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格化管理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于网格化管理

挑战与变革:从网格化管理到网格化治理

〔摘要〕 社会管理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网格化管理作为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在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精细化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但还远未达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作治理效果,为此,亟需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具体来说,应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应对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以无缝隙管理应对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关键词〕 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治理,治理主体多元化,“有距离治理”,无缝隙管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网格化管理即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作为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世界级案例”(比尔·盖茨),网格化管理成为城市政府青睐的社会管理模式并得以广泛推广。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技术手段、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的全方面创新,有利于管理问题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有效反馈,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精确化、高效化、全时段和全方位,改变了传统社会管理中“小问题”积小成大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极大提升了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但在面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战时,网格化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亟待实现变革,即由单一主体的网格化管理向多元主体的网格化治理转变。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 〕 (P23)我们认为,伴随着城市管理的复杂化以及任务量的加大,行政科层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压力,不得不主动努力推动自身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来积极应对和推进。

一、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应对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矛盾与挑战

城市社会管理一直存在两个维度,即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维度与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维度。城市基层社会秩序取决于这两个维度的良性互动情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形成了“单位办社会”、高度政社合一的社会管理体制,作为政府延伸体的“全能”的单位包揽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事务,造成了个人对单位、组织的依附,作为社会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被单位挤压而“虚拟化”与“边缘化”,逐渐演变成“拾单位之遗、补单位之缺”的具有“行政-社会”双重属性的行政区划结构,其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的功能日渐萎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出现分离,国家统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回归社会,社会自治组织也逐渐恢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本质。但一方面,由于行政化的出身,从一开始社会自治组织便丧失了自治的理念及机能;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政府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管制型的政府行政建构、准动员型的行政执行模式和以完成任务指标为手段的行政激励体制”, 〔2 〕造成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介入过多、过深,导致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面临“行政整合过度”与“社会自治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网格化管理在面对社会自治诉求高涨和政府社会管理诉求居高不下的情境中,加深了这一困境,甚至存在“削弱社区自治能力的可能性” 〔3 〕:网格化管理仅仅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技术革新,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管理权力运行的格局和机制,即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脱离政府“自上而下管理”的实质逻辑,反而进一步促使政府职能在基层社会的多角度展开,社会自治组织逐渐被淹没在政府交办的各种事务中,成为行政权力的延伸,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自治的名义下再度“被行政化”,基层社会自治空间进一步萎缩,网格化管理陷入“控制有余、自治不足”的窘境,社会管理的单主体使网格化管理在一些规范性、浅层次性的问题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深层次问题方面却无法形成长效机制。由此可见,网格化管理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体制角度来说,都是对政府社会管理诉求的有效应对,却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自治诉求,无法真正化解社会自治诉求与政府社会管理诉求之间的矛盾。

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4 〕。基于治理权力向度的多元性,治理的有效运作,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自治组织的合作关系,即社会自治达到什么程度才是适当的,政府社会管理止于何处才算恰当。有效的社会自治将为政府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没有政府的社会管理,社会自治将走向异端;离开了社会自治,政府社会管理也必然力不从心。网格化治理利用网格化技术,通过网格化空间实现政府管理空间和社会自治空间的整合,政府以及社会自治组织之间在自主负责、合作分担治理责任的基础上共同从事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形成灵活的、多元的公共利益实现途径,通过政府与社会自治型组织之间的合作,可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从而一方面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社会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倾向,使更贴近公民意愿和利益诉求的社会自治组织成为与政府平等的合作主体,有利于公民权的实现与保护。在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两者的关系上,网格化治理以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为基础、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① 为保障,政府与社会遵循各自领域的运行逻辑,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善治。

二、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应对静态化管理现实与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矛盾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基本处于静态化管理状态。所谓静态化管理是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对变化多端与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实施“人为静止”的管理策略,其基本特征在于封闭性、静态化、保守性、单一化、控制性、专治性、差异性待遇与区别性对待、直接性,以及物质占有与人身束缚性依赖。〔5 〕静态管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基于单位制的“单元分割”式治理模式的典型特征,其所面对的社会结构是封闭的,所有社会问题都消解于单位社会体系之中,政府并不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的复杂性被单位的同质性所掩盖。〔6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其基本特征在于社会结构动态化、社会价值多元化、社会关系错综化、社会问题复杂化。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加之单位制的消解,政府直接面对社会“非结构性的复杂性”,复杂多层和多向流动的社会开始暴露在国家的面前,再以传统的静态方式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显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格化管理可以对管辖范围内的人、事、物进行动态化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实现管理的动态化。但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网格化管理仍处于静态化向动态化管理转型过程中,总体上静态有余、动态不足。第一,信息的动态把握不足、无法实现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运用不断获得的最新的有关社会运行的可靠信息加以预测,并将期望的社会管理目标同预测的结果加以对照,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发现问题,事先制定纠偏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使问题堆成山而积重难返,以确保管理目标与预测结果相一致。〔7 〕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信息整合,但是对信息的管理处于静态化、被动化状态,只有采集,没有分析;只是单一发布信息,没有对信息进行整体性分析以抽取信息中的共性,并进而对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以便于信息比对,从而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能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因此,信息资源的价值没有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前馈控制的无效性。第二,信息资源互联与共享不足。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在于将局部性信息在合理分类、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纵向与横向上的信息互联与共享。而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由于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各自为政,存在非常严重的条线分割,各网格系统都在本级系统内封闭运行,信息资源首先属于各网格单元,对于其他网格信息资源的使用需要通过信息交换来进行,数据信息无法统一共享,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数据信息互相矛盾,无法实现各网格对整个网格系统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导致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环节上无法有效衔接,严重阻碍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快速、有效的反应和处置。第三,网格化管理主要处于静态的网格划分层次,动态的业务协同尚未有效开展。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是在资源整合、条块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协同作业,但由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分别按照条和块建立起来的众多网格没能够有序的整合在一起,无法实现业务协同,使网格化停留在表层,导致网格功能的虚化现象。

以间接性管理方式与手段为主,以人为中心和社会人管理的原则,既是动态管理模式的基本层面,又充分反映动态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5 〕网格化治理以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为基础、以政府的有距离治理为保障,充分实现了管理手段的间接化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的职责是为社会自治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不是直接去治理社会;在治理资源上,由资源掌控向资源动员转变。要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应该是多做服务性工作,在治安防范、文化建设、计生服务、养老助残、慈善帮困、就业援助等城市基层民生事务上以社会和个人为主体,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应对动态化管理需求。

三、以无缝隙管理应对重管理轻服务与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矛盾与挑战

2012年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时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使基层政府实现了横向协调,促进了行政资源的整合,这无疑有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但由于不少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仍存在管控思维而缺乏服务意识,不是着眼于改善民生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而是着眼于严防死守;不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而是停留在消极防范和事后控制的“灭火式”管理上,导致在网格化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倾向严重。同时,从网格化管理的运作来看,网格化管理以行政权力为运作基础与核心,其单纯依靠行政力推动的操作结构使其在面对高度复杂性社会问题的时候,尤其在面对多样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时,往往会捉襟见肘,其持久性令人怀疑。〔3 〕而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政府服务功能的要求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多样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发展型公共服务需求逐渐提高,而保障型公共服务逐渐递减②;基本需求标准逐步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迫切;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但目前我国政府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却与多样化的公共需求极不匹配,导致政府服务功能不足,对社会治理产生了广泛的不良影响。

基于此,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无缝隙管理以应对公共需求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于何谓无缝隙管理,拉塞尔·M·林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于那些和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和事物来说,无缝隙组织提供了一种流畅的、真正的不费气力的经验。无缝隙组织的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两者之间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或者是诸多遁词。顾客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无缝隙组织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 〔8 〕 (P4)无缝隙管理一方面是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无缝覆盖,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功能的无缝覆盖。网格化治理从治理主体上实现了多元化,构建了以政府、社会和市场为主的多元公共服务提供格局,实现了政府服务管理与社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政府以服务为先为理念,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以闭环、完整、连贯的整合式流程取代以往割裂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化流程,〔9 〕有效推动了跨部门公共服务提供,在政府内部形成了相互补位的网络体系,并摒弃“管”字当头的“硬性”思维,“软化”社会管理,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前置社会服务触角,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与水平,同时以有距离治理的方式让权于社会,为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日益广泛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来,不仅显著提高了自治能力,更有效填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网格化治理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其实质就在于从以政府为单一管理主体、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以党委领导、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与自下而上社会自治良性互动、管理与服务相融合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发挥网格化治理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优势的同时,不断强化网格化的服务功能和动态管理特征,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

注 释:

①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来看,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政府与社会的空间结构状况决定了政府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有距离治理的提出是针对传统的政府直接控制而言,即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减少直接控制,更加强调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建构起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②根据张立荣教授的观点,保障型公共服务维护的是公众的生存权,发展型公共服务则为公众生存权的获得提供基本的可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徐湘林.“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J〕.战略与管理,2003(4).

〔3〕田毅鹏.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J〕.学海,2012(3).

〔4〕郁建兴.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社会政策与体制机制〔J〕.学术月刊,2011(3).

〔5〕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J〕.管理世界,2001(10).

〔6〕彭 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J〕.社会科学,2006(9).

〔7〕阎耀军.城市网格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

〔8〕〔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 王大海,吴群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杨宏山,皮定均. 构建无缝隙社会管理系统——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1(5).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井西晓

第2篇: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摘 要] 研究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以“网格化管理”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工具,对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发展历程、实践应用领域、利弊探讨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全面介绍了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回答了什么是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我国有何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文献综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7. 078

[

1 引 言

网格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一种网格技术应用在计算机领域中,将互联网上的资源通过多种媒介融合在了一个资源共享平台。网格化管理则是将网格理念植入社会治理领域,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举。随着网格化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这种新的治理理念在高度扩散中也开始暴露出局限性,不仅没有表现其原本的精细化与部门联动等特征,反而带来了不可预期的强化管控效果,压缩了自治空间。这一现实情况不得不引起反思,网格化管理对社会治理是否确有助益。至此,必须要分析何为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网格化管理应该如何发展。

2 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以Gird Management(网格管理)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结果多以Grid(电网)为主,将“网格化”与“管理”结合的应用理论罕有提及。对此,国内学者的论述中,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网格化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而在国外,与网格化管理联系较为密切的,主要包括社区信息化、网络化治理以及无缝隙政府理论等。

社区信息化。城市管理网格的基础就是区域信息化,在西方,社区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技术、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应用。美国学者考夫曼在GIS技術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场域理论。荷兰学者范戴克认为,城市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必须依托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网络化治理。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在《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一书中提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借助了技术等相关措施以实现各个网络之间的沟通合作,将网络中的主体充分调动起来,实现社区治理全员参与。如利用威斯康星州公私合办的工作网格,让签单公民直接享受大部分社区服务,以缩短行政程序。

无缝隙政府理论。无缝隙的管理流程变革首先体现在围绕过程和结果,提供整合式的服务运作方式上,它改变了以往政府长期来按照职能和部门来进行运作的方式。围绕过程和结果来运作,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打破部门、层级以及职能的边界,解决部门机构的协调和整合问题。因此,无缝隙政府运作的核心是协调和整合。

3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网格化管理实践早于网格化管理理论研究。笔者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网格化管理概念研究阶段、多领域应用阶段、利弊分析阶段。

3.1 概念研究阶段

在我国,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早于理论研究,2003年,北京市工商学会就网格化管理应用在工商区域管理上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但没有引起较大反响。直到2004年,北京东城区以创新思路将网格化管理运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才引起学界对于网格化管理的关注。起初,学界对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停留在概念研究阶段。

郑士源(2005)对网格化进行了归纳,他认为网格化管理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将管理对象按标准进行网格划分,以信息技术实现网格间的信息共享,最终优化整体管理效率的一种方式。陈云(2007)从资源共享视角出发,认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将各种资源有效配置,为资源需求者提供透明的整体服务以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宛天巍等(2007)提出网格化管理应是社会经济的“管理的网格化”,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透在”的服务。

国内学者对网格化概念的理解大同小异,笔者经过总结,概括出国内学者对网格化管理认知较为一致的观点: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将管理对象进行单位划分,并以此作为责任单位工作载体和平台,实施扁平化精细化多元化和长效化服务管理的一种社会治理方式。

3.2 多领域应用阶段

随着网格化管理在国内的研究不断深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治理方面应用更加深入,并在不同领域都有了相关的拓展延伸。近年来,网格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概念研究,而是向多领域扩展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

3.2.1 城市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管理区进行网格划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格协调机制将各网格内的巡警、城管、环卫人员之间的联系、协作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新的城市管理体系。

北京东城区最早运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打造了万米单元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在网格上,通过网格化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对其进行管理,同时还引入双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与科学的监督体系,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法制化和透明化。

笔者结合北京东城、湖南永州等地做法,总结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三方面内容: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

王喜等(2007)认为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城市管理部门监督与指挥职能的分离,明确各单位的责任,促进城市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有利于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3.2.2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以乡镇为基础,以街区为基本单元划分网格,建立常态的火灾隐患发现机制和查处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管理网络。

安徽省消防队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与数字信息化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和消息流动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以多层次与多级别为运行架构,记录了任务派发、实时推送,信息流转的合理闭环。

王健林(2014)提出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动态消防的监督能力,增强消防安全的控制力度,减少盲点,实现消防可视化。孙旭莉(2014)也提出消防监管工作还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建设,通过细化火灾管控网格来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2.3 食品市场网格化监管

针对监管对象分散面大,监管责任重大、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食品市场网格化主要将网格划分主要分为三个方法:区域法,工作量法与对象法。郑周(2009)认为,三大方法在实行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应用,以提高监管的实际效果。

江苏省仪征市对辖区内的食药市场进行了网格化监管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分析其运行的核心是将指导服务与监督相结合,加强协管员的责任落实与培训。

3.2.4 其他领域的网格化管理应用

徐红勤(2009)认为针对目前劳动保障监察中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所导致的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网格化大大增加了基层执法力量,使执法重心下移,延伸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建立了全面联动的工作模式与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储强(2010)以上海卢湾区为例,阐述了网格化管理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中已整合多部门管理资源,通过召集多部门对处于复杂环境中的公共单位进行了会审,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舟山市首创性地将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当地实情转变为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基层联系和群众服务的新体系,增加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优化了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

3.3 利弊分析阶段

网格化管理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将新的问题凸显出来,孙柏瑛等针对国内学者对网格化管理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总结,归纳了“优势论”、“折中论”和“批判论”三种主流价值观。笔者认为,网格化管理在实践中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瓶颈,应该综合其两面性进行分析,故此总结了网格化管理的功能优势与实践困境。

3.3.1 网格化管理的功能优势

宛天巍(2007)提出网格化管理建立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优化系统内部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完善业务监督的过程,并通过这种内在化的管理有利于实现“透在”服务。

马树颜(2013)从基层维稳的角度出发,认为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特点的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维稳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杨光飞(2015)从行政主导的角度对比了网格化管理与中国政府传统的科层治管理方式,他认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在于重构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行政主导下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借助考评机制将政府目标与民意需求统一在一起,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

杨宗辉(2017)结合湖北省城乡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总结了网格化管理的三大优点:科学精细的管理服务体系、衔接有序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及高效的网格管理预防机制。

叶敏(2018)以网格化管理出现的背景为视角,从治理事务的有效分类和集成管理、科层治理体系的权责厘清和分工合作、有效的发现与处理、技术刚性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网格化管理适应了现代流动社会背景下的公共治理需要。

3.3.2 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境

尽管研究者看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下沉、部门联动等特征,但是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看,这种自上而下推动、倡导“技术化”的管理工具,带来了不可预期的强化社会管控、降低社会活力的效果。同时,网格化管理往往出现背离实质目标的现象从而导致流于形式,功能退化,反而造成了更加高昂的成本。笔者总结网格化管理的困境难题,概括为体制性困境、功能性困境与技术性困境。

(1)体制性困境。何瑞文(2016)认为网格化管理在原有的政府—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上,强化了基层治理的科层化倾向,通过政府的干预,网格化管理变成强势的一级管理组织,凌驾于社区管理之上,直接具体的干预社区工作,沖抵了社区自治氛围。

杨宗辉等(2017)提出在纵向关系上,网格化管理依然嵌套在科层制体系中,造成社会管理流程滞涨,在横向关系上,职能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忽视条块关系,难以沟通。

伍玉振(2017)指出网格化管理确立的初衷并没有基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维护,而是关注于基层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有单位制时代政治管控逻辑思维的痕迹;网格内部多样的人员配置构成了结构完整的行政工作体系,违背了当前政府简政放权、减少管理层级的改革趋向,增加社会治理的隐形难度。

(2)功能性困境。田毅鹏(2012)从政策扩散的角度提出,随着网格化治理的推行,网格化的功能与实施范围都被大大地泛化了,就其功能而言,网格化已经被泛化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地步,当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网格化解决时,势必形成严重的网格依赖症。

魏源(2013)认为许多地方政府并未把网格化视为新型多元治理,更未将网格中的居民视为平等的社会管理主题,网格化管理偏离了服务性功能,忽视了“民生”这一内在价值,没有激发城市居民自主管理、资源参加公共事务治理的积极性。

陈春化(2017)提出网格员是体现网格化管理功能的核心实践者,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网格员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尤为重要,但薪酬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阻碍了网格化管理功能的实现。

(3)技术性困境。吴胜峰等(2018)提出网格化管理实践创新中离不开技术支持,但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购置新型设备、整合数字技术等前期投入成本高昂,导致平台后续的运转维护费用捉襟见肘;当前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格化管理应该有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技术的创新成为一大难点。

4 结 语

现有研究对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的深层作用进行了分析,它对人们理解网格化管理的行动机制与传导过程有所帮助,但同时,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4.1 缺乏理论基础

由于网格化管理的研究来源于国内实践,所以多数学者在研究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以个案为基础,归纳了网格化管理的功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当的建议等,笔者通过梳理发现,已有理论研究主要来源于国外的“无缝隙政府”、“社区信息化”等理论,针对符合我国实情的理论探讨鲜有提及,理论的指导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4.2 政府与多元主体界限不清

在研究网格化管理的成果中,国内学者认为未来网格化管理最终应该走向多元共治的道路,但笔者发现少有对于下一步如何进行治理优化进行的探讨,论述的广度与深度不够,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在多元治理的领域中,应该明确哪些主体可以被纳入“网格”框架,拥有多少的权利与责任,如何引导相关主体发挥预期的作用以及怎样确保共治的长效性。

4.3 “泛化”问题严重

不少学者指出,网格化管理“泛化”问题严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网格化管理“应用泛化”所导致的“功能泛化”,并且随着泛化问题加剧,网格化管理正在出现新的弊端。

网格应用泛化指各地目前暴露出来的“无网格不管理”现象。随着东城区在网格化管理上的重大成功,网格化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扩散,但这种照搬照抄式的应用,最终导致了政策扩散的变异,促使原有的网格功能泛化,增加了管理层级,加大了管理成本,管理程序也更显僵化。如何在应用网格化管理时做到因地制宜,避免出现变异与僵化,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荷]曼纳·彼得·范戴克.新兴经济中的城市管理[M].姚永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4]陈云,周曦民,王浣尘.政府网格化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5]宛天巍,王浣尘,马德秀.网格化管理原则及网格结构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07(3).

[6]王喜,范况生,杨华,等.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J].人文地理,2007(3).

[7]王健林.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探索[J].火灾科学,2014(2).

[8]孙旭莉.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创新研究[J].消防技術与产品信息,2014(10).

[9]郑周.药品市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食品药品监督,2009(4).

[10]徐红勤.浅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J].研究探索,2009(6).

[11]储强,凌志毅,俞淑华,等.公共场所卫生网格化监管在城市管理系统中的运用初探[J].卫生监督与管理,2010(8).

[12]孙柏瑛,于扬铭.网格化管理模式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13]马树颜,常桂祥,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维稳机制创新[J].济南大学学报,201(6).

[14]杨光飞.行政主导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观察与政策反思——以网格化管理为例[J].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2015(5).

[15]杨宗辉,田野.网格化管理的再思考[J].暨南学报,2017(12).

[16]叶敏.迈向网格化管理:流动社会背景下的科层制困境及其破解之道[J].南京社会科学,2018(4).

[17]何瑞文.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扰[J].苏州大学学报,2016(1).

作者:刘师常

第3篇:网格化城市管理启示

在城市建设领域,宜昌市近年来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符合科学发展、具有宜昌特色的社会管理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宜昌市财政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财政职能,整合政府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支持“一本三化”体系建设,全力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里九外七皇城四”,这是建立北京四九城的时候,对各门的叫法。

对于城市的建设管理方式,古来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四通八达。凡历史上设计良好的城市,均无死角。

对于宜昌的“网格化城市管理”设计,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几百年前的北京城。管理这个设计方案运行的机构有一个“绝无仅有”的名字: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

不仅这个机构独一无二,宜昌对于城市的管理理念,也是独一无二的。

无死角覆盖

在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监管中心里,我们看到了宜昌市城区的所有角落。

按照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这一很有科技含量的系统核心:多重人治系统。

何为多重人治系统?该设计来源于日本的“都道府县,市町村”的双重行政设计,将行政管理范围尽量切碎,按照网格化设计,使得行政区域内在管理上没有盲点。

这其实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实际非常浩大的工程。这至少意味着,无论你在宜昌市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任何情况出现,你都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找到一个网格管理员。而且全部网格管理员都拥有和主网络联网的终端系统,通过信息上报和实时网络监控,事故反应速度会提高到一个以往匪夷所思的地步。

而这,也是宜昌市网格系统设计的初衷之一。

宜昌市西陵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苏,是个经常一脸笑容的人。不知道这是否与他常年和民生打交道的关系。他表示,在网格系统建立之后,至少可以做到“人,物”两类信息全覆盖。

“在系统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小区的每一栋楼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组成,是租户还是业主,家里有几口人,都是做什么的……”他说,这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基本信息。甚至连一个网格内哪里有下水道井盖公共设施等等,都一应俱全。

那么这一套如此详尽的系统,财政在其中投入的经费是否非常巨大?张苏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在西陵区总共有541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一个网格管理员,工资每月两千出头,由市财政与区财政两级按照6:4划分支出。“其实远远低于建设一个如此密度的监控系统所要投入的经费。”他说的是实话。

而网格管理员的工作,相对于传统社区工作而言,机动性更高,反应更迅速,上报速度更快。作为“宜昌市第一批网格管理员”的王宽仁来说,大学毕业来做一个网格管理员,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还是很有意思的”。

他说,根据自己工作这几年的体会,网格管理员“是一个没有可借鉴的工作”。由于这个“头衔”只在宜昌存在,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能真正用心去探索这份工作。“工作自豪感还是很强的。”

搜集人口信息,管理社区综合信息,联动化解社会矛盾……这些看似复杂却“接地气”十足的工作,让宜昌人给这些东跑西颠的网格管理员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格格。

三种机制

在网格管理的“三种机制”中,纵向机制就是要理顺“三个中心”和社区“三个站”之间的关系,确保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原工作任务各自承接,顺利运行。主要是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部门的职能对接和信息双向反馈,确保沟通顺畅、联动共享。

所谓“横向机制”,是重点理顺街道“三个中心”之间的关系,社区“三个站”之间的关系。他表示,以社区层面威力,就是要强化“两个合作”:一是网格合作,其核心是“分片负责,分组互助”;二是“三站合作”,其核心是“三站协作、信息共享”。

说到“内部机制”,他表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将是在社区网格工作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他说,要让网格管理员扮演类似《西游记》里土地爷的角色,能随时将各类信息“精确定位,准确掌握”,基于此,他们还发明了类似“带头制”即老工作人员牵头工作制度,和类似管辖区域延伸制度的“网格合作”制度,即若干名网格管理员以及社区志愿者形成互动小组,对同一个片区几个相近的网格负责,进行联合巡查走访,轮流值班休息。

他表示,“双合作机制”是他们的一种探索,现在还在完善阶段。但在其他方面,宜昌的“网格化城市”,已经是其他城市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事实了。

全民共建

宜昌对自身未来的定位,是“现代化特大城市”。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建告诉记者,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根本内涵可以概括为“既大又强,特优特美”这八个字。围绕这八个字的目标,我们提出了“123”的财政工作要求:坚持一个宗旨,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基层群众,服务预算单位。他表示,“123”工作要求是一个深度融合的统一体,要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从城市的综合管理角度来谈,应该是一个以政府建设为导向,集合企业、甚至全民力量的建设方式。

宜昌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平表示,在财政购买服务的角度来说,其目的,也是为了贯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财政要分清应负责的领域”精神的一种实践。

他说,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财政一定要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购买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已经有其他城市以前尝试过将一些原属公立的项目交给市场运行,比如教育,医疗等,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且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但这种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购买服务,在全国尚属先列。

从介绍中了解到,宜昌市财政局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的投入力度,包括大力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基础建设和完善政府服务管理功能。

张爱平说,只要方向明确了,方式对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的城市管理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作者:谷文

第4篇:网格化管理,管理网格化、带来新变化

从市民眼中的“脏乱差”到人人展现真善美

根据花果街道党委《在社区核城中村开展“1+X+N”社会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快推进头堰社区社会管理工作进程,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满足群众生活的新需求,头堰社区从2011年开始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截至目前,成效微显。

纵观过去,走进花果街道头堰社区,映入眼帘的是街道上横七竖八停放的各种车辆,星星点点的白色垃圾随处可见,路边小摊肆意摆放,河道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社区矮小破烂的办公室毫无生机,个别办事的居民也免不了抱怨,辖区个大型企业更是各自为政,不屑于社区的管理。总之,市容脏、乱、差,人心涣散,管理欠缺是前几年头堰社区给广大居民的整体印象。然而,自2011年以来,在花果街道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头堰社区积极推行“十星级”网格管理办法, 做到“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方式,将辖区分为四个大各区,六个小网格,实现管理网格化,通过上下联动,共同解决社区的弊端问题。

自实行“十星级”网格管理以来,社区以创建一流示范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整合各方面优势创建了多个社区团体和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多项便民利民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为推进社区面貌改善、居民素质提高、居民文化生过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是依托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健康义诊志愿队、法律援助志愿队、卫生保洁志愿队、关爱儿童志愿队、低保户志愿者队伍、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志愿者队伍等组织起来开展社区义务奉献活动,根据辖区不同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有效地确保社区的和谐和稳定。社区特困党员XXX,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参加过中英边境战争,女儿XXX患肢体残疾,丧失劳动力,老伴身体欠佳,每年社区党组织志愿者们都到他帮助打扫卫生,家慰问,今年七一建党节,社区再次为他送去300元慰问金,社区考虑到XXX年事已高,能力有限,为其女儿XXX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切实解决了他家的实际困难。

二是依托辖区单位,头堰社区与辖区发动机厂、花果医院、动气三中等单位共同达成共驻共建协议,共同为头堰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而努力。今年来,头堰社区组织辖区各单位离退休人员,成立了舞蹈队、腰鼓队、书法绘画协会等多支文艺队。并积极联系发动机厂,由发动机厂提供活动场所,头堰社区提供文体器材,成立了花果街道头堰社区暨发动机厂离退休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的乓球室、棋牌室、书法室、阅览室、舞蹈室等每天定时开放,供居民娱乐使用。今年三八妇女节,头堰社区组织的两只舞蹈队积极参与区“舞动车城”大型广场舞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核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是依托卫生保洁队,一改辖区过去“脏乱差”容貌。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网格化管理实施的进程,十堰市政府给头堰社区配备了一支13人的卫生保洁监管队。在社区人性化管理下,这支队

不但每天时刻保持辖区道路的干净整洁,阻止车辆乱停乱放,及时清除乱贴乱画,同时,积极做好环境卫生健康思想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内居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提高城市长效保洁水平和创卫品位。过去随手乱丢垃圾的行为,在现在的头堰社区极为罕见。今年年初,头堰社区书记组织全体社区干部、网格员、卫生保洁员、监管员对犟河河道进行了彻底清理,为后期犟河治理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是依托社区干部和网格员队,重点开展“有难我来帮”活动。社区在每个网格党支部配备了“八大员”,同网格长、网格员共同履行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诉求、开展便民服务等职责。为更好的服务居民,社区重点开展“有难我来帮”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邻里矛盾4起,全部得到化解;收集并采纳居民意见和建议10余条,为居民提供开证明、上户口、交保险、办低保等有难我来帮事件280余件,深受社区居民好评。今年六月份,刚刚年满八旬的老人XXX正打算到社区办理80岁高龄补贴,却不知道需要哪些证件,恰好遇到我们正在网格巡查的网格员小王,小王立即将办理高龄补贴所需的相关证件都一一罗列在纸上交给老人,并主动表示愿意帮助老人办理,XXX老人乐呵呵地夸我们社区办事“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

第5篇: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体系融入网格化管理

XXXXX

多措并举将“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体系”

有效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XXXXX在“社会管理治安防控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与辖区派出所民警多措并举,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切实将此工作融入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去。全面提升有效控制、整体协作的能力水平,努力创建“五无”社区,使群众安全感提升、社会平安和谐。

一、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

1、强化社区基础建设。在社区内设置“警民互动栏”,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社区治安状况发布、治安防范建议以及举报、投诉、求助等服务。

2、网格化社区服务窗口。由派出所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副书记的同时,在每个第二级网格中设立便民服务点、法制教育宣讲站,社区网格内民警除了日常的治安巡逻,户口查询,户籍登记等工作,还要经常性地开展相应的集中服务活动。

3、充实网格内群防群治队伍。把“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作为创建平安和谐网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聘请制、定期联系制,积极在各网格内热心群众、志愿者中发展“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拓展“群防群治”队伍的覆盖面。

二、实施网格化管理连心工程:

1、管理连心。将社区民警与第三级网格长的联系协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联席例会制度、网格维稳责任制、网格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网格信息共享机制等,进一步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营造整体联动的工作氛围。

2、居民连心。积极探索实践“网格管理、群众路线”的网格工作路径,着力打造群众互动、合作协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网格群众对社区民警、网格长的熟悉率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制作了一批网格化服务七彩连心卡,悬挂张贴在各个网格区域内,并发放给辖区居民群众,方便辖区居民和网格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且能更好更全面掌握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活动情况,对片区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了如指掌。如我街道XXX社区有一个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XX,犯病时有暴力倾向,附近居民通过七彩连心卡联系上了社区民警XX,在得知这一消息后,XX主动与其进行了对接,常与其谈心,经常半夜三更还要接他的电话,换来的就是XX日益稳定的情绪,犯病次数越来越少。

3、单位连心。深入辖区各公共单位,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广泛征求对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各公共单位中,开展法制宣传等活动。同时,在辖区30余家公共

单位,每个单位建立至少一名联络员,进一步完善公共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及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等机制,积极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自防自治。

三、开展网格化管理活动:

1、谈心活动。各社区民警与三级网格长通过定期集中宣传、阵地宣传,与网格内公共单位联络员、群防群治队伍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切实营造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关心、支持“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社区网格化管理开展以来, 已组织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等为主题的谈心活动。

2、互动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定期开展“警民互动现场办公”活动,将办公室“搬到”网格中去,与社区群众、公共单位一起互动,着力解决基层的突出问题,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3、评选活动。实施网格化管理民情日记制度,积极开展领导点评、优秀评选等活动,并在年底针对网格化管理民情日记记载的服务群众、为民解难等服务事例集中进行网格化管理为民实事评选,进一步激发民警和第三级网格长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热情。

XXXXX

XXXX年X月X日

第6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单位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单位网格、居民区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为适应城市管理及发展的需要,落实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辖区驻地单位、居民提供更好的的公共服务,在市容环境卫生、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安全稳定等属地管理等社会事务上达到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特制定办事处对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驻地单位、居民小区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作如下规定:

一、居民区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

1、负责网格责任区内楼幢内外及周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对责任区内清扫保洁、卫生死角、乱张贴广告、流动摊点等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2、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常驻人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期内信息、户况信息、计生服务、履行合同等常规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3、负责网格责任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及小区内安全防范、防邪教、民事调解等工作方面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查、上报相关情况,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实。

4、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劳动就业、各类人员劳动技能培训、残疾人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民政、社会事务方面的工作及时上报掌握的相关情况、信息,配合街道相关科室及时落实好相关惠民政策。

5、负责网格责任区内各种经济、招商、统计信息,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6、遇重大活动,协助街道相关科室、部门落实好阶段性工作任务。

7、每天早晚两次到网格责任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第7篇:网格化管理

文学院宿舍网格化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建构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育人体系。保证每位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有效地履行管理服务职责,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具体实际,特制定文学院宿舍网格化管理方案。

一、工作目的

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管理服务的监督责任和工作内容,建立“任务清晰,流程规范,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网格到底”的管理服务网络。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工作思路,切实履行职责。

二、工作方针

(一)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构建公寓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落实网格化管理任务,加强学院宿舍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科学划分网格,明确工作责任,建立横纵管理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构“学院领导,部门主管,班级负责”横纵交叉管理服务的格局。

1.横向

(1)落实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主体。班主任是本班宿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班长、团支书作为直接执行人。班长团支书是班级与学院的桥梁,负责传达学院的有关精神和任务,负责本班级宿舍的管理和服务。

(2)构建以宿舍为单位的“宿舍网格”,舍长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将本舍情况汇报给班长。

2.纵向

(1)学生自治组织以学生会宿舍管理服务部为主要负责单位,它是联系学院和各宿舍重要桥梁,主要负责整个文学院宿舍日常的安全管理和服务。

(2)构建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小组网格”,一个班级为一个小组。本班宿管委员为小组主要负责人,配合学院宿管部更好的落实管理服务工作。

(二)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网络渠道,优化网格化管理科学体系。

高效畅通的安全信息网络是公寓安全的生命线,问题的提前发现可以消除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杜绝危险地发生。 1、舍长“安全日报制”,

为确保信息的高效性、及时性,学院采取班级舍长“安全日报制”,学院检查,舍长汇报相结合,优化网格化管理科学体系,舍长负责每天将本舍安全情况汇报给班长,宿舍管理服务

部汇总会上报学院。

2、学院“安全检查制”

学院通过学生自律部(纪检部)对班级汇报情况进行抽查,宿舍管理服务部对学生宿舍安全每天进行彻底检查,不留死角。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一定要彻底清除,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教育,营造氛围,深化消防安全意识

为培养学生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学院拟决定通过以下途径强化教育,营造氛围,深化消防安全意识。

1.加强对舍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且将教育培训与消防演练相结合。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实际演练掌握一定的疏散逃生技能。

2.双向强化,深入教育。以班主任、班长和团支书作为学院与班级的桥梁,每周召开一次消防安全主题班会;以“一帮一”制度为辅助手段作为学院与各个宿舍的桥梁,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3.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在公寓宣传栏、走廊内宣传安全知识;各班级积极组织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手抄报评比;学院组织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只有不断扩大和深化消防安全教育,才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宿舍,影响一个班级,安全一个学院”的目的。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学生宿舍网格化管理是适应管理服务对象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整个学院宿舍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班级要积极配合学院的工作,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相关措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在网格化管理中一定要重点解决好安全隐患的排查。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宿管部和纪检部合作共同排查安全隐患。安全问题不可儿戏,要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不断探索创新。推行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学院要学习借鉴成功事例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又要结合我院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确保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运行顺畅,富有成效。

第8篇:网格化管理

我眼里的网格化管理

国际政治经济形式风云多变,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渐强,适逢中国改革发展深水期,不稳定不和谐声音和社会矛盾有渐强和激增的风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成为化解上述风险的不二之法。

网格化管理是创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它不仅是新时期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的伟大尝试,也能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其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体制弊端进行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是转变领导方式,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推进各部门工作重心下移,人员下沉的有效探索。目的是通过差异化职责和网格化管理来促进条块融合,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从而达到村组管理、服务和自治的有效衔接。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网格管理人员,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网格”所带给我们的变化。这种变化小至日

常琐事,大到项目工程建设,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网格管理无一不精。每天,老百姓念叨最多的就是我们这些“格格”们、开展网格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伟大事业。

一、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要着眼于“四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网格化管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和有效载体,通过数字来实现准确和精细化的信息定位与处理,从而形成一条堪称完美的循环封闭式信息处理链条,确保问题高效解决。

二是组织管理到位。网格化管理不是关于人的简单排列组合,也不是单位部门间的礼尚往来,而是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行政资源的再整合再利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组织者有宏观上的布局能力,微观上的洞察协调力,从而实现科学规划和管理。

三是宣传到位。虽然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权利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参政议政积极性差,民主科学文化氛围不浓厚等诸多现象依然存在且根深蒂固。这都是

我们推行网格化管理的拦路虎。这时候我们的宣传就要跟得上,通过传统渠道和网络等现代新媒体,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唯有如此,我们在这里谈网格化管理才更有实际意义。

四是行动到位。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告诉我们,任何真知理论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网格化管理理论上再好,也要脚踏实地经得起现实的考验。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检验理论本身的正确性,更重要是可以让理论更加饱满和具有说服力。网格化管理经过多个地方的试行和运作,不仅证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让它变得日臻完善和合理。但要拿来为我们所用,还要秉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让它更加接地气儿,有人气儿。

二、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要与时俱进,开放式管理。 网格化管理的推进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我们搞网格化管理绝不是跟风要面子,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把它运用好。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共涉及七大领域和十三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日常内容,信息点多,范围广,有些问题还涉及多个领域。或许随着时间的

推移,又会不断有新的事物涌现,到那时又当如何,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能固守根本,开放运作,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网格管理工作作业面,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把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突发性灾害应急处理工作等纳入网格,以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三、网格化管理需要注重人的作用。

网格化管理工作能否做好,关键在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讲,劳动者的素质越高,工作能力就越强,单位时间内他们创造的生产价值就会越大。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样也离不开每一位网格人员的努力。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把好用人关。网格化管理工作量大、事情繁琐,尽量选取那些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加入到网格长的队伍中,尤其对那些重点网格,更是要秉承能力为上的原则,知人善任。

2、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丰富每位网格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

3、严格考核奖惩。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网格人员,要严格依照奖惩规定,进行适当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由此带动更多人员,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做好网格化管理,要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正常运行,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好的制度可以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自然也会形成形形色色这样那样的制度,不断激励和促进着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原本的工作制度或许将不再适用当下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始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推进各项制度日趋合理和完善,让网格化管理日久常新。

五、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渠道的畅通

网格化管理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来实现。这就对信息渠道的安全、快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通信网络的接入,但是,信息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由于各种原因,却存在着诸多差别,这就极易造成信息拥堵,影响信息平台和功能的发挥。所以,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从完善基建设施入手,通过和信息传输服务和运营部门探讨创新合作模式,从而打造信息传输快速通道,共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

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这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正

确领导,也需要每一位“格格”强烈的责任感,更加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兼网格长,我将不遗余力,继续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服务,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第9篇:网格化管理

安全“网格化”管理分工及职责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洋河小学安全“网格化”管理分工及职责》如下:

一、副校长室责任人:陈建成

1.组织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落实有关人员的教育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并与相关部门、干部、教师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以明晰责任追究的事由、范围,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季节性安全教育、节假日的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组织各种安全演练、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等工作。

二、政教处、大队部 责任人:夏洪奎王伟张国庆王 敏

1.加强学生进出校园的管理;要组织人员对午餐、午休、课间等时间学生外出校园情况的检查,重点是学校大门口的检查。

2.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学生严格按路队要求行走,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教育学生认真遵守交通规则。

3.抓好学生活动时间(课间活动、午餐、午休)、放学的监督,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4.督促班主任每两周召开一次安全专题教育班队会;督促班主任做好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督促班主任做好学生缺课追踪记录。(以上夏洪奎主任负责)

5.加强学生健康查体、卫生防疫等工作,严防流行病、传染病在校内发生。(周美玲主任负责)

6.组织开展各种安全应急演练。

7.加强学生集体活动及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要严格落实外出集体活动审批制度,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性活动。体育课要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做好体育课学生活动的安全监管。(以上张国庆主任负责)

8.及时利用校报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季节性安全教育、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工作。(王敏主任负责)

三、教导处责任人:冷增彬 刘汝宝 赵新民

⒈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一是充分发挥安全课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开设好安全教育课,做到教材、师资、课时“三落实”,全面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基本素质。

2.检查科学实验室危险药品的管理情况,严格落实出入登记制度。

3.强化教师上课常规管理,确保无空堂现象出现。

4.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严禁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出现。

5.定期检查教室内课桌椅的摆放,让学生养成习惯

(以上冷增彬负责)

6.加强校车管理工作,随时督查跟车教师情况、学生遵守有关规定情况、司机驾车情况、车辆车况,教育学生严禁乘坐黑车。(刘汝宝负责)

7.及时利用学校宣传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8.指导、监督班级利用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的管理。(以上赵新民负责)

四、总务处 责任人:吕希彬

1.搞好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搞好设备、设施日常检查、维修工作,做到处理及时。

2.确保校产保管和校舍安全。经常性的对校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图书室、实验室、教室等场所的安全情况和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填写检查记录表。

3.抓好消防安全。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学生集中场所疏散标志明显,疏散通道畅通。

4.保证楼梯、楼道的照明,保证栏杆、楼梯的扶手安全。

5.加强食堂的管理。经常对食堂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管,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教育,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留存好书面材料)。

6加强门卫管理,做好外来人员的“准入和登记制度”的落实,严禁闲散人员进出校园。

7搞好教师夜间值班工作。

五、电教室: 责任人:袁彬相克永

⒈定期对教室、办公室内的电教设施进行普查,特别检查接地保护是否可靠,运行是否正常,电源插座是否安全可靠等,填写检查记录表,严防漏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⒉做好电教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电教设备安全正常使用。⒊加强对违规使用电教设备行为的检查和处理。

六、级部责任人:刘文旭、周美玲、王丽芳

1.安排值班教师管理学生课间活动、上下楼梯等的安全。

2.放学后,安排人员逐一检查各班的门窗、电器是否关好。

3.负责本办公室环境卫生、公共财产的安全。

七、教学班 责任人:班主任

⒈做好本班学生的全方位内部管理工作,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卫生规范、生活规范、活动规范的教育和管理,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抓好学生午餐时间、午休时间、大课间、卫生扫除时间的纪律、秩序、安全;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求。做好学生放学的检查与管理。

2.发现未请假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及时与分管领导汇报,并认真填写“学生缺课追踪记录”。

3做好放学离校前的工作安排,关好教室门窗、电器,清除好教室卫生,妥善保管好班级财务。

4搞好放学前“一分钟前安全教育”、周末前安全教育、节假日安全教育(1530安全教育),并留存好书面材料。

5.及时处理班级内发生的应急事件和实发性问题。

八、楼层监管

一楼:王丽芳

二楼:陈建成

三楼:冷增彬

四楼:夏洪奎

主要职责:每天监管教师值班情况,保证学生楼道、楼梯秩序。

上一篇:读连城诀有感下一篇:秋冬会战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