、毓秀科学院。旨在为致力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研究、交流、指导、展示的平台, 引导其以课题探究、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 强化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社团活动与生涯规划的联系,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与品格提升。

一、四个注重

注重根据学校特点、课程三维目标落实;注重正确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注重根据学生高中三个年级的实际学习研究能力和素养;注重根据学生需求和活动作用。

二、四个要素

“目的”是指社团活动的总体目标、各社团活动的具体目标;“动力”是指师生及其能动性;“质料”是指活动组织的内容、媒体、设备设施及氛围;“形式”是指活动的设计方案。

三、两个引导

紫翠文学院同学致力于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研究。引导小草文学社、博雅考古社、自然演艺社、和雅礼仪社、尚言口才社、歌舞青春社、琦煜辩论社等社团开展各项探究性活动。毓秀科学院同学致力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研究。引导创新科技社、清风航模社、生命医学社、绿幻环保社等社团开展各项探究性活动。

四、五个效果

注重社团顶层设计, 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与内涵;为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让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为“责任教育”和“学讲计划”的进一步延伸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维素养、身心素养、实践素养和品格素养;学校为此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教授作为导师, 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 对学生的研究内容进行国际国内领先的指导。结合徐州一中的校内资源, 充分整合校外资源, 利用出国修学、国内高校游学、社会实践等方式, 走入高校研究基地, 走进生产第一线, 走进科研现场, 实地考察、亲自动手, 确保两院研究课题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两院”为学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为学生成立研究室, 保证研究的物质基础, 同时, 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结集成册出版发行, 另一方面, 对一些创新型研究, 利于生产生活的发明创造、研究成果, 在保证学生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开发推广。学校将按照“两院”的奖励机制, 按照其研究成果的具体情况, 对学生及其导师予以奖励, 并且在校内进行表彰。学校还将根据激励政策, 鼓励更多更广的同学导师团队合作, 共同进行科研创造。

我校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专项重点资助课题《提升研究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徐州一中“两院制”高端社团实践研究》, 目标是努力打造精品化社团活动, 建设生动和谐特色的校园文化。引导各部门积极支持、扶持、帮助, 促进社团活动的扎实、有效、健康、持续开展。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在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

深化“两院制”高端社团的研究与提升, 在完善“百家讲坛”活动以及自办社团杂志《光年》《我们》《她他说》的基础上, 利用“互联网+”途径, 扩大学校社团活动影响的覆盖范围, 提升学生全面素养与能力。利用微信微博平台, 建立优秀校友库, 请大学和社会各界专家在线或莅临学校指导“两院”工作, 与学生互动, 丰富社团活动形式, 提升“两院”活动内容。

对学生的生涯产生有力的影响, 甚至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同学参与其中既可提升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水平, 扩大知识范围, 充分展示个人魅力, 又可促进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更多地接触外界环境、拓展知识视野;还可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各行各业进行调研、更深入到社会之中, 参加这样的高端社团能提高社会责任心, 从而改变其世界观、价值观, 使之趋向成熟。

“两院”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世界, 从而激发同学对祖国的热爱, 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两院”活动中同学学到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知识, 给同学提供展现公民素养和关心时事政治的平台, 展现具有优秀思想道德素质的学子的风采, 促发同学思考环境保护及国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同学们在活动中成长, 愈发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促进了民主协作等能力的提高。

学校各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在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促进了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本学期以来,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校, 促进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 社团指导中心通过社团沙龙等形式, 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每日更新社团专题博客, 每周利用宣传栏公布社团活动日程, 每两周开一次社团负责人例会, 每月评选一名社团之星, 每两月评估一次社团近况, 每学期进行一次社团表彰。

人文青春, 缤纷校园。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而社团文化更是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徐州一中这个大家庭中, 希望大家都可以享受到社团带给自己的快乐。

摘要:通过特色社团活动实践研究,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一种永远的知识探索, 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激发起前所未有的好奇心, 激发出不尽的创造潜能, 并激起学生对“绝对的事物”抱有好奇、怀疑, 并向其挑战的勇气与信心。

关键词:研究能力,社团活动,实践研究

上一篇: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下一篇:听觉叙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