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才能有体验,体验才能启心智——对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的引导

2023-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与知识互动、与学习资料互动、与教学资源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体现互动的价值,因此,参与、体验、学习、启智和应用是一串连锁反应,而重点则在于这条知识产出链条的起点,即学生的课堂参与。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是一种艺术,更是教师素质的体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应用教学资源,科学创设课堂情境,并利用提问来优化师生互动,利用小组合作来加强生生互动,以期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对此,本文围绕课堂提问、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三个重点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提供建议和意见。

1 利用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证实,受心理和生理影响,高中生的思绪极易变化,情绪中充满了不稳定性,并且缺乏耐性,即便在课堂开始充满兴趣,但课堂最后可能早已感到厌倦,如此,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鉴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应将提问贯穿整个课堂,从头到尾,让问题成为联系知识的主线,成为调动学生参与兴趣的重要手段。

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课,该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性认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同时掌握推断符号“=>”和等价符号“<=>”用法。结合课题要求 ,笔者在设计该课时采样了提出问题→学习和解答问题的组织方法,将课堂划分为三个阶段,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感知相关概念。

提出问题:水是鱼生长的必要条件,离开水的鱼无法生存;但只有水,是否就构成了鱼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首先对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有一个初步认识,发现只有在深究的情况下必要条件才不等于充分条件这一客观因素。

随即引导学生形成概念:主要包括“真命题”的概念、推断符号“=>”和等价符号“<=>”的提出和认识。

第二阶段是理解概念。结合上节的问题,为学生进行假设:如果p=有水,q=鱼能够生存。提出问题:若p,则q;若q,则p,那么,两个说法谁是真命题?

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相关符号及其关系,同时理解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概念, 对其形成一个理性认识。

第三阶段是深化概念。提出问题:如果p表示某元素x属于集合P,q表示该元素属于集合Q, 如何用集合间的关系理解“p=>”的含义 ? 同时列出算式题 :请写出|x|>1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______。

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找准问题的关键,将p、x、Q首先用建模的方式转化成为实际事物 ,继而结合实际来解题 ,如此,则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并提升成功体验。

2 利用情境创设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的手段有很多,如课堂实验、数学故事、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等等。然而,要让情境创设切实发挥作用,就必须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过于幼稚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过于高深的情境也是如此,学生茫然不解,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极其不易[1]。对此 ,笔者的做法是 ,平常时段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有些学生失去了兴趣,则立即创设趣味课堂情境,而此时多媒体技术不适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创设情境的手段应当以趣味数学故事为主。如在“微积分的基本定理”一课中,笔者发现课中有些学生开始出小差,便立即导入了一个小故事:美国一个60岁的老太太在当月收到了医院的账单,发现账单上的数额有75680美元,看到这巨大的数额,老太太当场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最后医院在核算时才发现,原来是计算机将小数点打错了,老太太的账单其实是75.68美元。最后笔者对学生们说:看来出小差是会要人命的啊,学生们哄堂大笑,气氛瞬间又热烈起来。

利用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有两个必要前提: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划分,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定期采集学生信息制成档案,并将其作为划分学习小组的依据;其次是学习内容的布置和分派,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教师也可考虑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将一堂课的重点知识划分成几个部分,同样,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划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让各小组分别学习不同内容,最后进行整合和梳理;在第二阶段交换学习内容, 由于各小组所学习的内容此前已经在课堂上讨论过,所以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如此,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总之,学生的课堂参与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还应当开辟更多的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为构建有效课堂、落实素质教育而奠定基础。

摘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参与才能有体验,体验才能启心智,因此,利用提问、情境创设和小组合作引发这一连锁反应,对构建有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参与,情境创设

上一篇: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及开裂问题探讨下一篇: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师优化配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