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事

2023-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趣事

唐朝春节都有哪些趣事

结构具体发力点衣服道具

一、最早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的朝代

1、唐朝是最早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的朝代

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后放假3天,加上初一,刚好7天假。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欢庆。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帝王会举行正旦朝会这样的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春节假期休假。某些唐朝官员不一定能享受到像样的春节假期,因为唐朝有两个规矩。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因此京官和高级地方官不能在初一当天跟家人团聚,而是要跟皇帝团聚。

第二个规矩是,地方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断绝了地方官在老家过年的可能性,他们要想跟家人团聚,地点只能定在单位。

2、安史之乱后,春节期间中央公务员按单双号上朝、休假

唐德宗李括写过一首《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大意是大年初一那天等百官拜过年,他又阅了兵,一整天没有消停。唐德宗属于勤勉型的皇帝,他在安史之乱以后登基,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决心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连连用兵,忙得不可开交。他在任的时候,春节期间照样上朝,大臣叫屈,他说:那按单双号吧,单号上朝,双号休假。于是唐朝高层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腊月28放年假,腊月29上班,大年30继续放假,大年初一接着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

3、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史上最有人情味的春节

贞观六年的春节或许平淡无奇,但那一年的春节绝对是史上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春节。那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错,信步走出皇城,望着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忙着要过年的盛世景象,他忽然想到了另一类人----监狱中的死囚,此时此刻他们在想什么呢? 于是他来到长安城外的监狱视察。这一年全国有近四百名死刑犯,都集中在大理寺监狱。进入一个个牢房,唐太宗挨个询问死囚,让他们谈思想谈认识。大家都说犯了死罪,死有余辜,不冤枉。认罪态度良好,认为对他们的量刑也很公平。唐太宗听后很受感动,于是就跟这些死囚说,我跟你们立一个君子之约,现在是冬天,放你们回去过春节,和家人好好团聚团聚,来年秋收之后,咱们再在这里集合。四百死囚呢,个个感激啼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第二年的秋后,这些死囚全都回来了,一个都没有少。唐太宗高兴之下,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这样的仁德之举,唐太宗干过不止一次,公元628年,唐太宗还放出宫女三千余,令之“任求伉俪”,让她们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自行组建家庭。白居易有诗歌颂唐太宗德政:“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唐太宗以人为本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司法制度改革,大得民心。贞观年间最少的时候据说全国只有十几个死囚,那时全国人口至少有千万,这样低的犯罪率至少能证明仁德的力量和当时司法制度改革的成功。

4、中国历史上官方节假日最多的就是唐朝,当时一年中共有53个节庆假日

唐德宗贞元年间,把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加上冬至7天,春节7天,唐朝人有三个黄金周。但实质上唐朝人过年绝不只有七天假,因为唐朝节令比较多,凡有节令一般都会放假,尤其节令集中于腊月和正月。至于小黄金周,就更多了,中秋节、腊八节、夏至、唐太宗过生日……这些日子统统放假3天。另外还有21个只放一天假的传统节日,唐朝的法定假日之多,远超忙碌的现代人。除了传统假日外,官吏们五月还有15天的田假,可以抽身照顾家中农活;九月有15天的授衣假,以便秋收和准备冬衣。

而且,唐朝人并不就此满足,对官员而言,皇帝临时有事不上朝,那么这一天也会变相地成为假期,即所谓“辍朝假”。造成辍朝的原因一般有二,一是天气恶劣,风雨交加的日子官员没法上朝,朝廷便会放出歇假通知。还有一种情况也被认为不是“好天儿”,就是有日蚀的时候,皇帝觉得不吉利,所以也不上朝。

此外,一些皇亲国戚或重要的大臣去世,朝廷为了表示哀悼,也会辍朝放假,政府停摆,短的停一天,长的能停13天。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总共因为16位王子、公主和54名三品以上的大员去世而曾辍朝。而大臣死了皇帝要放多少天假,则要看他的地位和人气指数,隐隐之间也能看出君臣亲疏,比如,偃师人、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虽然官居正一品的司徒,死后只辍朝一日,而知名谏臣魏征和平定安史之乱、收复西安和洛阳的郭子仪,死后都是放假五天,几乎是大臣死后辍朝的上限。

此外,翻读历史,安阳人戴冑、戴至德父子,去世时均辍朝三天;汴州尉氏人刘仁轨逝世,武则天停朝三天;编纂《唐六典》的张说官居从二品,去世时居然也放了五天假,享受魏征和郭子仪同等待遇,比如今火得不行的狄仁杰还多两天。

生前勤勉为公,死后还能给同僚百官带来几天闲暇,鞠躬尽瘁“死而不已”,这也算是唐朝达官们的一种特殊遗产吧。

唐朝: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唐朝人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但到了唐朝;门神换将了,换成了秦叔宝、尉迟敬德。这里有个故事,说一次太宗李世民重病,夜夜有冤魂啼哭索命,他惊恐万分。有一晚由战将秦叔宝、尉迟敬德为他守门站岗,太宗便能安睡了。此后唐皇便令画工将二将的像画上,贴於门上。起初在皇宫里贴,后来就成了千家万户的门神了。到了五代,门将又换岗了,换上了钟馗。钟馗是个食鬼之神。故事来自沈括的《梦溪笔谈》,其中说到唐明皇李隆基,有一晚作了个吓人的梦,梦见一个大鬼,头戴破帽,身著蓝袍,眇著一只眼,左手抓住一个小鬼,右手抠鬼眼,然后啖之。明皇惊问大鬼是谁?答曰:钟馗。明皇醒后,找来著名画家吴道子,按自己所述,画成一幅钟馗捉鬼图。五代时,人们将此图作为门神张贴,「悬於除夕」。到了宋代,门神又换将了,换上温峤和岳飞。今日人们多以年画替代了门神。

其四,放爆竹。过年放爆竹,已成习俗。宋王安石有首《元日》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就说到「元日」放爆竹的事。古人用火烧竹子,爆烈发声,故称「爆竹」。放爆竹,是为了驱山鬼,传山鬼中有个叫「年」的,它是个作恶的家伙,人们常用爆竹将它赶跑。关於爆竹赶鬼的事,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到唐代,人们将「爆竹」称为「爆竿」。来鹄在《早春》诗里说:「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唐太宗给大臣送贺卡

特点:发拜年帖

唐朝时期,年才有了节日的味道。人们拜年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有点儿像现代的“贺年片”。

“拜年帖”由古代名片演变而成。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除夕与元旦。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等。一为岁末,一为岁首,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联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元旦之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此时,千家万户阖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当时,燃放爆竹是将干竹子放在火上爆烧,使之清脆作响,故亦称爆竿。

当时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这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李天翼:作为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朝代,唐朝那种隆重而浓郁的春节让现代人回味无穷和令人眼花缭乱。除了继承远古的习俗,唐朝人的春节文化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燃放爆竹、祭祀先祖、洒扫庭院、停市休业、贴换桃符、张灯结彩,以及把酒言欢等,许多出门在外的唐朝人也和今天春运大军里的人们一样急急忙忙往家里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

除夕这一天夜里,数千皇家歌舞乐团的男女队员在大殿前表演“傩舞”,宫中燃起巨大的蜡烛,焚烧起沉香,使夜晚恍如白昼。皇帝和嫔妃以及皇家子女们都会前来观看,皇帝兴致所起,就会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一种叫做椒柏的酒,手下文臣会不失时机的进献应景诗文,以歌颂皇帝的功德,极尽大唐盛世的豪华奢侈。

正月初一,皇帝会换上崭新的龙袍,接受衣着光鲜的百官朝贺。盛唐时,皇帝还要接见远方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使臣的朝拜,这是礼数,更是盛唐大展国威的光荣时刻。到了这一天,皇家大道上真是车粼粼,马萧萧,大殿上钟鼓喧天,丝竹震耳。在接受各方朝拜后,国宾馆大摆长达书里的宴席,以款待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比如贞观三年(629年)正月甲子,唐太宗就大宴群臣,奏九部乐,以歌舞颂扬太平盛世,并命宫中以舞狮子为乐。

文化周刊: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皇家的气派不能代表整个帝国的春节吧?

李天翼:不,唐朝民间同样喜庆连连呢。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喝花椒酒(饮酒时放一点花椒到酒杯中,有驱寒祛湿之效),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守岁。杜甫就写过“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的诗文,说的就是唐朝时民间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正月初一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驱逐怪物“年”),然后家里人相聚饮酒,请客赐福,用木制桃符以辟恶祛秽。

到了正月初七(唐朝人称为“人日”)这一天,妇女们会梳妆打扮,涂脂抹粉,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皇帝则会大宴群臣,并赏赐文武百官绸缎彩帛,让手下御用文人们赋诗助兴。而民间则流行剪彩纸,所剪图案为花、树、鸡、羊等,皆栩栩如生。

文化周刊: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穿越时空去唐朝过个春节了。

李天翼:这还不算,正月十五才是最高潮呢。唐朝的正月十五叫上元节,以观灯为主,因此又叫灯节。上元之夜以长安城里最为精彩,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前呼后拥,人声鼎沸,场面好不热烈。有意思的是,唐玄宗为宣扬其太平盛世,特意又把上元节改为三个晚上,从正月十四夜起,一连三夜狂欢不止,好不热闹。这期间,朝廷会举办大量的歌舞活动,人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边歌边舞,真是喜气洋洋。

皇帝不仅派出皇家代表队宫女数千人,还组建民间代表队数千少男少女,仅演员出场妆饰费用一人即达万钱(也就是现在的2000元),一个普通艺妓就高达三百贯(相当于现在的60000元),简直是富得流油。而此时,五万多盏宫灯同时绽放,璀璨的明灯放出艳丽的光华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把大唐的富丽堂皇表现得淋漓尽致,唐朝的富庶和大气让人眼馋。 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唐朝初级公务员月俸5石米=人民币1000元

用纸皮裹火药的“鞭炮”还没出现,唐朝只有“爆竹”或称“爆竿”。火药鞭炮在北宋才有记载,当时也叫“编炮”。当然必须借助火药才能升空的烟花之类就更没有了。

唐朝的小孩过年也要穿色彩鲜艳的新衣服,但是没有“新棉袄”,因为“棉花”这种植物宋以前在中原地区没有大规模种植。唐朝人的冬衣以皮毛、丝绵厚袍为主,穷人穿的冬衣,通常就是两层布里夹塞各种纺线做布的下脚料,如乱麻、旧衣絮状物、蚕茧的杂质浮丝等。

唐朝也没有“压岁钱”,或者叫“压祟钱”“压惊钱”。家长在过年时给小孩子钱的这个风俗,也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唐朝过年的“饺子”不叫饺子,而叫“汤中牢丸”。吃的时候带汤,汤中撒入葱花等作料,类似今天的馄饨。

唐朝人除夕和元旦这两天,一般不往家外倒垃圾,说是会流失家产。如果有用坏的扫帚之类,要在子时到来之际扔进院里的“庭燎”大火堆,这样可以“令人仓库不虚”。而穿破的鞋子呢,要在院子里挖坑埋掉,家里就会出“印绶之子(当大官的儿子)”。

春节传说之九:过年放爆竹的传说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传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主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深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暴烈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它可让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的吉利平安。

据说唐代时,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程串做成“编炮”(既鞭炮)。燃放爆竹以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隋唐演义》载:

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君臣。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

第2篇:雪天,有这么一件趣事

童年的诱惑力是最大的,忘不了春天与伙伴们捉风捕蝶,忘不了夏天与伙伴们在荷塘里嬉戏玩耍,忘不了秋天爬树偷吃苹果,更忘不了冬天与伙伴们在冻冰的河上玩冰爬犁,堆雪人,打雪仗

我的家乡黑龙江,是冰的世界,雪的王国。每到冬季,雪花纷飞,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细细的小绒毛,簌簌地往地上落;有的像那撕碎的棉絮,摇摇摆摆飘然而下;有的像豌豆粒大小的小绒球,落在我的手套上,特像一只小刺猬。有的像梨花,有的像星星,有的像街上、房屋、树上人的身上都是白白的一片,宛如童话中的水晶宫。

冰糖葫芦是我的最爱,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凑钱买了一串冰糖葫芦,这上面一共有七个冰糖葫芦,怎么分都不平均,该怎么办呢?这时胖胖想出一个办法,我们把冰糖葫芦插在远处的雪堆上,然后进行冰爬犁比赛,谁先到达对面的雪堆,谁就有权吃冰糖葫芦。预备起一声令下,个个龇牙咧嘴,使劲往前滑。我使出了吃奶的劲,暂时领先。就在快到终点时,胖胖一时间没掌握住平衡,摔了个跟头,撞到了小胖,一时间,大家东倒西歪,乱了套,大家抱成一团,栽进了雪堆,我的天,我们的冰糖葫芦遭殃了。大家捡起雪球就朝胖胖打,我们打成一片,打累了,我们坐在地上哈哈大笑,这笑声回荡在冰雪中

冰雪的魅力,冰爬犁的乐趣,将成为我童年的中心,童年的灵魂。

第3篇:暑假里的一件有趣事

目的要求:1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作文,围绕“趣”选择材料,突出有

趣。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作文题目自拟。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中心明确。

教学难点: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习作准备:学生汇报自己在暑假中做过哪些有趣的事。

指导步骤:

一、 启发谈话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刚刚过去,你们一定有很多有趣的经

历想告诉大家。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一下,在暑假中你参加过什么有趣的活动?做过什么有趣的游戏?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看过什么有趣的电影、电视?从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最有趣的事写成一篇作文。

二、 明确要求

1 写一件事

2 发生在暑假里的

3、亲身经历的

4、必须是有趣的

三、 指导选材

1、这次作文应围绕哪个词来写?(有趣)

2、什么样的事才是趣事呢?

3、暑假里我们经历过的事有很多,该选择怎样的趣事来写呢?(印象最

深的趣事)

4、(1) 分组交流,围绕“你准备写一件什么趣事,这件事为什么有趣?”

来讨论。

(2) 全班交流,评议选材情况。

四、 指导写法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

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

2、练说趣事。 大家评议。

五、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一天中午,烈日放出耀眼的光芒,晒得柏油马路都变得松软了。这正是做小实验——“日光烧纸”的好时机。

于是,我忙把一张白纸铺在院子的空地上,然后拿着放大镜对着太阳照。当放大镜距离纸面12厘米左右时,白纸上出现一个杯口大的光圈。随着镜片向下移动,光圈逐渐缩小。离纸面只有5厘米了,纸上的光圈只剩下一个亮点,发出电焊火光一样刺眼的光。我好奇的用手指去摸,哎呀!像被开水烫着似的,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我两眼紧盯着亮点,不一会,聚光点下的纸由白变黄,由焦黄渐渐变黑,刹那间,奇迹发生了,我大声喊起来“哥哥,快来看,纸冒烟了!”还没等我说完,纸已经烧了一个大窟窿。

今天的小实验真有趣,我会不断的学习,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

讲评步骤:

1、选择学生习作中内容具体,叙述比较清楚的作文进行交流讲评。

2、投影出示一篇不成功的习作,师生共同评一评,修改不恰当的地方。

3、同座互相修改,找出不足之处。

4、相互交流,拓宽思路。

手套里的鸡蛋饼?你一定很奇怪吧,可我真的品尝到了这只装在手套里的让我难忘的一个鸡蛋饼。

那是寒假里的一个早晨,我刚醒来,迷迷糊糊地看见奶奶起床了,听见她小声对爷爷说:“我要去集市,你在家烧早饭,张天翼嘛,就让他睡吧。”我一听奶奶要去批发市场,连忙从被窝里探出半个脑袋:“奶奶,给我买个鸡蛋饼!”“好吧,有的话,我去给你买!”说着,奶奶便下楼了。

我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没过多久,楼下传来奶奶的声音:“张天翼,快起床!热乎乎的鸡蛋饼买来了!”听到有鸡蛋饼吃,我一个鲤鱼打挺,钻出被窝,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嘿,还真冷啊,我一边搓着手一边急急地下了楼梯。来到了饭桌旁,我没见着鸡蛋饼,却看见一只鼓鼓的手套摆在那里,只听见奶奶说:“鸡蛋饼就在手套里!”“干嘛把鸡蛋饼放在手套里?”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一边从包的严严实实的手套里掏出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鸡蛋饼。“我不这么包住,能有这么热吗?”听到这话我一愣,再看看奶奶,她正坐在大门口的小板凳上,使劲地搓着那双早已冻红的手,嘴里还不停地往手上哈着热气。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奶奶在回来的路上,一直没有戴手套,这么冷的天,奶奶就是用这幅手套来包这个鸡蛋饼的,为的是让我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鸡蛋饼呀!

奶奶看我愣在那里,催我赶快趁热吃。看着眼前这个来之不易的鸡蛋饼,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镜头:寒风凛冽中,奶奶穿着单薄的棉衣,冻得直跺脚,排了很长的队伍买到了鸡蛋饼后,赶忙把手套摘下,紧紧地包住鸡蛋饼,放在电瓶车的箱子里,又顶着大风,骑了十多分钟才到了家。想到这里,我赶紧捧起还冒着热气的鸡蛋饼,递到奶奶跟前,硬是让她先尝了一口。细细地品味着奶奶用那冻红的双手换来的鸡蛋饼,心里不由得涌起了一股暖意。我大声对奶奶说:“明天我一定也让您吃一个热气腾腾的鸡蛋饼!”

小小的一个鸡蛋饼,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奶奶对我的疼爱,我一定会加倍报答!

第4篇:六年级关于趣事作文:校园趣事

上期我们六年级举行了拔河比赛,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第一轮是12班和14班的男生比赛,我们班的男生形势开始好,到后来却败给了14班,后来的两场比赛,我们班的男生场场都输了。虽然比赛输了,但是志在参与,我们仍然感到非常快乐。到女生参赛了,我是拔河队的一员,我们女子组的人个个都说等下比赛一定要赢,为我们班争光,为我们女生争光。,

裁判老师说:“六年级12班和14班的女生比!”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就位后拿起绳子,非常沉着地望着绳子。“嘟”的一声后,双方的队员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拔着。我当时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用力拔,大家团结一致,一鼓作气的接连赢了两场。到决赛时刻了,对方开始也努力起来,我心想:“我们不能输”,我一边拼尽全力,心里一边喊着“一二三!一二三!”对方的队员也不甘示弱,谭璐莹她用力向后倒,龇着牙,脸儿绷得紧紧的。绑在绳子上的红绳晃来晃去,好像在说:“大家加油啊!”正当形势败弱之际,刘松嵩叫道“来猛的。”我们听了就个个来猛的,一下把她们拔过来了!不过好像用力太过于猛烈,拔得对方一个个摔倒了,自方也有几个摔倒了。耶!我们又赢了。我们互相欢呼着,跳跃着,一片欢腾!

这时的场地上,大家的加油声、银铃似的笑声、雷鸣般的掌声合在一起,响彻校园,汇成了一曲充满快乐的美妙乐章。比赛结束了,老师宣布了成绩,六年级女生冠军是我们班,我们再次欢呼着。

这个拔河比赛真得是好玩极了,我们的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们的校园趣事丰富多彩,乐趣无穷,使我难以忘怀。

第5篇:校园趣事作文300字:校园趣事

一天,我们正在上数学课,有一个人看见老师正在背对着我们,他长嘘了一口气,心想:我现在终于自由了,我可以干我的任何事了。于是,他把一枝铅笔横放,一把尺子竖放在铅笔上,搭成了一台发射架,尺子的一端放上橡皮,另一端空着,

十、

九、

八、

七、

六、

五、

四、

三、

二、一,卫星发射。他猛地压住空的那一端,嗖的一声,橡皮落到了老师的教案上,他嘴里念念有词:73154报告,卫星发射成功,已准确登陆月球。老师马上回过头来,全班顿时雅雀无声,老师弄明白是怎回事以后,立即拿了个粉笔头,向他扔去,说卫星已准确返回地球,降落在厚脸皮的地方,全班顿时哄堂大笑。

们可以打雪仗了,听见了这种声音原来是外班同学在欢呼,地上白雪一片,漫天飞雪,真是太美了。

我们也在玩打雪仗或堆雪人,就我们一班,女生一队,男生一队,我们搭堡垒,大雪球已堆好了,我们把大雪球一推,把它推倒了他们的堡垒中,嘣!一下,他们的堡垒烂了,我们欢呼雀跃,她们还不认输,我们就继续把雪球扔向对方,又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我们把她们打的落花流水,她们输了。

玩了打雪仗,我们又玩堆雪人,看看谁堆的快,开始了,我们又是抓雪又是堆大雪球,忙的不得了,而女生队呢,在聪明伶俐的堆雪人呢,我们又开始快速的堆,而且堆的比刚才快了,我们还没堆完,女生队已经堆好了,这一局女生队胜了。

我喜欢打雪仗和堆雪人,这就是我们的校园趣事。

我们景色怡人的校园里,一群群活泼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不时也会爆发出一些趣事今天,我们召开了一次有趣的中队活动。活动开始了,只听从喇叭那边传来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同学们,请肃立,敬礼,唱国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同学们都唱得那么激动。文艺会演现在开始。这时,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上台表现自己。主持人走过来:下面有请晓东同学上台唱歌。哗人们热烈鼓掌欢迎。晓东以动听的歌声再一次搏得了人满为患的喝彩。主持人见大家玩得这么兴奋,也想来助助兴。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微笑着。他给同学们出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第一道:一个人只剩下一颗子弹,那他能打死两个贼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金豪回答:能。为什么?嗯,因为他一箭双雕打死了贼。金豪回答。主持人听后不禁笑了笑,然后清了清嗓子,说:恭喜你,答--他故意拉长:错了。唉,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主持人那滑稽的话语逗得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候,同学们又焦急又耐心地主持人出下一条题目。他慢条斯理地说:什么火不能用?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你。怒火。恭喜你--浩圳同学又故意吊人胃口,几秒钟后,主持人终于说出了三个字:答对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接下来的节目是猜动物。规则是让坚雄同学在一个同学耳边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由那位同学来模仿那种动物。大家都开动大脑,踊跃举手。正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播音员却宣布活动结束。虽然活动结束了,但大家的心还记挂着这中队活动。我们又急切地盼望下一次主题中队活动。

第6篇:童年趣事作文:幼儿园的趣事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跟妈妈住在镇里,但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要买上好吃的东西,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孝敬他们。童年趣事作文:幼儿园的趣事 记得我上大班的那年春天,我们又一如既往的回家了。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边吃边聊。忽然,爷爷对我说:“光光,你等会儿去和咱院儿那棵石榴树比比高矮吧!”我高兴的跑过去,围着小树转圈圈,后来爷爷让我站在小树下,还在小树上用手指轻轻一划,留了一个记号说:“这就是你的身高。”

从此,我每次回到家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树旁嬉戏玩耍之后,总会不由自主的去和小树比高矮,并做下不同的记号。

那年我加入了幼儿园的舞蹈队,由于要参加市里艺术节的比赛,每周日都加班,我们一个多月都没回家,可我总是惦记着那棵小树。艺术节一过,我就催着妈妈跟我回家,一进院子,我便迫不及待地去和久别的小树比高矮。看着小树茁壮的样子,我抱住了它,抬头一看,以前的记号怎么都跑头顶上去了?我一阵惊慌:难道我的身体是倒着长?刚在大门口邻居奶奶不还说我又长高了吗?我连忙跑进屋,“妈妈,别人是越长越高,我怎么是越长越矮呀?”妈妈莫名奇妙的看着我,“我的身高长到那个记号的下面了。”妈妈恍然大悟,竟笑得前仰后合,全家人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我可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妈妈拉着我的小手来到小树旁,语重心长的说:“傻孩子,你想想,你长小树也在长呀。天气暖和了,小树正抽枝,长得更快,你看,小树都比咱家的院墙高了。”我抬头看了看小树,又看了看那些标记,顿时醒悟了,竟也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