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IVUS、冠脉造影对评价斑块及是否行支架手术治疗的优势分析

2022-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冠脉造影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冠脉硬化诊断技术, 其所检测的结果一直被作为冠脉诊断或手术可行性评价的“金标准”[1]。由于冠脉造影为创伤性检测手段且诊断过程中可发生心律失常、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 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OCT (光干涉性断层成像) 、IVUS (血管内超声) 等技术的出现, 大大提高了对冠脉硬化诊断的精确率[2]。有文献报道[3], 冠脉造影技术检测无异常的早期冠脉硬化患者, 经OCT或IVUS仍可检出软性脂质斑块, 对冠脉造影的“金标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评价各种诊断技术在冠脉硬化中的诊断优势, 在本研究中以2009年10月—2011年11月间该院收治的30名冠脉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OCT、IVUS以及冠脉造影在冠脉硬化中的诊断优势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索。

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收治的30名冠脉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制定的国际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30例患者中男19例, 平均年龄 (61.89±5.62) 岁, 女11例, 平均年龄 (63.52±6.83) 岁。经临床排查, 所有患者无传染病史、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的相关疾病。

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诊断后, 先后对其进行OCT (光干涉性断层成像) 、IVUS (血管内超声) 以及冠脉造影检查, 记录各种技术对冠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和冠脉性状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4种技术所评价的冠脉相关的指标均为临床确定是否对冠脉硬化患者进行支架治疗的主要参考项:EMA、LA、PA、CD、RI、EI等。诊断后, 3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 评价3种技术在临床评价支架手术可行性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

统计方法: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查。

3 研究结果

3.1 冠脉血管相关参数测定的对比结果

在该研究中, 使用OCT、IVUS以及冠脉造影3种检测手段对30例冠脉硬化患者的冠脉相关的指标进行了评价, 结果见下表。各组间对比发现, 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对参考血管的EMA有高估倾向, 对LA有低估的倾向, OCT较为精确。整体而言, 对血管内各种指标特别是LA、CD等决定是否对冠脉硬化患者是否行支架手术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的评价, 以OCT的评价结果较为理, IVUS次之, 冠脉造影最差。各检查方法对冠脉血管参数测定结果具体如下, (1) 冠脉造影的EMA0 (mm2) 值为 (9.109±1.031) , EMA1 (mm2) 值为 (9.301±0.981) , LA1 (mm2) 值为 (3.513±0.786) , CD (mm) 值为 (0.221±0.087) , PA (mm2) 值为 (5.591±0.910) , Dmax值为 (2.991±0.672) , Dmin值为 (1.701±0.568) , RI值为 (1.214±0.072) , EI值为 (1.841±0.612) ; (2) OCT的EMA0 (mm2) 值为 (8.517±1.126) , EMA1 (mm2) 值为 (9.156±1.213) , LA1 (mm2) 值为 (4.243±1.262) , CD (mm) 值为 (0.151±0.083) , PA (mm2) 值为 (4.913±0.948) , Dmax值为 (2.775±0.645) , Dmin值为 (1.611±0.643) , RI值为 (1.112±0.076) , EI值为 (1.829±0.601) ; (3) IVUS的EMA0 (mm2) 值为 (8.916±0.962) , EMA1 (mm2) 值为 (9.312±1.061) , LA1 (mm2) 值为 (3.675±1.016) , CD (mm) 值为 (0.205±0.085) , PA (mm2) 值为 (5.451±0.833) , Dmax值为 (2.969±0.668) , Dmin值为 (1.682±0.601) , RI值为 (1.082±0.046) , EI值为 (1.862±0.641) 。

经过统计学分析对比可得, 冠脉造影、OCT、及IVUS 3种方法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 其中n=30, χ2为组间比值, 具体对比结果如下:

冠脉造影与OCT在EMA0、LA1、CD、Dmin 4项指标上相比的χ2值分别为6.24、4.61、5.13、3.94, 即说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冠脉造影与OCT在EMA1、PA和Dmax 3项指标相比的χ2值分别为3.41、3.81和2.36, 即说明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冠脉造影与OCT在RI和EI两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冠脉造影与IVUS在EMA0和RI 2项指标上相比的χ2值分别为6.71和4.64, 即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冠脉造影与IVUS在EMA1和LA12项指标相比的χ2值分别为3.21和3.72, 即说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冠脉造影与IVUS在CD、PA、Dmax、Dmin以及EI 5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OCT与IVUS在CD和RI 2项指标上相比的χ2值分别为6.21和5.13, 即说明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OCT与IVUS在LA1和PA 2项指标相比的χ2值分别为3.89和3.62, 即说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OCT与IVUS在EMA0、E-MA1、Dmax、Dmin以及EI 5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2 支架手术可行性的临床评价优势分析

上述3种方法的诊断报告显示的需接受支架手术治疗的患者数目分别为11、14、17名, 冠脉造影、IVUS与OCT相比, 分别有5名和8名相同的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手术治疗中, EMA、LA等血管参数的数值是临床上决定是否对患者行支架手术治疗的主要参考标准。由于OCT的测定精确最好, 所以在该研究中, 以OCT的诊断报告为标准, 对11例患者进行了支架手术, 其它患者维持药物治疗。4个月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发现11例经支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恢复良好, IVUS和冠脉造影诊断报告显示需行支架手术的患者在未接受支架手术治疗的情况下, 经药物治疗后恢复状况也较为理想。该结果表明, OCT相对于IVUS和冠脉造影, 在评价是否对患者性支架手术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 IVUS次之, 冠脉造影最差。

4 讨论

在该研究中, 通过对30例冠脉硬化患者进行OCT、IVUS以及冠脉造影检查, 考察了上述3种诊断技术对冠脉硬化的诊断价值。虽然冠脉造影一直在冠脉硬化的诊断中居于首要地位, 但是其检测结果的“金标准”地位随着OCT等新型影像学技术的出现, 是需重新得到确证的。研究发现, OCT技术相对于其它2种技术而言, 无论是在对斑块的检出还是血管参数的测定方面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 对于临床上决定是否对患者行支架手术, 具有精确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对于体质虚弱或伴有其它创伤性检查禁忌疾病的患者应以OCT或其它非创伤性技术检测为主, 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 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精度, 为临床支架手术治疗提供较为精确的参考。

摘要:目的 评价OCT、IVUS、冠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30例冠状动脉硬化患者, 分别对其进行OCT、IVUS、冠脉造影检查, 通过上述成像技术对患者冠脉血管的LA、参考血管和病变血管的EMA、EI、RI、PA以及CD进行测量与计算, 将各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 评价其测定精度。结果 在冠脉血管参数的测定以及支架手术可行性评价方面, OCT的精度与优势最为明显, IVUS次之, 冠脉造影最差。结论 OCT、IVUS、冠脉造影这3种技术相比, OCT对冠脉支架手术的临床可行性评价优势最为明显, IVUS次之, 冠脉造影最差。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光学相干层析,腔内超声检查,冠脉造影

参考文献

[1] 王明亮, 董光, 耿海, 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24 (6) :881-884.

[2] 张运.攻克易损斑块, 根除心脏事件[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13) : 1057-105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