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溪漂流导游词

2023-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天目溪漂流导游词

桐庐天目溪竹筏漂流持续发展之路剖析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

作者:王伟成

1993年3月开放的桐庐天目溪竹筏漂流景区,是桐庐县乡村特色风景旅游的开端。她以竹筏为载体主线,集当地乡村有趣有味的生活、劳动情节于一景,供游客游览感受、参与体味。经历十三个春秋,小小竹筏已迎载了270万四方游客,实践已经证明她是乡村旅游成功的范例之一。她所以能十几年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原因是综合的。仅从华东地区一块说,有以瑶琳仙境为龙头的桐庐旅游的厚实口碑、稳定的客源市场,有杭州—黄山—千岛湖—瑶琳仙境等组成的“浙西黄金旅游线”的带动,有愈来愈通畅的交通以及桐庐十几年里造就的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队伍,等等。本文叙析的是,在这些共因以外,她所突出的、难能可贵的个因及其信念:坚持本色,守住平实。

避短扬长特色细分,坚持本土乡情村韵

天目溪竹筏漂流开发在武夷山、楠溪江等竹筏漂流之后,相比之下,天目溪上搞竹筏漂流,急流险滩少,水势较平淡。但是,这里的山水与村舍间结合得自然而有韵味,历来常为美术写生地、影视乡村景。相权之后,确定这里的竹筏漂流以乡村为基调;避短扬长,区分特色:他竹筏让神经以剌激兴奋,我竹筏让心灵以充实感悟——悠荡在清秀恬悦的山水间,穿行在农耕渔钓的生活里,慢慢品味细细感受情景交融的浙西山区的乡间趣味。

在景区位址的选择中,充分借取固有的乡村景观与情观。

选中确定的区域,山环田野古树高崖滩地,自然景观是天目溪流域中最秀丽的一段;水绕村舍泉井石桥小道,山村因曾经的兴衰战和等历史而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故事。竹筏经过的溪途中,牛闲草地,群鸭游弋;渔舟晃来,渡船荡往;村姑浣衣,乡娃戏水„„一幅为溪中漂流竹筏作衬托的美丽大背景。

在景区项目的加工提炼和设计创意中,以回归乡村、返朴归真为题意,以当地山乡农村传统朴素的、甚至简陋原始的生产生活形式为曲谱,以能给来客增添趣味、觉得稀奇的农具、用具及其活动为音符,谱作浓烈的乡村乐曲。

竹筏在当地农村自古就有,区别是,原先用于摆渡、捕鱼及运输等,现在让来客乘坐漂游。鱼鹰(即鸬鹚)捕鱼原本是这段溪上一种传统而有效益的捕鱼方法,也因此留今未绝,被“借入”景中,供游客观赏、拍照、留影。竹筒饭始于山区乡民的劳动中,当需要去离家较远的山地里或春耕或秋收时,就地取材,烧烤随带的米菜,解决中餐问题的发明;这里将其“移植”到竹筏中途的溪滩上杨树下,挖沟现烤,成为一个既可观赏操作,也可购买品尝的点缀小品。依山就势搭建的木屋,提炼浓缩了山村家居情调。在“乡村家园”里用餐,菜是当地的家常菜,酒是农村的土制酒。此外,逢夏日,在浅水区用浮标圈起游泳戏水安全区,让游人象乡下娃娃那样浴凉玩耍,与水亲热。值冬季,让游客边乘筏观景,边拎只竹火囱烘烘、烤条焦年糕吃吃——品味早年农村的乐趣。这些另类于现代城里人、“外乡人”的种种生活曲调,总会被身临其境的来客多多地收录进摄像机、照相机中。

天目溪流年复一年,竹筏漂经滩又一滩,景区无着力浓妆、未刻意艳抹,一如清秀的乡间村姑。也真是她的朴实之姿、清纯之色,赢取一潮潮前来漂游客人的认可、喜欢。然而,回顾十三年的历程,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对景区的创新、发展观念上,分歧与争论屡伏屡起,至今未绝。

1994年底,开初不被看好的竹筏漂流项目的意外成功,加倍地引发桐庐及其周边县市搞水上项目的活跃思潮。一时间,天目溪上再搞项目的讨论热火朝天。龙舟、皮筏、小木船、电瓶船等等,甚至连黄河上的羊皮筏都提上来了。在决定增设皮筏漂流项目时,也附带搞了几条比赛型龙舟;皮筏尚可,龙舟却因为水流急浅难操纵(也因此当地无此传统活动项目)而“束之高阁”。

期间,针对溪流缺少刺激,漂流不够完美,曾经多次有人提出对溪流河床进行堵截改造,制造“人造急滩”的设想;也曾有人受浪漫的“阳光、海浪、沙滩”景观启发,提出在水边建沙滩等方案。前一项因经费(而不是因认识到设想有违水流规律)问题而未行。后一项,则随着脑袋一拍,就运来大量的细砂,在水边铺设了“人造沙滩”。结果以一次不大不小的山水而“水落石出”——沙没了踪影。对天目溪稍有经验的人对此举都很惊奇,因为这是一种有违天目溪自然水流规律的盲动。

受利益驱动,在风景区内建弥勒大佛、添“西游记宫”等现象风行一时。其时,也因竹筏漂流景区的成功,随之就有不少外来游乐、娱乐项目,希望进入天目溪景区;如同意,景区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管理费或分红。增添新项目来扩充内涵,一直是景区致力的工作,况且还有经济效益。然而,以既定的特色原则作为衡量和界定项目设定的标准,还是一一拒绝了这些与主题景观不相称、难协调、甚至有损害的项目。景区需要锦上添花,不能画蛇添足。

此外,景区还遭受过各种事件的冲击:有199

6、1997,2000年三次特大洪水的破坏;2003至2004年因05省道升格、建造大桥时掘溪取石,造成水道严重“破相”;景区上游将截流发电,分走水流等。面临一次次困难,时会有人提出改换位址等意见。而每一次,都是以乡情村韵为准绳,经反复权衡利弊、优劣、得失后选择了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屡损屡建。再将公路升格、建造大桥前后的游客数量进行比较,之前的2002年游客是19.9万,(期间有余杭双溪、临安柳溪江等竹筏分流,)之后的2005年为19.8万。两个基本持平的数据,肯定了坚持没错。(可喜的是,2006年前五个月游客量已超上年同期1万。)

从表象上看,十三年了,天目溪上漂流的竹筏几乎“一成不变”。然而,剥开不变的表象,透出的是她已由感性升华到理性的那种较高境界——细分特色,善于坚持;宁缺勿滥,懂得放弃。她给了我们以明示:开发旅游区完善风景区,固然需要“高于生活”,需要创新。但切忌哗众取宠,好高骛远;更不能主观随意,画蛇添足,甚至违背规律,耗力伤财。

景村交融相互促进,共建和谐乡村环境

旅游区环境的平安和谐,是花时花钱花力、离家前往的游客的基本要求,是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风景旅游区持续发展的需要与责任。天目溪竹筏漂流景区的选址,是有利个性特色的需要,但弊以利所伏,这样的选址给管理带来了难度。游客乘竹筏游览中须经过五个村落——溪岸边、水域上仍是沿溪村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这种景中有村,村中是景,没有景区界墙,景村相交互动的状况,是一对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关系。景区在这对矛盾的处理上,做得尤为突出,发挥了桐庐旅游人的优势,写就了景区和乡村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和谐与共,互为促进的历史。

桐庐县各级政府努力创建全国卫生、绿化县镇,促进县域山水风景;对风景旅游业全面规划,宏观协调,为风景区保驾护航。

天目溪漂流景区(处于包括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垂云洞、天峒山等景区,及相关的吃、住、行、购等行业的瑶琳旅游大板块内,)属瑶琳镇区域,镇政府早有了旅游强镇的规划,因此,凡涉及景区建设发展的问题,大多有预案;出现的新问题,也能及时妥善解决。大到整个镇区域的山林保护、环境改善,小到农家卫生、村民礼貌。天目溪景区相关的沿溪五村村委,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里,除了常规性的目标外,还增加了旅游发展应有的目标。如沿溪两岸的绿化、村民垃圾处理等村风村貌要求。风景区的良好环境有了政策上的依据和政府的依靠。

竹筏漂流成功之初的1994年的国庆节,蜂拥而至的游客,大大超出了预期目标下的准备工作,让接待工作遭遇极大的挑战。于是,在天目溪上再建第二甚至第三竹筏漂流景区的呼声蛮多、热情奇高,有的甚至游说县里领导争取再上竹筏项目。但县政府最终听取了旅游局的意见:避免重蹈外地“先乱后治”被动之辙,天目溪只设一处竹筏漂流项目。确保了竹筏的健康发展,也免除了外来游客受“选择题”“考试”的无奈和心苦。

风景区与乡村以诚相待,以情相通;互为互利,同共发展。这是景址选定之初就确定的工作原则。

首先,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引导村民接受新风情。竹筏漂流经过自然村落,生活着祖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天目溪就是当地的母亲河。为让村民照旧放牛牧羊、浣衣洗菜、捕鱼捉虾、渡溪载物,呵护这片安宁和悦、城里人及“外乡人”喜欢的山村情景,对竹筏漂行水道的设定,严格掌握既不影响村民的生活,又能让游客近距离呼应感受的尺度。没有过多的“磨合”,景区游览活动与村民生活间便相安相和,相得益彰。一筏筏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给悠然的山里生活带来了多味风情、增添了勃勃生机。游客与村民之间相互询趣、互相问好的和美场景,随时可遇。其情其景,每每让岸上经过的人们停车驻足,捕捉镜头。

其次,当地优先原则,聘用乡农村民为景区员工。既定的乡村特色旅游,使得选招撑筏、拖筏等员工时,恰好成为景区两全其美之事。这一方面因不必俊男靓女,要的多为乡哥村叔,不仅能够就地选材,而且省却了用工上的诸多枝节;另一方面,正好给当地农民新开了一道就业之门。据统计,仅在景区内就业的村民有120多名。(加上因景区而生的卖土特产、供应饮食小吃、提供住宿、开小面的等等从事旅游行业的村民达一千余人。)他们的家居溪畔,除了在景区工作,还能兼顾自家的农田,因而收入好过县城里一般的工薪族。

再次,给予乡村以合理的经济补偿。景区开发之初,为使漂流沿溪的山更绿,景更美,各相关村委就作出规定,凡风景区目力所及的山林全部停止砍伐,并负责看护。对一些景区使用场地、房屋等事宜上,各村也积极配合支持。作为回报,景区每年都在山林保护、场地租用、绿化护林等方面进行经济补偿。景区还在一些村庄进行基本建设时,进行适当资助。

此外,也是更重要的是,与村民交朋友,积感情。互通的感情结合互惠的措施,是事业成功并巩固的坚实基础,也是和谐精神环境的纽带。十几年里,并非没有矛盾与纠纷,但是有了相互通畅的对话关系,矛盾的苗头刚起,便能够大化小,小化无。平时里,村民路过景区时会到里面坐坐;空闲时,员工与村民总是“家长里短”;景区食堂里,常常会有村民刚从自留地里采摘下来的蔬菜„„尤其感人的是,每当山洪暴发、景区面临危急时,很多村民都会自发主动来到景区,参加抗洪抢险,协助将竹筏转移到安全的水域。不讲报酬,不计得失,全然如邻里相帮。所以能如此,也得益于景区员工队伍的成份,他(她)们几乎都来自农村,大部分是“亦工亦农”的当地村民。

本色为真,平实为诚。真诚是天目溪景区成功的基石,真诚是天目溪景区久盛的根本。但从整体上分析,与更全面的景区比较,她并未达到出色的程度。尤其与那些因具备“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景观而(或许)可以坐等游客上门的景区比,天目溪景区更是相形见绌。她要想继续“下一个”、甚至“下下一个”长盛不衰,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从逐渐成熟的中国旅游业的深远处看,她着重应在改善情感服务,巩固、发展情观上下功夫。诸如纯朴乡村感情的延续,服务设施的细致周到,筏工解说能力的提高,等等。因为景观提升有限,而服务提升无限。■

第2篇:天目湖导游词

天目湖导游词(导服部提供)

各位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天目湖。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开发于1992年4月,1994年7月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旅游度假区,2000年底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度假区,并于2001年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认证。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主要由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组成。它们分别是我们现在游览的“沙河水库”和距此向北仅三公里的“大溪水库”,这两大水库的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总储水量达3亿立方米,它们同时都处于天目山脉的余脉上,如果从高空向下看,我们大家会发现它们犹如人的一双亮丽纯澈的眼睛,所以我们在开发之初将其改名为“天目湖”

湖里山的状元阁,将溧阳历史上的名士、近代以来科技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集锦介绍,永示后人。同时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宣传状元文化为主题的仿古建筑,此中集中展示了我国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这1300多年间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中所产生的736位状元的名单和简历。溧阳在封建科举制度中所产生的“三鼎甲”六位,即“状元”马世俊;“榜眼”宋之绳、任兰枝;“探花”陈名夏、黄梦麟、任端书。我们现在看见的这一建筑,就是刚才向大家介绍的状元阁,它是一座仿古型建筑,建筑面积350多平方米,楼阁高22米,共分三层,与普通四方楼堂不同的是他共有24角,每层8角,凌空飞翘。 这种建筑格局为中国古典建筑格局的“亚”字地基。看到这个建筑,很自然就使大家联想到湖北武汉黄鹤楼。状元阁汇集了我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制度中所出现的736位状元,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座以宣传状元文化为主题的建筑物。

请大家向上看。在每个凌空飞翘的出檐上,都蹲座有一个小动物,这几个小动物的统一名称为“辟邪兽”。这种辟邪兽一共有十种,要将这十个动物看全,必须到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它只在太和殿的檐上才齐集在一起,按序站班。在乾清宫和养心殿大家可以看到九个,而到坤宁宫和慈宁宫就只有七个。除太和殿外所有建筑上的辟邪兽均为奇数,所减之兽为减后不减前。作为状元为天下文人的表率,每三年才出一位,所以古时帝王为优宠状元,拢络天下文人的心,破格允许在屋檐上站五个小兽,这五个小兽从前向后分别是凤仙人、龙、凤、狮子、麒麟。凤仙人为领班。龙、凤代表乾坤、天地、男女,也代表着至高无尚的尊贵,狮子是兽中之王,有权利和子嗣的意思。麒麟善辩曲折是非,有正大光明,清平公正之意,同时它是我国古代四灵兽之一,是赐吉祥与福泽给人间的神物。这些小动物们都象征着尊贵、吉祥、威德、智慧,也具有镇慑妖魔、消灾避祸的含义。小兽端坐檐角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是整个建筑物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了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这座楼阁的顶部,还有一个红色的大葫芦的攒尖顶,这是取汉字葫芦的谐音,为“福禄”之意,喻意上此楼阁之人皆为有福有禄之人。

“状元”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举人们到京师应礼部的会考时都必须先投状文,因此能得到第一名的人就称为“状元”。“状”指“状文”;“元”指“第一”、“魁首”的意思,所以就此开始了我国千年的“状元”之称。它是我国从隋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到清光绪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这1300年间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在这1300年间共经历了8个朝代开科725科,也就产生了736位进士科状元。这8个朝代中唐代状元最多,为270位,按所取人数的多少排序,分列第

二、

三、四位的是两宋时期118位、清代112位和明代是88位。这四大朝代也是我国文风最盛的时期,不过在唐宋两代时状元并不是独有一科可得,唐代时除了会考外,还有博学宏词科、明经科、贤良方正科等,在宋代时还开过武科,这些科考的第一也是都称为状元。到了明清二代时科举考试才正式改为一科,只有会考后由皇帝钦点的才称为状元,这些状元在那些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但正因为他的稀少才成就了他的珍贵。自古人们就爱把考上第一的进士称为鳌头独占的“元”,把考上的所有进士称作登龙门,成为光宗耀祖的万世之荣,成为改换门楣的转机,也就成了所有读书人的唯一追求,趋之若鹜,乐不知疲,穷尽一身。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泛舟湖面,去撩开天目湖那美丽而神秘的面纱,领略天目湖水的柔美清纯。借此和大家聊聊天目湖“三绝”:水甜、茶香、鱼头鲜。天目湖水由8条支流及48条溪涧汇集而成。湖水澄碧透亮,没有一丝污染。天目湖水至今仍保持着国家二级饮用水的标准。经过省环保部门的测定,天目湖水也是江苏省境内目前水质量最好的。

“鱼头鲜”是指砂锅鱼头,它的特点是“鲜而不腥、肥而不腻、汤汁乳白、原汁原味”。1985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巡视江苏,由天目湖鱼头大师朱顺才师傅带上天目湖的鱼和水在南京东郊宾馆为首长制作这道菜肴。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登上的是乡村田园岛。它又称猴岛,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岛上放养了一百多只活泼可爱、机敏好动的小猕猴,它们是没有圈禁,自由活动的,这给这岛可增加了不少自然野趣,这个岛占地360多亩,鸟瞰此岛,会发现岛上的大片松林如一只雄狮伏地,因此这片松林就被称为“雄狮林”, 它和对面的那座圆形小岛就构成了天目湖的另一景“雄狮滚绣球”,所以对面的小岛也因此得名“绣球岛”,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座桥是连接猴岛和绣球岛的唯一通道--逍遥桥,它是用铁索铁链连接,铺上木板而成的走在上面摇摇摆摆,逍遥自在。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把茶壶名曰“天下第一壶”,它已经得到吉尼斯上海总部的认证,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紫砂提梁壶,它高3.5米,壶内径1.8米,容水2.7立方米,是10余名艺工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因为它制作于2000年,所以又称”世纪之壶”,这可是绣球岛的标志性景物。绣球岛上主产的是茶叶,溧阳的茶叶一般一年只摘春、秋两季:春季以开园采摘日起至农历的小满之前为止;秋季则从农历立秋起到霜降止。夏季因气温高,日照强度大,所出茶叶芽叶瘦小,条索轻飘,味涩欠香等弊病,故夏茶为我市所不取。春天气温适中偏低,光照强度较弱,有利于茶树氮的代谢;而碳的代谢和糖类化合物合成较为缓慢,所以这个季节所出的茶叶叶嫩质柔,富有光泽;叶肥毫多,色泽翠绿。秋季所采的秋茶品质则要略低于春茶。溧阳所产的茶叶条索紧,色泽翠绿,毫白而多,冲泡的茶香气清纯,优雅持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均匀成朵,有“形美、色翠、香浓、味纯”四绝之称。

来到我们溧阳,也了解一下我们溧阳的特产,在这里可以用一首诗来概括:溧阳白芹水中花,天目鱼头味绝佳,竹箦风鹅平桥栗,南山冬笋北山茶,戴埠狗肉香万家,周城羊肉茶亭瓜,后山本鸡上黄雀,长荡螃蟹谢天下。好了,我们天目湖的游览即将接近尾声,那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

第3篇:西天目山导游词

导游内容:西天目山概况—禅源寺—自然博物馆—天目书院(太子庵) —留椿屋—雨华亭—鸳鸯树—仰止亭—倚翠亭—如斯亭—伏虎瀑—眠牛亭—狮子口—大树王—开山老殿—五世同堂—倒挂莲花峰—四面峰—太白吟诗石—仙人顶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

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

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

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

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

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日的斗志,巩固和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使西天目山一度成为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50周年于1989年3月建造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日演讲的史实。这里已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

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共4页,当前第1页1234发表99

第4篇:双溪漂流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双溪竹海漂流,漂流双溪竹海,欢迎大家来到双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风光。

我是景区导游小×,希望我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旅伴。-

双溪,顾名思义,由两条溪流汇合于此。双溪是个古老的小镇,历史悠久,余杭建县治便有双溪,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双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极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漂流中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长廊。竹海长廊总长130米,在我们杭州是绝无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为我们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长廊的正上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题写的“江南第一漂”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我们双溪竹海漂流景区锦上添花。

前面有几头老牛,正在摇头挥尾欢迎我们去坐牛车。双溪水牛较多,因为有着充足的水资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为耕种劳力,随着双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岗”了。现在双溪发展生态旅游,老牛重新“上岗”,和我们一样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在牛车道,大家看到的细沙是为了减轻牛脚负担,因为牛的脚底板很软,地面太硬牛会吃不消,所以这细沙是专门为牛而铺设的。

各位游客,这里是上竹筏的码头,双溪老百姓都称之为“老花园”。首先我向大家讲一下乘坐竹筏漂流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须知……

好,大家坐稳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老花园”。古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内花香四溢,鸟语声声,盆景根雕千姿百态。宋代词人李清照避难于此曾词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唐代徐文长(别名徐渭)留下诗句“门涤当水尽,路曲入松移,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清代吴焯一首题为《双溪》诗曰:“百里双溪汇此方,修篁含涧郁相望。云生石脚水痕白,曰射山头烟气黄,不少游鱼冲潋滟,尽多啼鸟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问棹郎”,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大家看前面有两条溪流在此汇合,这便是“双溪新十景”中的第一景¬¬——双溪叠月。现在我们所处的是莫干溪流,大家看到的另一条溪则是天目溪流。两溪的交汇处,大家不妨把手伸入溪水中感觉一下,来自莫干溪流水温高,而一边的天目溪流的水温明显低,这是为什么呢?(迄今仍是一个谜)其实双溪颇有神奇色彩,以双溪为界线就有四个不同。一是天目溪流与莫干溪流的水温不一样,相差水温为4-5℃;二是溪北竹林与溪南竹林的颜色也不一样,溪北竹林呈黄色,溪南竹林呈青色;三是溪北的山各以动物名居多,如狮子山、鲤鱼山、老虎山等,溪南的山带有人文景观居多,如将军山、美女山、神童山等;四是溪北的村以山名居多,如竹山村、台山村、吴山村,而溪南6个村没有一个带“山”字村,不同也许不止这

些吧?

为满足游客自我参与、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们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从“沙塘”至“双溪叠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处激流险滩,相当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径山湖,这是余杭区最大的人工湖,坝高为44.5米,最大蓄水量为28000多万立方米。在径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门”,“同安顶上天门开,巨石凌空方腊来”雄伟的天门,是当年方腊以惊人的毅力竖立起来的。同安顶上没有屁股的螺丝、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画。

西面直线十多里那最高的山峰,就是号称“江南第一山”的径山,海拨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贡茶“径山茶”采于此,日本的茶道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乾隆、苏东坡等帝王将相留下不少碑文诗句。

南面最高峰为“将军山”,山上有一块磨剑石,面积为

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们双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将军磨剑”。诗曰:“马到山前路未开,英魂遗恨独松关。心萦吴越甘生死,剑石长留将军山”。八百年前,北边的金兀术带兵攻进了京城开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赵勾逃到临安(杭州),在临安建成京都,为了守住临安,一位将军相伟受命在双溪把守关口,抵抗金兵。将军山和对面的狮子山两山相对,中间的山岔是个关口,地势险要,是进临安的通道,将军自知责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练兵马。但是,金兀术带兵从安吉、孝丰一带打过来,打上了百丈独松岭,接着又来到双溪这个关口,一场血战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将军等五人,寡不敌众,自知无法守住关口,无颜面见圣上,更无颜向双溪百姓交待,便与将士自刎于山上。那将军磨剑石现还留存完好,有机会大家可登山目睹。后人为纪念这位将军的忠心爱国之心,便把此山命名为“将军山”了。

前面那道堰坝就是景区新建的橡皮坝,整座坝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橡胶胎,跟车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里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气,由于橡皮坝的作用,这里便形成了一个2米多高的落差,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这一刺激了,为了您的安全,请检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冲坝时身体尽量往前倾,千万不要站起来,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北面这座小山,形态像什么?大家猜猜看是不是像狮子?双溪老十景的“狮山倒影”诗曰“青青山阜肖青狮,旁枕清泉映四时。倒景入波添异景,孰真孰假孰新奇?”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两岸凤尾拽不住,笑声托起画中游”这是双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诗,双溪竹筏漂流历史悠久,五十年前,这里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溪中竹筏运送,这条溪是我们山区百姓的生命线,山里面包括安吉县的部分乡镇的山民的土特产,如毛竹、山木、笋等就用竹筏运到山外面出售,换来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撑回山里。山里面

六、七十岁的老人个个都是撑筏高手。

双溪竹海漂流是近年来径山镇开发的一个新景点,环境优美,竹林绵绵,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堰坝险漂”在江浙一带的漂流项目中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苏南地区等地游客的欢喜。

前面是双溪大桥,以前此桥是用木头铺就的,“板桥联汉”诗曰“溪外清溪桥外桥,临波

风景笔难描,欲离欲接联如汉(汉:彩虹),浮影横空跨二苕”讲的就是这双溪大桥。

再看溪边这只大茶壶,这就是由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题词的“江南第一壶”,整个茶壶直径3米,是按唐代的茶壶风格制作而成的,闻名遐迩的“陆羽泉”便在溪旁,根据嘉靖《余杭县志》记载:“陆羽泉,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广三尺许,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极清洌。”被誉为“天下第三泉”。唐代茶圣陆羽就在此隐居研究茶事,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真是“结茅种茶饮淡泊,茶经一卷说千年”。民间有关陆羽的故事流传至今有“陆羽问茶”、“榆树垂钓”、“径山古道”、“兰花坪”。陆羽,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号桑苎翁。他初到双溪时,在将军山下的茶叶坞寻觅茶树,正值天气炎热之时,口干舌燥,见有一草舍,便推门走进向一位大嫂要口水喝,这位大嫂便在水缸里舀了碗生水,在上面撒了把砻糠,端给陆羽,陆羽很气恼,只得吹一下砻糠,喝一口水,慢慢地喝。喝完后,陆羽说:“大嫂,你为何要撒砻糠?”大嫂说:“天热,你流了许多汗,一口气把生水吃下,冷热一惊,难免要生病,我撒砻糠,是要你慢慢地喝。”听到这里,陆羽方知自己错怪了这位好心的大嫂,“陆羽问茶”便由此而传开了。

“陆羽泉”景点已布置一新,书法泰斗沙孟海题写了“陆羽泉”三个大字镌刻在泉井的上方石碑上,“鸿渐阁”一楼是陆羽泉陈列室,井边“苕溪草堂”是当年陆羽撰写《茶经》的地方。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苎翁垂钓”,传说陆羽经常在这里垂钓,享受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溪旁这片葱葱绿绿的竹林大约有一千五百余亩,林间小道,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走进翠竹林中,犹如坠入迷宫,又好像走入一个冰凉的世界,夏日的热浪完全被隔在了林外,这里绝对是夏日避暑的一个好去处。

不远处是“竹笛声声”。听,演奏者所吹奏的乐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悠扬入耳,令人清新舒畅,心旷神怡!筏上还有“刘三姐”想与您对山歌,你试试看,不妨与“三姐”对上一曲,不亦乐乎。

我国初唐的“四杰”之

一、文学家骆宾王曾有一首写鹅的诗,诗中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活灵活现描绘了白鹅戏水“红掌击波”的情态。您瞧,溪中游弋的那群白鹅形象地体现了骆宾王诗中的意境。

前面就是“夹堰险漂”了,上一座堰坝是新建的橡皮坝,这一座则是历史悠久的砌石坝了,始建于清朝年间,当初建此坝,一是为了修坝引水,灌溉良田;二是为了筑坝蓄水便利交通。以前,这山里的土特产(如茶叶、笋干、毛竹等)都是靠竹筏运输到杭州等地进行交易的,一遇到干旱季节,溪水干涸,竹筏就会搁浅,这时只要把堰坝闸门关上,不出一两天,溪水便能蓄足,再开闸放水,就能控制水位,方便竹筏运输了,直到解放后灌溉工具先进,陆上交通也发达了,这堰坝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双溪开发了旅游市场,这堰坝又被利用起来,成了双溪漂流途中最惊险刺激的一部分,此处落差有三米高,请大家配合筏工,让我们感受一下与橡皮坝不同的惊险刺激。(重申安全须知)

饱尝一番“刺激”后,让我们平静下来领略一下“水牛戏水”和“田野放牧”的情趣。这里的水牛,我们坐牛车时已有所领教,硕大健壮的身躯,甩着尾巴,一路小跑时那溅起的泥巴,赏心悦目,充满野趣;你看它们在溪中欢快地戏水、舒适地漫游、悠闲地喷吸溪水的状态,就好比是一位经过拼搏后获得奖牌的游泳健将在水中休闲徜徉。

再看那溪中的鸭子和溪滩上的羊群,它们悠哉闲哉地在溪中戏水,或追逐或在滩上散步、啃草,顿使我们产生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与在喧闹的大都市中生活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愿这种充满野趣的景观,能激励大家对双溪竹筏漂流、余杭好山好水乃至美好的生活产生更多的留恋和向往!

现在我们到“双龙戏水”景点,这是根据我们双溪的民间传说“双龙游双溪”而设的,话说这一青一黄两龙奉玉皇旨令为双溪解决干旱,青龙自天目溪引来甘泉,黄龙自莫干溪引来玉露,一到双溪,双龙见双溪两岸淡竹成林、环境幽雅、民风淳朴,便决定留守双溪,从此这里便风调雨顺,、正所谓“双溪卧双龙,一年四季吃勿穷。”

前面这个“梦溪滩”是这次漂流的终点。宋代科学家沈括曾到此一游,撰写了《梦溪笔谈》。下筏后,大家可以到竹海游乐园打沙滩排球、爬竹竿、荡秋千、踩水车、坐翘翘板、爬网桥、乘游船等,还可爬上塔山“翠虹亭”观赏领略整片竹海,感觉一下习习竹风,一定会令您心旷神怡。

各位游客,双溪漂流到这千步滩休闲区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但愿双溪的竹海漂流、双溪人民的热情好客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希望有时间再来,再见!

第5篇:清远漂流导游词

漂流之乡——清远

【概况】——【黄藤峡】——【玄真古洞】——【笔架山】——【英西老虎谷】——【五星漂流】

【概况】

各位游客,早上好,我们今天要去的是漂流之乡——清远。清远市是一个年轻有充满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等多项称号,是广东省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现在,我先把清远的漂流给大家作个介绍: 自1999年7月,清远市笔架山风景区创建了广东省第一个原生态双人自由漂流项目之后,又陆续开辟了古龙峡漂流、黄藤峡漂流、玄真漂流、老虎谷暗河漂流、五星漂流、碧水滩漂流、神笔洞漂流、羊角山漂流等等。2005年5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为清远市授牌“中国漂流之乡”。所以,清远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漂流之乡”。

2001年,笔架山峡谷河道成功承办了中国第二届漂流大奖赛。

【黄藤峡生态旅游区】

黄藤峡生态旅游区坐落于清远市清城区,距市中心10公里,是由黄藤峡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该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黄藤峡漂流、民族风情园、梦幻水城、休闲公园、商务会所、酒店别墅等大型项目,努力将景区建设成为国家的4A级旅游景区。黄藤峡开设的漂流项目有由2.8公里的天然猛士漂和2公里的观景勇士漂组成,它的总落差168米,最高落差12米,最长落差近百米。大小落差有130多处。于2004年4月成为景区对外开的主打项目,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现在我们乘车到达漂流的起点,沿途看到的是黄藤峡漂流的河道。黄藤峡漂流是峡谷漂流,用的是双人橡皮艇,落差100多米,非常刺激。

黄藤峡两岸植被四季常青,被称为“翡翠三叠”。沿途我们会经过观景勇士漂的起点,观景勇士漂的起点也是猛士漂的终点。我们今天参加的是全程勇猛漂。现在我们到了猛士漂的起点了。请大家注意安全。

【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

清新县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区座落在清远市清新县城北侧,离市区约3公里,是近期新兴的休闲度假的首选圣地。目前正努力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7年,清新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获得清远市首个“中国县城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的称号。

玄真漂流被广大游客成为“南粤最激漂流”、“华南第一漂”等美誉。玄真漂流河道全长4.3公里,糅合了勇士漂、探险漂、徊旋漂、奔驰漂、瀑布漂等五种峡谷激流的特点。河道落差共60多处,全程漂流需90多分钟,游客驾驶双人橡艇,沿激流而下,既惊险刺激,又能欣赏两岸风光!

玄真夜漂流是广东漂流的首创,夜漂流全长2.8公里,需时50分钟,有瀑布漂、探险漂、逍遥漂、浪漫漂,夜色朦胧,灯光璀璨,浪漫激情,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

【笔架山风景区】

笔架山风景区位于清新县笔架山林场的腹部,距市区7公里,是广东省第一个原生态双人自由漂流项目的始创地,逍遥漂、勇士漂是大小落差130多处,最大落差近12米,全程需时90分钟。最初这里是纯天然的漂流,河道没有修饰,危险性较大。经过一年的试漂后,修建了2个调节水库;后来又投入巨资,重新规划建设,将河道迁到既刺激又安全的林场腹部,成为新的漂流至尊——笔架山青龙峡漂流。

当你在集中勇猛漂、猛士漂、勇士漂为一体的河道上,两岸绿树成荫,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

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位于英德市西峰林走廊的腹地,全长3.8公里,蜿蜒曲折,落差达96米,整个航程可分为“激流漂”、“滑道漂”、“明河漂”、“暗河漂”四段。暗河漂流要穿越800多米的山体,溶洞中岩石千奇百怪,令人目不暇接。据说,穿山透石的暗河漂流在全国并不多见。

暗河漂流的水源依托岩背镇的水库。开漂之时,橡皮艇在激流的撞击下向前冲刺。险滩、礁石扑面而来,却有惊无险,让人感到非常刺激。接着橡皮艇驶入一条激流滑道上,迅速飞奔而下。

最后是穿越暗河。首先是穿过洞口,然后进入暗河。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在灯光的照射下璀璨夺目。不知不觉间,橡皮艇使出了洞口,再经历一段平缓的漂流就要结束我们的漂流了。

【五星漂流度假区】

五星漂流度假区位于清新县,距市区15公里,是“中国漂流之乡”的新亮点。度假区占地面积2400亩,上游是五星水库和五星林场,水量充沛,植物品种繁多。区内拥有3.2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以漂流的水道长4.3公里,水道最大落差达12米,全程落差近100米。穿越50米的溶洞,旅游项目包括漂流、探险、美食城、水上运动场、度假别墅、星级酒店等。

这里有琼浆飞散的流泉;有郁郁葱葱的芭蕉树;有波光粼粼的深潭。漂流的过程是一个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过程。

各位游客,目前开漂的还有古龙峡瀑布漂流、碧水滩瀑布漂流、广东第一峰漂流、羊角山漂流等等,如果这次漂流意犹未尽,欢迎大家下次与亲朋好友再来领略漂流的乐趣,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6篇:茅岩河漂流导游词

各位朋友,饱览了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奇观之后,今天,换个新节目:玩水--漂流茅岩河!

茅岩河位于永定区境内的澧水上游之一段,上至苦竹寨,下至花岩电站,全程50公里。因90年代修建渔潭电站,使茅岩河一分为二,大坝以上为平湖游,20公里,以下为漂流旅游,25公里。

茅岩河自古系茅岗土司领地,六百年前土家人民的首领覃后就在这一带抗击官军,反对朱元璋的民族压迫。这里的山水洞寨,地名掌故无一不附丽着覃后王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所有这些,都给茅岩河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茅岩河是张家界五条精品

旅游线之一。今天我们漂流途中所要观赏的主要景点有温塘古渡、索影潭、枞蔸滩、岩板滩、连环滩、水洞子瀑布,鸳鸯洲、寄马庄、黑社、星子滩、猫儿滩、岩河峡、火烧溶、新澜滩、绕澜滩、阴阳滩、黄土城、阻舟河、象鼻子滩、麻姑滩、大澜子滩、小澜子滩、撑架岩等。

(温塘古渡)现在我们即将起漂的渡口就称为温塘古渡。这个渡口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这里就是茅岗土司与永顺土司的分界点,是茅岗司的第三道关,也是最后一道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湘西籍大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就在这里由著名导演凌子风拍成电影,据说,出演翠翠的那个演员拍完了戏,舍不得离开她住过的那栋吊脚楼了。

(温泉)渡口两边各有一处温泉,对岸的一处紧挨着河床,与河面平接,水温37-39摄氏度,每小时涌流量

二、三百吨。经鉴测,温泉为优质矿泉水,常年饮用和洗浴,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索影潭)这一段峡谷,河水碧绿,深不见底,水面一如平镜,倒映两岸青山,所以老百姓叫它索影潭。

(枞蔸滩)请注意,前面就是枞蔸汉,这是漂流中的第一道滩。请大家用手抓牢绳子,检查一救生衣,准备“与浪共舞”!

(鸳鸯洲)前面有两个矗立在河心的小岛,这就是鸳鸯洲。两岛相距不远,上岛长约200米,高50米,下岛较小。两岛都呈长条椭圆形,岛上怪石嶙峋,长满芭茅灌木,乍看像浮在水中的两只大鸳鸯。

(寄马庄)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相传覃后当年被明朝官军追杀,退守茅岗时在这里寄养一匹战马,村里人将马野放到鸳鸯洲。覃后被围七年寨一时无法前来,马儿终夜嘶鸣。于是有仙人撒沙,将鸳鸯洲与右岸相连,五马离岛。后覃后兵败被害,五马因恋主人仍不肯远去,终于化作五座山头。现寄马庄和下游不远处的五马头两个地名,便由此而来。

现在准备上岸,在沙滩上玩玩,如果有收藏石头的兴趣,这大沙滩就是取之不尽的石头仓库!

(黑社三百篙)这里叫黑社,土家人有两种说法,一叫黑社三百高,是指从对面绝壁登黑社寨,必须爬三百步高崖石墩;二叫“黑社三百篙”,过去船工、排佬从这里进入岩河峡,一路左冲右突,水急浪险,河床狭窄,两岸乱石相叠,河中暗礁丛生,稍有疏忽,便船毁人亡,船工到此,必须抖搂精神,严阵以待,不能懈怠。有船进入峪谷,必须连点三百篙方能冲出岩河峡,冲出鬼门关。请大家抓紧缆绳,准备过岩河峡。

(岩河峡)朋友们,岩河峡到了。现在我给大家念一首清代土家族诗人向则友写的《过茅岩峡》诗好不好?“沿河修阻险最多,独有茅岩形势尤嵯峨;两岸青峰相对立,峭壁层岩千万级;山路曲盘僻更僻,河流逼窄复逼窄。险哉!茅岩真险绝!

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有个叫柳宗元的吗?对,就是写《捕蛇者说》的那位大散文家。他曾经听一位远征茅岗土司的将军朋友介绍澧水风光,不禁心向往之,在给友人赠诗中,他写道:“自汉(指湖北汉水)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如澧”。可惜他至死都未能亲眼看一看眼前的澧水风光。岩河峡长10余公里,两岸峭壁高达

四、五千米,这里滩多潭深,浪大水急。古往今来,再好的水手驾船放排至此,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所谓“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生死之间全在一瞬。每当大雨过后,岩河峡两岸的瀑布数不胜数,有的从崖顶一泻到底,有的循山坡一瀑三叠,这样的季节性瀑布茅岩河共有300多处。整个峡谷里水声轰鸣,雾气弥漫,仿佛进入了水乡泽国。大家往岸边石壁上看,那是人工凿成的纤道,偶尔能碰上几条乌篷船逆水而上,那些光着屁股,浑身漆黑的船工们,或背起纤绳在岸上拼命,或是扶着船舷在水里挣扎,一个劲儿发出凄厉的撕心裂肺的叫喊,艰难地把船拉到上游。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如今很难见到了。但是,曾创下9次世界冠军的羽坛名将关渭贞小姐在茅岩河拍她个人的专题片时,还正儿八经当了一回纤夫。当时她还即兴写诗一首:“弄潮漂流茅岩河,激流勇进互高歌。豪情满怀寄山水,不使光阴空蹉跎。”

(岩河滩)朋友们,前面有一个落差5-6米的急流险滩,这是茅岩河最刺激、最叫绝的一道滩。请大家振作精神,注意安全,感受一下与惊涛骇浪搏斗的那份豪情,那份刺激。

(水洞子瀑布)水洞子瀑布是茅岩河的王牌景点。请抬头看左边,自70多米高的石洞中喷涌出一股地下水,顺坡崖时开时合,似碎玉遍山,如冰凌下滑。临近河边的悬崖,形成数十米宽的巨瀑,飞泻直下,声震峡谷。瀑布对岸矗立几块巨大的岩石,像天然观景台,是游人拍照留影的最佳位置。凡是来茅岩河漂流的,没有一个不在这里观或留影拍照的。1991年6月,原国家体委主任、全国体总主席李梦华漂流茅岩河时在这瀑布前即兴题词:“轻舟游茅岩,浪中乐陶然。人生似漂流,不断过险滩。”一句轻舟游、浪中乐,表达了漂流途中轻松快乐而又惬意的感受,后面两句笔峰一转,借漂流比喻人生的道路曲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含有深刻的哲理。现在请大家下船,在这里休息照像留影,把茅岩河的涛声峡影带回家去!

(覃后城)朋友们,请往左看,那儿有一片村落的地方,叫覃后城,相传元代末年,覃后响应徐寿辉、陈友谅起义之前,曾从战略高度上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了十分完备的防御体系,先后在慈利永定渡、茅岩河等要塞建立军事据点,后人叫它“覃后城”。同时若干关口以对付强敌。靠茅岗司这边,就有茅寨子关、茅头关、黑松关、温塘关。这座城堡因为是用黄土构筑,故又叫黄土城。当年朱元璋派杨景、周德兴从水陆进攻茅岗司与黄土城土军血战十来天,才将土城摧毁。

下面由我为大家学唱两首土家山歌助兴,好不好,我先念一段歌词,再唱:

男:隔河看见姐穿青,姐是花儿爱死人。

有心恋姐难开口,丢个岩头试水深。

女:对门山上猫喊春,一阵慢来一阵紧。

哥要真心喜欢我,哪怕山高水又深。

下面,我给大家再唱几首排工情歌:

哪有滩头水不陡,月亮出来亮堂堂;

哪有芝麻不出油,紫竹烟竿靠门枋;

哪有山中鸟不叫,有心跟哥不怕寡;

哪有排佬不风流,一世不烧回头香。

哪有阳雀不叫春?铁匠打铁铁打铁,

哪棵葡萄不牵滕?风吹荷叶叶搭叶;

哪只蜜蜂不采蜜?哥妹放排排头坐,

哪个妹妹不恋情?排水相依离不得。

一条木排顺水流,哥情愿来妹情愿,

一个排佬坐排头;不怕旁人生恶言;

我想坐排随他去,恶言好比河里浪,

只怕排佬不点头,把紧竹篙稳下滩。

好女莫嫁放排佬,哥撑排头妹撑尾,

十个放排九个漂,小小木排水上漂;

活着点灯活守寡,哥妹撑排河中走,

死后灯灭守白头,哪怕浪头万丈高!

朋友们,今天的漂流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密切配合。俗话说:同船共渡,五百年修就。我们同舟共济,空峡谷,过险滩,漂流几十公里,可以说是千年修就的缘份。愿茅岩河的美丽风光永远留在您的心中,愿“与浪共舞,有惊无险”的茅岩河漂流给您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

上一篇:大会主持词模板下一篇:展会策划方案参展准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