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记叙文作文

2023-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记叙文作文

记叙文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如今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作文的考察,就拿江苏高考来说吧。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甚至有人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语文的成败,也就决定了高考的成败,可见它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全局之成败。记叙文又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要文体,但纵观这几年学生写的记叙文,可谓问题重重,或审题不准确,或材料陈旧无真情实感,或语言幼稚干瘪。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缺乏主体意识,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教师在辛苦地教,学生在被动地学,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作文也就越来越不给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笔者试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兴趣的激发、作文的审题、材料的积累、语言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思想观念

有位哲人说的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长期以来,教师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俯视着台下的学生,要求学生,老师说一句,学生必须记一句。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写,学生必须怎么写,不能越雷池一步。学生也受到旧的学习观念的影响,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不能主动地去参与作文的写作,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写作的机器。写作的主体意识也就丧失殆尽,结果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无病呻吟。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之中,平视学生,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平等地合作。学生也要转变旧的被动学习的思想观念,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的文章。

二、大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话表明,在当今学生普遍患有“恐作症”的形势下,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写作,就必须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写作兴趣高了,他们就会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参与”,就会饶有兴趣地去参与,合作,探究。如何才能提高兴趣呢?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正确地认识学生、进而尊重学生的方面入手。不能机械地认为学生只是学习的机器,要认识到他们才是作文的主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自主化的活动。学生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第二种方法是从作文批改方面下功夫。传统的作文批改,纯粹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批改之后教师面向学生独自说出作文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关心自己的作文是否被老师批评到,如果没有则万事大吉,至于教师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他们毫不关心。可见教师这种做法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先收齐学生的作文,然后发给另外的学生,并把他们分好小组,然后小组交叉改,并让学生点评别人的作文,说出其中的优劣。这样,就把批改权交给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也就增强了。

三、在审题指导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败与审题准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常常是出示一个题目之后,只是简单生硬地讲一下,接着就命令学生写。可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却发现文章在审题方面出现了大问题。原因是教师在指导审题时,只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至于有没有听懂,听懂了多少,就不知道了。比如,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这也是一场考试》,命题后,告诉他们可以采取抓重点词语的办法来进行审题。然后让学生动起来,小组合作探讨,此时气氛热烈。不久有学生说,这里有个重点词语“考试”,由于有前面“也”的限制,表明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坐在教室里面对试卷的那种考试,更应该是精神层面上的考试。可以是精神意志上的,可以是思想品质上的,可以是行为修养上的,等等。该生说过以后,又有学生加以补充。如此,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对审题就能很好地把握,也最终激发了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四、在材料积累上培养自主性

时下的学生写的记叙文在材料上有不少的问题,因为肚中无“米”,以致于写出来的作文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为赋新愁强说愁”。这里有客观的原因,现今学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接触到的直接材料也就越来越少。如何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获取真实的、新鲜的、浓情的材料呢?

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周围的一切看似枯燥无味,但只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去感悟周围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不是白开水,而是芳香醇厚的二锅头。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五、在语言的选择上培养自主性

一篇记叙文的成功与文章的语言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人把它说成文章的外衣。如今学生写的记叙文,普遍存在着语言干瘪呆板、空洞无物的现象。尽管学生摘抄了也背诵了不少名言佳句,可是不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究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掌握,没有主动地思考。

1.点评法:引导学生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对所摘抄的语句进行恰当的点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明白了语句美的原因之后,自然就会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2.修改法:就是把学生作文中的语句,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个学生代表本小组上黑板进行修改。

作者:钱正高

第2篇:记叙文作文

吃一堑长一智(赵世博)

所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有的人偏要吃…吃…吃一堑,才长一智。这可不是结巴,这是我的心声。我本不想告知天下,但为了能让像我一样的马大哈、小迷糊的男生引以为戒,我也只好说了。

我失误了

小学六年,我都和妈妈在一所小学(老妈是小学老师)。虽说生活、学习上似乎比别人优越了许多,但我也慢慢习惯了“凡事撒手,老妈来管”的习惯。

上了初中,啥事都要自己来。我常常是忙得顾此失彼,焦头烂额。交饭费?“喂,老爸,昨天忘了跟您要饭费了,您能送一趟来吗?”带阅读材料?“喂,爷爷,语文课要读《西游记》,我忘了,您能给我买一套送学校来吗?”写作业?数学卷子哪儿去了?坏了,准是落在位斗里了……每天要应对一件件要记住、记录的琐碎小事……从前有老妈,现在马大哈。我以前失误了,现在可真是苦了自己啊……

我醒悟了

如果说由于丢三落四导致手忙脚乱而带来的身体上的疲劳我还能忍受的话,那么那么由于丢三落四导致的勤奋补救而带来的精神上的误会我就不能忍受了。

一天,我又忘带英语卷子回家了,这可是我“改邪归正”以后很少犯的几次错误之一。尽管心里惴惴不安,但我还是找理由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能说,老妈又该唠叨了;没法去学校拿,家离学校太远了(我家住管庄);下次再不马大哈了……反正每天老爸送我到校都很早,做张卷子来的及。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教室里忙碌着,还好,一会就做了一大半。当我正向同伴请教一道小题时,一抬头,两道严厉的目光正直射着我,“毕老师!……”下午放学后,我被“请”到了办公室。尽管我浑身是嘴,尽管我百般解释:“我昨天……我今早……”“自己的事情不该自己管理好吗?”老师义正言辞的话语让我所有的解释都付诸东流。

是呀,这一切又怪谁呢?我必须要严肃的面对这个问题了,重整河山在今日——有条理,靠自己。我醒悟了。

我识时务了

为了记住学校里的事情。我想尽了办法。书包里,文件袋分装书目,一目了然;黑板上的作业,统统记入小本子,随时翻看,有时也用手机拍照下来,清晰又省时;再加上老师每日必发的温馨提示短信的善意提醒。我不慌了,也不乱了。

吃一堑,长一智,识时务,为俊杰。从前的马大哈、小迷糊变成了今天的自信、阳光大男孩!

第3篇:记叙文作文

写人篇:上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

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

总言之: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 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请同学

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写好记叙文——写人篇(中)

在上篇中,我们讲了动笔之前应该准备的步骤,包括素材的准备、中心的确定、人物和事件的确定。这篇我们将要主要讲到的是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四个步骤,把这四个步骤完成,等于把这篇写人的文章的整体框架搭建起来了,本文将告诉你怎样做好这四个步骤。 第四步:审题。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准确、凝炼、含蓄、新奇

1、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 “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

借、仿、拼、抽、代。“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例如:《回忆我的母亲》可仿写成《回忆我的初中生活》,《想和做》可仿写成《学与思》等。“拼”,就是把相关的几个题目中的有效成分,拼凑起来产生一个新的作文题目。有的“拼”意义,有的“拼”词语,有的“拼”用法。如1990年高考作文题有人拟为《花与刺》,而又有人在此基础上“拼”上“联想”二宇,拟为《花与刺的联想》,可谓锦上添花。

“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如1990年高考作文中,就有人从所给材料中抽取了“花”“刺”“姑娘”三个词语而拟成一个极有文采和吸引力的作文题《花·刺·姑娘》。“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

“谈……”“记……”“介绍……”等。

第六步:选材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2、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记叙文能发表议论吗?

记叙文可以议论,但议论不可过多。

因此,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记叙和议论孰多孰少。写记叙文最好不要大发议论,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让事实本身去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比如,父母爱孩子是不会整天把“我爱你,孩子”挂在嘴边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对子女的爱真是自然地流露出来,真正的记叙文完全可以没有议论。当然,有时恰到好处的议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在阅读和写

作中慢慢揣摩体会。

是不是记叙文不需要审题?

记叙文写作一定要审题,且审题很关键。

比如,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那么文章的重点应写“老师”,而不是写“我”。因为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老师”是重点。但重点写了“老师”就一定不跑题了吗?不一定,如果所写的老师不是“我的”,而是“他”的,同样也是跑题了。

如果写“我与老师”,那么就和“我的老师”有极大的差别。“我与老师”是一个并列式短语,“我”和“老师”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有所偏废。可以写“我”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关系或有趣味或有意义的小故事。

记叙文就是“记流水帐”吗?

当然不是。

短短的800多字的文章,如果从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一直写到星期天,人人会写,但写好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有限的篇幅呢(800字),如果涉及的事情越多,头绪就越复杂,就越难把事情说清楚说透彻。越想面面俱到,越不能面面俱到,结果反而会“面面不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化表达。所以我们写记叙文切忌时间或空间跨度太大,最好集中在一点,把事情说清楚,把人物写活,把景物写真实就可以了。不要把场面摆的很大,搭一个大大的“戏台”,光配角就挤满了舞台,等真正的主角出场已经没有空间可以立足了。这样的“戏”怎能让观众拍手叫好呢?

记叙文怎样才能“抓住人心”呢?

要以情感人。

其实任何文章都是以情感人的,只不过记叙文的“情”必须是“真情实意”。这里的“真情实意”要靠平时的观察、体验、感悟积累所成。如果仅仅想“临场发挥”那是万万不成的。平日要有一颗“善感”的心,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装进一个情感“储蓄罐”里,积少成多,你就会变成一个“有情人”,写作时就能妙笔生花了。

第4篇:作文记叙文

作文——写人记叙文课堂教学实录

【背景介绍】

上周,曾布置过一篇题为《琐忆》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复杂的写人记叙文。

【课前准备】

从学生习作中摘录出有代表性的开头、结尾、主体部分的文字各5个片段,打印出来,作为讲评材料。

【讲评过程】

一、导入

上次作文过程中,同学们都深刻地体味了一次“琐忆”,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大家手中的文章片段,看看他们“忆”的怎么样。

二、展开讨论

师:先请大家就所选的《琐忆》的开头谈谈看法。

习作材料1: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棵老树和一棵小树。老树枝叶枯黄,根已衰老;小树枝叶茂盛,正在茁壮成长。这就像我的外婆和我一样,外婆现在年事已高,不能劳累;我正值青春年华,茁壮成长。

生1:究竟是写“我”还是写“外婆”,看不明白。

生2:“老树”与“小树”的比喻用在这儿不妥当,它们不能成为回忆的实体。

习作材料2:

又是绵绵的小雨,我来到了外婆的坟前,四周一片寂静。坟上,已经开出了小小的紫花,那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婆,我来了。”我轻轻地呼唤着。可是,却没有人回答。我的眼泪一滴滴地落下,勾起了对外婆的回忆。

生1:景与情结合得好,把作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生2:有些语言还不够自然,最后一句改成“我轻轻地呼唤着,眼泪一滴滴落下,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更好些。

习作材料3:

你是我眼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悄然隐去。我惋惜这相逢的短暂,但更珍惜这短暂的相逢,因为,你一路燃烧而来,你曾将我的一段人生历程照亮。

生1:有浓浓的诗情,但有点朦胧。

生2:第二人称的使用使怀念之情更浓,但“你”到底是谁应在下文中点明,不能朦胧到底。

习作材料4:

在学校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家里的那串紫色的风铃„„

生1:别具一格,能引起悬念。

生2:既然是写人的,应点明“风铃”与所写之人的关系。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写人记叙文的开头通常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有时留点悬念固然好,但要在其后适当的地方交代清楚,不要让其成为“悬案”。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写人记叙文究竟怎样才能开好头,最好结合观点举点更有代表性的范例。

生1: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生2:一般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最好能给故事的叙述打下伏笔,设置悬念。

生3:要能渲染一种气氛,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中。

生4:要能落笔生情,以情动人。臧克家的《老哥哥》一文的开头就是这样:“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月光穿过纸窗来。在我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师:大家谈得好极了。刚才这位同学举的例子给大家的小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证明:特定的季候、具体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气氛、特定的形象,怀念之情渗透其中。我送大家四个字作为对开头要求的概括,那就是(板书):明题激欲。明题就是揭示主旨,写谁,写什么;“激欲”就是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情绪的感染,乃至悬念的设置,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关于写人记叙文开头的写法我们暂且讨论到这里,请大家接着评析主体部分。

习作材料5:

一次体育活动,顾老师兴致勃勃地来到乒乓球台旁,要和我们打乒乓球,我们大笑,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不会打。可她却是一副不服输的样子:“你们别笑,不会可以学嘛!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呀!”说完便投入“学习”。她右手持拍,背稍弯,一双有神的眼睛直盯着白色的小球,那略显肥胖的身子左右移动着。偶尔打了一个好球,她就会兴奋得跳了起来,有力地晃动着手中的拍子向我们示意,如果你是外人,你一定不会想到她是我们的老师。生1:顾老师的形象生动感人。我认为关键是细节描写起了作用,给人留下很具体的印象。生2:顾老师的形象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方面惟妙惟肖的描写生动地体现出来的,生活气息浓,真实感很强。师:两位同学从多个侧面评析了节选的文章,较具体、全面,对我也很有启发。在这个基础上请大家谈谈写人记叙文主体部分写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1:记叙的事情要具体,有细节,要展现过程,不能像写评语那样干巴巴的几条筋。

]

生2:如果要写几件事,互相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所谓“形散神不散”。

生3:尽可能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让人物自己展现内在的精神风貌。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棒,为了便于记忆,我再将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概括为(板书):具体化、立体化、一体化。“具体化”就是刚才大家说的用具体细节展现主人公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立体化”就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丰满,从外形到精神气质,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情节上跌宕起伏,甚至有令人意想不到之处,能扣人心弦。“一体化”就是讲求叙写的事情之间成为有机整体,血脉相通,共同表现同一主题。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阶段,谈谈写人记叙文的结尾。

习作材料6:

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个向导的身影--感谢你,蒋老师!

生:一句话就戛然而止,简洁。

习作材料7:

是啊,5年的学习生活,顾老师慈母般地悉心照料着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当我们都已长大懂事了,她又要去迎接另一批不懂事的孩子。她不是我们的亲妈妈,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1:有抒情笔调,但语言罗嗦。

2:“慈母”“亲妈妈”“母亲”三种说法不统一,最后一句宜改成“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但比亲生母亲给予我们的更多”,这样前后关系会更和谐。

习作材料8:

雨,还在下着。这绵绵的细雨,就像我的思绪一样长,一样永无尽头,我站在外婆的坟前,眼泪又一次地流了下来„„生:特定的景,特定的情,让人感受到怀念的沉重。

习作材料9:

--姐,天气凉了,可增添了衣裳?

生:一句问候情意深长,余味无穷。

师:好。看来关于文章结尾的评价我也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下面请大家接着谈谈关于写人记叙文结尾要注意的方面,可以结合一些典型范例来谈。

生1:要能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生2:要能抒发真情,感染读者。

生3:最好能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生4:结束语应像豹尾,简短有力。

生5:我还是觉得臧克家《老哥哥》一文的结尾值得我们学习:“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币了,老哥哥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师:大家做了非常好的总结,关于结尾的要求我也进一步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板书):揭旨升华。“揭旨”就是揭示主题;“升华”是指使情感、境界能进入更高层次,耐人咀嚼回味。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写人记叙文的要求最后浓缩成五个字(板书):格、事、脉、戏、情。“格”就是写人记叙文(其实所有文章都这样)要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式,也就是说是起、承、转、合的基本模式;“事”就是要有特定的事情,具体的描述;“脉”就是血脉相连,所写的事与事之间有内在联系。这三个字体现了文章的基本要求。“戏”就是记事富有戏剧性,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情”就是字里行间饱蘸感情,用真情撞击读者心扉。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其他文章片段的评价,并形诸文字。

第5篇:记叙文作文训练

记叙文写作能力训练

1.全命题作文

(1)文题:暖流

要求;文章要思路清晰,中心突出,语言流畅,富有真情实感。以记叙为主,适当地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

提示:文章以“暖流”为题,借以喻人喻事。“暖流”就是指老师、同学等对你的关怀和帮助,其中包括困惑中的启迪,危难时的扶持,受压抑时的关怀指导,得意时的敲打。“暖流”给人以温暖,所以写的事应该犹如一股暖流流遍全身,让读者品味到友爱之情暖人心。事例要典型、集中,可使用对比、衬托方法。

(2)文题:爱心

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和议论。

提示:要求以“爱心”为题写记叙文。从题目看,要求写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感情,重点要突出“爱”字。通过记叙人物的行动、语言来表现人们之间的相互扶助、爱护,然后适当议论和抒情’,对真善美进行歌颂赞美。选材时要立足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使你感动、追念的人与事。

(3)文题:悔

要求:写出自己曾经为之懊悔的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心理活动。

提示:写作本文要先写好“过失”,以展示触发悔过之情的一段经历与事由,还要写出弥补过失的实际行动,这其间要写出对“过失”的认识过程。可从如何待人处事和完善自我品德方面选材。

(4)文题:童年琐事

提示:写作本文的重点是“琐事”,因此,不要受与之相近的“童年的回忆”、“童年的伙伴”、“童年记事”、“童年趣事”、“金色的童年”等所熟悉的文题干扰,应围绕一个中心,紧紧扣住“琐事”,选取童年生活中二至三件细小零碎而富有特色的事,较好地表现题意。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和抒情。

第6篇:记叙文作文训练

(七)

读例句,悟修饰

【病症】

叙事平淡,语言无味,整个一杯白开水。

【药方】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要素,就抓住了重点;只有妙写要素,才能生动出彩,抢人眼球。

一、巧妙交代时间。记叙文中交代时间,看似简单,实则有讲究。有的同学往往用“记得那是小学时”、“12岁生日时……”这些交代时间的句子,一是无新意,二是未能凸显事件对于自我的影响。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这样交代的:“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再看一中考佳作的开头:“那个春天,一场考试,就让我错过了心灵之春。”这两篇文章交代时间的方法,就与众不同,鲜明地强调了事件对个人深刻的影响。由此看来,在记叙文中巧妙交代时间,要与事件意义结合起来,这样就会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我们还可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特定时间的景物来巧妙交代。如一学生佳作中的开头:“我依稀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那狰狞的面孔,比冰还寒冷,比月还凄凉。”我们还可不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点明时间,而是着力于对特定事物的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巧妙地寓于生动逼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就是通过暗示交代时间的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二、工笔描绘人物。在记叙文中,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人物一出场就先声夺 1 人呢?我以为就是要对人物的肖像工笔描绘,让人物形神兼备,跃然纸上。我们最好从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切入,或展现其内心世界,或暗示其出身、职业、爱好,或透露其境况、际遇。且看一学生佳作片断:“肖宇的脸给人的印象是端庄而沉稳。一头坚且硬的短发,精神抖擞。眼眶中射出十分尖锐的探究的目光。小而灵巧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深沉中显示出一种高贵的气质。特别是那一对眉毛,龙飞凤舞,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整个人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这篇文章在人物一出场时,就以工笔描绘的方法,由表及里,使得人物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三、巧设活动地点。很多同学写作时,对故事发生地点的交代常常一笔带过。其实,很多时候,细致交代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特色背景,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如课文《散步》中对一家人散步的地点——田野就有一番很有特色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人物活动地点的交代,突出了田野的生意盎然,进一步烘托了文中那股饱含生命真谛的浓浓亲情。

四、具体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是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以便读者正确地理解这件事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我们不但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还要写完整,写具体。因此,写作之前我们不妨步步追问: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细心回顾事件发生的情景,事件变化的细节,人物活动的过程等。只有捕捉住瞬息的变化,才能做到叙事清楚,过程分明。尤今的《怀念百褶裙》一文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事件的起因是读高二的“我”想得到当时流行的百褶裙;经过是母亲买回来了,却送给了姐姐,“我”内心不平,恨母亲偏心;结果是母亲觉察,也给“我”买了一条,使“我”对亲情又有了信心与眷念。文中抓住自我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把一 2 段复杂、微妙同时又危险至极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只有把事情的经过记叙清楚,准确反映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及相互关系,才能达到揭示事理、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目的。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考场佳作一】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亲爱的童年叔叔,容我这样称呼你吧!安徒生先生。很久没再翻开你的童年了,随着我童年的逝去。可是你也许不会知道,这里,我要悄悄告诉你,我那颗幼小的童心依然还在,我依然还记得你给我童年带来的欢乐。

我那段美好的童年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海的女儿》:

这是我第一次懂得,真正伟大的爱是成全,是奉献。你笔下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人离开了大海来到了陌生的陆地;你笔下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人幸福,放弃了生命,化为了泡影。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了,但每看一次,都会流一次泪,因为我了解你的生平,你笔下的小人鱼其实就是你的象征。你情感道路上的坎坷与阻碍使得你不得不选择放手,只是为了你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为你难过,为你不平,却也被你感动。

我那充满爱的童年也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丑小鸭》。

你知道吗?童年叔叔,一开始,我只是为丑小鸭能变为白天鹅而兴奋了好几天。但后来,后来在一次次的重新品味中,我仿佛看见了你所寄托的理想。丑小鸭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与嘲讽,这不正和当年的你一样吗?孤独、无助,却充满着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决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决不服从命运的折磨。你和你笔下的丑小鸭在不断反抗、拼搏。最终,当丑小鸭在水中的倒影不再粗笨、灰暗,而变成一只雪白玲珑、展翅待飞的白天鹅时,你与丑小 3 鸭一样开心。可你却说: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我那充满理想的童年同样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故事是在小女孩的死亡中结束的。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从小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悲伤的结局带来的却不是悲伤的感受,而是为小女孩能够解脱,能够飞向死去的外婆温暖的怀抱而欣慰。善良的你,不知如何改变小女孩生活的黑暗社会,只有让她在一片美好的幻境中慢慢地闭上疲惫的双眼。

今天,当我再一次回首童年时,我再一次想起你,想起你的那一个个童话,那一个个故事,那一个个感人的精神,那一段段动人的经历。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你永远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满分理由】

阅完这篇考场作文,不得不惊叹于考生超强的阅读能力和驾驭考场作文的机智。考生一方面能够从美妙奇幻的非现实童话中,读出现实生活的影子,又能读出安徒生先生的人生经历,同时又与我们这篇作文的文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一箭三雕。另一方面,考生在安排结构时也能做到清晰自然,层层推进,不仅条理清楚,而且主题明确。

【考场佳作二】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妈妈,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未来的梦里,有我在守候你。

孩提时代的我,是一个多梦的孩子。午后,我总爱躺在温暖的小床上,在妈妈呢喃的呓语中进入甜甜的梦乡——许久,睡醒的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娇嗔地呼唤着“妈妈”。这时,耳畔便响起妈妈那忙乱的应答声。我贪恋妈妈到来的那种喜悦,沉浸在等待美好的感觉之中。

急切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直至妈妈的笑脸出现在眼前。妈妈将我搂在怀中,为我穿衣,她那柔软的头发落在我的脸上,恰似拂过脸颊的一缕温柔。妈妈的嘴角轻泻出《亲亲我的宝贝》的旋律,让我备感惬意。

岁月在呼唤中流逝,无数个午后妈妈到来的画面也清晰地摄入我心灵的底片,只是在无数次的呼唤声中,妈妈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小……

终于有一天,睡醒后,我没有再呼唤“妈妈”,而是轻轻地走到妈妈的床边。妈妈躺在床上,整个身子像一条绷紧的弦,那略显苍白的嘴唇也失去了往日最亮丽的红润。妈妈老了,只是时光流逝,我未察觉。

忽然,我的咳声惊醒了妈妈。妈妈睁开眼望着我,手足无措地说道:“你看我,睡得这么沉,连你喊我都没听到,以后不会再这样了……”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撕心裂肺的痛,我听到了我的心支离破碎的声音。“妈妈,你睡吧!我以后再也不会那么任性地叫你了。”我的眼眶中噙满了泪水。

爱河的水仿佛依旧那样深,可是它的支流却渐渐枯竭了。我怕有一天它被我吮干了的时候,我会失去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而今,我已经长大,我早已不再在睡醒后呼唤妈妈。我喜欢在妈妈熟睡的时候,微开窗户,为妈妈盖好被子,然后仔细端详着她,就像她在我儿时默默注视着我那样。不知不觉,我已飞进妈妈的梦里——

妈妈,你听见了吗?在梦里,让我对你悄悄地说:未来的日子里,让我在你身旁守候你。

【高分理由】

这篇考场作文以“母爱”为主线,以细腻温和的笔调写出了“我”成长中隐藏在呼唤声中的母爱。这是“我”有声的呼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母亲也需要“我” 5 的爱。于是,“我”把对母亲的爱藏在梦里的悄悄话中,以此塑造了一个成长中懂事的孩子形象,读来亲切真实,有感染力。在考场中,能有如此精巧的构思,的确难能可贵。

【考场佳作三】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春花秋月,夏云冬雪,可是你从不知道,你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你承载着我这些年来怎样的情感,今天让我悄悄告诉你——

你,就是我家门前那一条蜿蜒如歌的小溪。

走过冬?告别了伤感

知道父母离婚的消息后,我的心随着那一张绿色的证书被冰封,痛过后是迷惘。在初春之际,踏着碎步来到你的身边,静静地,任你荡涤着我疲惫的心。

初春,你走过了冬的肆虐,冰开始消融,血液开始流动,心脏开始跳动着温柔。如此清澈的圣水,仿佛每一滴都是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吗?是啊,我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你的心,清澈见底。溪边的草木颔首低眉,亲吻着你的面庞;阵阵鸟鸣伴着你的歌声,谱写出生命的旋律,疑似天籁,却在人间!

我微微俯身,用手轻轻抚摸着你的脸。啊,暖暖的!猛然间,我透过了千滴万滴的晶莹,终于读懂了你的心,我看到了你心中最纯正的乐观,最积极的生命,最阳光的豁达。尽管冬的寒冷让你的身躯冰冻,但你的生命不灭,这个冬天的寒冷只会让你在即将迎来的春天变得更加清澈,更加活力四射。

我不是也从冬天走过来了吗?我怎么能让这个冬天就如此冰封了我的心?我还有自己的理想,不是吗?就像你要奔向大海一样,你告诉了我你的梦想,在你的陪伴下,我又怎能不迎来我的春天!

脱去鞋子,赤着脚丫,我迈入你的怀中。春江水暖我先知,这个冬天,我陪你一起走过, 6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吧!

潺潺细流中,心在歌唱……

走过夏?燃起了斗志

盛夏时节,焦灼的日光令人炫目。

我静静地坐在你身旁的一个树桩上。

“小溪,马上就要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你无语,只是一个劲儿向前奔去。

我知道你会给我答案。起身,循着你奔跑的方向,蜿蜒向前。突然,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块巨石,硕大的身躯挡住了你的去路,我以为你会放弃前进,我以为你会害怕、胆怯,然后退缩。谁知,你竟然无所畏惧地用自己如此脆弱的身体向那块巨石撞去,溅起无数的水花,每一颗水滴都折射出眩目的光辉,还折射出我眼中的惊诧,我心中的感悟。

原来,这就是你给我的答案!

我也即将遇到人生中的一块巨石,而我却心生胆怯,我怕将自己的身躯撞碎。可是你告诉我:怕什么?即使撞碎了自己的身躯,迸溅出的也还是自己不悔的信念!是自己拼搏的勇气!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只要自己拼搏过,再大的巨石又有什么可怕!

“谢谢你,小溪……”

你依旧无语,只是冲向巨石的身躯变得更加凶猛,更加有力。

此时此刻,我正握着笔,悄悄地告诉你:今后,我的人生还将会永远陪伴着你,愿你能带给我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

【高分理由】

本文构思巧妙,描绘生动,颇具匠心。作者避免人云亦云地记叙人与人的交往,大胆地 7 刻画了“我”与一条小溪之间的情感渊源,不仅中心明确,而且主题突出。本无新意的小标题非但没有影响文章的总体,反而与文题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新颖独特,语言优美,描绘生动。

【美文欣赏】

繁星

似乎每个孩子都爱仰望星空,望到脖子酸痛,直到眼中噙满泪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抬头,星星总是在头顶上沉默着发出光亮,似乎早已看尽一切喧嚣沉浮、悲欢离合。

儿时的夏夜,夏虫尖锐而空旷的叫声从各个角落汇聚,空气极清凉。如漆黑绸缎的夜空上,钻石般的满天繁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美得纤尘不染。我和小伙伴们围坐在村里那棵古老的香樟树下,数星星,猜谜语,吵着闹着要大人们讲故事,叽叽喳喳,欢天喜地。睡觉的时候,淡淡的稻香伴着入梦,夜风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北斗七星眨着眼睛。嘴角漾着微微的笑意,所有的喜悦都发自内心。那时节,从未尝过愁滋味。

后来,我到一百多公里远的县城中学念书。第一次离开亲人,离开故乡,倍受思念折磨,性格逐渐变得孤僻起来。朋友只有林珊——一个扎马尾、穿碎花裙的女孩子,她明媚的笑颜感染着我。傍晚,我们常相约在图书馆里看书。夜阑人静之时,等别人都入睡了,我们便偷偷从宿舍溜到天台上去。轻轻唱歌、聊天、说笑话,往往到深夜才睡,第二天早上6点钟起床都不觉得疲惫。都市的夜空总是不干净,被霓虹灯光映得一片浑浊。即使是在仲夏夜,星星仍旧不多,稀稀疏疏地贴在天上,渺小且暗淡。可是我们的笑声却没有被大风吹淡、吹散,我一直记得。

而今,我又变成孤独一人,常常失眠,没个知心的人。半夜的时候胃病发作,起身 8 至阳台。没有风,钢筋水泥砌成的楼房在灰褐色夜空的背景中,陌生而冷峻,没有一丝暖意。我仰头望了许久,没有任何天体,一颗星都没有,只有大团灰黑的云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似要吞没一切,却不发出声音。我的心在这夏夜寂寞了。哎,这没有繁星的夜。

原来,时间果真如白驹过隙。星星,也只有在往昔的记忆中才显得美而亲切!

第7篇:记叙文作文训练

(七)

读例句,悟修饰

【病症】

叙事平淡,语言无味,整个一杯白开水。

【药方】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要素,就抓住了重点;只有妙写要素,才能生动出彩,抢人眼球。

一、巧妙交代时间。记叙文中交代时间,看似简单,实则有讲究。有的同学往往用“记得那是小学时”、“12岁生日时„„”这些交代时间的句子,一是无新意,二是未能凸显事件对于自我的影响。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这样交代的:“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再看一中考佳作的开头:“那个春天,一场考试,就让我错过了心灵之春。”这两篇文章交代时间的方法,就与众不同,鲜明地强调了事件对个人深刻的影响。由此看来,在记叙文中巧妙交代时间,要与事件意义结合起来,这样就会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我们还可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特定时间的景物来巧妙交代。如一学生佳作中的开头:“我依稀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那狰狞的面孔,比冰还寒冷,比月还凄凉。”我们还可不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点明时间,而是着力于对特定事物的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巧妙地寓于生动逼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就是通过暗示交代时间的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二、工笔描绘人物。在记叙文中,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让人物一出场就先声夺人呢?我以为就是要对人物的肖像工笔描绘,让人物形神兼备,跃然纸上。我们最好从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切入,或展现其内心世界,或暗示其出身、职业、爱好,或透露其境况、际遇。且看一学生佳作片断:“肖宇的脸给人的印象是端庄而沉稳。一头坚且硬的短发,精神抖擞。眼眶中射出十分尖锐的探究的目光。小而灵巧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深沉中显示出一种高贵的气质。特别是那一对眉毛,龙飞凤舞,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整个人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这篇文章在人物一出场时,就以工笔描绘的方法,由表及里,使得人物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三、巧设活动地点。很多同学写作时,对故事发生地点的交代常常一笔带过。其实,很多时候,细致交代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特色背景,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如课文《散步》中对一家人散步的地点——田野就有一番很有特色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人物活动地点的交代,突出了田野的生意盎然,进一步烘托了文中那股饱含生命真谛的浓浓亲情。

四、具体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是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以便读者正确地理解这件事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我们不但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还要写完整,写具体。因此,写作之前我们不妨步步追问: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其结果如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细心回顾事件发生的情景,事件变化的细节,人物活动的过程等。只有捕捉住瞬息的变化,才能做到叙事清楚,过程分明。尤今的《怀念百褶裙》一文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事件的起因是读高二的“我”想得到当时流行的百褶裙;经过是母亲买回来了,却送给了姐姐,“我”内心不平,恨母亲偏心;结果是母亲觉察,也给“我”买了一条,使“我”对亲情又有了信心与眷念。文中抓住自我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把一段复杂、微妙同时又危险至极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只有把事情的经过记叙清楚,准确反映人们在这个“过 1

程”中的表现及相互关系,才能达到揭示事理、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目的。

请以“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考场佳作一】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亲爱的童年叔叔,容我这样称呼你吧!安徒生先生。很久没再翻开你的童年了,随着我童年的逝去。可是你也许不会知道,这里,我要悄悄告诉你,我那颗幼小的童心依然还在,我依然还记得你给我童年带来的欢乐。

我那段美好的童年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海的女儿》:

这是我第一次懂得,真正伟大的爱是成全,是奉献。你笔下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人离开了大海来到了陌生的陆地;你笔下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人幸福,放弃了生命,化为了泡影。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了,但每看一次,都会流一次泪,因为我了解你的生平,你笔下的小人鱼其实就是你的象征。你情感道路上的坎坷与阻碍使得你不得不选择放手,只是为了你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为你难过,为你不平,却也被你感动。

我那充满爱的童年也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丑小鸭》。

你知道吗?童年叔叔,一开始,我只是为丑小鸭能变为白天鹅而兴奋了好几天。但后来,后来在一次次的重新品味中,我仿佛看见了你所寄托的理想。丑小鸭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与嘲讽,这不正和当年的你一样吗?孤独、无助,却充满着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决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决不服从命运的折磨。你和你笔下的丑小鸭在不断反抗、拼搏。最终,当丑小鸭在水中的倒影不再粗笨、灰暗,而变成一只雪白玲珑、展翅待飞的白天鹅时,你与丑小鸭一样开心。可你却说: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我那充满理想的童年同样离不开你,离不开你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故事是在小女孩的死亡中结束的。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从小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悲伤的结局带来的却不是悲伤的感受,而是为小女孩能够解脱,能够飞向死去的外婆温暖的怀抱而欣慰。善良的你,不知如何改变小女孩生活的黑暗社会,只有让她在一片美好的幻境中慢慢地闭上疲惫的双眼。

今天,当我再一次回首童年时,我再一次想起你,想起你的那一个个童话,那一个个故事,那一个个感人的精神,那一段段动人的经历。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你永远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满分理由】

阅完这篇考场作文,不得不惊叹于考生超强的阅读能力和驾驭考场作文的机智。考生一方面能够从美妙奇幻的非现实童话中,读出现实生活的影子,又能读出安徒生先生的人生经历,同时又与我们这篇作文的文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一箭三雕。另一方面,考生在安排结构时也能做到清晰自然,层层推进,不仅条理清楚,而且主题明确。

【考场佳作二】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妈妈,让我悄悄地告诉你:未来的梦里,有我在守候你。

孩提时代的我,是一个多梦的孩子。午后,我总爱躺在温暖的小床上,在妈妈呢喃的呓语中进入甜甜的梦乡——许久,睡醒的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娇嗔地呼唤着“妈妈”。这时,耳畔便响起妈妈那忙乱的应答声。我贪恋妈妈到来的那种喜悦,沉浸在等待美好的感觉之中。急切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直至妈妈的笑脸出现在眼前。妈妈将我搂在怀中,为我穿衣,她那柔软的头发落在我的脸上,恰似拂过脸颊的一缕温柔。妈妈的嘴角轻泻出《亲亲我的宝贝》

的旋律,让我备感惬意。

岁月在呼唤中流逝,无数个午后妈妈到来的画面也清晰地摄入我心灵的底片,只是在无数次的呼唤声中,妈妈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小……

终于有一天,睡醒后,我没有再呼唤“妈妈”,而是轻轻地走到妈妈的床边。妈妈躺在床上,整个身子像一条绷紧的弦,那略显苍白的嘴唇也失去了往日最亮丽的红润。妈妈老了,只是时光流逝,我未察觉。

忽然,我的咳声惊醒了妈妈。妈妈睁开眼望着我,手足无措地说道:“你看我,睡得这么沉,连你喊我都没听到,以后不会再这样了……”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撕心裂肺的痛,我听到了我的心支离破碎的声音。“妈妈,你睡吧!我以后再也不会那么任性地叫你了。”我的眼眶中噙满了泪水。

爱河的水仿佛依旧那样深,可是它的支流却渐渐枯竭了。我怕有一天它被我吮干了的时候,我会失去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而今,我已经长大,我早已不再在睡醒后呼唤妈妈。我喜欢在妈妈熟睡的时候,微开窗户,为妈妈盖好被子,然后仔细端详着她,就像她在我儿时默默注视着我那样。不知不觉,我已飞进妈妈的梦里——

妈妈,你听见了吗?在梦里,让我对你悄悄地说:未来的日子里,让我在你身旁守候你。

【高分理由】

这篇考场作文以“母爱”为主线,以细腻温和的笔调写出了“我”成长中隐藏在呼唤声中的母爱。这是“我”有声的呼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母亲也需要“我”的爱。于是,“我”把对母亲的爱藏在梦里的悄悄话中,以此塑造了一个成长中懂事的孩子形象,读来亲切真实,有感染力。在考场中,能有如此精巧的构思,的确难能可贵。

【考场佳作三】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春花秋月,夏云冬雪,可是你从不知道,你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你承载着我这些年来怎样的情感,今天让我悄悄告诉你——

你,就是我家门前那一条蜿蜒如歌的小溪。

走过冬?告别了伤感

知道父母离婚的消息后,我的心随着那一张绿色的证书被冰封,痛过后是迷惘。在初春之际,踏着碎步来到你的身边,静静地,任你荡涤着我疲惫的心。

初春,你走过了冬的肆虐,冰开始消融,血液开始流动,心脏开始跳动着温柔。如此清澈的圣水,仿佛每一滴都是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吗?是啊,我仿佛隐隐约约看到了你的心,清澈见底。溪边的草木颔首低眉,亲吻着你的面庞;阵阵鸟鸣伴着你的歌声,谱写出生命的旋律,疑似天籁,却在人间!

我微微俯身,用手轻轻抚摸着你的脸。啊,暖暖的!猛然间,我透过了千滴万滴的晶莹,终于读懂了你的心,我看到了你心中最纯正的乐观,最积极的生命,最阳光的豁达。尽管冬的寒冷让你的身躯冰冻,但你的生命不灭,这个冬天的寒冷只会让你在即将迎来的春天变得更加清澈,更加活力四射。

我不是也从冬天走过来了吗?我怎么能让这个冬天就如此冰封了我的心?我还有自己的理想,不是吗?就像你要奔向大海一样,你告诉了我你的梦想,在你的陪伴下,我又怎能不迎来我的春天!

脱去鞋子,赤着脚丫,我迈入你的怀中。春江水暖我先知,这个冬天,我陪你一起走过,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迎来属于我们的春天吧!

潺潺细流中,心在歌唱……

走过夏?燃起了斗志

盛夏时节,焦灼的日光令人炫目。

我静静地坐在你身旁的一个树桩上。

“小溪,马上就要中考了,我该怎么办?”

你无语,只是一个劲儿向前奔去。

我知道你会给我答案。起身,循着你奔跑的方向,蜿蜒向前。突然,你的面前出现了一块巨石,硕大的身躯挡住了你的去路,我以为你会放弃前进,我以为你会害怕、胆怯,然后退缩。谁知,你竟然无所畏惧地用自己如此脆弱的身体向那块巨石撞去,溅起无数的水花,每一颗水滴都折射出眩目的光辉,还折射出我眼中的惊诧,我心中的感悟。

原来,这就是你给我的答案!

我也即将遇到人生中的一块巨石,而我却心生胆怯,我怕将自己的身躯撞碎。可是你告诉我:怕什么?即使撞碎了自己的身躯,迸溅出的也还是自己不悔的信念!是自己拼搏的勇气!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只要自己拼搏过,再大的巨石又有什么可怕!

“谢谢你,小溪……”

你依旧无语,只是冲向巨石的身躯变得更加凶猛,更加有力。

此时此刻,我正握着笔,悄悄地告诉你:今后,我的人生还将会永远陪伴着你,愿你能带给我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

【高分理由】

本文构思巧妙,描绘生动,颇具匠心。作者避免人云亦云地记叙人与人的交往,大胆地刻画了“我”与一条小溪之间的情感渊源,不仅中心明确,而且主题突出。本无新意的小标题非但没有影响文章的总体,反而与文题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新颖独特,语言优美,描绘生动。

【美文欣赏】

繁星

似乎每个孩子都爱仰望星空,望到脖子酸痛,直到眼中噙满泪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抬头,星星总是在头顶上沉默着发出光亮,似乎早已看尽一切喧嚣沉浮、悲欢离合。儿时的夏夜,夏虫尖锐而空旷的叫声从各个角落汇聚,空气极清凉。如漆黑绸缎的夜空上,钻石般的满天繁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美得纤尘不染。我和小伙伴们围坐在村里那棵古老的香樟树下,数星星,猜谜语,吵着闹着要大人们讲故事,叽叽喳喳,欢天喜地。睡觉的时候,淡淡的稻香伴着入梦,夜风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北斗七星眨着眼睛。嘴角漾着微微的笑意,所有的喜悦都发自内心。那时节,从未尝过愁滋味。

后来,我到一百多公里远的县城中学念书。第一次离开亲人,离开故乡,倍受思念折磨,性格逐渐变得孤僻起来。朋友只有林珊——一个扎马尾、穿碎花裙的女孩子,她明媚的笑颜感染着我。傍晚,我们常相约在图书馆里看书。夜阑人静之时,等别人都入睡了,我们便偷偷从宿舍溜到天台上去。轻轻唱歌、聊天、说笑话,往往到深夜才睡,第二天早上6点钟起床都不觉得疲惫。都市的夜空总是不干净,被霓虹灯光映得一片浑浊。即使是在仲夏夜,星星仍旧不多,稀稀疏疏地贴在天上,渺小且暗淡。可是我们的笑声却没有被大风吹淡、吹散,我一直记得。

而今,我又变成孤独一人,常常失眠,没个知心的人。半夜的时候胃病发作,起身至阳台。没有风,钢筋水泥砌成的楼房在灰褐色夜空的背景中,陌生而冷峻,没有一丝暖意。我仰头望了许久,没有任何天体,一颗星都没有,只有大团灰黑的云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似要吞没一切,却不发出声音。我的心在这夏夜寂寞了。哎,这没有繁星的夜。

原来,时间果真如白驹过隙。星星,也只有在往昔的记忆中才显得美而亲切!

上一篇:导基答案试题下一篇:洞头潮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