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复习课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理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学数学。与传统的数学复习课相比较,问题导引式复习课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其教学设计和方法也能展现教师的专业性,对于问题所表现的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从而产生深度记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熟练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实践与反思

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匹配,在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下,逐步开始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了解小学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诱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小组互助、合作交流中解决数学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教与学有效同步的目的。本文将就小学数学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在实践中的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1.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实践

(1)教师教学设计的引导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教案时,预留相应知识点的问题及延伸知识,提前将教案发给学生进行预习。一方面通过对下一知识点的预习,让学生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预留的问题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经过思考后,若能将问题解决,则证明他对该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轻松的就能掌握该知识点;若学生无法解决该问题,在老师讲解前可先进行小组讨论,明白学生的疑惑点,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瓶颈。

(2)数学自主学习小组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小组是非常重要的。当教师教授了新的知识点后,应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就这一知识点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这样互帮互学的方法,有效地将学生自己学习的成果变成小组学习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好问题引导,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在交流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在诉说和倾听的过程中,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3)学生积极提出疑问

在问题引导式复习课中,教师的问题引导是一部分,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则是另一部分了。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才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发言说明通过这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也要及时提出来,以便教师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熟练掌握并使用该知识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解题思路。

(4)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在学生的学习中会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学生的奇思妙想应通过成果展示相互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后,在课后的作业或者实际生活中有所运用,这都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由学生来解答其他学生的问题,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实践的反思

(1)明确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中,问题引导式复习课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本以及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不断的解决问题。前提是教师先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学生熟练掌握此解决方法后,教师应针对此解决方法延伸更多的问题,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

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本质是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中自我实践、自主探究。要让学生全程参与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过程,真正体会到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重要性,牢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式复习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等量转换的过程,突显了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本质,也轻松全面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达到了教师教学的目标。

(2)正视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数学的解题思维本身就是发散的,一个知识点可以解决很多不同的问题,同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式复习课,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点时,应在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一个知识点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时有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引导式复习课时必须正视其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方法有画图法、方程式、假设法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和问题引导式复习课设计,培养学生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运用学到的知识点。

3.结束语

小学数学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积极使用问题引导式复习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使用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问题引导式复习课的本质和多样化,让教学任务圆满有效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桂玲,曾继耘.小学数学问题导引式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理論与实践,2019.39(05):58-60

作者:魏满平

第2篇: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反思探索

摘 要: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逐渐加大了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生物教育。相关的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教学观念,以及教育方式上的改变。积极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本文就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反思探索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高考驱动;高中生物;针对性复习;独立思考能力;反思探索

在高中阶段进行的生物复习课,实际上就是以学生的记忆规律为依据,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的提高的巩固学生的对于生物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物的学习能力。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生物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考的环境下,一定要始终坚持以高考命题为依据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物符合和教学活动。

一、生物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能够建设一个更为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生物复习效果。只有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到生物复习课的特点和特性,才能够为提升生物复习课堂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提供保障。生物课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课的本质特征是重复性

所谓的复习,实际上就是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的一个过程,同时,还能够对以往的学习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在进行生物课程的复习过程中,实际上的复习内容都是学生以前所学习过程的基础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是,也会导致学生不感兴趣。这样的现象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这也更是进行生物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和特点[1]。

(二)全面系统性

进行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系统性。在进行生物的复习过程中,要对之前学习的全部知识点进行二次整理。在进行二次梳理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道德知识点以及信息量,是远远高于第一次学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还要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基础,对前后的知识进行衔接。然后能够对学生进行讲解。也正是这一点,导致生物的复习过程中具有系统性这一突出特点。

在进行复习课的过程中,是不同于之前的学习课的,复习课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二次梳理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身学习方法的提升,进而能够达到提升自身整体素养的目的。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到这一问题,从而能够加大对于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视程度,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育工作。同时,提升自身的生物学习方法,也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最后一个高要求。基于此,教师以及学生更是要积极努力为提升生物学习方法不断努力。

二、高考驱动下高中复习课程教学的整体模式

(一)面面俱到,全面扫盲

教师在实际的复习课程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所有知识点全面扫盲的重视程度,因为,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课,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所以,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疑惑,教师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解决。实际上,每一年的高考生物题,都具有不可预见的特性。因此,在进行生物复习课的过程中,更是要加强对于知识的全面复习力度[2]。

例如:在进行双缩脲试剂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对学生进行有关题目方面的讲解,另外一方面,也要告诉学生有关双缩脲试剂不能够对蛋白质的活性进行检测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始终坚持面面俱到的教學复习理念。能够利用一个题目的讲解,向学生进行横向的知识点延伸讲解。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复习的实际效果,也能够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记忆程度。

(二)根据知识考频制定复习计划,复习要有侧重点

在进行高中的生物复习课程之中,不同章节之间的开始次数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复习流程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掌握到实际高中中出现的试题频率,从而能够对学生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活动。达到精准复习的目标。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热门的考点,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精细讲解,精准复习模式。对于一些考试中不常常出现的考点,教师可以一带而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节约出更多的时间,放在更重要的知识上。

(三)巧用高考真题实练,生物复习的效率要提高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是其主要的特点。所以,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做到高效复习,不断的提升实际的复习效率。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复习模式,就是进行真题演练。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是,虽然题海战术对于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学生能够掌握并且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也是极其关键的。所以,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端正自身的复习观点,加强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视程度。

(四)授人以渔,提升学生实践和独立思考能力

进行高中生物复习的主要目的,就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实践以及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2017到2019年的全国卷宗,可以知道,在全国卷的生物部分,基本的题型都是实验探究加遗传推导加其他形式。但是,每一年实验的举例都是有变化的,只有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才能够解决千变万化的题型。这一点,才是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关键点[3]。

三、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既要因人制宜,更要统筹兼顾

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复习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去,要去教师能够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能够在实际的生物知识讲解过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但是,因为生物教学,以及生物复习都是按照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做不到一对一进行指导和教学的。所以,生物教师在生物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做到统筹兼顾。特别是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复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行错题的归纳和整理。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也要将一些学生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当做典型例题来进行讲解[4]。

例如:在进行试卷讲解的前十分钟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一些小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然后在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留出来交给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在课程开始之后的30分钟之中,教会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和讲解。最后,再留出来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跟其他学科一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生物学科之中的每一种理论和生物现象,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然而,进行生物学习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生活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所以,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以及复习过程中,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举措。在实际的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力度。能够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生动的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在生物的复习环节之中,加大这一方法的使用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生物复习效果的提升。

(三)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侧重点

在进行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过程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关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薄弱部分。所以,相关的生物教师就一定要能够提前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是哪里。并且能够加以重视,采取更加科学合理又高效的手段为学生解决。这一点,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能够在实际的复习课程之中,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主要的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之中。对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点就不必在下功夫了。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和掌控[5]。

(四)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之中,注重对于知识点以及信息量的積累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突出特点。但是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掉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理论分析能力以及辨识真伪能力的练习过程中,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力度。完全可以利用大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在思维,以及工作之中有着足够高的默契。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将自身正常水平发挥出来提供有力的保障。高考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压力,在环节学生的压力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找对方式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缓解一定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虽然,在教育教学不断的发展进程之中,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以及社会之中,进行人才优劣的衡量标准依旧是成绩。所以,在实际的复习课程之中,教师们更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始终坚持自身的信念,不断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学生,并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努力。

(五)依托作答数据,对学生掌握情况查缺补漏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最后一轮的复习,和高考是最接近的。这一复习过程中,学生做的都是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但是,每一个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不一样,也会存在着一定成偏差。所以,在实际的考点复习上也有着不一样的着重点。人教版和山东版都是各有千秋。人教版则更加注重对于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因此,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够以学生的作答数据为依据,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考驱动下,对高中生物的教学以及复习展开分析和探索,目的就是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的复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生物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上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能够采取更加适合并且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以及生物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妮.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思路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2):150-150.

[2]唐勇武.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思路探寻[J].考试周刊,2019,(89):146-147.

[3]薛玉梅.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思路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71.

[4]王艳芳.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复习课学习效率[J].东西南北:教育,2019(5):400-400.

[5]孟现兵.高中生物学复习课的微课设计和应用探究[J].情感读本,2020,No.419(11):106-106.

[6]李林林.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文理导航,2020(11):74-74.

作者:陶应礼

第3篇:整体建构 问题引领: 一节初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针对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点多,学生系统掌握和综合运用知识比较困难的情况,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科学的理论和具体案例,论证了该方法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过程中,发挥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知识建构;思维导图;可视化;教学设计

初三一轮复习内容包括四大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点多,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教学一线教师都在积极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交流。

1教学设计思想

1.1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2011版)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1.2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當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设计与实施

2.1教材分析

初三数学一轮几何复习主要特点是,知识点较多且较分散,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题。初中教材中共有12章的几何内容,这些章节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图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作为图形的基本元素联系非常紧密,充分认识理解图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研究几何图形的核心。

2.2学情分析

学生面对多而分散的几何知识点,一个个知识点复习完之后,面对几何综合题的解决学生依然是无从下手,初三数学一轮复习完成之后,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并没有显著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那么学会如何建立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是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2.3教学目标

(1)梳理巩固所学的几何概念、性质、定理等基本知识;(2)会作图、识图,并能说出五个基本作图的作图依据;(3)通过基本作图让学生分析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能力。

2.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建证明角等的知识体系,系统地认识证明角等的方法。

难点: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由简单图形添加辅助线构建复杂图形。

2.5教学准备

准备好圆规、直尺、几何画板、多媒体设备。

2.6教学过程及实施

2.6.1环节一:回顾梳理

问题1:初中数学教材中共有哪些章节,请列举出来,这些章节都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什么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顾教材单元内容的同时教师用思维导图整理,如图1。

学生回顾几何部分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图形,教师用知识结构图展现出来,如图2。

老师:共有12章节的内容。通过回顾各章节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图形,用知识结构图建立几何图形的联系,分析提炼出研究几何问题的本质就是研究图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初中教材中几何章节,分析出几何知识图形研究的基本元素是边和角,清楚边、角之间的关系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

2.6.2环节二:整体构建证明角等的知识方法体系

问题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有哪些方法,并说明作图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同学们积极的思考,调动大脑中储存的几何知识,大胆的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角等的图形结构,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构图中体会几何辅助线的做法。

学生呈现出的成果,总结如下:

方法1: 依据SSS构造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尺规作图)。

方法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方法3:构造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边对等角构造)。

方法4: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构建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构造中垂线基本图形利用性质的边等再到角等。

方法5:圆中有关角等的性质。

①同(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②同(等)弧所对圆心角相等。

③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方法6: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性质推角等。

方法7:构造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利用其性质得角等。

方法8:构造相似三角形推角等。

还有轴对称、旋转、平移、位似等图形的变换呈现出全等形,提供构造角等的图形结构,不再列举。

2.6.3环节三:反思回顾

问题3: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就是构造角等的图形,说出角等的依据就是推理证明角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方法。组织学生针对所有学过证明角等方法,回顾学过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学会构造证明角等的图形结构,解决综合题中做辅助线的难点。

2.6.4环节四:实践应用

例题:请确定满足条件的点P位置,要求尺规作图题。

如图3,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A,B是L2上两点,点P是直线L1上的点,且∠APB=30°, 请在图中作出符合条件的点P。

需要解決的问题:∠APB=30°的顶点不确定,如何保证:点P是直线L1上的点,且∠APB=30°将问题分成子问题链:如图4。

子问题1:顶点不定,但是角两边所在的射线上分别有一点已知,什么图形结构中存在这样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呢?

子问题2:圆中的角具有这样的数量关系,那么是圆心角还是圆周角呢。

子问题3:如何构造30°,尺规作图中能很好构造的角是60°。

子问题4:构造什么图形可得60°。

具体作法:如图5。

(1)以AB为边在L2上方作等边△ABC。

(2)以C 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C,交直线L1于P1,P2两点。

则P1、P2就是所作出的符合条件的点P。

该作图的依据是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搭建问题链,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6.5环节五:布置作业

作业:用思维导图整理构造角等的方法。

要求:①每一种方法都配相应的几何图形;②写出每一种方法构图和推理论证的依据。

3教学反思

本节课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数学的兴趣很高。在教师的整体建构、问题引领下,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笔者自己有一点思考,与广大教师同仁商讨交流。

3.1寻求核心问题 统领唤醒知识

数学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复习,弄清知识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在备课时,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通过构建知识系统分析出研究几何图形的核心内容,以及知识背后渗透的思想方法。这样,有助于教师寻找核心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核心问题,唤醒知识储备,在核心问题的统领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在课堂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寻找能提供角等的图形结构、图形变换,思考每一种构造角等方法的合理性,论证过程利用有关性质和定理,能够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关联关系。

3.2设置开放型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

“如何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在初三复习阶段是一个很开放型的问题,可以是尺规作图,也可以不用尺规作图,每一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运用初中三年所学过的几何知识,构造角等的几何图形结构,然后运用性质定理论证构图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基础不够扎实的能够想出4到5种方法,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想出十几种方法,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需求的学生。

3.3搭建问题链 引导学生思考

几何综合题一般思维链较长,学生建立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不容易,通过搭建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画出图形并说出作图依据”这个问题让每一个同学需要做一个系统深入的思考,论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不断地回顾并灵活运用已学的几何性质和定理,构建了知识体系,掌握解答综合几何题目的问题分析方法,条件与问题关联方法,以及辅助线应用方法等,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成功做到了整体建构、问题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出了知识方法体系,在班级展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4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在初二初学时,仅要求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尺规作图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初三一轮复习时,与初二相比,教学目标及承载的教育价值有很大的不同,站位更高。针对同一个问题,初三学生能够综合所学的几何知识探索出更多直接或间接构造(证明)角等的方法,能够站在较高的水平层次去认识初中几何知识的体系,用新的视角认识边角作为几何学中基本元素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学习体验建构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钱德春.关于“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5);16-17.

作者:金成豪 刘云

第4篇: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系老师为数学复习课辛勤劳累,有时候得不到应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涉及“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数学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第5篇: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王爱萍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中考动态研究与分析

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在命题时,一定会努力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背景和相同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在复习课中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自己吧知识“悟”出来,自己“学”出来,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二、注重教材的挖掘与重新整合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我们的复习课教学应以课本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班的数学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整个初中所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选用

传统的复习课主要以知识梳理、范例讲解、模范练习、反馈矫正、归纳小结几个环节为主,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新信息的刺激,思维难以兴奋,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疲于理解与消化,机械的进行模仿,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逐渐减弱,降低了复习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取消了学生的探究过程,牺牲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导致优生高分低能,学困生学习更加困难。面对新教材的复习教学,我们应采用“以点带面”辐射式教学方法,将知识梳理与题目训练有机的结合,用典型题目的讲解与强化训练巩固基础知识与考点,从而加大训练的信息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纵横联系,类比归纳,帮助学生对复习内容再发现、再认识、再应用,从而使复习内容细化、网化。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复习课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要让学生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解答范例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重要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规律,概括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所解答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注重学生心理了解和疏导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宣泄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不良情绪的积累,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越是临近中考,越是频频出现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这些大多数都是因考前心理问题造成的,他们只要提到上学就浑身不自在,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肚子疼、惊恐不安等症状,只要不去上学,上述症状也就随之消失,而且玩得很开心。有些学生则是越临近中考成绩越来越差,整天头脑昏昏沉沉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不着觉、内心痛苦难耐、焦躁不安。要想在中考中让学生有正常的发挥,必须在考前对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疏通他们心中的症结,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摆正学习态度,提高复习效率。

第6篇: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总复习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要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首先是审题要严谨。数学的逻辑性强,不能由于审题时的一点差错,而使结果出错。对题目意思上的一个小小的疏忽,直接影响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最后结果。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做完后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最后要做到认真检查。解题完成之后的复查,找出错误之处,也是考验孩子,要把求得的结果代到题中检验,这就要平时的训练,而平时学生这一点往往做不到,好像也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平时要加强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从中需要老师在平时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如何学的,更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7篇:六年级数学下册《线与角》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这些知识学生已学过,只不过有些知识或方法,部分学生可能掌握的不太扎实或暂时遗忘了。因此,我就指定学得较好的学生前去黑板上边画边讲解,再加上老师适时的追问等方式,使学生再次去反思、去感悟,从而实现突破难点的目的。

1、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进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问学问,不懂就问。有的老师就怕学生上公开课提问题,他们一怕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计划,二怕课内出乱子不好收场,三怕万一没预设到,解决不了怎么办等等。而我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质疑的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不是老师直接解决,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如果需要,老师会适时给予帮助的。

2、注重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线与角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设计生活环境。本节课主要是让学情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觉得上这节课的关键是要懂得放手,放手去探索方法、放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见解。老师要懂得为各层次的学生创设参与体会,因为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这份体验和参与的激情将是学生喜欢数学的源泉。遗憾之处是,所提供的模拟生活情景要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

3、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整堂课我想尽办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时时体会“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处处渗透新课改理念本节课的量角,平行线、垂线等,这些知识不是单调的呈现,而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打破了传统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淡化学科边沿,注重了课程整合,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当学生在观察图片出现思路不清晰的时候,教师能够很好的捉住契机及时给予引导,让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当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出现混乱状况时,教师立即出面进行有序组织,给每个学生创设表达意见的机会。

第8篇:一节整理和复习课带给我(数学教学反思)

一节《整理和复习课》带给我的

----记满洲里市“八校四主题”教研活动授课有感

11月16日,在我校举行了全市“八校四主题”的主题研讨活动,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的讲课。本次主题是针对练习课和复习课进行研讨。这个主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讲练习课相对于新授课难度要大很多,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握练习课的主旨,怎样才能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怎么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怎样才能发挥练习课的实效……一串串的疑问在充斥着我的大脑。就这样带着疑问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从开始确定主题到真正地上课,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以说真是比较磨人呀。因为从开始我对这个课型就不太喜欢,觉得比新课要难讲,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压力也比较大。可是又一想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还是勇敢地参加了这次课。通过这一次活动的参与,从一次次对复习课的学习,一次次的精心备课,一次次的试讲修改,直到与学生共同上课,一次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我对整理和复习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本节课中,我本着整理和复习课自主性原则,在设计上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整理本单元知识点时通过前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学生整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能将各科教学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形式多样,系统地清晰地对知识进行整理:有科学课上用过的维恩图、有研究课上用到的主题树、有我们常见的大括号、有可爱的太阳花、有用数字和文字进行描述的、有用表格进行分类整理的、有举例来说明的……学生们的想法让我惊讶,同时也给了我思考。平时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其实孩子的潜力很大,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潜力和想法,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实践。

平时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总有一些误区:例如只单纯地列举知识而不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复习”课时,往往教师主观意识很强,过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少照顾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我们平时往往重知识系统本身,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与系统有关的知识,即很少举一反三,实际上丧失了复习课“温故知新”的功能。

我在教学时非常注重处理教学时这些误区。在学生汇报整理完知识点后,带领学生用主题树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并且利用课前拍手游戏的例子以线段图出示三种有关倍的解决问题并让学生一一说图意说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观察对比: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吗?在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之后,学生发现了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三个量之间,已知两个相关联的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并向学生介绍数量关系。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只关注知识点不重视内在联系这一问题,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整理之后,我又精心设计了几组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闯关方式进行复习,激发学生的练习的兴趣,习题设计上有梯度,从倍的意义入手,小眼睛看小嘴巴说,让学生在回顾倍的意义基础上,引出小巧手画,让学生画后对两种类型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同样是2倍的关系,同样是4个圆形,为什么画的结果不一样呢?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强调审题,注意数量关系。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时,我设计了看线段图说图意并解答,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图意,明确已知什么求什么?然后也将求和和求差的问题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我们要注意什么?再加上设计的补充问题后再解答这个习题,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发散,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后便追问:为什么解答时不用第三个量,学生说出多余条件,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要解决问题就要选择与其相关联的量,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时时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每一个答话并能适时地采取对策。只有关注了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以学生为本。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的说理训练,鼓励学生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也是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地做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给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评议时,教师们对我的课给的评价有些高,让我很惭愧,其实在教学方面需要加强的还很多,例如还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以及教学的随机应变能力,巧妙地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时候的一句话会误倒学生,所以教学时在问题的设计,语言的精炼上也要严格要求。

总之一次教学一次历练,一次教学一次成长,这次活动带给我很多很多。对于整理和复习课我只是才走了一小步,今后教学中还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把握好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好整理和复习这个课型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让整理复习课真正发挥实效,让学生真正受益,我也会把握好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

满洲里市第三小学 孙瑞鑫

第9篇:复习课教学反思

进入九年级物理总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与思考,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一次考察也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重要的是,使他们更加意识到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 在教育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实践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与道理方面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在一种极其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中经历了这堂复习课的教与学。这堂课总体来说是很成功的,但仔细思考后觉得也有一些不足,有些学生的观察能力尚不够强,他们不善于抓住一些要害和细节,不少环节只是在同学们说出来之后,*一些模糊的印象来支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失为一次观察能力的训练。

我想,如果老师对一堂课的设计能令老师自己都兴奋起来,又何尝担心学生不兴奋、不兴趣呢?那样的课学生又怎会感到“厌”呢?真希望老师能不厌教,设法优化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乐意学、愿意学。

张树仁

2011.4.6

上一篇:八下15词组英汉互译下一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