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恩教育

2022-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感恩教育

浅谈感恩教育

一、青少年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人都是片面理解学校教育的使命,重智育轻德育,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导致学生出现感恩思想的缺失。在这一阶段,大多数教育者并不能及时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甚至有些教育部门也会认为感恩教育只是学校德育课的任务,与其他教学课程关系不大。教育工作者与教育部门对感恩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2.感恩教育形式化。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组织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家庭作业都是帮助父母做一顿饭或者做一次家务等。这些感恩的方式几乎雷同,而且多数时候这些教育者并没有讲清楚感恩活动的深刻内涵,盲目地要求学生去完成任务,这导致感恩活动收效甚微,使活动的意义被削弱。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是要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平时,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远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形式化,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缺乏外部系统的配合。

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由学校独立进行,没有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也是最直接的地方,更是感恩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起着示范作用,在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不良行为势必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本来就比较薄弱的感恩教育的效果。社会教育则更为重要,孩子的成长并不只局限于家庭当中,他们受到更多的影响来源于社會,接触到的更多更实用的知识也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其中任意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失败。

二、教学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榜样引领,重视感恩教育。

教育者,尤其是思想道德任课老师及班主任老师应该作为学校教育的榜样,一方面重视学校感恩教育,另一方面应该用感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感恩的内涵和意义。在校园中师生相处时,老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且要用放大镜看待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真理解并体会感恩的意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感恩教育的理念。

2.在教学管理中渗透感恩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以此感染、熏陶学生。布置校园和教室时,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如挂横幅、设橱窗感恩主题专栏,让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诉说着感恩的话题。

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培养相当于培育中学生文化精神的灵魂,在中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前提下,一切良好的品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否则,缺乏了感恩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无异于使中学生变成了品德知识的储备器。因此在进行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时,把感恩理念和感恩意识的教育作为贯穿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线,通过列举相关的案例来指引学生加深对其优秀思想品质的理解,并在怀揣感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他优秀品质的作用。

3.感恩教育要与家庭和社会连接沟通。

自古中国的道德教育就是从家庭开始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道德意识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如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使他们在学生的感恩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还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寻找突破口,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结语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传统美德,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中学生实施全面的“感恩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父母之恩,不忘老师之恩,不忘亲朋好友之恩,乃至社会之恩、自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生根、开花、结果。感恩不仅指物质回报、金钱回报,还包括情感回报,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是对大自然、对环境的爱护,都可以是恩惠,这是时代赋予感恩新的内涵。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中学陕西省靖边县第二中学

作者:胡秀兰 王海

第2篇: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之感恩教育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时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才能让他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关键词:品想品德 感恩教育 必要性 榜样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时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前在小学校园中,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才能让他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对于今天的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感恩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流传的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助推器。如果校园中的每个人、每个班级、每个处室或班组都崇尚感恩理念。践行感恩精神,以和谐的感恩方式思考问题、处理事情、解决矛盾,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学校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推诿。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与策略

1、在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思品学科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必须以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囿于教材,灵活机动,寻找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切入口。如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将领吉鸿昌》后,教师可留给学生一个感恩思考题:同学们,大家都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那么,我们还能不热爱生活吗?还能不互相友爱吗?还能不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吗?英雄们为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就为人民多奉献点爱心吧!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让我们充满感激地响亮地说声“谢谢”吧!

2、在生活中进行感恩教育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这样,感恩教育就浸润其间,不落凿痕,水到渠成。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感念生活的幸福与安宁;课堂上,看到老师的微笑,感受点点滴滴的关爱;回家后,看到奔波忙碌的父母,会为拥有幸福的家庭而自豪;……其实,感恩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幸福!

3、在实践中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触及学生内心的教育,是学生每日的道德必修课,因此,思想品德课上必须留给学生感恩的思考,让课堂闪耀着感恩的光芒,洋溢着感恩的温馨,充满着感恩的感动。让学生每天别忘了做这样的功课:今天我感激谁?今天我为别人带来了哪些快乐?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今天我来当妈妈”、“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做好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言行一致的道德形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解道德观念的实证,使学生可以具体形象地理解道德观念的含义,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模仿的范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学习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以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周围的环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因此,在平日的学校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充当教育者的角色,还首先应该是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

2、利用各种场合与时机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我们将感恩教育的因素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注重切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激发他们心灵的共鸣,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如:在品德课上,有一位老师以“感恩”为主题在班里开展故事会,通过学生精彩的表演,让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又如:美术比赛展览中也有学生作品《我的班主任》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啧啧赞赏。再如:以“环保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在学校操场举行,活动形式多样,有小品、朗诵、小组演唱等。学校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给自然界最好的报答,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环保节能的行动中,为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作者:郝庆伟

第3篇:浅谈幼儿感恩教育的途径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又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甚至社会道德的滑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目中只知有自己,认为一切的获得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让他们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自己是在享受着别人的付出带给自己的快乐!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一、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个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教会孩子感恩,教师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的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我们的感恩行为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孩子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将来也会有类似的行为。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因为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护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直至整个社会。

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否则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等不良情感。教育孩子要重视“细微处见精神”,有时家长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影响。要让孩子懂得爱,比如早上去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向爷爷奶奶鞠躬说再见?孩子生日的时候爸爸送了一份礼物,孩子是不是向他表达了喜爱和感激?孩子每次去小伙伴家玩,是不是事先告诉了妈妈,免得妈妈担心……要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报恩之行。

二、营造良好环境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感恩教育的环境小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大到整个社会环境等。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幼儿园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幼儿园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我们对新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深入、有效。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感恩教育及其一生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能只是充当“保姆”的角色。也要给幼儿创造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擦桌子、扫地、学穿衣服、系鞋带等,这样,既锻炼幼儿做事的能力,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为他人服务、感恩他人的能力。

然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实践中,我们巧用拟人、游戏、儿歌、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幼儿出色完成时,我们及时表扬,予以肯定。但由于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弄湿衣裤,弄脏地面等,对此我们也总是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以保护幼儿做事的积极性。要让幼儿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艱辛,久而久之,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教育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游戏是幼儿每日生活的基本活动,教师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来当妈妈”游戏中,要求孩子抱着一个小娃娃走路、吃饭等,孩子们真切的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于是在下午来接时,很多孩子都不让妈妈拿书包,而主动自己背着回家了。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奉献和关怀,从而学会关心父母和他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

另外,可以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小白鼠救大老虎》《大老虎救小白鼠》《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间谈话、 游戏活动、社会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促使幼儿感恩情感的养成。

节庆日也是开展感恩教育不可错过的良机,如每年的“重阳节”都是孩子和老人共欢乐的日子,孩子们为老人老人捶捶背、 揉揉肩,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和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让老人们在节日氛围中情不自禁的一起唱唱跳跳。在活动中,孩子们内心被融化。又如,在“三八节”,开展“让幼儿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情”的活动,为妈妈端一杯热茶,为妈妈讲故事等,让幼儿明白父母养育的不易,父母也需要爱。另外,还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表达感恩之情。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老人捶背等。这些具体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感恩教育是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育评价价的依据,我们幼儿园教师要正确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各种适合幼儿的活动来开展教学,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让感恩之心如涓涓细流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田,滋润每一颗童稚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父母生养之恩,感激师长教诲之德,感激朋关爱之谊,感激生活赐予快乐幸福甚至挫折苦难。我们相信心怀感激在爱心陪伴下健康成长的孩子会少一分忧郁,多一分笑容;少一分脆弱,多一分坚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热心;少一分偏激,多一分执着……用言传更用身教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吧!虔诚的把感恩的种子精心的播种在每个孩子纯净的心田,用心呵护,细心照料,让那一棵棵幼苗健康茁壮的成长,为我们的民族支撑起那片感恩的蓝天。

作者:张建霞

第4篇:浅谈感恩教育

工作单位:朱店中学、贾继守 关键词:感恩、谢谢、正能量

学校教育除了教学之外还要育人,育人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这里我要说的做人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家人,甚至感恩敌人。

为何要感恩呢?因为抱怨只能冤冤相报加深怨恨;因为执怒就像抓起炭火打别人,伤别人更伤自己。既然仇恨、发怒、抱怨都不利于我们的发展,我们就有必要转变思路用感恩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记住别人的好处,挖掘事物的优势。

如何来感恩呢?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会说“谢谢”,学会说“对不起”。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水平高于精神方面,为了防止我们的语言受污染多说“谢谢”、“对不起”这样的文明语言。

“谢谢”是对对方工作、学习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不起”是对对方的体谅、包涵。一次我不小心被人偷走了我的钱包,当我意识到是谁的时候我赶快说了声“对不起!”好在那人从他的上衣内兜里掏出我的钱夹给我,我又赶快说了声“谢谢。”于是我一路上又念到:“谢谢,愿他有正道的工作,愿„„”(这是我知道感恩练习后的第一份收获)。

二、找到别人的好处。 找人的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脏”。“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脏”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到,从反面找,古时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丹”,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

找好处能生启发力,能接万缘,能存一分好处,就多一分阳光,聚得众人的阳光,就是聚万灵。

找好处,生响亮金,认不是生智慧水;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丹”。我有个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玩手机,我装作没看见给他留了面子,下课了把他叫到办公室说:“知道我为什么叫你吗?”他说:“知道。”我说:“知道就好,你作为咱们班的班长,能管理好班上很好,这说明你很有管理才能。如果你能在学习功课上专心认真一些,就对你以后的发展更有好处。你觉得老师说的对不对呢?”从此以后这个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了。

三、坚持写感恩日记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写感恩日记,以你今天要做的事要见的人为目标,发感恩心,首先感谢健康的犒赏让我存活于世;其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再次感谢我所拥有的所有金钱;如此以下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写,每天写十条。这样坚持至少28天;再找一块没有棱角表面光滑,不要太重,能够被你的手掌握住五指收拢握在手中让你感觉舒服的石头作感恩石,从你写感恩日记的当天起,晚上睡觉前回想这一天所发生的所有愉快的事情,找出值得你感恩的最美好的一件事,对你的感恩石说:“谢谢,感谢这件事能够发生。”

数算恩福和神奇的感恩石练习能够确保你在一天开始和结束时保持感恩的状态。感恩就像一块磁石,它吸引着更多值得感恩的事物走进你的生活,感恩可以吸引任何你希望的以及需要的东西。

综上这是我近年来教学和生活中受感恩正能量的感受,分享给大家也即时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以帮助,因为世界教育家卡尔·威特说了学习就是学别人的长处做好自己的事!

参考文献:1.朗达·拜恩《秘密》、《力量》、《魔力》

2.成都文殊院印《王凤仪言行录》 3.《卡尔·威特的教育》

第5篇:浅谈学校感恩教育

付跃群2011.11.1

3各位老师晚上好!首先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发言,因为自己学识比较浅薄,所以谈不出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只能是发表自己一点点的感想,就是谈谈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

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我老家有两个老太太,他们都把自己的两个孙子从一岁左右拉扯大,奶奶都对自己的孙子很好,但是其中一个奶奶平时非常宠爱,从不批评,孙子长大了,出去赚钱了,很少寄钱给奶奶,甚至电话也很稀少,另一个奶奶在爱的同时又严厉,有时要打骂,但是辅以一定的感恩教育,孙子长大了,经常给奶奶寄钱,并且时常打电话给奶奶关心他们的健康。

从教将近十年,发现尊师的美德在不断的流失,在路上如果听到学生叫一声老师已经感到非常开心,多少次看到自己正在教的学生正面碰到那不屑一顾的眼神,心中的刺痛难以言表。在课堂上,学生时常跟老师顶嘴,甚至有学生出手打老师,是在令人心寒,在学校,一些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也让人寒心……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家庭,学校的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

熟话说,“有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 一个人如果不会感恩,不论他多聪明,不论他多富有,他的人生都不会真正幸福。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人,就难以成大器。感恩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品德。

二、教会学生如何感恩

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与爱。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亲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要做好感恩教育,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关于感恩的文章,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

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其次,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比如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上次去知新中学,有老师给我看了一本班级小册子,上面写满了对各个曾今的老师的感恩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写我这个已经离开他们的支教老师,上面的话句句感人肺腑,让我深深感觉自己对他们付出太少,感恩也是相互的;清明节组织“缅怀先烈,感恩前辈,珍惜今天”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听一个关于革命先烈或英雄的故事,看一部革命题材的影片;有的学校以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革命纪念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特色主题教育活动;有的学校建立“爱心广场”、“爱心路”、“爱心长廊”,让学生耳濡目染,促进了教育的日常化和感染性;有的学校开展感恩自然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一个个水滴形的卡片上签名,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感恩大自然,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送去祝福,或者放假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又比如走进社区拾垃圾等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学会感恩丰富自我 。第

三、常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感恩教育,介绍历史上的感恩典范:如三国有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有孟郊胸怀对慈母的感恩之情,作出伟大诗篇——《游子吟》;秦朝有韩信为报洗衣婆施饭之恩,赏金千两;晋朝有晋文公为报楚王厚待之恩,作出“退避三舍”的决定。生活当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别人认可的,也许这在当时会成为心中的纠结。但是,在经历过后,仔细想想,岁月的洗礼才能让自己逐渐走上成熟。这个时候,要感谢那些曾经让自己成长的人,是他们让我们走向成熟睿智。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过程中,有欣赏就有斥责。遭遇斥责请不要恼羞成怒。要学会自我反思,试着换位思考。这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你就会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请感恩斥责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你的意志:竞争的社会就免不了尔虞我诈,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在你前进道路上放置各种障碍。当我们遭遇这些阻挠时,请不要轻言放弃,要勇敢的面对。请相信,只要你坚持,阳光就在风雨后。压力就是最好的动力,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无形中便强化了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请感恩绊倒你的人。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要独立:一个人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难免要经历自我独立。因为亲人不可能一生陪伴在你身边。正所谓,花无百日在深山,人无百年在世间。当我们的亲人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自己,我们不能心生埋怨和悔恨,要懂得感恩,感恩他们一生不求回报无限地付出,感恩他们的及早放手。有一种爱叫放手,因为他们的放手我们才学会了独立。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阅历:生活中欺骗无处不在。当你被骗,请不要仇视对方,也不能自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请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欺骗,才让我们无形中增长了社会阅历。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心志:一个人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当你的真诚换不回来等同的回报,请不要怨天尤人。请坚信,每一次伤害都是对你人生的洗礼,每一次伤害都是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舔舐伤口,把痛楚化作前进的动力,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化茧成蝶。所以,请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砺了你的心志;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感恩在顺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校正了航向。感恩污蔑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己。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生命的伟大,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感恩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一切恩泽。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彩虹。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最后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第6篇:浅谈感恩教育的意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言而喻,感恩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现今社会也是一样,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而在目前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感恩教育。所谓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就是要让青少年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

感恩包含的内容广泛。小而言之,我们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才会有社会意识。一个人的责任感对个人社和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古往今来,大凡是对国家、对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小学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呢?

一、明确何为感恩、为何感恩 首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简单讲,感恩就是知恩报恩的意思。一个人生在世上,周围的人都是对你有恩德的。父母有养育之恩,你所食用的粮食、使用的物品、住的房屋、代步的车辆,这些都要有人去生产制造。设想世界只有你自己,怎么能生存。所以,人是要感恩的。

其次,了解一下感恩节,我们不是崇洋媚外的人,但是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事物,我们还是要拿过来用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而加拿大与美国的感恩节时间不同,10月第二个星期一。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并且在感恩节这一天,做好

一、两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知道了感恩节的来由,便能更好地理解感恩,践行感恩。

二、参与感恩活动,体验感恩情感

1、结合教材,体验感恩情感。可讲些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鲁迅的“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卢梭的“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这些诗句让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就深入了人心。同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都可让学生来加深和巩固对感恩的理解,且能践行感恩,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2、利用班会,开展感恩教育。例如,到了母亲节、父亲节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由来。更加深入地懂得父母的辛苦以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还可以让他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会说“唠叨”“嘱咐”有的学生说“勤劳”“体贴”,有的学生说:“父爱如山”。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父母的爱,从内心里感受到父母的伟大与无私。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帮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唤醒了孩子们那颗感恩父母的心。

3、巧用节日,参与关爱活动。庆祝三月八日妇女节时,开展“感谢妈妈”的活动,活动中,要求孩子给妈妈送上一句温馨的话,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自制的贺卡。体会母亲的伟大与艰辛;七月一日,党的生日这一天,参观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了解历史,感恩革命先烈;八月一日建军节,走进军营,体会团结,关爱的力量;九月十日教师节,进行“感恩老师”的主题班会活动,懂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重阳佳节时,慰问敬老院,可以让孩子懂得孝敬老人等等。同时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送一杯水”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首要任务,是快乐的根源,是很自然的行为。

4、利用公益活动,升华感恩情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难发生时,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图片等宣传灾区人民遭受自然灾害时的惨状,以及地震发生后感人的故事:汶川县映秀小学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邹雯,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12岁,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是县体育运动会短跑第五名,发现她的遗体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事后,幸存的同学都这么说。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通过故事唤醒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的感恩之心。

三、践行感恩,知行统一

1、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当每位学生生日来临那天,班级便赠送他一张空白的小贺卡,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祝福他生日快乐后, 让他在贺卡上用心填写对父母或者老师同学的祝福,并带回家保存.要让他记住,是父母给予了他生命, 是老师的辛勤教诲和同学们的关爱,共同陪伴他一路成长, 长大以后永远不要忘记养育之恩、培育之德和珍贵的友情。

2、尽量多开展些爱国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爱国影片,朗诵爱国诗歌等,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3、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志愿者去帮助孤寡老人,让孩子们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同情和宽容,知道如何回报社会。

可以看出,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来说,绝对不是简单地讲求回报,它更在于建立一种责任,是要使小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的义务。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第7篇:浅谈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

綦江区骑龙小学

刘远书

【摘要】由于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出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已急不可待。让留守儿童懂得知恩,感受亲情、友情,在感恩父母和监护人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感恩党和政府、感恩同学、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大自然,家庭、社会和学校责无旁贷!

【关键词】留守儿童

感恩教育

每个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恩,父母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师长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因此,如何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进行深思。而感恩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需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就成了一个新生群体,被形象地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和父母的沟通,不了解父母在外的艰辛, 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感情逐渐疏远,没有了对父母的依赖,没有了对父母的眷恋,甚至没有了对父母的爱。没有了爱,家庭就失去了维持的纽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孩子容易滋生许多不良行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制约。要培养孩子的爱,首先应从学会感恩开始,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

一、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现状 1、社会现状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随着4G技术的普及应用,手机上网更加快速便利,各种新业务,新应用不断出现,丰富了手机终端的传播功能。在我们尽情享受手机上网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黄色、暴力等信息的传播也找到了一个极其便捷的传播通道„„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家庭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大批转向城市,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对孩子疏于管教,缺乏关爱,只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投入而不重视情感投入,想尽一切办法,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让孩子受丝毫的委屈,孩子要10元,决不给9元,极力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岂不知,在无条件满足孩子欲望的背后,滋生着可怕的隐

1 患,孩子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孩子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有出轨的行为。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无用,不重视教育,再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别人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3、学校现状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一哲理依然支配着农村的教育,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就导致一些老师只讲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孩子的“德——智”这一天平极速向“智”的一端下沉。

二、如何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一)留守儿童感恩教育面临的形势严峻,学校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立足课堂,让课堂绽放光彩

课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阵地。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埋下感恩的种子,放飞感恩的思绪,将感恩教育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天在上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句感恩的名言,或一篇关于感恩的诗歌等,以荡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怀着感恩之情去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教育,使感恩的种子得到充足的养分,迅速的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2、注重活动,践感恩之行

感恩教育通过课堂内化于心,通过活动,彰显于外。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感恩教育事半功倍,显示出勃勃生机。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如:以“感谢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为主题,在全校开展书信大赛;组织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Dancing without music》等教育影片,要求学生书写心得体会;举办“我与凡卡作比较”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在“母亲节”时,为母亲亲手制作一份小礼物并献礼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强化认识,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展现兴趣。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成功起着一定的制约或促进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至关重要,我们要大力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就会把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比较,从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服从阶段;其次,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理解,达到认同的目的,就能自觉地杜绝一些不良习气,即认同阶段;最后,通过潜移默化,将校园文化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良好品质,即内化阶段。因此,要在校园内张贴有

2 关感恩教育的标语,悬挂横幅,并设臵专栏,将在各种活动中的优秀案例展示出来,在教室的墙壁上布臵专栏,将学生的成果张贴其中,让墙壁说话,从而起到宣传、激励的作用。

4、使“家长代表大会”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农村大多数父母长期不在家。针对这一现状,村委会要帮助组建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对接,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大会,形成合力,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搞好孩子的教育。

(二)社会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脱离社会的教育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各个机构全力配合,净化文化影视领域;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终生受益。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做好表率,加大情感的投入,和孩子培养浓厚的情感,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及生活的艰辛;要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要对孩子起好监管作用,放下架子和孩子经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不能不加辨别、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要对孩子讲一讲过去的艰苦生活,使孩子明白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重视教育,经常与学校沟通,交换意见,配合学校,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总之,孩子学会了感恩,就等于学会了生活,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他的成绩必定“芝麻开花——节节高”;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他们的生活必定五彩斑斓。但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奠

[1]定扎实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定能绽放出炫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龚顺梅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考试周刊杂志2011

3

第8篇:浅谈小学生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诠释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

二、感恩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三、感恩教育的实践体验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

(一)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二)培养“感恩”教育的感恩意识。

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 ,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三)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四)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庆祝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感谢妈妈”的活动。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学做父母,体验辛劳。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五)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请学生围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地、真诚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六)内化“感恩教育”的本质意义

让“感恩”迁移到尊师爱生上,迁移到爱班爱校上,迁移到爱社会上,迁移到爱党爱国上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使“感恩”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学生的品质,真正做到“一日学孝,终生行孝”。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9篇: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内容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三大方面,对本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小学生 感恩 教育 正文: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人之常情。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庭视为“小公主”,“小皇帝”,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认为长辈的付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淡薄。因此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更是一种责任。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在工作实践中我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推动了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感恩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 我分别进行了下列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我们学校每周一晨会时,都要安排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我在学校的配合下,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以“感恩”为主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2)组织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我积极探索“主题班会”这一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定期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学会感恩”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感恩父母及老师教育之情;

(3)组织学生出黑板报、手抄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我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出“庆祝节日,感恩父母”为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谆谆教导之情,同学的无私帮助之恩,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4)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感恩卡,写上感谢和祝福的话语,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表达自己对父母爱和师爱的深深的感谢。一张张设计精巧、色彩艳丽的感恩卡,表达了学生一颗颗感恩的心,感恩卡展示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感恩之情。通过感恩卡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写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

2、搭建“两大平台”,让感恩教育走进家庭。 (1)“感恩家庭作业”平台。

为让学生的感恩行为常态化,我不定期的在班级中布置“我为父母洗洗脚”、“我的家务劳动日志”等家庭“感恩作业”,让学生通过具体行为,落实感恩行动。孩子在“感恩家庭作业”中体验到了父母的不易,培养了爱心,懂得了感恩。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实践性,比被动式教育要强许多。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懂事多了,会体贴人了。一位家长说:“看着孩子变乖了,自己整理好东西、帮大人盛饭、洗碗„„,比他考试考一百分还高兴啊。”还有一位家长说:“布置的这些“感恩家庭作业”很有意义,希望老师多搞这样的活动,并能坚持下去。”是的,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高兴我更欣慰,很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啊。 (2)“青云分校五(4)班学生家长QQ群”平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胜过老师的万语千言。课题研究期间,我建立了班级学生家长QQ群,利用这一信息化的平台,定期向家长发布友情提醒:敬爱的家长,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离不开你的言传身教!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也经常提醒家长不要忘记让学生多做些家务活,监督并配合完成老师布置的感恩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践行感恩行动。

3、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净化学生心灵。

我充分利用亳州新闻网上的“药都好人——好人在身边”栏目中的“敬老爱亲”板块中的事例和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感恩小故事,比如:最美母亲——许张氏等,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感恩名言及小故事,并汇编成册,学唱《感恩的心》,并在每天课前齐唱,营造感恩氛围,以此感染学生。利用这些身边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加上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家里更懂事了,知道关心父母,理解父母了。在学校,比以前更听老师话了,能积极主动学习了,课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也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这正是家长和老师所期待的答案,所追求的目标,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呢? 结语: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教师的任务也不光是教书,更要育人,以后我会继续探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让我们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学会感恩,学会做人,让感恩真正走进学生心间。

参考文献:

《教育学》 《感恩教育的思考》

上一篇:财政标准化建设下一篇:辞职报告幼儿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