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下诗歌赏析题

2022-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现代文学下诗歌赏析题

例谈中考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赏析题的教学引导

【内容摘要】中考文学作品语言赏析题的命题理念和思路,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语言赏析教学起着较好的引导作用。现以浙江省近三年中考现代文学阅读语言试题为例,结合肖培东老师的课例,进行两方面论述:一是选择有品味价值的句子进行赏读,二是品味语言关注言语形式的整体性。

【关键词】语言 文学作品 中考

笔者细读浙江省2014年至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发现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的语言赏析题的一些特点:设题于文本的核心处、矛盾处、细处;重在考查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其命题理念新、方法灵活,值得一线语文教师研究参考。笔者以浙江省近年的中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语言题为例,结合肖培东老师的课例,谈谈中考现代文学作品语言题的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选择有品味价值的句子进行赏读

2016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指出:“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命题和教学中,学生品味有价值的语言,才能提高语言敏感度。

以衢州卷为例,选用的语句不仅能体现小说人物丰富的情感、刻画出人物形象,而且表达上各具特点。

2014年第6题: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爬树的男孩》)

[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也没吐出”“才吐出”是安德烈在不同环境中相对立的言行表现,发生在人物身上相对立的表现必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价值,借此触摸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就把握住人物形象。

2015年第6题: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甲]在表达上的好处。(《特雷西的单车》)

[甲]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

[乙]母亲说,我儿子的单车。

“母亲说,特雷西,特雷西的单车。特雷西是我的儿子。”这句话是母亲用来回复外乡人的疑问“谁的单车?”语用的基本规则就是简明,然而多余的话语正是小说人物情感的外在表现,推究这一点,母亲的形象也就不难理解。“学生通过语言咀嚼,破解了里边的玄妙。这样的语言训练,已经进入到较高的层面了。”

再看杭州卷,选用的语句用词各有特色,能帮助考生理解作者情感或者把握人物特点。

2015年第10题:阅读下列句子,簡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继父》)

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

用词的精妙体现在句中加点的叠音词、短语上,“柔柔软软”传达出父亲对“我”的情感,“抹眼泪”表达出母亲对父亲的情感。命题人选用这些耐人寻味的句子,考查学生理解作品是如何运用语言的,以及这样运用语言的效果是什么。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思想情感的体验、理解与对语言的品味是密不可分的。”课堂上,教者引导学生选出表现文本核心情感或思想的语言进行赏析,不仅引领学生往文本纵深处走,而且“学生对语言的体会过程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

肖培东老师教学《春酒》一课,他领着学生寻觅“支撑你这种情绪的文字在哪里?”紧扣文本情感品读语言,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文字滋养。学生找出“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感受出“‘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用蜜蜂做比喻,表现出作者非常喜爱喝春酒,也表现出作者喝春酒时的可爱”。肖老师循着学生体会出的作者喜爱春酒的情感,步步追问。学生读出包含深情文字或平淡词语背后的味道 ——儿时的欢愉,邻里乡亲的质朴浓情,母亲的慈爱宽厚。品读这些语言,学生走进了深情、真情的琦君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在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有价值的语言,应该是既能体现作者独特体验,又能代表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借助这些语言,深入语境,在羚羊挂角、似无痕处觅得言语特殊的光色,来培养孩子们对语言灵敏的嗅觉。

二、品味语言关注言语形式的整体性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近年的文学作品赏析题从词语锤炼、修辞运用这些常见、常用的言语形式开始逐渐转向句式选用、语调安排、标点揣摩、语体辨析等更彰显文学作品特质的言语形式。由此可见,各市命题者对于语言赏析题命制视野越来越开阔,命制角度趋于整体性。

2016年衢州卷第7题: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节选自《简·爱》第十三章)

(1)“让爱小姐坐下吧。”他说。(将加点处改为“爱小姐,坐下吧”是否合适?简述理由。)

(2)“先生,你小箱子里不是有件礼物要送给爱小姐吗?”(阿黛勒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此题已经从当下“加点词语的品析或修辞、描写的赏析”拟题的窠臼中跳出,彰显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效果的多样性。第(1)题抓住语序变化后的差异,要求学生体会说话人的态度、思想、情感。第(2)题抓住人物特定的语言,要求学生把握语言对于表达人物情感,推动情节的作用。

2016年宁波卷第7题: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满足的人的衬衫》)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文体或作家不同,言语形式自然不同。出题者依托童话文体,考查学生理解童话语言形式的能力。这和2015年台州卷第6题考查学生“了解并体会海明威语言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道指向言语形式整体探究的语言赏析题,启发我们,欣赏语言不应零敲碎打,而是注重整体。“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走上几个来回’就强调了语言品味的整体性,不能是零零散散的,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

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课例,从关键词,句式和标点引领学生品读语言,关注鲁迅小说语言整体特点,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中走进文本的内核,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品读孔乙己被打得最悲惨的叙说文段,老师抛出问题:你看鲁迅在写这段对话时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此段用了一连串的问答,语气急切,表示掌柜等人对孔乙己毫不关心,关心的是孔乙己被打的故事。接着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急促对话中人们对孔乙己冷漠之情。老师又借助朗读细品掌柜说的话“哦!”和喝酒人最后说的一句话“许是死了。”叹号和句号所起的作用。

“要使语文教学回到语言,首先是语文教师自己要重视语言,要能看到课文里的语言现象。”我们分析总结出文本的语言特点并以此拟题或在课堂上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怎样写的”,从而把握作品“写了什么”以及“好在哪里”,并获得文字的涵养和文体感悟,建构起语言知识体系。

文学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名片,教师引导学生对这样的名片细致品析,学生不仅能感受语言的无尽张力、文学的非凡魅力,而且通过文本的某一种语言特质的认识和学用提升语言的敏感力和包容力。这样看来,浙江省近三年中考现代文学作品语言题为教师强化对现代文作品的认识,梳理文本中有用的语言知识,适时教给学生,做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 编.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5.

[2] 肖培东.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3] 郑桂华. 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 王君. 基于文本特质分类思想的语言应用训练例谈[J]. 语文教学通讯9B,2016.

[5] 吴长青、刘和程. 从“否定表述”处品出情味来[J]. 语文建设,2012(7).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作者:吴玲凤

第2篇:古代文学 赏析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

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

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

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

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

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参考答案: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参考答案: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发展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成为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

一、佛道思想的流行;

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

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写小说遂成一时风气。志怪小说主要作品有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志人小说有邯郸淳《笑林》、葛洪《西京杂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

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多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

二、书中也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有的反映了青年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和为争取幸福婚姻的斗争精神,有的反映了人们不怕鬼魂、敢于铲除鬼魅的大无畏精神。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知识分子的隽言轶行,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内容包括:

一、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

二、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

三、记载善人善事,其中也有消极内容。

第3篇:《古代文学》(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赏析:(1)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①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②“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③“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2)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感时“写出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恨别”写出了家恨,表达了作者的思家之深。②这两句运用通感、移情的手法,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因为国事渐渐危,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3)①“烽火连三月“紧承第一句,写出国忧;“家书抵万金”相信“恨别”,用“万金”形容自己深深地家愁。②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在战争年代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具有典型性,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赏析:语言精练、凝练概括,以个别表现形成强烈躲避,揭示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对立,触目惊心的艺术性对现实生活进行了高度概括。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赏析:(1)①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②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此联对仗工整。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③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2)这两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①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萧萧”‘滚滚”写出了辽阔的景象,悲秋的萧瑟,长江的辽阔。②在写景的同时,作者寄寓了自己深沉地情怀。“无 1 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给人无尽的想象,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①第一句写出了万里之外的作者作客他乡,而且又是悲秋作客的流离之苦。“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②第二句,“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百年”,此处专指暮年,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准确的表达了出来。

(4)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1)紧扣题目,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总写秋天傍晚新雨过后的景色。此句以一“空”字领起,写出了山中的静寞和诗人自己孤寂的心情;“秋”字押韵,写出了凉意和秋意。

(2)①这两句具体的写林中美景,给人创造一种安静空灵的氛围,而且富有音乐之美,既富有诗情又富有画意。。②视角富有变化,所造取的意象“明月”、“清泉”具有特征性; ③“照”和“流”放在后面丛语序上表现了动作的持续性,给以一种静中带动、动中有静的感觉,起到了动静结合的作用。

(3)①第一句下岸上之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先声制人,是动景;第二句写水中之景,先见动作,后见其人,主谓颠倒,押韵,便于吸引读者,引起人的好奇心;②“归”、“下”两字都放在中间,表明了动作的持续性,给人以想象。 (4)这两句纯粹抒情,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纯净的生活的向往之情。“王孙”两字用典,代作者自己。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1)从突出处写湖的壮阔。①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写出了一副动态,面会了生机活力的景象,写出了水含量大,宽广的特点;②一个“撼”字,用立体、窄小的实体写出了水含量丰富的声势和威力,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的巨大的形象,让湖充满活力。(2)两句对仗工整。

6、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安定城楼》)

赏析: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

2 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1)首联扣题。第一句写登楼所见,“迢递”、“高”、“百”三词连用,写出楼高耸、突兀的特点,给人陡起壁立之感。第二句写绿杨汀洲尽收眼底,境界阔大,气象万千,写出诗人心中衷情澎湃、悲愤之情,由此而出。

(2)颔联明用典,以古人自况,抒怀天地之大,却无立足之地。前一句借贾谊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故事,抒发自己应试落第的悲愤之情;后一句借“王粲远游”,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暗示自己要寄居他人,抒发寄人篱下之痛,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隐忧。 (3)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暗自用典,借用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这一联表现了积极入世的态度。

(4)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说明自己无意于科第,抒发了自己志向的远大。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赏析:(1)这句话运用了暗示、象征、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多层理解。第一,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第二,是写忠于友情、事业的名句;第三,诗句包含了牺牲、奉献精神精神。(2)谐音双关: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3)比喻:以春蚕喻情思,以烛泪喻人泪,用平常的事物比喻不平凡的感情,对仗工整,含义丰富。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1)展开想象,用比喻的手法,以“春风”比喻“北风”,“梨花”比喻雪花。(2)春的主观感受与冬的客观实景,描写出北方冬天的奇丽,为送别铺上一种春意盎然额度感受。

9、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早雁》) 赏析:(1)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2)①“仙掌”和“长门”,有悲痛、讽刺、警戒之意,从汉到魏,朝代更替,含义深远,告诫统治者不要沉于声色,借长门宫告诫统治者;②“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

3 影只之雁。③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10、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赏析:(1)这两句是近景描写,用了比兴、象征的手法;(2)①第一句写出了暴雨疾风下香花芳草的形势,“惊风”与“密雨”写出了作者四友所处的险恶坏境和政治上屡遭摧残的事实;②“芙蓉”和“薜荔”象征高洁的品质、人格的美好与芳洁,不肯屈服恶势力的精神。

11、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赏析:(1)①第一句写出东吴惨败的历史事实,铁锁再坚,地势再险,也要投降,只依靠坚固的防御是不行的,还要贤明的君王;②第二句写出了江山险固不能保证政权稳固,虽有王气,却也要人为,军中、朝中无能,就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2)①作者发出的感慨、咏史,一笔代过宋、齐、梁、陈,想到朝代短暂;②“枕寒流”三字写出了地势依然险要,形势严峻,含义丰富;从时间上,从古回今的转换;空间上写山势的转换。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沉舟侧畔,千帆竞过,用“病树”自发,引起哀怜之情,写出了作者开朗、激进的思想,哀伤之情一而坦然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的哲理。

1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 赏析:(1)形象贴切,运用比喻,写出了美好理想家国一去不复返的今昔之概,亡国之痛和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写出了生活、愿望、年华如流水,花落去,水流去,春天过去,天上人间,阴阳相隔写出了一种悲哀之情。(2)对比手法的多次运用,写出了像天地永不会结合一样,无法实现的绝望之情。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赏析: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以水喻愁,把愁形象化,写出愁的深广无边。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赏析:(1)“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体现了炼字之工,写出了春风吹绿江南的景色,将无色的春风化为视觉形象,盎然的春色与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一致。(2)“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1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

赏析:比喻的手法,用“离愁”写出了悲情,前三句写乐景,以此衬托哀情,更添愁情,写出了离愁之多,之广发,之丰富。

4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赏析:写景有比喻、象征意义,选取的事物都有一种经久不衰的倔强的抗争精神,象征诗人遭贬之后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高洁的情操。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赏析:(1)①“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②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2)①“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②“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③“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3)“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19、(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赏析:(1)第一句写景,表现了塞外的萧瑟秋景,给人以紧张的气氛,“异”写出了边塞与中原的不同:战争的角声、长烟、落日、还有孤城。

(2)从视觉、听觉及细节等各个方面写出了萧条之景,以景及情,巨人式的悲哀。

2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度》) 赏析:(1)“桃李”、“春风”、“酒”、“江湖”、“夜雨”、“灯”六个意象组成宽广的空间,有不同的内涵。(2)这两句对仗工整,句式特别,没有形容词,没有主谓句,都是名词性词语组成,前一句写了欢乐之情,良辰美景之下与朋友喝酒作乐;后一句写了漂泊之情,江湖道上,十年分别,之留一人。(3)几层对比突出思想感情:“一”与“十”,就是少与多的对比;“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的对比;两句句子的对比,写出了欢聚短暂,离别难过。

21、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赏析:“一川烟草”写出了愁之广,“满城风絮”写出了愁之丰富繁杂,“梅子黄时”写出了愁情之长,运用博喻,从时空角度写出了愁之广、繁和长的特点。

2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赏析:(1)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写实对比,写出了战士在战场杀敌的惨烈和将领的荒淫无耻,以及他们对卫国战争的不同态度,对比非常鲜明,揭露深刻。

5 (2)交代了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将帅的骄奢淫逸。

23、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赏析:(1)说明自古失意的普遍性,写出了士大夫的失意。即是对昭君的同情,又是对自己怀才不遇遭到排挤的愤懑,道出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压抑,不分地域不分时间的普遍存在;(2)借王昭君的去国怀心的凄苦,实则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托前人以自鸣所不平,讽刺朝廷用人不公,是非不明。

2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赏析:(1)此举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贵妃的绝色之美,描写细腻传神,其中六宫粉黛代指玄宗的后宫佳丽;(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该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描绘了贵妃流泪的容貌。

25、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赏析:对风由明写转入暗写,行军由白日转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吼、在咆哮。“吼” 字形象的显示了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大。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乱”字也体现出风的猛大。

第4篇:现代诗歌赏析

课程论文

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院系:xxxxxxxxxxxx 专业:xxxx 年级:20xx级x班 学号:xxxxxxxxxxxx 姓名:xx 序号:x

邓驰: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1

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摘要: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金岳霖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读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情诗。林和徐的确是有过许多美丽故事的一对。但从经历、传记中看林徽因,其实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在浪漫云游的诗人和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选择了后者。多年以后,林对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其实她对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关键词:四月天; 希望; 浪漫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共4页,第1页 邓驰: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时的她正是开始成熟但依然多梦的时期。《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诗歌是林徽因创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书中收录了25首诗作,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共4页,第2页 邓驰: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3 诗人。

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

三、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徽因的确是一位文学家,她身上有着文人专有的素质和眼光,而非是牵强附会,附庸之举。

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

„„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作论述,她对文学的理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然而,她却未能讲出更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她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 林徽因的诗,捕捉意象巧妙,表达情感细腻,表现出轻柔灵秀、蕴藉清丽之美。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

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轻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那鹅黄,是初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的,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共4页,第3页 邓驰:品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4 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因此,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

爱如四月天光艳轻灵。“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是刻骨铭心。

爱如四月天柔和恬静。为了表现四月天的柔和恬静,诗歌所抓物象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风光自然。“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爱融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这正说明爱的无处不在。

爱如四月天鲜妍庄严。四月的花,“轻”“娉婷”且“鲜妍”,这已经是绝美的风姿;但这还不够,还有“百花的冠冕你戴着”,那种令人艳羡的美还能形容吗?但“你”的爱却美而不娇,艳而不俗,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淳朴与大气。这里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爱如四月天新鲜柔嫩。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而诗歌写“鹅黄”、“绿”、“白”各种花,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和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爱如四月天融暖缠绵。四月的景,看,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听,有“燕在梁间呢喃”;感,有布满空间的“暖”。那么,诗人再也走不出这爱的空间,因为,这里有她的“希望”,这里有爱的缠绵。此处抒情,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

因此,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共4页,第4页

第5篇:现代诗歌大全赏析

现代诗歌在文学的贡献上也是非常大的,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整理的现代诗歌赏析大全,希望能帮到你!

1、卵石

卵石

是一种完美的造物

等于它自身

留神于它的限制

确切地充满了

卵石般的意义

他的香气不会令人想起任何事物

不会吓跑任何事物不会激起欲望

它的气味和寒冷

公正而充满尊严

我握着它时

感到深深的悔恨

它高贵的身体

被一种虚假的温度渗透

——卵石不会被驯服

最后它们都会看着我们

以平静、清澈的眼睛

赏析

读波兰诗人齐别根纽·赫伯特的诗歌《卵石》,可以明白自我的完整意义。

诗歌一开始以冷静的语调作出判断:“卵石∕是一种完美的造物”。“完美”是极致意义的词语,似乎不应该用来修饰卵石,卵石太普通了,这一词语的陌生组合,引人对卵石产生非分的想象。但诗人马上制止这种猜想,以四个诗节阐释“完美”的含义。卵石的完美在于它与自己相等,打破了人们对完美的期待,完美在世人心目中的各种各样附加的含义,被诗人删除了,并且诗人强调地指出卵石的完美就是它是卵石,而非他物。诗人用“留神于它的限制”赋予卵石以理性的人格,卵石懂得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边界,它用理性控制自己,确保自己的完整,“确切地充满了”表达了卵石既不想越出自我,以扩大疆界来增加自我,也不想因为任何因素减少自我,总之,必须是准确地等于自己,以保证自己的圆满自足。接下来诗人从卵石与他者的关系中,进一步说明卵石的自我意义。卵石不是孤立于世界,它的存在必然和他者发生联系,但是卵石在这种联系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它保证自己在与他者的联系中的零影响。它的气味(译者翻译为“香气”似不妥,香气浓烈了些,应该是下文的“气味”)“不会令人想起任何事物”,他者看到的是它自己。它也不会戴着冠冕吓跑任何事物,它不具备威胁,没有威权形象。它甚至不会激起他者的欲望,不让占有,也不让玷污。这三个否定句,让人联想到米沃什的《礼物》中几个否定句,(米沃什也许受了这三个否定句的影响)但是,赫伯特的否定非常自然,他是以他者的眼光来表述的,而米沃什是自己在表述。至此,诗歌的铺垫非常坚实,到了揭示卵石另一种意义的时候,它从卵石的“气味和寒冷”的存在状态中,剥离出“公正”和“充满尊严”的人格意义。不过,卵石的“寒冷”会让人产生误解,诗人以悔恨惭愧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肤浅。诗人看到卵石的“寒冷”的存在,竟产生了同情,他想用自己的手去温暖卵石,结果破坏了卵石的寒冷,使卵石的身体“被一种虚假的温度渗透”,他看到了卵石“平静、清澈的眼睛”正看着他。诗人从这种眼睛里,明白了从外部输送温暖也是驯服的一种形式,从而真正懂得了卵石的意义。

赫伯特生活在极权时代,他在思考个体人格时,想到的是如何坚守自我,他从卵石这种平凡的物象中,从小而硬的特性里,找到了不被驯服的理由,诗歌反省的一节是有真实意义的。生活在非极权时代的人们,虽然从卵石的形象中不一定得出“不被驯服”的意义,但是《卵石》关于什么是完整的自我的表述,却有永恒的意义。

2、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

既然钟情于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赏析

对于成功,是需要落实的,而在行动的过程中未免有许多风雨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东西才更能丰富你行走的道路。一直向前。一切顺利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美感的。因为经历过的人生才是美丽的。要想成功,要想有自己的舞台,要想为自己或长或短的生命增添斑斓的色彩,我们就前进吧,和着风伴着雨。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赏析

人生的旅程已快结束,前景不会发生什么变动了;该留的泪都已流了,人生的滋味已都尝遍,不会再遭逢什么希望未曾遭逢过的悲欢了。青春已经过去,它如今已成回忆。青春岁月匆促短暂得很;“我”还未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于迷茫之中,青春时代就这样结束了!整篇诗行中,都弥漫着悠悠的遗憾。因为美和时间打的永远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所以诗人含着泪“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第6篇:经典现代诗歌赏析

一身(萧缆)

夕阳下,

缩着身子,

月落时,

难耐感慨,

昨夜未睡,

今晨又被惊醒

手提壶,

煮白开水一杯,

一生,

因不静而伤悲,

看车流土星儿漫飞。

【能以这首诗作为这卷的结尾真的好高兴,人生如断章啊!】

【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的死亡

冬天、冬天,

你用寂寞埋葬我的名字。

当我徘徊在十字路口,

眼里含满了泪,

你的雪花飘落下来,

仿佛映我的凄凉,

兆示我将死亡。

我死亡在那个灰色的深渊里,

向着那寂静的天空。

这个城市,

没有我的名字。

我风化了。

在那一次哇哇落地的分娩,

我的哭声里就那样的凄凉。

【这晚,心情严重的不高兴,唉!我的心痛,我的人啊!】

断念

(一)

那一片,

哦,

是那一片,

上班的早晨,

我左躲右闪,

躲开了,

一天天不开心的心情,

却看到那一片枯黄的落叶, 飘进我的心里。

(二) 斟起咖啡,

看时间飞走。

我的手指长长,

摸到了一支笔,

于是思念在冬季里泛滥,

墨水渐渐浸润,

我的泪水。

(三) 冬日,

呼吸,

心情比季节更冷,

人情比心情更冷,

现代社会,

我在纸张上,

审视,

繁荣的意义,

用手指摸索,

辛苦两个字迹。

(四)

她来,

象一阵风,

真的,

清清楚楚的迷住了我的眼睛,

在梦里还留着吮指的笑;

她走,

怅然若失,

辉一挥衣袖,

没有一片云彩。

(五) 我发誓:

将爱情进行到底,

她发誓:

将爱情逃避到底,

我们两个都没有错,

只是观点不同,

我看她象彩虹,

她看我象青蛙,

呱呱

我的绿色爱情。

(六)

【有时候太佩服那些超人了,

那样的永远前进,

不知疲倦,

但我知道我是水草。】

原来我并不伟大,

知道这个秘密,

我的心里那么悲伤,

但是那又能怎么样,

平静的生活里,

我只是一个看客,

看水里来去出入的鱼,

我觉得我很平常。

(七)

今晚北京的风好大,

让我想起故乡的冬季,

是该下雪的时候了,

我用步子丈量时间。

不知道多少步?

可以看见雪景。

不知道多少步?

可以回到家乡。

(八)

【生活总是这样,

让你被迫的承认每一天的重复都那么有意义,

然后看到时光飞走,

你在机械的运动中告别:

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阳光明媚的中午,

是心情好的时间,

匆匆告别还在枕边萦绕的梦,

启程,

加班。

公交车,

总是这样无休止的重复,

行道树,

总是与污染的空气寂寞向天,

生活在不经意中转轨啊,

我在思索中默默看到中年。

(九)

【机械年代,通讯年代

什么年代都是假的,

永远不能抹杀的都是自然规律。】

通宵加班,

我不是在用自己的智慧换取物质,

而是在用流淌的鲜血铸造一个精神的英雄,

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反思的时刻,

可是我总是在这样祝福自己,

明天会更好!

我努力的希望看见明天的彩虹。

明天的彩虹一定会比今天的更加灿烂,

我不诅咒什么,

我珍爱这生活,

就象珍爱我的女友。

(十)

【对一叶扁舟人那震撼的语言,

算是回答,或者不吧!】

物质的物质去吧!

我需要休息,

尽管那物质的享受那样诱惑。

鲜血的鲜血崩流吧!

我的英雄没有倒下,

因为他要为自己活着。

断发1 昨日三千烦恼丝,

今日又垂颈边,

对镜失落无语,

梦里依稀曾见。

徘徊斗室三四年,

发根未白,痴念凭添,

挥笔写书成万里江河,

天地之间,有语难言。

断发2 【现在社会,谁是生活的主流不重要,

不必执着,不如欣赏自己。】

不知生活何以丰富,

不晓生活如此平凡,

三千乱发与生俱来,

与死难终,

不如泡面一杯,

看故事林林总总,

让魅力人间,

去了人家房头,

想在自家饭后。

爱情伤心,

犹如未断之发,

修剪时,

时时微风撩人,

未剪时,

烦恼三千,

迟迟疑疑,

在幻想边缘,

真真实实,

却是朴实无华,

无回头之岸,

在梦想悬崖,

叹息茫然。

断发3

第7篇:海子现代诗歌赏析

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下面是关于海子现代诗歌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女孩子》

海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的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风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赏析:

不同于海子的绝大多数诗作中所展现的罕有的力度,浑厚而奔放的气质,对宗教真理的悲痛关怀以及对生命赤子般的讴歌,他的《女孩子》在风格上则显得清丽绝尘。

也许看多了都市中伪饰的清纯,苍白的矫情,当读到海子的《女孩子》时,一股清新、充满田园芳菲的气息扑面而来。全诗开篇女孩子的意象像许多中国

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意象一样无不流露出视觉上的透明性,“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勾勒出一位晶莹清纯的女孩子形象,她的到来与其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轻盈,不如说给人一种心理上的纯净、朦胧的感受。美国学者韦勒克在阐述视觉意象这一概念时,强调了意象“是一种感觉或说知觉,但它也代表了暗示了某种不可见的东西,某种内在的东西”,揭开女孩子的视觉表象,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类似于初恋的若即若离,纯洁羞怯的情怀。在诗的第二部分,海子尽量不动声色又调动所有蕴含隐喻色彩的视觉意象来抒写“初恋”的情愫。“房屋”“父亲”都是家园的象征,她以忧郁的神情告别家园,恰恰流露出对往昔的留恋对将来的迷茫,初恋时那份青涩的忧伤淡淡地泻出,斜插在发间的那枝默默不语的野桃花正象征着女孩子无邪纯真、脉脉无语的爱慕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以含蓄地点了另一枝野桃花“送给了谁”,在“却从没人问起”的背后留给读者犹有余香的寻思和品味。

如果说此诗前两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初恋的感性体验,倾注了他朴素的真挚,那么最后诗人则把这种真挚之情凝聚成对所有年轻生命的讴歌。风和月亮两个物象既是秀节的标志,又是诗人对像月亮一样皎洁、风一样飘忽不定的纤尘不染的感情最深刻的体验,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你感觉到她在你心中留下的痕迹欲去捕捉她那倩影时,她已杳无踪影。“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方埋葬初恋的圣地”,在海子的心中,那是一隅清澈晶莹透明美好的圣地。

海子的《女孩子》也许更适合欣赏,独自品味。对每一位读者,他们依据各自的经验,对其中的象征进行不同的诠释,海子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洗尽铅华、纯蓝色的感情空间,我们不难想象进入这种“思无邪”的境界,任何一种明确的解析都是对这种境界的亵渎。

结语:以上是小编推荐海子现代诗歌赏析的内容。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

上一篇:正能量职场下一篇: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