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大专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学大专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健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全,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品格,完善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篇:药学大专论文

大专院校学生综合管理新论

【摘 要】近年来,大学扩招为社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大专生、本科生,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开始出现诸多问题,暴露了学校在管理及教育上出现的漏洞,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国内大学生管理的重点、难点出发,引用了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自己对管理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大专院校学生 综合管理 新论

一 国内大学生综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即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哪一方面做不好都不能达到管理目标。

1.安全問题

安全工作始终应该放在重点和难点之首。因为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抓综合管理,综合做好德育教育、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塑造。近年来在校大学生频频出现各种事故,包括火灾、自杀、猝死以及旅游事故等。以上海市为例,仅2008年,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发生了63起安全事故,死亡24人。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2006年,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两名大学生在赛摩托车时,与该校另一名学生驾驶的轻型摩托车相撞,驾驶轻型摩托车的学生当场死亡;2009年,某高校3名在校大学生来到象鼻山附近游玩,不想发生意外,导致两名学生溺水身亡;2010年,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学生裴梦因,因为自己觉得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选择自杀;同年,同济大学一学生因多门课程不及格,面临学校将开出“退学通牒”的事实,觉得无法面对而选择自杀;2011年,某高校女生跳楼身亡,原因只是与同学发生了口角;2012年河北某大学学生在宿舍玩电脑导致电源短路起火,因发现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大学生的身心安全得不到保证,就不能安心进行专业深造和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因此保证学生的安全成了综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品行偏轨问题

近年来有些在校大学生沦为小偷、诈骗犯等,有些困难家庭的学生在接受了学校的助学贷款或别人的资助完成大学学业后,故意不偿还贷款或对资助人的资助表现出漠然的态度等。而有的则在大学毕业后成为某些高智商犯罪者,利用所学进行诈骗等活动。

2005年,南京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王某邀请自己老师到校外的一家餐馆吃饭。饭后,王某带着老师到某洗浴中心“潇洒”。谁知桑拿过后,王某狡猾地留下了该老师嫖娼的证据并集结其他学生向该老师敲诈12000元。最终受害者报警,王某等人均被抓获并以敲诈罪获刑。2010年河北传媒学院2008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李启铭,开车在河北大学校园区某超市门口撞倒两名女生后,不但没有停车,反而若无其事地一脸轻松,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后却口出狂言:“……知道我爹是谁不?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爹是李刚。”这一事件被网友称为“李刚门”。2012年山西某大学学生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回到校园闲逛,偶然看到同校生将书包放在自习室占座位的情形后“茅塞顿开”,萌生了盗窃的念头,于是频繁出入校园成为惯犯,先后盗窃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物品几十件,随后被绳之以法。

有的学校单方面注重学生的专业培养,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基本的人格塑造和伦理教育,导致培养出了一批是非不明、心理脆弱的次品。

3.价值观及就业问题

物欲横流导致的欲望膨胀,追求品牌,追求享受,不吃苦,不受贫等价值观在很多在校大学生中初见端倪,导致毕业后许多学生不切实际,眼高手低,一心只想进大企业,做大事,无视身边存在的很多机会,致使很多人就不了业,安不下心,他们不愿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待业青年、问题青年,甚至自暴自弃,怪别人有眼无珠进而仇恨社会,对个人、家庭和国家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他们展开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受益一生。

二 做好综合管理,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1.贯彻落实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放松。这就像射箭一样,德育教育就是箭靶,没有箭靶,箭就失去了方向;失去德育教育的引导,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就会如无头苍蝇一般,乱闯乱撞,不知对错,是非不明,不知所向。

2.引进新的管理系统

先进的管理系统有很多好处。虽然购买这些系统可能会花费一些费用,但这些系统的成功应用可为大学管理工作提供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由此可节省人力、物力,节约办公场地和各种资源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专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难点,包括安全问题等,省时、省力、省钱,还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层次,比较起来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3.将学生专业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不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培养无壤之花、无源之水

大专院校管理者在学生的专业设置上要与时俱进,不单纯为了扩大招生而热追某些专业,在这点上,大学管理者应起到引导和模范作用,而不应该有意无意捧热某些专业而冷淡其他专业。专业的设置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能闭门造车,不培养无壤之花、无源之水。这就需要管理者认真分析社会需求走向,提早做出专业安排的设计。针对社会需要,致力于培养一批有用之才。

4.专业要硬,思路要活,打造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大专院校的管理者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和深造外,还要具备市场应变能力。在把握社会需求走向的前提下,能够及早预见性地对某些专业学生进行全面完善。如一个单位需要一个出纳,但他们希望这个出纳能在平时没有出纳任务时担任文秘一职,而在有出纳任务时又能自行驾车处理,那么,很显然,如果一个只会出纳而对文秘知识一无所知又不会开车的学生是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所以,大学管理者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一专双能、一专多能的大学生,或者努力为培养一专多能创造学习机会,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 大学生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电力职业大专院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特别注重以就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按照“以用定学、按需设置、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紧紧围绕电力行业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不断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开展校校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了“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现设有21个专业,其中11个直接对应电力企业相关岗位,其余4个也以服务电力企业为专业设置导向,形成了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专业体系。学院还与省内外60余家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成立了由行业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专业建设。

通过“德才并种、爱心培育”,建立乐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努力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学院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国际TAFE职教理念,健全标准,提高制度效率;各专业都开设钳工技能课、触电急救课,以培养学生的工科素质、行业素质……由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来之能干,干能干好,业务素质两过硬,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在大专院校管理中树立了一面成功的旗帜。

四 结束语

大学生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以上是一些简单的陈述,具体工作还要结合不同院校的特点和情况而定。不过,安全工作始终要放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首位,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要做综合管理,不能单一追求专业成绩和教学成果,而应该全面考核,将综合素质列入教学成果之中,作为教学成果的唯一评判标准。

作者:彭平良

第二篇:大专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大专生;数学;分层教学

一、数学分层教学的内涵

简而言之,数学分层教学是指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大纲,同时结合学生智力、基础等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立足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安排了分析、讲解和练习,并进行一定的辅导,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层次上的检测,然后再根据检测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质量上认可学生的知识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在时间上允许学生达标具有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若采用分层教学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计划和要求,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在稳定中不断提高自己,同时这种教学理念也认真贯彻了现代教学的宗旨,即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忽视其共同的教育需要也不夸大其差异,而是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异有层次的教学,达到每位同学最优异的成绩。如果对学生都一视同仁,那就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吃不消”的局面。

这些年由于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也相应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但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定位是蓝领工人,就读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高中毕业生,而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奔一本,二本大学而去了,剩下的就都是学习成绩次一等的学生,结果是有限的生源面对的是众多的大专院校,生源的争夺战就成了每年秋季招生的常态,这样一来,进职业院校的新生文化素质就比较差,数学成绩尤其偏低,而且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解决因数学基础差异较大而带来的教学矛盾,让学生更好地学到数学知识,提高數学水平,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在数学教学中,我采用了数学的分层教学法。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一)全面了解学生,实施分层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它方面的了解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从而就要求老师认真分析并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因素、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等因素,有选择地将学生分为A、B、C,3个部分,即学习能力较强且数学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且数学知识理解较为全面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且对数学知识学习较少的学生。在对刚进校的一年级新生进行数学教学时我就开始这样做了,比如对一个50人的班级是这样分层的:首先我把高中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组合成一份摸底试卷,告知大家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来完成试卷,然后根据考分大致分出这三类学生;其次在班上做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问题简单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的回答上,根据回答,再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这个情况的区分主要想对后面的教学效果做出一个评价。分类情况要以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采取合适的方法通知学生,同时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不会感受有任何的歧视行为或者心理负担,从而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当然分类是动态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生都具有自身的发展潜能,不能从当前的处境来评价一个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在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然后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考试成绩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适应的对策,从而帮助学生进步。

(二)认真备课,精心策划

1、制定出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分层教学是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同时要立足于大纲的基本要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通常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较强。具体来讲,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对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制定出具有一定高度的课程标准,相对于那些程度中等的学生要制定出中等水平的课程标准,而对待那些程度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达到了基础的标准就可以了,设计出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形成一个系统体系。

2、研究教材、大纲,对教学内容实施分层。

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对教材要认真处理,特别是教材中繁杂的内容在处理中要做到精讲、少讲、略讲,有些甚至不讲。其次,由于数学的知识是一系列的数学问题组成的,从而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内容进行分层,同时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坚持“低起点、高要求和多层次”的原则。立足于学生扎实地掌握了基本知识基础之上,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解答有难度的题,程度一般的学生解答难度适中的题,基础较差的学生解答较基础的题,并鼓励他们慢慢向难度中等的题目发展,从而就可以有效地将知识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提高,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前进。有针对性的激发三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和提高。

我分别对三类学生在解答该题有三类不同要求:C类学生要求用一种方法解答,B类学生要求用两种以上方法解答,A类学生用三种方法解答,并且归纳总结。当同学无从下笔时,我给予一定的提示,可以利用隐函数求导公式;方程两端求导,解出所求偏导数;利用微分形式不变性,方程两端求微分的办法。经过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我的提示后,三类学生均较好地完成了训练,交给了我一份满意的答案。

(三)课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

1、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老师的冷落,这样就会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一定的阴影。根据这个情况,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即在教育中不合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情感教育,正如法国教育学家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鼓励、激励学生的过程。”因此,老师充分认识到学生身上的优势,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进步,享受成功带给他们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拓展、探究、创新。激发A类学生探索新问题的极大兴趣,B、C类学生也能够听得懂。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对分层教学效果的评价

分层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比如对上述50人班级的分层教学前后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之前摸底考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达到70分以上的人数仅仅10人,占20%,不及格的人数达到了31个人,占到了62%,60至70分的人也只有9个人,占18%,A、B、C三类学生在比例图如下:

但是我不恢心,通过我的努力,学生期末的成绩转变确实让我受到鼓舞,A类学生达到了32人,占到了64%,B类学生13人,占26%,C类学生仅仅5个人了,占10%,比例图如下:

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对这个班的兴趣小调查对比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分层教学之前情况如图:

分层教学后的情况如图:

教学的效果确实得到了提高,我把这个方法用到其他教学班级,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五、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体会

我通过对数学分层教育开展状况的研究后,认识到实施数學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大纲对学生要求和学生学习知识能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达到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协调。教得更加合理,学得更加轻松,深受大专生的欢迎,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以外,分层教学是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将“递进”模式引入到了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学习,从而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身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这样以前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也重新找回了自信,热爱学习,并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再次,分层教学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了知识的视野。

通过实践研究证明,由于大专生在知识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若在课堂中采用整体式教学,只能满足一些同学的需求,很多同学都不能够跟上老师的步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分层教学就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巩固了优生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差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我也从中体验到了做一个数学教师的快乐。

当然,上面仅仅是我的初步尝试。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待于与同仁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施蓓;合理设置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2]李岳胜;中专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11月

作者:张丽春

第三篇: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浅析

【摘要】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健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全,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品格,完善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国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已趋于普遍化,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日趋完善,但与此同时,随着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教学认知的偏差、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内容的陈旧等,成为阻碍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良性发展的阻碍。本文以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呈现的问题为导向,聚焦课程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希望能为该课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

一、大专院校设置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一)心灵陶冶,促进情感完善

音乐欣赏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情怀和历史情怀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在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完善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作用。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在历史层面、人文层面,促进多学科间的融合发展。例如,爱国歌曲《绣红旗》在音乐情感方面给予中文课堂、历史课堂知识以有力补充,使学生从音乐视角感知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欣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多维度认知,同时也完善了现实世界中的音乐盲区,音乐欣赏课程在潜移默化中给大专院校学生传达出柔美或激昂,低沉或昂扬的声音感知,与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异曲同工。在当今社会中,情感完善对健全人格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走出校园的工作中,情感完善与人格完善都是树立正确健康人生观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完善的情感,促进学生走出校园后职场生活的顺利过渡,对大专院校学生平稳过度职场生活,完成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良好作用。

(二)情操培养,激发素质养成

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需要认真学习和外在正确引导的素质能力。音乐欣赏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面对困难、排解压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素质养成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倾听、模仿、练习、创作等方式感知音乐中的喜怒哀乐,体会各种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对生活中的情绪反应有正确的认知。通过音乐欣赏的途径排解愤怒、缓解压力,把音乐作为一种沟通途径,搭建工作生活与压力释放的桥梁,在课程中和课后形成音乐素养,推动全社会对压力释放的新途径,营造和谐有序、舒缓平和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健康心理的建设。音乐欣赏课程提供一种心理舒缓的有效解决方式,在心理疏导中也有较好应用,在大专院校开设该门课程,是系统性人格塑的一部分,对健全人格养成有很好帮助。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教师的教学中,感受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激发素质养成。

二、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认知偏差

正确的教学认知是师生之间达成目标统一体,促进学科实现知识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在大专院校中,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更多的扮演学分补充的角色,对于重视程度和结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专院校学分设置不严谨、考试考核不规范、形式主义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课程教授好坏与职务晋升、薪资待遇等关系自身利益的因素联系甚少,对于选修课程来说,投入的精力更是有限,加之学生的学分主义思想,造成授课教师授课态度、授课质量以及授课结果要求相对宽松,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达成存在偏差。与此同时,音乐欣赏是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学科,包含历史、人文等知识背景,单一的音乐学科知识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方式认知的偏差,造成课程知识结构的片面、单一、系统性弱,对学生的共情性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学生认为音乐欣赏课程是单一的学科知识,会造成课堂学习中学习缺乏联想性和系统性,变成单一的音乐赏析,课程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式固化

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知识传递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目标很好实现,对于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方面的需求,造成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学习其他学科或逃课现象的出现。互动式教学、共情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慕课等新教学方式是音乐欣赏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教师自身的知识局限性,有时成为教学方式固话的原因,例如,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提问,教师会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局限而无法回答,造成互动式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有些教师也因为该原因选择“一言堂”式教学方式,以避免教学中产生的尴尬,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质量。有些教学方式固化是由教学任务重而课程设置少造成的,音乐欣赏作为选修课,课时有限,在较短的课时中应用比较费时的新教学方式显得不切合实际,与教学任务相比,教学形式显得不那么重要。知识的传递量与知识的传递方式这种应试教育产生的畸形思维惯性造成了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普及性差,固化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三)教学资源老旧

教学资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教学资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和时代精神。新时代,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新知识的冲击使得学生对陈旧的音乐教材和课件产生反感,经典的保留更应该伴随着新时代、新作品的加入,去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时代的主题,更是音乐欣赏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中外、古今欣赏内容的不断更替变换、经典与流行曲目的随时更替,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增强课程的代入性和时代气息,一节与时俱进的音乐欣赏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教材审批速度慢,校本教材推广困难,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效率高,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老旧的现象越发凸显。教师教学责任心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老旧教案成为教学内容老旧的重要原因。在信息社会中,这种责任感的缺失与教学评價体系、教师待遇等重多因素相关,教学资源老旧看似教学资源本身的问题,实则教育体系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待遇、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审批等多渠道共同解决此问题。

三、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问题解决措施

(一)树立正确认知理念

对学科的正确认知是达成课程目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偏差的目标导向会使学科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有时甚至会与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大专院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习生活中树立大专院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种正确的引导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在课下实现。因此,在课堂中将这种教育理念用课程讲授的方式与知识同步输送给学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在大专音乐欣赏课程中,正确的认知理念需要师生同步树立,对于教师来说,正确认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职称评比等一系列利益面前如何权衡时间分配,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师者之心加以权衡,同时,教师评比制度的规范性、公平性、一票否决制度的落实都激励着更多教师将教学重新摆在教师生涯的首要位置。学生方面,学分至上的思想风气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制度健全、评比公平的学分绩点考核体系的落实,考核考评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等一系列促进学生丢掉唯学分至上的陋习的方式亟待落实。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一个真正实用主义的音乐欣赏知识课堂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二)开发多元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桥梁的关健作用。教学方式的单一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失当,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安排组织教学的体现,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先进的教学方式需要学校组织教师集体研讨、校外学习交流,也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积累、总结开发。创新精神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在新时代,信息量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靠学分、点名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真正学懂、弄通,并在今后走出校园的生活、工作中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加以储备,这才达到了音乐欣赏课的真正目的。就音乐欣赏课程而言,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是音乐欣赏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课程安排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式学习,课下的收集资料、了解知识背景、课堂讨论、创作等形式,增加了课程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真正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为日后离开教师引导的独立欣赏、音乐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多元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创新,大胆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教学之路。

(三)优化更新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陈旧是众多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的更新不及时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教师不能因此而放弃对自身授课内容的更新,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巨大,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备课资源,教学平台、优秀课程的参观学习都是最新授课资源的获取渠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要不断更新,固化的重复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责任感缺失的体现,学校应针对这一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对教案的更新程度有制度要求,在源头上杜绝几年一本教案事件的发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监督权力,一旦发现陈旧内容过多可向教务处提出,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监督。集体备课、外出学习、网络学习等形式可以為教师提供大量补充新教学资源的素材,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自主校本教材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部教材审批缓慢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最贴近当下实际的最新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学生自主备课,用学生视角讲述课程也是音乐欣赏课程中补充新素材的有效方式,缓解教师的主观知识局限性,不仅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甘海燕.浅谈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和思考[J]. 大众文艺,2010(2).

[2]魏娜.对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思考[J].职业技术,2015,16(8).

[3]刘莎莎.高职院校音乐赏析课教学方法分析与探讨[J].艺术科技,2018(3).

作者简介:全烽岐(1982—),女,朝鲜,铁岭,研究生,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全烽岐

第四篇: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才,同时也有助塑造学校的形象,扩大学校的生源。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各个学校纷纷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大专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大专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明确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采用科学的培养措施,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大专体育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

相比大学教育,大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比较明确。大专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合格人才。从这点来看,大专教育积极优化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大专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等。

1 大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除专业的大专体育院校外,其他大专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仅仅将其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教学考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制约着大专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影响着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大专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管理部门普遍缺乏对大专体育教学的重视,整体的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学成为了自由课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过度注重理论教学以及浅层次的实践教学。其次,在大专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考评相对比较单一,仍采用期末成绩评定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水平。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方式,难以发挥过程评价的积极作用,难以理清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缺乏科学的环境营造。大专教学过度注重技能型和专业型的教学工作,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学校体育活动相对比较少,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机会也不多。部分教师甚至直接告诫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专业训练和专业实践,减少体育活动。最后,大专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的设备支持、缺乏科学的设施支撑。在大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设施、设备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但当前大专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明显投入不足,设施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设备老化问题严重等,都制约着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 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分析

学生能力培养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元化。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科学提升大专体育教学的水平,充分挖掘大专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2.1 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大专教育旨在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新形势下,社会岗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大专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之于本科生、硕士生,大专生的优势比较羸弱,文化层次也偏低,若大专生缺乏全面综合的素质,那么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大专教育中,科学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大专生的综合素养。科学的组织能力,是大专生顺应时代潮流的必要基础,也是大专生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过程中的重要基石。大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大专体育教学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比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创设丰富的条件来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这些活动从内容制定、形式确定以及比赛流程等,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一场完美的竞技活动,是合作的产物。可见,在大专体育教学中,通过以上内容的有序开展,能够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2.2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专体育教学本身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目,体育教师将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等传达给学生,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引导来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和体育能力。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尝试。众所周知,大专教育的方向就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优化大专体育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大专生的健康成长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大专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师需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实施教学,且保证一定的针对性,保证教学知识的完善。同时,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一些班级内的对抗活动,通过组织班级内的分组训练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以专业教学为基准,明确对学生实践素养的需求,然后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优化。

2.3 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体育本身就是一项在体育精神的指导下的一种适度竞技的活动,大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竞争能力、竞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关键的。在新形势下,大专生在步入社会岗位后,同样需要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如何优化他们的竞争意识,如何优化他们的心理素养,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需要依赖于科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一方面,在大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体育精神的传达,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体育竞争的存在,降低对竞争的排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努力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勇敢的迎接竞争。另一方面,在大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能力,适当组织一些竞争性的活动,能够科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于一些缺乏自信、自我认知不足的学生,他们害怕竞争,惧怕失败。体育教师通过开展适度性的竞技活动,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正视竞争的存在,并着力提升抗压能力。

3 强化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措施

大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大专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全面优化大专体育教学的水平,充分挖掘大专体育教学中的正向积极功能,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能力。

3.1 改革考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在大专体育教学实践中,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难以充分衡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技能养成。基于此,为优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需要积极变革评价方式,采用科学全面的过程评价。一方面,在大专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素养的考评,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实践能力等,都应该纳入考评范围。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心理素养的评价。未来的社会需要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学生的抗压能力、正向情绪等,同样应该纳入考核范围。

3.2 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在大专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从课堂教学中延伸出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户外运动、野外生存等,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野外生存训练,应该成为大专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同时,教师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除简单的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增设一些体育名人的成长经历等,以感染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认清自身的不足,积极正视自身的问题,科学全面地优化自身的能力,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此外,体育教学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训练,自觉优化身体素养。

4 结语

未来社会对大专生综合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大专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认知体育教学对大专生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大专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充分挖掘大专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申,浅谈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53-254.

[2]崔桂强,大学体育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J],体育时空,2015(21):169.

作者:何茂林

第五篇:谈大专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大专音乐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音乐老师素质,加强师德队伍建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高雅的音乐要有高尚情操之人去传播。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之外,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在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用“德行”来规范教师自身言行已成为树师风、建校风的精神内涵。一般来讲,学生大都有一种“向师性”,教师的思想行为、志向抱负、行为习惯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德育建设的堤岸不能垮,不能成为拜金主义者。师德之本在于爱,爱事业、爱同事、爱同学。做到坦率不粗鲁、文雅不造作。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美好的音乐感悟学生、以高雅仪表影响学生。铸造学生心目中所崇拜的教师形象,是我们毕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

二、学校教学要强调师范性、注重规范性

我国音乐教育的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院校系。它是从事专门人才和尖端人才的培养,是代表着一个国家音乐水平和实力。另一个重要组成是师范院校校系统,它从事广大音乐师资的培养。这是全民教育的基础。音乐院校培养的是演奏家、歌唱家,去向是专业团体,是上舞台,从事的是专业的演唱与演奏。而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从事音乐的基础普及工作,是上讲台的。由此可见,师范院音乐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上都要区分于前者。在具体的教学上不能照搬音乐院校给学生上专业课的形式,而要结合师范生实际进行灵活分配,在突出一门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突出师范生的一专多能的技术能力。

三、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加大教师的物质待遇实践证明

要正确处理好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力求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不断满足教师需求,提高教师待遇,这不仅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需要,更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教师的政治、物质待遇越高,越能体现作为教师的价值和地位。更能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教师的命运与学校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从而激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辐射思维作为重要教学内容

辐射思维指的是在解答问题的考虑进程中,不局限在一个难点或者一条线索上,而是根据目前的信息考试,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并且向多个方向拓展,不受到一般想法、方式或者规范的限制,同时从这些辐射且不同的思维中,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辐射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其拥有突发性、灵活性、敏捷性、整体性、独特性及辐射性这几个特点。创新思维对于大专学生顺利解决现在或者将来会遇见的各种情况,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可以把知识点广泛的应用到其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去,使得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活动。

五、开拓音乐实践教育的道路

要加强大专学生中的各种文艺类社团的组建,主动组织群众性的音乐艺术活动,比如艺术表演、音乐专题演讲等。要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歌手比赛之类的各种音乐艺术的比赛之中去,这样,音乐人才可以在具备社会影响力的比赛之中崭露头角。在各种音乐实践中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包括填词,谱曲以及进行自己配乐朗诵,能够使大专学生自主地遨游在音乐的快乐之中,真实地享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魅力。总而言之,应该为大专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示其自身音乐才能和涵养的各种机遇,使得大专学生充实地领悟到音乐艺术所具备的审美观念,并能发挥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音乐课外教学可以使得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锻炼,锻炼大专学生的品性,培养学生的情操,以此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勇气和自信,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高质量师范生

在当前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要求下,对教师业务素质高水平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对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演唱、演奏水平。掌握更有效的科学方法,致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智能潜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历水平和学术造诣,开拓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并能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完成好科研任务。努力实践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初步掌握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学好一门外语,以适应未来更多的挑战。

七、总结

总而言之,普通大专音乐教学课程是一科以音乐审美教育为重点,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所以,如何健全高大专音乐教育制度,有效的提升音乐教学品质,从而充分的发挥大专音乐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从事大专音乐教学的教师在长久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深化,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陈瑶

上一篇:艺术概论论文下一篇:药学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