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新家庭教育模式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舒伯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期,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之配套,而中职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此外,2018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规划管理学业、职业生涯的意识和能力,但中职学生高离职率、高转业率的现实情况也反映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舒伯作为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推动职业生涯规划静态的人职匹配到动态的生涯持续发展,其成熟的生涯发展理论已得到多个国家的运用和国内专家学者的肯定,对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生涯发展理论以自我概念作为基础核心,以生涯成熟度作为测量,并提出生涯发展拱门模式、五阶段发展理论、循环式发展理论、生涯彩虹图等观点。该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是契合相融的,都在突出强调了个体的主体地位。结合我国中职学生的现状,舒伯生涯发展理论可使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新的指导方向和理念。本研究以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点,首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研究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分析和梳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借鉴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有价值的成分,以学生、学校、社会三大主线进行原因探究,并试图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中职学生应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正确认识职业生涯、加强构建自我概念、学会转化角色扮演、全面提高生涯成熟度、明确个人职业目标;中职学校应加强引导,树立动态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健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开拓多样化生涯规划指导渠道、分阶段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提高教师专业化指导水平;社会各界应寻求各方的合作支持,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企业产教融合寻求实践机会以及家庭教育有效引导,力求可以改善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实现个体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职业生涯

1.5.2 职业生涯规划

1.5.3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关系

第2章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解读

2.1 基本概念

2.1.1 自我概念

2.1.2 生涯成熟度

2.1.3 拱门模式

2.2 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理论探究

2.2.1 生涯发展五阶段论

2.2.2 生涯发展循环理论

2.2.3 生涯彩虹图

2.3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科学性

2.4 生涯发展理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第3章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3.1 问卷基本情况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2 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分析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 调查对象的得分情况

3.3 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分析

3.3.1 性别差异

3.3.2 年级差异

3.3.3 家庭所在地差异

3.3.4 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

3.4 调查结论

第4章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

4.1 中职学生整体规划意识薄弱

4.2 中职学生自我概念不清晰

4.2.1 自我认知不充分

4.2.2 角色认可不到位

4.3 中职学生生涯成熟度欠缺

4.3.1 职业目标不明确

4.3.2 职业探索能力不足

4.3.3 职业规划反馈调整力度不够

第5章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偏差

5.1.1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懈怠

5.1.2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不成熟

5.2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滞后

5.2.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不清晰

5.2.2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部门混乱

5.2.3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单一

5.2.4 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化指导缺乏

5.2.5 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5.3 社会各界支持力度不足

5.3.1 政府保障政策倾向不明显

5.3.2 校企合作实训效果不佳

5.3.3 家庭教成员的参与意识差

第6章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对策

6.1 中职学生应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认知

6.1.1 正确认识职业生涯

6.1.2 加强构建自我概念

6.1.3 学会转化角色扮演

6.1.4 全面提高生涯成熟度

6.1.5 明确个人职业目标

6.1.6 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进程

6.2 中职学校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6.2.1 树立动态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6.2.2 健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

6.2.3 开拓多样化生涯规划指导渠道

6.2.4 分阶段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6.2.5 提高教师专业化指导水平

6.3 社会各界应全力支持与合作

6.3.1 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6.3.2 产教融合寻求实践机会

6.3.3 家庭教育有效引导职业生涯规划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问题情景化初中历史论文提纲下一篇: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