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殊性, 我们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 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国力、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宇宙观、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 增强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 从而养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和发展意识。

那么, 我们在具体教学中, 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把握地理教学中的政治导向教育

根据教材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导向教育, 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 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因此, 我们地理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机和场合, 向学生灌输正面知识, 增强他们的政治辨别力,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 在讲授美国一节“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这段内容时, 向学生强调白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享受的特权和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 然后再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和看黑人居住区的失业者的图片。这说明一贯标榜“自由”、“平等”、“人权”的美国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而美国却打着“人权”的招牌对中国进行多次恶意诬蔑, 从而剥下了美国虚伪的漂亮外衣, 使学生明辨是非。

2 强化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它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 也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 克服自卑感, 增强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疆域”一节时, 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 然后通过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时, 则重点强调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和新疆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3 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辨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的危机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以日渐发达和强盛的新中国作为北京去正确评价出现的诸多问题, 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彻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国情教育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又紧密结合了科学发展观教育。例如:在讲授“中国的人口”时, 教育学生, 使他们知道我国人口13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失衡等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的衣、食、住、行、升学、就业会非常困难。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 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4 注重地理教学中的乡情教育

爱不爱自己的家乡, 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情操程度, 热爱家乡与报效祖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 可以结合本地开放开发、建设规划情况, 揭示本地在地区或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强调本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文化优势, 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从而激发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贡献的热情, 同时增强其爱国情操。

5 突出地理教学中的人地关系教育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世界, 要可持续发展, 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因此, 在教学中应经常联系这方面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例如在教授“环境的保护”一节时, 就以我们看得见的有关厂矿的建造在城市近郊与相关河流的上游, 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是否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向有关部门写出加强环境保护的专题报告等。还使学生明白人类发展到今天, 人口的巨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 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从而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内容极为丰富, 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不断总结经验。

上一篇: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肾脏超声显像变化及其意义下一篇: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事故处理与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