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大

2023-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全球六大

全球六大通讯社

全球六大通讯社

路透社(Reuters):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Paul Julius Reuter)在德国亚琛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创办人路透原为德国人,后加入英国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它对体育新闻也很重视。该社的经济新闻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

美联社: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的简称,是由多个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 1947年 )成员范围扩大到 广播电台 、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总部设堨 美国纽约 。 该新闻机构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 经济新闻部, 体育 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 广播新闻部, 1994年 又增设 电视 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丁美洲,北美 和全球服务四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用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法新社:全称为法国新闻社,成立于1944年,是与路透社、美联社和合众社齐名的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创建的“哈瓦斯通讯社”。法新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 英国路透社创办人朱利叶斯·路透,德国沃尔夫通讯社创办人伯恩哈德·沃尔夫都曾在该通讯社工作过并加以仿效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哈瓦斯社的业务迅速发展,仅在巴黎就有工作人员300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沦陷,但哈瓦斯社并未停止工作。1944年8月,巴黎解放,为战争所迫而离开新闻社的工作人员纷纷返回。后哈瓦斯社与在抵抗运动中成立的几个通讯社合并在哈瓦斯社原址上成立了法新社。同年9月,法新社以法令的形式获得临时公共机构地位。法新社名义上是独立的报业联营企业,实际上是法国官方通讯社。法新社领导机构包括三个组织:(1)管理委员会是法新社最高领导机构,委员任期三年,管委会由社长兼总经理主持;(2)高级委员会负责监督法新社章程的实施;(3)财务委员会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和财务管理。法新社业务上分三大部:新闻部、总务部、技术部。而摄影部较小,从属于新闻部。总社每天通过各条线路用各种文字编发新闻稿。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新闻稿订户约3500家。1957年1月10日,法国政府发布一项法令,规定法新社应准确、迅速、清晰并完全独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各地发消息,报道世界政治、金融、体育新闻和传送各种图片。报道分别用法、英、西、德、阿、葡文供稿。其中法文稿11条线路,占所发消息文字的60%,英文稿3条线路,占所发消息文字的15%。英、西、德文稿在总社编译,文稿在开罗中东社代为译发,葡文在里斯本和圣保罗翻译。

塔斯社:俄通社和塔斯社都是俄罗斯新闻通讯社的简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月22日签署命令,在塔斯社与俄新社的基础上成立俄罗斯新闻通讯社,简称俄通社。同时,俄通社中建立独立的塔斯社机关,负责协调独联体各国新闻事宜。自1992年1月30日零点起,塔斯社播发的新闻稿已正式采用俄通社-塔斯社电头。

全球六大通讯社

新华社: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现任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何平、马胜荣、鲁炜、崔济哲,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李洪峰,秘书长张锦。 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主要担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的职能。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通稿、专线稿、专特稿,国内、国际参考报道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业务;三是社办报刊。 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总社设有11个管理职能部门、10个采编职能部门、20个直属单位。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和布鲁塞尔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5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在社党组领导下由总编室全面负责组织、指挥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含港澳台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解放军分社等10个采编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负责组织报道。目前,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用户总数达数万家。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900多张,音视频新闻20余条。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新华网,浏览新华社每天播发的采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新华社还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主要有:《新华每日电讯》(日报)、《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中国证券报》(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现代快报》(日报)、《了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中国记者》(月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2005年,新华社主要社办报刊发行量全面增长,其中《参考消息》日均发行超过300万份,位列全国第

一、世界第八;《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近200万份。新华社运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数据库等一批技术建设项目。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存储2000多万条文字信息,130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000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根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经济信息业务以及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进行审批。

合众社: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简称UPI。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通讯社。由著名报人斯克里普斯创立于1902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势头强劲。1958 年,与赫斯特创办的国际社会并组成了合众国际社。

第2篇:六大工程 六大实效2

噶尔县以实施“六大工程”助推强基惠民活动

在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噶尔县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推动了强基惠民活动的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实施“搞宣传、促认识”工程。各驻村工作队驻村伊始,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动力,着重加强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副主席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指导思想以及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关于“千方百计抓发展、转方式,保稳定、促和谐,增活力、惠民生”相关讲话精神等重点内容的宣传宣讲;认真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加强学习开展强基惠民活动相关的领导讲话、会议精神、文件资料,通过摆事实、举例子、作比较,结合党的优惠政策在西藏的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努力增强群众参与强基惠民活动的积极性和高涨热情。

二是实施“改陋习、树新风”工程。各驻村工作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牧民的目标要求,第一,

1着眼于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立足于引导群众讲究个人卫生、注重居住环境、改变落后习俗,从带领群众彻底清理村(组)、户周边生活和建筑垃圾、引导群众理发,修剪指甲、坚持洗脸洗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引导和改变个别村民拿救济粮(物、款)换酒喝等方面的陋习。与此同时,针对进一步引导转变部分群众当中依然存在的“等、靠、要、懒、散”等依赖思想,请致富能手讲解致富经,组织引导贫困户向文明户看齐、向富裕户学习。第二,致力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财富经营和管理观念。切实改变在部分群众那里存在的牲畜的惜杀惜售等保守落后思想观念。

三是实施“抓综治、保稳定”工程。各驻村工作队围绕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带领群众加强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作为强基惠民活动的重要政治工作来抓,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抓牢抓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阿里地委、行署出台的维稳措施,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构建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和长效机制,夯实维稳工作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力争小事”也不出,切实打牢农牧区的“反分裂、保稳定”基础。同时,带领群众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是实施“破瓶颈、促发展”工程。为了把区、地两级强基惠民活动的部署要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使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驻村工作队开展活动以来,围绕带领村集体和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送钱送物,不如送去一个好项目”,全面走访,认真调研,深入了解群众反映的增收难、就业难和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找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落实就业优惠政策。迄今为止,地县驻村工作队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10篇关于“帮助致富、办好事解难事”等方面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已编报符合所在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项目建议书58篇。在带领农牧民群众走向市场,参加劳务输出方面,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一是联系地区人设局,形成加强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的工作办法;二是建立了劳务用工信息通报平台,结合驻村工作队所掌握的地县餐饮服务等行业用工信息,积极引导青壮年男女劳力参加培训,寻求就业门路;三是紧密联系交通、农牧、水利等相关涉农部门,努力争取当地农牧民可以参加劳务创收的项目,为农牧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切实解决好农牧民增收难、就业难、创收难和村集体自我发展能力弱、瓶颈制约大等突出问题。

五是实施“固堡垒、强基础”工程。各驻村工作队以村(居)

“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切实加强以村(居)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居)委会的职能作用的要求,把着力点放在选好配强一个村(居)党支部“带头人“、配齐配强村(居)“两委”班子上,结合建强村级组织和“三培两带”活动成果,努力推动致富能手“亮身份”、党员做表率、村干部当“领头雁”落到实处,切实把那些坚定跟党走、坚决反对分裂、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员、实干派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一把手”岗位上来;切实把那些勤劳有加、致富有方、思想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的“能人”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切实把那些肯动脑筋、会想点子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引领群众致富奔富的有为有位上来,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存在的“瘫、软、散”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了抓示范带动、抓辐射效应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实施“村两级班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致富能人培养”工程及促进基层稳定、和谐、健康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导向。

六是实施“办实事、惠民生”工程。围绕“办实事、惠民生、解难事、去民忧”,各驻村工作队通过在加强对开展强基惠民活动宣传的同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落实“六项任务”和自治区确定的确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了影响民

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僧尼关爱活动、法律法规进农牧区(进寺庙)活动;继续抓好安居工程、农牧民群众健康工程,积极开展了村(组)小药箱工程,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新型农牧区医疗制度,加强对农牧区农牧民的送医送药工作;不断强化教育发展工作,让适龄儿童能就近、就地上学,健康茁壮成长,切实落实好“三包”政策。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急需、急盼,主动帮助基层想办法、解难题,进一步深化强基惠民活动,确保了把中央和自治区的惠民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到老百姓身上。

第3篇:六大纪律解读-党的六大纪律解读

解读党的纪律处分条例

解读党的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们党一部十分重要的法规,它是在1997年2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原《条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部重要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颁布的《条例》保留了原《条例》的总体框架,将原《条例》13章修订为15章和附则.《条例》共178条,原《条例》共172条.其中,对原《条例》有关条文保留了38条;对有关条文修改、调整形成了

96条;对有关条文不再写入的有7条;适应新情况增加了44条.从《条例》和原《条例》

四大继承:成功做法得以传续

一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实施党纪处分应当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二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一定期限内在使用或者提拔上应当受到限制的规定.

三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比照的规定.即对于《条例》没有规定但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应比照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 四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对违纪党员实施违纪行为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应当收缴、责令退赔或者纠正的规定,不让违纪者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好处.

十大创新:与时俱进增添新规

一是顺应时代要求,明确将

二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定实施党纪处分应当遵循

三是对于有严重违纪行为完全丧失党员条件的人,规定其违纪后不得适用减轻处分规则,以更好地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条例》规定了24处只有开除党籍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有这类行为的党员完全丧失了党员的条件,对于他们不得因减轻处分而留在党内.

四是为更好地处理集团腐败案件,促使违纪团伙分化瓦解,有利于办案,使案件的处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条例》,规定,经过特定的程序对某些特殊案件可以减轻处理.

五是明确规定基于一个违纪行为触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条款,适用处分较重的条款或者特别规定,进一步增强了《条例》的可操作性.

六是坚决贯彻

七是注重加强各职能部门在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协调配合.《条例》规定,对由有关职能部门先行查办的案件,党组织可根据有关处理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对违法党员进行相应的党纪处理,切实尊重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依法做出的生效裁决或者决定.

八是对于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做出明确处理规定,防范违纪后外逃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好处.

九是严格规范了党纪处分决定的执行程序,有效解决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出现党纪处分决定不落实或者难以落实的问题,切实维护党纪处分决定的严肃性.

十是借鉴《刑法》的有关规定,调整了原《条例》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更好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七大扬弃:过时做法不再写入

一是废除了不予处分的规定.原《条例》第20条规定了不予处分的情形.《条例》认为,只要有违纪情形,无论情节轻重都必须给予党纪处分.因此,对该条

不再写入. 二是废除了买卖股票应受党纪处分的规定.原《条例》第91条规定,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买卖股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鉴于近年来我国关于证券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健全完善,并且2001年4月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已经有限制地放宽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买卖股票的禁令.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三是废除了重复、多余的条款.原《条例》第136条规定,宾馆、旅店、招待所等单位,多次发生嫖娼、卖淫活动的,应对有关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由于这些行为已属失职、渎职,《条例》第12章对此已有原则处理规定.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另外,原《条例》第152条对有关武器装备和枪支弹药的规定,有关行为已属犯罪,应当依法判刑,依照《条例》总则规定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四是废除了关于户籍工作的过时

条款.原《条例》第153条规定,在户籍工作中违反规定,利用职权或者弄虚作假,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人谋利益的,要给予纪律处分.鉴于近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已做出较大调整,原《条例》规定情形已经不再突出,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五是废除了体例不一致的条款.原《条例》第163条曾对

六是废除了难以操作的条款规定.原《条例》第167条提出,要对情节显著轻微、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以及较大损失、重大损失、巨大损失的标准,另作具体规定.但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很难对上述标准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并且《条例》已在第177条做出授权:有关部门或者地区的党委可以根据《条例》制定单项实施规定.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七是废除了不准确的措辞.鉴于原《条例》用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若干重点

为配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的颁布实施,我们约请权威部门编辑了这组

党内监督重点内容

党内监督

这些重点内容是: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专家认为,条例确定的7项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立足实际、操作性强,使党内监督有章可循.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

专家认为,从党的法规层面明确把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重点对象之中的重点,对于从严治党,治理好整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将产生重要的

作用. 党内法规首次明确纪委是党内监督专门机关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专家指出,这是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一个重大突破.

条例规定了中央纪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地方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在党内监督方面应当履行的职责.

条例还规定了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

条例强调,对委员署真实姓名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应当及时转达,不得扣压;有关党组织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并以适当方式答复.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

专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和全党通报重要情况;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

检查委员会向党代会代表通报情况;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重要情况,上级党组织要及时批复下级党组织的报

告和请示;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这些规定,既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又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体现了两种监督的结合.

专家指出,

中央政治局将向中央委员会全会报告工作

党内监督条例对述职述廉制度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中央纪委常委会向中央纪委全体会议报告工作.

专家指出,条例规定的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创举,体现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的监督,体现为了中央政治局在党内监督方面对全党起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党员署名检举违纪违法问题将被告知处理结果

党内监督条例鼓励党员的监督积极性,规定党员署真实姓名检举

的,党组织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该党员,听取其意见.

专家指出,条例关于信访处理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这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

谈话和诫勉制度有利于预防腐败

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 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这些都是近年来各地开展党内监督的新形式.党内监督条例将这些做

法加以归纳、提炼,确立了

条例规定,各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应当不定期与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

别的党组(党委)和下级党组织领

导地区、该系统、该单位落实

条例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

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该领导干部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该领导干部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律检查机关留存.

党内法规首次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

党内监督条例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其列为十种监督制度之一,并专门用一节的篇幅作了具体规定.专家指出,在党内法规层面就舆论监督专门作出规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条例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并接受舆论监督,提出

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二是要自觉和主动地听

取来自新闻媒体的意见;三是要根

据舆论监督的要求,推动和改进各

项工作.

为了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条例还要求,新闻媒体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专家指出,把舆论监督列为一项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新的层面.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询问和质询成为新的党内监督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拓宽党内监督的渠道,党内监督条例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健全质询制度的要求,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

考国家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询问和质询的规定,将其确立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新的制度.

条例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委员有权对党委全体会议、地方各级纪委委员有权对纪委全体会议的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和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说明、解释或答复.专家指出,询问和质询是以民主选举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或组织内部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的一种重要措施,国家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中就有询问和质询制度的内容.在党内监督中将其确立为一种新的监督制度,对于发挥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保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将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指出,鉴于询问和质询是一项新的党内监督制度,党内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尚没有实践经验,必须在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询问和质询制度的主体、内容、对象、

程序以及相应的纪律要求,开展询问和质询工作. 由于质询是一种带有否定性评价意义的监督措施,且条例规定对委员的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书面解释或答复.在这种情况下,恶意的质询不但损害有关部门及有关党员干部的声誉,还干扰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为防止恶意质询,条例明确规定,质询人利用质询故意刁难、

无理纠缠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追究责任. !解读之六:明确“六大纪律”划出行为底线

明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08:08

明确

——《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系列解读之六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乐大克,吉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谷春立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0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通报中,“干扰、妨碍组织审查”,“隐瞒不报个人

有关事项”,“进行钱色交易、权色交易”等聚焦“六大纪律”的行文措辞,与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要求高度契合。

这些“纪言纪语”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而这些成果又转化为纪律要求,纳入到了新修订的《条例》中。

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此次修订《条例》,将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要求细化,充分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在“分则”部分,将原来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为主的十类违纪行为,整合规范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类,使《条例》的内容真正回归党的纪律,为广大党员开列了一份“负面清单”。

如果说《准则》重在立德,树立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那么《条例》则重在立规,通过开列六类纪律等“负面清单”,划出

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新修订的《条例》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果,有很多创新之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与原版相比,修订后的《条例》体例结构更加科学,用“负面清单”的方式列举六大类违纪行为,使党员清楚了底线、明白了规矩;吸收了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制度成果,将很多新形式的违纪行为纳入处分范围;删除与法律重复的大量条款。

“现行规定界限模糊,中间难免留下缝隙,弹性较大。这次修订把纪律具体化、细分化,相当于‘勾缝’,覆盖得更严实,让党员有了更明确的遵循。”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戴焰军认为,这些变化无不体现了一个“严”字。

中央纪委法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分则”部分从“十”变“六”,主要是因为原来版本存在纪法不分的问题,纪律的种类很多是按照违反国家法律的种类来设定的。“这次修订按照党的纪律要求分成

六类,就是为突出党纪特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违纪行为从十类整合为六类,表面上看,对党员的要求似乎变少了,但实际上,新《条例》更加聚焦纪律本身,在量纪的尺度上比原版更严,对党员的‘底线’要求更高了。”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介绍,比如说,过去对违反党章、损害党章权威的违纪行为缺乏必要和严肃的责任追究,此次修订就针对该情况增加了相应条款。

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这次修订后的《条例》,把政治纪律排在“六大纪律”之首,所体现的正是党中央对党的

建设内在规律的清醒把握。在《条例》第六章“政治纪律”的“负面清单”中,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未经审批持有因私护照、因私出国,上报清理’裸官’不彻底”;“存在违规破格提拔、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等现象”;“选人用人问题突出”„„梳理今年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的“问题清单”,“违反组织纪律”成为多家被巡视单位的共性问题。

针对组织纪律松弛现象,《条例》专门增加了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办理因私出国证件等违纪条款,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对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有关内容的修订,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如,在廉洁纪律方面增加了权权交易、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等;在群众纪律方面新增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侵害群众民主权利等;在工作纪律方面增加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工作失职等;在生

活纪律方面增加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条款。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所指出,《条例》是管党治党的一把戒尺、党员的基本底线和遵循,“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敬畏纪律,守住底线,防微杜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4篇:建筑六大员

一、各大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责任如下:

1、质检员: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2、施工员:主要负责带领作业班组照图施工;

3、监理员:履行的是监理的责任,它监理单位设立的岗位;

4、测量员:主要负责工程定位、放线等工作;

5、材料员:主要负责材料的供应和管理;

6、安全员: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结合上述情况,考虑到你的未来专业发展,我认为监理员和质检员最有利于你的工作。原因如下:

1、六大员中最为辛苦的当属施工员了,它要紧密地与施工队伍相结合,合理支配人力物力资源,将图示内容落实成工程的实体。这个工作内容,决定了它的辛苦性。但它有它的好处,一是责任相比而言不是很大,二是可以对具体的施工工艺深入地熟悉。

2、六大员中最肥的差事当属材料员,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但不是领导的亲信想简单介入也很难,这个工作虽然对你未来的专业帮助较大,但恐怕有了这个证你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用。

3、六大员中责任最重的安全员,目前我国对施工安全抓得很紧,但国内的施工现状又十分混乱,实行正规管理的实属罕见,安全事故司空见惯,出了问题你首当其冲,而且与你的专业也不对口,所以这个员是坚决不能要的!

4、测量员的工作内容比较单调,在工作中也基本学不到什么太有用的东西,对你的专业发展没有什么贡献,毕业的前几年是你增长能力和经验的时候,去搞测量实属浪费大好年华。

5、质检员的责任要比施工员重,但工作强度要次于施工员,所以说在施工单位这个职位,是个比较理想的职位,一来工作强度较低,二来因为有一定的职权,相对而言有一定的小地位,三来它和施工员类似,也能学到一些具体的施工工艺,并且还可以抽出时间来加强学习,因此,如果你想在施工单位干,那么这个岗位应该说对你的未来专业发展最有实际性意义的。

6、监理员不同于其它五大员,它通常不是施工单位而是监理单位的岗位,它的角度决定了他的地位的优越性,而且它也不会像施工单位那么辛苦,关键的是它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学习,这对你将来考注册造价师很有利!这个岗位是上述所有岗位中对你专业最有帮助的岗位,因为监理员是技术和管理兼并的角色,在这个岗位上你不但可以接触施工专业技术方面的内容,你还能接触到工程造价、进度、合同管理等其它比较综合的知识,这些对造价专业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因为造价是集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于一体的一个专业,可以说监理员的岗位应该是你目前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从有益于你专业未来发展角度考虑,着推监理员;如果你没有机会去监理单位,那么在施工单位中你应该选择质检员。

第5篇:六大战略

五大战略为何升华为六大战略

从“十五”到“十一五”的10年间,江苏人对“五大战略”耳熟能详。然而,在新出炉的江苏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六大战略”提法进入“指导思想”、进入“五个必须”基本要求,成为首当其冲的亮点。

从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到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为什么变?为什么不变?什么在深化?什么在升华?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教授说,从总体上来看这六大战略,既是原先五大战略的延伸,又增加了新内容,丰富、深化了发展内涵,创新加强了战略内容。而且,六大战略审时度势,针对江苏十二五发展新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最能支撑江苏十二五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准确且科学。

科教兴省”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不仅内涵更为丰富,还使这一发展阶段的重点更加突出。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核心是人才。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人才竞争。离开人才,科教兴省就是无本之木,创新发展就是无源之水。现在。我们不仅把这一战略作为发展的基础战略,还明确了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三位一体”推进,形成合力效应,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

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大创新,也是江苏发展战略的一大突破与创新。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方式由物质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这样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创新驱动。这个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理念、体制与管理等创新。这一战略,抓住了江苏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展示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今后江苏发展的核心战略。

“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延续了原来的城市化内涵,同时,针对当前阶段城乡发展的新变化,针对城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加以拓展。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使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高度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亟待打破,要在战略层面上更加突出统筹。这一战略,丰富了一体化内涵,不仅是空间上的一体规划,还特别注重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农业的结合,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的结合,内容更丰富,内涵更科学,带有发展历史阶段的战略导向性。

区域共同发展”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词之变,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新境界、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典型的省份,江苏南北之差距一度超过中国东西之差距。通过多年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苏南领先,苏中崛起,苏北快速跟进,发展速度后来居上,区域发展变化令全国瞩目。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在发展空间、基础设施、城乡关系、产业与内在机制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经济国际化战略提法未变。一方面,经济国际化的全球进程没有变,另一方面,江苏外向程度高,经济国际化仍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仍然要坚持实施这一战略,形成江苏发展国际化的新优势,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法未变。无论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和人口现状看,还是从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这一战略十分重要,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

建议”在明确了包括六大战略在内的指导思想之后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把握好“五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必须把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必须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必须更加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张颢瀚说,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既是中央对江苏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实践的具体要求。发展是硬道理。当今全球仍然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发展竞争,没有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支撑力,没有解决国家和民生一系列问题的条件与能力。未来的发展,关键是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促进民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既体现了“十二五”发展主题,又明确了发展方向,表明了发展重点。继续

向前发展,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原有方式才能走上科学发展轨道。而六大战略,既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和基本路径。

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期间的突出内容,把富民作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任务。张颢瀚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把改善民生、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同时着力推进,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得以协调,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最持久的动力。用改革解决发展难题,是发展的宝贵经验。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老的体制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约束着现在的发展、转型,同时又涌现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通过改革,破除约束,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增添活力,提供动力。

第6篇:六大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有哪些主要指标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记者采访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核心素养总框架

记者: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答: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答: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记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具体而言,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课题组汇聚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在总体设计、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传统文化分析、现行课标分析、实证调查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表示,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是间环节。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上一篇:河北的建筑特色下一篇:2019年羊年运势及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