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认知心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受众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众的认知心理背景、认知心理现象和认知心理效应对传播效果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往往会导致新闻传播的效果偏离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而发生异化。【关键词】新闻效果;异化;受众;认知心理新闻传播效果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评判新闻传播质量的重要尺度。

第一篇:认知心理论文

认知神经心理学简介

摘要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探讨当人们执行认知活动的时候,心理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所采用的手段是研究这些认知功能受损的病人。它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不同在于:认知神经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mind),而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是大脑(特别是关注与认知有关的大脑机制)。研究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发展性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或者特殊的语言损伤,这就是发展性认知神经心理学。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高级认知发面的研究,如信念形成和心理理论。这些高级认知方面的障碍是精神病学的范畴,因此这类研究错觉、幻想或虚构等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叫做认知神经精神病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有:1)研究症状,而不是并发症;2)采用个案研究,而不是群体研究;3)主要数据来源是症状间的双分离;4)致力于模块化认知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 认知,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精神病学。

分类号 B842

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它是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以前,神经心理学主要沿着临床医学和心理学的道路迈进;80年代以来,神经心理学在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精细实验方法和理论概念之后,开始逐渐沿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方向发展。因此认知神经心理学脱离了临床医学的轨道,转入了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家族。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取得了诸多重大成果,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当代神经心理科学研究的前沿。认知神经心理学有自己的学术期刊——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虽然国际上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成千上万个经典案例的积累、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领域近乎空白,相应的,对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康复也缺乏理论指导。因此启动和发展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对认知神经心理学各方面的介绍,以期更多相关学科的工作者和学生能加入到这门学科的研究中来,推动认知神经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进程。

1 什么是认知神经心理学

1.1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方式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认知加工过程的学科,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有面孔识别、物体识别、言语、语音理解、阅读、书写、计算、记忆、注意和运动等。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除了让正常人完成特定的认知任务,发展认知理论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即通过搜集与理论相关的特定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资料。

■不能认知面孔但能认知其他物体;

■能拼写出动词但不能拼写出名词;

■不能理解口语但能理解环境中其他声音;

■能够理解关于人造物体的词语,而不能认知关于有生命的物体的词语;

■假词能够准确读出,而真词不能;

■能够注意到右半空间的刺激而忽略左半空间的刺激;

■能够模仿动作但不能按命令做出这种动作。

Box 1:选择性较强的认知功能障碍病人

脑损伤是造成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有些脑损伤是大范围的,也有一些是小范围的脑损伤,而这种小范围的脑损伤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Box 1)。通过对这些认知障碍病人的研究可以验证认知理论的正确与否。用这种方法研究的认知心理学便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因此,认知神经心理学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认知神经心理学是以有特定认知过程受损或未能正常获得某些认知能力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来推知人类正常的认知结构和加工方式的学科。它是揭示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核心研究手段之一。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思路是:通过脑损伤造成的选择性认知功能的障碍和保留的认知环节,推测正常人大脑的认知机制[1,2]。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特定认知功能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但是来自不同的学科的争议始终存在,这些关于病人特定认知障碍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或在多大程度上能为我们提供关于正常人认知加工的理解?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趋于支持这一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3]。

重要的是,要清楚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区别。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心理过程(Mind)规律;认知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的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大脑本身(Brain)[1]。两者是不同的但都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大部分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会同时涉及这两个问题。

1.2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其它分支

1.2.1 发展的认知神经心理学

认知功能失常包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获得性认知障碍:以前已经获得的某种认知能力,因为疾病或意外等导致脑损伤后丧失了这种能力;另一种是发展性认知障碍:在发育过程中,某种认知能力没有获得完整的功能体系[4]。而发展的认知神经心理学(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是以发展性认知障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发展的认知障碍的研究,更全面地考察儿童如何正常获得某种特定的认知能力的学科。发展的认知神经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发育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

1.2.2 认知神经精神医学

认知神经精神医学(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它是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精神病学状况,包括妄想症(Delusion)、幻觉症(Hallucination)和虚谈症(Confabulation)[5]等,因此它也属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分支。不久前,认知神经精神医学也创办了自己的学术期刊——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的认知神经心理学是先从研究阅读过程开始,做了许多细致的研究,之后逐渐发展到研究其它各种各样的心理功能。认知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也一样,从研究妄想症开始,在这方面工作做得相对深入成熟后发展到其它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语言的阅读机制非常有可能存在差异,而妄想症在全世界各类人群中基本上都一样,因此更具有普遍性。这里通过妄想症的一种——单事件妄想症(monothematic delusion)的病例来介绍一下这门学科。

单事件妄想症病人只在某一方面有严重的错觉,而在其他方面都正常。研究者可以与这种病人正常的交谈,这样有利于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是5种不同的单事件妄想症:

(1)替身综合征(Capgras delusion):患者认为其亲友已被假扮者顶替[6~8]。

(2)虚无妄想综合征(Cotard delusion):患者感到自己已不复存在,或是一个没有五脏六腑的空虚躯壳,并认为其他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包括房子、树木都不存在了。

(3)人身变换症(Fregoli delusion):患者认为在其所遇到的人群中有他熟悉的人(往往是他所认为的迫害者),虽然两者之间的外貌并不相像,但确实就是同一个人,如周围的医务人员、亲戚朋友,可能就是某一迫害者的化身,随时改变相貌,企图达到迫害他的目的。

(4)镜像自我确认不能(Mirrored-self mis- identification):我看到镜子里那个人不是自己,是一个看起来跟自己很像的陌生人。

(5)躯体认识不能(Somatagnosia):认为自己的躯体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

根据认知神经心理学的逻辑,通过研究这些病人,我们可以了解关于正常的大脑相信自己信念的系统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会出现上面的症状。研究这种错误信念需要从两方面思考:首先,这种错误信念从哪来;另外,病人表现出在错误被别人告知后仍然不抛弃这种错误信念。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相同损伤的病人都具有这种症状,所以假说内容与相应损伤之间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然而,报告显示除了与相关症状对应的神经心理的损伤外,几乎所有的妄想症患者都具有右半球的脑损伤(表1)。我们用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思路来解释这些症状:可以假设右脑有一个评估个体已有信念的系统,而右半球的脑损伤导致了信念评估系统的破坏,使病人不能抛弃这种错误信念。因此相关认知机制的损伤导致错误认知的产生,而评估信念的机制的损伤使病人不能拒绝显然不成立的认知假设,这两种机制的共同损伤导致了妄想症[6,9,10]。这种评估系统在正常人中是完好的,这些病人为我们研究正常人的评估系统提供了可能性(表1)。

表1 认知神经精神医学方法对单事件妄想症的解释

1.3 神经心理学的认知障碍评估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评估是一种基于理论模型的评估,通过一些特定模块化的信息处理模型来评估认知功能。认知障碍评估的手段主要是基于认知神经心理学基础上的量表,即根据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建构出来的测评方法,来测评认知障碍的情况。

图1 PALPA测试的阅读模型

这里有两个基于理论模型评估方法的典型例子,一个是PALPA测试(失语症语言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评估):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去测评脑损伤后的语言障碍的情况;另一个是BORB测试(Birmingham物体认知测试):测评视知觉和视认知障碍。图1是PALPA测试所基于的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型[11~14],普遍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含有几个功能模块。PALPA测量的时候可以分别测得认知障碍病人各个模块损伤或完好的程度。这也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明确的定位[15,16]。当然汉语有很多字节和跟西方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阅读与书写的过程也可能和英语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已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汉语的阅读过程,一旦构建出正常人阅读模型的整个框架,我们同样可以探索什么样的测验可以用于评测汉语失语症程度。

2 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典型特点

相较于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视角,认知神经心理学具有其独特的研究理念。

2.1 研究对象不是综合病症而是症状和个案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研究对象不是综合病症(Syndrome)而是一个个单独的症状(Symptom)[1]。综合病症是发生在同一个体身上的一系列症状。比如Broca失语症表现出说话困难且不符合句子语法结构,尤其犯语法功能词和前后缀缺失和移位的错误,是一种典型的综合症。这类综合症不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关注的研究对象。

这里用Gerstmann综合症的例子说明这一重要特征。Gerstmann综合症表现出书写障碍、计算障碍、从左至右的方向知觉丧失和手指确认不能四种认知障碍。但这意味着存在着一个用于书写、计算、从左到右的知觉和确认手指的单独的认知系统吗?实际上不是,它们分别属于4个不同的认知系统,只是负责这几种认知功能的脑区处在左顶叶的相邻位置上。认知神经心理学家们相信,其它所有综合症都与Gerstmann综合症一样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对综合症的研究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认知系统的信息。

另外,上面图1中的阅读模型也能够说明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这一特征。该阅读模型由包括方框和箭头的13个部分构成,如果脑损伤能够破坏其中的任何部分,即任何一个或多个方框或箭头,那么会有213-1=4095种可能不同的习得性阅读障碍综合症。而研究者不可能去研究4095种可能的综合症。而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用同一个模型去解释所有的有阅读障碍的表现。通过观察这一模型对解释各种习得性阅读障碍症状的能力来测试模型的正确性。

2.2 单个案例的研究而不是群体研究

与传统神经心理学不同,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是单个案例而不是群体[1]。如上所述,如果有4095种不同的习得性阅读不能综合症,那么几乎每一个病人的病况都是唯一的,很少会同时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阅读损伤模式。因此每一个病例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不是简单得把他们组合起来,把他们归为一组或取他们平均的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

2.3 强调症状的分离尤其是双向分离

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强调症状的分离而不是相关,因为不同症状的分离通常能比不同症状的相关(同时发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同一类控制变量下要求患者完成两种不同任务,如果患者在两种任务上均表现出障碍,则这两种任务表现为相关。如果一个病人同时表现出A和B两种症状,那么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单个认知系统X受损,而这一损伤导致了A和B两个症状;但是也可能这样:同时表现出A和B两种症状是由于两个认知系统X和Y受损所致,症状A是由X认知系统的损伤所致,症状B由Y认知系统的损伤所致,那么X和Y都受损伤是因为它们所处在的脑区空间上距离较近,导致两者同时损坏。因此,症状间的相关不能使我们得出对研究认知系统的有力的推论。正如前面Gerstmann综合症的例子,患者有4种认知障碍,但我们却不能因此推断它们都属于同一个认知系统。

如果一个病人任务A完成有困难,但任务B正常,我们能根据这种单分离断定这两任务依靠不同的认知系统吗?实际上,这两种任务可能依靠同一认知系统,只是任务A的难度比任务B的难度大,所以当这一认知系统部分受损,表现出任务A困难而任务B正常完成。因此,症状间的单分离也不能使我们得出有关研究认知系统有力的推论。

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病人X对任务A存在困难但任务B正常,而另一个病人Y任务A正常但任务B困难,这就显示出任务A和任务B的双分离。很明显,它不能被解释为存在一个负责A和B两个任务的认知系统。我们可以强烈支持认为这两个任务依靠两个分离的认知系统的模型。因此,症状间的双分离使我们能够得出对于待研究认知系统的最有力的推论[17]。

2.4 模型是高度模块化的

模块化的观点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观点和假设。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成分协同完成的,任何一模块都能因脑损伤导致损坏而其他模块保持完好。这种高度模块化不仅成为心理层面的一个特性[18],同时也是脑运作本身的一个特性。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事实上,多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家发现了许多具有高度选择性认知功能损伤,强烈地支持“认知系统确实是高度模块化的”这一结论。

3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思路:一个来自病人AC的病例

病人AC:67岁,男性,澳大利亚人。他早年在公共铁路系统做职员工作,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史。他中风4天后的CT扫描显示,左侧中部区域的大脑动脉出现一个新的损伤,而两侧脑半球均有许多早期已存在的更小的损伤。虽然病人存在这些脑损伤,但从每天的接触中来看,他的认知功能比我们预测的好得多。但是,研究者在与AC谈话中发现他仍存在认知障碍:

Max:一只牡蛎有几条腿?

AC:一些。

Max:嗯!那么蚂蚁呢?

AC:一些。

Max:一只毛虫呢?

AC:没有腿。

Max:一条蛇呢?

AC:没有腿。

Max:那么一只海鸥呢?

AC:4条腿。

初步诊断说明,AC对这些问题似乎完全不知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接下来,根据需要设计6个正式实验对病人AC进行缜密的认知障碍评估。

实验1 选取18只动物,其中9只有腿,9只没有腿。主试把这些动物的名字依次念给AC,要求AC判断动物是否有腿。结果显示:AC仅正确回答10个(10/18),处于机率水平,说明AC对动物是否有腿完全没有概念。那么,这是因为AC丢失了语义记忆中有关动物的知识吗?

实验2 选取20个人造物体(如桌子、椅子等),10个有腿,10个没腿。主试把这些物体的名字依次念给AC,要求AC回答那个物体是否有腿。结果显示:AC仅正确回答11个(11/20),处于机率水平,说明AC的认知障碍并不仅针对于动物。那么,这种认知障碍是否仅针对于“腿”这个概念呢?

实验3 选取22只动物,11只动物有尾巴,另11只动物没有尾巴。主试把这些动物的名字依次念给AC听,要求AC判断听到的那只动物是否有尾巴。结果显示:AC仅正确回答11个(11/22),处于机率水平,说明AC的认知障碍并不仅针对于动物,也不仅针对“腿”这个概念。那么,这种认知障碍只是针对于对物体组成部分的信息吗?

实验4 包括两种测试题目:这个物体是否是圆形?这个物体是否带颜色?AC对前者回答的情况是:28道题中正确回答15题;对后者回答的情况是:20道题中正确回答12题。两者都处于机率水平,说明AC的认知障碍并不仅针对于动物,也不仅针对于概念“腿”,和对物体组成部分的信息。那么,这个病人是否丢失了关于客体的全部知觉知识呢?

实验5 包括3种非知觉知识的测验。例如:这个动物是否是澳大利亚的?这个动物是否危险?人类是否食用这个动物?AC的回答情况是:对第一种问题他在20道问题中能够正确回答18个;对第二种问题他在20道问题中能够正确回答19个;对第三种问题他在24道问题中能够正确回答23个。全部达到高分数水平,这说明AC的认知障碍针对于关于客体的知觉信息。那么,这种知觉信息受损包括所有感知觉信息还是仅仅指视知觉信息?

实验6 进行两个非视知觉信息的测验:这个物体是否能否发出声音(听觉)这个物体是否有味道(味觉)AC的回答情况是:对于前者他在26道问题中能够正确回答24个;对于后者他在20道题中能够正确回答19个。两者皆达到高分数水平。

以上6个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需要关于客体视觉特性方面信息的所有任务中,AC的表现仅在机率水平;但是在需要关于客体非知觉特性方面信息的所有任务中,或者甚至是那些关于客体非视觉的知觉信息的所有任务中,AC的表现都算得上优异。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病人AC的认知损伤只针对于物体视觉特性的知觉信息。通过这一结论,我们对客体信息的表征过程做以下推断:如果关于客体的所有信息都被表征在一个单一的客体信息系统中,那么不应该出现一种形式的信息(例如,视觉信息)丢失而其它形式的信息完好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客体视觉特性的信息的存储独立于客体其它特性信息的存储。

另外,这些研究也给予我们关于语义记忆组织的提示。客体视觉特性的信息必须独立于客体其它所有特性的信息,存储在语义记忆中。如果视觉特性信息是这样的话,那么听觉信息、触觉信息、嗅觉信息等,其它感觉模态必然也是这样的吗?我们总结如下:客体的语义记忆不是单一的知识储存,而是由关于客体的知觉特性与客体概念(比如非知觉的)分离的知识储存组成的,而客体知觉特性知识的储存又是由各种感觉模块信息分离的知识储存组成。

参考文献

1 Coltheart M, Caramazza A.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twenty years on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6, 23(1): 3~12

2 Coltheart M. Brain imaging, connectionism and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4, 21(1): 21~25

3 Rapp B. The handbook of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What deficits reveal about the human mind. New York, NY, US: Psychology Press, 2001

4 Coltheart M. The genetics of learning to rea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06, 29(1): 124~132

5 Metcalf K, Coltheart M, Langdon R. Models of confabulation: A critical review and a new framework.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2007, 24(1): 23~47

6 Coltheart M. Conscious experience and delusional belief. Philosophy.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2005, 12(2): 153~157

7 Coltheart M, Langdon R, Breen N. Misidentification syndromes and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997, 1(5): 157~158

8 Breen N, Caine D, Coltheart M. Models of face recognition and delusional misidentification: A critical review.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0, 17(1-3): 55~71

9 Coltheart M. Delusional belief.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5, 57(2): 72~76

10 Davies M, Coltheart M, Langdon R, et al. Monothematic delusions: Towards a two-factor account. Philosophy.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2002, 8(2-3): 133~158

11 Bates T C, Castles A, Coltheart M, et al.. Behaviour genetic analyses of reading and spelling: A component processes approach.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56(2): 115~126

12 Castles A, Bates T, Coltheart M, et al. Cognitive modelling and the behaviour genetics of read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06, 29(1): 92~103

13 Coltheart M. Acquired dyslexia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reading.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6, 23(1): 96~109

14 Blazely A, Coltheart M, Casey B. Semantic impairment with and without surface dyslexia: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reading.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05, 22(6): 695~717

15 Coltheart M, Bates A, Castles A.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In: Humphreys G.W, Riddoch MJ. (Eds),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1994. 1~15

16 Coltheart M, Brunsdon R, Nickels L.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ognitive-neuro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Halligan P W, Wade D T. (Eds.), The effectiveness of rehabilitation for cognitive defici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20

17 Coltheart M, Davies M. Inference and explanation in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Cortex, 2003, 39(1): 18~191

18 Coltheart M. Contributions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o neuropsychology.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nomic Science, 2003, 22(1): 58~66

作者:Max Coltheart

第二篇:认知心理与广告语言

摘要:广告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由于它的特殊功用,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认知心理。同时,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以一种强势姿态,引领社会时尚,开启新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广告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认知心理 广告语言 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认知心理,它包括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认知心理是一个民族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经验性活动,它伴随着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所以也是相对定型化的、显现出来的社会性活动的思维样式、思维结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人类创造了语言,就拥有了表现世界各种信息的符号,同时也就有了通过认知媒介认知世界的符号——语言,更重要的是,一个民族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同时,就会把自己对世界认识、评价等,蕴涵在语言世界中,从而凸显出该民族的心智,使得语言成为一个独特的认知世界。正如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 “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认知和语言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认知产生了语言,所以语言中蕴涵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认知心理,这种独特的认知心理,一直在该民族语言发展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而语言一经产生,就会反过来制约认知、引导认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②

广告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生活的一部分。广告语言生活,不同于普通的语言生活,它追求语言生活中的经济效应。而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由于它的特殊功用,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顺应不同民族的情趣爱好、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唱和不同民族的审美旨趣、彰显不同民族的道德情操等,一句话,就是要在特殊的认知心理沃野上,寻找广告语言生成的土地和滋养。

其实,广告语言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广告语言想要达到广告的预设目标,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而消费心理的形成,正源自传统的民族认知心理,因为在民族认知心理中,蕴涵着最深层的价值观念,广告语言如果无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它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失去广告的生命源水,与预设期待背道而驰。

下面,我们从认知心理层面,依据于成功的案例及广告语言的特色加以探讨。

道德情操与广告语言

道德情操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以及个人的感情操守。对于世界不同的民族来说,道德情操既有人类所共同期待的价值,也有民族自己所期待的价值。因此,广告语言创意,既要考虑到人类的普适性,更要注意不同民族独特的道德价值期待。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从内在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规范体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凝聚力。当今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13亿消费者这个庞大的市场,不仅让国内企业留恋无暇他顾,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经济实体,到中国投资兴办企业,开拓市场。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商品纷纷涌进中国市场,随之也带来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睁眼可见、伸手可触、侧耳即听,真正的如有人所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③由此,广告也使得生产商和服务商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或成功。可见,广告已经成了企业营销的最大手段,也成了消费者生活的构成部分。而成功的广告经营者,往往在其广告语言的创意中十分注意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这样创意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昭示企业的内在品质、显现企业的经营理念等,又顺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并引领广告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相辉映。

中国古代就非常讲究诚信。在《说文解字》里,“诚”和“信”是一对互训的字。《说文·言部》:“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中国传世经典中,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最高原则甚至是“礼之经”。如《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易·乾卦》云“闭邪存其诚”,这里“诚”既然是人性的本然,也就成了道德的根本。《乐记》云“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孟子·离娄》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苟子·不苟》云“养心莫善于诚”,《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学而》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公冶长》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等。可以说,在中国,一个人缺失了诚信,他将寸步难行。因此,广告语言的创意,必须讲究诚信,不能夸大其词,欺骗消费者。如:

1.诚信为本,依法理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广告语)

2.罗曼珠宝,品质与诚信始终如一(罗曼珠宝广告语)

3.真诚到永远(海尔广告语)

4.笃守诚信,创造卓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告语)

这些广告无疑都是成功广告的范例,它们都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认知心理的道德价值观,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引起消费者注意,实现广告预设的目的。

再看当前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和小报的食品、药物广告,廉价邀请一些地方演员,冒充各行业的专家、权威,广告语言中充斥着“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夸大不实之词,欺骗消费者。这些广告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它们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再如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蕴涵着深深的自我谦虚的美好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来理解中华民族的这一认知心理。上文我们说到,民族认知心理是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同样,成语也是语言生活的历史积淀,在汉语成语中,有关谦虚的例子,能够凸显中华民族自谦尊人的优良品质。如“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谦受益,满招损”、“谦恭虚己”、“谦让未遑”、“大智若愚”、“尊老爱幼”等;在实际语言生活中,民族传统更是以自谦尊人为美,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称他人为“先生”、“阁下”,称他国为“贵国”;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写信开头自称“牛马走”,发表意见为“窃以为”、“鄙意”等。这种认知心态下,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骄傲自大,成语中如“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洋洋自得”、“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等,这些都是汉语中的贬义词,是一个人的言行中必须尽量避免的。因此在广告语中,商家或生产厂家要尽量自谦尊人,避免傲气傲态,中国有句古训就是:“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态。”在特殊情况下,你可以傲视群雄、傲视天下,但切不可傲视天下人。作为广告语言,要想引起消费者的青睐,就应当做到得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商品,尊重消费者,切忌唯我老大、傲气逼人。我们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5.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新乡热力公司广告语)

6.感谢有你,2009年更好看(《新乡日报》广告语)

7.桂林在绝美的山水间摆下了风光的盛宴,为您推出了演绎青春精彩的一切(桂林旅游局广告语)

8.相逢自是缘,华航以客为尊(台湾华航广告语)

这些广告语,都充分利用了汉民族认知心理中谦虚尊人的品格,将“服务”置于广告宣传的首位,当然会实现广告预设的目标。那些动辄“全球第一”、“世界第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等广告语,在中国,只能是污染人们的视听。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自谦不是自贬、不是自卑,要做到谦而有度,自谦中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自尊,例5“奉献绿色能源”就是一种自信。特别是广告语言关乎到国家和民族,就更需要有自信和自尊。再如“我爱过,我自信”(相机爱国者T60广告语),就充满了民族的自信。

审美情趣与广告语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认知心理。但是由于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心理历程、人生经验、生活体验、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因此在审美认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天壤之别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对于“龙”,中国从古到今对它的认识就是神秘、神圣、崇高、善变、尊贵等,“龙”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了民族的象征,因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所以我们的文化就是龙文化。龙的造型千变万化,龙字的写法也形态各异,这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对龙的认识与中国正好相反,英语中“dragon”,恰恰是个贬义词。再如“狗”,汉人对狗的印象不太好,所以用“狗”字组成的词语,大多都是贬义,如“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眼看人”、“狗偷鼠窃”、“狗改不了吃屎”、“狗咬狗”、“狗汉奸”等,大约是狗的一些特性,比如“摇尾企怜”、见生人就咬、疯狗不认主、嫌贫爱富等,暗合了一些人事。而在西方,由于狗对人的忠实,人们把狗当朋友,如果西方人说你“You are a lucky dog”,千万别误会,他不是在骂你,而是夸你是个幸运儿。可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认知。

中华民族认知心理,由于特殊的生成生长和发展成熟环境,就形成了特殊审美认知心理,从语言上看,突出表现为形式上追求骈偶美、感情上追求含蓄美、内容上追求意向美。

骈偶美。骈偶是中国语言艺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这种形式源于汉字表意、单音节的独特品质,很容易在语言表达上形成音节意义上的匹配或对仗,再加上平上去入(中古四声,现代汉语则是阴阳上去)四声相配,就形成了中国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骈偶或叫做对仗,这种审美形式是中国独有的,因为表音文字是音素文字,在音节上不同的字(单词),音素多少不等,很难形成整律的形式。

骈偶在中国艺术中产生得很早,早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非常成熟、优美的骈偶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屈原的《离骚》中,更是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式。到了汉代,中文文学就形成了通篇采用骈偶语言形式的“骈体文”,并直接启发产生了唐代的律诗,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整律骈偶美的认知心理,这种认知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在语言接受心理上更偏重于骈偶,而排斥散句。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大多数中国人会背,但很少有人知道是匈牙利人裴多菲的作品;从世界文学史看,比裴多菲名声大的诗人俯拾皆是,但除了专业人士外,有哪一首外国诗铭刻在人们的脑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文中的骈偶语言形式,从而契合中国人的接受习惯。在广告领域中,许多广告从业者就深谙中国这一认知接受心理,采用骈偶的语言形式,从而让人铭刻于心,达到了广告语言的预设目标。如:

9.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长虹集团广告语)

10.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然居饭店广告语)

例9“天上”、“人间”相对,“彩虹”、“长虹”相对,较为工整,虽然“虹”有“合掌”(相对仗的字词)之嫌,但却有朗朗上口之美,因此,也为广大消费者广为流传;例10本身就是一副巧妙幽默的对联,下联将上联文字颠倒,形成绝对。这副广告对联还有两个方面吸引着消费者:其一,语言的机巧,可以使人反复品味,乐而忘返;其二,以客为上,将客人当上帝。

含蓄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情内敛、不事张扬的民族,情感表达,讲求含蓄隽永,发人深省、令人玩味、启人心智,忌讳直白浅露、淡而无味。在中国语言艺术中,强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强调“味外之旨”;这一点和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正好相反,西方人重逻辑思维,感情表达上讲究张扬自我,从日常语言生活到文学作品,都非常显露、夸张、浪漫。比如,在国外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多年分离的夫妻相见,总会相拥热吻在一起的细节。而在中国文学中,则很少有这样的细节,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生逢乱世的杜甫一家,遭遇了生离死别,一家终于团聚,到了深夜,儿女入睡,而杜甫与妻子则燃烛而坐,相对无语,这是多么深刻、含蓄的情感,多么引人深思啊。

中华民族这种感情表达上的含蓄美,也被一些广告从业者广泛运用,从而创意出成功的广告语言。如:

11.难言之隐,一洗了之(洁尔阴药物广告语)

这个广告由于与人的隐私有关,于是采用了含蓄内敛的广告语,使消费者不至于尴尬。

12.羊羊羊,发羊财(恒源祥早期广告语)

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的典型案例,创意者无非是想告诉消费者如下信息:恒源祥的产品,都是纯羊毛产品,保暖、轻松、柔软等,但是由于过于直白,又充满拜金主义色彩,因此很快就从各媒体消失,从而改成了“恒源祥,羊羊羊”。

意象美。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意中有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但这是哲学概念。“意象”一词作为美学概念,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他在《神思篇》中云:“独照之将,窥意象而运斤。”实际“意象”讲究的是“味”,即要有韵味,要耐人品味,要做到“象在意先”、“情以物兴”,即要“有成竹于胸”。中国古典文学中,很早就在采用“意象”的表现手法,如《诗经·都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用青青的桑叶这个“象”,来表达姑娘年轻貌美之“意”的。好的广告语言,也往往采用中国传统语言艺术中的这一手法。如:

13.清新纯净,森林气息(长虹空调广告语)

这则广告语就是充分运用了“森林”这个“象”,表达了诸如“大量释放健康负离子,真正做到杀菌除尘,清新空气,彻底消除空气中存在的大量废气、毒气和异味”,“真正创造舒适又健康的生活”,“真正符合国人健康的需要”等“意”的。

集体观念和广告语言

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每个民族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从其生成开始,就是以家国同构的形式呈现的。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中国家庭,父子之间追求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追求兄爱弟敬、夫妻之间追求夫唱妇随;在中国社会,君臣之间追求君严臣忠,邻里之间追求互助互爱,同事之间追求相揖相让,同行之间追求互赢共利,总之,举国上下追求和谐团结,由此诞生了一个崇高的价值观——集体主义,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这种价值观追求舍弃小我,维护大我,“胡虏未灭,何以家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诞生了许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种价值认知心理下,广告从业者在进行语言创意时,就应该避免个人主义成分,以期实现广告预设。如:

(14)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红棉保温瓶广告语)

这个广告紧紧抓住中国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组织做文章,充分依靠“保温”和“温暖”近义的特点,将常用义进行偏转,巧妙地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使得“保温瓶”和“温暖家庭”连一起,起到了很好的告知效果。

(15)四十年风雨历程,中华永远在我心中(中华牙膏广告语)

这个广告利用的是民族的情愫,采用同样的意义偏转的方式,也就是将作为商品名称的“中华”,转义为民族意识里的中华,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愫。

(16)格力空调,惠及全人类你和他(格力空调广告语)

这个广告将集体主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它打破了地域的囿限,将广告视野开阔到全世界,既可增加国人的自豪感,也可在不同地域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17)光华之中,意料之外(奔驰GLK轿车中国广告语)

这个是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广告语,创意者充分应用了中国集体主义概念中的最高境界“爱国主义”,广告语中蕴涵了广大中华的意思,必将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通过以上具体语言案例,我们分析了广告语言对认知心理中集体价值观念的表现,突出了广告语言中的民族情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广告语言同语言本身一样,是没有所谓阶级性的。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广告中的爱国情愫不能宣扬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特别是商业广告,宣传的是产品本身,而这些产品本身是不具备国界、不限制民族的,因为工业产品都是科技的成果,而科技是不分国界或民族的。因此,在广告语言中,突出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同时,要胸怀世界,放眼全人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去,拿进来,彻底融入国际社会。上举例(16)在这方面,就比其他广告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而特定的文化背景是滋生特殊认知心理的土壤,特殊的认知心理,决定了它特殊的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接受心理,广告语言必须遵循这种特殊的接受心理规律,方能实现广告预设目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引领社会时尚,开启新的价值观念,比如广告中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的淡定、安适,已经被拼搏、竞争所代替,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也提醒我们注意,应当关注广告的文化意义研究——广告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促进社会进步。

注 释:

①转引自伍铁平:《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北京大学学报》,1988(3)。

②引自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黄会林:《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新闻与传媒系)

编校:张红玲

作者:祁晓霞

第三篇:受众认知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摘要】新闻传播的效果与受众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众的认知心理背景、认知心理现象和认知心理效应对传播效果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往往会导致新闻传播的效果偏离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而发生异化。

【关键词】新闻效果;异化;受众;认知心理

新闻传播效果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评判新闻传播质量的重要尺度。然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的效果会偏离传播意图而发生异化。导致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因素很多,但作为新闻传播接受终端的受众,其认知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受众认知心理背景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所处的心理背景状况往往决定他们对新闻的接受态度和解读结果。受众的心理背景主要包括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准备、心理需要以及原有的态度倾向。

受众的心理准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有一个心理准备过程。受众的心理准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他们对新闻信息的接受态度。如果对一则信息事前毫无准备,则有可能产生不安和恐惧,严重时,还会引起社会恐慌,从而直接导致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如非典初期,新闻媒体对其传染性、危害性的报道不够重视,致使人们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因而,当非典造成巨大危害时,甚至有些人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和恐惧的扩散者。对非典的过度反应造成的损害,超过了非典本身,给社会的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受眾的心理需要。受众能否接受新闻信息,还取决于受众当时的心理需要。传播者只有掌握受众接受新闻时的心理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转型期的中国,受众当下的心理需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安全感”的需要。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化加剧,受众往往希望从媒体获取信息以消除忧虑和不安全感。其次是“情爱感”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急需填补情感与心理空白,于是受众在解读新闻过程中寻求情感归属的需要变得分外强烈。再次是“根基感”的需要。社会转型时期,生活的动荡不安会使人产生一种回归传统、寻求宁静的心态,这便是“根基感”的需要。若媒介报道与受众强烈的心理需要背道而驰,会助长社会转型期中受众本身潜在或显在的心理阴影,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

受众的态度倾向。美国传播学家卡兹·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中介因素”中,受众既有的态度和立场会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人们总是会注意到不违背他们坚持的态度与信仰的那部分信息,而忽略违背自己的立场且会导致心理上不舒服或不和谐感觉的那部分信息。受众在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在接触到新信息时,往往会有一个将外在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信息进行比较的思维过程。如果外来的结论与自己原有的态度相抵触,马上会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排斥情绪。

受众认知心理现象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受众在对新闻进行认知加工时必然会形成诸多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反过来又会对受众新闻接受的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能使他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判断出现误读,从而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定式心理。定式心理是指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及其观点。定式心理往往会使认识僵化,趋于保守或出现偏见,甚至形成认知偏见。在解读新闻之前,定式心理会“自以为是”地为受众替媒介作出解释。它会干扰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筛选、理解和接受,从而可能会导致错误信息、干扰信息的传播。例如,有媒体称板蓝根冲剂对肝炎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有些人就放弃其他更重要的预防措施,结果又影响了预防肝炎。因此,受众定式心理可能使得新闻媒体的影响异化。

反射心理。反射心理是指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把自己的经验、情感反射到类似事物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反射心理可以帮助受众体验和理解媒体内容,但也可能因为受众的主观导致偏见、消极情感。尤其是批判性的报道,对受众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所谓“四大名爹”的报道,使得恃强凌弱的卑劣行为、群众的谴责行为等等,因为反射心理,受众容易出现对政府的不信任。再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报道,受众往往在谴责道德滑坡之时,也会暗自庆幸,或者相互忠告。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异化现象。

预期心理。预期心理是指受众对媒体持一种预期,以满足其希望和要求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传播活动中,如果媒体传播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传播将获得积极的结果;反之,受众很容易出现认知偏见,新闻传播有可能形成负面的传播效果。现在,新闻媒体的作用越来越被受众期待,他们希望媒体报道能够解决关注的问题,并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一些经济案件、刑事案件的报道,往往对犯罪过程不厌其烦,但对政府的作为甚少提到,于是受众容易归咎政府部门反应迟钝、打击不力,从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也是一种异化现象。

归咎心理。在社会知觉中,人们还会试图对行为原因进行探求,这种探求行为原因的心理过程就是归咎心理。当受众接触一则新闻时,他们在获取新闻事件表面信息的同时,往往会对新闻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探求,并希望媒体能给予解释。如不少受众在获知贪腐新闻事件的同时,还会对导致这些事件的成因提出疑问:为何国家干部的职位能够成为个人私欲的温床?某些干部为何能滥用权力?在这种归咎心理的作用下,受众不仅会迁怒于媒体,也会对政府的人事制度产生怀疑,甚至对政府对党产生不信任感,致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受众认知心理效应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

受众认知心理效应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一些心理惯性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下面主要探讨受众解读新闻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认知心理效应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之间的关系。

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传播者或媒介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一方面,传播学研究认为,当受众把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确定在高权威性、高可靠性的位置上时,这种认定对实现传播意图而言无疑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这种心理效应也会使受众无意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给予甄别与证实,甚至不加选择地将其作为确定自己生存状态与生存目标的参照系统,完全陷入媒介化生存状态。1938年美国一家广播电台播出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剧本,广播剧播出时人们真的以为火星人在进攻地球,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社会一片混乱。这与该节目原本想给受众提供娱乐的传播意图明显违背。

逆反效应。所谓逆反效应是指受众因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式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观点相反的情感或心理倾向,是对新闻传播信息作简单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由于这种心理意识的作用,受众往往会同传播者之间形成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值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三种:一是评价逆反,即受众对新闻的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状态;二是情感逆反,即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涵和表现的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接受,反而激起反感;三是行为逆反,即传播者企盼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反其道而行之。

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信息接受时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沉默螺旋理论的提出者纽曼认为,在新闻信息接受中,大多数受众都力图避免被孤立。单一受众若确定自己的意见同占据优势的观点不一致时,随后大都改变看法,和优势意见保持一致。由于受众的意见和情绪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操纵,在解读新闻时不重视个人的体验,不能明辨是非真伪,而奉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媚俗从众的姿态消除内心的压迫感和冲突感,直至产生误读,从而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

参考文献:

[1]杜俊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甫.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优势[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编校:郑 艳

作者:夏云

第四篇:心理与逻辑: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通道

摘要: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心理与逻辑作为人类大脑进行信息加工两种基本功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作为人类心智统一过程的心理与逻辑,在20世纪却被心理学与逻辑学人为地分隔开来。认知科学诞生以后,心理学与逻辑学面对重大挑战,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著名的沃森选择任务实验和卡尼曼面对风险决策的前景理论为我们理解心理与逻辑的关系提供了帮助。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心理学与逻辑学重新交叉融合,并共同回归于人类心智与认知的统一过程。心理学与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需要合理的学科框架,认知逻辑就是这样的学科框架,它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认知科学的背景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1世纪,我们要从认识自己的脑与心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做一个心理健全、逻辑严密的能够正确思维和有效行动的人。

一、心理与逻辑:先天的自然联盟。

心智(Mind)是具有脑或神经系统的动物的智能行为。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叫认知(cognition)。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就是研究心智和认知原理的科学。脑、心智与认知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脑与神经系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最近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早在5亿年以前,脊椎动物大脑的左右半球就已经开始分工协作,后来,在达尔文的“后代渐变”过程中,大约在500万年前,人类大脑的左右半球结构形成了。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进化系列的顶端。

左右脑的分工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化心理学教授麦克尼利奇(PeterF.MacMeilage)、澳大利亚并英格兰大学神经科学和动物行为学教授罗杰斯(LesleyJ.Rogers)和意大利心理-脑科学研究中心和特兰托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瓦洛蒂加拉(GiorgioVallortigara)的合作研究表明,脊椎动物左右脑的分工来源于动物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他们说:

早期脊椎动物中,当某个大脑半球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发挥主导作用的趋势,两个大脑半球的分工可能就开始了。我们推测,右脑最初主要在危急情况下发挥任用,这需要动物做出快速反应,比如侦测周围环境中的猎食。而在非危急情况下,主控权将由左脑接管。换句话说,左脑进化成为自发行为的控制中心,即对行为“自上而下”的控制(我们要强调的是,自发行为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其实很多自发行为都是后天学会的),而右脑则是环境诱发行为的控制中心,也即“自下而上”的控制。其他特化程度更高的功能,比如语言、工具制作、空间定位及面孔识别,都是从这两种控制能力进化而成的。

动物的两种基本行为和生存手段是捕食和防止被捕食。我们先来看动物的捕食和左脑的进化。研究表明,动物的捕食行为是一种日常的、自发的行为,它们是由左脑控制的,体现出右侧偏向性。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日常行为都具有右侧偏向性,其中包括捕食。证据表明,所有五类脊椎动物(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禽类、哺乳类)的捕食都具有右侧偏向性。美国著名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RogerWolcotSperry,1913—1994)通过割裂脑的实验证明:左脑主要负责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分析脑”、“逻辑脑”、“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下面再来看动物的防止被捕食和

右脑的进化。防止被捕食是右脑最原初的功能。科学家研究了各类动物对掠食者的反应,结果发现,当掠食者从视野的左侧出现时,无论鱼类、两栖类、禽类还是哺乳类动物,都会出现更为强烈的回避反映。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对脊椎动物来说,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比掠食者突然出现更让动物感到惊恐,更能唤起它们的快速回避反应。脑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象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综合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大脑左右半球的主要功能可以列表对照如下:

由此看出,心理与逻辑是人类心智的两种主要能力,或者说,是人脑的两种主要功能。

人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形式。人类的思维(逻辑)过程则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见在人的大脑中,心理与逻辑是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心智过程。因此可以说,在人类的心智和认知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心理与逻辑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分道扬镳:心理学与逻辑学。

不幸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半个多世纪,心理学与逻辑被人为地割裂了,始作俑者和代表人物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

弗雷格拒斥心理学是与他的客观主义的数学立场相关的。首先,弗雷格认为数是实际存在的事物,而不是一种心理现象。其次,弗雷格认为数学与感觉和心理毫无关系。他说:“不,算术与感觉根本没有关系。同样,算术与从早先感觉印象痕迹汇集起来的内在图像也没有关系。所有这些形态所具有的这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与数学概念和对象的确定性和明确性形成强烈对照。考察数学思维中出现的表象及其变化,可能确实有些用处;但是不要以为心理学能对建立算术有任何帮助。这些内在图像、它们的形成和变化对数学家本身是无关紧要的。”2、在《算术基础》一书序中,他提出研究数学哲学三条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要把心理学的东西和逻辑学的东西,把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区别开来。”3、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弗雷格在研究数学和逻辑时,并非完全没有认识到感觉和心理因素的存在,但他从各个方面坚决地抵制和反抗感觉和心理因素对数学和逻辑的影响。他说:“在数学家面前,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大概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但是,由于我还想为哲学家们尽可能解决上述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我就不得不稍微涉足心理学的讨论,即使仅仅是为了阻止它进入数学。”4、他说:“这样一来,在涉及数学真的时候,问题就会摆脱心理学的领域,而转向数学的领域。”5、在20世纪初,弗雷格的影响远远超出数学和逻辑的范围。他的拒斥心理学的数学和逻辑的立场,经罗素、怀德海等人的发展,被演变为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这就是逻辑经验主义或称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逻辑经验主义将数学逻辑的真理普遍化和绝对化,把数学逻辑当作理性思维的普遍规律,当作唯一的逻辑真理,同时也当作探求真理的有效工具。由数学逻辑产生的这种信条,经过逻辑实证主义的推动,演变为20世纪席卷西方学术的分析哲学运动。弗雷格以后,逻辑学与心理学彻底地分道扬镳。这种影响至今未被肃清,尤其是在中国的学术界。

三、认知科学诞生以后…

变革来自于新的思想,那是在认知科学诞生以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学科包括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哲学先后将它们的关注点指向同一个目标——人类心智。1975年,美国人感到将这些学科综合为一个新的学科框架,共同探索人类心智的奥秘,于是,认知科学诞生了。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认知科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学科。2011年11月,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在北京成立,但认知科学至今仍未进入几十年不变的中国学科目录。

认知科学给众多学科的发展带来机会。首先,认知科学6大来源学科在认知科学方向上都发展出自己的新兴学科,如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或称语言与认知)、人工智能、认知人类学(或称文化进化与认知)和认知神经科学。其次,认知科学的6大来源学科在认知科学框架下互相交叉,发展出更多的新兴学科,如控制论;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认知过程仿真;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哲学;语言哲学;人类学语言学;认知人类学;脑进化。

认知科学也对众多学科的发展提出挑战。在21世纪,如果不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很多学科将无法发展,例如心理学和逻辑学。

莱考夫在《体验哲学:涉身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1999)一书中,开篇就指出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是:

心智本来就是涉身的;

思维大多数是无意识的;

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的。

其中,“思维是无意识的”这一论断对逻辑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思维传统地属于逻辑学的领域。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金岳霖,1977)。现在,认知科学提出“思维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著名的沃森选择任务实验(Wasonselectiontask)就是这样的一个挑战。沃森实验设计巧妙,他用4张纸牌的翻牌游戏来对应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4种可能选择,即肯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逻辑学家告诉我们,只有肯定前件式(ModusPonens,MP)和否定后件式(ModusTolens,MT)是正确的推理形式,并且两者是等价的,而其他两种形式都是错误的。实验结果大大出乎逻辑学家的想象。

有将近100%的被试懂得使用肯定前件式的推理。由于沃森实验精心挑选只使用没有逻辑学背景的被试,因此,这一结果提示逻辑是正确思维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东西,而不是逻辑学家教给我们的东西。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使用演绎规则MP即肯定前件式条件假言推理,这就暗示MP这样的逻辑规则似乎是天生的,我将其称为先天逻辑能力(InnateLogicFaculty,ILF,Cai,2007)。而对于逻辑学家证明与MP等价的否定后件式即逆否规则MT,却只有约50%的被试予以支持,两者差异是如此之大!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由于MT多做了两次否定,其占用的认知资源与MP相比要大得多,由此很多人感到否定后件式比肯定前件式要困难得多。问题在于逻辑学只考虑推理的正确与否,而不考虑认知加工的难度。这样就出现了尽管在逻辑学中将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看作是同样正确和等价的推理形式,但大多数人并不这样认为。在这个实验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使用了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的“错误推理”,前者占33%,后者占21%。其原因何在?这是实验所须检验的规则“如果纸牌的一面是字母A,则它的另一面是数字4”中,由于数字4得到了表征,因此它启动了被试对肯定后件式的认知。“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现在地面湿了,并不能由此推出天下了雨,但也不能排除天下雨是一种可能的情形。毕竟人们在日常思维中就是这样思维的。沃森实验的结果表明,人们在进行推理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逻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逻辑不是心理无关的而是心理相关的。

另一个重要挑战来自思维与决策领域。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所依据的思维是逻辑的还是心理的?卡尼曼(D.Kahneman,2011)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认为,人们在涉及风险的经济决策中是依据可能的损失和收益价值而不是依据最终产出来做出决策,并且人们是依据直觉而不是逻辑推理来对损失和收益进行评估。前景理论模型是解释性的,它模拟真实的选择而不是最优方案。下面是卡尼曼在《思维:快的和慢的》一书中给出的一些投资博弈的例子。

问题1:请做选择

A.肯定会得到900美元,或者……

B.有90%的可能会得到1000美元。

问题2:你会选择哪一个?

A.必定会损失900美元,或者……

B.有90%的可能会损失1000美元。

问题3:不管你有多少钱,有人又给你1000美元,请从下面两个选项做出选择:

A.有50%的概率赢得1000美元,或者……

B.肯定会得到500美元。

问题4:不管你有多少钱,有人又给你2000美元,请从下面两个选项做出选择:

A.有50%的概率失去1000美元,或者……

B.肯定会失去500美元。

问题5:以抛硬币作选择,正面赢,背面输,你愿意参加下面的赌局吗?

A.赢50美元。

B.输50美元。

A.赢100美元。

B.输50美元。

A.赢150美元。

B.输50美元。

A.赢200美元。

B.输50美元。

根据卡尼曼的研究,大多数人在面临盈利时是风险规避的;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当然,卡尼曼并不否认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在决策中的作用。他认为,我们的头脑里有快的和慢的两种做决定的方式,他称为系统1和系统2。无意识的系统1根据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但它也容易上当受骗,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比较慢,但更准确,不容易出现错误。那怕是一个简单的运算,其结果都比专家靠直觉做出的预测更准确。

四、认知逻辑的学科框架。

逻辑学与心理学应该如何应对认知科学的挑战?无非上中下三种选择。上策是进取,中策是维持现状,下策是退却。

心理学似乎采取了进取策略。思维是传统逻辑学的领域,心理学正在向思维的领域推进。且看心理学养关于思维的定义。张厚粲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心理学》中,对思维做了如下定义:

思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从概念及其形成、问题解决、推理、决策、思维与语言等多方面涉及了心理学与逻辑学交互作用的研究领域和问题。

此外,在语言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中,心理学和问题和逻辑学的问题也在发生着交叉和融合。认知科学建立以后,概念、判断、推理、决策、问题解决都成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著名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对思维的看法。

心理学与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学科框架。2004年,笔者首次提出将认知科学的学科框架映射到现代逻辑的背景之中,由此产生出认知逻辑(cognitivelogic)的研究框架。2007年,笔者在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报告了认知科学的学科框架和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在这个学科框架下,我们得到哲学逻辑、心理逻辑、语言逻辑、文化与进化的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和神经网络逻辑。在这个学科框架下,逻辑学与心理学发生了交叉,它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人类认知活动中心理加工和逻辑加工两种方式,也非常契合于卡尼曼的一快一慢的思维和决策模型。

在这个学科框架中,有的学科已经存在,如哲学逻辑、语言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与认知科学的起源同步;有的正在发展,如心理逻辑、神经网络逻辑,其发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认知科学的建立同步;有的虽然尚未开展,但预计将来可以得到发展,如文化与进化的逻辑等等。

现在,我们将逻辑学与心理学重新统一于认知科学的研究框架之中。

这样,我们就把作为人类认知的两种方式或两个通道统一起来了。心理过程作为认知的一个通道,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加工形式,此外还有直觉和无意识的加工形式,它们采用即时反应的方式进行加工,是快的通道,但它易错。思维过程是认知的另一个通道,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加工形式,它们采用逻辑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类比与溯因等方式进行加工,是慢的通道,但它准确。心理学与逻辑学则分别作为心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摹写,为人们认识人类心智与认知提供理论模型。这两个原本紧密联系的学科,在20世纪以来被人为分隔半个多世纪以后,终于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重新统一起来,并得到新的发展。

在21世纪,我们要认识自己的脑与心智,特别要了解你的右脑,开发你的右脑,做一个全脑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全、逻辑严密的能够正确思维和有效行动的人。

作者简介:

蔡曙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教授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重大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认知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下属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协会协理;国际符号学研究会执行理事;国际符号交际学院会士;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组委会第一副主席。专著有:《自然语言形式理论研究》;《语言、逻辑与认知》;《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等。

作者:蔡曙山

第五篇:基于认知心理的初中物理错题分析

【内容摘要】初中是接触物理的第一个阶段。学物理与学语文不同,它强大的思维和逻辑使学生更难学物理。在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习题一遍又一遍地出错的现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是阻碍人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对初中物理错误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对初中生学习物理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认知心理 初中物理 错题分析

一、初中生物理解题现状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各种学科的学习中都是毋庸置疑的,物理学科也不例外。物理习题练习是测试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可以说,学习解决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一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练习训练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现象:

(1)读的时候能理解,听的时候能理解,做的时候犯错。有很多初中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似乎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做题的时候经常出错,成绩一般。

(2)不知所措。在做物理问题的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些学生不会用一般的知识去做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个问题会把自己困在什么地方。犯了一個错误,没有老师的指导,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又犯了什么错误。

(3)知道自己的错误,不去改正,不断地犯错误。在老师批改完作业、试卷或练习解释后,一些学生所谓的批改只是一份正确答案的复制。错误问题的原因没有分析,问题也没有完全澄清。这使得学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物理成绩难以提高,也极易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二、认知心理下初中生物理错题原因分析

1.审题错误

准确答题的第一步便是理解题意,正确的审题。物理考试需要学生正确的理解题目并且以此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物理考试不仅考验学生的基础性知识是否足够扎实,还考验学生对于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是对于学生解题是否认真、答题是否规范的一种考验。正是因为物理考试对于学生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因题型的考试而产生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审题案例。

(1)不能发觉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

物理习题作为逻辑性比较强的习题,经常会把已知条件以含蓄不明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已知条件经常隐藏在物理概念、关键字、物理模型中。如果不能够正确地找到这些隐藏条件将会造成解题思路错误或者无法解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部分由于初中生知识有限,对于新概念、新定律掌握不足不知其意,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不扎实,混淆了一些常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的意义。

(2)有效信息无效信息无法区分

如果不能察觉到物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会导致解题错误,同样冗杂的条件也会混淆学生的解题思路最终导致答题错误。在一些物理题中,出题人会故意罗列一些冗杂无效的条件,从而对于解题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倘若学生不能够从题目中正确区分哪些信息是无效的,将会导致解题方向错误,从而导致最终解题失败。

(3)曲解题意

物理题目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些学生语言基础比较差,对题目意义的理解有偏差,尤其是一些物理专业术语的错误的理解,这将引起学生曲解题目的含义。

2.物理概念理解错误

物理这门课程最重要的便是对于一些物理定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初中正是学生学习物理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初中的物理知识储备对于以后高中的物理知识学习以及物理知识的日常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初中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是学生们要解决问题的基础,正是由于初中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倘若学生没有熟练地掌握物理概念,没有彻底了解物理定律,他们对于物理学知识只会似懂非懂,局限于表面,不知道对深层次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甚至会犯一些低级的、可笑的错误。

例如:物理量的含义混淆。经常会有学生会把“质量”和“重力”或者“电流”和“电荷量”等这些基本的物理概念混淆。还有乱用公式现象,如将求固体压强的公式用于求液体压强。这种现象通常是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以期望把记忆的公式填到试卷上最终得分。以上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对于基础物理概念没有理解到位,没有把这些书本的物理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想要正确地掌握物理定律,首先我们要明白条件和结论。其次我们要熟悉整个物理定律的推导过程,只有明白了推导过程才会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我们要掌握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方式以及其他变形的方式,同时我们要注意物理定律的适用范围,不清楚公式的适用范围也是答错题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要把一些相似的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异同点,只有正确地区分才能够熟练地运用。在学习物理公式后学生们可多反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独立思考从多个角度对公式进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对于物理定律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同时熟练掌握物理公式以此解决问题的独特技巧同样也很重要。当学生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定的物理条件,运用图解法建立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以此了解整个物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题。

3.教师教学错误

任何人都存在失误,老师也不例外,同样存在教学失误。虽然学生很少因为教师的教学失误而失误,但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还需要老师注意。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例错误:笔者使用的教科书中,人体的安全电压被指定为36V以下。在笔者的教导下,提出了“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在36伏以下”的概念。但后来证实,上海中学使用的教科书中明确规定“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低于24V”。由于教师的教学失误,学生解决问题时产生了错误并且难以被发现。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大部分是由于教师粗心大意,言语上的错误和教学中的失误造成的。

三、初中生物理错题对策

1.学生之间互相发现错题

发现错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错误,巩固并不扎实的物理知识,以了解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学生们切勿本末倒置为了发现错题而发现。现实中学生们对于自己的错题的原因并不了解,大部分要靠老师的批注和提醒才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太过于被动,同时老师的工作量也会很大,因此不能够对于所有学生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生们要主动解决自身的错题,要做到“独立发现”,通过同学的帮助来发现。如今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学生们可以依托于网络自主解决自身知识盲区和日常错题,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会巩固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大部分错题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解决,但是当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错题,这时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帮助解决错题,同学的分析和建议也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改正错题,不仅可以发现题目做错时的错误和原因,而且可以通过相互观察学习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学习对方良好解题习惯和回答规范。

2.切实运用错题笔记

纠错笔记,是一种巩固自身错题中知识盲区最简便也最常用的方式,他不仅受到很多老师的推崇也同样受到学生普遍的肯定。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的错题笔记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仅仅只是记录错题,很少能切合实际的去运用整理错题笔记。

笔者认为,同样的错误的笔记也是不一样的。直接把笔记放在试卷或练习本上,再把试卷夹在一起,这只是一个好的错题笔记的第一步,好的错题笔记要做到经常复习。在一个专门的错题本子中修正错题是许多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笔记本更方便以后的补充、注释和统计。一些学生会纠结于不抄袭原题的问题,事实上,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有些题目可以将原题干简化,有些题目最好从试卷上复制剪下来直接粘贴到笔记本上,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还原当初做错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学生,改正自身的错题时候,不仅要写出正确的答案,还要指出错误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技巧,甚至是看法。最好在问题的反面留空,以方便以后的统计或添加评论。统计信息和注释可以是同一类型问题中所犯错误的数量、下次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地方、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等等。关于错题的分类,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自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本研究列举的原因对错误的问题进行分类,或者根据问题类型、知识点、章节等进行分类。另外,学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和记录错误笔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例如,你可以使用一个更深颜色的笔标记关键词的问题,你可以用红色的钢笔来记录错误原因的问题,等等,这将更加引人注目,将在复习时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整理错题笔记知识是纠正错题的第一步,错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自身知识掌握不足造成的,要想巩固自身知识盲区,最重要的是经常翻阅错题笔记,充分发挥其价值。在复习错题笔记时,你可以把已经掌握和没有掌握的错题分别做好标记。还没有掌握的题应该有针对性地集中学习。读错笔记,互相学习,这对于提高分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结语

对于初中物理中的错题,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发现错误或整理错题笔记。这对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对学习技能也没有很好地掌握。在学生学习物理、建立错误题库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学生的向导,经常给学生提建议。帮助学生以最有效的方式建立错误的问题档案,從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让学生改变对物理的传统认识。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红河镇初级中学)

作者:罗江雄

上一篇:女性文学论文下一篇:网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