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特色专业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武汉大学特色专业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身体自尊与普通专业大学生的比对研究

摘要:人如果长期失去对自我的评价管理或者对其他事物的审美观念,就必将会使得心理发展的和谐性,平衡性与完整性等严重失调。若这种不良的心理一只得不到改正,就会使人变的心理紧张,焦虑不安,心理冷漠最终导致心理疾病,自尊自信严重失调甚至导致崩溃。练习体育舞蹈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现力,从而提高身体自尊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本文通过《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比对,来提倡河南大学学生进行针对性体育舞蹈训练,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运动参与度,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育舞蹈;身体自尊;比对;影响;大学生

体育舞蹈是一种由男女双人配合,在界定的音乐和节奏范围内,正确的展示和运用身体技巧并结合艺术表现力来完成具有规范性和程序性的运动项目,并兼有体育与艺术双重特点,以竞赛为目的,具有自娱性和表演观赏性的竞技舞蹈。身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各方面,例如相貌、运动能力、身材等满意程度或是否满意的程度,是对身体自我的情感层面的研究,属于自尊的一个范畴。它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或称为自我效能。在当今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各专业学生的身体自尊分析

身体自尊的分析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技能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舞蹈专业的大学生身体自尊高于金融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从整体数据上来看,说明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总的身体自尊要高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原因在于,其一,体育舞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运动强度适中,通过锻炼可以使得心脏冠动脉的循环血量增加,提高血液循环,改善血液脂质代谢,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增加肌力。其二,通过学习,可拥有良好的型体,增强信心,提高自我表现能力和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

从身体自尊水平的各个维度来看,普通专业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自我评价较差一些。由于学业或者实习工作的特殊情况,分配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较少,导致其身体素质较差,身体出现了一系列的状况。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身体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上评价较高,是因为通过锻炼会增强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对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各专业学生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当代社会中,女性承受着更多的来自于身材方面的压力,大多数的女性对身材这一问题不满意度高于男性。无论是什么专业,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都要比男大学生的低,但是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差异性较小。

从性格心理方面看,女大学生更加注重于外表的美感。因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其自信心下降,身体自尊水平继而降低。但体育舞蹈专业的女生相对来说对自我的身体自尊评价较为良好,是因为长期的体育舞蹈训练,塑造了良好的身体,不同的舞蹈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群使得更有线条美和对音乐处理的细腻美。而对于男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外表等体态并没有女生那么严格,但进行体育舞蹈练习的男生要比普通专业的男生对自我身体自尊评价高。因为进行体育身体锻炼,也会使得男生更加拥有雄性荷尔蒙,提高自信感,也对生活充满了正能量。对于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参与体育身体锻炼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它既可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推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高做事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体育舞蹈是“健身与健美”结合的高雅体育运动,它对身体自尊的整体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其各纬度之间互相作用,促进学生身心良性發展。

三、结论

(一)进行体育舞蹈锻炼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体态,使得身体更有线条感,塑造健美的姿态,能够增强身体吸引力,树立信心,可以应对一些生活或者学习的问题。

(二)自尊自信作为大学生衡量心理健康标准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期间多学习体育舞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心水平,缓解压力,提高大学生交流沟通做事能力。

(三)体育舞蹈锻炼,无论从外在的身体形态还是内在的愉悦身心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最终有效地提升了个体的身体自尊水平。

四、建议

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继续系统性学习体育舞蹈增强其身体自尊,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或者学校的选修课上学习体育舞蹈,来提升自己的身体自尊。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个人气质,提高自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使得学校不仅在文化知识上教育学生,还在运动实践中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群.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杨德芳.体育舞蹈训练对成都市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影响的调查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郑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李珊珊.体育舞蹈大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5]谢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周霞.体育舞蹈项目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作者:蔡筱烨

第2篇:基于“社会-大学”视角的大学特色思考

摘要:现阶段的大学特色研究,多是就大学特色谈论大学特色,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其实,大学及其大学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大学特色的创造和拓展,究其根本是大学不断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在“社会-大学”视角下,大学特色应当重点把握四个方面。同时,大学特色是相对稳定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创造特色和拓展特色,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社会大学特色

大学特色主要是指大学的办学特色,它“能区分这所大学与那所大学的不同”,是大学质量、水平、竞争力的体现和标志。但现实中如何具体思考和认识大学特色,有效创造、保持和发展大学特色,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精神,有效推动各层次高校制定富有特色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多次组织国内高校举办特色规划研讨会,采用专家报告、学校交流、与会者讨论等形式,以加深与会者对大学特色以及特色发展规划的认识。但在学习和讨论中,与会者对大学怎样办才算有特色,“十二五”规划究竟怎样制定才能有效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仍然疑问重重,感到难以捉摸。鉴于此,笔者试根据自己多年有关这一问题的思考,立足“社会-大学”即从大学与社会有机体相互关系的视角略述看法,希冀对人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能够有所借鉴和启迪。

一、基于“社会-大学”视角思考大学特色的缘起

大学必须有特色,特色是大学的生命。没有特色,大学难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经济逐步转向知识经济,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教育部已经完成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将特色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且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有特色是“良好”的必要条件,特色鲜明是“优秀”的必要条件。然而,到底什么是大学特色?大学怎样办才会有特色或特色鲜明?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特色项目怎样总结才会最终得到评估专家的认可?都没有现成答案,以至于当时不少人感叹:一个特色指标难倒了中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的书记和校长!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千校一面,不提特色。现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高校,大家都积极思考特色、探寻特色、强调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观念上的一大进步,是我国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战略、办学思路等方面的一大跃升,反映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接轨,凸显的是我国高校主动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自觉。

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积极思考、探寻大学特色的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近年来,不断有相关研究和访谈文章出现。有人统计,关于大学特色的定义已达几十种,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其中,有代表性者有四。一是方式、特征论。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特征的总和。二是个性论。大学特色就是大学的个性,是此所大学区别于彼所大学或其他大学的不同风格、特征等个性,体现的是一所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在众多大学中的特殊位置。三是比较论。所谓大学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凸显的优势和特征。四是风貌论。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本校特有或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第四种观点直接源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其具体解释是: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等。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各有道理,都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第四种观点对我国大学办学实践的影响相当突出。这里不拟对它们一一评析,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这就是它们似乎都只是在就大学谈大学,就大学特色谈大学特色,似乎大学特色与大学置身其中的经济社会毫无关系。这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

二、“社会-大学”视角下思考办学特色的基本路向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大学作为位于社会有机体上一个特定点的社会组织,既要发挥其特殊功能,为社会有机体服务,又要受整个社会有机体制约,适应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革而创新发展。大学特色就是大学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大学的特殊风格和重要标志。历史地看,纽曼时代的大学,适应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功能和特色就是传播普遍知识、培养绅士;洪堡时代的大学,适应近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功能从单一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拓展到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即科学研究,这其实也是当时大学最需要显现的特色;前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VanHise)提出大学校园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强调大学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直接的服务,大学功能进一步拓展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科学研究,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三位一体,而在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前提下,直接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正是威斯康星大学的显著特色。在大学日益走进社会中心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大学要“着眼未来,引领社会”,这无疑是当今众多大学需要在其中着力寻找、创造、发展自身特色的崭新理念。

大学是置身于社会之中的大学,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建立在大学等社会组织基础之上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大学特色,就其主导方面而言、只能在大学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然而,大学要有效地处理自身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形成鲜明的特色,必须有科学的思路。在“社会-大学”视角下,这样的思路应重点考虑四个方面。

其一,密切把握当代世界特别是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当代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加强,不断走进社会中心的大学必须有国际眼光、世界情怀,不仅应当努力培养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更应当努力培养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但是,任何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发挥作用的主

要舞台在本国,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它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关键。所以,大学只有首先更好地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得到本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要创造特色、形成特色、发展特色,就必须对当代世界,特别是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进行科学分析,把握本校可以在其中形成优势的方面和领域,科学确定自己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进相应的创新和发展。诚然,大学无论置身于怎样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都需要保持相对稳定,都需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这种“稳定”只能是相对的,大学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始终不能拉得太大,否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充耳不闻,势必最终失去经济社会的支持,丧失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今天,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高质量提升。这个主导趋势对所有高等学校都是宝贵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谁能够从“社会-大学”的关系中,找准新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并通过自身的多方面整合和创新来适应,谁就把握了发展的“先机”,进而可能使过去不突出的特色突出,不鲜明的特色鲜明,过去突出、鲜明的特色得到新的发展和充实。

其二,把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任何一所大学都置身于相应的区域,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所在区域为它的生存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物质、信息和环境条件。对于地方大学而言,所在区域更是其研究课题、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生源的重要供给地和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地。同时,一所大学积极地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更是所在区域人民心目中的骄傲和自豪,这又是一所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所以,任何一所大学要有效地创造、形成和发展特色,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持与当代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主导趋势相适应的前提下,立足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的整合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地方院校办学需坚持六大战略:凝练办学理念,坚持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性;坚持科学定位,发挥层面优势,扬长避短;密切与当地经济社会联系,引导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区域高等学校纵横联合,提高系统结构效益;注重区域需求,办学形式多样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六大战略,完全可以理解为地方大学如何创造特色的战略。国外那些特色鲜明的大学中,不少都在这方面拥有非常成功的经验。

其三,科学进行学校定位,整合学科资源,着力建设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学校定位,简言之,就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和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生源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学校在国家和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科学定位是大学有效创造特色、保持特色、发展特色的重要前提,但不是充要条件。一所大学的特色创造、保持和发展,从根本上说与其主干学科、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主干学科、专业是其他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人才培养、学校文化等方面特色的基础和支撑。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规模很小,只有2700多人,却因为航天学科的独特优势,连续多年位列美国大学的前三名。卡内基·梅隆大学世界知名,就在于它的计算机学科力量雄厚,优势突出。反之,一所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不明,不仅不会办出特色,甚至于自身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逐步走进知识社会的今天更为如此。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能够体现在一个或几个学科、专业的整体层面固然理想,但那些无法形成这样的优势、却能在一个、几个学科或专业的某些重要或关键领域形成优势的,也同样可贵。国外知名大学中,这类情况亦不在少数。总之,优势学科、专业或优势学科、专业领域的创造、保持与发展,是学校特色创造、保持与发展的强大基础和支撑。

其四,准确把握学校历史,将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优势、特点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整合,相贯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后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是现实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历史就没有发展。大学特色的创造和拓展,既需要实践探索,又需要经验总结、理性提炼以及建筑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实践指导,二者缺一不可。除新建学校只能在科学定位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目标从零起步外,其他学校都应当也必须善于总结学校历史,包括创业史、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等等。通过回顾和分析,把握学校发展的整体历程和思路,提炼学校以往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历史积淀的优势和特点,进而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整合、相承接。这种整合和承接,是大学在新形势下科学把握特色生长和拓展的重要思维取向和行为取向。

三、“社会-大学”视角下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与创新发展

在“社会-大学”视角下,大学特色具有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两重突出特征,是二者的辩证统一。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从大学组织的一般层面看,大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产生和发展。但是,大学无论怎样发展,其培育人才、存储、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本质与功能都保持了相对稳定,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大学特色是大学本质的体现,服务于大学功能的实现。大学本质及其功能的相对稳定,从本质上决定了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从大学特色自身形成的层面看,大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殊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任何一所大学的特色,不管是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或管理制度、管理机制、教育模式、人才标准等等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无不是这所大学的一代又一代人从思想到行为持续追求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扎根于这所大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依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作用方式,展示出独特的文化张力,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新人,又在一代又一代大学新人对它的不断体认和张扬中展现生机和活力。尽管任何一所大学在自己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特色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它的基本精神却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也是任何人都无法使其轻易改变的。有资料表明:牛津大学的教授给学生上课,通常是教授把几个学生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喷烟”,一边与学生讨论问题,四年系统地“喷烟”教育结

束,即使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写作和思维,成了名副其实的“牛津人”。这里的“喷烟”教育就是牛津的教学特色,就是牛津的教学文化。它有自己特殊的运作习惯和行为方式,有自己的特殊心理基础和文化认同,不可能因为某种情况而改变其风格,也不可能有什么权力能够强制它改变其风格。相对稳定之于大学特色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它使大学特色成为一种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印记,使一所大学能够与其他大学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在众多大学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有效地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大学特色的这一突出特征也是由大学的本质与功能以及大学特色自身形成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也是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组织,正是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才使大学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大学特色体现大学本质、服务大学功能,自然与大学的本质和功能保持着内在统一性。再者,大学特色是大学发展进程中历史积淀和文化延续的结果。历史积淀本身就是创新发展成果的不断累积,文化延续体现的正是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离开了创新发展,无论是历史积淀还是文化延续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前提。在内容上,大学特色的创新发展反映的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对原有特色进行的拓展或加深。同时,任何大学特色,虽然在本质上都体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印记,它的具体表现和效应却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不同的生源条件等等情况下,其具体表现、具体效应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表现出较大差异。在这些表现和效应中,有的可能因为各方面的情况有利而进一步发展、积淀为大学特色的新的元素,这同样是大学特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在大学特色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两重突出特征中,相对稳定只有相对于创新发展才凸显其实在意义,没有创新发展就无所谓相对稳定;创新发展也只能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创新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科学把握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既然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在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就不仅一般地要有特色意识,努力地创造特色、发展特色、丰富特色,尤其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指导思想的连续性,努力保持实践已经证明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领域或方面的连续性,尤其是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的连续性,矢志不渝,才会有大学特色的不断积淀,才会形成鲜明的大学文化个性。学校领导有任期,中层干部有任期,教师工作有任期,学生学习的时间有周期,但是学校特色的创造和积淀却没有任期和周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由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持续不断地努力才会更加丰满,常葆青春。这一点应该成为大学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既然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任何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要不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必须善于契合经济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主导趋势,及时对自己的优势、特色进行整合和创新,既保持整体优势、特色的延续,又尽量拓展展现优势、特色的具体形式和方面,进而在生动拓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内涵。在这一意义上,每一个大学管理者、每一个大学人都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以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主动,不断推动大学特色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一点也应当成为大学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

总之,大学特色是大学质量、水平、竞争力的体现和标志。大学特色的创造和拓展,究其根本是大学不断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潘懋元教授曾言: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但这个“内在生发”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大学文化等等方面逐渐创造和积淀的。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创造特色和拓展特色,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郭传杰,没有特色,不成文化[N],科学时报,2005-04-25(B3)

[2]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新华文摘,2007(10):117-119

[3]郑君礼,主动服务地方和社会:地方大学的生命力所在[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7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作者:杨兴林

第3篇:大学专业选择—高考专业选择测试

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职业的选择上,一方面是为了施展他们的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表现他们的态度、价值和人格。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在国际通行的职业指导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把大多数人的人格区分为6种类型,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感兴趣,这6种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和环境模式分别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和传统型(C),原则上依据这种理论可以预测这种联系的职业结果,包括职业选择;工作变换;职业成就;个人才能;工作满意感;教育和社会行为等。

许多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人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却可能为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目的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我们以霍华德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考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高校专业特征,精心编制了一套“职业(专业)人格自测问卷”,帮助同学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以科学的态度做出专业选择,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成就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对每一道题目的第一印象作答,不必仔细推敲,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具体填写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答案的“是”或“否”字上画一个“”号,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测试吧!

注意:以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1. 我对自己平时的花销都记得很清楚。是否

2. 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通俗小说、诗歌。 是否

3. 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即使我知道,我也往往保持沉默。 是否

4. 我很羡慕做戏剧、音乐、歌舞、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人。 是否

5. 每次写作文时,我往往一挥而就,不再重复。 是否

6. 我经常不停地思考某一问题,直到想出正确的答案。 是否

7. 对同学借我的和我借同学的东西,我都能记得很清楚。 是否

8. 虽然复习很紧张,但我仍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是否

9. 我喜欢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注意的焦点。 是否

10. 家里的电器如果出了小毛病,我喜欢自己搞定。 是否

11. 我希望有机会参加探险。 是否

12. 我曾渴望当一名汽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 是否

13. 我总是保持我的房间和书桌的整洁。 是否

14. 看情感影片时,我经常禁不住眼睛湿润。 是否

15. 我喜欢做一名教师。是否

16. 我小时候经常把玩具打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是否

17. 音乐能使我陶醉。 是否

18. 我喜欢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是否

19. 在我的职业选择中可以考虑当校长。 是否

20. 我喜欢需要运用智力的游戏。 是否

21. 有时,我感到自己有文艺方面的天赋。 是否

22. 我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如贺年卡),从中得到乐趣。 是否

23. 如果同学们有困难,我很乐意帮助他们。 是否

24. 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对我来说毫不困难。 是否

25. 和同学交谈时,我对政治问题较感兴趣。 是否

26. 我喜欢动手的工作,不喜欢抽象的工作。是否

27. 大家公认我是一个勤劳踏实、愿为大家服务的人。是否

28. 我有能力说服别的同学同意我的观点。 是否

29. 我是一个沉静而不易动感情的人。 是否

30. 当我学习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是否

31.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是否

32. 与推理小说相比,我更喜欢言情小说。 是否

33. 我喜欢按部就班地完成要做的事。 是否

34. 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是否

35. 我总是主动地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 是否

36. 我喜欢使用锤子、榔头一类的工具。 是否

37. 与同学相比,我有较强的策划能力。 是否

38. 我能坚持写日记。是否

39. 看电影是我的兴趣之一。 是否

40. 我喜欢利用逻辑原理解决问题。 是否

41. 有时我也关注飞行器方面的知识。是否

42. 我喜欢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 是否

43. 有条件的话,我可以去听听歌剧。 是否

44. 对我来说,会计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是否

45. 我很羡慕那些优秀的企业家。 是否

46. 一般情况下,我能想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是否

47. 我对侦破题材的节目很感兴趣。 是否

48. 随便讲出一些世界名车的品牌,对我来说并不是个难事。 是否

测试完毕请在下面查看结果

测试结果和说明:

一、 请将以上测试依样在以下对应的题号内计算得分。(答“是”的计一分,答“否”的不得分。)

A艺术型( 2、4、14、17、21、32、39、43)计分

C传统型( 1、3、7、13、29、33、38、44)计分

E管理型( 5、9、11、25、28、35、37、45)计分

I研究型( 6、16、18、20、30、31、40、47)计分

R现实型 (10、12、22、26、34、36、41、48)计分

S社会型 (8、15、19、23、24、27、42、46)计分

二、 请将六种不同人格特征的得分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排在最前的就是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如遇相同的得分,表明你该两种人格类型均具备(如社会型和管理型的得分相同,表明你具有社会管理型的职业人格特征)。

在完成了上面的自测后,你就能了解你的职业人格,依此大致确定适合你的职业类型。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填报适合自己职业人格特征的专业,我们将现行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所有的11个大类(文、理科)分别列出,按各专业的职业特征与相应职业人格特征进行匹配(如你是A 艺术型的职业人格特征就对应相应的A 艺术型的专业),这种匹配是我们根据现行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参考具体专业的课程要求而做出的理解,下面仅列出各大门类中的有代表性的专业,供同学们参考。

A 艺术型: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这种人想象力丰富,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他们喜欢从事非系统的、自由的、要求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教育学: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所有专业、艺术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 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旅游管理;理学:地理科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广播电视工程、土建类所有专业、测绘类所有专业、轻工纺织食品类所有专业、航空航天类所有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农学: 园艺、园林;医学: 医学影像学。

C 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这种人易顺从,能自我抑制,想象力较差,喜欢既定、有秩序的环境。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愿意从事那些需要按照既定要求工作的、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刻板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经济学类所有专业;法学: 法学类所有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教育学: 人文教育、特殊教育;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所有专业;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劳动与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学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工程力学类、生物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森林工程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医学类所有专业。

E 管理型: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这种人喜欢支配别人,有冒险精神,自信而精力旺盛,好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愿意从事那些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活动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 特殊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所有专业、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公共管理类所有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天文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所有专业;工学: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 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法医学。

I 研究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这种人有强烈的好奇心,重分析,好内省。比较慎重。他们喜欢从事有观察、有科学分析的创造性活动和需要钻研精神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类所有专业;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税务、网络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所有专业、社会学类所有专业、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社会体育;文学 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中医学类所有专业、药学类所有专业。

R 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的、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能按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工作。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传播学;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 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类所有专业。

S 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这种人乐于助人,善社交,易合作,重视友谊,责任感强等。他们希望从事那些直接为他人服务 为他人谋福利或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宗教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类所有专业、治安学;教育学:教育学类所有专业、体育学类所有专业、其他教育学类新兴专业;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学: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好了,测试做完了,同学们对今后的填报志愿大致有个底了吗?衷心祝愿2013年的高考生都能美梦成真!成就人生!

(来源:互联网)

第4篇:【鲁东大学排名】鲁东大学特色专业-鲁东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鲁东大学排名】鲁东大学特色专业-鲁东大学录取分数线

鲁东大学是坐落于渤海之滨的东方高等学府,山东省省属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鲁版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学士学位授予权体系,是全国23所具有公派本科留学生资格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可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全国200所高校之一。 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院(烟台)并入烟台师范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师范院校的积淀,使得鲁东大学有较好的文、理科专业的底子。 鲁东大学人才辈出,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东方语言研究所所长袁博平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从鲁东大学走向世界。迟浩田盛赞鲁东大学是“办高水平大学,育高素质人才”,王蒙

盛赞鲁东大学“人杰校灵”。

鲁东大学招生网站:

第5篇:【南通大学排名】南通大学特色专业-南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南通大学排名】南通大学特色专业-南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南通大学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有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设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合并组建以来,共承担“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26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华医学成果奖、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在SCI、EI、CPCI-S、CSSCI上收录及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教学科研人员近2200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7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行,加快推进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通大学历史沿革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啊创办,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南通学院被迫停课。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复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1958年,南通医学院归属江苏省管理。1978年9月,隶属关系改为由交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领导为主的体制。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

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是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范专科学校”校名。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1982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并,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

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招生网站:

第6篇:【贵州大学排名】贵州大学特色专业-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贵州大学排名】贵州大学特色专业-贵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停办,在其原址建立贵州农学院,1958年恢复重建贵州大学,同年建立贵州工学院。1997年8月,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贵州大学,成为贵州省唯一按“211工程”框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教育部在西部省(区)重点扶持的大学之一。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贵州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贵州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校名几经更迭,校址几度变迁,历经沧桑,但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己任,学校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凝炼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教育20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53人,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外国留学生5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学校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1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建设了38个优势特色专业,其中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3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示范性专业17个。现有专任教师237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 100

1人。师资队伍中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60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0人;全国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33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人。校园占地面积252.46万平方米(3786.89亩)。校舍建筑面积89.2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9.67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实验室8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07个。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213.27万元,各类教学实验室配置完善,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总量381.31万册,电子图书160.34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贵州主节点,校园网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21.02万平方米,建有省内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一座。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5.87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52.73个、语音室座位数9.87个。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教改立项247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87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了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教材123部,获省级奖6部,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教务处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称号。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88项,省部级课题1019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70项,出版学术专著212部,发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

595篇。2006年获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公开出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高校中唯一的出版社。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设立为十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00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D. 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等700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里奥纳多·林朵伊(Lenoard F..Lindoy)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创建良好整洁的校园文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2008年在贵州省高校首届“优美校园”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贵州大学招生网站:

第7篇:【东北电力大学排名】东北电力大学特色专业-东北电力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东北电力大学排名】东北电力大学特色专业-东北电力大学录取分数

线

东北电力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著名旅游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突出“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

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东北电力大学招生网站:

第8篇:【清华大学排名】清华大学特色专业-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清华大学排名】清华大学特色专业-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

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清华大学招生网站:

第9篇:【汕头大学排名】汕头大学特色专业-汕头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汕头大学排名】汕头大学特色专业-汕头大学录取分数线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座落在海滨城市汕头的西北区,学校占地面积1920.18亩,建筑面积44.84万平方米。

汕头大学招生网站: http:///daxue-jianjie-1835.html

上一篇:校园文化长廊解说词下一篇:第3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