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2023-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当我来到淞沪抗战纪念馆时,和平之钟上的这十六字率先进入我的眼帘,让我一下子思绪远扬,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烈士们。

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宝山区友谊路1号,纪念馆所在地濒江临海,曾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纪念馆是以钢材,玻璃等现代建材和花岗石建成,6米高的装饰墙上,镶嵌了巨大的《义勇军进行曲》的词谱,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走进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历史资料,一幅幅被悬挂起来的黑白照片,无不诉说着当时上海人民所受到的伤害与耻辱。整个展馆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静在过去的岁月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姚子青在宝山保卫战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1937年9月7日,日军蜂拥而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最后只剩姚子青和二十余名官兵仍在顽强抵抗,但因敌不寡众,全部壮烈殉国,姚子青年仅29岁。

“誓死守卫宝山城,与敌人决一死战”是他的决心,他以血肉筑成的长城,挡住了侵略者的践踏,粉碎了日本“三个星期打下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更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虽然他牺牲了,可他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使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登上塔顶,极目远眺,昔日满目苍痍的战场,如今已成了繁华的宝山大地,回首过往,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场景又似乎历历在目。让我们回眸历史,轻轻走进那已远去的战争,让我们聆听回音,深深地缅怀那中华名族不屈的灵魂。古往今来,多少烈士们为了中华一族而浴血奋斗,前仆后继,这才造就了今日的美好。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或许体会不了战争之苦,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如今,70年过去了,我们的中国已愈发强盛。我相信,长眠于此的烈士们也会为现在的中国而感到骄傲,我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辉煌!

这一次我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使我受益匪浅,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为中华之强盛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第2篇: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有感

一寸山河一寸血,气吞山河淞沪魂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有感

阳光和煦,鸟语花香,波涛拍岸,游客如织,这里是位于上海宝山区东北角的一座公园,因毗邻长江口,所以名为“临江公园”。笔者踏入公园不久,便看到公园深处矗立着一座古塔形状的建筑物,庄严肃穆,宛如屹立在长江边上的一根定海神针。它,就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主体建筑的纪念塔,是以钢材、玻璃等现代建材和花岗岩建成,其外观造型运用了中国古塔的建筑语言,体现了传统建筑美。这里曾经是震惊中外的“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遗址,姚子青营喋血宝山城的英勇壮举就在此地。站立在这片土地上,心情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稍做调整后,便径直走向纪念馆大门。

此时,正好遇见一批参加宝山区“四立”社会实践活动的少先队员整齐地站在“上海淞沪抗战战场旧址”纪念碑前,认真地聆听淞沪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从昔日的战场到如今的滨江新区,讲解员把宝山的过去和现在给同学们作了详细的介绍,我的思绪也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来回跳跃。

据淞沪馆工作人员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生活在曾是两次淞沪抗战主战场的宝山人民,就以满腔热情,积极倡议筹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995年,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筹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指出“筹建淞沪抗战纪念馆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

用”。1999年3月22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动工兴建,于2000年1月28日对外开放。

淞沪馆整个场馆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塔馆合一,塔高53米,共11层,1—3层为陈列区,4层以上塔体为游览区,塔顶为观光室,可远眺长江口,俯瞰宝山城。纪念馆基本陈列以“淞沪魂”为主题,一楼是以场景、多媒体等高科技为手段,与文物紧密结合为特点的《淞沪抗战史事掇英——血沃淞沪》陈列、《抗战文化系列——张明曹抗战美术作品展》以及影视播放;二楼是介绍淞沪抗战历史的《抗日战争与上海》、《侵华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展;三楼是《上海郊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图片展》。在馆体建筑外,设有“上海淞沪抗战战场旧址”纪念碑及大草坪、30米长的“淞沪魂”石刻主题墙、“淞沪军民抵抗日军侵略”大型纪念雕塑及文化广场、《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墙及水庭,以及“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陈化成纪念馆、宝山御碑、宝山孔庙大成殿、宝山古城墙遗址、宝善桥、水关等人文历史景点,形成了内外结合的陈列设施群。

不朽业绩,光烈照人

笔者随着少先队员们一同参观了整个纪念馆,不仅浏览了内容详实、图文并茂的陈列展览,也更多地通过淞沪馆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了解了淞沪战争的详细经过。

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

又称"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1月28日23时30分,未等中国政府作出答复,日军突然向天通庵路翁照垣部队发动进攻,我军被迫还击,“一〃二八”淞沪抗战正式爆发。

那一年,日军在中国南北呼应,佯动作战。当时上海民间也感到事端迭起,山雨欲来,上海军民高举义旗,抗日救国。战幕揭开后,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英勇抗敌,在闸北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初显爱国精神和英勇作战的能力,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譬如,第五团第一营二连班长潘德章,沉着地用机关枪击毙击伤进攻广东路街敌人几十人。又如,三连的班长华中兴、钟国强带领两班士兵,从宝兴路反击敌人,一直追赶敌人至四川北路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附近,震惊了日军司令部人员。最后这两班战士全部牺牲。战场上,重伤未死的伤兵,两手能动的还是拿着步枪

射击敌人这样的场面很多。这不是一时一事的拼命行为,而是蕴藏心底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3月初,淞沪守军腹背受敌,全线西撤,退守二线。3月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

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帅,四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后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第19路军调往福建"剿共"。

五年后,日军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政治次中心的上海,在上海发动了第二次淞沪战争。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

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

当时淞沪要地,形同危城,西安事变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促成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建立起来,举国一致对外,抗日御侮。

沪战之初,中国军队从虹口到杨树浦勇猛进击,在国民党最高指挥部的指导下,打了几场漂亮仗,著名的“八〃一四空战”中,痛击了日本空军,鹰击长空,舰战浦江。之后,中日双方激战江防,喋血罗店,揭开了抗登陆作战的战幕。当战局转危的时候,中国大军准备西撤之时,四行孤军的事迹,气壮山河,感动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挺进敌后,也从战略上配合了淞沪抗战。因此,淞沪会战,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集中表现,它唤起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新的觉醒。在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广大军民以他们英勇无畏的抗日行动,为中国的全面抗战奏响了一出悲壮的序曲,实现了从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的伟大转折,铸造起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

在参观过程中,笔者不时看到同学们边听讲解边做着记录,还相互间轻声进行着交流。结束之时,我便上前与几位同学聊了起来,学生们用很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他们的参观感受:“我们对展馆内的十八个小故事非常感兴趣,它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淞沪战场上普通军民的抗战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抗战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感

染并激励着我们后人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国争光。”

勿忘历史,开创未来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反映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大战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

据淞沪馆负责人介绍,开馆十三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50万人次,圆满地接待了徐匡迪、倪志福、俞正声、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省市党政领导、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伯村。观众人数每年都在20万人次以上,特别是2005年高达45万人次,居同类博物馆前列。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在展品的陈列上,注重文物、图片与场景的有机结合,合理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手段,讲解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使观众在寓教于乐中获得超时空的直观感受,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感染力。据馆内负责人介绍,建馆以来,该馆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周密筹划、统筹兼顾、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使基地的教育功能不断拓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积极开展 以“放飞理想 报效祖国”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如“入团、入队、14岁生日换戴大红领巾”等特色活动,特别是每年的纪念“八〃一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闪亮的品牌。同时,还组织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的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和演讲比赛等

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搞好阵地讲解的同时,宣教人员深入学校,走上讲台,开创“晓东哥哥讲故事”项目,走进部队,传唱《淞沪战歌》;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编辑通俗读物;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采用流动展览等扩大宣传教育受益面,使纪念馆更有效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同时,根据社教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义务讲解队伍,丰富了纪念馆社教活动的参与性、多样性,大大增强了纪念馆的社会效应。学术建设也是纪念馆工作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纪念馆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提高纪念馆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纪念馆注重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在淞沪抗战史研究方面有了较明显的突破,为将纪念馆建设成为淞沪抗战历史的文物资料收藏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而努力。目前淞沪馆已编辑了多部淞沪抗战书籍和图册,有《四个月的战争-1937年》、《淞沪魂》、《淞沪抗战遗址大观》、《口述淞沪抗战》

(一)、

(二)、

(三)、《黔军与淞沪抗战》、《湘军与淞沪抗战》、《桂军与淞沪抗战》、《川军与淞沪抗战》、《黔军与淞沪抗战》等。今年拟编辑出版《东北军与淞沪抗战》以及《宝山文物》。

经过十多年的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宝山区先进单位和优秀党支部,宣教部还先后被评为宝山区、上海市、全国巾帼文明岗。

笔者在结束参观之后,翻看了专门为观众设立的观众留言簿,其中一

位名字为赵永春的观众用铿锵有力的笔触吸引了我的注意:“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为中华之强盛而奋斗!”这就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吧!

第3篇: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有感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坚持履职尽责

——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有感

2015年10月28日下午,根据单位的安排,我参观了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参加这场保卫战的452名中国士兵奋勇杀敌,打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击毙日军200余名,掩护大部队撤退,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更向国民和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不可亡”的民族气节。

在纪念馆之前,富有历史感的“四行西墙”首先映入眼帘,墙体上布满枪眼弹点,炮击造成的大面积破损墙体被真实而完整地保留下来,尚未参观但心灵已经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走进展厅,又被悬挂的谢晋元巨幅《给妻子的家书》吸引,“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字迹清秀,饱含深情,表达了对妻子、家庭的深深歉意,更是体现了甘愿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随后,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一个个杀敌场景,一段段影像资料,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淞沪会战的历史全貌以及抗日将士反抗日军侵略的壮烈情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侵略者,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今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应该牢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是自觉铭记抗战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特别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年轻同志,更应该认真学习抗战历史,全面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巨大代价和重大意义,永远牢记革命先烈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作出的历史功绩,切实做到知史爱国,崇尚英雄。

二是深刻理解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抗日军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全面学习抗战历史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抗战精神,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等方面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

三是始终做到履职尽责。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除了物质追求,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作为一名执法干部,要自觉弘扬抗战精神,把老一辈革命者的宝贵精神传承好,把时代责任担当好,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保持坚定的工作定力。要始终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不计得失,爱岗敬业,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邮政投递人员管理办法下一篇:计划生育哪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