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设计流程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问卷设计流程

电子问卷的设计

摘 要: 本文在介绍电子问卷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提高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子问卷 《市场调研》 实验教学

电子问卷作为网上访问的重要信息载体,随着网络调查的普遍运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调研》的实验教学,主要教授学生学习如何设计电子版调查问卷,掌握在Excel工作表中制作问卷各类题型的工具和方法,并学会建立控件与单元格之间的连接。该实验课程简便易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教会学生运用熟悉的Office软件学会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录入和统计。

一、实验准备

1.实验条件。

本实验课程需申请使用计算机实验室,进入“凌波多媒体教学网”,学生可以在“学生端”听课,教师也通过“教师端”实现对学生的统一控制。

2.课时分配。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同时充分考虑上机实验课程的特殊需要,教师可以安排6个学时。

第一次课可以基本完成“电子问卷的录入”的教学,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问卷结果的记录由于引入了VB程序,难度较大,因此在第二次课上课将学生练习的时间适当延长,练习总时长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前两次课的内容,第三次课可先安排学生进行练习操作,再进行数据统计工作的教学。

二、实验过程

1.电子问卷的录入。

(1)设计问卷内容

此部分使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调查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问卷设计和态度测量的知识进行文字版问卷的设计。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强化问卷设计的知识,又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步骤提供很好的问卷素材。在实际的网络问卷调查中,问卷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向工作表中输入调查问卷

问题和答案的录入是电子问卷的灵魂,所以该部分是教学重点,但难度不高。录入时主要使用Excel,工作表菜单中的“绘图”和“窗体”工具。其中,“窗体”工具是学生们比较陌生的工具选项,有必要进行重复讲解。在工具介绍时,教师一边通过PPT讲解一边在Excel窗口下进行操作演示。在完成各类题型的设计后,教师应迅速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验。

(3)试填调查问卷

为了保证电子问卷能够正常运作,需对问卷进行试填。部分试填工作完全可以在操作演示中得以实现。由于计算机的高速运行,学生难以察觉到试填的效果。教师应该给学生以相应的提示。

(4)保护调查问卷

问卷的保护是为了保证被调查对象只能对问卷进行填写,而不能对其进行编辑。该步骤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菜单中的“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选项。在涉及开放式问题的问卷编辑中,还需要使用“工具-保护-允许用户编辑区域”这一特殊的命令。在实际的电子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拒绝填写开放式问题的情况较多,开放式问题往往收效欠佳。但是为了同时掌握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大类问题的设计,教师仍应坚持为学生进行讲解。

2.问卷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1)制作问卷结果统计表

这一实验步骤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电子问卷的自动记录功能如何实现的问题,这是整个实验教学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对问卷结果自动统计的整个思路进行重点解释,并通过重复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如有必要,可请具备较好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力的学生作为助教。

本部分教学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的批注功能作为辅助,操作较简单。

(2)建立统计表格与问卷之间的联系

建立结果统计表格与电子问卷之间的链接是实现问卷结果自动记录的关键所在。教师需再次重复介绍问卷自动统计的整体思路。需要指出的是,多项选择题的记录结果值有两种显示形式:“TRUE”或“FALSE”。但当单元格的内容宽度大于给定的列宽时,数值会显示为一个或一连串的“#”字符。学生看到这种结果时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应在这方面予以提示。由于此部分的操作需在不同工作表之间频繁切换,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重复确认互建链接单元格的位置。

(3)实现对问卷结果的自动记录

通过上一步骤,问卷结果的自动记录基本可以实现,为调查的“保密性”原则提供了技术支持。接下来,操作者还必须隐藏前面已经制作好的引用选项、结果记录和结果统计作表三张“sheet”,以保证被调查者只能看到和填写电子问卷。这项工作称为问卷工作簿的“封装”。

(4)使用电子问卷进行调查

上述步骤完成之后,使用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的工作就可以正式进行了。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被调查者进行随机填写和提交问卷。值得注意的是,点击“提交”键的次数决定了结果统计表中问卷的份数。

(5)统计调查结果

由于问卷统计中应用大量的频数分析,教师需要特别教授Excel中的“COUNTIF”函数。同时对于常用的SUM、EVERAGE、MAX等统计函数做相关的复习。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差异,个别学生对上述统计函数非常陌生,教师有必要单独指导。

(6)将统计结果制作成图标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将其制作成图标的形式。图表的制作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作简单回顾即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柱状图为例,为学生演示将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整个过程,学生再根据自身需要制作其他类型的表格,以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

不同题型的设计和问卷结果的自动记录为教学重点,后者也是难点。Excel中的菜单工具的使用,数据统计函数的复习等知识不作为教学重点,简略介绍或操作示范一遍即可。

2.Excel界面下菜单工具的调动。

学生对“窗体”和“批注管理”两项工具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安排3—5分钟让学生进行熟悉,并提示学生每次实验操作前均要自行调出。

3.在问卷中添加“提交”按钮,并进行宏的录制。

这是整个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VB窗口中编辑宏时的常见问题总结如下。

(1)由于VB中整型变量的定义和程序本身是用一条线默认隔开的,很多学生会直接录入正式程序,而忽视整形变量的定义操作。

(2)正式程序模块中所默认的“SUB—END”程序,学生通常会对按钮名称进行修改,同时编辑VB程序中的按钮名称。这样的操作会导致VB程序与按钮不对应,进而不能实现程序的正常运行。

(3)录入时对汉字、字母和符号的处理问题。输入法状态选择、标点符号标注等任何一个小细节均会造成程序无法运行。

(4)VB操作界面下,刚录入的程序可以实现格式上的自动调整,教师应提醒学生不需进行任何重复修改。

(5)程序运行时常出现下标越界等错误,这与学生设计的结果记录表的行列设置有关。教师可从这方面出发为学生解答,提醒学生不能简单复制或抄录教师给出的例子。

通过该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调查问卷这种交互式工作簿的制作方法。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针对问卷中某一题可能漏选的问题,问卷的“提交”按钮的程序中再加入一条出错信息,提示漏选的题口,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完整性。

再如现已完成的问卷没有记忆功能,问卷在每次打开后都会重新刷新记录。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参照VB和其他方面的资料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对其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文,耿建业.Microsoft Excel在市场与销售工作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王东,潘绥铭,黄盈盈.试论电脑辅助调查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8,(7).

[3]郭强.网络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薄彩香

第2篇:项目融资模式调查问卷设计

摘要:以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馆使用者需求的调查问卷为例,对项目融资模式调查问卷如何更好地设计进行探讨。通过从调查问卷的前言、内容、其他三部分论述调查问卷在结构设计上的关键问题,从研究项目融资模式的问题上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从问卷的内容和形式突出调查问卷的特点、原则及要求。

关键词:调查问卷 项目融资 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题目和前言

调查问卷的标题一般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题目措辞应该尽量运用中性词,避免使用导向性或暗示性语言。比如“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馆使用者需求的调查问卷”,此调查对象为体育馆的所有使用者,调查内容为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调查问卷的前言主要告知被调查者调查的目的以及相关说明等。语言要简练,文字不要太多,能说明问题即可。调查问卷的内容是以明确调查目的为基础的,然后才是讨论为什么调查,调查需要了解什么。在此问卷中我们的前言就遵循了以上原则,“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项目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组,此课题是天津工业大学创新性实验的项目,探究我校体育馆建设的可行性融资方案。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项目融资的手段对体育馆进行建设。我们想通过此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案,为学校解忧,为同学提供方便,对完善我校整体建筑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您填写的调查问卷,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来更好的融资方案。调查可能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请您认真填写,感谢您的配合。”前言能向被调查者交代调查人的背景,调查的项目和目的,并且希望被调查者积极配合。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

调查问卷的内容即调查的具体项目,是调查问卷的主要部分。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意见、观念、习惯、行为和态度等问题,可以是抽象的观念,如被访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与各种取向等;也可以是被访者具体的某种习惯、行为等,但是应该避免的是在调查内容上出现使被访者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并且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力求简单清楚,避免使用模糊的或专业技术性术语及导向性语言;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问题或双重否定性问题;问题要具体,不提出那些抽象的、笼统的或定义不明确的抽象问题。

(一)初步制作

对体育馆的融资首先我们应该确定体育场馆使用者的需求与他们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据此我们需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足够的、真实的、有效的信息为我们体育馆门票定价以及融资活动和策略奠定基础。所以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决定项目的成败,其较科学的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是我们的设计步骤:第一步,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的信息资料。设计人员对调查目的越明确,对体育馆建设融资情况研究越深入,问题界定就越准确,就越有助于提高问卷设计质量。在问卷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是否做到了准确地反映调查主题和调查目的,凡是不能体现调查主题或与调查目的无关的问题都必须舍去,以免问卷复杂、数量过多,也会使其有效率降低。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的信息资料。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估算体育馆对学生服务所得到的收益,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到合理的门票价格并估算出一定时间段内去体育馆锻炼的人数,确定体育馆的门票收益,为体育馆建设做好决策。同时我们参考了很多高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我们学校和周围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且注意了问题设置的必要性。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估算体育馆对学生服务所得到的收益,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到合理的门票价格并估算出一定时间段内去体育馆锻炼的人数,确定体育馆的门票收益,为体育馆建设做好决策。同时我们参考了很多高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我们学校和周围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且注意了问题设置的必要性。第二步,确定问题的顺序。调查问卷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所谓开放性问卷是指不事先给出问题的选择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自由作答的一类问卷。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答案;可在潜在的回答类型或答案太多以至于无法列入问卷之中时使用;可以让被调查者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适用于那些不好简化为几个小问题的复杂问题。它的主要不足是数据不好处理。所谓封闭性问卷是指一种已经明确给定问题可选择答案的问卷。它的优点在于:回答标准化;使调查对象易于作答;答案比较完整;结果易于处理。它最主要的不足是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数是调查人圈定好的,信息获得相对比较少。在实际调查中更多的问卷调查设计包含开放性和封闭性两种类型的问卷,我们根据问题的顺序适合被访者回答以及便于整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因素,采用了开放式结合封闭式,从而使问卷更好的反映出被调查人的真实意图。

首先,我们在开头先阐述清楚我们的调查目的及原由并且渴求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然后为了估算出到体育馆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对被调查者对运动的偏好、频率进行调查,如“您一般一周去几次体育馆进行游泳锻炼 :夏季()次,冬季()次”,“如果学校建成体育馆(可游泳及健身)后,您是否去体育馆进行体育锻炼”两个问题的设定可以获得锻炼人数的比例。“如果您去学校体育馆进行游泳锻炼,每小时最高收费多少元您可以接受?”是对体育馆使用者愿意承担的价格提问,这样可以作为确定体育馆的收费标准的参考。“除了游泳和健身外您还希望到体育馆进行什么运动”、“你希望体育馆内有哪些教学项目”是对人们愿意从事的体育锻炼的设施的需要的调查,进而提高体育馆的人性化服务水平。“您还希望体育馆为您提供哪些服务?”是对人们希望的其他的服务的询问确定其他的收益方式。为征求意见所设计的开放性试题“您对我校体育馆的建设和服务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您提出来”可以更好的完善问卷,集思广益,有利于体育馆建设的改进。

(二)修改

问卷预测试是指在问卷设计初步完成后,问卷尚未正式定稿印刷之前,就问卷初稿进行一定数量的试访问。问卷预测试的被调查者必须符合调查要求,通常选取10~20个样本单位进行试访问即可。问卷预测试是检查问卷质量及提高问卷设计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且简便的好方法。所以我们在完成了初步问卷设计以后,没有立即分发,而是在同学间小范围内进行一次试测。检验问题的表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设置不合理的选项,是否有漏掉的问题等。

在初步设计出的问卷在调查中发现了我们一些设计时没有想到的问题,例如,由于一开始未考虑到男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偏好问题,未设置性别的调查。经过测试最终在问卷内容中添加了关于询问被调查者性别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更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到场馆使用者的需求与偏好;有些问题的选项设置不完善,例如,我们意识到游泳的顾客每周游泳的次数受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将原来游泳次数问题的选项中增加了‘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标准来供被调查者选择,让题目更清晰,调查结果更明确。进行预测试能及时发现问卷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也能预测出问卷完成的时间长度(一般的调查问卷填写时间不宜过长),设计人员可根据预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问卷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在1~2次,或者更多次预发和修改之后即可交付印刷。

(三)最终定稿

定稿时,问题形式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合理的形式选择与处理应使被调查者愿意,并且以最小的努力就能提供客观真实的答案。问题形式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问题中包含过多的计算。问题的设计应着眼于取得最基本的信息,计算应在数据处理阶段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的负担。(2)避免单纯依靠被调查者的记忆回答问题,应提供一定的提示或选择。遗忘和记忆的差错导致被调查者无法提供全面和准确的资料。例如,很多人都不能直接回答“你希望体育馆内有哪些教学项目”这个问题,但要是提供可供选择的选项,回答则容易并准确得多。因此这类问题应采用封闭式而非开放式。(3)避免直接提出窘迫性问题。窘迫性问题指应答者不愿在调查人员之前作答的某些问题,如私人问题,不为一般社会道德所接納的行为(态度) 或有碍声誉的问题。这类问题直接提问往往会遭拒绝,因此应改为采用非直接、联想式提问。

我们听取群众的意见后通过以上的修改,再进一步完善问题的具体性和避免诱导性语言等方面的内容,从而确定问卷,对全校师生进行随机调查。

三、调查问卷的其他部分

调查问卷除上述构成的内容外,还有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情况、调查的地点、时间和结尾等部分。由于我们此问卷主要针对学生发放,所以只对性别方面进行了询问。另外为了提高调查信度,问卷一般采取不署名的形式,在调查前要向被访相关人员做出解释,说明调查不对其自身产生任何影响,并希望填写真实。

总之,问卷调查正是具有客观性和能够弥补客观性统计指标不足的优势,才会被广泛采用。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人们的主观看法,如果调查问卷设计规范、合理,其调查结果就能够在大体上反映社会大众的心态这一客观现实的;在分析问题时,将量的分析和社会大众的心态相结合可以完善客观统计指标。为了充分发挥问卷调查的作用,我们期待着问卷设计的水平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欧亚,马杰.浅析高校融资渠道建设——北京印刷学院融资渠道建设设想[J].北京印刷学院,2011,(1):65-67.

[2]周恩荣.设计调查问卷的关键点[J].科技信息,2008,(29):18-19.

[3]魏乾梅.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下高校融资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3):105-106.

[4]孙凌峰.浅谈高校融资渠道[J].中国总会计师,2010,(3):40-41.

[5]赵芸.调查问卷的设计[J].今日科苑,2008,(4):209.

[6]贾晔.浅谈市场调查问卷设计[J].大众商务,2010,(10):54-57.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李广政 王玥琦 王龙山 许尧 丁飞

第3篇: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问卷调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是,在国内对于网络问卷调查本身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文章的研究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的部分规律,并试图以应用案例的形式予以验证。

【关键词】网络问卷调查;规划;设计;实施;案例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问卷调查逐渐兴起并且不断完善。由于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问卷调查具有自愿性、经济性、时效性、方便性、匿名性等诸多优势。

网络问卷调查是在网上发布问卷,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填写问卷,完成调查。根据所采用的技术,网络问卷调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站点法,即将问卷放在网络站点上,专门供被调查者来填答问卷,被调查者只要在网页上点选各题选项再点击“提交”按钮,即可完成整份问卷的填写;另一种是用电子邮件将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但随着现在网络垃圾文件和病毒文件的增多,人们对垃圾文件没有好感甚至心怀戒备。因此,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的调查问卷,可能由于被调查者对垃圾文件的厌恶和对病毒文件的恐惧,看也不看就从被调查者的电子信箱中被“永久删除”,使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整个网络调查项目的完成。正因为如此,有专家预测,网络调查中电子邮件问卷的应答率会越来越低[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的是第一种方式,即站点法网络问卷调查。

目前,国外学者对网络问卷调查进行了很多个案研究。如果在Science Direct、Academic Search Premiere等数据库中输入Web Questionnaire Survey作为关键词,可以查找到上百篇相关文献,其中大多数研究是针对网络问卷调查的各个设计环节,例如,网络问卷的分页和滚动设计[2][3],如何将对话机制的特性引入网络调查[4],网络问卷中开放型问题的设计[5],网络调查中的混合式邀请[6]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问卷调查的回复率和准确性。而在国内,关于网络问卷调查的研究还比较少,内容也集中在网络调查的特点分析和网络调查的系统开发上[7],而原创性的实证研究尚属凤毛麟角,因此通过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可以发现,与网络问卷调查相关的论文被中文核心或CSSCI期刊采用的数量很少。本文是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诸多个案中归纳总结出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环节需要遵循的规律,从而为网络问卷调查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参考。

一 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

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似,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也包括很多内容,它不仅要明确调查目的和作用、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还要确定调查中的抽样方式、数据汇总和上报的流程、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怎样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等。限于篇幅,本文研究者主要分析网络问卷调查的独特之处。

1 确定网络访问目标

在确定网络要访问的目标时,需要分析调查对象是否上网、网民中是否存在被调查群体,以及规模有多大,只有网民中的有效调查对象足够多时,网络问卷调查才可能得出有效结论。

2 编制调查内容

该步骤是对研究内容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即将所需要的项目系统地编排在问卷中,它主要涉及问卷主题及长度。问卷主题对网络问卷调查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调查对象对问卷主题感兴趣时,就会有更大的意愿来完成问卷;而回复时间小于或等于十三分钟被认为是获得高回复率的理想问卷长度[8]。另外,由于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网络问卷内容可以采用分层编制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过滤性的调查活动,因为有些特定的问题只限于一部分调查对象,故可以借助层次的过滤寻找合适的回答者。

3 选择可靠性高的网站或服务商

网络问卷调查区别于传统调查方式之处,在于它可以依靠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来实施调查方案。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站或服务商,毫无疑问能够保证一定的访问量,从而减少调查数据丢失,有助于提高调查的可信度。目前,就国内而言,如搜狐、网易、新浪、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等都是访问率较高,较为稳定的站点,比较适合担当此类角色。另一方面,与权威机构合作建立专门的网络调查网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增强调查的可信度,而且也可以对网络调查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参与的热情。

二 网络问卷调查的设计

网络问卷调查的设计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从问卷页面的布局、版式的设计、颜色的选择,到技术手段的使用,都是以往研究中比较关注的细节。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内容呈现方式、对话机制、开放型问题设计等下述内容:

1 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

网络问卷调查中内容的呈现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滚动呈现和分页呈现。滚动呈现是将问卷中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一个页面中显示,用户为了阅读问题和选择答案需要不时滚动页面,在页面的末端用户最终点击“提交”按钮,将答案发送到与网页链接的系统数据库中,这与邮寄一封纸质问卷的调查行为相似;分页呈现是将问题分别显示在一个个带有“上一页”、“下一页”、“提交”按钮的单独页面,在回答下一个问题之前必须点击“下一页”按钮,这类似于采访式问卷调查。

对于这两种呈现方式,研究者们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Dillman教授[2]认为,因为滚动呈现只需要提交一次答案,节省了与服务器链接的时间和计算机资源;另外,由于所有的问题都在一页上呈现,用户会有更好的语境理解。而Peytchev教授[3]则指出,分页呈现允许用户跳过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并能使用户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格式和范围上回答问题。

综合前人的结论,本文的研究者建议当问卷中问题的数量较少时,可以采用分页呈现的方式,它将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回复率;当采用滚动呈现时,一定要创建垂直滚动的方式,避免水平滚动的方式。

2 对话机制的设计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Conrad教授[4]受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中协作观点的启发,对如何将对话机制引入网络问卷调查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者把网络问卷调查看做是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对话,系统的工作步骤是呈现问题和解释说明,督促用户回答;而用户的工作步骤是单击继续、阅读问题、提出请求、输入答案。这样的互动模式使得网络问卷设计者能够将传统访谈式中对话的优点应用于网络问卷调查。

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根据对话机制的特性开发了两种将解释说明引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是用户启动方式,即当用户意识到需要系统提供解释说明时,就直接向系统提出请求,系统将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解释说明;第二种是系统启动方式,即当系统判断到用户对某个问题有误解时,系统主动向用户呈现该问题的解释说明。

实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系统不提供解释说明的情况,这两种将对话特点引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都能提高用户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相应地提高答案的可靠性;(2)解释说明的显示增加了用户的应答时间,这可能降低网络问卷调查的完成率,但却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3)数据表明系统启动方式比用户启动方式更能提高用户应答的准确率。

3 开放型问题的设计

所谓开放型问题,就是在设计问题时,只提供问题而不规定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开放型问题的缺点十分明显,例如答案参差不齐,整理困难,拒答率高等,因此在设计问卷时,一般用得较少,并放在问卷的最后。但开放型问题可以让用户自由回答,信息量大,常常可以让问卷设计者获得意想不到、富有启发性的回答,所以研究者对如何提高网络问卷调查中开放型问题的应答质量也颇为关注。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Smyth教授等人[5]根据前人对纸质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网络问卷调查中开放型问题的两个假设,即(1)增加开放型问题应答框的大小,是否会提高应答质量?(2)题干中增加开放型问题重要性的说明,是否会提高应答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增加开放型问题应答框的大小,能提高用户的应答质量。如果在题干中附加“您的回答可以不受应答框大小的限制”,将进一步提高用户答案的长度以及答案中主题的数目。当然,应答框的大小也应根据期望答案的长度和类型合理设置,不应无限制地增大;另外,在题干中增加开放型问题重要性的说明或提示用户“须花时间仔细回答”,都将明显地改善用户对开放型问题的应答质量。

三 网络问卷调查的实施

当问卷调查成功地上传到网站,并正常运行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它发送到受访者的手中,并从受访者那里回收数据。这个过程涉及四个主要有关问题:即抽样手段、联系方式、奖励策略、数据收集。

1 抽样手段

与传统的调查方式一样,网络问卷调查也可以分为非概率抽样调查和概率抽样调查。其中,非概率抽样调查主要有以下方式:偶遇抽样法,即在门户网站随意发送Pop-up式调查问卷给访问该站点的用户;滚雪球抽样,即先从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非概率抽样调查过程中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有重复入样问题,也就是有的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调查以后,下次还可能重复作答。解决这个问题有时采用IP 地址确认法,即对于重复的IP地址只允许回答一次,但是这不可避免地排斥了在同一局域网内,使用网关登陆的用户,所以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精确度要求比较高,又不希望调查样本出现遗漏情况的调查,可以建立样本库,采取概率抽样调查的方式。例如国外有的调查公司通过高访问率的站点,经过个人资料注册,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志愿者数据库,在进行某项调查时根据数据库中的某些特征值来随机抽样。这样做可以使抽样框尽可能与目标总体相接近,从而减少调查中的抽样框误差;另外,由于上网者是自愿成为数据库中的一员的,他们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可以降低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2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是为了发送信息给受访者通知他们即将到来的调查或提醒他们去完成调查。在网络调查中有各种联系方式,例如纸质邮件、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据相关论文显示,在网络调查中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是电子邮件,但这种方式因为垃圾邮件过滤器的逐渐推广而越来越受限制。研究表明,利用纸质邮件、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组成的混合式联系方式效率较高。

例如,美国艾奥瓦州大学的Porter教授[6]对网络问卷调查中的混合式联系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选择了两个各包括3000名被试的样本,第一个样本中的被试与Porter教授所在大学的关系比较松散,这部分被试以往对艾奥瓦州大学所发送问卷调查的回复率一般为15%左右,第二个样本中的被试由艾奥瓦州大学毕业的校友组成,他们与艾奥瓦州大学的关系比较紧密,该部分群体对母校发送问卷调查的回复率大约为55%。实验开始的第一天,通过纸质邮件向所有被试发出邀请,第三天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邀请,第六天发送链接问卷所在网址的电子邮件,同时通过纸质邮件再次提醒,第九天向无回应的被试发送电子邮件进行提醒,第十五和十九天,发送短信提醒。实验结果表明,网络问卷的回复率得到明显改善,第一组被试的回复率从15%提高到了22%,第二组被试的回复率从55%增长到64%。

3 奖励策略

传统调查中的奖励策略也经常应用在网络问卷调查中,但是由于网络问卷调查的自身特点,这些奖励策略的效用会与传统调查有一些差别。一般,网络问卷调查所应用的奖励手段应该是在电子环境下容易获得的方式,例如,出于安全角度考虑,电子礼品券往往倍受推荐,因为电子礼品券不需要受访者的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笔者从相关文献中获知,网络问卷调查的奖励方法有如下分类:按照提供奖励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奖励和事后奖励;按照奖励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其中物质奖励又可以分为现金奖励、实物奖励、虚拟奖励;按照奖励获得的概率来分可以分为必然奖励和或有奖励[7]。与传统调查结果一致,在网络问卷调查中像彩票抽奖等事后奖励方式对回复率的提高帮助不大,现金奖励对回复率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它奖励手段,但奖励的金额与回复率之间并不以线性方式呈正比[8]。

4 数据收集

(1)数据的时效性

网络问卷调查的运作时间短,大部分都是实时进行,而且对调查信息的检索和处理基本上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从而大大节省了数据录入和整理的时间,略去了传统调查方式中许多繁杂的环节,便于调查者尽快获得所需结果,增强了调查的时效性。

(2)数据的安全性

网络问卷调查得以实施的前提是要保证调查数据的安全性。由于网络调查自身的特点,安全性问题重则导致一次调查的失败,轻则导致用户重复答题、未接受的调查对象闯入等影响调查质量的问题。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开发身份识别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例如,开发一次性密码加密技术,使得在认证过程中,不仅用户和服务器不保留密码,而且密码也不会出现在传输线上,有效防止黑客盗取密码,干扰调查工作。其次,注重提高调查工作者的网络道德修养,如在用户身份被确认合法后,对该用户进行文件和数据操作权限的限制,防止个人资料泄密,保障用户隐私权。可以确信,伴随着网络安全性的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的积极性必将显著改善。

四 网络问卷调查的应用案例

本案例的研究主题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已经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它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国民信息素养的构成。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能力结构呢?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发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给出的答案似乎并不一致。而本案例试图在遵循网络问卷调查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获得高质量的回收数据,总结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以供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探讨。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山东省的三个城市进行调查。首先,通过三个城市教育人事部门的数据库,获得了在职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调查对象共306人,其中教龄在15年以上,职称为中教高级,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在3次以上的高级教师53人,教龄在8-15年之间,职称为中教一级,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在1次以上的中级教师138人,教龄在8年以下,职称为中教二级的初级教师115人。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所有调查对象都具备非常便利的上网条件。

2 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的调查工具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量表。该量表的设计经历了以下步骤:

(1)理论建构:研究人员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对量表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根据陈梅和李龙[9]的观点,量表的维度划分为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应用和开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四个维度,具体的题目数是32个,问卷采用Likert 5点量表的形式。

(2)预调研:研究人员将问卷的初稿放在网上,选择了30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预调研。通过预调研,剔除了不可靠和有异议的题目,并根据调查对象的反馈意见明确了需要提供解释说明的题目,以及网络问卷调查中开放型问题应答框的大小。

(3)问卷终稿:问卷的终稿包含了26个题目,问卷的题目采用分页呈现的方式,系统为其中的11个题目提供了解释说明,调查对象在需要时可采取用户启动的方式获得该解释说明,问卷末尾有一个开放型问题,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回复率,研究人员在开放型问题的应答框旁注明“该问题很重要,希望调查对象能花些时间仔细应答”。

(4)时间测试:研究人员将问卷的终稿放在网上,另外又选择了30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问卷的填写。根据系统记录的信息发现,调查对象完成网络问卷的时间介于9-15分钟之间,这说明该问卷内容基本符合理想网络问卷的长度。

3 调查过程

在正式调研的阶段,处于稳定性和便捷性的考虑,研究人员将问卷放在了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网站上(http://www.cbxy.sdnu.edu.cn)。此外,在与调查对象联系的过程中,采用了与本文前面所叙述的美国艾奥瓦州大学的Porter教授实验中相同的步骤,即纸质邮件、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组成的混合式联系方式,略有不同的是,在第一天通过纸质邮件向调查对象发出邀请的同时,附带了一套山东师范大学校园风光的精美卡片,作为对调查对象的事前奖励。

4 调查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填写的信息被实时存放在系统后台的Access数据库中,只有研究人员有查看的权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发现,306名调查对象中有272人填写了该网络问卷,问卷回复率高达88.9%,问卷中开放型问题的回复率是48%(有146人填写了该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55,其各个题目与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显示出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如此高的回复率和数据回收质量,一方面是由于研究人员遵循了网络问卷调查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规律,另一方面,很多调查对象与研究者所在的学校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如本科、研究生毕业于该学校或曾在该学校接受过短期培训等,这也大大提高了调查对象填写网络问卷的积极性。

五 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者总结了网络问卷调查的大致流程,并试图以实例的形式加以验证。毫无疑问,文章的内容是粗糙的,部分内容在不同的情境、领域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而要想深入挖掘、探索网络问卷调查的内在规律,必须在后续的工作中经历大量细致、严谨的实证性研究,才能使网络问卷调查的各个环节趋于完善。因此,本文的作用仅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行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曾鸿. 从我国网民特征看网络调查方案设计[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 145-147.

[2] D. A. Dillman, J. D. Smyth. Design effects in the transition to web-based surveys[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7, 32(5): 90-96.

[3] Andy Peytchev, Mick P. Couper, Sean Esteban Mccabe, et al. Web Survey Design: Paging Versus Scrolling[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06, 70(4): 596-607.

[4] Frederick G. Conrad, Michael F. Schober, Tania Coiner. Bringing Features of Human Dialogue to Web Surveys[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7, 21: 165-187.

[5] Jolene D. Smyth, Don A. Dillman, Leah M. Christian, et al. Open-ended Questions in Web Surveys[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09, 73(2): 325-337.

[6] Stephen R. Porter, Michael E. Whibcomb. Mixed-Mode Contacts in Web Surveys[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07, 71(4): 635-648.

[7] 程都. 激励在网络调查中的效用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8] Weimiao Fan, Zheng Yan. Factors affecting response rates of the web survey: A systematic review[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0, 26: 132-139.

[9] 陈梅,李龙. 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养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9,(4):91-94.

The Layou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 Questionnaire Survey

LU HongLV Zheng-ju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收稿日期:2011年5月16日

编辑:红叶

作者:陆宏 吕正娟

第4篇:薯片调查问卷的设计流程

1. 介绍

在进行调查之前,应该先对调研需回答的问题以及根据调查结果欲做何种决策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此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的调查设计。必须掌握如下信息:

调研目的:

需要做出何种决策

调查对象的类型描述

哪些评估参数(如调查的时间跨度)

需要哪些特别的分析

应提供的关于主题背景的客户或者行业信息

为了使问卷的设计和执行尽可能有效,设计问卷时要进行一系列的决策。

问卷设置:

在赢取调查对象的配合以及搜集信息的可靠性方面,问卷的每一个要素都很重要。这些要素包括:

介绍

筛选

主体问卷

结束

确认

以下是对上述各个部分进行的讨论:

2. 调查对象的选择

调查介绍:

问卷的开头是对此次调查的介绍,包括以下内容:

强调对调查对象所付出的时间的感激

邀请参与

说明访问员所代表的公司、访问员的姓名,可能的话,说明此次调研的客户或者发起人的名称

说明这次调研主题的性质

说明此次调研活动跟推销产品无关

告知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大致需要多少时间

告诉电话调查对象:出于质量控制的目的,此次电话会被监听

以下是一个介绍实例:

您好,我是XXX公司的XXX。今天/今晚我们给您打电话是想了解您对于XXX的一些看法,而不是向您推销任何商品。这次访谈可能会占用您XXX(时间),而且为了保证质量,这次访谈可能会被监控(并录音)。很感谢您花时间配合这次调查,可以告诉我您的看法吗? 筛选

筛选是问卷调查的第一步,用以确定调查对象的资格。

避免询问跟确定资格无关的问题,对敏感性问题进行删简处理,如:您对薯片的看法。

3. 主体问卷

问卷的主体部分用于实现调研的主要目的。

问卷应该就一个主题自然展开,可以使用一些过渡句,如: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都在谈论XXX,现在我想问您一些有关于XXX品牌的问题。

前面的问题会影响调查对象对后面的问题的反应。

典型的问题展开方式:

一般类别 -> 特定品牌;

在过去的12个月里您参加过什么活动没有?您买了哪些产品?它们是什么牌子的? 评估 -> 诊断 -> 分类

您的满意度如何?您为什么满意/不满意?您的家庭收入有多少?

发散 -> 引导

您听说过哪些品牌没有?您听说过以下这些品牌吗?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问题可以用于问卷或调查,即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指调查对象的答案被局限在一定选项之类。

常用的封闭式问题有如下四种:评分量表,强制选择, 二项和人口统计问题。

评分量表问题

调查对象通过在一条直线上的适当位置做出标记来为事物评分,一条直线上通常有5-7个按序排列的分数点。

例如:

评分量表有三种:Likert量表、平衡量表和语义差别异量表。

Likert 量表

如:"使用一个标有1-5的五个数字的量表,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请您评估对以下要素几方面的满意度。"

独特的用途:评估对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整体看法,或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些特定方面的整体看法。

优点:提高分析的速度和灵活性,便于同竞争对手的比较。

缺点:容易出错;无法回答"为什么?";你必须在调查前做清楚完整的准备工作以识别出所有必须测量的方面。

平衡量表

如:"基于该产品的描述,请告诉我您是确定购买还是可能会买?"

独特的用途:试图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购买行为。

优点:提高分析的速度和灵活性。

缺点:无法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你必须在调查前做清楚完整的准备工作以识别出所有必须衡量的方面。

语义差别量表

如:"现在,我给您念一些用于描述品牌的对立词汇。在一个标注着1-6六个数字的量表上,1表示慢,6表示快,您会如何描述?"

独特的用途:可以对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直觉性或概念性回答进行评估。

优点:提高分析的速度和灵活性,便于同竞争对手的比较。

缺点:问题的抽象会导致调查对象的抵制。它并不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您必须在调查前做清楚完整的准备工作以识别出所有必须衡量的方面。

强制选择性问题 调查对象必须在一系列备选项中做出选择。

成对比较

调查对象必须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如:"当您决定要购买**品牌时,以下哪个特征比较重要?是___还是___? "

独特用途: 可用来评估事物的排序,也可以识别不同事物间的差异大小,还能对事物进行强制性区别。

优点:快,同时可以避免主观臆测和晕轮效应,对选项进行强制性区别。

缺点:对事物的数量有限制,调查对象很难作决定。它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可靠性较低。

强制偏好

调查对象必须在两个以上的选项中做出选择。

有两种类型:

强制偏好排序方式要求将所有要素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

选择性排序要求把从最喜好的到最不喜好的所有因素都找出来并进行排序。

如:"看____表单,如果您重新加以考虑,请告诉我您认为哪一个最好?

独特用途:可以确认最好的和最坏的。

优点:快,同时可以避免主观善意和晕轮效应。要求对选项进行强制性区别。

缺点:对事物的数量有限制,调查对象很难作决定。它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于那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可靠性较低。

二项问题

访问员必须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如:"在过去的30年里,您见过或者听过XXX的广告吗?"

独特的用途:有助于质量的确认。

优点:快,不存在模糊答案。

缺点:不允许模糊答案。

人口统计问题

人口统计问题只在研究结束时才提出,便于处理分析中的分类问题。

如:"您这个年龄比较喜欢哪一个类别?"" 您的学历?" "您有什么种族传统?" 独特的用途:便于调研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

优点:快。

缺点:可能会触犯调查对象,不能回答"为什么?"。

开放式问题

借助开放式问题,访问员可以获得机会进一步刺探调查对象答案之后的真实意思,但要保证刺探性的问题是开放式的。

开放式问题有两种:自由回答和预设代码的自由回答

自由回答

如:"您为什么对XXX非常感兴趣?"

独特用途:允许调查对象对重要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可以对封闭式问题加以推进,也可以汇总调查对象的真实表达。

优点:它回答了"为什么",能够充分表达调查对象对一个事物的理解。

缺点:比封闭式问题更费时,要求访问员进行问题试探并记录完整准确的答案。

预设代码的自由回答

如:"您认为这种产品的优点是什么? A. 这种产品可以单独使用 B. 使用方便 C. 效果好

D. 其他(请注明) E. 无 F. 不知道"

独特用途:允许调查对象对重要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优点:比自由回答耗用的时间少,可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缺点:要求访问员进行问题试探,访问员有可能会强迫调查对象将答案从"其他"归入前面的类别中。

其他衡量方式

属性偏好

通过与其他产品的比较来说明该产品的优缺点,还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一种产品从整体上优于其他产品。

方向性评估

衡量产品的优劣程度。

总数固定

给定一个固定的参照系,由调查对象把他认可的分值或购买机会在调查表中进行分配。

宣传系列

当测试物为印刷品、音像制品时,可以回放一些特意设定的信息以观测对它的反应。访问员可以观测到被调查人员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对测试物的友好度、重点、广告回忆、可信度、理解还是不理解、喜欢还是不喜欢以及独特性等方面的描述。

按生活方式/心理分组

调研人员可以抛开人口统计学的特征来进行分组和数据分析。I

认知/使用表格

认知/使用表格工具为调研人员提供了调查对象对一个重要品牌的认知度和使用情况(如一直在用、去年用过等)的深层次信息。

形容词表

让调查对象从中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某个产品的用户。

附加产品/替代产品

它决定了在当前购买行为框架下的产品使用目的,作为替代物的产品通常被当作被测产品的竞争对手。

4. 结束

调查结束时要感谢调查对象所付出的宝贵时间,同时提醒调查对象他的看法会得到重视,并

邀请他参加将来的市场调研。

有效期

告诉调查对象,为了进行问卷的质量检查,您会再次与他联系。

陈述示范:

作为质量控制环节的一部分,我们项目小组的某一位成员会再次与您联系并询问一些问题以对我们今天得到的信息加以确认。

在使用评分量表时,必须保证量表的肯定端点与量表的较高端点是一致的,这样就会降低分析中的混乱程度

第5篇:问卷调查流程及总结

总结

问卷设计部分

1. 问卷应填写名字,编号,方便监控,如“张**--001;李**--002”,这样以来,发放问卷

和回收问卷中就能知道究竟哪个人漏掉了

2. 问卷中的选择题应标注单选、双选和多选,在问卷开头部门提醒如何进行选择,多选题

最多课选择三个,双选最多选两个,不选和多选则本题数据无效

3.程度型选项,应设置为五个程度,如“很高,高,一般,低,很低”

4.课程选择的题目,应标注清楚,最多允许选几个,一般以3-5个为宜,可以保证选择出

来的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

5. 问卷问题的顺序,应先问一些基本问题,不敏感问题,如“学历,部门,进入公司的时

间等等”;接着问一些培训意愿度和满意度的问题;涉及到比较敏感的问题,放到问卷靠后的位置,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6. 课程选择应放在开放性问题之前

7. 为保证问卷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在问卷设计前夕,抽样面谈部分员工 调查组织部分

1. 提前一周通知至各部门负责人,邮件内容需介绍清楚调查的方式和目的,及部门负责人

和员工需要做的工作(部门负责人负责通知到部门的全部员工,问卷的下发与收集;员工负责如实填写问卷)

2. 提前三天跟各部门确定调查的具体时间,建议选择上午部门早会结束后

3. 做一个调查日程表

4. 全员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以目前部门人手和公司规模来说,可以每年做一

次调查;如果公司规模继续扩大,全员调查就很难开展,建议采用抽样调查

问卷分析部分

1. 录入选择题的数据,汇总数据后形成报告草稿;录入开放性问题,做为撰写最终调查报

告的参考

2. 数据分析时应照顾部门之间的差异。通用型和基础行的培训针对全员;技能型的培训针

对不同部门提供不同的课程,销售和客服以外的部门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可以进行部门内部分享,如分享不能满足需求,可申请外部讲师进行培训(如行业内的知名讲师) 流程

确定开始调查;制作日程表;走访;设计问卷并报审批;组织调查;数据录入及分析,撰写报告;资料存档

预备阶段

1. 与培训经理确定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作调查日程表(附件一),报培训经理审批并由

培训经理发邮件通知至各部门;

2. 确定需要的资源(人力,时间,配合的部门)

3. 面谈部分员工,针对性设置选项(主要关注的点是培训时间和培训课程)

4. 设计问卷并报培训经理审批,打印装订问卷

5. 确定参与调查人数及分布的区域,总部办公的员工填写纸质问卷,不在总部办公的员工

填写电子版问卷;

调查阶段

1. 提前三天与各部门负责人确定调查的具体时间,由培训处将问卷按各部门人数发放至各

部门负责人手中,确定收集问卷时间,一般30分钟为宜

2. 记录未填写问卷的名单和人数

3. 收集问卷,计算回收率,并针对回收率进行分析

分析阶段

1. 问卷分类,按部门将问卷分类

2. 录入数据(参考附件二)

3. 用图表汇总数据,形成报告草稿,单选题用扇形图表示,双选多选用柱状图表示

4. 根据草稿撰写报告

5. 存档全部资料

第6篇:问卷调查流程及总结

总结

问卷设计部分

1. 问卷应填写名字,编号,方便监控,如“张**--001;李**--002”,这样以来,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中就能知道究竟哪个人漏掉了

2. 问卷中的选择题应标注单选、双选和多选,在问卷开头部门提醒如何进行选择,多选题最多课选择三个,双选最多选两个,不选和多选则本题数据无效

3.

程度型选项,应设置为五个程度,如“很高,高,一般,低,很低”

4.

课程选择的题目,应标注清楚,最多允许选几个,一般以3-5个为宜,可以保证选择出来的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

5. 问卷问题的顺序,应先问一些基本问题,不敏感问题,如“学历,部门,进入公司的时间等等”;接着问一些培训意愿度和满意度的问题;涉及到比较敏感的问题,放到问卷靠后的位置,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6. 课程选择应放在开放性问题之前

7. 为保证问卷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在问卷设计前夕,抽样面谈部分员工

调查组织部分

1. 提前一周通知至各部门负责人,邮件内容需介绍清楚调查的方式和目的,及部门负责人和员工需要做的工作(部门负责人负责通知到部门的全部员工,问卷的下发与收集;员工负责如实填写问卷)

2. 提前三天跟各部门确定调查的具体时间,建议选择上午部门早会结束后

3. 做一个调查日程表

4. 全员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以目前部门人手和公司规模来说,可以每年做一次调查;如果公司规模继续扩大,全员调查就很难开展,建议采用抽样调查

问卷分析部分

1. 录入选择题的数据,汇总数据后形成报告草稿;录入开放性问题,做为撰写最终调查报告的参考

2. 数据分析时应照顾部门之间的差异。通用型和基础行的培训针对全员;技能型的培训针对不同部门提供不同的课程,销售和客服以外的部门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可以进行部门内部分享,如分享不能满足需求,可申请外部讲师进行培训(如行业内的知名讲师)

流程

确定开始调查;制作日程表;走访;设计问卷并报审批;组织调查;数据录入及分析,撰写报告;资料存档

预备阶段

1. 与培训经理确定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作调查日程表(附件一),报培训经理审批并由培训经理发邮件通知至各部门;

2. 确定需要的资源(人力,时间,配合的部门)

3. 面谈部分员工,针对性设置选项(主要关注的点是培训时间和培训课程)

4. 设计问卷并报培训经理审批,打印装订问卷

5. 确定参与调查人数及分布的区域,总部办公的员工填写纸质问卷,不在总部办公的员工填写电子版问卷;

调查阶段

1. 提前三天与各部门负责人确定调查的具体时间,由培训处将问卷按各部门人数发放至各部门负责人手中,确定收集问卷时间,一般30分钟为宜

2. 记录未填写问卷的名单和人数 3. 收集问卷,计算回收率,并针对回收率进行分析

分析阶段

1. 问卷分类,按部门将问卷分类

2. 录入数据(参考附件二)

3. 用图表汇总数据,形成报告草稿,单选题用扇形图表示,双选多选用柱状图表示

4. 根据草稿撰写报告

5. 存档全部资料

第7篇:调查问卷设计(工人)

尊敬的师傅: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建筑业从业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前建筑业工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您们对于保障的具体需求情况,为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建议。

本次调研只需如实填写,答案无正误之分,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您的个人资料我们绝对保密,感谢您的参与!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从业人员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组 南通大学建筑业从业人员保障问题研究调查小组

受访者姓名: 徐军 性别: 男 所属单位(工地): 龙信建设集团

一、基本情况

1. 您的工种( A )

A.砌筑工 B.砼工 C.木工 D.钢筋工 E.架子工 F.司机 G.焊工 H.水电工 I.小工 J.其他 2. 您的文化程度 ( C )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含职高)E.大专 F.本科 G.其他 3. 您现在的公司的资质是( A )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四级 F.无资质 4. 您的收入是否是家庭唯一收入来源( A )

A.是 B.否

5. 您结婚了吗( A )

A.是 B.否

6. 您子女个数( B )(没结婚的不填)

A.0 B.1 C.2 D.3 E.4 F.5 G.6 H.7 7. 您年龄(周岁)( D )

A.20以下 B.21-30 C.31-40 D.41-50 E. 51-60 F.61-70 8. 您的户口情况( B ) A. 城镇户口 B.农村户口

二、就业情况

9. 您从事建筑业的时间( F )

A.0-1年 B.2-3年 C.3-5年 D.6-8年 E.8-10年 F.11-15年 G.15年以上 10. 您是否与现在的企业签订过用工合同或协议(A )

A.是 B.否

11. 您到目前这个公司(或工地)的途径( A )

A.亲戚或老乡介绍 B.劳务公司派遣 C.劳动市场找的 D.自己找的 E.其他

12. 您一般多久换一个公司,劳务公司或工头( F )

A.3-6个月 B.6-12个月 C.1年到2年 D.2-3年 E.3-5年 F.5年以上 13. 您到目前这个建筑公司/劳务公司/施工队的时间( EE )

A.0-1年 B.2-3年 C.3-5年 D.6-8年 E.8-10年 F.11-15年 G.15年以上

工人适用1

14. 您打算在城里再干多久( F )

A.1-2年 B.3-5年 C.6-8年 D.如果有可能就一直干下去 E.干一天算一天 F.不清楚没想过

三、培训情况

15. 您目前的技术以何种方式获得(B )

A.职业技术学校培训 B.跟师傅学的 C.没有技术 16. 您接受培训的时间是多长( A )

A.三个月以下 B.三到6个月 C.六个月到一年 D.1-2年 E.2-3年 F.3年以上 17. 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A )

A. 是 B.否

18. 您认为接受技能培训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吗( A )

A.能 B. 不能 C. 不一定

19. 您最想学习什么技能或知识( B )

A.操作技术 B. 安全知识 C.维权知识 D.健康知识 E.其他_______ 20. 您想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吗( D )

A.愿意 B.不愿意 C.看要付多少钱而定 D.看有没有时间而定 21. 哪种培训方式最适合您( A )

A.工地培训 B.学校培训 C.自己学习 D.电视上课 E.网络上课 F.其他

22. 如果培训,您愿意个人出一点培训费吗( B )

A.愿意 B.不愿意

23. 如果政府有免费的技能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 A )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是否有空

24. 您能接受的脱岗培训时间( A )

A.一周以内 B.一个月以内 C.三个月以内 D.其他

四、工资情况

25. 单位有没有为您办理工资卡( a )

A.有 B.没有

26. 您目前的工资( )

A. 每月,B. 90 每天, C. 每年 D.其他额外的补贴或奖金 27. 您工资的结算方式( b )

A.按月结 B.按月领生活费年终结算 C.全部年终结算 D.其他__________ 28. 您的工资拖欠情况( b )

A.经常被拖欠 B.偶尔被拖欠 C.从未被拖欠 29. 在您休息的时间是否有工资或补贴( b )

A.有 B.没有

30. 您对目前的工资水平满意吗( c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工人适用2

五、社会保障情况

31. 现有的保险(可多选)( a )

A.工伤保险 B.城镇养老保险 C.农村养老保险 D.城镇医疗保险 E.农村医疗保险 F.失业保险 G.住房公积金 H.没有

32. 如果您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途径是( d )

A.全部由公司缴纳 B.公司和个人各负担一半 C.完全自己缴纳 D.其他 33. 您每月缴纳多少养老保险

A. 每月 B. 每年 34. 您每月缴纳多少医疗保险

A. 每月 B. 每年 35. 您没有办养老保险的原因( )

A.没必要 B.不好异地互转 C.不知道要办 D.没钱 E.不合算 F.其他 36. 您没有办医疗保险的原因( )

A.没必要 B.不好异地互转 C.不知道要办 D.没钱 E.不合算 F.其他 37. 您担心您将来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吗( a )

A.担心 B.不担心

38. 您愿意参加社会保险吗(可多选)( a )

A. 工伤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E.住房公积金 F.不愿意 39. 在您生活艰难日子里,您接受过社会救助吗(包括失业,生病等)( b ) A.有过 B.没有

六、劳动保障情况

40. 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a )

A.完全没有防护措施 B.有一些防护措施 C.防护措施较为严密 D.防护措施非常严密 41. 在您上工之前,是否有安全教育( a )

A.有 B.没有

42. 若发生工伤时单位医疗费用的提供( a )

A.全部 B.提供大部分 C.提供小部分 D.不提供 43. 您公司是否安排体检( b )

A.有定期 B.没有 C.有过体检但不经常 44. 下列哪些劳保用品是由公司发的(a )

A.安全帽 B.手套 C.工作服 D.胶鞋 E.手电筒 F.没有发过 45. 您有以下福利项目吗?( a )

A. 冬季防寒费(或手套等食实物) B.夏季防暑降温费(或实物) C.没有 46. 您的公司安排出去旅游吗( d )

A.每年都有 B.两年一次 C.不是每年但有过 D.从来没有

47. 您的公司或工地在节假日组织文体活动吗(如体育比赛,唱歌等)( c )

A.偶尔有 B.经常有 C.从来没有

48. 在您或家人生病或有困难时,公司是否发部分福利费( d )

A.从来没听说过 B.会有的 C.有些人会有 D.不知道

工人适用3

七、工作情况

49. 您每天工作的时间( d )

A.6-7小时 B.8-9小时 C.9-10小时 D.10-11小时 E.11-12小时 F.12-13小时 G.13小时以上

50. 您大概多久可以休息一天(a )

A.一周 B.半个月 C.一个月 D.两个月 E.三个月 F.半年, 51. 您一年大概休息几天( b )

A.10天以下 B.10-20天 C.20-30天 D.30-40天 E.40-50天 F.50-60天 G.60天以上

52. 在收入相当的情况下,您愿意成为企业的固定工人吗( a )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情况而定 53. 您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满意吗( a )

A.满意 B. 较满意 C. 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54. 您参加了用工单位的公会组织吗( a )

A.没有参加 B.已经参加 C.不了解

55. 您觉得工会最应该开展的是什么活动( b )

A.维权知识宣传 B.协调解决工资拖欠 C.安全知识宣传 D.其他 56. 您觉得工会组织对于维权有用吗( c ) A.很有用 B.有一定作用 C.没用

八、生活情况

57. 请问您目前居住在哪里(c ) A.家 B.租房 C.宿舍

58. 您居住的宿舍人均居住面积(住宿舍和租房的填写)( b )

A.1-2平方 B.2-3 平方 C.3-4平方 D.5-6平方 E.6-7平方 F.8-9平方 G.9-10平方 59. 您对目前的住宿条件满意吗(住宿舍和租房的填写)( e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60. 您每月的花费是( c )

A.200元以下 B.200-400元 C.400-600元 D.600-800元 E.800元以上 61. 工作的地方是否每天提供免费伙食( c )

A.完全提供 B. 补贴部分 C.完全自费 62. 您每天的伙食费是(单位提供的选A)( c )元

A.0 B.0-5 C.5-10 D.10-15 E.16-20 F.20-25 G.25-30 63. 您工地上(工作单位)是否有浴室( c )

A. 有冷水浴室 B.有冷热水浴室 C.没有

64. 您的宿舍夏天是否会提供一些降温措施( e )

A.提供电扇 B.提供空调 C.自备电扇 D.自备空调 E.什么都没有

工人适用4

第8篇: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怎样写研究调查报告? 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无论你撰写哪一类型的研究报告,你都会成功。

研究报告不是写日记,这个报告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你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把你所做的工作表述清楚。你应该让读者很快地明了你所做的工作是个什么样的工作,你为什么做这件事,你所采用的研究步骤是怎样的,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的结论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可以有多种,这根据你所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同类型的研究,其报告的写法也略有差异。 各种类型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

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读书报告类型

中学生的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种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1

如何做调查 1 明确调查目标

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明确市场调查的目标,按照企业的不同需要,市场调查的目标有所不同,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必须调查宏观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尤其要调查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调查市场需求状况,市场竞争状况,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营销要素情况;当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这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市场调查。 2 设计调查方案

一个完善的市场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调查目的要求

根据市场调查目标,在调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场调查的具体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场调 查的目的是了解某产品的消费者购买行业和消费偏好情况等。 2.2 调查对象

市场调查的对象一般为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批发商为经销调查产品的商家,消费者一般为使用该产品的消费群体。在以消费者为调查对象时,要注意到有时某一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对婴儿食品的调查,其调查对象应为孩子的母亲。此外还应注意到一些产品的消费对象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或侧重于某一消费群体,这时调查对象应注意选择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如对于化妆品,调查对象主要选择女性;对于酒类产品,其调查对象主要为男性。 2.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收集资料的依据,是为实现调查目标服务的,可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如调查消费者行为时,可按消费者购买、使用,使用后评价三个方面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项目。调查内容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条理清晰、简练,避免面面俱到,内容过多,过于繁琐,避免把与调查目的无关的内容列入其中。 2.4 调查表

调查表是市场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表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市场调查的质量。设计调查表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查表的设计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2)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3)调查表中的问题次序要条理清楚,顺理成章,符合逻辑顺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中间,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问题在前,开放式问题在后;(4)调查表的内容要简明、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2.5 调查地区范围

调查地区范围应与企业产品销售范围相一致,当在某一城市做市场调查时,调查范围应为整个城市,但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个地方,一般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人口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的综合情况与城市的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这样可相对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访问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2.6 样本的投取

调查样本要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分布范围较广,应制定一个抽样方案,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反映总体情况。样本的抽取数量可根据市场调查的准确程度的要求确定,市场 2 调查结果准确度要求愈高,抽取样本数量应愈多,但调查费用也愈高,一般可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的用途情况确定适宜的样本数量。实际市场调查中,在一个中等以上规模城市进行市场调查的样本数量,按调查项目的要求不同,可选择200~1000个样本,样本的抽取可采用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具体抽样时,要注意对抽取样本的人口特征因素的控制,以保证抽取样本的人口特征分布与调查对象总体的人口特征分布相一致。 2.7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场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一般来说,前一种方法适宜于描述性研究,后两种方法适宜于探测性研究。企业做市场调查时,采用调查法较为普遍,调查法又可分为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邮寄法、留置法等。这几种调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场合,企业可根据实际调研项目的要求来选择。资料的整理方法一般可采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获得大量的统计数据。

3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3.1 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

建立市场调查项目的组织领导机构,可由企业的市场部、或企划部来负责调查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针对调查项目成立市场调查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3.2 访问员的招聘及培训

访问人员可从高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中招聘,根据调查项目中完成全部问卷实地访问的时间来确定每个访问员1天可完成的问卷数量,核定需招聘访问员的人数。对访问员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访问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调查产品的基本情况;(3)实地调查的工作计划;(4)调查的要求及要注意的事项。 3.3 工作进度

将市场调查项目整个进行过程安排一个时间表,确定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所需时间。市场调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调查工作的准备阶级,包括调查表的设计、抽取样本、访问员的招聘及培训等;(2)实地调查阶段;(3)问卷的统计处理、分析阶段;(4)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3.4 费用预算

市场调查的费用预算主要有调查表设计印刷费;访问员培训费;访问员劳务费;礼品费;调查表统计处理费用等。企业应核定市场调查过程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合理确定市场调查总的费用预算。 4 组织实地调查

市场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问卷的实地调查工作,组织实地调查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4.1 做好实地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 实地调查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要按照事先划定的调查区域确定每个区域调查样本的数量,访问员的人数,每位访问员应访问样本的数量及访问路线,每个调查区域配备一名 督导人员;明确调查人员及访问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做到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 目标、责任明确。当需要对调查样本某些特征进行控制时,要分解到每个访问员,例如,某 调查项目,调查样本1000人,要求调查男性600人,女性400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3∶2,则要求每个访问员所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都应控制为3∶2,从而保证对总样本中男、女比例的控制。

4.2 做好实地调查的协调、控制工作

3 调查组织人员要及时掌握实地调查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协调好各个访问员间的工作进度;要及时了解访问员在访问中遇到的问题,帮助解决,对于调查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统一的解决办法。要做到每天访问调查结束后,访问员首先对填写的问卷进行自查,然后由督导员对问卷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后面的及时改进。 5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实地调查结束后,即进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收集好已填写的调查表后,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表进行逐份检查,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统一编号,以便于调查数据的统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完成,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经Excel软件运行后,即可获得已列成表格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上述统计结果,就可以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针对调查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 6 撰写调查报告

撰写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的最后一项工作内容,市场调查工作的成果将体现在最后的调查报告中,调查报告将提交企业决策者,做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依据。市场调查报告要按规范的格式撰写,一个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格式由题目、目录、概要、正文、结论和建议、附件等组成。

关于英语

四、六级考试的调查报告

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英语

四、六级考试试行方案。最近苏州大学学生会利用其独有的遍布全校的关系网络,结合本次考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

四、六级考改意见的调查。

此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599份(文科问卷759份,理科问卷840份)。其中,参加过四级考试的有1044人,一次性通过率为52.97%,参加过六级考试的有525人,一次性通过率为28.95%。

当被问及是否觉得有必要进行

四、六级考试时,一些同学觉得根本没必要考

四、六级,因为客观题占分大,机率分高;另一些同学则觉得“真金不怕火炼”,毕竟

四、六级非“等闲”可通过,多少可以反映一定的水平。

即便如此,大部分同学(文科87.35%,理科84.50%)还是会选择在四级考过之后继续考六级,理由大多如“社会形势所逼”、“多一份证书多一分保障”等,但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不会为顺利通过

四、六级考试另外在校外参加辅导班,也不会经常利用其他课程时间为

四、六级考试做准备。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位与四级挂钩”问题,部分同学(文科46.64%,理科59.20%)觉得这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但他们(文科70.62%,理科67.00%)希望不要挂钩,因为这样,很多对英语无兴趣的同学可以有更多精力发展自己的其他兴趣;另有部分同学(文科47.69%,理科43.50%)表示:即使学位与四级脱钩,仍会继续考,毕竟以后找工作、考研可以多一张王牌,而且社会对

四、六级证书的重视的程度很高,一切招聘单位甚至把

四、六级的成绩作为门槛设置;也有个别同学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为了以后找个外国的老婆或老公,属另类人士。更多的是如前文所讲的种种。

4

对于这次新的

四、六级考试改革,很多同学(文科80.24%,理科62.90%)都只是有一点了解,但具体内容不很清楚。被问及“如何看待由100分制改成710分”,多数同学表示疑惑,觉得换汤不换药;也有人抱着无所谓态度;还有则觉得不好,会加重学习负担。

关于如何看待取消合格线,以成绩单取代合格证书,有几种观点摘录如下:

1. 是一种进步,很公平合理。

2. 学校社会会有无形的合格线来卡学生。

3. 高手有利,差生倒霉。

4. 增加学生心理压力。

有关英语作为大学公共课程之一的问题,被调查者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大家(文科75.36%,理科69.20%)还是赞同大学人人学英语。毕竟现在英是国际语言,多学点可多条出路,也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但他们对现行体制的英语教学意见颇多:培养了太多高分低能的人、教学方式死板、无针对性、缺乏语言环境„„看来学校应该鼓励老师们尝试把新的元素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去,而不是照本宣读。

调查中同学们针对英语课程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摘录如下:

1. 能有外教授课的机会,加强口语教学,强化听说技能,注重实际应用能力。

2. 取消等级考试,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根据不同的需要自主决定考证与否,不该用一卷定人生。

3. 兴趣第一,不要强迫。

4. 开辟日语,法语等第二外语的学习。

5. 多办

四、六级讲座。

第9篇:环境宜居问卷设计

环境宜居指标权重测评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关于环境宜居性的问卷调查,请根据你的真实想法和理解进行排序,你的认真回答对我们很重要。

调查者编号:年龄:性别:生活所在区: 学历:(√ )研究生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 职业:( √)企事业管理干部()工人()农民()其他 工作单位性质:( √ )政府机关单位()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其他

1、环境宜居指数由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生态环境、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力、生活宜居与低碳性、环境管理8个方面的指标组成,请对这8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8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8”,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2、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

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3、大气环境主要由空气质量优良率、扬尘控制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清洁能源使用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等7个指标组成,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和理解对这7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7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7”,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4、土地土壤环境主要由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置能力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

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5、声环境主要由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区域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6、生态环境主要由人口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绿化覆盖率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7、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度主要由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GDP能耗、人均生活用电量和单位GDP(工业增加值)水耗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

,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8、生活宜居与低碳性主要由安静小区创建率、绿色社区创建率、智能化地面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率(覆盖社区)、低碳学校创建率、低碳建筑比例等6个指标组成,请对这6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6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6”,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9、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政绩考核问责制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情况;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政府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情况;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执行率;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环境污染信访解决比例、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重点企业低碳审计率、万人环保从业人员等11个指标组成,请对这11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11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11”,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上一篇:物流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化工生产安全技术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