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心灵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丽的心灵

人际功能视角下电影《美丽心灵》的语言特色分析

摘要:本文以《美丽心灵》电影为例,从人际功能角度探究该部影片的语言特色。影片通过影视艺术向观众展示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人生经历,他不但是个天才,也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拥有辉煌成就的同时,差点被病症摧毁。本文从情态和语气两个系统出发,探究片中人物的语言特色与风格,从而解释人物性格与心理动态,使观众懂得只有理性与感情均衡,才能拥有美丽心灵。

关键词:人际功能 《美丽心灵》 语言特色

人际功能是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建立和保持与他人间的关系。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美丽心灵》作为好莱坞大片中的经典作品,将片中人物的性格、心理与人物间关系戏剧性的描述出来,并通过语气、语调、情态等发挥人际功能。影片以纳什为主角,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展现人际关系中包容、支配与情感等三种需求,通过虚拟和现实的斗争,使观众能够获得感悟,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展开深刻思考。

一、人际功能概述

人际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互动、维持人际关系的功能,其作用在于人们之间沟通和研究的社会关系。汤普森指出,该项功能可通过语言与他人保持关系,影响他人行为,甚至改变世界;主要包括情态和语气两个方面,可将人们之间的关系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语气主要指交流者扮演的角色,分为主语和限定成分,前者在后者之前提供信息,后者属于动词短语的构成要素,如句子时态、情态动词等等;情态是指句中肯定成分的比重;剩余部分则由谓语、补足语组成。语气通过说话者对自身角色、对方角色的认定展现,可通过语气判定交流双方的地位与关系。例如,Finish your assignments,please.(请完成你的作业)又如,Would you finish assignents,please?(请你完成分配任务好吗?)上述两句表达的意思相似,都要求对方去做某件事情。但因说话语气不同,使二者的身份差异体现出来。前一句为祈使句,交流双方可能为上下级关系,也可能是长辈与晚辈间的对话,二者的身份有所差距;后一句的语气相对和缓,可能是朋友、同事间的对话。由此可知,不同语气在人际功能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二、人际关系在《美丽心灵》中的体现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包容需求、支配需求、情感需求。人际需求是个体在自己与他人间构建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受社会环境与儿时经历影响,在交流中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在《美丽心灵》影片中,纳什的生活以被动方向为主,将以下三项人际需求充分展现出来。

(一)包容需求

该特性是个体想要与他人构建关系的需求。当人处于新环境时,常常希望尽快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如若自己被冷落则包容性就无法实现。在影片开头,纳什考上博士生后到学校报到,面对新集体有很强的不适之感。在入学宴会上,纳什被马丁汉森当成服务员,而纳什直言一个奖学金得主的两篇论文都不具备发展性,这样的沟通方式很难让他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后来他逐渐被集体所孤立。此时,他的第一个幻想人物查尔斯出现,他与男主的性格不同,当说起纳什的爱好数学时,查尔斯却说“数学太过无聊”,纳什在与之辩驳时,他却问“你多久没有吃饭了”?查尔斯与他人不同,他能够肯定纳什的才能,并始终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当纳什取得优异成绩时为之兴奋,使包容感缺失的纳什内心稍有慰藉。纳什对自己的数学天赋感到骄傲,但这种心理使其在与他人交际时产生不友好心理,甚至使人感到蔑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纳什受到冷落,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包容。于是,这种人际需求最后以幻想的形式存留于他的脑中,成为自己虚构的一个室友,可以说是自我包容的一种体现。

(二)支配需求

此种需求是在权力关系层面,人们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求,这种动机可产生支配行为。该片中纳什内向、傲慢的性格决定了在交际交往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支配需求方面希望能够被人引导。在影片中,纳什被五角大楼邀请破译密码,此时出现了第二个幻想人物——国防长官威廉,他派遣纳什完成一项秘密任务,即从杂志中将苏联情报破解出来。此时的纳什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仍有许多焦虑,他迫使自己忙碌起来,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威廉的出现刚好满足主人公在权力方面的被支配需求,通过被国防部任用凸显自己的优秀。

(三)情感需求

该项需求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构建和保持亲密情绪的需求。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纳什因不懂如何爱人,很难感受到被爱。此时影片中的第三个幻想人——女孩马西出现了,她是一个天真可爱却始终长不大的女孩,隐喻着主人公对男女之情的认识。他始终不理解何为爱情。在酒吧时捉弄女孩,结果被女孩打了一耳光,可见他在对待爱情时仅限于生理层面的满足。但当马西出现时,正是纳什对艾丽西亚产生爱意之时,虽然艾丽西亚主动向其表达心意,但纳什的内心深处仍然很迷茫。他说:“我遇到一个女孩,实在不敢相信她竟然喜欢我……我该向她求婚吗”?他片面的认为,只要金钱富裕、工作稳定便可结婚,忽视了自己是否真心喜欢艾丽西亚。幻想人马西的出现使主人公获得爱的满足与被爱的需求,与现实情境产生冲突,他渴望被爱,但当现实中出现爱情时,便意味着他的虚拟生活将被改变。

三、人际功能下《美丽心灵》的语言特色

人际功能主要包括情态和语气两个方面,本节分别从对应的两个系统出发,针对《美丽心灵》中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探究两个系统在影片中的呈现方式,同时透过语言内涵揭示片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特点与人物间的关系。

(一)语气系统

该部分利用语气系统对片中语言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以纳什与幻想人查尔斯间的对话为例,对该系统在人物性格描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例如,Charles Herman(查爾斯·赫曼):(1)The prodigal roommate arrives(浪子室友来了).(2)Did you……(是你……)(3)So,dying of thirst……(当然,快要渴死了……).因纳什入学后所处环境压抑,情绪十分沉闷,使他幻想出了第一个朋友查尔斯。在第一句对话中,主人公与查尔斯首次见面,回应语句十分简短,只有两个单词,可见查尔斯在对话中处于主动地位,纳什则为被动地位,二者对比更可看出纳什内向与性格孤僻,而查尔斯则是乐观开朗;在第一句中,查尔斯用“The prodigal roommate”而非用“I”做主语,说明在表明自己身份的同时,也将自身的随和性格、不拘小节展现出来,从侧面更加突显出纳什的孤僻。在后两句中,主语为“you”和“dying of thirst”,可见查尔斯将话题转移到纳什身上,由此体现出纳什想要从这个虚构的朋友身上获得现实中缺少的关爱与交流。Nash(纳什):(4)The truth……(真相是……)(5)you knoe why?(你知道为什么吗?)(6)Mathematics……(数学……).在第四句中,以“the truth”为主语,体现出主人公想要强调自己话语真实性,将自身的真诚与率性体现出来;在第五、六句中,分别以“Mathematics”和“you”为主语,使双方交流的话语集中在纳什与其擅长的数学上,将陈述和疑问语气结合起来,在对纳什感兴趣的学科进行评论的基础上,还引起纳什的深思。通过对双方交流时语气、句子成分、话语量、语气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可知,二者在性格方面不尽相同。从查尔斯的话语中可将纳什的内心需求体现出来,即:渴望获得外界的关注与他人的认可。

(二)情态系统

该系统可通过人物对话体现出人际意义,针对情态助动词、附加于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例如,Nash:I couldn’t ……(纳什:我不能……)Rosen:We’tll need……(罗森:我们需要……)Nash:No……has to ……(纳什:不……必须这样……)。以上是主人公与医生罗森间的对话,纳什向其解释自己为何擅自停药,并表示坚决不肯离开家到医院进行治疗。在解释自己停药原因时,纳什四次使用助动词couldn’t,强调自己在用药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苦闷。医生的语言中使用助动词“will”与“need to”进行劝解,但主人公利用高量值的情态词“has to”坚决拒绝接受其他的治疗方案。在遇到艾希利亚后,纳什被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最终与这场被认为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进行搏斗。在情态系统层面,可从艾希利亚被求婚后的语言中感受她独特的精神魅力,“I’m sorry,just give me a moment……to redefine my girlish notions of romance.”(我很抱歉,给我一点时间......重新定义我的少女浪漫的概念)。她无法按捺激动的心情,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抒发感情,以充满诗意的方式“对爱情下定义”,“告诉我宇宙有多大”是她的一种幽默表达,仿佛置身于婚礼殿堂之中,将激动的情感用简单的言语表达出来。

(三)语言内涵

天才的世界应该是理性至上的,但纳什却是“身心相反”,他不但自负,更害怕失败。在影片当中,有许多细节表现出他在面临失败时的焦虑与恐惧,例如当未得到导师认可时,他在遍布公式的玻璃窗上找寻结果,最后一头撞到玻璃上;当从汉森处得知“宾达和苏已经准确的证明出艾伦推论”“而纳什成就为零”时,他的回应为“可惜不具备发展和创新”“我有耐心”,但真相却是“你知道已经有超过1/2的学生发表了论文,我却无法在课堂与书本上为毫无意义的假设浪费时间”“我必须寻找出博弈论的原理,那是唯一能够出人头地的方法”“汉森已经再次成功发表论文,而我却连博士论文主题都没有确定”。如同普通人一般,纳什渴望成功,渴望获得荣誉,这些想法也深深的植根于他的脑海之中。从影片中主人公的多种行为都可看出,他的理性行为与感性思想、意识和冲动之间都处于失衡状态。在非理性情感层面受到深深的困擾,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的诱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他害怕和抗拒全部非理性的事物,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表达出来,并由此产生幻想。在片中主人公共计幻想出三个人物,他们在现实中不复存在,但却代表着纳什情感中的缺失内容。

1.查尔斯

据医生分析,纳什可能在入校之前便已经患病。在影片的开头,观众可能不会理解为何性格孤僻的纳什会与乐观开朗的查尔斯成为好朋友。但如若是幻想出的人物,那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这恰恰说明查尔斯代表的是主人公性格中既抗拒、又想拥有的东西。查尔斯以浪子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口若悬河,这与纳什谨小慎微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后来,当纳什明白查尔斯是自己幻想出的人物后,决定不能再像往日一般被他牵着鼻子走,于是要和查尔斯说再见,“查尔斯,你曾经是我的好朋友,最好的朋友,但我不会再跟你说话了,真的不能了,再见”。他依依不舍的情感在这句话中被充分展现出来。其实,纳什不愿意离开这个能够亲密交谈的对象,但却无法再继续下去,要将这份感情彻底斩断,这种精神层面的生离死别使他十分惋惜,他强忍心痛说再见,不敢看查尔斯的眼睛,怕这个唯一的朋友受伤,为此他更加痛苦。

2.威廉·帕彻

纳什对成功和荣誉具有强烈的渴望,当威廉出现时,纳什已经小有成就,并为国防情报部破译了密码。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怀有对以往失败的焦虑感。对于纳什这种害怕失败的人来说,越是成功,那种畏惧失败的情绪便越大,他渴望获得更多的成就弥补这种不安,于是国防长官威廉出现。他不断的给纳什发布任务,使纳什在忙碌的工作中获得满足,纳什觉得自己像个救世主。

3.马西

在影片开头,纳什被同学怂恿到酒吧去追求女孩,却被女孩反打了一耳光,可见纳什与女性交往并没有什么经验。后来在他与妻子艾希利亚交往中同样表现出对女性经验的空缺,例如,在向艾希利亚求婚时说的话,“艾希利亚,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保证长远承诺,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资料”。当他被艾希利亚吸引时,幻想中的女孩马西出现了,她率性可爱,且永远都长不大,这也代表着主人公在女性经验方面的空白。

综上所述,影片《美丽心灵》是好莱坞的经典作品之一,导演通过影视艺术将数学家纳什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并从人际视角展现包容、支配与情感三种需求。同时,对片中人物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分别从情态系统、预期系统、情感内涵出发,解释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点,使观众懂得在当今时代只有情感与理性相互融合,维持平衡状态,才能够拥有美丽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从人际意义视角分析电影《美丽心灵》之语言特色[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田美.电影《美丽心灵》的人际意义探析[J].唐山文学,2018(04):12-14.

[3]冯宪萍.电影《美丽心灵》的叙事视角浅谈[J].芒种,2012(15):158-159.

[4]韩培超.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人际隐喻探析[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刘世生,庞玉厚.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J].外语学刊,2011(02):45-51.

作者:汪波

第2篇:美丽的心灵

美丽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内心—心灵。

有一些人拥有着美丽的外表,有一些人拥有着丑陋的外表,许多人交朋友经常看美丽的外表,但是,丑陋外表不仅仅说他不应该拥有美丽.我觉得丑陋的人也会拥有美丽的心灵 ,而那些拥有美丽的外表的人不一定拥有美丽的外表。对于我来说,外表,不重要。

记得你们看过《丑小鸭》。丑小鸭他不重视他的外表,他知道总一天,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所以丑小鸭才会努力,他努力,超强努力。最终他还是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美丽的心灵,丑陋的外表,不重要。

第3篇:美丽的心灵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传奇

《美丽的心灵》一时不由真实故事的改编的电影,被称为普林斯顿幽灵的主人公无可争议是位天才,但这位天才却有着坎坷的一生。

《美丽的心灵》这部没有用什么血腥场景,没有什么震撼人心的爱情,没有绚丽的特技效果,但她却获得了当年奥斯卡的四项大奖,不得不承认这部解析主人公心理的电影看完后使得我们内心受到了震撼。

现实中很多人对精神病人畏之如虎,通常的反应仍是感到恐惧、不可思议和排斥、歧视,生活在真实社会、普通生活中的正常人是很难理解精神病患者的那些怪异行为和举止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精神病人越来越多了,基本上每个人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心理上的疾病,这时候我们需要得到医生和心理工作者的关注,还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而这部电影《美丽心灵》无疑是成功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个性分析:思维与情感的冲突

《美丽的心灵》所展示的是一个天才的心理,就像是影片开头纳什最初给观众的印象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迎新招待会上,在纳什的眼中,阳光透过玻璃杯和柠檬的影像,飘浮在空中,然后刚好与旁边一个学生的领带图案重合。纳什微微一笑,对那个同学说:"你领带这样难看一定在数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这就是纳什,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在他的思想中,数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他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并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推理来表达生活中的一切。如橄榄球比赛、鸽子的活动周期、一个女人在追抢了她钱包的男人的表现等等,他那著名的博奕论的灵感就是来源于对酒吧里的男女社交活动的观察。透过写满公式的窗户,可以看到纳什那若有所思的脸,在他眼中的世界是充满数字、逻辑和推理的理性世界,并且在他所理解的理性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或者换句话说以一种偏执,似乎这也是天才的共性。

(一)思维与情感的不平衡

《美丽心灵》展现了一个天才的思想。与他在数理世界中的追求相反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不大。影片的开始也通过一些片断表现了纳什的个性。他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无疑,纳什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就像是影片的开头那是第一次幻想他的浪子室友,和他一起喝酒放纵的时候说的“我的小学老师曾经和我说过,我有着两个脑袋,却只有一半颗心”,这句话似乎也暗示了主人公有着悲剧的下半生。

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是自我。其中思维和情感相对,感觉和直觉相对。自我在这相对的两维中都可能有偏差。喜好思维的人其自我的意志力便导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功能。当两者相对比较平衡时,自我仍能较好地理解和控制情感,这时的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但越习惯于思考的人,情感就容易越受到排斥。当思维占据意识所理解和控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性而成为非理性情感。因此纳什并不害怕别人对他思维的攻击,因为那是他能够意识和控制的,但是他害怕来自无意识的情感,那是他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领域。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纳什那木讷的表情下隐藏的是他内了意识的全部时,情感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起作用。情感由于受到排斥而不能被心复杂的冲突,成功与失败、 - 1 -

孤独与认可、爱与结果„„

(二)三种非理性情感

对失败的恐惧:他害怕失败,拒绝失败,并且不能接受失败。电影中有一个片断是他的竞争对手汉森向他挑战下棋比赛。汉森说:"怕了吧?"纳什充满自信地说:"怕了,非常害怕,但怕的人是你。"然而当纳什输了棋之后,他愣住了,不能接受事实,并说:"你本不该赢的,我先走的棋,天衣无缝,这棋肯定有缺陷。"纳什紧张地站起来,慌乱中把棋盘也打翻了。后来,他与幻想中的室友谈起这件事时仍然耿耿于怀:"我输给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我本来掌握了主动权的,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失了手,一定是他暗中搞的鬼。"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纳什在惧怕失败时的焦虑表现,在他没有写出得到认可的论文时,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一头撞向写满复杂公式的玻璃窗上,痛苦地说:"我只能想到这么多了。"而后将书桌从自己的窗口推下去,并且放声大笑,借此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这是个合理但有些偏激的发泄方式。纳什追求成功,追求荣誉,他的情感被这欲望深深地占据着。

孤立的无奈 :纳什虽然有超人的智力,却是个孤独的才子。在刚进校园的时候,他独自走上楼梯,身后托着长长的影子,那是一个孤独的身影。电影中他有几次谈到自己对别人的看法。他第一次与幻想中的查尔斯聊天的时候就说道:"我不太喜欢人们,人们也不太喜欢我。"他的导师海林格跟他说:"你的与世隔绝可能很大程度影响了你在学术上的发展。人于人之间的交往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觉。"纳什却说:"我不交朋友,因为我是只蠢驴。"他第一次和幻想中的帕切尔对话时也说道:"我喜欢独来独往,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喜欢我。"事实上,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普林斯顿的环境对纳什还是相当宽容的。纳什认为人们不喜欢他只是他内心中"不喜欢别人"的一种投射。他的与世隔绝孤立了他与别人的情感联系,尤其是当环境中产生压力时,就很容易转化为与环境的敌视状态,从而加重他的焦虑感。但是,他同时需要得到认可,当他看到餐厅中有许多教师把他们的钢笔放在一位老教授面前表示尊敬时,他的眼中充满了渴望。帕切尔这一形象实际上是纳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自己孤独内心的一种另类的的慰藉。纳什追求自己的成功这是无可厚非的,他是个天才,他希望向世人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希望自己得到世人的认可,赞扬。那是入学后一直希望创建属于自己的理论,这是属于天才的自负,敢于质疑任何已经站在金字塔尖端的、伟大的前辈。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献笔”的场景,第一次时那是眼中有着掩饰不了的羡慕,与当时他所处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直接导致了纳什第一次的情绪失控,也正由于帕切尔的存在,使得纳什快速的走出了困境,我也觉得帕切尔这个由纳什幻想出来的角色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爱情的迷惘:可以说,纳什是一直想获得爱情的,这也是为什么,那是会在酒吧和美女搭讪,尽管搭讪的手法可以说是愚蠢,结局当然是失败的,这也使得纳什一直处于对爱情的渴望,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处理感情方面的问题。第二个那是想象的角色实际上可以说是主人公在女性问题上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是失败的。主人公纳什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浪漫方式,就像是搂着自己的女友,在夜晚看星星一样,与其说那时不懂浪漫,对爱情不屑,不予说是没人能看得懂纳什式的罗曼蒂克。影片中纳什最终虏获了伊人的芳心,影片中的淡化了主人公因为种种原因离婚的事实,虽然离婚,但是主人公和自己的妻子一直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纳什的个性与心理经验、思维与情感、意识与无意

识之间是很不平衡的,他受到了非理性情感的困扰,这是促使他精神分裂的原因。那些被他排斥、不屑与抗拒的心理成份,那些未被意识到的情感只能通过不正常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症状分析:无意识的侵入与自我的迷失

(一)无意识的补偿功能

纳什的主要症状是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三个幻觉人物,他们影响、控制着纳什的生活。这三个幻觉均来源于纳什的无意识,是无意识补偿功能的病理性表现。无意识包括一切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经验,是构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对于正常人而言,无意识往往通过与意识倾向相反的欲望或动力而作为意识的一种补充,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梦便是无意识补偿功能的一种表现。心智发展不平衡的人们往往是意识与无意识不平衡的受害者,他们与自己的无意识斗争,无意识的正常的补偿功能便只能以不正常的形式表现出来。

无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最深层次。它包含了人类的许多共通的经验。在分析正常人或精神病人的梦、症状或幻觉时,我们常常可以触及这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模式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人类所有的心理经验,但无意识中最重要的原型主要有英雄(性格中的理想自我)、阴影(性格的对立面)、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异性形象)、智慧老人(激发智慧的直觉)、自性(性格的完整性)、圣婴(预示新生)等。原型常常通过意象表达出来。

(二)三种原型

通过前面对于纳什个性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纳什的心灵中,被意识忽略和拒绝的情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那些和意识冲突的无意识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非理性情感,来源于三种原型,并由三个人物表现出来。当它们侵入纳什的意识世界时就不受控制地实现它们的补偿功能。

室友查尔斯--阴影

据医生分析,纳什可能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精神分裂了。他那时候就已经在幻想中构建了一个室友查尔斯。查尔斯的个性与纳什完全相反,集中了纳什周围那些与纳什格格不入的同学的特点。查尔斯个性中的许多方面正是被纳什否定了的内容。他是纳什的阴影。影片中查尔斯第一次出现时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现的。与当时纳什拘谨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纳什谈到他神迷的数学时,查尔斯说:"数学不会带来真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太闷了。"当纳什谈到他还没有写出论文时,查尔斯问他:"你多久没有约会了?"可与别的同学不同的是,纳什得到了查尔斯的认可,查尔斯一直认为他是天才,并且一直鼓励他。内心孤独的纳什无疑是需要这种认可和鼓励的,因此查尔斯也是纳什在孤独中需要得到认同的体现。查尔斯这一人物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我认为是有积极意义的,正是查尔斯的存在让纳什在一生中最迷茫的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让纳什性格有

了一定的改变,让纳什不至于在一生中最迷茫的时候选择了某些极端的方式。国防部官员帕切尔--英雄原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每一种文化里面都有英雄意识,这是我们深层的心理需要。但对于纳什而言,这种深层的心理需要是通过幻觉表现出来的。第一次出现帕切尔幻觉时,纳什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五角大楼成功地破解了密码。但是对于一个不能接受失败的人来说,成功越大,就越害怕失败。他需要更多的成就感来缓解他潜意识中害怕失败的焦虑。帕切尔令纳什感到自己是一个英雄,因为他们的"项目"关系到15万人的生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参与这

样的一项工作是纳什心灵深处的理想和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想当英雄的梦想,尤其是男性,这可以理解为野心。男人有野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野心也容易使的人变得过于自我,这也是纳什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的主要原因。小女孩玛休--阿尼玛原型

小女孩玛休天真可爱,一直没有长大。他是纳什内心中的女性经验。纳什在酒吧中由于不尊重女性的感情而遭受了对方的一个耳光的片断表现出纳什缺乏女性经验,并且没有对女性情感给予应有的重视。他的女性经验很弱,也很不成熟。当他开始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艾丽莎并为之深深吸引之后,他开始幻想到玛休,也就是那一次,他与幻觉中的查尔斯谈起艾丽莎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表情。他说:"他很迷人,我都不知所措。""我该娶她吗?"艾丽莎的产生是主人公某方面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是这个人物在主人公心中不自主构造的时候显露了主人公在异性方面是相当幼稚的,也正是这种幼稚才使得主人公最后可能能够分清幻想与现实的差别。每个人都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的,另一个是虚幻的。每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不公正,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想象如果这样会怎么样。只是大多数人都分得清现实与虚幻的差别,而有一部分分不清楚或者说觉得虚幻的世界更适合他,潜意识的将两个世界混淆,或者干脆将两个世界对调,这一部分也就是常说的精神病。对于纳什这种天才,他是很难自己发现两个世界间的差别,应为天才更多的时候宁愿相信自己,也不愿意相信别人,这是天才偏执的地方,也是天才为什么是天才的地方。真是由于纳什在异性方面的幼稚使得他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一直没有将艾丽莎按正常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整,那是幻想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可以无穷推导的式子,也只有在艾丽莎这一角色再推导的时候产生了错误,如若不然,纳什的结局有可能完全不同。

(三)精神的分裂

纳什那些膨胀的情感需要是无意识侵入意识并控制意识的缺口。被纳什忽视了的这些无意识通过幻想表现出来之后,纳什的人格就被逐渐分裂了。无意识的那些原型已经形成一个个自我。他们相互独立,并常常取代纳什头脑中的现实世界。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当这些分裂出来的自我与正常情况下的自我常常发生冲突时,原本现实的自我会逐渐失去勇气和能力,以致于病人完全受到幻想世界的控制。影片中,当纳什感到危险并表示不愿继续工作下去时,他受到了帕切尔的威胁,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妥协。对于他来说,那些幻觉都是真实的。当他被带入精神病院,并被告知他已经患病时,他不相信,并认为这是苏联人的阴谋。而当艾丽莎去探望他,并且把他自己整理的那些资料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仍然不能接受现实。但在内心里面,他是相信艾丽莎的。这时他的幻想世界开始受到了冲击,头脑中的"真实"与现实中的真实的矛盾,令纳什感到非常痛苦,他挖开了手腕去寻找那个可以放射号码的二极管。之后,他接受了电击治疗。罗森医生说:"现在他正经历着精神分裂症者最难熬的阶段,那种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恐惧„„"。

三、 康复之谜:理性情感与非理性情感的较量

(一)真和假

精神分裂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康复的精神病。但纳什却奇迹般地在没有坚持医学治疗的情况下康复了,这是爱的力量。艾丽莎的爱是纳什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也是纳什与现实接触的桥梁。

要治愈一个已经分不清真和假的病人,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的注意力集中到现

实中来。纳什的幸运在于他一直有艾丽莎爱的支持。纳什一直能够感受到艾丽莎的爱,并且相信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真实的世界重新进入纳什的意识,使纳什在真实情感的引导下重新关注现实世界。

影片中的高潮部分是纳什的精神病复发并受到了帕切尔的生命威胁。艾丽莎打电话通知医生,而帕切尔命令纳什:"你必须阻止她。"纳什紧张妻子的安危,连忙说:"别把她牵扯进来",当帕切尔拿出枪来对着艾丽莎时,纳什冲过去把他的枪撞到地上。当艾丽莎冲出去后,纳什同时受到了几个幻觉的压力,帕切尔用枪对着他,铁着脸说:"干掉她!""要么她死,要么你死!"。查尔斯从楼上跑下来说:"哦,约翰,照他的话去做。"玛休拉着他的手,望着他,仿佛要他做个决定。所有的声音和形象都在纳什头脑中旋转,终于他飞奔出去挡住要离开的艾丽莎,激动地说:"玛休不可能是真实的,她从来就没有长大过。"那一刻,正是由于他不愿伤害艾丽莎,正是由于他对艾丽莎的爱令他的理智战胜了幻觉,使他的自我在那一刻强大起来并控制了非理性的幻觉。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纳什构建自己的虚拟的世界时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小女孩玛休一直没有长大,也这个偶然之中有着必然的缺陷使得纳什成功的克制了自己,理性控制了非理性。影片一直到结尾,纳什依然有幻觉,只是理性地控制了自己的非理性情绪。当纳什渐渐老去的时候,他已经习惯性的过滤他幻想的三个人物,但是对自己依然不是那么自信,就像是诺贝尔的评委来找她的时候,纳什无法确信这个人是不是他再次想象出来的。纳什一直害怕去学校的咖啡室,害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直在回避去诺贝尔,害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影片中第二次献笔让纳什重新获得自信,让纳什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以魅力四射,温文尔雅的形象获得了全场嘉宾的喝彩,最后一幕其实算得上是纳什与过去的一种告别,纳什在那一刻获得了重生!

(二)理性情感与非理性情感

当纳什真正被激发起来时,真正感受到了理性情感的力量时,他便逐渐能摆脱非理性情感的控制。因为这时,情感在纳什的意识中不再是一片空白,它能够被意识所接受和理解,并成为自我的动力。

影片中当艾丽莎要决定是否让纳什重回医院时有一段感人的对话,艾丽莎颤抖地拿起纳什的手贴在他的脸上,再贴在自己的脸上,"你知道什么是真的,这个,这个",然后把纳什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还有这个,他们都是真实的。"艾丽莎凝视着他的眼睛,把他的手放在他的心口,祈诚地说:"也许是这里,我相信有些强大的力量是完全有可能的。"纳什的眼泪终于伴随着呜咽声哗哗地流下来。

艾丽莎相信纳什的心能感觉到她真实的爱,她相信纳什的真实感觉有足够大的力量让纳什战胜幻觉,重拾迷失的自我。凭着这种信念,她帮助纳什开始了与幻觉斗争,与分裂的自我统合的艰难历程。艾丽莎鼓励纳什重返校园工作,这样的环境有助于纳什保持与现实的接触,并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事务中来。他直面幻觉,每当帕切尔的幻觉再次出现时,他就大声地吼道:"你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尽管纳什不时地被视为怪人,但他自我的力量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控制了他的幻觉。

几十年来与精神病的斗争让纳什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当他与前来探望他的诺贝尔基金会成员托马斯·金聊天的时候,他感叹道:"诗意般的美丽并不是人的本性。"而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更道出了肺腑之言:"我几乎不相信数据、

逻辑、理性,但一直在追求,我问自己什么是逻辑,谁定义了理性,我的问题让我在物理世界里旋转,我不经意有了发现,但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我拥有一生的爱,如果有什么理由的话,那就是因为你,我的爱,你是我所有的动力!"影片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现代社会是重视科技、理性、思维的世界,我们常常忽略了情感。而纳什的人生经历却表明仅仅是思想的美丽,并非真正人性的美丽。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与心灵相融合,才能建构统一而美丽的心灵。这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这也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第4篇:美丽的心灵

<<美丽的心灵,永恒的阳光>>影评

上个星期看了这部著名的心理学电影,印象很深刻.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与记忆的故事.男主角在情人节前夕发现女主角已经忘记了他,他看着她与别人幸福地在一起时,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折磨.在矛盾的心理下,他来到了心理诊所,希望能忘记这段过去. 故事便又从他们相遇时开始, 。乔伊在删除记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生活中已经全是克莱梅特的影子。除了那些不欢而散的交谈,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竟然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图书馆的对话、吃饭时的打闹、拥抱时的温暖……当乔伊在回忆中第一次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美好时,他可怜兮兮的对着那些删除他记忆的人说,能不能让我保留就这一点点呢?可是没有人理会他,周围的世界正在消失。于是他带着她选择了逃离。带着她来到了记忆的深处,那些美好或是让人难堪的时刻。这我在影片中非常喜欢的片段,温馨而又真实。化身为小男孩的乔伊躲在桌子下想要哭泣,或许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时刻,藏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世界,一个人开心或是难过。还有他回到童年被玩伴欺负的场景,当他再次面对时,他仍然感到了耻辱和伤心,他想要报复。其实每个人儿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回忆,小孩子是最善良也是最残忍的,他们不懂得伪装,往往会深深地伤害一个人,所以当他回到这个时刻时,他的屈辱感更重了。下面他们相处的片断也很温情和浪漫,让我总有一种世界只有他们两个的一种感觉,多么想时光就这样定格,他们就这样不离不弃。

可是世界没有童话,他们最终忘记了对方,但是却又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同时来到那一片蒙托克的海滩,他们相见,如同在蒙托克海滩的初见一般再次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对方,自己却浑然不知这爱情早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仅仅片刻的交谈,透露出彼此曾经相爱的种种倒影。而当她将自己从医生手中得到的有关自己曾经消除个记忆的磁带时并在他的车子里播放时,他们茫然了。无发接受从天而至的她对他的批评与指责,他愤恨的请她离开自己的车子。却不知自己也这样不公平地对待对方。最后在走廊里,两人都明白了自己曾经爱过对方又将对方忘记的时候,他们释然了。一句”OK”,伴着点滴的泪水和无奈的口吻,放弃了自己对对方的依赖.

相爱容易,相守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消磨我们的爱,最后陪伴在我们左右的往往不是我们最爱的那个,而是最适合的那个,两两相忘不如两两相望.至少曾经我们爱过,快乐过.时光流逝,我记得只有那些幸福的时刻。

人总是热爱于未曾走完的路,向往未曾看完的风景,追念未曾结果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美丽心灵里,总有永恒阳光的原因。

第5篇:最美丽的心灵

石可欣

人因什么而美丽呢?是美丽的外表?还是华丽的外衣呢?美丽的外表,华丽的外衣固然对人的美丽起一定的作用,但那只是人的外在美而已。人最本质的美不靠外衣的华丽和外表的美丽,而在其心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可我们却不但从没有注意过这些辛苦劳动的人们,而且还在心安理得的享受和糟蹋着这些人的劳动成果。就拿吃苦耐劳的清洁工来说吧:不论在那里,不论是严寒酷暑,他们总坚持着干完这些本不属于他们来干的活。不管是我们晚上散步,还是早晨晨跑,总能见到他们弯着腰扫大街的身影。他们为我们奉献出了多少光辉岁月?多少老少年华?我们甚至对他们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吗?对他们说过一句问寒问暖的话吗?没有。从来都没有人记住过这些为他们创造出美好生活的清洁工。那怕是一个感谢的目光都没有。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或许它每天都发生,你并不在意它;或许你认为它只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扫而过。但它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这件事就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早晨。那是一位年长的清洁工老奶奶,大概从一大早就开始扫大街。她佝偻着腰,僵硬的手颤颤巍巍地拿着一把破旧不堪的扫帚一遍又一遍的扫着,岁月沧桑的脸变得通红。我真真确确地看到她的脸上依旧挂着微笑,那是一个老年人不会拥有的极其满足而意味深长的一个笑。每扫过一个街角,每清理一处垃圾,老奶奶就笑一笑,像小孩子完成了对他来说极为困难的一道题后兴奋而轻松的笑。正是这样的一个笑,让我体会到了人最纯,最朴实,也是最美丽的心灵!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笑使我看到了清洁工甘于奉献,不辞辛劳的精神。那是多么崇尚的品德啊!请让我们共同对那些辛苦的清洁工们说一声最诚挚的“谢谢”吧!

第6篇:美丽的心灵《美丽女孩》观后感

美丽的心灵

——《美丽女孩》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美丽女孩》。这真的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

电影中的主人公叫雪瑛,她是一个不幸的小女孩,父亲出车祸去世了,母亲因为突如其来的打击,成了疯子,家里还有一个四岁的小弟弟。年仅十五岁还是初中三年级学生的雪瑛一边上学,一边还要照顾成了疯子的妈妈还有年幼的弟弟。不幸的家庭,因为有了赵花匠的加入,变得幸福快乐了。但是,偏偏“屋漏偏逢连阴雨”,灾难再次降临这个不幸的家:赵花匠被雷击中!所以,妈妈犯病了,更为严重的是,赵花匠从此失去知觉成为植物人。张雪瑛稚嫩的肩上又多了一项重担:照顾赵花匠。挫折使这一美丽的心灵更加坚强,终于奇迹出现了:赵花匠苏醒过来!这是张雪瑛创造的奇迹,这是美丽的心灵创造的奇迹!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被震撼了:美丽是什么?这一问题又回到了我的大脑。

我看过碧蓝的天空中白云在流动,美;我看过百花儿丛间蝴蝶优美地在舞动,美;我听过茂密的林间小鸟在歌唱,也是美!但是,都不如雪瑛美的动人,美得感人,美得让人震撼!这才是美丽的真谛:美丽,并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美。

一个人的容貌是天生的,但是心灵是自己的,我们可以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生活中,我们心中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恒心。 多一些善良,要多去帮助别人。比如:在吃完饭后,能主动帮爸爸妈妈刷刷碗;在星期六星期天,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来拖拖地;在学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做点儿好事,主动擦擦黑板,主动扫扫地,主动扶起倒下的桌椅,主动摆好自行车,老师布置的任务及时完成,同学有困难要帮助等等。这些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做多了,在别人眼里就是美。

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恒心就要多一些坚持。在生活中,我们做事情有时候常常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看小小的主人公张雪瑛做事情从不拖拖拉拉,果断,坚韧,她不是我们学习的一个

很好的榜样吗?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我们要像雪英一样,不怕苦,不怕累,只为自己的信念去努力,持之以恒才对,努力,努力,再努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更能像张雪瑛一样创造一个个的奇迹!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去做的事情!

我深深地感到,我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里,是多么的幸福!我有父母给我遮风挡雨,我有外祖父母的深深的疼爱,还有表兄弟姐妹的嬉戏玩耍,我快乐,我的生活几乎风雨无阻。看了张雪瑛的故事,我知道了我更需要的是磨砺,需要在“雨”中奔跑,需要在“风”中飞扬!

我今天看到的这部电影一样,只有真实的体会才会知道,心灵的美才最美。

第7篇: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一颗颗美丽的心灵,那一颗颗美丽的心灵把这个世界装饰得更美丽。心灵就是一棵树,而树就会开花,也许在你的身边也绽放着这样一朵朵的花,那一朵朵的“花”不像田野中的花会四季凋谢,那“花”是永不凋谢只会绽放的花,人人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1

小真,一个平凡的名字,坐在平凡的座位,长着一张平凡的脸,做着平凡的事,但她的行为总让人感动。

她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一般。为此,小真偷偷哭过好多次。体育课上完后,她总是先回教室,把黑板擦得闪闪发亮,地扫得得干干净净。其他同学都没注意到她,她也觉得这没什么。

但有一次,同学们都注意到她了。那天下午,大家读书差不多20分钟了,才听到教室门口轻轻的响起一声“报告!”大家的读书声都停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小真抱着她那破烂不堪的书包,头发凌乱凌乱的,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没系紧,满身都有一些沙子。一看就知道是起晚了胡乱穿上衣服就赶过来的。她低着头站在那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胡老师走过来,爱怜地为她整整衣服,轻声说:“好了,不怕,回到座位上去吧!如果听不明白,下课可以去办公室找我哦!”小真胆怯地点点头,来到我旁边坐下,看着她的脸,红红的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小真的性格也难以让人琢磨不透。很多次在路上,我和小真散着步。本是心情愉快的,但看到小真见到一个易拉罐,瓶子都捡起来。这就使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孩不高兴了——易拉罐什么的脏兮兮的,有些还有泥土留在上面,还是别人不要的废物!这样捡起来,多丢面子!这活应该是清洁工和乞丐干的吧!更丢人的是:她还经常提个塑料袋,看到废纸之类的赃物就捡起来。小悦还在旁边指着她说:“她是不是女孩呀,你看你看,脏死了!她长大想当乞丐么?”

终于,老师告诉我们:“小真是个好孩子!她辛苦捡来的易拉罐和废纸都拿去换钱了。她不是为了贪那些钱,而是用那些钱捐给‘希望工程’!还有那次,她迟到是一位她帮助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奶奶把一袋50斤的大米搬上5楼啊!你们一定奇怪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那个奶奶就是我的邻居!你们也许也不会注意到,平时是谁在课间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是谁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把每张书桌擦得一尘不染,她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一切,而你们还嘲笑她”。

同学们终于都转头看着小真,她的脸又红了。这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平时没人注意的女孩原来是这么美丽。

我一直记着老师说的那句话:如果你没有出众的容貌,美丽的心灵会让你同样出色;如果你有美丽的容颜,善良的心灵能让你锦上添花!”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2

那山川,那湖泊,是清秀的。那宝石,那珍珠,是高贵的。那鲜花,那嫩草,是娇美的。而这些,却比不上一颗美丽的心,它也许就在那光的尽头,等着你去发现——那是最美丽的心灵。

那个夏天,爸妈带我去贵州旅行。有一天,我们去一个叫“韭菜坪”的地方,从山下,要坐缆车上去,坐了十几分钟,才到山顶。那漫山的韭菜花,在浓雾中若隐若现,那天,是雾天,空气潮湿,几乎看不见路,但在这丝绵缠绕般的雾中,出现了几点小火光。走过去,原来是一位皮肤黝黑、身形瘦小的母亲和她四、五岁的女儿,她们在卖烤土豆、烤鸡蛋和烤红薯。两人的脸都黑里透红,小女孩的裤子上还有一个破洞,叫人心酸。妈妈在那儿买了好几个土豆和红薯,并和那位母亲聊了起来,从聊天中,我才知道她们并不是坐缆车上来,而是从山脚走上来的,那位母亲说她们每天背着东西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上来。我们本来边聊边要走了,妈妈突然又回头去跟那位母亲买了好几排牛奶,可那位母亲并没有很高兴,而是问妈妈:“买这么多,吃得了吗?你们需要多少就拿多少吧,不要买这么多!”妈妈说我们能吃,需要!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然后,妈妈又从我们买的牛奶中拿了两排送给小女孩,那位母亲直摆手说不要,小女孩也不敢接,妈妈说是姐姐送给小妹妹的,最后她收下了。我很不解,为什么她们自己在卖,还要送给她们呀?妈妈边走边向我解释:她们赚钱很不容易,这些奶是花钱买来卖的,就算是自己有卖,也舍不得给女儿喝。

我听完,心中一阵温暖,因为妈妈的美丽心灵,在这浓雾中,温暖了一对母女。因为那位母亲的善良诚实,为他人着想,在冷风中点起一个炉子,温暖游人。

我们越走越远,直到她们的身影模糊在雾中……

在光的尽头,我找到了两颗最美丽的心灵,在那个地方,闪着璀璨之光。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3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朝代,每一个人都在命运的汛枯中沉浮。即使如此,也总有一些闪光的宝石静静地存在河底,永远不会被冲走,也绝不会减少它原有的光芒……

南山之菊

你每天如同普通农民一样外出耕地,即使不善耕作,令杂草长过豆苗,也毫不在意。你将自己的住宅选建在人们聚居生活的地方,但你始终保持一颗平和澄明的心,不为喧闹所吵。为了谋生,你也曾想去做官,单是官场的丑恶风气刺痛了你,最终令你心灰意冷,“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不就,回归故里。你喜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你性格率直,“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你喜好文学,经常采菊东篱,观赏南山。当时文坛盛行奢靡词风,仅将你所作诗歌列为“中品”,而你只是“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毫不在意外界评论,遵守自己的本心。遵从本心,即为至善。陶潜啊,你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心灵!

草庐书斋

你艳羡着李青莲所在的大唐盛世,而你却并不被其所束缚,你也曾经想过为官,却从未成功。时光流逝,你当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已被消磨殆尽,而你忧国忧民的愁思却从来未曾断绝。八月秋风摧毁了你赖以栖身的草庐,棉被使用多年,早已不复温暖,你都毫不在意,在冷风将你彻底包围时,你并未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只要天下寒门子弟都有房避寒,你宁愿独守破庐,受冷而死!在国家破碎、亲人离散之时,你亦为了百姓而怒吼。忧国忧民,即为至善。杜甫啊,你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心灵!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你们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明星,最美丽的心灵,将被永远铭记!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4

世间万物中美的东西有很多,但美的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同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心灵美。我们班就有一个心灵很美的同学,她就是李红。

李红,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宛如泉水般清澈;她还有一个高挺的鼻子和一对招风耳;那个樱桃小嘴粉嫩粉嫩的,红红的脸颊上镶嵌了两个迷人的梨窝。那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总是高高的扎在脑后,平添了一份俏皮。她喜欢穿一身运动装,丝毫不矫情做作。只要她从你身边走过,就会让人有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好似春姑娘能唤醒万物似的。

她不仅外貌美,还是我们班的“小才女”、“品德标兵”呢?

她得过的奖状、奖杯无数。比如:全国钢琴大赛的亚军,少儿围棋比赛的冠军,世界工笔重彩的第十八名……可她从来也不骄傲,不自满。而是继续刻苦练习,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争取下次将自己更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记得有一次,她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800米长跑。在裁判员的一声号令下,八名运动员便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了出去。李红也不例外,飞快的跑着,一直遥遥领先的她,突然听见了一声尖叫,急忙回头望了过去,原来是有一位同学摔倒了。其他选手也都纷纷回头,但一心想拿第一的他们,马上转过身子朝终点奔去。李红在心里想:怎么办?要是我也继续跑肯定是前三,但是那位同学怎么办?李红毅然地跑了回去,慢慢的扶起了那位同学,告诉她:“没事,我扶你过去休息吧。”那位同学感激地说:“谢谢你。”她们慢慢地向休息室走去,一路上小鸟唱着动听悦耳的歌曲,花儿小草随着清风朝着她们摇摆跳舞。赛场上的彩旗也帮忙指引方向。她们边说边笑地走进休息室。李红拿出医药箱,仔细地为同学擦洗着伤口。那位同学羞愧地看着她说:“都是我害了你,让你没能获奖。”李红莞尔一笑地说:“没什么的,奖杯还可以下次拿,伤口感染可就不好了。”那位同学敬佩地说:“你的心灵真美。”

李红总是把温暖送给别人,她的行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真是个心灵美的人!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5

人的美不在于五官是否精致,不在于身材是否娇好,不在于风度是否潇洒,而在于心灵是否澄澈透明、纤尘不染。澄澈透明、纤尘不染的心灵才是美丽的心灵。

美丽的心灵,就像黑夜中的灯塔,为人们指引方向;就像寒冬中的阳光,为人们带来温暖;就像夏日里的清泉,为我们送来清凉。美丽的心灵创造美丽的风景,拥有美丽心灵的人,就是最美的人,他们将和他们创造的美景一起伫立于世。

焦裕禄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他身在兰考,心系沙丘,情倾人民,他短暂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黝黑的皮肤,瘦弱的身材,定格成最美的剪影。他死后,风沙不再肆虐,狂风不再怒号,兰考的沙丘上泡桐成林,这正是最美的风景。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危险来临之时,勇敢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推到一边,用自己的双腿,挽救了稚嫩的生命,托起了人性的光辉。“要先救学生”,这是最美女教师在危险发生之际的唯一反应,同样也只是她保护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张丽莉老师的那一推,是她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能反应,也是最美、最震撼人心的风景。

最美司机吴斌,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保护乘客,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全城市民都为他送行,为他留下了悲痛的眼泪。假如一个人能传递正能量,唤醒人们心中的真善美,这不就是在创造美丽的风景吗?这样的人即使身体化为尘埃,精神也会与日月同在。

美丽的心灵才能创造最美的风景,保持一颗美丽的心灵,即使你不像主席那样立下了丰功伟绩,不像比尔盖茨那样富甲天下,也不像莫言获得诺奖,但依然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踏实工作,创造最炫丽的风景。

或许行色匆匆的你不曾停止追赶时光的脚步,但千万不要忘记,携最美的心灵而行,创造最美的风景。

美丽的心灵初三作文

上一篇:履行教育督导职能下一篇:大一高等数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