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个组织内部,我们必然要将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那么,如何才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汇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基层卫生院财务监管工作探析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医院财务不仅限于记账及核算,更重要的是做好财务监管工作,规范医院运行机制,并为医院的科学高效管理提供财务信息及决策依据。本文结合基层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工作特点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强化财务监管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卫生院 财务 监管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会计法》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的逐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也在逐步深入,作为单位管理的命脉,财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对其日常的财务管理加强有效监督,不仅是财务主管人员思考的问题,也是医院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公益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其财务工作同样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管。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本的医疗服务单位,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心,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与医院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医院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实施到位。在财务管理上,将财务部门的人事管理工作独立出来,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真实、有效。其表现在,一是财务人员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业务内容、工作调整以及工资等内容的统一制定和安排;二是财务人员与各科室医务部门的独立管理,有助于财务人员坚持原则,大胆工作,并能够对各医务科室的工作提出有益的合理化建议;三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可以通过对各业务科室的监督,对超出自己权限的财务问题及时向财务部门负责人汇报,以便于财务部门与医院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解决。

发挥财务监管作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实现:

一、通过财务预算来实现对医院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医院内部财务预算工作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医院全年整体工作安排的基础,为此,做好年度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工作。在医院财务预算工作方面,如何将预算工作做到科学和规范,实现对财务收支的合理安排和落实到位,不仅是财务部门需要实事求是来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主要表现在。

(一)全面分析基层医疗服务市场,科学预算医院各项收支

财务预算工作是建立在量入为出的预算原则上,为此,必须针对卫生院实际,科学的预测医疗服务市场的各项收支工作,并结合国家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政策和方针,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绩效,准确评估市场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往年收支历史,对医院财务预算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二)深入分析卫生院当前实际工作,将各项预算落实到具体的项目

预算是建立在具体的医院工作项目中的,它是对一年来医院各项工作所需资金的计划性安排,并对医院未来的全面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此,除了一些正常的开支之外,还需要对一些大的项目开支进行精心的安排,比如对资金的筹措方式进行分析计划,对资金的周转渠道进行了解,对项目预算中的其他开支项目进行预算等。全面的预算不仅要对当前的卫生院实际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也要结合医院的未来发展与决策进行预先安排。

(三)完善预算账簿工作,为财务预算工作做好科学指导

医院的内部预算工作不仅仅要体现在预算方案上,也要通过对预算经费的使用账簿来实现有效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对各类预算和经费进行归口管理后,将预算经费账簿交付给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由其主管领导在办理报账手续时必须要在预算经费账簿上进行登记和汇总,如果报销总金额超过了科室预算经费,财务部门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来拒绝报账或通过院办会议来进一步实施。账簿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各科室经费的科学使用和有效开支。

(四)加强对财务部门和职能科室之间的财务预算监督工作

财务预算工作的监督,不仅要体现出对职能科室的开支用途上,还要体现职能部门对财务部门的有效监督上,以实现预算外开支与预算内开支能够得到相互监督。

二、强化财务报销审批程序,促进各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有效监督

财务审批程序的明确和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各业务科室的遵照执行,特别是财务报销工作的审批,不仅是财务监督的敏感问题,也是实现财务透明化、确保财务有效监督的关键环节。为此,建立健全财务审批流程体系,避免一支笔所造成的权力过于集中,避免分块报批所衍生的人情关系,避免科室间矛盾等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将根据科室内的负责人签字与分管领导的审核签字,再经过院长的审批签字后方可予以财务报销。同时对于各项中大型设备器械等采购、药品采购及大额招待费等敏感费用必须经得院长委员会共同研究讨论,经单位领导人审批后方可入账。杜绝资金挤占、挪用及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等行为,避免因管理和控制的缺陷带来各种损失。

三、提高财务人员参与力度,实现财务人员全员参与监督

财务人员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监督者,对医院大的开支项目必须要深入到具体的执行中,比如对于购置大型的医疗设备,财务人员必须要进行市场行情的分析,对其经济效益和使用频率进行相应的考察,从经济的角度给予合理的建议,同时,对于购置后的运行要深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项目要进行分析,加大力度调整经营管理方案,以实现对医院财务投资的全面监督。

四、统筹财务分析,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财务部门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科室,必须在自身工作中通过财务监督工作促进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严格科学的财务分析不仅能够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还能给医院管理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比如对医院经营中的某些设施的利用价值进行全面统计,以促进医院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总之,基层卫生院监督财务工作,需要在财务活动中对财务人员、财务信息、财务制度等进行有效的调配和协作,以促进财务部门与各业务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及时交流,促进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实现目标的各种活动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杜绝实际和潜在的管理漏洞。以提升基层卫生院公益卫生管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洪梅.浅谈医院财务预算管.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3.

[2]杨志华.顾建萍等.谈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2.3.

作者简介:蔡建红(1977-),大专学历,会计师职称。

作者:蔡建红

第2篇:试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流入情况

摘 要: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经费的稳步增涨等医药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行,基层医疗机构职能发生了重要转变,其经济流入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基层医疗机构近几年来经济流入情况的基本数据进行采集,对基层医疗机构经济流入情况结构性的变化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经济情况 探讨

一、江苏省东台市基层医疗机构主要经济流入的情况

1.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补助。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东台市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覆盖中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已近5年,财政部门对基层卫生机构药差等综合补助制度已日趋成熟。根据各机构中的对人员经费等经常性收支差额结合“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原则进行核定,并按期预拨,年底或年后由财政及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考核,按照“绩效考核”的原则确定年度补助额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零药差”医疗服务,“以药养医”现象根本消失,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人口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补助经费,只要按质按量完成指定的公共卫生项目便可顺利取得相应的财政补助。基层医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专职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已达职工总数的1/3,在服务过程中,一些任务集中、工作量大时,医疗人员增援补充也已惯例化,近几年实际完成的公卫工作量已占总工作量的1/2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基本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也成为基层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主要经济流入项目之一,医防并重的业务开展模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已经形成。

3.债务化解等政策性补助。2012年对基层医疗单位中的基建设备投资等原因形成的债务进行一次性整体剥离,此次补助实质上是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历史陈账进行了补偿,切实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负担,确保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转,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运转提供了保障。

4.作为第三方付费的医保基金。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量等因素分别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总额预付、门诊账户制度、限额报销制度等结算办法给予补偿。一般诊疗费等政策性补偿制度的建立加大了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额度。实际医疗保障覆盖后,客观上减轻了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的经济流入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鲜有欠费现象发生(不考虑“三无”病人)。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业务量的稳步增涨,近几年来,在基层医疗从业人员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业务量平均增涨率仍达7%。

5.医疗风险基金及医疗责任商业保险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在经常性支出中按医疗收入的1%列支医疗风险费,建立风险基金,专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医疗责任商业保险及医疗事故、纠纷赔偿,有效转移、减少医疗责任风险负担。

6.基建、设备财务投入机制正在形成。各级财政、主管部门采取扶持、标准化建设补助、重大项目补助等形式立体式、多渠道逐步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基建及设备投入,有力保障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发展之需。

二、多渠道经济流入现状对基层医疗单位的积极影响

1.政府财政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项目补助机制的建立,医疗保障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形成,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合理补偿,彻底打破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入的单一的经济流入模式,多渠道经济流入保障机制逐步形成。

2.“一般诊疗费”等收费项目的确定,理顺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医务人员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的问题,并由医保基金承担80%,减轻患方的负担,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转变了过去着重于供方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流入渠道,并增强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3.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职能,适当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责任。实现了趋利性的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转变。

(1)切实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存问题初步解决后,一些“小马拉大车”似的大型手术、疑难重症救治、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趋利性动机已不复存在,转而开展基本医疗,解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手段、延伸医疗服务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取得合理的业务收入。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促进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财政按服务项目及工作质量进行补助,防保工作经费有了保障,工作有了积极性。只要按质按量完成指定的公共卫生项目便可顺利取得相应的财政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配备人力、物力,加强防保工作,切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专职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已达职工总数的1/3;在服务过程中,当一些任务集中、工作量大时,医疗人员增援补充也已惯例化;当前实际完成的公卫工作量已占总工作量的1/2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基本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自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开展形成了医防并重的运转现状。

(3)积极开展多样性的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惠民体检、专项检查、特种病例筛查、特定人群优抚医疗等多种形式惠民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也逐渐增多,多数任务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这部分的工作约占总工作量的10%。

三、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流入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财政补助投入仍然不足,阻碍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壮大。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死亡率的降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急速增加,医疗设施的更新、医疗环境的改善,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等投入、更新改造能力受限,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提取修购基金,而财政补偿机制尚有待完善,房屋、设备更新、补充投入机制并未形成,其更新、补充难以及时进行,一些不得不进行的投入也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业务正常的运行。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虽然基建投入逐年增加,但如果考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因素,基建投入并没有增加。近几年基建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我市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房屋破败,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

投入水平不足引发人才流失。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决定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命脉。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人才培养和人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影响,我市的基层医疗服务人才每年有超2%的成熟人才流失,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人才的引进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和制约作用。

2.医疗保障补偿结算方式对医院医疗导向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医疗保险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现象仍然存在,职工医疗保险中,个人账户的制度必然导致个人账户资金的大量积淀,浪费同时并存,相对应的却是医保统筹基金严重不足。我市统筹基金的超支风险伴随着制度的建立始终存在,实践中统筹基金超支风险的问题并没有突出显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实行了风险转嫁,采取总额预算支付方式,将超支的基金转嫁给了各级医疗单位。近三年来,我市在总额预算支付方式下,各基层医疗机构均出现了超预算额度现象,无一幸免,不足现象,严重的超出率达65%。医保基金总体平衡的表现是以医疗机构的重大损失为代价的。

3.基层医疗机构扩大业务的能力受限。编制不足,人员流失,中医药业务萎缩,转诊制度缺失等基层医疗机构扩大业务能力不足的自身原因,同时在总额预算支付的医保支付方式下,医疗机构业务的增涨,不能增加医保统筹基金的流入,但业务支出确是真实地增加,也就是说,业务增量越大,医保超预算额度越严重,收支倒挂现象越明显,在生存压力下,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背道而驰,控制业务总量。

四、针对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1.根据“合理、必需、节约”的原则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基建、设备、人员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对各基层医疗单位从地理、功能等布局上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对闲置的仪器设备进行统筹调配,避免重复浪费。对已投入的资金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价,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收入全额上缴专户、支出核定下拨、收支计划控制、集中核算与考核管理的模式。这样一来可以正确使用财政补助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二来有利于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统筹和调配;最后有利于基层医疗单位的负责人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医疗单位的管理,围绕以如何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为中心,多展思路,多出谋划策,不再为了资金的运转而去追求医院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增加患者的负担。

3.进一步完善居民基本(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结算方式。首先,本着“重监督、多补偿”的原则,加强保险基金平时的不定期监督,对于同一病种不同病情的患者区别对待,增强基金结算的灵活性、多样性。居民基本(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服务费用支出的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医疗保险费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额结算、拨付,不得无故延迟或少拨。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保险费用不予结算。

4.建立“三无”病人专项医疗求助基金。“三无”患者主要是无钱、无家属、无证件人员,许多“三无”患者是没有法定监护人和经济来源的精神病人和流浪乞讨人员。多年来,我市多家基层医疗单位本着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的精神收治了一些“三无”患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这些病人欠下的大量医疗费,也让资金并不宽裕的基层医疗单位雪上加霜。为了进一步体现基层医疗单位的公益性,应设立“三无”患者专项医疗救助基金,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理,政府财政在测算各医院往年“三无”患者欠费情况的基础上,每年注入一定基金,以用于对社会“三无”病人的救治。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增加话语权。基层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医保等制度,合理用药,自主地节约医保基金。同时提供医疗服务中准确的收入、支出构成及收支情况以及医疗服务的合理性等指标,清晰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状况,保证其医保基金请求权的合理性。通过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等详实数据,为相关部门制定医保政策提供帮助和依据,以便在医保定点协议内容、支付方式改革中,为基层医疗机构争取有利的条款,有益的支付环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成为合理医疗费用的当然承担方。

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坚信,只要紧紧围绕医改目标,在党和政府医改方针的指引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勤奋努力,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和建设一定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宗禾.推进综合改革,实施多渠道补偿.中国财经报,2010.12.16

[2] 卢惠华.浅议医改、新财务会计等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的影响.经济师,2012(3)

(作者单位:成芳,东台市第四人民医院;卢惠华,东台市东台镇海丰卫生院;何永东,东台市许河镇卫生院 江苏东台 224200)

(责编:若佳)

作者:成芳 卢惠华 何永东

第3篇:基层兽医卫生检验及监督工作探析

摘要: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对兽医工作而言至关重要,事关兽医工作各方面和各环节的质量。對我国的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基层兽医卫生;检验;监督

文献标识码:B

1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的发展与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医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目前我国兽医的科技含量在提高,相关的基础设施与兽医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兽医卫生检验工作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兽医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基层基本建立起了畜禽疾病防治体系,菌苗和疫苗被成功研制出来,并获得推广应用,有效预防了畜禽传染病的流行。有条件的基层单位还建立了兽医服务中心和兽医化验室,使得畜禽疫病的防检工作得到有效保证,促进了畜禽业的发展,有利于畜禽业实现集约化经营。

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对于百姓食品安全十分重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素许多来源于动物性食品。人们食用动物性食品,既能得到必要的营养补充,又能得到美味享受。而兽医卫生检验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所以,如何加强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基层兽医卫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由于兽医卫生检验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较差,农村基层畜禽疫情十分复杂。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日益繁荣,畜牧业产品也参与市场流通,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目前兽医卫生检验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层畜禽单位及人员缺乏法制观念。一些单位和人员以经营畜牧业产品牟取暴利为目的,做出大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之事。甚至一些不法之徒倒卖法律明文严禁出售的含有囊虫病的猪肉,造成囊虫和绦虫等病害的流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

(2)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从目前基层兽医卫生监督人员的配备及人员的素质来看,都无法满足畜牧业开展执法活动的需要。农村基层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差距更大,通常一个乡镇也仅配备2~3名兽医检疫人员,在集市的卫生检疫与管理漏洞较多。而且农村普遍采取的是分散式的畜禽屠宰和加工,这种落后方式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3)检验技术和检验方法落后。兽医卫生检验工作包括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如畜禽屠宰前后的检疫、畜禽产品及其制品的卫生检验、水产品卫生检验等。这些工作都关系到人民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而我国由于地域十分辽阔,城乡差距较大,城市具有技术先进的检疫检验技术,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检疫检验技术却十分落后,有的仅凭肉眼观察来进行检验,体温遥测设备、色谱分析仪等新设备和新技术在农村还远未普及,检验中的误诊现象经常出现。

3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的有效对策

(1)提高对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的认识。地方领导干部首先应对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提高认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后,食品产业的经营与执法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百姓对“安全肉”和“绿色食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国内外畜牧产品市场都建立了准入制,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工作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畜牧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依据我国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和地方法律法规,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对定点屠宰和兽药销售等市场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体系,依照法律法规对无证经营,有意逃避检疫等各种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效维护法律的权威。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制定了《动物防疫法》,但还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只有完善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基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工作才可依法开展。

(4)完善相关检测检验系统。修改和完善安全性卫生评价标准,确保对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资源做出科学合理评价。各级人大和政府都应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审议当中,以尽早建立起一套简便、实用、规范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为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持,让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肉、放心蛋,喝上放心奶。

(5)严格把好检验关。畜牧业检验检疫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应坚持法律原则,执法做到程序规范化,公开、公平、公正;对违法行为处罚要及时;加大畜牧业的防疫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的防疫意识和防疫知识。

总之,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和监督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完善,是保障人民入口安全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作者:丘利香

第4篇:南安市基层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我市基层卫生工作,加快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中央、省、泉州有关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和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工作部署,我市深刻把握医改有关重点问题、重点内容,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台《南安市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具体目标任务,有计划、按步骤扎实推进我市基层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落实政策措施,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

1、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一是实行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我市乡镇卫生院共有23家,根据省卫生厅要求实行三级分类管理,其中甲类卫生院4家、乙类卫生院9家、丙类卫生院10家,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二是加强人员编制及岗位管理。根据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省委编办《关于规范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配备的通知》(闽卫[2009]25号)文件要求及乡镇卫生院编制数配备标准,我市专门成立卫生事业岗位聘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岗位设臵的管理。协同编制、人事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南安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与聘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提出重新核定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和岗位设臵意见,经提交南安市委编委会研究同意,全市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增加480人,编制数达到1618人,并适当提高卫技人员高、中、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

2、建立乡镇卫生院公益性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从2010年起,我市将实行丙类卫生院和山区的乙类卫生院编制内人员工资按事业单位的标准由财政全额核拨,甲类和除山区外的乙类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和院领导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核拨,其余人员实行差额补助。二是建立卫技人员工资补助制度。按时对乡镇卫生院在岗的编制内人员按人均3600元/年(其中省财政补助40%、南安财政补助40%、其余20%由乡镇卫生院负担)的标准、退休 1

人员按退休前岗位所对应的在职卫技人员补助标准70%给予补助,着力改善乡镇卫生院人员工作生活待遇。三是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定额补助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给予经费定额补助,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

3、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2009年,我市从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本级财政配套320万元建设经费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省、泉州市219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中央补助1800万元、省补助290万元、泉州补助100万元),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09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2万元,其中业务用房建设3632万元、医疗设备847万元,其他433万元。一是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投入337万元,配套完善市医院新建综合病房大楼及产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相关设施设备并投入使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通过达标验收。中央新增投资1300万元专项补助安排的市中医院15169㎡的病房医技楼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完成10183㎡D级危房的拆除任务,投入2550万元新(改)建南侨、海都、码头、仑苍、金淘等5家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22800㎡。目前仑苍、金淘卫生院业务用房已竣工并将投入使用,南侨、码头卫生院业务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海都医院病房楼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三是加强医疗仪器设备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添臵了一批B超、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监护仪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仑苍、翔云、乐峰等3家卫生院各配臵1辆救护车,至此,全市23家乡镇卫生院已有20家配臵救护车。此外,规划今年拆除D级危房7770㎡,投资2610万元,新(改)建丰州、石井、官桥、英都、罗东、洪濑、码头等7家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22183㎡。目前,各个建设项目正按计划着手推进。

4、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一是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按照岗位设臵要求,落实省“两个500”计划下达我市的任务,通过公开招聘16名(本科2名,专升本14名)临床医学专业的专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后到乡镇卫生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通过公开招考,择优聘用了137名卫技人员充实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二是实施医疗卫生能力培训提升工程。86名卫技人员完成(专)本科继续学历教育,

安排30名新进入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到上级医院接受免费规范培训。实行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中级以上职称前必须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6个月制度。完成1120名乡村医生为期10天的规范培训任务,组织开展不具备正规学历的乡村医生进行为期2年的专业学历教育。三是实施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参与省千名医师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落实泉州市卫生局下达的12名医生的帮扶任务。组织实施6家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人员帮扶6家山区乡镇卫生院,开展传帮带活动。

(二)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一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我市以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达到100%,并逐步配套完善柳城、美林两个中心诊疗设备的配臵。规划迁建溪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因旧址环境差、业务用房不足而制约其持续发展的难题。二是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作,逐步完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推动“社区医生进家庭”办实事项目。3个中心成立14个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社区服务团队,对辖区内居民家庭实行分片管理,初步形成医患双向联系、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3种慢性病的管理。我市城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5%,65岁以上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50%。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对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考核,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

(三)找准切入点,逐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提高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一是规范新农合运作机制。制定实施《南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严格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与定点医疗机构签定《医疗服务协议》,严格控制参合人员的住院平均每日医药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比例。二是提高参合群众受益水平。适时调整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比例为80%、

市级医院为60%、市外医院为40%,住院补偿封顶线达到6万元,特殊门诊补偿病种扩大到15种。从2009年7月1日起,将农村出生的新生儿(婴儿)随母亲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受益面。三是实施重点对象减免保障制度。减免计生“二女户”、“独女户”53245人和低保对象、五老人员、重点优抚对象21100人30元的个人缴纳金额。2009年,我市参合人数1177314人,参合率94.65%。合作医疗基金总支出11855.23万元,住院补偿91675人次,其中一般住院80562人次、住院分娩11113人,次均补偿1289元,实际补偿比例33.7%。今年,我市参合人数121万人,参合率97%,比2009年有所提高。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缓解。

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全面配备和使用。按照省政府《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今年1月起,我市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内的药品,规定不再购进目录外药品,从严控制临时用药。用药目录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和福建省增补的148种,总共455种药物。二是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将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定增补药品品种纳入新农合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规定目录范围外的医药费用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三是加强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组织医务人学习和掌握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保证基本药物真正成为临床首选药物,切实发挥基本药物制度的作用。四是做好政策宣传。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普及基本用药常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逐步接受使用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

3、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内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加快实施新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09年我市完成儿童乙肝疫苗首剂补种81640人、城乡低保妇女常见病免费筛查6011人、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3985人,为58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落实2700户农村改水改厕任务。城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5%,65岁以上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50%,农村65岁以上重点人群建档率

达到2%。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医改提出201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但具体的文件和实施方案中没有明确提出各级财政具体的配套经费标准,建议省有关部门应出台正式文件,提出各级地方财政的具体配套经费标准。

二是根据省政府《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2010年内药品零差率销售扩大到全省60%的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其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经费保障机制及地方财政的补偿办法。建议省有关部门应出台具体地方财政补偿办法的配套文件。

三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内的455种药品,规定不再购进目录外药品,从严控制临时用药。根据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甲类卫生院的反映,基本用药目录无法满足其临床用药需求。建议省有关部门区别对待,适当扩大甲类卫生院基本用药目录范围。

四是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新进入乡镇卫生院临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根据文件要求,虽然我市放宽了招考条件和户籍限制,但乡镇卫生院仍然难以招收到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建议省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放宽学历要求限制,适当增加向本省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公开招聘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学历毕业生的名额,或采取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培训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

南安市卫生局

2010年3月11日

第5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工作汇报

***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

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32号)和《***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审计工作方案》的统一要求,***市卫生局与审计局专门成立债务清理工作组,负责此次工作的具体实施,此次债务清理的范围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账面上未显示的隐性长期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债务计算时间原则上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月1日至本意见印发之日形成的债务,由当地参照《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进行化解,不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计算范围。偿债资金来源有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二是中央财政安排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奖代补”资金和用于支持化解债务的专项补助资金;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的收支结余资金;四是

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后超收的资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偿债;五是通过统筹有关非税收入途径筹集资金;六是社会捐资赞助的偿债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积极筹资用于偿债。

为了确保此次债务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债务清理工作组首先组织召开了***市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及财务人员参加的债务清理工作会,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及申报截止时间,要求各单位做到不虚报、不漏报。

2011年10月12日至2011年10月31日,债务清理工作组根据各单位申报的债务情况,对***市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截至审计日尚未偿还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认定。审计工作得到了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审计工作顺利完成。经审计确认***市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截至审计日债务余额为3571792.86元,其中:基本建设方面债务2909772.10元,购买医疗设备债务662020.76元。

第6篇: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2

汾西县人民政府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汾西县位于吕粱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总面积880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个社区管委会,现有人口14.8万,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64个(其中:县直有县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站、县中医院、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新农合中心、精神病院等7个单位,乡镇卫生院8所,卫生分院6所,村级卫生所142个,民营医院1所。全县现有医务人员894人,其中国家正式财政开支人员420人,自收自支临时人员193人,乡村医生281人)。我们于2009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医改任务。

一、健全机构,建立机制,确保医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2009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县紧跟省、市医改的步伐,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9月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发改和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局和卫生局局长分别为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组”。 2011年4月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0文件后,为了改革有章可依,我县对应出台了1个《综合改革方案》和9个配套文件:(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 1

事制度改革意见》(2)《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调整意见》(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4)《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5)《乡、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6)《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7)《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

(8)《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9)《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全员聘用的工作方案》。至此,我县医改文件全部配套。(按照县编办6月30日正式核定的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没有人员分流任务,也就没有出台对应的文件)。

二、瞄准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医改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省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时序进度和2011年五项重点医改任务,我县精心组织、积极实施,稳妥推进。尤其是6月15日市医改办督导检查后,毛跟云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再动员会议。明确了“奋战五十天,保质保量完成医改任务”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倒计时工作日程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上下联动,通力协作。我们的定位是发改局是指挥员,卫生局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编办、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全力负责后勤保障,要什么给什么,需要怎干就怎干。医改工作得到了快速有效地推进。

到目前为止,我县医改工作基本完成。一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综合改革方案》和九个配套文件。二是在人员配置

方面,于2010年招聘4名执业医师和1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2011年又招聘27名事业编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齐抓共管。编办于6月30日正式核定了乡镇卫生院编制174人,我县卫生院现有职工105人,缺编69人(含卫生监督站18人)。县人社局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并经市人社局批准,绩效工资已落实。目前,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的补发工资已核发完毕。县财政局确保投入到位,年初预算时,公共卫生经费35万、绩效工资200万、基本药物差价补偿88万都足额预留,逐步核发。四是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施第一批20个试点村已规范运行,剩余行政村卫生室将于8月底全面推行。五是制定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聘用和工作人员聘用办法”方案,目前已全面完成聘任工作。六是基本药物从4月份实施以来,现已逐步完善,第一批补偿资金23.83万元已拨付,村级卫生所药品差价补助资金,省拨两元也已下拨到各乡镇卫生院,已落实到乡医手中。七是我县撤并乡镇后成立了一个“社区管委会”,辖区内1.8万人,多年来公共卫生服务严重缺位,经多方协调成立了“汾西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编7人,全面负责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八是医改办公地点暂定在卫生局,配备了必要办公设备,确定了两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九是为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我县在120个行政村聘用了120名食品药

品卫生专(兼)职监督员,每人每月补助20元,健全了卫生监督三级网络。十是根据“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要求,我县09年已实现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今年6月份分别受到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11年,计划投资65万元,规划新建13所行政村卫生室,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完成,现已启动实施。十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筹资将达到2622.8万元,人均230元,个人筹资30元,县配套314.95万元,参合人数达到11.4万人,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与此同时,县财政投资26万元,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十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15元提高到25元,九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建立台帐,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

总体来看,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已基本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明显提高,广大群众日益享受到医改实惠,社会各界对改革也普遍支持和认同。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7篇:蒲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医改督导组的要求,我县紧紧围绕五项改革任务,突出抓好县域医药卫生资源一体化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基本药物、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1、基本医疗保障

一是扩大医保覆盖面。将因有困难企业、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困难人群纳入医保范围,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2011年全县参合农民达80958人,参合率达到100%。二是提高补偿标准。在下调各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的同时,提高筹资标准、住院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参合农民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统筹报销比例提高5%,将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是农民纯收入的近10倍。三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城乡医疗救助的最高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低保人群提高到20000万元。实施补助医疗报销制度,县财政每年列支45万元,对参合后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仍难以解决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2、国家基本基本药物制度

从2010年10月起,在全县9家乡镇卫生院、6家卫生服务站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平均使用基本药物228种,补充药物98种;药品全部由定点配送企业临汾市药材公司配送,配送药物全部为中标品种。县域内所有村级卫生室从7月1日起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药品由乡镇卫生院负责配送。目前在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补偿办法尚未正式出台前,对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暂按药品销售额30%予以补偿,共落实基本药物补偿79.7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偿56.8万元,中央以奖代补资金22.9万元),据统计截止6月份基层医疗机构共购进药品373.46万元,共支付货款320.12万元,货款及时支付率达到86%以上。补偿药品全县实行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限价,统一招标配送,统一零差率销售,统一报销比例,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同药同质同价,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3、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础上,投资1200万元新建县中医院即将开工建设,投资508万元新建66所村级卫生室已开始实施,提升医疗机构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目前县人民医院经市专家组评审达到二乙标准,今年将争取达到二甲标准;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全部达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县级乙等标准;9所乡镇卫生院也全部经过市卫生局达标验收,达标率达到100%;99所村级卫生室五化建设达标率在95%以上,今年年底以前将全部达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蒲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落实配套措施,充实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县疾控中心和县妇幼保健站负责项目的督导和业务指导。并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考核工作。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管理、分类核算成本、确定单项服务定额、严格绩效考评、采取先预拔、后结算的办法兑现补助,确保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我县实际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今年,我们新增服务项目十三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标准。截止目前,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万余份,占任务的75%,完成电子档案3万余份;对969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为1646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服叶酸;及时兑现了村卫生室人员每人每月40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

5、公立医院改革

草拟了《蒲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县医院于于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ICU、骨科病区。对单纯阑尾炎、剖宫产术、腹股沟疝术、锁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包皮环切术、四肢骨折内置物取出术、单位胎顺产接生等8种常见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病例达80%以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于7月底前全面铺开。

二、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即将出台的《蒲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坚持总量、比例、结构“三不突破”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提前离岗等方法,压缩管理和工勤岗位,给予落聘和提前离岗人员较为合理的待遇保障,实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实行卫生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院长的监督和考核。任期一般为3年。新进人员要统一招考,3年一聘。期满考核不合格的,重新选聘。

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各单位按照卫生资源配置核准岗位设置分类及任职条件,确定具体岗位,经审核后确定编制。在核定编制范围内,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85%。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院长聘任制、管理人员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工勤人员合同制、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所有具有竞聘资格的人员,由县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在编人员由原来的差补人员变为全额事业人员。

符合分流安置政策范围的人员按《蒲县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妥善安置。

2、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 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县卫生局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县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和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并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实行绩效工资。

三、扎实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体制一体化改革

1、优化配置县域卫生资源。一是优化整合,合理定位。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布局结构,合理确定了辖区内2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9所乡镇卫生院、6所卫生服务站、99个村卫生室以及23个民营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分工明确、方便群众就医的卫生服务网络。县医院作为县级综合性龙头医院,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并承担着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侧重发展西医优势学科,着重提高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侧重发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特色优势学科,着重提高慢性病、常见病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做强做精做特的目标。二是对口帮扶,规范管理。在卫生局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下,4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以对口帮扶方式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四统一”管理。统一管理规范,对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指导,对乡镇卫生院开展的临床医疗、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业务进行了统一的指导;统一工作考核,建立健全了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制度,特别加强了对医疗质量监控、院内感染监控、预防保健等工作的管理与督查;统一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业务培训,统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县卫生局设了乡镇卫生院会计结算股,对财务、账户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实行报账制度,规范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是狠抓软件,健全制度。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单位定期下派卫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服务制度,健全卫技人员县乡柔性流动制度,使单位人变为了行业人,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链;根据两家县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优势与功能定位和原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体系相结合,统筹协调、定向帮扶,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技术链;逐步建立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网络视频教育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以及新农合即时结报等系统。目前,我县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正常运转,随后将依托现有信息平台,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链。同时,逐步落实病人首诊、双向转诊和逐级医疗制度,实行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和会诊制度,确保患者从就诊、诊疗、住院、康复都能得到不间断服务,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链。积极引导患者“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保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有效衔接。

2、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逐步推进。一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工资全部由卫生局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进的用人机制。根据即将出台的《蒲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根据即将出台的《蒲县基层医疗机构补偿办法》,对政府举办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管理,并对其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补贴性政策亏损和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给予保障。目前,已对实行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机构兑现了药品进价30%的补助。三是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乡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领导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指导下,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产等“五统一”管理。四是核定医疗机构编制。根据省编办(2011)8号文件精神,在编制范围内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种类型,合理设置岗位,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80%。申报核编基层医疗机构编制140名。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五个到位

1、思想认识到位。省、市医改工作会议召开及考察子长县医改工作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卫生、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把思想迅速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参与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切实落实深化医改的各项举措,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加快“再造一个新蒲县的目标”服务。

2、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人事、卫生、发改、财政、审计等成员单位组成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承担全县医改日常工作。健全了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医改工作启动实施后,县政府及时召开了动员会议,对全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多次亲临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切实了解工作动态,掌握医改难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深入研究讨论,及时协调解决,确保了全县医改工作有序推进。县医改办定期召开医改成员单位座谈会,听取工作建议,研究制定医改措施,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3、政策支撑到位。为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医改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山西省关于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多方征集意见,县政府出台了《蒲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蒲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先后草拟了《蒲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蒲县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蒲县行政村卫生室改革方案》、《蒲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蒲县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方案》、《蒲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蒲县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蒲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蒲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等八个配套文件讨论稿,已经医改领导组讨论两次,基本定稿,细化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为医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4、督促检查到位。为切实摸清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数据,县上组成专门工作组,深入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全面调研,特别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财务收支、债务等方面开展详细调研,对主要指标数据进行了认真测算和核对,为搞好医改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翔实资料。同时,县上领导非常重视对医改工作的检查督促,多次亲自带队或安排县医改办组成督查组,对全县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和医改各项任务进展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过程坚持跟踪督办,确保了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

5、宣传引导到位。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涉及到多方利益的调整,为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县上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支持医改工作,引导老百姓对医改成效作出合理预期。同时,县上主要领导利用东岳文化旅游节大力宣传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要求全县要大力宣传医改的进展情况和成效,让社会各界了解我们推动医改所做的努力,为深化医改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卫生局也在全系统层层召开会议,采取多种方式,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和县上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精神,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和相关政策,让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疗工作者掌握政策、理解政策、自觉执行政策。

五、存在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医改工作探讨,发现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改政策性方案、配套文件未能及时正式出台,影响到了医改进度;二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药物定点配送单位只是一家,部分药物虽然在省统一招标价之内,但仍比其他药材公司价格偏高,致使患者不能接受;三是由于县域人口少,部分乡镇人口偏低,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乡镇人口编制标准编制,达不到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标准,不能满足乡镇卫生院人员需求,影响着乡镇卫生院的正常工作和发展。

六、时间安排:

1、7月20日前正式出台我县医改方案及配套文件。

2、7月底前全县所有村卫生室依托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3、7月20日前县级医疗机构出台医改方案及配套文件,7月30日前开始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开展各项医改工作。

4、7月30日前完成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重新聘任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并分流末聘人员。

5、8月份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开始实施绩效工资。

6、8月15日前,各级医疗机构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基本药物、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等综合改革方面实现突破。建立医改长效发展机制,保障全县医改各项工作的全面有序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县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我们一定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开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新路子。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

二0一一年七月

第8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我院根据卫生局印发《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要求,立即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二、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欠完善;对医护人员培训缺少系统的计划和相关记录。

整改措施:完善充实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添加装修机房、增加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升级情况的说明,充实各项系统建设的内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机房、网络、人员、视频会议、卫生室监控等制度);制定对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好相关记录。

(二)中心机房建设简陋且未独立,服务器老旧,各类设

备无标记。

整改措施:建设完善中心机房,进一步对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与上级卫生平台对接,同时做好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异地存储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整理标示,对网线的走向进行标记。

(三)门诊医生站未对调用的健康档案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采用登记簿的方式记录之后再与公共卫生服务站进行交接,由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工作,临床科室对于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尚未真正开展。

整改措施:维护完善门诊医疗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由临床科室人员完成维护,使业务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紧密联系起来。

(四)无专用视频会议室

整改措施:我院正在进行门诊病房楼的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建立专门的会议室。

(五)部分村卫生室监控掉线;部分卫生室操作员收费时一般只用默认的医生姓名,未根据开具处方的乡村医生姓名进行选择

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卫生室操作员的培训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系统操作要求,统一收费医生姓名与处方医生姓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目标

通过此次检查,我院认识到了问题和不足,我院将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我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和水平,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镇卫生院 2013年5月13日

第9篇:卫生局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汇报

2010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卫生局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活动为抓手,以加强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为突破口,找准差距、理清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根据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要求,现将一年来局党委在基层党建专项工作、阵地建设、基础性工作及党员发挥作用等方面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深入推进。

活动开展以来,卫生系统各个党支部认真积极地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学习和争创活动。一是按照中央、市委、区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充分展现卫生系统广大党员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带头参与世博先锋行动的风貌与热情,广泛宣传卫生系统党员立足岗位,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感人事迹,局党委开展了“服务世博,奉献世博,感动你我,真情故事”征文活动,共收集征文80篇;二是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以更严谨的态度、更扎实的工作、更昂扬的斗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区委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

- 1 -

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医改,加快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近期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医改各项任务,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突出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水平,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各党支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卫生系统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在加强职工思想工作方面,积极探索“思想工作责任区”(党员责任区)这一创新思考与实践。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为内容,充分尊重职工,紧紧依靠职工,认真倾听职工呼声,主动关心职工疾苦,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思想工作责任区探索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思想工作的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工作效果,从而使卫生系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扎实地开展起来,使思想工作的理论思考、实践能力、实际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各单位责任区工作的探索,积极主动的与行政、工会、团组织进行沟通,包括科室中层,包括非中共党员的科室中层等,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发挥各自思想工作的优势,使思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9月,卫生系统召开了“以职工思想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支部书记总结交流会。会上,11家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作了交

流,其他单位作例了书面交流,并整理出版了《**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交流汇编》。

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局党群工作科每年对基层单位的生活困难党员作一次详细的摸底调查,调查范围包括85周岁以上党员、党员本人患大病、党员家属患大病、党员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建立了卫生局生活困难党员台帐,指定所在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为生活困难党员的结对帮困负责人,局党政班子领导在春节期间和“七一”前分别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各基层单位党政领导也分别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党内关爱基金主要来自区委组织下拨的专项经费和卫生局党费,不足部分由局行政经费补充。

(二)“两新”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

在区社会工作党委和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卫生局党委于2007年底成立了民营医院联合党支部,并于2009年初成立了医院党总支和上海博大医院党支部。对民营医疗机构中的党员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建立了流动党员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加强流动党员的日常学习和教育,主动关心两新组织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两新组织的流动党员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今年,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两新组织的党员参加了创先争优活动,局党群工作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民营医院党总支认真组织党员开展创争活动,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基础性工作落实情况:

1、卫生局党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

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各基层党组织严格把好发展党员的时间关、程序关和材料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按时、按质完成全年的发展党员工作。

2、党支部定期向局党委缴纳党费。党费的管理严格执行会计结算办法,由党委副书记分管,由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专用帐户、专册登记。党费一般用于订阅党员的学习教育材料和党内结对帮困等。

3、局党委对基层党组织的“三册一证”的管理、使用和登记情况认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各单位的党支部工作手册都登记的比较规范,党员活动、党支部会议、各种座谈会等记录齐全。党员活动证使用也比较规范。

(四)在职党员社区发挥作用情况:

一是召开局党政班子专题会议,传达区委组织部的文件精神,并研究布置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的工作。二是召开了卫生系统直属单位党(总)支部书记会议,传达了区委组织部的文件精神和卫生局党政班子会议的情况,要求各基层单位组织本单位的在职党员主动向居住地的居民区党组织报到,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公开自己的服务技能,积极参加居民区党组织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三是卫生系统广大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到自己所居住的居民区党组织报到。四是各位党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色,为社区里的居民作义务医疗咨询,向他们传授健康保健知识,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党员的作用。

(五)党组织建设情况

严格落实党支部每年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情况和党的建设

情况制度,接受党员评议,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六)认真完成党员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工作。

自今年以来,党组织信息化管理采用党员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之前导入的数据信息变化较大,卫生系统认真组织各直属单位信息员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信息维护工作,同时,作为一项经常化工作来抓,及时更新各项信息。

二、卫生局党建工作的亮点与特色

局党委抓住时代发展脉搏,结合卫生工作实际,找准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改进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全区卫生单位党建工作既整体推进,又有以下二大亮点与特色:

(一)以观念的创新来谋划全区卫生党建工作新思路

过去,我们不少卫生单位党组织书记习惯于把党建工作的开展仅仅局限于党内和党员之中,没有把它与全区中心工作和卫生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做党建工作的视野不宽,办法不多,点子不新,使党建工作服务“第一要务”形成两张皮。因此,局党委经过调研,转变了抓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的观念和思路,认为要使卫生单位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勇于突破陈规,跳出传统,对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制度进行扬弃。因此,2010年局党委重新谋划了卫生单位党建工作新思路,即: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突出两个重点抓管理(即党员党性修养、管理以人为本),强化三大建设抓队伍(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四个结合抓发

展(把党员干部是否满意与党建工作实际绩效结合起来,把完成区卫生工作目标考核任务与全区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结合起来,把保持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起来,把严肃认真的党建工作与轻松活泼、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以制度的创新来强化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的实效

今年以来,局党委十分注重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用制度创新推动了卫生单位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通过制定卫生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建立卫生单位党政领导“双述职”制度,改变了过去党建工作“逢会说重要,考核评议看不到”的现象,把对党建工作的考核评议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纳入工作目标考评的内容和范畴,与行政工作目标任务同时考核、一样结硬帐。我们依靠制度创新,建立和落实了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全区卫生单位党建工作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我局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问题

(一)少数卫生单位党组织书记,对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没有处理好医疗卫生单位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关系,顾此失彼,使全区卫生单位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研究不深,创新不够,如对党员比较普遍、尤其是党员占干部职工绝大多数的单位或医院科室,如何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得不够。过去卫生单位或医院科室党员少,党员的先进性表现突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效果

显著。现在党员多了,普遍了,有的党员就不以为然了,把自己看成一般普通群众,当工作矛盾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或在处理集体、个人关系时,少数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不突出,甚至有落后思想和落后表现,有的甚至还不如一般职工有觉悟。同时我对新时期发挥党员、尤其是知识分子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体现党组织先进性的活动载体研究不够、创新不多。

(三)对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和发展高级知识分子入党的工作研究不深,抓得不紧,做的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卫生局党委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卫生单位抓党建工作的长效责任机制,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党建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局党委的工作覆盖面,促进卫生单位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使我局党建工作实现“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得到促进、基层党员群众满意”的目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