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策略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较晚,在改革开放后才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工商管理专业。随着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界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原因使得探寻适用于高等职业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高等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现如今人才的强烈竞争压力下,工商管理专业蓬勃发展,工商管理技能人才逐渐成了目前社会比较紧缺的人才之一。

一、工商管理专业概述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此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满足市场需求,为市场培养输送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是就目前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充斥着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子,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局限性较大,造成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灌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缺少实践环节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们深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在实际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只顾着进行理论教学,没有实践环节,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案例脱离实际生活的现象,学生们难以理解课堂知识,降低了学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工商管理专业的案例大都来自于国外,不适用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难以找到与国内情况相符合的案例,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有效的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来进行学习,更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质量比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只会空谈理论。工商管理专业这门学科的应用实践性能非常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运用当中都需要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力、技巧和创造能力,但是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并没有丰富的实际实践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案例指导、分析和总结。

(三)工商管理专业教材和资料短缺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教材和资料短缺,直接导致了教师们在进行工商管理教学时无法保证知识的严谨和规范性,这样就很难让学生们重视本专业的学习,以此懈怠学习,认识不到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师生难以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并最终导致教学目标与实际相脱离的局面。

(四)课程体系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配套,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但是不能满足工商管理专业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存在一定落后性。这种课程体系的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实训内容和工作后企业实际的项目差距较大,学生不能通过学校开设的普通实验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需求。(2)实验实践中缺乏综合性,对于训练学生的方式比较短缺。(3)高等职业学院开设的普通实验实训活动本质上仍然是作业性的,学生无法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企业对于他们的需求,没有训练的压力,自然也没有动力。

三、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具有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的基础下,不难发现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就是需要工商管理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项目经验还有最重要的综合素质。根据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理念,实施“情景化”教学模式、完善“项目化”体验的综合课程教学体系。在高等职业学院进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时采用“模块化”“情景化”“项目化”的综合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具体课程改革实践中实现校内外课程互动、师生互动,是教育改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可以改变工商管理专业具体课堂教学中只讲述案例缺乏实践活动的被动局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将实际生活与工商管理学习结合起来,加深自己的理解,丰富自己知识的覆盖面。构建课程“模块化”“情景化”“项目化”的新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 通过情景的模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在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时,教师们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情景的模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思考,帮助学生们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为公司和面试两组,通过情景模拟,对学生在其中的感受和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工商管理的经验,加深学生们对于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印象。

2. 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重视启发性和实践性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具备典型性和实践性,与此同时,这些案例要符合教学内容要求,贴近教学任务和目标需求,以此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对于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并达到使学生全方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最终目的。在高等职业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要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而是要把学生放在教学中心地位,改变自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理论讲解,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促进学生与老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3.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生活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们采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多媒体一般是通过展示图表、图片,通过声音传播和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生动直观的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进行陈述和教学,相对来说降低了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更能接受。

4. 促进校企联合基地的建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

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时,如果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普通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对于工商管理需求的人才的。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高等职业学院重视校企合作,促进校企联合基地的建立,定期让学生去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带给学生一个更为新鲜的体验,也方便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目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关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高等职业学院深化改革计划的推进,出现了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高等职业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问题必会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高等职业学校更为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是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的目标所在。在这个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效率如果想得到提升,必须突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进行教学革新。

摘要: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性和应用型都特别强,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一直是典型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能力。虽然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目前取得了不少的好成绩,但是其发展趋势还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本文就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分析探讨,给予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院,工商管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曾旗.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管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8-19.

[2] 王英歧.基于社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36.

[3] 刘慧.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习体系建构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3):274-275.

上一篇:消化道穿孔的影像诊断研究下一篇:对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