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读鲁迅

“重读鲁迅”与当下意义

诚如学者所言:“鲁迅的意义在今天来说,非同小可,鲁迅既不属于官方,也不属于鲁家,也不属于民间,也不属于一部分知识分子,鲁迅是我们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遗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必要“重读鲁迅”。不但重读“文本鲁迅”,还要重读“人本鲁迅”。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以往纪念鲁迅是国家的行为,这十年来鲁迅逐步回到了民间,学术界也开始回到鲁迅的原点,讲述、研究一个真实的鲁迅。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鲁迅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天回到鲁迅自身的层面上认识鲁迅,会发现许多被遮蔽的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对现代文化发展的更多认识与深思。

近日,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多位教授举行了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的座谈会,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中鲁迅研究的意义,鲁迅思想研究的范围、方式,鲁迅批判精神的内涵、价值等诸多问题。

还原鲁迅、重识鲁迅

“当今的鲁迅是被过度意识形态化的鲁迅,一个不太让人认识的鲁迅。”

“现在重新认识鲁迅很有必要。我们要把一个真实的鲁迅和被意识形态利用的鲁迅分开。”

周令飞(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我是鲁迅的第三代。我1969年参加工作,后来当兵去了,一直是从事传播行业。事实上,以前我跟鲁迅的研究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家属认为在旁边看就好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鲁迅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了。1999年我从海外回到了中国,看到了鲁迅的情况。1999年开始,我走遍中国各个省市中跟鲁迅相关的地方和很多学校。在走遍了这些地方、学校,看到了现状之后,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我心目当中的鲁迅和父亲告诉我的鲁迅有很大的距离。我认为当今的鲁迅是被过度意识形态化的鲁迅,一个不太让人认识的鲁迅。

因此,这10年通过对鲁迅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做了一些事情。2002年在上海由鲁迅家属成立了鲁迅文化发展中心这样一个单位,没有任何官方色彩。我们也是自己筹办经费来开办民间的文化机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坚持做了很多的事情,2006年写了一篇文章叫《鲁迅是谁》,在当时的鲁迅研究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我们举办了名为《鲁迅是谁》的图片普及展,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举行展览。我们还举办了全国性的鲁迅论坛,现在已经举办了五届。每一届论坛的出席者都在300人以上,不仅仅限于鲁研界的人,范围、话题都比较宽。我们还办了鲁迅青少年文化奖。因此,我们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是和一般的老百姓、学生们,和大众比较紧密的。我们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样也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鲁迅逝世了70多年,作为被毛主席认为是思想家、革命家的这样一个鲁迅,他的思想体系是什么?思想核心是什么?没有经过很好的梳理和总结。我的父亲周海婴希望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2009年12月,我们在同济大学成立了“鲁迅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接受了国家的社科课题,对鲁迅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此外,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我们今年将在绍兴召开第六届鲁迅论坛国际会议,就在鲁迅诞辰的9月25日前后。这个大会的主题是“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

董平(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在在我们一般的观念当中,有两个鲁迅:一个是被观念化的、抽象的鲁迅,一个是活生生的、生活在历史当中的鲁迅,这两个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是把抽象的鲁迅拿来评判。我觉得现在重新认识鲁迅很有必要。我们要把一个真实的鲁迅和被意识形态利用的鲁迅分开,要把鲁迅还原到20世纪的前半叶去,20世纪后半叶的鲁迅是另一个鲁迅了。

一个很坦率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鲁迅?我们怎么看待他对传统的批判,他对传统的批判意图在哪里?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后来看到的中国文化的走势跟鲁迅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恐怕还是要将20世纪前期或中期的中国的社会现状、文化状况,与整个国际格局当中的状况结合起来。我比较倾向于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过程当中进行评价。我们可能做不到完全的还原,但是有没有这种态度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恐怕还应该是真正去发现鲁迅生活过程当中的东西。尤其是他对文化的意义方面。比如说,重塑国民性问题是不是可以是当前的话题?中国文化的问题,比如说像鲁迅先生揭示的劣根性的东西仍然存在,只不过现代社会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思潮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觉得会很危险,搞得不好会走到很糟糕的一个境界。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保持一种冷静,我们时时刻刻应该懂得自我反思,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基于自我反思的基础,明确自己应该到达的点。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我们也不必去神化鲁迅,他能够承担这个角色有各方面的主观因素在里面。譬如1920年到1930年,特别是当时的北京、广州、上海是怎么样的一个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规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化当中可以出现这样一个批判的位置?然后有鲁迅这样一个具体的人来承担这样的历史角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还有,为什么在之后的文化历史当中,这样的一个位置消失了?

那时候在上海,哪怕在南京政府最后的治理下,毕竟有一个租界。包括不光是鲁迅,为什么当时在上海还存在一个左翼文化?比如说华界和租界有一种权利的缝隙,你华界的警察来抓我,我逃到租界里面去,那最起码抓起来比较麻烦。在这种客观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府结构造成了这样的一种空隙,这也是这种文化存在的可能性。

王鸿生(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已经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因为这个世纪太特殊了。我们有幸经历了这一个世纪一半的时间,20世纪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各种伟大的解放计划;另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灾难,这些灾难是规模性的。像这种非常特殊的经历,反而会成为我们重新激活鲁迅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把鲁迅放到20世纪的文化政治概念里面去,我想可以读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这种阅读对我个人来说还仅仅是刚刚开始。

周令飞:这几年来,我心里面有很大的问号。第一个问号,“鲁迅是谁”,我认为面目全非。这是我最大的感觉,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问号放在我面前。我是搞传播的人,对于一些浅显的东西比较在意,我觉得在一个共和国大厦建构的过程当中有不同工种的人,鲁迅到底在这个共和国大厦建构当中扮演什么角色?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监工”,监理可以被收买,监工看着不对就记下一笔,这种监工的角色是不是跟鲁迅的角色有一点贴近?这是我自己的一个问号。第二,最大的问号就是,鲁迅逝世的时候,他到底带着怎样的一种情绪走的?有的人说他带着寂寞、孤独、怨恨而死的,文本上说“一个也不宽恕”,说鲁迅当时是非常绝望的、孤僻的离开的。可是我听我的祖母、我的父亲告诉我,当时在上海虽然他也在打笔仗,但是在上海故居里的生活品质绝大多数是很好的,他喜欢看电影,经常去看美国大片,喜欢逛书店,频繁地逛书店。生活当中,他不缺吃、穿,他有很多的朋友一天到晚到他家里来聊天。昨天晚上打笔仗,今天一同吃饭。还有,他娶了一位年轻的太太,有了我父亲这个孩子,每天抱在手上。生活是这样的快乐,我觉得是很丰富的,他在离去世前11天还参加了青年木刻的展览,我们看到了他大量的照片。因此,我在心里划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像大家描述的那样,那么绝望的死去?

江弱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我觉得鲁迅带着情绪离开人世,他有悲愤,他也有绝对的精神的超脱,他最终把这个世界、历史把玩于股掌之上,有非常超脱的心理。我当年写过一篇文章,形容他是早生了70年的“周星弛”。我甚至想过可以把《故事新编》串写为一部电影。他早期是激烈批判中国社会的人,晚年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他说,中国不是“吃人的”问题,是“吃饭的”问题。鲁迅晚年不像早期,晚年的深刻是一种超越性的深刻。

汤惟杰:我们给学生编大学语文读本,我编小说部分,我想鲁迅应该有一篇,可是选什么呢?我想来想去还是《故事新编》里面的。非常有意思,《故事新编》里面的每一篇文字之后,鲁迅可以用一个不太确切的后现代来讲述。他有某一种游戏的态度。他可以把批判的对象和自身批判的立场、态度,以一种非常自如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不像早期的《呐喊》是一种过于紧张的态度。这个很难。他临终前我们老说他“一个都不宽恕”,实际上他是用一个什么样的口气说的?也许他是横眉冷对的,也许是非常随便的态度。这个都很难说的。

董平:我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看到他很多的手稿,我就突然涌现一个不一样的感觉,因为他的字写得那么好,从来不出格,我当时觉得太有意思了。

周令飞:他很爱干净,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我有一个习惯,回到家里如果有一个红色的包装绳,我用完之后,会绕起来放在柜子里面,我是跟父亲学的,父亲是跟鲁迅学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安排好好的,不浪费。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这样的一种生活品质,怎么可能是大家描述的那个形象?我昨天讲“文本鲁迅”与“人本鲁迅”,是不是我们过去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鲁迅字里行间里抠出来的感觉?

项义华(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鲁迅解读有多种多样,你祖母口中的鲁迅是比较真实的鲁迅。其实每一层面鲁迅基本上都被讲到过,许多公开发表的文章,进入公共领域的鲁迅,在学校被教科书间隔的鲁迅,这是一个怎么样整合的问题。

周令飞:我与学校接触得比较多,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怕鲁学。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我也是从教科书学来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项义华:鲁迅是在一个极其扭曲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传播的,这里有很多的经历。鲁迅无论有一个什么新的意识形态,大家都加上去。这个方面,甚至把鲁迅称作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鲁迅研究的当下意义与探讨范围

“鲁迅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激发出一些新的问题。”

“鲁迅研究应该不光局限于鲁学家,要面对更广的领域。”

张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我认为鲁迅思想研究的问题可以从“现代”、“中国”、“文化”这三个侧面展开。

一,“现代性”。这方面的问题这些年也讨论了很多,尤其是中国20世纪以来一直到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关系,有很多的说法和争议。这些问题肯定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要在现代的时代下重新理解,我们要为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一些目标、方向、框架。

二,“中国”。这些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争论。这些争论否定的也有,肯定的也有,这些都很有意义,对未来中国的国家定位都是有作用的,我们要来探讨一下:鲁迅在整个现代中国的形象的变革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他扮演了什么角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是作为中国的人的角色当中起了什么作用?

三,“文化”。鲁迅作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一些方面,这些年来讲了很多。文化作为一种整体,那些都是一个侧面。我觉得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言论、他一生的经历,提供了一种知识分子以及文化精神的“范式”、“典范”。很多人认为鲁迅所提供的人格形象是负面的,今天它过时了,但也有人认为要坚持这样的方向。我认为作为今天的研究者,应该有所解释,有所回应,而不是窝在自己的书斋里面。在今天关于鲁迅的回应和解释应该是很迫切的问题。

所以,希望研讨不光是局限于鲁学家,希望面对更大的文学的领域,甚至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这些大的领域,还包括一些海内外的文化学者。不一定是专门来谈鲁迅,鲁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一个典范的形象,他所面临的问题,他所遇到的精神的困境,在我们今天依然是问题。我们今天谈论鲁迅也是对自己内心状态的一种反思和理解。

江弱水:鲁迅的确非常丰富,鲁迅即便不算是思想家,也是一个深刻的思想者。有人问鲁迅需要不需要了?当然需要,前几天抢盐的问题,我觉得太悲哀了。鲁迅怎么不需要呢?太需要了。鲁迅面对的社会现实几乎没有变,抢盐的心态还是一样的。鲁迅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解毒丸,你说他没有建设性,他不是面包,不是让你吃下去特别有营养,但他能解毒。

鲁迅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非常明显。可以讲《呐喊》《彷徨》是一种鲁迅,《野草》是另外一种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鲁迅。到了《故事新编》是发散性的,基本上属于后现代的思维。“五四”关于妇女的论述,多大程度上因为鲁迅写了《祥林嫂》?海外的一个汉语学家,他的序就是:中国女性社会就是“祥林嫂”吗?我觉得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平时在乡间记录,早年的中国妇女是什么样的他很清楚。所以,我们很可能这也有鲁迅,那也有鲁迅,鲁迅是非常复杂的多面体,我们过去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利用。

我觉得鲁迅现实意义也很明显。中国现在所有问题都没有超出“立人”和“立国”。在鲁迅那个时候就已经说到了这两个话题,这两者之间的处理鲁迅解决得更好。事实上,我们20世纪整个中国发展的某些方面正不幸朝着鲁迅所警惕的、反思的错误方向走。我们应该有所警惕,防止国家发展成“人傻钱多,肌肉发达”的社会。鲁迅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激发出一些新的问题。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过时的,像“孔子”、“莎士比亚”、“鲁迅”。随着中国历史不断的延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鲁迅。

项义华:鲁迅不光是被历史意识形态化,鲁迅本身有很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在新文化中,有两翼,一个是“左”,一个是“右”。“左”,八十年代有所反思,我们现在还在新文化这样的传统中。鲁迅之所以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跟意识形态阐释有关系。

鲁迅当时在“新文化”批判传统、批判中国的国民性的氛围下,他不是一个原创性的思想家。他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文学家中的思想者,不是一个体系性的思想家。他当时是一个年轻人,写了很多的文章,他也不想拿稿费,他爱好写文章,包括对物质的批判。这是他早年的一种倾向,个人无政府主义的反抗,这个倾向是存在的。但是后来有没有发展?在对物质批判上并没有发展,他对商业文明是很隔膜的。他后来主要批判现实,重复文化批判的这样一条路。他对1927年到1937年那一段中国民国的黄金时期是有很大贡献的。

鲁迅并没有对商业运作批判,一方面他有一个初步的社会建构;另外方面之前并不是像现在普遍弥漫物质主义,所以鲁迅并没有对此批判。另外,其实他对农民还是比较隔膜的,他早年的生活里没有农村的生活,他实际上还是有士大夫的生活。他对中国的农村社会没有一种社会科学式的思想。他的文本里面农民成了国民性批判的标本。当时有这么一种观念,把中国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到后来共和体系不能建立,归结为农民问题,归咎于国民素质。鲁迅的局限恰恰也体现到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上。我认为自强运动,现在仍然未完成。从政治、经济、文化来说,我们的宪政仍需要走向“共和”。从经济方面我们仍然未被承认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文化没有被认为有完整的文化。我们也摆脱不了与鲁迅的历史性的纠葛,我们实际上是主观的搏斗的过程。

在这个里面,我们把鲁迅拉到更大的背景上去,会发现跟孔子相比,他有一些方面跟孔子是相同的。孔子就是立人要立于“礼”,因为人类社会的矛盾就是人的欲望跟资源的矛盾,所以包括孔子、荀子、司马迁都是这样,为什么搞一个“礼”?就因为资源有限,所以要礼分,要节制,有根据你的智商也好,家族的社会地位也好,要分出来。现在“五四”就是把这个废了,对等级制度的批判非常尖锐。包括鲁迅道德体系里面,有一个“进化论”的伦理观。他有“初民”、有“维新的无产者”,包括从早期到晚期的,两个东西都是理论上的建构。他其实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众都是缺乏了解的,包括“五四”很多的文化人都是这样的。他们都是把自己理念中的社会模式强加给社会,我觉得这是我们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的问题。

黄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网络上对鲁迅的讨论是非常的激烈。无论是赞美的,还是反对、批评的,各种声音都有。我说的网络主要是社会上,不是学校里面的。具体赞成和反对的比例的量没有做一个统计。一般来说,主流的门户网站,还是通过一个正面的方式来邀请鲁学界的学者来谈,专门开鲁迅频道。

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鲁迅的言论,我记得有一篇匿名的关于鲁迅的局限性的文章。我个人认为,从民间的高度,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虽然,不一定学理性那么强,但是他讲到了鲁迅的一些问题,至少我们以往不太容易看到。文章写得还是有他的想法,不是一般的谩骂式的,非理性的,发泄性的。

我觉得这样从民间的角度来展示鲁迅的层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我们可以深入认识和探讨的空间。我们从小时候起接受的鲁迅大都是塑造得不太完整的鲁迅,我们以前接受的鲁迅是一个只会横眉冷眼的鲁迅。现在我们逐步地认识,我们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鲁迅批判的双向性

“鲁迅的说话方式是内外双向的表达,在对世界说话的同时也在对自己说。”

“鲁迅激烈地批判传统同时又是一种继承。”

王鸿生:今天我们再来重新研究鲁迅。这个处境和语境都跟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怎么来认识这个变化?这跟我们确定的主题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过去研究鲁迅的时候,至少在我的阅读范围里面,没有听到谁谈到鲁迅的话语。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今天,鲁迅话语里面的内涵太值得发掘了。简单来讲,一般的人认为鲁迅是战士,他好像是在抗击,在打击。其实鲁迅的话语方式有极其深重的自我反省的味道在里面。他这种说话方式,在现代表达中间,确实是内外双向的表达。这种表达非常的困难,一个人单纯的独白的对自己说话容易,一个人如果说仅仅对世界说什么也是容易的。但是一个人,能够在对世界说话的同时,这些话也是对自己说,或者对自己说的话,同时也是在对世界说,这里面涉及到说话者的身份,也包括了他和周边世界的各种关系,这中间可以深入探讨的。即便在话语伦理上,鲁迅作为现代文化的一个构成,我觉得特别有价值。我重读鲁迅可以发现过去很多不容易想到的问题,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来谈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鲁迅身上的再生产力,无论是从知识生产还是思想生产来说,鲁迅是一个原点,一个源头。我们不断走近他,不断返回他。这一点西方文化比我们有一个好的传统,西方人的反传统也反得很激烈。但是,他们和自己的传统,无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他们的相关性非常强,他们内部的文化的延续性还是保持下来了。

我们在一个横向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几乎一度溃不成军,主体性丧失。我们向西方学习这是很好的,但是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海外很多学者过来,我们跟他们交谈,我们有的时候对他们国家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了解。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以后,问题就来了,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好好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这个跟我们文化的丧失是有关的。由此并存的现象是什么?我们不断反自己,不断反自己反到最后,我们都成了无本之谈,游谈,尤其在人文里面站不住脚。

这跟我们的“根”有关,现代文化我觉得我们还要有一个新的“根”,这个“根”就在这里。鲁迅的意义在今天来说,非同小可,鲁迅既不属于官方,也不属于鲁家,也不属于民间,也不属于一部分知识分子,鲁迅是我们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遗产。就像现在谈20世纪政治文化离不开毛泽东,20世纪的文化政治就离不开鲁迅,离开鲁迅就没办法谈。这就是绕不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巨大的框子。鲁迅并不是一个现成品,对鲁迅好像这个人也下过定论,那个人也下过定论,这些定论都有他的针对性,我们今天对鲁迅的认识必须是重新开始的。

高克力(浙江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我是搞思想史的,不是文学界的,我就谈一下思想界的鲁迅。我给他定位为“批判的启蒙思想家”,鲁迅的文化批判既批判传统又批判现代性,对现代性进行反思,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学者提出,我们对中西文化应该是双向的批判,以现代性批判传统,以传统性批判现代性。这些鲁迅都做到了,鲁迅的“拿来主义”还是有相当的文化自主性的。

对鲁迅来说,他的思想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我发现鲁迅在南京念书的时候,最早是学德语的,他跟德国的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反而跟英美界思想关系不是太大。他更深刻的是接触了德国的“浪漫主义”。鲁迅批判物质。所以我认为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就在这里,我们现在的反现代的思想在鲁迅那里找到了源头。这也是鲁迅被争议的一个问题,基本上文化界、文学界对鲁迅是肯定的。现代化的语境中,鲁迅先是一个思想家,然后翻译小说,再然后创造小说。他的思想有两个面向,既是启蒙思想家又是后启蒙思想家。不同的学者从他身上可以找到不同的养分。我觉得鲁迅既是现代主义者,追求现代文明;又是一个批判者,从开始就是一个批判者,这是鲁迅借助于德国思想的优势。

鲁迅的“当代中国”,现在已经是完全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还有大众社会的庸俗。从2008年开始,一个非常新的现象是新左派的国家主义派。我们鲁研界有一个“摩罗”,他一直是鲁迅的崇拜者。但是后来耐不住寂寞,写一部小说《中国站起来了》。网民对这个书的评价从0分到5分。50%的人认为他是5分,最高分,还有将近50%的网民认为是0分,就这么极端。他从一个鲁迅的批判性知识分子,突然转变成国家主义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很多的学者也嘲笑,你做批判知识分子,你边缘化了,你可能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你这个畅销书一写,几百万的稿费就来了,众多的网民的追捧,他的生活就改善了。

张闳:2008年地震之后中国乃至世界形成了极大的振荡,很多的朋友,包括原来的同道者,今天都完全改变了,整个分化、重组,乾坤大挪移。刚提到这几年的一个精神文化现象,我觉得在未来的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摩罗”表现得非常明显,还有很多我们平时的朋友,有一些还是可以谈话、可以争论的,还有一些甚至是没法坐在一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现象。

董平:最近几年,从2008年以后,我们现在的中国哲学界有一股很大的潮流,至少是潜流,开始批判“五四”,重点肯定是批判鲁迅。为什么?他们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断绝了,归因到“五四”,而那个时候是鲁迅先生最活跃的时候。所以,现在中国的哲学界有那么一点批判,我不是其中之一。其实这和刚才说的“新左派”呼应的,只不过是表现层面不一样,现代这种潮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现在所丢掉的恰好是鲁迅的价值。我们不再关注社会的现实,我们没有像鲁迅先生当年那样深刻理性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他把中国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细腻的分析,整体的批判。这是今天我们最缺乏的。

“摩罗”这个例子很有意思,表明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丢掉了什么?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的鲁迅精神。我们现代对于“五四”以来的传统文化的批判整体上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我觉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恰好是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他是通过批判来继承的。他对故乡的感情,这里面没有一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念,这也是一种解读。

张闳:鲁迅激烈地批判传统同时又是一种继承。这些激烈的反传统的人,对古典文化是非常迷恋的。对茶壶、瓦当、拓片、古砖啊这些东西,迷恋到一种很诱人的境界。包括北京的一些研究鲁迅的学者发现,鲁迅收集很多东西,还包括革命的画册、日本的画册。这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对传统、文化的东西都很迷恋,对传统、古典文化中有光芒的东西都有迷恋,像收藏癖一样的东西;另一方面,世界在他面前,无论东西方都已经碎片化了,他努力在搜集和保存这些东西。

王鸿生:他搜集这些东西,他内心有一种高慕的境界。他一直有一个遗憾,南洋的汉画像他没有去看。有一些人为什么迷恋南洋的这些东西?因为在汉以前的画,从美学上来说是很了不起的。

张闳:所以我后来反思我自己。我们是文化拆迁户,整个文化的家园和精神根基都已经完全丧失了。我不是说我的感觉,从美学上理念上说这些古董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东西,但是我跟它没有感情,甚至我不认为这是跟祖先、跟我血统相关的东西,这不是我依恋的东西。我只是说,因为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我应该去理这些文化,我尽量去迷恋这些文化。鲁迅也许会把玩它,但是我会走神,至少我本人是一个精神无家可归者。这里面是个人的差异?还是代界的差异?还是文化层级的差异?甚至包括鲁迅他内心的某一种东西,我们是否能够呼应?他内心表达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可以听懂,或者是理性地听懂,我们是不是可以体会到?这个方面我很困惑。

鲁迅的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

“鲁迅是在彻底的批判上起作用。中国现在需要这样一个人。”

“说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与文化建构’,倒不如说‘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前者是一种对象化,后者是一种精神。”

高克力:还有一些政治学、社会科学界的学者,他们从民主、宪政这一个角度,发现鲁迅一直是批判民主的。现在有两种争论,鲁研界认为鲁迅才是自由主义者,站在自由角度,胡适是比较稳健的,是在体制内推荐宪政的建设,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建设。这里有两种知识分子,一种是批判性的知识分子,一种是建构性的知识分子。1929年之前胡适也是一个批判性知识分子,国民党在通缉他。1929年以后,胡适就乖了。现在对胡适的评价是早年80分、中年60分、晚年40分,胡适跟国民党越来越近。从批判性知识分子和建构性知识分子角度来说,会对鲁迅有不同的争论。批判鲁迅的人认为,鲁迅光批判,没有一个建设性的系统的政治模式。这对鲁迅是一种苛求,这是鲁迅的思想的短板。鲁迅自己说一直徘徊在“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或者是无政府主义。鲁迅的一个思想短板,就是“无政府主义”。所以我认为鲁迅的价值主要还是在文化意义上,他是文化巨人,主要在这里,他在文化上的批判性和建设性都是兼备的。

徐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我赞同鲁迅是一个批判性的非建设性的思想家。在今天中国文化建设,或者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地位才会有这样的作用。刚才谈到的一些沉重的问题,比如说,鲁迅到底有什么建设性的东西可以留下来作为遗产继承?我要说其实没有。因为他的批判涉及到一般人很难接受的地步。他发现无数的悖论,这种悖论让他自己无法适从,处于矛盾的地步。他有很好的同情心,但是是同情民众还是批判民众?像祥林嫂,是该同情还是批判?他显示出一种纠结。然后对于青年,他觉得青年还是很有希望的,人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他发现青年并非给人以希望。为什么?因为当他批判的时候,他把自己放进去了。因此,他作为一个批判者,他怀疑自己,他所有的句式都是自我怀疑的句式。这种批判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就是追求真理,不找到最终的真理是不退缩的。因此他的东西对建设没有任何作用,可是正因为走到了这么深的地方,他可以不断地被人拿出来解读。而且他会作为一种文化的资源,在后世不断产生影响。

他其实进入到一个阶段,他所发现的东西是人所不能承受的,因为人是有局限性的存在。

有人批判鲁迅缺乏包容,其实他对自己还要刻薄。他的写作伦理,反过来都是对自己产生作用。这种文化遗产才是他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周先生说他是一个“监工”,可能还有一点不同。监工是知道怎么做,而鲁迅就是知道出问题了,但是知道也不提供解决方法。他的任务就是告诉你有问题。鲁迅还是在这个彻底的批判上起作用。我们有一个鲁迅和胡适,他们是互补的,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兼有对方的东西。鲁迅是人不是神。大家要求鲁迅既有这个又有那个,这是不可能的,这根本不是对人的要求。欧洲的哈贝马斯,他建议我们在相对的情况下,要找到这一种理性的规则,这种理性的规则是有利社会建构的。欧洲还需要福柯,福柯只是告诉你世界上有这么多阴谋,每一个人都在实施这种阴谋。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国要有一个健康的发展,要让他以他原有的方式来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中国人很难理解,这种人有什么作用。我们老是认为一个思想家还要有建设性的作用。批判从本质上讲就是不断的问:这行吗?合法性论证,不断地揭示这个东西,他的任务就完了。没有任何义务给任何人来提供答案,提供我的方案。这在今天太重要了。这对今天建设中国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2008年中国的知识分子发生了变化。社会也出现了一个“物欲至上”的潮流,这个潮流里,似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时的行为,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像鲁迅这样去追问,人们可能会怀疑他的利益何在,所以鲁迅还是在历史中比较好。

王鸿生:从政治文化角度看,鲁迅没有谈政治的事情。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他不具有建设性,政治文化和文化政治是不同的。刚才“监工”这个概念,我不太认同。监工是有施工图的,而鲁迅没有施工图,而他也不需要这个施工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看得很清楚。你想想,他不是“新党”,也不像胡适当国师,他也没有成为一个犬儒,他在那样的时代,很警惕自己被意识形态化,而我们现在太容易被意识形态化了。鲁迅在这个中间陷入悖论以后,他的力量很强大的。鲁迅能做到这一点,他了不起就在这里,所以他不可能多面作战,这个人在20世纪绝无仅有。

徐亮:鲁迅有很多常人没有的批判的细节。他要去审问人心,这个人心怎么样?这种很细节的运作过程,他运作出来了。因此建构了一种批判性文化。如果要他在政治建设中做什么事情?那我们完全走错路了。

金健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韩国研究所教授):鲁迅的张力我们没有好好去发掘它,鲁迅有凶煞相,但是他有菩萨心。他把批判社会和自我解剖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革命和改良也是有一个度的。我们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现在因为对革命的质疑,对改良的推崇,对当年的批判性的先行者采取另外一个评价。包括马克思,我们老讲现在北欧的资本主义比你社会主义还人性化。但是,如果没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没有工人和资本家的斗争,资本家会跟你平分吗?我们的利益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矛盾的,我们也可以走共赢的路子。这也是经过二次大战之后人类的一个大的进步,我们还是有共赢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干。在这个方面,我们实际上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

另外一个方面,鲁迅代表知识分子里面最先导的、最精华的、最精英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对现实进行批判,为什么呢?因为批判的东西总是现实存在的东西,这个批判是真正发生的东西,我对他不满,这是真正确凿的。但是理想的东西,最后得到的东西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说鲁迅先生的“文化批判与文化建构”,倒不如说“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他就是一个“批判文化”,因为文化批判是对文化的不合理进行批判,是一个对象化,而批判文化是我的一个创意,是永远有这种精神,对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永远都要保持这种精神,建立一种批判文化。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是我们最丰富的一个遗产。

汤惟杰:大家都讲到了鲁迅的特征,他的写作,他规定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一个批判性的立场。我更关注的是,文化批判这样的一种行动或者是这样的位置,在中国当下的文化建构中,本身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说鲁迅著作里面有文化建构的部分,我们是不是再去找找,或者说他有文化建构的部分,不是这样的谈法。

如果你有一个规划,你为文化批判设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在整个的文化当中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鲁迅是非常彻底的,他把问题推到一个极致,一般人的思路很难跟上他,跟上他觉得太痛苦了。鲁迅最后都是问自己的:我批判他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

如果按照过去的现代文学来说,我们重点来讲那么几位,但是好像足够能够给你提供阐释的作家只有鲁迅。其他的作家都不足以提供一个足够丰厚的文本支撑你对经典性文本的解释。但你具体选鲁迅的文本是有风险的,他的丰厚性是没有人可以盖过他的。

周令飞:你们刚才谈到批判性知识分子和建构性知识分子这两种知识分子。我们现在很喜欢建构性知识分子,对批判性知识分子很讨厌,因为他的摧毁力很大,破坏力很强。尤其是近几年,我的很多跟鲁迅有关的朋友,说鲁研碰到寒冬了,说鲁迅热没了现在冷了。至于原因,他们归结于鲁迅这个人领导不喜欢。他们现在领悟到的鲁迅是高度符号化的,是跟政府、跟领导捣乱的鲁迅。他们变得对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传到这一代手上的时候怎么办?我不能表态,我也不能支持前面,也不能否定前面,那我就无语吧。这是一种说法,我在想鲁迅真的是一个捣蛋的人吗?破坏力这么强的人吗?

张闳:这就关系到如何认识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假如你狭隘地认为:国家养活你们知识分子是让你们来挑刺的吗?那就希望你们不要写这种批判的文章。知识分子不批判,还是知识分子吗?

徐亮:现在可怕的是知识分子没有能力从理论上说明,那种狭隘的认识是不对的。

金健人:回到鲁迅的精神。任何社会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批判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不受某些长官的欢迎。我们要学习鲁迅的精神,在怎样的情况下学?怎么学习?这里面有一个策略的问题。不能要求把所有很尖锐的话全说出来。我们现在说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一个良心,你在你的位置上怎么写怎么来说?你要有你的声音,必须要讲究策略。

《百家讲坛》谁去讲过?我提一个建议,鲁迅研究机构能不能在这个方面多考虑考虑?怎么样以《百家讲坛》的形式来讲鲁迅?在一个有限的容忍度之内来宣传鲁迅?现在已经变成断层了,我们那一代人在毛泽东旗帜的光辉下接受了鲁迅。到中学生这一代,中国的语文课里鲁迅的文章减少了。因为原来的那种宣传,使他们产生了逆反心理。鲁迅已经被遗忘了。

现在参加这个会,我一下子产生了很多的想法,让我们的老百姓接受他,先知道鲁迅的地位是精英里面的精英。他走在那么前面,要后面很大的一批人追随是很困难的。只能是,他走在那么前面,后面跟着弟子几个,再后面十几个,再后面几十个,他的思想要不断地被消化,然后被转换,一层一层地影响最后的民众。影响民众,这是要经过多少人转化过来的。我以前阅读的东西很少,有一本书就不错了。现在的阅读呢?再好的阅读物人家也不一定要看,都要看电视剧,看网络上的传播,我们要利用这个东西。你说做一个很有影响的《百家讲坛》,就是要把鲁迅的东西该还原的还原。这种东西是体制之内完全容忍的东西。现阶段的批判文化,我们也有,我们现在网络上有大量的批判文化,有我们许多公共知识分子的发言。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参与其中的建设?我们怎样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作者:汤惟杰等

第2篇:重读鲁迅有感

永娟闲话

所谓经典常读常新,假期重读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对此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都是鲁迅作品的思想: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啦,他对国民性的揭示啦等等,也就是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而似乎没有特别关注他"文学家"的一面。即使有对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但最终还是要上升到"主题思想".又或者当年老师是讲过的,我没甚留意?等我做了老师,主要讲的是鲁迅的几篇杂文,对于他的小说、散文这些纯文学的作品就没有接触过了,遑论分析。

可能因为近来喜欢摆弄一些文字,又常常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文字的堆积,虽多少有一些情感的浸润,却始终轻飘飘的,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于是我想到了以思想深刻著称的鲁迅,决心重读鲁迅的作品,从中汲取思想的甘霖,希望对肤浅、幼稚、感性的我有所裨益。

放假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三卷本的《鲁迅全集》,假期在吃喝玩乐之外也惦记着翻一翻、读一读。

出乎意料的,当我重读《呐喊》、《彷徨》中的一些作品的时候,我被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到精彩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一面不住地感叹鲁迅真是写小说的圣手,一面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明天》写寡居又丧子的单四嫂子的不幸和遭受的欺辱。单四嫂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去看病,蓝皮阿五主动提出帮她抱孩子,"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但推让不过,终于许可了。

"他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简单的一句描写,写出了蓝皮阿五的无耻:表面上是要帮助单四嫂子,实际上却是乘人之危,占她便宜。占了便宜,"走了不多时候,阿五又将孩子还给他,说是昨天与朋友约定的吃饭时候到了",就扭屁股走人了。真是可恨、可恶!也写出了一个守寡的女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小说中对于周围人对单四嫂子的冷漠、无情的描写,也是这样淡淡的笔墨,却让人觉得冷入骨髓。单子嫂子绝对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药》中给华老栓提供了"人血馒头"的康大叔来他的店里,边喝茶边夸耀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这里有一个细节: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动,我想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会对华大妈的表现了然于心。别说是"痨病",就是别人说自己孩子一点点的不好,作为母亲,心里总会多多少少不舒服一下吧。"痨病"这两个字戳中了华大妈的痛处,但她是不会接受儿子得了痨病这个事实的,更不能接受别人说她儿子得的是痨病。所以会变了脸色,会不高兴。但是,说这话的又是她儿子的"救命恩人",她得罪不起,所以又"堆上笑",但又不愿再听,就"搭讪着走开了".小说最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给儿子上坟时看到夏瑜的坟顶有一个花圈,

"华大妈忙去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清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后来夏四奶奶想让乌鸦飞上她儿子得坟顶,以此表明这是她儿子在显灵。等了许多的功夫,那乌鸦也没有动。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这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华大妈对另一个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有同情(小说前面写到怕夏四奶奶伤心得发狂,就劝她回去),又有对"她儿子坟上有花,我儿子没有"的嫉妒,又有发现"她儿子不会显灵"后的轻松的复杂心理,真是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做了母亲,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由此我深感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反过来讲,鲁迅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却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女性、母亲的心理,真是了不得!

如果说这两部作品让我佩服鲁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么《狂人日记》完全从一个"精神病"的视角去写,就更让我惊叹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精神病的感受呢?且看鲁迅的妙笔: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就这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个"妄想症"、"迫害狂"的心理就被活脱脱的揭示出来了。

以前读《狂人日记》只记住了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记住了"救救孩子",现在从"叙事角度"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

还有《故乡》。再读《故乡》,引起我更强的共鸣,这是初读时绝对没有的体验:"我"的故乡和我的故乡慢慢地叠加起来,"我"对故乡的感受也和我不久前回老家的感受重叠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读着这些文字,心里真是无尽的伤感啊!我回老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怕是见了,也如"我"和闰土那般物是人非,相见两无言吧!

还有《社戏》里弥散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晚,也是那么动人!谁说鲁迅只看到丑,只看到恶?在他的心里也藏着这样纯净的美好啊!

……

哎呀,读着读着,突然意识到读了一通鲁迅,注意的还是这些"细枝末节",忘了希望通过阅读,能让自己的思想变深刻一点的"初心".但是我又想,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有那样深刻的思想性、批判性,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些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并用最精妙的艺术形式将它们组织起来。如果把鲁迅的小说比作精致的艺术殿堂,那么它的思想性就是从这些细致处闪现出来的,而不是用一块块名叫思想的砖头胡乱的堆砌起来的。惟其如此,他的小说才更撼动人心,不是吗?

拓展阅读:重读鲁迅读些什么?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以往思考这个问题,往往罗列鲁迅的一系列观点,不妨换一个角度,鲁迅在精神特质和思想方法上留给我们什么启示。观点是具体的,容易随着历史的行进而增光或褪色;精神特质或思想方法,则具有潜在的普适性,运用之妙,可以进入新的精神过程。

严峻深邃的眼光

鲁迅有33篇小说,有16篇写到"眼光".《奔月》写羿"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绛洞花主·小引》谓对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眼光是认知世界关键。如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六说:"读书须眼光透过纸背,勿在纸面浮去。"

香港版《鲁迅作品精华》作《弁言》也说过:"‘鲁迅眼光’,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智慧和精神的一大收获,一种超越了封闭的儒家精神体系,从而对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体系具有实质意义的收获。在鲁迅同代人中,比他激进者有之,如陈独秀;比他机智者有之,如胡适;比他儒雅者有之,如周作人;唯独无人如他那样透视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生模型的深层本质,这就使得他的著作更加耐人重读,愈咀嚼愈有滋味。"

比如解剖国民性的命题,《阿Q正传》写阿Q式的革命:()阿Q所梦想的革命武器,不是民主共和,他连自由党都讹成"柿油党",反而《三国》《水浒》《封神》等小说及地方戏剧《龙虎斗》中的各种兵器,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成了他想象中合群打劫的家伙,带有民俗狂欢的讽喻性。鲁迅眼光看透了群体潜意识。鲁迅有一个透入人们灵魂的发现:"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南腔北调集·谚语》)这是鲁迅的眼光,那种认为鲁迅解剖国民性是受西方传教士影响的"殖民思想",是离开事物的本质,或把事物本质虚无化的不实之论。

痛快淋漓的智慧

香港版《弁言》还说:"谁能设想鲁迅仅凭一枝形小价廉的‘金不换’毛笔,却能疾风迅雷般揭开古老中国的沉重帷幕,赋予痛苦的灵魂以神圣,放入一线晨曦于风云如磐?他对黑暗的分量有足够的估计,而且一进入文学旷野便以身期许:‘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靑年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便赋予新文化运动以勇者人格、智者风姿。

很难再找到另一个文学家像他那样深知中国之为中国了。那把启蒙主义的解剖刀,简直是刀刀见血,哪怕是辫子、面子一类意象,国粹、野史一类话题,无不顺手拈来,不留情面地针砭着奴性和专制互补的社会心理结构,把一个国民性解剖得物无遁形,淋漓尽致了。读鲁迅,可以领略到一种苦涩的愉悦,即在一种不痛不快、奇痛奇快的大智慧境界中,体验着他直视现实的‘睁了眼看’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遥祭‘汉唐魄力’,推崇‘拿来主义’的开放胸襟。他后期运用的唯物辩证法也是活生生的,毫无‘近视眼论匾’(参看他的杂文《扁》)的隔膜。我们依然可以在他关于家族、社会、时代、父子、妇女,以及文艺与革命,知识者与民众,圣人、名人与真理一类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感受到唯物辩证法与历史通识的融合,感受到一种痛快淋漓的智慧禅悦。

他长于讽刺,但讽刺秉承公心,冷峭包裹热情,在一种‘冰与火’共存的特殊风格中,逼退复古退化的荒谬,逼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人的自信力’。鲁迅使中国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深度,正是这种充满奇痛奇快的历史深度,给一个世纪的改革事业注入了前行不息的、类乎‘过客’的精神驱动力。"

鲁迅杂文,得力于他那种随手拈来的杂学。民初鲁迅,是一个独特的精神存在。他以沉默排遣痛苦,也以沉默磨练内功。思想痛苦的医治,使思想者真正深刻地咀嚼出文化的滋味。如果没有民国初年的校古碑,抄佛经,搜集汉画像和金石文物,就没有这位具有如此深邃的精神深度,深知中西文化之精髓之鲁迅。鲁迅的人文兴趣广泛,少好绣像、俗剧,长嗜古碑、汉砖和木刻,借以体验文化趣味和古人心灵。文学家的鲁迅,是以博识者作为其文化修养背景的,1925年作《看镜有感》一文,写得如此驱遣自如,诚然显示了博识者风采。杂文,乃是鲁迅创造的与民族国家共患难的文化方式。

强悍的骨头

鲁迅是大智大勇的启蒙斗士,《自嘲》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骨头之硬,来自鲜明而热烈爱与憎的锤炼和淬火。"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女吊》写一种"民俗活化石",甚至是"女鬼活化石"."鬼"也有化石吗?鬼本该连着"黑暗"和"死",鲁迅却从中激活强悍的生命,由此建构了现代中国文学上无可重复的意义方式和意义深度。

悲悯求索的情怀

由1918年写《狂人日记》的惊世骇俗,到1919年写《孔乙己》的委婉精妙,在不到一年间,鲁迅小说形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显示了鲁迅文学世界的出手不凡和渊深莫测。在《孔乙己》中,鲁迅捡起故乡街市有如随风飘落的一叶陈旧人生的碎片,夹在狂飙突起的《新青年》卷页之间,由此审视着父辈做不成士大夫的卑微命运,行文运笔充满着悲悯之情。这就是他们的"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吗?其地名、其人名,充满反讽的张力。

不仅文章与文章之间追求思想形式的原创,而且书与书之间呈现了精神求索的独特的深度。《呐喊》冲击力强,《彷徨》反思性深。《祝福》反思五四的启蒙。辛亥过去近十年,五四大潮正在奔涌,然而讲理学的本家叔辈老监生鲁四老爷大骂的"新党"还是康有为,似乎历史并没有由于思潮推涌而迈步前进。《孤独者》反思"孤独".胡适1918年发表《易卜生主义》,里面引用易卜生《国民公敌》的话:"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对此深度反思的结果,孤独的魏连殳,怎么能说是"世界上最强的人"呢?他只有一句"我还得活几天",这是魏连殳求生意志的宣言,在行文中反复鸣响。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当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出卖人生价值为代价的,胜利意味着失败:"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伤逝》沉浸于对更年轻一代知识者的思想文化的反思,反思了易卜生《傀儡家庭》的浪漫性。本篇一开头就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为全篇定下了哀婉的忏悔格调。哀婉源自对青年知识者的青春礼赞,以及对青春失落的哀伤。其中剔出了一种"被系住的蜻蜓的哲学":"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这条摆脱不掉的细线,就是社会习俗、宗法势力、经济体制,左右着青年知识者的命运。《离婚》反思启蒙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翻滚后,乡村依然是士绅的厅堂原则压倒和制约着乡野原则。七大人故弄玄虚的"屁塞",轻而易举地打翻了爱姑的"钩刀脚",这就是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无物之阵".深且广的文化血脉

以往的鲁迅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思潮,尤其是外来思潮对鲁迅的影响。这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自不待言,然而以往即便谈论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侧重于思潮对这种关系的冲击而产生的变异,就脱离了文化血脉的根本性了。鲁迅说过:"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坟·文化偏至论》)他是把思潮和血脉并举,而使之相互对质,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能拍出文化新宗、人生意义和国人之自觉。

鲁迅的文化血脉既深且广,深入历史,广涉民间。鲁迅的文化血脉,论其大宗,相当突出的是要从庄子、屈原、嵇康、吴敬梓,从魏晋文章、宋明野史、唐传奇到明清小说,甚至要从绍兴目连戏、《山海经》、金石学和汉代石画像中去寻找,去把握。鲁迅一生,主要是1915年至1936年这个二十年的两端,购得碑刻及石刻、木刻画像拓片近六千种。这成为鲁迅文化血脉里拥有的一笔重要的思想资源。

没有如此精深的传统学术修养,鲁迅是不可能写成《看镜有感》这类杂文的,也不可能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的汉代石画像考见汉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从中发现"东方美的力量",借以遥祭"汉唐魄力".既关注鲁迅借鉴外来思潮,又顾及鲁迅植根于本国文化血脉,才能超越研究"半鲁迅"的局面,还原一个"全鲁迅".

来源:光明日报

第3篇:重读鲁迅

演讲人:杨 义

资料图片

去年冬,我从鲁迅的文化血脉、哲人眼光、志士情怀、巨人智慧等多元角度,以古今文献、金石文物、野史杂著、风俗信仰、地域基因、时代思潮以及鲁迅的深层生命体验方面的丰富扎实的材料,对220余篇文章进行有根柢、有趣味、有独到眼光的评点。这实际上是为五四前后的半个世纪的文化精髓谱系作注,为20世纪最深刻的一位思想文学的巨人,作方方面面的解读。以一人之力进行如此充满挑战性的事情,诚如《诗经》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今将这些评点奉上,意在获得更多的批评指点。

鲁迅研究是我的学术研究的始发点。从1972年北京西南远郊的工厂库房里通读《鲁迅全集》十卷本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1978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唐弢及王士菁先生,开始系统地研究鲁迅。此后我发表的若干关于鲁迅的文字,创造了个人学术生涯的颇有几个“第一”。1981 年上半年的《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是我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82年7月的《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84年4月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小说综论》,是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由此迈出的最初的学术脚步,是我后来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并孜孜矻矻探寻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本源和本质的第一个驿站。选择这个学术思想出发的驿站,在与鲁迅进行一番思想文化和审美精神的深度对话之后,再整装前行,对古今叙事、歌诗、民族史志、诸子学术进行长途奔袭,应该说,多少是储备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批判能力、审美体验能力和文化还原能力的。当我在审美文化和思想文化上历尽艰辛地探源溯流三十余年之后,再反过头来清理鲁迅的经典智慧和文化血脉,于是在最近两年陆续推出了《鲁迅文化血脉还原》(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遥祭汉唐魄力——鲁迅与汉石画像》 (《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和三卷的《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8月),对我的学术生涯第一驿站的存货进行翻箱倒柜地大清理。清理的结果,使我对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存在,油然生出深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有此标杆,令人在思想学术上不容稍微懈怠。

最近,我把总字数133万言的这三份材料,作了一次校对,把校勘所得写成两篇文章:《鲁迅给我们留下什么》《如何推进鲁迅研究》,每篇都是两万多字,前一篇还是草稿。文章写得很匆促粗糙,只不过想把近年重回鲁迅的心灵轨迹作一番清理。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以往思考这个问题,往往罗列鲁迅的一系列观点,不妨换一个角度,鲁迅在精神特质和思想方法上留给我们什么启示。观点是具体的,容易随着历史的行进而增光或褪色;精神特质或思想方法,则具有潜在的普适性,运用之妙,可以进入新的精神过程。

严峻深邃的眼光

鲁迅有33篇小说,有16篇写到“眼光”。《奔月》写羿“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把一 个看作人物精神的要紧处。《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绛洞花主·小引》谓对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眼光是认知世界关键。如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六说: “读书须眼光透过纸背,勿在纸面浮去。”

在《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每一本书中,都夹着我手写的书签:“读鲁迅可使心灵的眸子如岩下电。”强调的也是“眼光”。香港版《鲁迅作品 精华》作《弁言》也说过:“我们观察中国事物之时,灼灼然总是感受到他那锐利、严峻而深邃的眼光,感受到他在昭示着什么,申斥着什么,期许着什么”;“‘鲁迅眼光’,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智慧和精神的一大收获,一种超越了封闭的儒家精神体系,从而对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体系具有实质意义的收获。在鲁迅同代人中,比他激进者有之,如陈独秀;比他机智者有之,如胡适;比他儒雅者有之,如周作人;唯独无人如他那样透视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生模型的深层本质,这就 使得他的著作更加耐人重读,愈咀嚼愈有滋味。鲁迅学而深思,思而深察,表现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流的思想洞察力、历史洞察力和社会洞察力,从而使他丰厚的学 养和深切的阅历形成了一种具有巨大的穿透力的历史通识。”

比如解剖国民性的命题,《阿Q正传》写阿Q式的革命:阿Q所梦想的革命武器,不是民主共和,他连自由党都讹成“柿油党”,反而《三国》《水 浒》《封神》等小说及地方戏剧《龙虎斗》中的各种兵器,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成了他想象中合群打劫的家伙,带有民俗狂欢的讽喻性。鲁迅眼光看透了群体潜意识。鲁迅有一个透入人们灵魂的发现:“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南腔北调集·谚语》) 这是鲁迅的眼光,那种认为鲁迅解剖国民性是受西方传教士影响的“殖民思想”,是离开事物的本质,或把事物本质虚无化的不实之论。

痛快淋漓的智慧

香港版《弁言》还说:“谁能设想鲁迅仅凭一枝形小价廉的‘金不换’毛笔,却能疾风迅雷般揭开古老中国的沉重帷幕,赋予痛苦的灵魂以神圣,放入一线晨曦于风云如磐?他对黑暗的分量有足够的估计,而且一进入文学旷野便以身期许:‘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靑年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便赋予新文化运动以勇者人格、智者风姿。很难再找到另一个文学家像他那样深知中国之为中国了。那把启蒙主义的解剖刀,简直是刀刀见血,哪怕是辫子、面子一类意象,国粹、野史一类话题,无不顺手拈来,不留情面地针砭着奴性和专制互补的社会心理结构,把一个国民性解剖得物无遁形,淋漓尽致了。读鲁迅,可以领略到一种苦涩的愉悦,即在一种不痛不快、奇痛奇快的大智慧境界中,体验着他直视现实的‘睁了眼看’的人生态度, 以及他遥祭‘汉唐魄力’,推崇‘拿来主义’的开放胸襟。他后期运用的唯物辩证法也是活生生的,毫无‘近视眼论匾’(参看他的杂文《扁》)的隔膜。我们依然可以在他关于家族、社会、时代、父子、妇女,以及文艺与革命,知识者与民众,圣人、名人与真理一类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感受到唯物辩证法与历史通识的融合,感受到一种痛快淋漓的智慧禅悦。他长于讽刺,但讽刺秉承公心,冷峭包裹热情,在一种‘冰与火’共存的特殊风格中,逼退复古退化的荒谬,逼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人的自信力’。鲁迅使中国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深度,正是这种充满奇痛奇快的历史深度,给一个世纪的改革事业注入了前行不息的、类乎‘过客’的精神驱动力。”

鲁迅杂文,得力于他那种随手拈来的杂学。民初鲁迅,是一个独特的精神存在。他以沉默排遣痛苦,也以沉默磨练内功。思想痛苦的医治,使思想者真正深刻地咀嚼出文化的滋味。如果没有民国初年的校古碑,抄佛经,搜集汉画像和金石文物,就没有这位具有如此深邃的精神深度,深知中西文化之精髓之鲁迅。

鲁迅的人文兴趣广泛,少好绣像、俗剧,长嗜古碑、汉砖和木刻,借以体验文化趣味和古人心灵。文学家的鲁迅,是以博识者作为其文化修养背景的,1925年作《看镜有感》一文,写得如此驱遣自如,诚然显示了博识者风采。杂文,乃是鲁迅创造的与民族国家共患难的文化方式。

强悍的骨头

鲁迅是大智大勇的启蒙斗士,《自嘲》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骨头之硬,来自鲜明而热烈爱与憎的锤炼和淬火。“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女吊》写一种“民俗活化石”,甚至是“女鬼活化石”。“鬼”也有化石吗?鬼本该连着“黑暗”和“死”,鲁迅却从中激活强悍的生命,由此建构了现代中国文学上无可重复的意义方式和意义深度。

悲悯求索的情怀

由1918年写《狂人日记》的惊世骇俗,到1919年写《孔乙己》的委婉精妙,在不到一年间,鲁迅小说形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显示了鲁迅文学世界的出手不凡和渊深莫测。在《孔乙己》中,鲁迅捡起故乡街市有如随风飘落的一叶陈旧人生的碎片,夹在狂飙突起的《新青年》卷页之间,由此审视着父辈做不成士大夫的卑微命运,行文运笔充满着悲悯之情。这就是他们的“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吗?其地名、其人名,充满反讽的张力。

不仅文章与文章之间追求思想形式的原创,而且书与书之间呈现了精神求索的独特的深度。《呐喊》冲击力强,《彷徨》反思性深。《祝福》反思五四的启蒙。辛亥过去近十年,五四大潮正在奔涌,然而讲理学的本家叔辈老监生鲁四老爷大骂的“新党”还是康有为,似乎历史并没有由于思潮推涌而迈步前进。

《孤独者》反思“孤独”。胡适1918年发表《易卜生主义》,里面引用易卜生《国民公敌》的话:“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对此深度反思的结果,孤独的魏连殳,怎么能说的“世界上最强的人”呢?他只有一句“我还得活几天”,这是魏连殳求生意志的宣言,在行文中反复鸣响。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当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出卖人生价值为代价的,胜利意味着失败:“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伤逝》沉浸于对更年轻一代知识者的思想文化的反思,反思了易卜生《傀儡家庭》的浪漫性。本篇一开头就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为全篇定下了哀婉的忏悔格调。哀婉源自对青年知识者的青春礼赞,以及对青春失落的哀伤。其中剔出了一种“被系住的蜻蜓的哲学”:“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这条摆脱不掉的细线,就是社会习俗、宗法势力、经济体制,左右着青年知识者的命运。《离婚》反思启蒙主义和女性主义思潮翻滚后,乡村依然是士绅的厅堂原则压倒和制约着乡野原则。七大人故弄玄虚的“屁塞”,轻而易举地打翻了爱姑的“钩刀脚”,这就是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无物之阵”。

至于《如何推进鲁迅研究》,就不准备细讲了。其中认为,鲁迅是一口大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依然觉得鲁迅研究还存在着不少可以深入开 垦的思想、知识、精神文化的园地和土层。就看研究者举起敲钟的槌棒的材质和大小,就看研究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能力,是否与研究对象相称。我讲了推进鲁迅研 究的五个维度,即更深一层地疏通文化血脉,还原鲁迅生命,深化辩证思维,重造文化方式,拓展思想维度。

以往的鲁迅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思潮,尤其是外来思潮对鲁迅的影响。这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自不待言,然而以往即便谈论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侧重于思潮对这种关系的冲击而产生的变异,就脱离了文化血脉的根本性了。鲁迅说过:“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 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坟·文化偏至论》)他是把思潮和血脉并举,而使之相互对质,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能拍出文化新宗、人生意义和国人之自觉。思潮离血脉而浮,血脉离思潮而沉。重思潮而轻血脉的研究,只能是“半鲁迅”的研究,只有思潮、血脉并举,才能还鲁迅应有的“深刻的完全”。即便是研究思潮,也要有血脉研究的底子,才能理解鲁迅为何接受思潮,如何接受思潮,而使思潮转换流向和形态。如鲁迅所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人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必须 是发声器,才会共鸣。”(《热风·圣武》)血脉是解释思潮为何及如何“着火”“出声”“共鸣”的内在根据。

鲁迅的文化血脉既深且广,深入历史,广涉民间。鲁迅的文化血脉,论其大宗,相当突出的是要从庄子、屈原、嵇康、吴敬梓,从魏晋文章、宋明野史、唐传奇到明清小说,甚至要从绍兴目连戏、《山海经》、金石学和汉代石画像中去寻找,去把握。比如解释《朝花夕拾》开篇的《狗·猫·鼠》,就可以启动地域文化和文献学的角度,上溯到八百年前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五有《赠猫》绝句云:“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这对猫的捕鼠功劳相当感激,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述“猫,都人畜之,捕鼠”;陆游又借猫来吐露家境的贫寒,连累了猫也挨饿受寒。到了《剑南诗稿》卷三十八,又有《嘲畜猫》诗曰:“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注云:“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又谓海师猫为天下第一。”陆游为山阴(今绍兴)人,与鲁迅有同乡之仪。鲁迅幼年听到的故事与这里的“俗言”一脉相承,但鲁迅听到的猫是虎师傅,陆游却说是“虎舅”,加了一层亲缘关系。

又比如,讨论鲁迅的美术关注,以发现“东方美的力量”为主旨。1935年,他给木刻家李桦写信:“以为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画,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许能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 页)他由此设想一种新的美学形态:“以这东方的美的力量,侵入文人的书斋去”(《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这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民国初年的鲁迅。鲁迅一生,主要是1915年至1936年这个二十年的两端,购得碑刻及石刻、木刻画像拓片近六千种。这成为鲁迅文化血脉里拥有的一笔重要的思想资源。鲁迅收藏的山东嘉祥等地的汉画像拓片405种,多是民初沉默期所得;南阳汉画像246种,则是1935年12月至1936年8月通过王冶秋转托相关人士拓印所得。许寿裳称赞:“至于鲁迅整理古碑,不但注意其文字,而且研究其图案,„„即就碑文而言,也是考证精审,一无泛语”(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40页)。其间曾用南宋人洪适《隶续》校订《郑季宣残碑》。考证古碑时,对清人王昶(号兰泉)的《金石萃编》多有订正。1915年末,从北平图书馆分馆借回清人黄易的《小蓬莱金石文字》,影写自藏本的缺页。鲁迅的金石学、考据学修养,于此立下了精深的根基。没有如此精深的传统学术修养,鲁迅是不可能写成《看镜有感》这类杂文的,也不可能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的汉代石画像考见汉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从中发现“东方美的力量”,借以遥祭“汉唐魄力”。既关注鲁迅借鉴外来思潮,又顾及鲁迅植根于本国文化血脉,才能超越研究“半鲁迅”的局面,还原一个“全鲁迅”。

来源:光明日报

第4篇:百年辛亥,重读鲁迅

作者:王奕 鲁迅——《药》

一个为了拯救贫困交加民众的革命者的血,被刽子手做成了血馒头,给被拯救的人吃了,尔后在刽子手一片“包好”的叫喊声中 、在众人恭维奉承声中死去了。这是一幕多么叫人心碎的悲剧!

这就是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写的小说《药》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用洗练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群众愚昧、落后;刽子手凶残、狡诈;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历史悲凉画卷。夏瑜本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而造反的,但是他的正义行为连他的母亲都不明白,失去了革命应有的最基本群众。夏瑜之死,驼背五少爷幸灾乐祸,花白胡子认为他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丝毫不同情;更有可悲的是华老栓把他的血奉为神灵妙药,一心希望用它来治好小栓的病。在茶馆里,刽子手康大叔成为了贵客,为人所尊敬。夏瑜成为了作践的玩物。革命者的鲜血不但没有唤起民众,反倒增添他们愚昧的欲望。

夏瑜的革命为什么失败?这里不是把原因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了吗?群众不理解革命,而革命者又严重脱离群众,失败是必然的。

《药》中的夏三爷的无耻,红眼睛阿义的贪婪、刽子手康大叔的凶残卑鄙无不增加了悲剧的色彩。这些人物的丑恶嘴脸不但没有遭到茶馆了群众所憎恶,反而增添了他们的快活,真可谓悲哉!

透过《药》中的人物形象,我仿佛看到作者忧虑而又无奈的神情,好像听见他正在倾诉:这悲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有多深?清除这悲剧的办法又在哪里?

医治麻木心灵的“药”

《药》,这篇鲁迅的力作,是医治心灵麻木的良“药”。

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不仅用他那泼辣的笔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刽子手的凶残,而且对那些善良可却十分愚昧落后的群众进行了深入剖析。

华老栓这位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下的中国20世纪初的无知、落后的群众形象,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他对有病的儿子倾注全部感情,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换了“药”。他对这“药”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根本不去问这“药”的来源。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和康大叔的对立地位,而对他毕恭毕敬,感激不尽。然而就是康大叔拿来的人血馒头使小栓夭折了,使华老栓希望破灭了。

无须多听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人的言谈了,我们的心已经无法沉痛了。夏瑜的希望永远不能实现了吗?不!他的坟墓上不是清楚出现“花圈”了吗?这“花圈”足以使麻木的心灵开始震颤了。华小栓的死难道还不能使华老栓觉醒吗?而一切有志拯救中国劳苦大众的革命者还不应从夏瑜的悲剧中汲取应有的教训吗?

要想革命成功,必须鼓动群众、联系群众,千百万人民群众起来之时就是革命胜利之日。这是鲁迅为了医治旧民主主义的“病”而开的一剂良“药”。

黑暗的社会 罪恶的黑手

一座小镇城门外,坟墓众多,凄惨荒凉,而阔人家祝寿的馒头硕大,这个社会贫富对立,界线分明。

这是《鲁迅小说》中的《药》的场景。华老栓一家处在社会的底层,盖着“满幅补钉的夹被”,一包洋钱是他家的命根子。孩子有病无处求医,只能乞求刽子手。这样的社会还不黑暗吗?黑暗!但更使人感到黑暗的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愚民政策”。他们用封建迷信的反动思想毒化、腐蚀劳动人民,愚弄群众,驱使他们日益麻木、无知、落后。

黑暗的社会产生了无耻、卑鄙的刽子手。在《药》中,我们很难断定是哪一个人杀害了革命者夏瑜,但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们首先使我们产生了憎恶之情,进而推及到整个封建阶级。康大叔的凶狠、贪婪表现了封建阶级的本性;夏三爷的卑鄙无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红眼睛阿义则不过是封建势力的忠实爪牙,靠主子来维持他的生命。

纵观全文,黑暗罪孽丛生,读完之后,感情愤怒达到了极点。

悲痛而不失望 黑暗依见光明

悲痛!革命者夏瑜、贫苦民众的儿子华小栓都死在了封建统治阶级手下。黑暗!这个社会反动势力的凶残、群众的愚昧,很难见到火光。

但是悲痛中存在着希望,黑暗中依稀可见那微茫的火光。华小栓的死,戳穿了骗子的谎言;夏瑜的死,激励着同志们前仆后继,继续前行。麻木终会有头,刽子手的血债必须偿还。

在悲凉萧瑟的墓地,鲁迅让夏瑜的坟上出现了一个花圈,使令人窒息的气息里透出了一丝光明,展现了革命者并没有屈服的现实,催人振奋,教人前行。

一个小小的花圈展现了鲁迅对未来必胜的信念,鼓舞着人们不屈不挠,英勇斗争——为了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第5篇:重读英烈

【导读】重读英烈,我真切地感受到,正是在李大钊、蔡和森、邓中夏、邓恩铭、瞿秋白这一个个发聋振聩、亮如洪钟的英名感召下,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无名英烈。他们以自己躺下的身躯筑起后人前仆后继的道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谱写出一曲曲绝壮悲凉的生命韵调,同时也矗立起一片如森林般巍峨壮观的丰碑。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日子让人远离平庸,接近崇高与伟大。比如每年的十月一日,这一天是新中国诞生纪念日,也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为之感奋的日子。它督促我们暂离尘嚣,远离浮躁,而能平心静气地去触摸历史。于是我发现,走近中国革命史,走近新中国诞生史,也就走近了英雄,走近了英烈,走近了勇敢与无私,走近了崇高与伟大。

我发现在我的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共产党人浴血奋斗、舍生忘死的壮烈画卷,是一幅我曾加入过的这支无坚不摧、群星灿烂的人民军队众多前辈令人为之壮怀激烈的英勇壮举。仅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名录》,收入的烈士名单人数多达数十万;而无数长眠于地下,在更为艰苦卓绝的红军时期、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先烈们,他们至今仍有为数众多的英名不为我们所知。就像是滔滔江河中的一滴水,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汇入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而丝毫不在意是否溅起了浪花,是否为人们所瞩目。在他们的字典里,你找不到怯懦、自私和索取,有的只是勇敢、无畏和献身。他们是一群让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同时也是一群最不应该忘记的英雄。他们以生命作代价,诠释了英雄二字的真正含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凭吊和惋惜。谁能告诉我,在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簿上,有多少壮志未酬的先烈?重读英烈,使我的双目满含泪水;重读英烈,使我再一次加深了对那些宛如催征号角的名字的记忆,同时也记住了一些新的让人为之感动的名字。夏明翰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状语,大义凛然地赴向刑场;头可断,支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志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周文雍、陈铁军把刑场上敌人的枪声当成礼炮,举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婚礼;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邓恩铭以诗言志,含笑面对敌人的屠刀&&。

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犹如石破惊天,令敌闻风丧胆,令革命战友豪气冲天。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无愧于人民英雄的光荣称号。中国革命历史因为有了他们而更加惊天地、泣鬼神,中华民族的后辈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更加腰杆挺直、坚硬如铁。

重读英烈的过程,是净化思想、洗涤灵魂的过程。无数革命的英烈,就如辽阔天际数不胜数的点点繁星,以生命的亮光划破夜空,为后人照亮前进的征途。正是他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镰刀、锤子的旗帜之下,汇成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在中国革命史上演绎出无数红色经典的动人旋律。无数英烈留给我们的,是一部厚重而耐人寻味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遗产。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不乏铮铮铁骨者,不乏为民请命者,不乏舍生忘死者,然而,谁曾见过有如红军战士这般无私无畏、一如反顾、大义凛然?这种坚如磐石的信念由何而来?重读英烈,我找到了答案:来源于一种永恒的信念,那就是相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能实现,相信人道的钟声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之世界!为了这一理想和信念,他们不惜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瘁力以成之,直至断头流血以从之。

重读英烈,我真切地感受到,正是在李大钊、蔡和森、邓中夏、邓恩铭、瞿秋白这一个个发聋振聩、亮如洪钟的英名感召下,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无名英烈。他们以自己躺下的身躯筑起后人前仆后继的道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谱写出一曲曲绝壮悲凉的生命韵调,同时也矗立起一片如森林般巍峨壮观的丰碑。

青山依旧在,生死长相忆。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可以告慰英烈的是:在你们身后,在你们曾经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地方,有无数像你们一样优秀的英雄儿女,正在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祖国和法律的尊严;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竭力拓展、延续着你们为之献出生命的伟大事业。

第6篇:《 伤逝》重读

— 浅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摘要: 《伤逝》是鲁迅的唯一以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两个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深受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从争取自由爱情、追求幸福生活到最终发展成一场爱情悲剧的爱情故事。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有: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脱离了社会的解放;两人的个性原因;人性的弱点、人与人的隔膜;爱情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及日常琐碎事务对于爱情的消解力量。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涓生和子君不懂得个人的解放必须从属与社会的解放。

关键词:爱情悲剧原因;二人个性原因;经济问题

关于《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多年来人们作出了种种不同的揭示,也引起了不少争论,对于他们的爱情悲剧,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脱离了社会的解放

作为在五四运动大思潮中诞生的新一代的知识分子的子君和涓生,他们接受了当时的新思想,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追求幸福,同时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但在当时那个封建、守旧、冷酷的社会,他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他们将个人的解放和自由爱情与整个庸俗、僵化的社会的解放孤立开来,如此,当他们需要他人的帮助的时候便无处可寻,处处碰壁,他们终究逃不出封建牢笼的束缚,也无法从那个冷酷无情的压迫成风的社会中解脱出来。

再者,五四"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封建思想意识并不是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虽然当时的青年们追求自由恋爱.但是,这浪潮仅仅使都市里的空气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变化的发源地首先是在学校.而对整个社会来说,传统的、守旧的思想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思想被视为新潮,这种思想的实践者被认为是异端另类,他们往往要遭受到人们的歧视与非议,行走在一条异乎常人的道路上.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也不能容忍他们所追求的自由爱情任由发展,封建礼教会迫使他们的爱情向着爱情悲剧的既定轨道方向延伸。鲁迅在写这篇小说前两年,在说到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时就指出: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一语道破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脆弱。①以致黑暗势力和现实环境终究压倒了他们的反抗和追求,给予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打击,子君不得不回到她曾经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带着无限的凄怨悄然死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涓生虽然想奋翅高飞,也不过是寄希望于渺茫之中,到头来只落得悲哀和悔恨,饱尝这人生的可悲。②由此可见,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与当时他们的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脱离了社会的解放是分不开的。

二:二人的个性原因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却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她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他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的爱是甜蜜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正如书中所说:“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 “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但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啊随。她至死未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③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涓生他本身的弱点,慢慢地流露出来。《伤逝》中,涓生他自己明明两次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是子君的死。第一次,是他打算离开子君的时候,“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并且立即忏悔、自责。第二次,是他决定说出他不再爱子君之前,“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然而,他仍然用了十分的决心,说了下面的一段话:“……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也许在他说:“人是不应该虚伪的”的时候,就是他最虚伪,最卑怯的时候。他所讲的一切,真的像他所说的一样吗?子君真的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了”吗?其实他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敢去面对而已!他明知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但最终还是离开了子君,他想的只是他自己,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最终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最后抛开子君,要一个人去“开辟新的生路”,则显得有些自私。另外,他虽然觉得新的生路很多,但还不知道跨进那里去的第一步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子君和涓生二人的个性也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三:经济问题

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一个人要想战斗,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不至于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

在经济困顿面前,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经济问题也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参考文献: 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第7篇:重读母亲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读母亲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读母亲作文1

总以为母亲是一本平实的书,无需倾注任何感谢的诠释就能读懂它;总以为母亲是一颗茂盛的大树,理所应当无怨无悔地为我遮风挡雨;总以为母亲是一方肥沃的土地,可以无尽地汲取营养来充实我们自己。

我们总是以为的索取,孰不知母亲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关怀。我们只是一味地看向前方,却总是将母亲抛之脑后。

那天,我拿着掉了扣子的衣服给母亲缝补时,母亲正在灯下看报纸。这时,我停下来,看着母亲。灯下母亲的脸显得尤为清晰,母亲脸上的收文也更清晰。我发现母亲的脸庞是那样的慈祥,脸上的皱纹,鼻梁上眼镜,不但遮掩不了母亲纯真善良的本质、安详的气度,而且还代表了过去,那么多年来她为我们所付出的。此刻是那么宁静,我不想打破这宁静的气氛。就这么远远的看着母亲,我想了往日我对母亲种种不敬的行为。

多少次我因为上学母亲要我带伞我不听而回家淋得一身湿,多少次我因母亲提醒我加衣我不听而生病,多少次我因不听母亲的话而犯下错误,多少次我将母亲那关爱的话语抛之脑后。

这些就像幻灯片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此时的我是多么的懊悔,我后悔自己为什么总是不听母亲的话,我后悔自己老让母亲操心老惹他生气,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不懂事不能为母亲分担。

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一次傍晚放学天下着大雨,同学的父母陆陆续续来接。教室没剩几个同学。这时母亲从单位匆匆下班赶来,我高兴地奔向她,我们两人同打一把伞。这时雨越下越大,可是雨怎么也淋不到我,我好奇的抬头看向母亲,只见母亲的身上已经淋湿了大半,而且她还一直地把伞往我这边举,死死的护住我,不让我雨淋湿半分。我顿时心里一暖,赶紧把伞往母亲那边推,大块淋到我身上时,母亲把雨伞往我这边撑。此时我已分不清我脸上流着的是泪水还是雨水。

母亲是一本书,看似通俗易懂,却有耐人寻味;母亲是一杯茶,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回味无穷。

重读母亲,读懂母亲每一个微笑里蕴藏的鼓励;重读母亲,读懂母亲每一个眼神里流露的关怀;重读母亲每一个动作里包含的无私的爱。

一碗饭、一杯水都包含有浓浓的亲情,一句话,一个笑容都倾注着母亲的关怀。原来,我曾错过了这么多感激和感动。重读母亲作文2

“快起床,快起床了,雨洁。快点快点,不然就要迟到了!”还没看到人影先听到声音,每天早上我母亲都是这么催促我起床的。一阵叫喊之后,便是拉开窗帘,紧接着是将我的`棉被一把掀开,“快快快,还没醒吗?起来起来了。”我母亲边说边把我从被窝里拎起来,不由分说地把衣服套在我身上。一阵忙碌过后,我已是完全清醒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事风风火火的,总是快人一拍、正因为有这样的我母亲,小学三年来,我上学从没迟到过。

“来,把书包背好。路上要注意安全,走路时不能东张西望,不能在路上玩耍;要走在路边,别跟汽车抢路走;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跟同学吵架……”我母亲边给我书包边叮嘱,没完没了,反反复复,每天都得讲个不停。其实,我母亲很年轻,今年才刚满30岁,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这么的唠叨。学校离我家又不远,走十几分钟就到了,可我母亲老是怕我出意外,天天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那些话。“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为了安慰她,我笑着答应了。这时的我母亲笑了,好像我的这一句承诺便能打消她心中所有的顾虑。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把我看得太重,她那一句句叮咛时常回响在我耳边,让我感受到她浓浓的爱和牵挂。

“写字要认真,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就像做人一样,堂堂正正的。你看你,写字那么急干嘛呢?看看,这个字歪到哪去了,真难看,擦掉重新写一遍吧!”你瞧瞧,我在做作业时,我母亲监督得可认真了,让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当我重写端正后,她才舒心地笑了!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在学习上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正因为有她,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我母亲虽然没读多少年的书,但她勤快、做事认真、待人真诚,她对我的爱,能让我受益一生!重读母亲作文3

我的我母亲是一位农民。她很普通,普通得一走进人群,就再也辨认不出她了。我母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她对我的爱。这种爱,既广阔无边,又深刻细腻。我每次想起来就不能不激动。

我家有俩个女孩。当姐姐出生时,爸爸觉得有点希望,当又一个女孩降临到这个家时爸爸完全“放手”了。

在我大约9—10岁时,爸爸和妈妈每个月要打一两次架,年幼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长大了,12岁时,当妈妈告诉我时,千般怨万般恨立刻永驻我的心头:为什么我不是男孩?

虽然,我不是男孩,但我不怪任何人,爸爸喜欢男孩不是他的错,是我的错。虽然我有一个喜欢男孩的爸爸,但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妈妈的爱让我感到太阳的温暖,春风的和煦,清泉的甘甜。记得有一次,妈妈有病了,连站都站不起来,又何谈做饭,干家务事。

第一天,爸爸很晚回来,妈妈饿了,我把饭热了,放上炕桌,和我母亲一起吃饭,可是我母亲却连坐都坐不起来,我立刻扶妈妈躺下。看到病魔缠着我母亲不肯离开,我心如刀绞,日不忍睹。看到我母亲吃不了饭,我悄悄地

走到我母亲身旁喂我母亲吃饭,我母亲看到我好懂事,眼泪从眼角流了卜宋。我和我母亲抱在·了一起。这时,我才体会到我母亲在我生命中是多么重要。

过了些天,我母亲看我好可怜,就从阎王爷中逃了出来。我母亲可以做饭了,但还是不行,我母亲走了几步就晕了,我看到了我母亲的样子,就像雨中的小草一样柔弱的时候,我再次伤心地哭了。

又过了几天,我母亲用一种顽强的意志站了起来。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我的我母亲,父亲。让我的父亲明白,女孩也有顽强的一面。

啊!我母亲,您是世卜最美丽、最伟大、最高尚、最值得尊敬的我母亲!!!

上一篇:参加科技活动简报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