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发展规划

2023-0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五年发展规划

大震 五年两震背后的科学与荒诞

五年时间两次大型地震,中国的西部成为全世界的地震学术热点,龙门山断裂带更成为全球地震学研究报告中最常出现的关键词,但时至今日,地震学界对于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具体成因还有很大争议。

对生活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民众而言,除了曾经带来的震撼与伤害外,龙门山断裂带仍然如同危悬于头顶的岩石,每个人都担心它何时再次倾覆,任何人都不希望面对下一次伤害。对于政府与地震学者而言,除了要搞清楚地震的成因,摸索如何预警之外,民众更希望使用更坚固的房子与更安全的学校,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挽救更多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芦山地震之后我们看到了更有序的救援与更坚固的房屋;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事实面前,自以为是的观点、荒诞的谣言、夸张的预报与带刺的质疑弥漫在整个中国的信息传播空间。

五年两震,不仅仅是山河易景。

绕不过的龙门山断裂带

展开一张中国地图,将中国西南部的青川、北川、汶川、映秀、芦山、宝兴等地用线联系起来,并标注2008年5·12大地震后所有的地震点,一条“北东-南西”走向,长约500千米,宽约70千米的地质断层线将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全球地震学的研究热点,五年时间两次大震的罪魁祸首。

国之西南,毓秀钟灵。诸多象征性的意象,把这片土地最美好的图景烙在了中华儿女的心中。譬如青藏高原的雄伟,有皑皑白雪庄严宣告着世界屋脊的神圣:叉如四川盆地的肥沃,让天府之都雕琢了多少闲暇优雅的生活。与这些著名的地域相比,夹在两者之间的龙门山,似乎从未成为人们刻意关注的对象。然而,就在这短短几年内,这个名气不大的山脉,却以两次惨烈的地震为叩门之声,突如其来地闯入了每一位国人的视野。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个十来年,当后人再行回顾这段历史时,龙门山三个字,恐怕是要成为一曲始终绕不过去的黯殇。

龙门山断裂带起源

无论人们愿不愿意放下身段承认,在地势的大舞台上,地震事件都只能算是连风吹草动都谈不上的“微扰”。人类与地球这两者在身份上的严重不对等,让我们只有饱受后者“微扰”之苦的份儿。要想了解无数的“微扰”背后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宏大伟力,人类必须蒋时空的尺度放大几个数量级。学者把百万年的时光当做一秒,再把全球海陆的分布看做平湖里的微岛,在如此的时空尺度下,人们方能动态地对这样的图景做出一瞥:哦,原来在两亿年前有一个名叫冈瓦纳(Gondwana Land)的巨型大陆轰然解体了。它在地幔对流的持续拱顶之下支离破碎地分解成了五大块:南极大陆、澳洲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以及最小的第五块——南亚次大陆(即印度板块)。后来,在一亿多年的时间里,那个异常执著的印度板块沿着特提斯洋(Tethys Ocean,一个古代的大洋)一路向北,朝着欧亚大陆直奔过来。它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开始漂,漂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最终,在六七千万年前,连着特提斯洋的洋盆一起,一头撞入了欧亚大陆的怀抱。

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之后,板块最前方的地壳疯狂地褶皱、上隆、穿插、焊接,最终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显著的撞击痕——青藏高原。在这个高原的内部,堆积了大大小小古老地块的残体,夹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支撑出这个地球的第三极。

被撞方——欧亚板块,其实自身也完全不是铁板一张,它是由大大小小的次级板块在漫长的地史时期内以同样的方式撞击、“焊接”、“加盟而成”的。当印度板块也撞过来“加盟”时,在正前方迎接它的那个次级板块叫做扬子板块,而它的西段,便是今天的四川盆地。板块与造山带的主要不同在于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单元,可以在一定强度内抵抗强大的应力而不至于被破坏掉。自从两者相会的六七千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便从来没有停止向欧亚大陆内部使着劲儿地挤压、碰撞,直到今天,它依然将应力之箭疯狂地射向欧亚大陆的方向。那么,当那些足以隆出青藏高原的巨大的撞击力排山倒海般地压向四川盆地时,后者作为迎击的一方,该怎么应对呢?

万幸的是,四川盆地下部的扬子板块足够刚强,至今仍然没有解体,这导致板块相撞产生的挤压应力只能聚集在它的前缘,使喜马拉雅造山带与四川盆地的接触带被压得五花八门,断得支离破碎,人们就把这样一条平行于盆山接触带而分布的线状构造称为“断裂带”,而它,便是令我们饱受地震笼罩的恶魔——那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龙门山了。

龙门山断裂带与地震

暂时将板块运动的大叙事放在一边,从纯粹的构造地质学角度看,龙门山断裂带,实乃一套以“北东-南西”为走向的大型断层系统,所谓断层,是指两侧的岩体产生明显位移的地壳脆性断裂。就算不去解释背后的宏观机制,断层的存在本身,也是地壳内部富合应力场的最直观指标。龙门山断裂系统属于逆断层,代表挤压应力场的存在。当断层系统中岩体所受的应力强度超过其能够抵抗的最大值时,岩石便会“不堪重负”而破裂。在破裂的过程中,岩石的弹性势能释放为动能,并以机械波为载体四散开来。当地下的机械波传到地表,再行汇聚为波形复杂的面波,使地表以一种扭曲的姿势舞动起来时,地震便发生了。

绕不过去的地震

客观来说,地震的发生并没有周期可言。固然,地下某块具体岩体的势能可能会在破裂时以地震的方式释放出去,但是,更加宏观的应力场,却绝对不会因为一条微不足道的裂痕而消失。具体到龙门山断裂带来说,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的挤压应力场,自从千万年前起便一直存在至今。如果把应力场中的矢量比做一支支射过来的箭的话,一次地震,可以看做一个岩体“倒下了”,但整条断裂带上还有千千万万的岩体站在“万箭齐发”的最前线呢,唯一的不同不过是它们依然“坚挺着”而已,当下一位“士兵”倒下之时,便是下一次地震发生之时,所以,暂时还没有足够技术的人们,完全无法预测下一个受到应力之箭而断裂的岩体会精确地出现在什么位置,以及精确地发生在何时。一切,只能由地下的岩石说了算。

那么,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擒贼先擒王。既然应力场不会因为单次地震而消失,那么为何不找到应力场的源头,以求治本之效呢?这又要回到最初的话题上去了——印度板块撞向欧亚板块看样子是应力场的直接诱发因素。可是,更根本的问题是,印度板块为什么会不远万里地撞向欧亚板块的怀抱呢?原来,板块漂移的动力,是由地壳下部软流圈地幔的大对流提供的。软流圈地幔之所以能发生对流,又是因为受到了更深部巨量热能的输入——那是自地球形成起,在地核中持续不断发生的聚变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这样,一级一级追下去,我们发现,一次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的本质,居然是被行星之核所封印着的古老的核能!面对这样一份伟力,现阶段的人们,恐怕是一点法子也拿不出了。

所以,还是文章伊始那句话,人类与地球两者在身份上严重不对等,作为暂时还无法独立于地球系统的一分子,人类既然以改造客观环境作为发展途径,必然要饱受后者“微扰”之苦。地震属于构造事件,是内动力地球行为,而一切内动力地球行为归根结底都是行星内部核反应的直观表现形式,那是地表的碳基生物们远远无法企及的尺度。尽管地球是我们在宇宙中唯一能够遮风挡雨的家,但我们还是不要忘了寄居在这个家中的另一份潜台词——“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这个谁都不愿承认,却又永远绕不过去的道理。

文/溯鹰

废墟上的口水战

人类诞生不过数百万年,人类孕育文明不过万年,人类的时间尺度不过地球的一秒,可是,我们这个种群当中,总有一些人自大狂妄,自以为是。以地震来说,在科学家都还尚未完全搞清楚地震机制并明确宣称地震无法预报的前提下,有的人在劣性的驱使下却再一次上演滑稽闹剧。

芦山地震之前发生的大理地震有一个小插曲,微博上一个名为“预报中心”的ID在大理地震前三天提前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预计未来72小时内黑色圈圈内有一次较强震感……云南东北昭通、云南大理西南部和腾冲交界区与缅甸交界区一线,云南巧家县与四川宁南县交接区域,另外注意青海玉树杂多县,四川西部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或炉霍县。

这个小插曲在庐山地震之后进而成为引爆口水战的导火索。

如果你有科学精神与质疑求证的心态,我们首先一起来看看这个地震预报的荒诞之处,我们以大理为中心,借助百度地图先看一下地理数据:

结论

1.所有的预报地点都在地震带上,不仅仅覆盖了龙门山断裂带,而云南腾冲、大理等地原本就是地质运动活跃地带,地震原本就比较频发,只是很多震级过小未造成明显感觉,而当地人看待地震较我们更淡定;

2.按照这个“预报中心”所画的圈圈,如果放在欧洲至少圈进三个以上国家,放到日本几乎笼罩全境。在如此大的地震频发地区画这么大的圈圈,你觉得这个预报靠谱吗?

这种预报也很好做,找个地震频发国家比如日本,然后发布一条预报:东京、神奈川县与大阪府将在72小时内发生震感明显的地震。那么我告诉你,你的预报准确率将高达99.9%。因为日本每年的可监控地震次数超过数千次,平均到每天,震级超过3级的地震次数就超过4次。如果你长期关注日本动漫新番或日剧就会发现,日本电视台在播放时经常发布这样的信息:××地区发生×级地震。

令人遗憾的是,云南大理后来确实发生了5级地震,更令人头疼的是,网络上很多“公共知识分子”在斥责地震局无能的同时极度追捧民间预报,进而引发民众对于地震局的无端责问。地震局面对压力发布了一条信息:民间预报地震不合法。

乍看之下,地震局好像挺蠢的,背负“地震局”的名声却无法预报地震。有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罔顾事实,借“地震局”三个字大做文章,或者说未看清事实的全貌便大声疾呼要求民间预报合法。在这场质疑中,很多民众并不真正关心客观事实,而是喜欢跟着别人的观点跑。当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的网络空间上关于地震能否预报这一问题,求真者与意见领袖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进而引发到关于直升机救援、是否救灾作秀等多方面内容。

至于地震局发布“民间预报地震不合法”的信息是否合适,很不好意思,地震局发布该信息是十分恰当的。我们不妨假设某民间机构预测你所在的城市后天将发生特大地震,于是民众开始慌忙撤离。在煎熬的盼望中,时间到了地震却没来,等大家回到城市却发现交通瘫痪、盗抢横行、财产损失,生活已经完全乱套。更悲催的莫过于,等大家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结果地震真的来了。

基于这种假设,再结合到地震现阶段无法准确预报的客观事实,我们很容易得出“地震预报不合法”的结论。对于那些“公共知识分子”,我们只能说,再好的目的愿望也不能以荒诞的手段来获得。

地震预报与预警

很多“公共知识分子”认为地震可以预报的理由——日本可以预报地震。

对于这种认知,我的看法是,这样认为的人要么真傻,要么就是断章取义忽悠国人。地震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如下:地球物理、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大气物理、电离层学、地磁场、重力场、地梯温度等等,学科的复杂程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对地震的了解程度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以“预报中心”这个ID所热衷的电离层数据分析预报地震为例,这项发现源自于日本3·11地震前,日本科学家发现地震前5天的电离层监控数据出现异样。这是一门非常前沿且所知甚少的研究领域,日本专家坦言,虽然地震与电离层异样有关,但还没有找到二者之间任何正相关的证据。这一日本专家明确证实无法将其作为预报地震证据的事实,“公共知识分子”选择性无视,以“日本可以预报地震”为口实继续引领民间意见。

“日本可以预报地震”的真相是什么呢?2011年震惊世界的3·11大地震前10秒钟,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公共广播系统发布了这样的信息:大地震即将袭来,10、9、8……2、1。日本确实建立了地震震前预警机制,但请注意,预警≠预报。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没少经历过大地震,而日本人民是全世界范围内少有的,面对地震十分淡定且自如的民族。1891年,日本浓尾地区发生8.0级地震导致7 000人殒命,明治政府下令成立“震灾预防调查会”以进行地震预报工作。直到1965年,日本经济自二战后开始腾飞,日本科学家对地震预报充满信心,甚至设立了10年达成的时间表。但此后30年时间里,地震预报的目标不仅未能实现,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还犹如一记闷棍敲在日本地震学家的头上。此后,日本地震学界认定:现阶段地震无法预报。日本国家层面上,因为阪神大地震后发现许多问题,进而开始重新考虑地震减灾政策,于是推出《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地震预警机制得以建立。

地震预警的核心: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即“震时预警”。预警对象主要是重大设施和生命线工程,诸如核电站紧急关闭,医院备用电源启动,燃气管道紧急拉闸等等,其最大目的在于在大震已发生的情况下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不是什么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技术核心则是利用三种差异: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差异;地震波本身在近处传播时纵波(P波)与横波(S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致灾震动强度阈值。

正是因为有了预警系统,以日本福岛核电站为例,在最快时间内就自动关闭了运转中的核反应堆,至于后面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海啸袭来后淹没了紧急发电机室并损毁了柴油发电机,核电站冷却系统出现了故障才引发后来的氢气爆炸。如果没有地震预警系统,或许福岛核电站事故将会更加严重。

如果一个人以“日本可以预报地震”为口实来辩论,这人要么是傻,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但如果以“日本可以预警地震”来提出问题,这一定是一个尊重事实的人。

争议的公共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原本是社会的良心,而公共知识分子须具备“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三大基本素养。

本文之所以对“公共知识分子”加上一个引号,是因为中国有些自我标榜的人把这六个字弄臭了,他们或用不完整的信息引导公众意见,或用贴标签的方式讽刺辩论对手,或以“反对一切”标榜个人的清高,所谓“臭公知”的说法来源于此。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值得每一个人尊重的。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空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切不可人云亦云。不明真相的诘难,只会对已经脆弱不堪的社会道德体系再火上浇一把油。

意大利对地震学家判刑事件

2009年,意大利法院曾经对几位地震学家处以监禁的刑罚,我们国内许多媒体解读出来的新闻是这样的:因为地震学家未能准确预报拉奎拉地区地震而被意大利法院判处监禁6年。事实上,这一事件的真相被媒体断章取义!拉奎拉地区里氏6.3级地震前曾发生几次小规模地震,当地居民寻求地震学家的专业意见,结果地震学家信誓旦旦地回答说:不会地震。就因为这句话,民众未撤离,也未做相关的救援准备,历史建筑更未做加固。

这些地震学家被判刑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看看法院给出的理由:这些专家低估了地震的风险,导致数百人丧生,以及包括百年历史建筑物在内的楼房倒塌。严格来说,这些地震学家被判刑的真正原因不是他们未能准确预报地震,而是因为预报“不会地震”而被判刑。

文/彭一平

回归问题

——“被动”也是“动”

既然地球为人类带来这么多不免让人悲观的论调,那么,人类在这些动不动就牵扯到“行星伟力”的灾难面前,难道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固然,与地球不在一个对话尺度上的人类,暂时甚至可预见的近未来里可能都没有“治本”的能力。但是,我们不妨往回看看,回顾一下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较之几千几百年前的社会,今天人们的生存率提高了不少。所以,我们何不抱着身为人类的尊严去想想这样一个问题呢:纵然无法影响大环境,但是却可以力求不让环境影响到自身。“被动”也是“动”,既然“动”,就不妨“动”出些样子。

今后的展望

因为有了曾经的辉煌,以至于我们今天完全可以开始虚妄地做一些遥远的设想:如果某一天我们拥有足够的技术,足以提供经历大震而岿然不动的抵御措施,那么,我们还管它什么时候震呢?

有长远的愿景固然是好事儿,可是,回归到当下的经验层面,还是必须承认,在时刻可能发生的地震威胁面前,我们需要进行的任何一项切实的努力,都是一件涉及领域极广、系统化极强、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工程,有赖于各学科的协同进展。事实上,当地震波传向地表的那一刻起,地震便已不单单是一个地球科学的问题了。临震预警机制的健全,需要畅通的信息通讯技术和敏感的数据采集能力作为保障;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技术升级……这些毕竟还是科学范畴内部的问题。地震带上的人口迁居规划、技术研发和升级所必须的经济同步能力,甚至更直接的——当地震实际发生后,抗震救灾亟需大量人力和财力,如何开展有效的动员机制;在媒体层面上,真相与谣言并行,如何对抗谣言,提高凝聚力,增强人们的信念等等,这些命题都早已超出了基础自然科学的技术涉及面,而深入到了社会科学所着眼的层次。

作者:溯鹰 彭一平 猫哥

第2篇:五年制高师科学专业构建的思考

摘要:科学课是目前小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科学课师资队伍的薄弱则是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高师一方面要整合高师理、化、生、地等自然学科课程,形成科学专业学科领域;另一方面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开设科学专业实验班,在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学科领域的构建等方面形成科学专业特定体系。

关键词:五年制高师;科学专业;构建

2011年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在北师大附中召开,我有幸接触到“北师大式”改革,即取消班主任,弱化班级,设立单元团体(不同年级),实行教学班(学科装备)和导师制,学生“走课制”教学,以学科领域构建师资队伍,等等。北师大的办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笔者对五年制高师教育的教学特点与目标、科学专业学科领域(理、化、生、地等自然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及科学专业的构建进行了一些思考,请专家指正。

一、目前科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科学启蒙的重任与专业科学课教师的不相匹配

英国学者贝尔纳是一位著名科学天才,他提出“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的”,说明小学科学教育刻不容缓。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从某种角度讲,我国的科学教育不甚成功,科学界缺乏创造性开创新领域的人才,缺乏浓厚的诺贝尔奖情结和没有一个完全在本土成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成功的实例说明早期科学启蒙的重要性,同时还表明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特质就是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些都源自于成功的科学启蒙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我国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的启蒙教育是未来科学家的奠基工程。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应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将逐渐成为小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新的科学课程呼唤高素质的科学教师。可是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五年制高师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课师资培养,小学科学课师资匮乏,科学课成为名符其实的副科。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任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教学素养较低。如大多数老师科学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整体的科学观;有的科学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的科学教师科学探究能力较弱,对实践学科的实验和实践不感兴趣,甚至自己也没有能力做实验以及进行实验的创新设计,不少教师把实践学科的实践课程当成了理论常识课。

2 教育和行政部门指导不力

小学科学课如何承担科学启蒙的重任,改变科学课变成副科的尴尬局面,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指令,需要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也需要教育实践者特别是校长观念的转变,需要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升学率)相互较量的大环境。师范教育的责任是培养合格的专业科学课教师,并由他们去实现全民科学教育的传承,实现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但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指令不力的情况下,科学教师的师德、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尚存在不少问题,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倡导科学启蒙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教师,这是改变科学课地位的根本保障。

3 高师科学课教学不被重视

浙江省高师小教专业的设置,是建立在中师教育和中学教育基础上的,在教学、课程设置和管理等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中师和中学教育的影响,仍存在着学科划分过细、课程结构不合理、科学课教学课时不足、课下练习过少、科技活动不能纳入常规教学等问题。

科学课教学课时量的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科学知识,而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得不加快授课速度,增大课时容量,容易形成“夹生饭”。课堂上留下的问题,学生在课下又没有足够自修和辅导课时,也不能得到充分消化吸收,造成学生基础不牢。由于理科知识系统性强,环环紧扣,上节的问题带给下节,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必然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理科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越学不会听不懂,越不想学不想听的恶性循环。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不可能在课下再去翻阅浏览他们不感兴趣的相关书籍。这样,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志向、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为加快教育改革,我们在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是世界科学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时代的紧迫感,积极引导学生走近科学,学习科学,学好科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组织上创造科学教育的大环境,形成科学教育的学科领域,构建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教科研基地;要针对小学师资的需求,开设科学专业实验班,强化小学科学课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专业构建的策略

1 整合高师自然学科课程,形成科学专业学科领域

高师小教专业现以五年制大专教育为基本模式,采用三二分段式连续教育。在整个五年教育中,先后开设多达40余门课程,由于受教材统编模式的限制,各自以学科为根据,较少顾及其他学科间知识系统的相关联系,造成了教材编写与教学实际的脱钩,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脱钩,学科问各自为政。例如,生物学和地理学都讲生态系统,且论述的篇幅较大,重复的内容多,缺少综合性和系统性;生物学按系统分类讲动植物资源,地理学则按资源分布来讲动植物资源;生物学按生命演化的历程来讲生物体的有机结构,化学按分类讲高分子化学;物理学按应用讲电学实践,化学则从原理上来讲电学的形成;等等。虽然这些知识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所讲内容在本质上并无严格区分。因此,只要把它们进行综合考虑,重新整合,不仅可以减少教学总课时数,而且也能使学生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著名学科分类学家孔德在学科等级分类中指出,每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能用那些被认为是处于基础水平的学科概念来描述。如处在学科等级底部的自然逻辑学的数学,能把物理学的研究成果用数学概念来加以描述,并可以列成数学公式;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简化成物理学原则,生

物有机体的特征可以看成是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心理学的特征可以用生物的概念去表述,甚至连社会现象也可以作为心理学体系的总体用各种概念加以描述,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指出了学科间进行重新整合的理论依据,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把各门学科中存在的共同原理和方法分到各门学科中去讲,既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还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好像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知识只能局限于一门学科的范围之内。因此,重视高师小教专业自然科学课程的调整,加快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整合,已成为理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小教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和课程设置上还不完善。我们认为,应加快小教专业教材建设,突出教材的综合性。从教学实践出发,对理科教材进行全面的结构调整,即以专业知识为轴线,将不同专业学科交叉渗透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把反映学科新知识、新成果及社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融入教材之中,以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通过理科的学习,开拓视野,提高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情感。同时,对学科间知识的交叉点和渗透点,以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综合能力,从而突破学科知识问答案的唯一性;加强开放型问题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基础教育输送既具有人文精神、又掌握科学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以适应小学科学教学的需要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1)组建青年科学院

科学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学习与实践活动,制定科学院章程,聘请市科技局指导教师及科学顾问以及老英雄、科技人员来学校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造就科学小院士。

(2)创建科学网站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可由科学系师生制作科学网站。如“植物苑”、“岩石与矿物”等,为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教学水平搭建理论实践平台。

(3)构建科学实践基地

在学校现有设施基础上将植物园建成“科技园”供学生们观察、实习和使用。科技园可划分多个区域,供学生学习与实践。如生物园区有百果区,种植梨树、桃树、枇杷和银杏等果树;百草区,种有多种中草药和花卉;绿色长廊,种植葡萄及各种瓜果;池塘水面,形成双荷叠翠的荷池;森林花卉区,种种花草树木;等等。

(4)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周

1)在常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如科学实践基地活动汇报、科技成果评比、科技教育主题班队课、观看科技知识的影片和校级各类科技竞赛等。2)在专题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专项技能的提高。如响应中央关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开展“节能、减排、环保”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学生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一张纸等活动。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科技实践活动会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5)把科技类兴趣活动列入学校拓展型课程

科技教育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增强动手能力,启迪创新思维,而且也能提高其他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科技园不仅能成为自然和科学课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基地,而且也能成为语、数、英、美等学科实践活动的好地方。

三、科学专业构建的方式与方法

1 科学专业办学形式

(1)科学师范班

培养小学专职科学课师资。在师范招生中或在籍师范生中,选择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对科学实验感兴趣的学生,组建科学专业实验班。

(2)教师培训班

配合当地教育系统,分批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进行大专资质的师资培训。目前,科学课教师的知识更新,主要方式靠在岗自修,这种自修得到的知识既缺乏系统性,也远远落后时代发展的速度,这对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以及提高业务水准都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是目前提高整体小学科学课师资水平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3)化学化工班

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大专资质的职业培训。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在科技、教育、风景区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化学、化工和食品等产品检验的工作人员。

2 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前三年师范班

用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高中教材,普及高中知识。

(2)后二年大专班

用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大专教材。主干课程有:1)专业必修课: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物理等。2)个性选修课:园林花卉学、药物化学、环境保护、环境化学、食品加工、质检基础、质量管理、演讲与口才、大学语文等。3)职业必修课: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多媒体课件制作等。4)实践课:动物学野外实习、植物学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3)化学化工班

开设的课程有:1)专业必修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应用化工技术等。2)个性选修课:化学工艺学、环境化学、工业水处理、环境分析与监测、食品分析、精细化工、药物化学、质检基础、质量管理、食品加工等。3)职业必修课: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文献检索、电脑办公等。4)实践课:教学实验、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3 构建科学专业学科领域

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师资、生源、教材共同形成科学专业的学科领域。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是由师资质量决定的,为使高师小教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教学需要,要在高师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并进行对比性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计划构建理、化、生、地等相关自然学科的教科研基地,形成学科领域,有组织地进行各学科重新整合,这不仅可以减少教学总课时数,而且也能使学生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之间也能够形成知识互补,以便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四、五年级尝试性开设强化理科科学专业知识的科学实验班。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实验班学员首先进行理科知识的重新构建,强化科学发展史的教育,对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所要求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线条进行重新整合,对实验技能进行严格训练,加大对环境科学的教学力度。再次,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增加地方资源勘查和野外考察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学校及社会科普活动。

这些学生毕业后以小教科学专业分配到小学,弥补目前没有科学课专任教师的不足。这些毕业生的科学素养高,逻辑思维能力强,动手操作技能突出,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科学课的教学。

因此,我们建议,为更好地向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人才,高师初等教育小教专业应积极开设科学教育方向的实验班,培养小学专职科学课教师,填补目前小学没有专职科学课教师的空白,为学生就业打开新的出路。

[责任编辑:赵滨]

作者:李先栓

第3篇: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学试卷分析

摘要 考试是用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测试,而所谓的标准是由试题来体现的,所以试卷的质量是核心环节。本文对我院09级临床(全科医学方向)255名同学《妇产科学》进行试题改革,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现对试卷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找出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我院妇产科教学质量。①

关键词 妇产科学 标准化试题 试卷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资料以《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为标准,考试前2月由教研室5位高年资授课教师(均有10年以上教龄)进行集体命题2套,均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整套试卷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题型达到75%以上,题量120道,总分100分,由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35道、A2型题(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3道、A3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32道、B型题(配伍题)32道、X型题(多选选择题)16道、E型题(病例分析题)2道等六种题型组成。组卷后,随意抽取1套试卷,专门指定本教研室1名硕士生答题,时间为60min,以充分评估题量的多少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期末考试时,由教务科随机抽取1套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方法按照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阅卷,由教研室高年资授课教师以流水作业方式进行集体阅卷,以减少阅卷的主观性差异。阅卷完成后,按照我校试卷定量分析系统要求将学生成绩录入Excel分析表中,然后利用我校试卷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成绩分布以及各试题难易度、区分度、信度等进行相关分析。②

2 考试质量评价

2.1 考试成绩分布

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255名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布见图1。经正态性检验,我院2009级临床(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其中,255名同学参加本次考试,平均82.0分,最高95.7分,最低47.3分,40~50分之间的有2人,50~60分之间的有3人,60~65分之间的有7人,65~70分之间的有13人,70~75分之间的有19人,75~80分之间的有41人,80~85分之間的有58人,85~90分之间的有72人,90~95分之间的有39人,95~100分之间的有1人。

图1 2009级全科专业学生期末成绩

2.2 试题质量评价

本套试题总体难度及区分度均在合适范围内(如表1)。全试卷的难度系数0.62。其中A1型题为0.72,A2型题为0.56,A3型题为0.65,B型题为0.56,X型题为0.58,E型题为0.46。全试卷区分度为0.35,其中A1型题为0.25,A2型题为0.34,A3型题为0.30,B型题为0.29, X型题为0.31,E型题为0.35。

3 学生掌握情况分析

本学期准备进行试题改革,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开学初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无论从平时的备课内容上,还是从平时多次的课前(后)作业中,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其次,教研室老师们仍担心学生不适应试题改革的方向,本学期特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布置了一次期中测试,整套试卷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即与期末考试一模一样的题型设计,只是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来自产科所有章节的内容,未涉及妇科方面的知识,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同学熟悉试题改革的方向,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回顾期中测试的成绩,同学的得分普遍较高,80分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可能更加适应这种考试模式。因学生自己在网上答题,且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仍不排除同学之间相互抄袭的现象。

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病生、临床表现、诊断等基本的知识点,能较好地掌握,并较好地完成了全套试题。本学期255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82.0分,是迄今为止《妇产科学》考试成绩最为优秀的一学期。该期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分析主要来自以下四方面:

(1)平时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积极引导,因实施标准化试题后,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少之又少,75%以上考查的内容都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假如平时学生不认真听讲或者经常旷课,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仅靠期末前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那么期末考试时很难过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当杜绝了“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倾向。然而,对于平时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来说,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样优劣之差就很明显。

(2)本学期每次课的授课内容,教研室老师都会在网络平台上布置预习题,且与期末考试的题型保持一致,并且每次作业都在课堂上进行当场点评,及时解答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清楚的疑惑。

(3)期中测试对于期末考试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因期中测试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是产科章节的所有知识点,而题型全部与期末考试一样。

(4)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学生对个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仍不是很清楚,对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或者临床思维的题型仍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普遍得分较低,进一步说明同学不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上过于靠死记硬背,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平时教学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E型题(病案分析题)失分最多,难度系数为0.46,评价为最难试题,说明学生临床思维欠缺,知识的应用环节薄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临床中的小病案、小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把理论和临床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尽早安排临床见习,通过见习完成知识“从课堂中来,到病房中去,再回到课堂”讨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如应用的目的。

4 总结与建议

基本达到了考查学生的目的,考试信度达到了0.8585,信度标准为好。整套试卷试题难度系数中等,中等难度的题量相对偏多,高难度的题相对较少,通过平时对学生类似题型的反复练习,以及授课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不断培养,故全体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此套试卷,成绩比较客观,呈正偏态分布,即中、高分段的同学较多,而低分段的同学则相对较少,充分体现了平时的反复推敲与训练的作用。回顾我院2008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221名同学《妇产科学》闭卷考试采用常规型试题,即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六种题型,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较多,至少达到75%以上,阅卷后将近有15位同学不及格,而本学期2009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255名同学参加考试,全部采用标准化试题,本学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仅有2名同学未及格,充分说明标准化试题更加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同时,本教研室还发布了学生版或教师版的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不管是学生或老师都比较认可本教研室的这种试题改革模式,特别是学生更希望将此试题改革推广应用于其他课程考试。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以后出题时尽量减少简单题型,转而增加难度适中的题,并适当增加高难度题量,以增加其区分度。教师上课应注意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者:张晓静 李静

第4篇:如何科学制定企业文化五年发展规划

- 1

(一)2004年前企业文化体系达到效果

1、完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MIS);

2、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相适应;

3、企业环境具有初步的文化内涵;

4、企业良好形象得到公众较好认可;

(二)2005年的定量指标

1、产生品牌价值,企业无形资产达到XXXX万元;

2、对稳定和提升股票价格、形成小盘绩优股产生直接作用;

3、85%以上的员工体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与个人发展所起到作用;

(三)2008年前的定性指标

1、2005年,在区域范围内,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排头兵式”的影响力;

2、2008年,在全国范围里,企业文化建设达到行业里的“海尔”影响力;

五、主要实施方案

(一)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职能部门

- 3

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的普遍提高。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作为建筑业的企业,必须获得一项此奖项,才能综合性说明本公司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和水平。 B、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大禹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面向全国水利行业的科学技术奖,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是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目的是鼓励水利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水利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水利现代化建设。 (2)体现公司传统奖励项目

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岗位标兵或岗位能手等。

(3)内部先进人物的评比和表彰活动 (4)完善和实施奖励制度

(五)对文化理念进行梳理、补充、丰富及提升现行提倡的文化理念是公司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相当时期的指导意义,但不排除在适当

- 51)平面纸媒体:借助和利用与企业发展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行业报刊(《中国建筑业》、《施工企业管理》、《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水利报》等报刊)、企业所在地方报刊(《安徽日报》、《蚌埠日报》、项目所在地报刊、公司目标项目所在地报刊),策划、撰写有助于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和拓展、品牌推广等价值的文章。 (2)网络和网站:是展现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股民交流和反映意见的平台,网站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反映到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因此2003年要做到设计新颖,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形式活泼。 (3)企业宣传画册:由于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将是快速的,可设计成活页式的画册,以方便补充内容。

(4)电视媒体。用好几十万民工治理淮河为民造福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记录片,摄制安徽水建人建设蚌埠闸等淮河流域工程的记录片。

(5)鼓励和发现员工成才、当专家,编制实施“管理、科技类文章奖励办法”。

(6)编制《群英谱》: 每年编写反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群英谱〉,作为企业历史记录。 (7)继续办好企业内部报纸,并每年编写《大事记》。

- 7(7)文艺、体育活动。

(十)视觉识别体系的建设

(十一)设计、赠送特色型具有文化品位的礼品

(1)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邮票汇编成册,其中以1990年10月14日发行“治理淮河四十周年”的邮票为核心邮票,作为礼品赠送给嘉宾;

第5篇: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前行——石嘴山市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前行

——石嘴山市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石嘴山发展的车轮,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进步和跨越的轨迹。石嘴山的今天,在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变得更加璀璨和光明!

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石嘴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我市始终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扩增量、调存量、提质量,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财政总收入7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4元。我市被有关权威机构评为最具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市,全国强国富民进步地区前30名。

这五年是石嘴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它是石嘴山发展最快的5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五年来,在石嘴山这片热土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洒下了辛勤劳动的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共同体会了创业的艰辛,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五年来,我市经济转型成效显著,抢抓列入国家经济转型和循环

1 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认真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石嘴山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争取经济转型项目160个,国家政策性资金38.6亿元。组织实施了中色(宁夏)东方铍铜板带材、天地奔牛综采设备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质量提升,太阳能、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6家企业进入宁夏百强企业,石嘴山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整合地方小煤矿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中粮、汇源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市,带动牛羊、蔬菜、枸杞、水产、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惠农陆路口岸建成运行并与天津港实现铁海联运,平罗农商行正式挂牌运营,房地产、商贸流通、特色旅游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85个创业型城市试点之一。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在全区率先实现“教育强市”目标。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1.2万户沉陷区居民和2万多户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建成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3800多套,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建成惠农群众文体活动中心、平罗文化展览中心、五七干校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成功举办“倾国倾城”、“激情广场”和中美、中澳滑水精英对抗赛、中国足协杯室内五人制足球赛

2 及全市第三届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城乡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繁荣。居民幸福指数居全区第一。

五年来,我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建成了新区行政中心、“三馆一中心”、西线高速、滨河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了天然气输配、城市集中供热、贺兰山东麓绿化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工程,小城镇和农村大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14平方公里,五年扩大1.3倍,城镇化率达到68.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5%,城市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实施了星海湖、瀚泉海、惠泽湖、黄河金岸水系等湖泊湿地治理扩整工程,湖泊湿地面积达到415平方公里,星海湖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规范煤炭市场发展开局良好,包兰铁路沿线环境整治、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乱采砂石专项整治等成效明显,污水处理、中水利用走在全区前列。

五年来,我市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基层基础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并重,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场所、人员、经费得到基本保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社会矛盾调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公开评议、公开听证信访积案的做法在全国推广。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探索形成了“四警联防”、“大巡防、大城管”等综合防控模式,“石嘴山市综治工作法”被中央综治委编入全国综治干部培训教材。我市荣获全国

3 “五五”普法先进城市称号。

石嘴山发展的脚步永远不曾停歇,2011年12月26日,石嘴山市第九次党代会再次绘制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民生优先、城乡统筹、生态立市、人才支撑五大战略,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努力把石嘴山建设成为和谐富裕美丽的新型工业城市,在全区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着新一轮发展之东风,石嘴山 必将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前行!

(来源:人民网,吴 刚)

第6篇:五年科学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本次学业检测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命题上较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将试卷及试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情况与分析

这次考试的试卷分为四种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分类题、问答题。。试卷将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适中。

纵观这份试题,难易较适中,可以看出,试卷不光要考察学生的死知识,更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这些题的导向作用是很重要的,他会引导科学教学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探究能力。从得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简答说明方面较差,也可以看出教师在这方面训练较少,课上分析能力题学生掌握的不牢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重视分析探究方面的教学,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总之,这份题考察了学生的全面的综合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水平要求。

二、学生答卷总体情况

学生总体发挥好,学生成绩理想。

第一题,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该题85%的学生会做,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平面镜成像答成了倒像的现象出现,所以导致失分,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够牢固。 第二题,选择题,20分

学生们答的比较好,得分在98%以上。此考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影子,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符合新课程的目标。学生答得比较好。个别学生复习不到位。

第三题归类 共10分五小题。 学生此题掌握很好。得分率占75%,主要失分是复习不到位,教师和学生对此题没放在重点,所以答的效果不太好。

第四题 问答题 共5分,此题答得很好,因为此题贴近于日常生活得分在95%以上,基本上的满分。

三、教学改进策略

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3.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

4.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

5、实践出真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探究的能力,把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总之,这次考试,在复习过程中复习得不全面,以前的旧知识没有全面复习,还有学生错字比较多丢分,还有就是对题的理解有待加强。通过试题分析和答题分析,找出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欠缺。在今后的复习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全面复习,严格要求学生,争取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认真复习,考出好成绩。

第7篇:科教版五年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又到期末了,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渐渐松弛下来。也就终于有那么点空闲时间,来盘点已经走过的这4个多月。

细细地回味着走过来的路,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事件,真的惊叹于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感动于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说自信、虚心、务实、反思是我前进的根本动力,那么前辈们、同事们的无私、热情则是让我坚定、勇敢走到今天的定心之石。又经历了一学期的锤炼,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教学思想上 ,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到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新课程中上的教育理念相对比和相结合,取其先进的,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的用这些理念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大脑,以求自己以更新,更丰富的教育思想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当中,我对教材的各单元各课之间的构架、联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方便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虚心听取教研室有经验的老师们给我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取通过我的课堂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再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我爱孩子们,想给他们每个人最好的教育。在日常教学当中,我尽量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对某些孩子“特殊”的教育,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兴趣反过来就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慢慢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组织教学方面,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我经常虚心向学校里有经验的老师们、班主任们请教管理学生的好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评价体制,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及时的了解情况,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向班主任请教,共同管理好班级。

另外小组建设方面。这是科学组沿袭的传统,但是却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由于之前对小组建设了解的很少,所以就没有太多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才发现,是我的失误了。忽视了小组建设,使我缺少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制胜法宝。我想这将是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是完成的比较好,孩子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都还不错。但是通过反思,我还是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都是有待我下学期甚至以后的教学生活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希望我的教学之路走得越来越平坦。

第8篇:苏教版科学五年下第四单元教案(推荐)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认识常见岩石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进行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各种美丽的鹅卵石、放大镜、锤子、烧杯、滴管、稀盐酸、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有关图片、录像或课件,五种常见岩石基本特征表。(每组一份)

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三、 教学过程:

一、观赏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看一看,认一认常见的岩

1、 播放千姿百态的地貌图片,学生欣赏,与小组内的同伴交流:地球表面的形态特点怎样?谈谈自己的看法?

2、简介: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所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

3、交流: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4、教师出示各种各样漂亮的卵石标本或由学生自带的卵石标本。让学生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共同分享。

5、看到如此绚丽多彩的卵石,你想说些什么?最想了解什么?

6、教师搜集各小组的研究问题,归类板书。采用讨论交流,课外查询,课内探究等方式解答。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了解岩石的性质。

1、教师谈话:今天发给大家的岩石标本标着序号,请各组同学集思广益,多方法,多手段,多途径地仔细观察,找出每种岩石的特征,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观察岩石记录表。

2、学生分组观察各种岩石标号标本,用写或画的形式表达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3、每组汇报观察的方法及标号岩石的特征,其他组予以补充完善。

4、思索:这些岩石放进水里会怎么样?滴上稀盐酸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请各组同学试一试,说一说,写一写你的发现。

5、活动时注意事项:

(1)告诉学生稀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手上或衣服上,尤其不要溅到眼睛里。

(2)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 (3)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

三、指导学生给岩石分类:

1、分组讨论,制定分类方法、依据,做好分类卡片、分类小报。

2、教师播放录像,介绍地质学家是如何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的,并简要介绍: (1)岩浆岩的形成。(2)沉积岩的形成。 (3)变质岩的形成。

四、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识别岩石标本中哪些是岩浆岩,哪些是沉积岩,哪能些是 变质岩。

五、扩展与延伸:

采集一些岩石,做一盒岩石标本,在班内巡回介绍。

2、 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 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5)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准备

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认识常见的矿物

1、 柳州举办过两届奇石节,你们有没有参观过奇石呀?今天我们一起到奇石馆去看看吧。(多媒体出示有关奇石的报道和图片。)

2、 提问: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

3、 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

4、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

1、 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 小组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 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矿物性质记录表。)

4、 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5、 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1) 观看。

(2)

小组讨论,说一说石头名。认一认有哪些矿物。 (3) 回答。

(4) 分小组观察岩石标本。简单说一说矿物名称和性质。 (5) 学生提问。

(6)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小组讨论,订出方案。 (8) 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9) 做实验,完成记录表。

(10) 汇报,展示。小组代表回答。 (11) 总结。

活动三 认识矿物的用途

1、 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问,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2、 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出示课件——矿物自述)。

3、 引导学生小结。口头完成填空题。我的名字叫 金刚石 ,是 最坚硬的 矿物,可以 制成坚硬的钻头 。(可变换横线上的内容) 活动四 巩固练习

1、 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2、 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3、 小组讨论

1、矿物记录表可以采用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第144页上的表格。

2、连线题

石英 棕红色 做爽身粉

金刚石 呈六角形、透明 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石膏 最柔软 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赤铁矿 最坚硬 做钻头

石墨 白色、光泽很暗淡 做颜料

滑石 容易被擦干净 做石膏像

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

2、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资源。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玻璃珠、硬币等代表各种矿物的小物件,岩石、矿物形成和开发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引入

1、找宝活动。(师事先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藏匿代表矿物的玻璃珠和硬币等小物件,有的容易找,有的难找。)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2、学生找宝藏。

3、游戏结束,学生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4、教师讲述:我们的矿物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矿物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日益减少的。(出示课题——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活动

二、介绍有关资料

1、学生小组内介绍所收集到的有关矿物资源的资料。

2、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3、教师对学生所介绍的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介绍新能源。 活动

三、拓展活动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2、布置课后作业:

(1)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

(2)“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活动方案设计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习用绘制图画的方式表达观察岩石的结果; 初步学会制作花岗岩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动手,并在制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标本及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标本,放大镜、手持显微镜、一次性杯子、胶水、各种不同颜色的豆子。

三、教学过程: 活动

一、认识矿物。

1、(多媒体教学软件出示各种矿物的图片、影像) 教师讲述:看,这些美丽的石头,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观看、思考。

3、教师讲述:同学们,桌面上1号标本箱中也有一些石头,请你们观察,看一看和刚才看的有什么相同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学生分小组观察桌面上的矿物标本,找一找它们的特点。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石头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样的小形状组成的。)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大自然中,像这些成分集中和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活动

二、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1、教师讲述:请大家打开2号标本箱,看一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和刚才的矿物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观察花岗岩等岩石,并进行记录。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花岗岩等岩石不是由单一一种物质组成,是几种不同的物质组成。)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介绍构成花岗岩、玄武岩等岩石的矿物。

5、教师小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活动

三、制作花岗岩薄片模型

1、教师讲述:大家知道了花岗岩的构成,相不想自己做一花岗岩的模型呢?

2、教师出示所做的花岗岩薄片模型,并讲解制作过程及难点。

3、学生分组利用各种豆子制作花岗岩模型。

4、大家交流制作体会、收获。

第9篇:五年发展规划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中学

五年发展规划(2009—2014)

长村张中学创建于1970年。校园占地面积42688㎡,,建筑面积近40000 ㎡,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87人。四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志远、品正、学深、体健”之校训,弘扬“志在争先,勇当大任”的长村张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精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尽展风采,服务国家社会,誉满神州大地,为家乡为母校增光添彩。历经几十年的积淀和发展,学校已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传统优良、教学设施齐全、办学成就卓著、品牌优势明显、社会信誉较高的市级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

上一个五年,在区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全校师生奋力拼搏,紧紧抓住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等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大了硬件软件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学校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争创许昌市名校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使我校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全面分析校情、科学预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特制定2009~2014年五年发展规划。

一、2009—2014年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培养,潜心打造,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注重教育科研,创造优异的教育业绩;扩大办学规模,拓宽交流渠道,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合理规划校园,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全校师生员工和谐协作,努力拼搏,把我校打造成区内一流、市内知名、市外有影响的优质初中。

二、2009—2014年主要发展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人员述职、测评制度。坚持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制度。建立中层管理人员目标考核评价方案和民主测评制度。逐步实施中层管理队伍的补员竞争上岗制度。继续实施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人员评价教辅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评议机制。

2、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

3、完善以责定岗、以岗定酬、多劳多得、优劳多酬的分配机制。

4、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学校预算制度、大型支出集体审批制度、经常性开支申报制度和决算报告制度,管好用好各项资金。

5、重视对外宣传。成立宣传队伍,做好招生、教育成果等宣传工作。力争每年有多篇报道见诸县、市级主流媒体,5年内有2篇以上报道见诸省级以上主流媒体。

6、完善建立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切实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在参与监督学校管理、教育学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

7、加强党政管理队伍建设。领导班子要自我加压,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选拔具有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群众口碑好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管理人员,充实各级管理队伍。

8、优化教师结构。建立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达100%,力争培养或选聘10名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中级以上职称者占80%以上。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

9、加强名优教师队伍建设。搞好名师的申报评审工作。推出3—5名省市级骨干教师,10多名市级以上教坛新星和学科带头人。

10、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完善“青蓝工程”和“3510工程”(3年成长,5年成才,10年成名)。实行以老带新制和培养目标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1、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继续实行教师试教竞聘录用制度。制定并实施职称聘任、评先评优等量化细则。

(三)坚持育人为本,培养高尚人格

1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3、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党组织、工会、政教处、共青团、学生会等部门,根据师生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工作会议。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各处室、年级、班级,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之中。

14、坚持“抓常规、重养成、讲实效”的原则。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活动,确保学校不发生重大违法乱纪事件,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5、优化德育评价机制。制定并实施《班主任德育工作评比细则》和《班级德育工作评比细则》。完善《长村张中学学生手册》、《长村张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不断拓宽德育途径,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文明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深化课程改革,坚持质量强校

16、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实施《长村张中学课程改革方案》。努力培养和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估模式,实行学生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7、建立和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必修课、选修课学生管理制度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18、加强教研组和学科建设。继续保持强势学科在同级学校的领先地位,扶持薄弱学科建设,力争各学科均衡发展,全面进步。制定并实施《长村张中学优秀教研组考核量化细则》。

19、创造一流教育业绩。继承发扬“备课要深、讲课要清、作业要精、辅导要勤”的教学传统,不断创新,确保“三高”(重点高中录取率高、中招考试优秀率高、学科竞赛获奖层次高)质量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教育品位

20、坚持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长村张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方案》。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主题,带动校本教研广泛开展。

21、实施课题研究带动策略。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申报3—5项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市级课题。力争每位教师都能进行课题研究,都有成功的研究案例。

2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紧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落实教学常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运用现代教育装备认真组织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全面出新。把每学年的“三课活动”打造成教师展示教研成果的平台。

23、扩大合作交流。探索与市内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和教育交流的途径和方式。与市内外1—2所初中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学校。发挥我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帮扶和带动周边的薄弱学校。积极引进优秀教师来校讲课,积极选派教师参加进修培训。

(六)科学规划校园,加快硬件建设

24、调整校园布局。扩大校园面积,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 “三区”格局规划和建设校园。

25、改建三项工程。对办公楼和前教学楼进行维修和改造。将女寝楼前空地改建为

车辆停放场。改造操场,力争实现塑胶跑道。

26、加强信息工程建设。丰富网上资源,实现“家校通”。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生电子阅览室。安装校园监控系统。更新校园广播系统。

27、规范图书管理。搞好图书的利用和回收工作。五年内藏书量达到10万册。

28、创建市级标准档案管理室。不断丰富档案资料,规范档案管理。

(七)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29、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硬化、绿化、美化建设,加强对校园、教室、寝室的文化建设,突出环境育人,争创市级绿色学校、文明学校。

30、创建节约型学校。加强师生节约意识的培养。开源节流,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稳步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31、提高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推进学生住宿及就餐的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模式。

32、关心师生健康。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监督的力度。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检。

(八)丰富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33、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构建和谐校园,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激情和创新活力,使学校成为每位师生的精神家园。

34、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学生田径运动会、教师趣味活动、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并成立教师、学生文体活动队伍,经常开展文体比赛。利用节日开展专项文化活动。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中学

2009年9月

上一篇:音乐类节目主持稿下一篇:三相异步电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