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农业气象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作者简介:孟垚女汉族1980.10山西省绛县本科工程师综合气象业务摘要:农业生产对气象监测与预警有很强的依赖性,依托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大大减少损失,对落实“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第一篇:农业气象论文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摘要】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面对这些变化,农业气象服务也应为农业做好预备工作。本文探讨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与趋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新农村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作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是它的重要职责,更是气象部门的重要义务。新经济发展下,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创新,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应用,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下,旧有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已不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业气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1.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建立一批农业气候资源、森林與湿地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等开发示范基地。加强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科研与应用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示范服务。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主线,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优化布局,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区、分类及评估;为区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2.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开展针对现代农业及县(市)、乡镇等基层服务对象的精细气象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精细化服务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开展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预报,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在搞好为大田农业服务的同时,要加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的服务措施。同时,为保证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更广泛、直接地发挥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气象信息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信息化服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整合涉农技术、市场信息的资源优势。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生产及交易进行技术指导。3.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与大气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农业气象仍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目前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水平较低,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未来将在大量科学试验基础上,进一步提示生物圈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能量物质转换传输过程和农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各种过程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复杂关系,并以详细的数学模型和精湛的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再现这些过程。生物圈在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中的作用;生物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农业气象灾害预普、评估、防御;农业气象预报的原理、技术方法等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4.加强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抵御能力积极开展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提高农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农村依法建立并维护气象站、气象哨,自愿进行当地气象观测,气象局可通过此渠道为广大农民及时传送气象信息;逐步在农村各乡镇建立一定数量的遥测气象雨量监测点,及时获取当地可靠的实况气象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要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气候灾害风险评估,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环境评价依据;建立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增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气象部门应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系统,即以气象部门现有监测网络体系为主体,结合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监测信息,采用地面、卫星遥感信息源,研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实现对大面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减灾控制;采用气象部门的气象监测网络与农业部门病虫害监测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其优化布局技术,气候变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变对策。5.开发应用“3S”技术 积极开展集卫星遥感监测及资料处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3S” 技术系统的开发应用研究,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干旱监测预警、火灾监测预警、洪涝监测预警等动态监测服务。利用“3S”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工作已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分,以便取得更佳的服务效果。6.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的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农业产业化、高效生态农业是近几年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形势下我们要尽快建立与其相匹配的农业产业化气象保障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由这几部分来构成:1)农业产业化工程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网: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建立为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服务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网。2)农业产业化气象服务系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环境监测网的数据资料传输至专用的服务器,再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其中有:①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子系统:将获得的实时气象资料、生态观测资料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处理,依据有关指标得出某时段气象环境条件的利弊影响;②农业产业化气象服务预报子系统:建立统计模式、农学模式等类型的预报模型库,结合生态气象监测网的相关资料对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各种作物的播种期、发育期和产量等进行预测预报并提出生产管理建议;③农业产业化气象服务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项目生态学特性库,生长发育阶段气象影响指标库,生态监测资料库(历史资料、实时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库(实时、历史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库等;④农业产业化项目气候区划子系统:基于GIS环境应用空间分析模拟结果进行农业产业化气候区划,为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结构调整提供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包括各种要素的小网络推算模块等在内的空间分析模块、气候可行性模拟分析模块、农业气候资源评估模块;⑤农业产业化气象专题服务材料分发系统:借助网络、传真等手段将各种专题分析服务材料发送到农业产业化综合办公室,各级领导办公室,以及各带头企业。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秦大河,孙鸿烈.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等.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3]党修伍,张学贤,张永芹.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作者:张顺玲 李全荣

第二篇: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

摘要:农业气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本文介绍了我国我国的农业气象研究历程以及我国农业气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对如何做好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包括: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重视农業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的预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产品,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基层的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业;气象;合作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的农业气象研究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与气象的关系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中国气象局出现了农业气象的工作分支。到1956年,共有10名专业人员从事农业气象的工作。1957年1月,农业气象研究室成立。到了1959年,农业气象专业人员达到67人。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在此期间逐步完善,专业人员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农业气象业务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推动了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

“文革”十年,农业气象研究工作滞后,农业气象研究机构被撤销,1973年逐渐恢复。在此期间,农业气象研究工作仍有一定进步,这为后面的蓬勃发展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新的研究和思想争先涌现,农业气象机构进一步扩张,此时的气象机构开始结合生产实际深入研究生产中的主要农业气象问题。除了国家级的气象研究机构,很多县、市也建立了地级气象机构。

2000年以后,农业气象的科研实力大大提高。农业气象业务不再局限于气象预报和农业产量预报,开始向生态环境预测、病虫害防治等领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气象防灾工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农业气象科研与业务服务仍旧任重而道远。

2.我国农业气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气象工作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为农服务水平、农业气象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2.1农业气象预测不够及时准确

每个县虽然有很多区域站,但这些站基本都不在大田,而农业对于光、热等自然环境比较敏感。在同一县城内不同区域气象条件有差距,如果用周边气象台预测的信息指导当地农业,不利于从整体上发挥气候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力。

2.2自动化程度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气象站现代化手段不足,气象观测仪器比较落后,观察收集到的数据没有进行信息化处理,不能形成一个完备的可进行资料共享的基础信息库。

2.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有许多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是借鉴国外,特别是建立某些数学模型时,一般是通过修改国外模型的参数来建立本地模型。

2.4农业气象服务领域不够完善

现在的农业气象服务很少能涵盖到作物发育期预报、关键农时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另外,遥感方法不能迅速获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2.5人才队伍比较薄弱

目前,农业气象观测的人才比较缺失,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骨干力量不足,现有人员的专业比例、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需要。基层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尤其紧缺,业务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3.做好农业气象合作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气象研究内容越来越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应因地制宜,加强科技化、自动化的进程。以下是几点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

依托于现在的农业气象机构分布,推进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观测资料的综合利用。充分分析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环境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增加相应的农业气象点并完善对应的科研服务业务。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观测仪器和定量分析设备,逐步的完善气象资料库,增加农业气象的准确性。

3.2重视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的预报

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预估模式。对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频率等进行统计、记录和分析,分析极端气候灾害与农业气象的关系。唯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尽量减少损失。

3.3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产品,鼓励自主创新

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同时鼓励扶持培养新的人才梯队,将科技应用于实际服务,增加农业气象的自动化程度。

3.4加强基层的人才队伍建设

对基层现有的气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满足现在农业气象业务的需要。同时鼓励人才服务基层,传递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知识。

4.总结

农业气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业务合作,我们需要统筹考虑农业气象业务改革过程及方式,协调各级气象科研部门,共同建立完善先进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

作者:彭艳华

第三篇:基层气象部门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建议

作者简介:孟垚女 汉族1980.10 山西省绛县 本科 工程师 综合气象业务

摘要:农业生产对气象监测与预警有很强的依赖性,依托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大大减少损失,对落实“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新时代以来,基层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力度,并在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对高质量落实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十分大的裨益。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谈一谈新时期基层气象部门做好农业氣象服务工作的要点与策略措施,期望可以为从事此类研究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建设意见。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农业气象;气象服务

在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通过气象服务可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目前来看,无论是科技服务还是决策气象服务,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已经构成了较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网,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愈发注重“三农”工作的开展,也因此向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气象部门必须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做好各项部署,保障农业生产质量,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对基层气象部门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策略措施作一分析探讨,现作如下的论述。

1.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有着长期性与专业性的特点,实际开展时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困境和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针对于此,基层气象部门应不断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视为一项硬指标和死任务来完成。具体来说,基层气象部门在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时,要重点把握好以下的要点:

①基层气象部门要将农业气象服务作为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尤其是要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与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认真沟通交流,积极主动作为,并农业气象服务的各项工作细化抓实[1]。

②基层气象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力,结合农业气象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做好安排部署,构建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具体来说,基层气象部门应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策主导、农民朋友广泛参与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机制。

③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基层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彼此之间要建立起工作联系制度,让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可以常态化。在日常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基层气象部门应该与农业农村部门经常沟通,共同解决为农服务的实际问题,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应积极推广,努力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2.抓好农业气象服务中的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在为农提供气象服务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必须始终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实际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时,基层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并做好联合监测会商和优化灾害预警服务,以求合力抓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基层气象部门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落实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①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基层气象部门要依托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健全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实现农事农情、灾害监测预警、气象预报预测这些信息的共享,并要创新信息共享的渠道与机制。目前来看,已经有较多的基层气象部门建设了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实现全省农业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值得推广应用。

②加强联合监测会商:基层气象部门要将与农业农村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作为突破口,形成工作合力。具体来说,基层气象部门可以重点依托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网资料,与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农业生产方面的监测监控,主要有病虫害、灾情、苗情、墒情这些信息的监测监控[2]。在获得监测监控信息的基础上,基层气象部门要与农业农村部门展开分析研判工作,共同分析后及时发布农业气象信息,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多方面的支撑与服务,以求保证和提升此项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③优化灾害预警服务:农业气象变化多样,若是预警信息覆盖面不足,或者信息传播时效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为此,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水平要处于不断提升状态,以便更好地优化灾害预警服务。基层气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利用好信息服务平台,尤其是基于农业气象服务的手机APP,打造多样性的农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警信息,发挥出基层气象部门的职能优势。另外,基层气象部门应该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对象,对重点地区、规模主体开展精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努力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实现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④提升科学防灾减灾水平:基层气象部门要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常见灾害作全面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详实可行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预案,以此做到快速反应。为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基层气象部门要认真培养人才,并建设好农业气象专家联盟,在灾害多发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提供全面性的农业气象服务[3]。除此之外,应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加入农业气象的相关内容,实施农业气象灾害的科普宣传,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学防灾减灾水平。

3.认真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对人才队伍、服务水平、能力建设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基层气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着手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基层气象部门在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时,应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发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三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在灾害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基层气象部门可以考虑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将重点放在主要农作物、特色产业这两个方面。在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中,基层气象部门应该监测预警好局地小气候、区域气象灾害、苗情墒情,在此基础上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主动且有效的规避灾害风险。在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转移能力时,应该将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作为主要抓手,比如天气指数保险。

在发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时,基层气象部门要始终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意识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应该对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规划开展全方位的分析,认清楚特色农产品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继而展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比如在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中,基层气象部门首先应该打造专业化的科研服务团队,建设服务示范基地,认真研发气象关键模型,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推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4]。

在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时,基层气象部门要利用好当前已有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将更多的农业综合平台应用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另外,基层气象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建设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模块,既要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时效性,也要开发定制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气象服务的优质性。

4.结语

农业气象服务是基层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能,应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落实为农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在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基层气象部门要动态分析评估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从组织领导、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并促使农业气象服务朝着高效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野.现代农业发展中气象为农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措施[J].河北农机,2021(12):153-155.

[2]高丽萍.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J].河南农业,2019(35):39-40.

[3]庄富娟,佟天悦.生态环境与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研究[J].农家参谋,2020(10):177.

[4]张煦明.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03):179-180.

作者:孟垚 姚芳兰

第四篇: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气象服务质量会对农作物生产及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智慧气象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了智慧气象的特点,探讨了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关键词 智慧气象;农业气象服务;应用

在传统的气象服务模式下,有些气象灾害不能得到及时预测,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智慧气象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减少了恶劣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1 智慧气象的特点

智慧气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对气象活动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专业性。智慧气象有如下两个特点。1)覆盖范围广。智慧气象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存在气象服务的地方都可应用智慧气象,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对智慧气象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例如,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气象服务有很大需求,利用智慧气象可为其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气象信息,使得相关部门的决策更为科学合理。2)服务水平高。相较于传统气象服务,智慧气象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在农业领域,传统气象服务仅仅局限于播报气象信息与预报灾害,智慧气象却能结合农作物的特点及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和精细化[1]。此外,智慧气象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协同共享,使不同领域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对接更为方便快捷,进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智慧气象的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2 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2.1 气象与大数据结合

强化气象预测分析并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可以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给气象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准确的气象预报有利于更好地安排与调整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根据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气象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估,从而为准确发布天气预报奠定可靠的数据基础,并能够提高数据统计与运算能力,促使气象服务更为准确、合理。构建气象大数据和农业大数据相结合的智慧气象服务,可以在海量气象信息内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大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全面,并且能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可以为农业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提高农业服务质量[2]。

2.2 气象与“互联网+”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借力“互联网+”,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样,在气象服务中也要强化智慧气象与“互联网+”的运用,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一定帮助。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掌握农民的切实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农业工作。把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应用于农业示范区,可以获取更精确的气象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气象基础数据,并能够为农户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奠定良好基础。运用互联网信息工具,还可以加强不同区域种植户及采购商之间的联系,构建农产品种植、销售、运输一体化模式,增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2.3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是智慧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发挥智慧气象服务功能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农业服务要向精准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技术人员与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气象服务模式传递信息的速度较慢,在信息获取、处理及共享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对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构建气象信息数据库是建设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前提,需要气象、水利及农业等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气象服务与各部门服务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高效服务链。此外,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离不开高效通畅的信息传播网络,所以必须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互联网、电子显示屏、广播等,从而扩大气象服务范围,提高信息传递速度[3]。

2.4 精细化气象服务

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农业对气象预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气象预报产品也要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智慧气象服务应运而生。智慧气象可以实现人与气象同在,并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为不同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就农业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来说,气象服务正朝著精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及气候评价等。

2.5 专业化气象产品服务

传统气象服务仅限于提供基础气象预报,很难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气象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有了较大改变,农产品种植结构也有了很大转变,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出现,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气象服务部门及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利用智慧气象,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农林牧渔业提供特色气象服务,加快对业务功能的扩展,如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及休闲农业等,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特殊需求。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中的推广应用,一改传统气象服务产品单一化的弊端,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农业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更好地预测气象灾害,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当前,智慧气象引起了农业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未来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生产中,出现气象灾害是难以避免的,对此,应当运用大数据信息,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气象预报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减小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书鸿,吴战平,胡家敏,等.智慧农业气象,助力现代农业[J].大众科学,2019(2):18-21.

[2] 彭晓艳.酉阳县农业智慧气象建设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9(6):176-176.

[3] 谭花妹,韦仲磊.智慧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17):140-14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张新民(1963—),男,江苏新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气象服务。E-mail: 2303506121@qq.com。

作者:张新民 郁凌华 熊世为

第五篇:农业气象服务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分析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内蒙古某地区气象局的农业服务和气候变化预防计划的特殊性质。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确定其中积极发展的优先级以及相关的设备建设策略。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调研地区具有干旱、多风、多雨和寒冷等气候特点,其地区温差在中国较大。当地工业和旅游业较为繁荣,农业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对于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当地农业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很弱。农业发展对气候资源的需求日益明显。农业服务和防灾计划的发展已成为各级经济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

一、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气象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与以前的气候相比,世界气候具有明显的变暖趋势,通常会导致干旱、洪水和其他极端事件,这将对可持续农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通常需要更密集的气候监测并适应气候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所有类型的极端天气条件。农村地区是防灾减灾的薄弱地区,因此需要加强气候的预测和气象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受气候灾难的影响最大。重要的是加强农业资源,制定和完善防灾计划。通过建立和改善农业服务和气候预防计划,可以为各种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好的气候服务,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健康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活动建设与全球性灾害预防过程中的问题

(一)财务资源不足

建立农业气象服务和气候灾害预防计划需要适当资金的大力支持。很多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对于高科技的设备引进缺乏相应的资金。国内经济正在缓慢改善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资金发展仍然存在紧缺的状况。在很多农业地区用于农业服务和救灾计划的资金有限或非常短缺。因此,尽管这两个计划的概念已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缺乏财政资源,难以在这两个农业补贴和防灾计划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缺乏先进技术

在利用防御系统建立农业气象学的过程中,由于地区的经济危机防御设备得不到更新。气候监测技术是传统部门,没有先进的技术发展,因此可能造成严重性的气候灾难。农业资源开发和地方防灾计划的真正好处得不到体现。

(三)很少有人接受过培训

当前,当地的环境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相关非责任具有较低的水平,将对有效建设农业和农业服务及防灾计划以及农业和农业服务的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三、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

(一)增加用于建设“两个计划”的资金

由于缺乏用于发展农业资源和国际防灾计划的财政资源,有必要在两个计划的建设上投入尽可能多的资金。在此过程中,分配给高层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应始终由资金提供。但是,随着农业的飞速发展,没有办法更好地满足这两种计划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要求。因此,有必要最大化建设资金的来源,分析当前问题的内在方面,并区分现阶段要开发的项目的重要性。资金是有限的,但应在关键项目上使用。在采购材料、设备和设施时,必须按照适用的国家标准进行公共补偿,并且两个系统的构造必须严格要求。必须将诸如农业和减缓气候变化服务等关键活动与具体的农业项目,农村地区和农民联系起来,以“指导和促进现代农业项目和其他关键项目的实施,以确保开展农业活动”为指导。

(二)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以提供预警服务

建设过程应当着重于农业服务的发展和全球防灾计划中缺乏先进技术的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农业运河网络和建立区域标志,不断扩展和发展自动化农业运河网络。此外,关于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根据当地需要,结合某些地区的气候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进行详尽和定量的信息并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全面的业务分析计划应包括农业气象诊断和分析,天气预报和农业气候监测等功能,并且必须不断提高自动化和农业气象服务水平。项目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灾害风险的识别和预防。与此同时。编制农业灾害风险评估,农村灾害风险图和风险缓解图,并应开发准确的城市(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以改善气候。加强国际灾害风险培训培训,以避免相关气候危險并提高人员素质。在屏幕截图、便携式电话信息、房屋数据库、网站等的帮助下,可以开发一项全面的气候意识计划,并发布以获取完整的天气信息,以确保农民和牧场主获得适当的时间进行产品生产。

(三)加强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设计农业资源和气候保护时,应特别注意农业部门对技能和能力的需求。首先,改善部门的社会福利,并积极引进改善的农业、气候的信息技术人员。除此之外城市中所有地区的气候信息框架也应继续使用,详细了解如何提高农业领域的气象潜力。

四、结束语

我国在气候灾害预防系统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其研究结果也对如何建设高效化、新型化的灾害防御系统提供了相关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7(06):56-57.

[2]王冰,林修栋,刘君秀.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以山东烟台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11):5-8.

[3]李桂珍.探析农业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J].农家参谋,2019(11):5-8.

作者:钟泽洲

上一篇:贸易摩擦论文下一篇: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