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建筑企业内控优化对策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 全国建筑企业近88100家, 其间中小建筑企业占了90%以上, 贡献了大部分该行业约52%的GDP和提供近59%的就业岗位, 内控制度从本质上讲, 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项措施、方法, 从而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可控的过程才会得到可控的结果, 进而降低成本, 合理利用资源,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中小建筑企业要做大做强, 苦练内功是必需的, 有了比较好的内控制度, 才会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 强化资金管理, 让企业上一个台阶, 让企业不但大而且强。内部控制是由全体员工实施的, 旨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使企业的各业务活动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统一的一套各项程序、方法、措施等, 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内控制度从本质上讲, 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项措施、方法, 从而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各生产要素进行控制, 可控的过程才会得到可控的结果, 进而降低成本, 合理利用资源,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一、当前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的管理层对内控的重视不够

企业当中董事长和公司的管理层其影响力和权威性那是不容置疑的, 有些公司领导一讲到内部控制制度, 就认为是那是财务管理的事情, 殊不知内控制度是涉及全体员工, 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不只是财务管理才需要内控制度, 公司每个部门的管理制度, 部门与部门之间流程、衔接无不有内控的影子存在, 包括公司的议事规则, 董事会的决策等, 这样才能保证根据内控流程出来的结果是可控的, 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二)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不一致

财务管理目标是从属于企业战略目标的, 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合理分配企业的资源, 提高使用效率, 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但在实际工作中,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通常都会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 甚至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尽合理, 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导致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 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各部门只是重视本部门的工作情况, 缺乏协调机制, 如工程进度工程部门更加重视工程进度, 工人、材料的安排情况, 对人员的登记造册重视不够, 而工地人员又会随着工程情况不断发生变动, 造成人事部门登记的人员同工地的实际人员不符, 当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 工地人员同人事部门的保险名单不符, 造成理赔困难, 这种错误不断重复出现, 财务部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各种补贴未能及时根据人员岗位变动及时变动发放, 进而产生误会, 从而造成管理上的误会和困难, 出现了问题, 几个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 最终不了了之, 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利益。

(四) 财务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内控体系

建筑企业中很多的管理层是从基层出来的, 拥有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 但比较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更有甚者认为财产管理的各项措施和程序, 干扰和影响了工程施工, 导致财务监督、成本管控无法落实到位, 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严重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 工程项目成本失控, 成本资金预算执行不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前, 由于招投工作的需要, 以及承揽工程项目的压力, 招投票的时间通常都比较紧, 施工企业会经常出现不计成本或者为了抢时间、赶速度拍脑袋决策没有按程序做成本测算, 盲目压低报价, 致使预期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 甚至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中标时就出现了潜亏的征兆,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 虽然做成本测算, 也有相对完善的预算, 但在实际执行时, 种种因素导致控制不力, 从而使预算流于形式, 项目成本直线上升, 预期的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六) 签订合同前未做资信调查, 导致合同风险

在建筑市场中, 存在一些公司虚设建设项目, 恶意骗取施工企业投标保证金、土地转让金等情况, 更有一些公司通过恶意违约、拖延支付工程款, 套取施工违约金、工程垫资款, 有些业主单位在手续不齐全违法要求施工企业进场施工, 有些甚至违法干预施工, 给施工企业带来了风险。

(七) 企业的内部环境不佳

企业的内部环境优良与否, 将会影响到内控制度在企业的发挥有性, 企业内部环境的优良, 是内控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坚实基础。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运行并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内部条件的总和, 包含了企业的方方面面, 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奖惩政策, 合理的机构设置, 各部门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 都为内控制度的有效发挥产生良好的积极作用,

有些建筑企业基于各种各样的顾虑, 借口保密、商业机密等原因, 去人为的阻断这种信息沟通和交流, 短期来看, 可能效果个还不错, 员工什么都不知道, 只有企业的几个关键人员才知道, 这样非常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对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个打击, 严重地制约了内控制度的有效发挥并为以后的各项内控制度的实施埋下了隐患。

二、中小建筑企业内控优化措施

(一) 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控

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风险意识, 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建设, 管理人员重视风险防范, 才能够有效决策, 规避风险。在承接工程项目应做好资信调查, 项目考察, 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 合理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应合理定位,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 结合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 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制, 保证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 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 为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三) 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 建立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规范的决策机制。“三重一大”实行联签制度, 杜绝随意决策、个人拍脑袋决策, 谨慎决策, 防范决策的随意性, 规避风险;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原有的相关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梳理, 建立规范的经营管理制度, 以制度规范工作, 以制度管理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估、合同评审、法律事务等风险防控部门, 确保企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得到重视和开展。重大风险需及时上报公司董事会;工程项目成本、工程项目预算、工程项目资金计划协调一致, 加强执行力, 做到事前有计划;规范测算、工程项目预算、资金计划的审批、执行流程, 强调事前的计划性, 明确责任。不得无故突破预算、资金计划限额。公司领导负责协调和督促相关各部门按预算、资金计划执行, 并将执行结果纳入绩效考评, 督促各部门、关键岗位员工努力完成;将预算、资金计划指标进行分解, 使各部门目标明确, 每个月或季度公布预算等执行情况, 便于合理调整安排工作。

(四) 做好资信调查和合同签订工作

要做好对业主单位的经营状况、工程项目真实性、信誉度、资金实力情况的调查;做好工程项目的相关规划、报建、报批手续、发展前景的调查。通过到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 例如:建设、土地、规划、房产、法院等政府部门进行调查。

施工企业应通过对经营人员和法务人员, 共同参与项目招投标工作和项目洽谈、签订工作并通过合同逐级评审, 规避合同风险。

(五) 开展合同评审和风险评估

在合同签订前, 应组织经营部门, 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等人员对合同进行联合评审, 及时发现和完善合同中存的相关条款, 规避合同风险。

开展风险评估和再评估。对重大项目承接和大额资金使用应进行风险评估。对已评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合同条件变更的, 施工企业应对该项目情况进行风险再评估, 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降低企业的风险。

(六) 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 严格预算管理

根据审批后的预算成本, 制定相关的资金计划, 辅助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手段, 进行工程项目各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杜绝没有任何原因的突破预算, 超计划使用资金的情况, 协调好公司相关部门, 形成合力, 尤其是预算、财务、工程等部门, 落实相关的成本管控, 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 中小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因此要建立、建全公司的内控制度, 增强风险意识, 加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使中小建筑企业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做大做强, 使企业再上一个台阶, 促进企业的发展。

摘要:中小建筑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控制企业的风险,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 当前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在分析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的重要性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内控优化

参考文献

[1] 俆建良, 中小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11) .

上一篇: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办公室职能的优化下一篇:石油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节约用地问题解决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