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与实施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和谐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民主、平等、和谐、协调的课堂环境中合作地学, 主动地学, 探究地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高昂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自主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 开发和提高自我潜能和能力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 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非常重要。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笔者现就自己的听课情况和教学经验来谈谈认识。

1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层认识

传统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以考试分数及排名为主要的评价手段, 从而导致的是竞争型课堂目标。在这种目标中, 学生如果想获得优胜, 就必须击败对手, 竞争的结果肯定是少数人获胜, 而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一部分失败者对学习失去信心, 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逃避学习, 最终成为后进生。还有一部分学生,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 每次的失败对他们来说, 都是刻骨铭心的, 这种对失败的长久记忆, 造成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心情紧张、胆怯和缺乏勇气。致使他们长期在失败和成功之间挣扎, 对学习产生本能的恐惧和焦虑, 长此下去造成应变能力差, 思维障碍越来越多, 更严重的是诱发心理疾病。

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的班级教学的竞争型目标转变为合作型目标, 组员之间彼此交流和合作, 共同努力参与竞争, 共同承担失败, 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竞争是来自与小组之间, 减少了群体的压力, 消除了竞争失败的恐惧。同时, 也给学生提供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倾听他人的意见, 互相提出质疑。整个学习活动是在充满温情和友爱的过程中进行的, 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归属感。在生生交流合作中, 逐渐培养学生沟通、理解及合作的技巧, 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比如, 有些学生在接受性学习中反应的比较慢, 但在小组学习中则表现的尤为活跃, 充分表现出他们善于创新的才能, 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另外有时候为了捕捉一个好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 思考者常常会出现残缺不全、不连贯和具有高度情境性的语言, 在教师和全班同学面前由于群体压力很难把这种“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 而在小组中思考者可以借助动作或其他方式, 通过交流使小组成员心领神会。再加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补充, 就能把一个独到的见解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个体独立思考后进行的, 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不同, 在交流中使学生感觉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在小组中学生既能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又能在听取同伴意见中获得灵感。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不仅仅是成就一个较完美的作品或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 更富想像力,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2.1 分组与评价

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 让他们一起学习。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合作, 即使知道也不一定去做。把学生安置在小组中学习与在学生中构建合作性学习并非一码事。合作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距离上与其他学生靠近, 或者让学生一起讨论学习材料, 互相帮助, 或一起分享学习资料。虽然这些方面都很重要, 但对合作学习来说仍然不够。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的数量一般是4至6个。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能力、学习进度和其他品质最好各不相同。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感觉更加良好, 容易接纳他人, 使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更容易提高他们的成就。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有责任感, 乐于承担个人与小组的义务与责任, 支持和鼓励其他成员, 乐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辅导以及合作。个人所获得成绩是基于小组的整体成就。就像一场运动会, 小组获得一个集体的得分, 从而获胜或失败。当然这种安排通常会增加小组成员的压力, 每人不仅自己要做得好, 而且还要很好地帮助其他小组成员。

2.2 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 师生共同梳理, 整合问题。如在教学《检阅》一课时, 我与学生共同整合了三个问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 但是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孩子们遇到了一件什么棘手的事?”“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然后,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组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样, 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 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明白如何学习,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反思不足

接受性学习的课堂, 学生听课情况和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 教师可通过观察、板演或课堂练习来了解, 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 教师比较难把握, 因此,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常要求每个小组设一个记录员, 负责记录每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定期设计调查表让学生填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反思不足之处, 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 促使每个小组改进, 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儿童如何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 教育就不能成功。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机会, 我们教育者要善于把握机会, 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达到真正实质有有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 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 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上一篇:论文写作技巧——题名下一篇:急诊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分布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