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脱贫攻坚简介

2022-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贫困村脱贫攻坚简介

贫困文化视角下青海脱贫攻坚路径创新研究

摘 要:作为文化现象的贫困,其文化属性和遗传特性在结构性贫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青海在长期扶贫开发中,无论是扶贫理论还是扶贫实践都没有深刻认识到文化属性的重要地位以及贫困文化对扶贫政策的推进与落地的阻碍影响。因此,基于贫困文化的视角,在解构贫困文化形成的信息因素、观念因素以及教育因素的基础上,建构出新的适应扶贫开发的文化,对实现青海脱贫攻坚路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文化;脱贫攻坚;创新路径;青海

自2013年以来,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26.4%下降至2018年底的2.5%,取得了脱贫攻坚阶段性的胜利。但来自减贫实践中的困境不断凸显,扶贫效率不断递减的事实,思考在脱贫攻坚中是什么制约产业扶贫、就业培训、异地搬迁以及免费教育等作用的发挥是学界必须关注的问题。社会学家胡格韦特曾说:“行为的实际内容取决于人的文化和人的社会组织。”[1]贫困是一个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在内的“结构性存在”[2],作为结构性存在的贫困,其文化属性及遗传性是根本的制约因素。由于其特殊的生态性质、民族性、宗教性等因素,贫困人口文化生活条件、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对实现青海脱贫攻坚至关重要。因此,遵循贫困文化的内在结构,解构传统思想观念中陈旧落后的文化内容;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通过扶贫过程建构出新的适应扶贫开发的文化,将贫困文化变成经济扶贫的动力机制,对提高扶贫效率,实现青海贫困人口的最终持续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文化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最早将贫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而贫困文化的概念也首次出现在他的《五个家庭: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个案研究》著作中。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即亚文化价值体系[3]。1961年,在《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书中刘易斯谈到贫困文化具有遗传特性。他认为这种亚文化价值体系相当稳固恒久,在家族内部世代传承[4]。贫困现象的持续加强和循环发生,是因为孩子从父母那里、从所生活的穷人聚居环境中学到了引起贫困或甘于贫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20世纪90年代,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他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贫困者不具有必要的文化资本,在社会竞争中无法赢得社会流动机会。权力决定着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决定着文化资本的分配和再生产。同时,文化资本具有代际传递性,因此,贫困就具有一定代际延续的风险。1989年,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发现文化要素表现为“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在非物质文化的内部,价值观念的变迁明显滞后于制度、风俗、民德的变迁,即文化存在一种“文化堕距”现象[5]。因此,要根除贫困文化非一蹴而就之功。

贫困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后,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少边穷的农村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辛秋水在对安徽贫困调研后,认为贫困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乡民的文化习俗、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适应和自我维护[6]。对于贫困文化的遗传性,辛秋水认为在信息选择模式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贫困文化“只能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7]。

在实践中,谭英等发现贫困农户与富裕农户在文化信息需求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贫困農户对新技术、新品种、农村政策、市场信息的关注度明显低于富裕农户[8]。李晶等认为,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交通条件阻断了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空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2]。这种亚文化会抵触外部力量的介入,塑造着后代的基本特点和人格,消减文化教育带来的收益,最终抑制传统生计向现代生计的转型、产业的演进、使贫困山区经济难以发展、社会结构难以变革。

贫困文化理论实现了人们对贫困问题从单一的经济视角,转向文化的视角,从既有的结构性贫困中寻找文化因素,它不仅丰富了贫困理论,而且对扶贫实践,尤其是对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创新的脱贫攻坚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脱贫攻坚实践中的贫困文化表现

截至2018年底,青海仍有 12个深度贫困县、137个深度贫困村、6.4万深度贫困人口仍未脱贫。青海脱贫攻坚的难点集中在青海藏区的6个州以及东部的干旱山区,这些地方长期陷于生态、经济与文化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脱贫难度大、进程缓慢。笔者调查的村子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村子,该村总人口为1 006人,总户数为210户,贫困人口213人,48户。由于深居内陆,基础设施缺乏,社会发育迟缓,基本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根植于当地贫困土壤的、与主流文化存在明显差异的亚文化。

第一,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受传统自然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形成了单一保守的思维方式。在生产实践中表现为不敢大胆尝试,习惯于传统的放牧耕作方式,对外来的经验和信息(农业技术、金融信贷的推广等)具有本能的排斥,墨守成规,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尤其是在贫困牧区,广大牧民对传统的地域文化有着执着的偏爱和迷恋,民族传统观念和心理呈现出严重的封闭性、凝固性和停滞性。例如,藏族传统文化重存栏、轻出栏,重养生轻杀生,财富观念相较其他民族更为淡薄。在藏区宗教观念浓厚,对宗教消费支出较大,挤占了相当一部分本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物质和劳动资源,直接影响了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频仍的自然灾害,使许多农牧民形成了强烈的宿命感。观察当地贫困人口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把自己的贫困归于老天的安排和命运所定,面对贫困,很少奋发图强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牧产品。尤其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重精神轻物质过分关注人与神的关系,把大自然也加以神化,习惯于对神山圣湖顶礼膜拜,即使产生某种想法,也是信天、信神、不信人。

第三,重生育轻教育。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投入。因此,早婚、早育多子在青海的贫困地区尤其多见。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以及少数民族相对宽松的生育政策,使少数民族家庭基本上都有四五个孩子。但是,接受教育的程度却是不理想的。笔者调查的村子里,在48户的贫困家庭中,户主中除了3个文盲以外,其余全部是小学的文化水平;全部213人中只有1人接受了高中教育,小学教育为121人,中学教育为69人。受民族传统的影响,男孩子上完初中后就不再愿意继续求学,而是经商,比例高达90%,女孩子则早早嫁人。

三、贫困文化与脱贫攻坚的矛盾体现

第一,脱贫致富与贫困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存在的贫困文化,是贫困人口在实践中形成的内在地规约着他们改造自然的种种实践活动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是人的思想内核。而脱贫攻坚过程是要将先进的生产力赋予农牧民,进行的是经济基础的重建,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当政府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等方式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生产方式增加其经济收入时,必然会与遭遇贫困文化对其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体现在:一是原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依然能够满足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贫困文化依然占据主流地位,指导着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实践,对先进主流的文化价值不新奇,甚至拒绝接纳和改变。二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贫困文化中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就会阻碍着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脚步,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会遏制着其脱贫致富的动机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生产和生活中就表现出缺乏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和坚定信念,脱贫主体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严重。

第二,“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的行为冲突。要在2020年既定的时间节点下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这决定了扶贫的节奏、方式、效率是非常快的。但与快节奏的精准扶贫措施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慢转变。首先,可行能力提高缓慢。可行能力不足是贫困文化的重要特点。贫困人口掌握的只是简单劳动技能和粗放的经营方式,维持基本生存的生活需要还可以。现在要发展种植养殖,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而这远远超出了它们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过于低的文化知识技能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可行的致富能力。其次,思想观念转变滞后。哈维兰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解决生存问题的主要机制[9]。而文化存在一种“文化堕距”现象,贫困文化中指导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思想观念已经内化为当地农牧民的精神核心,其变化明显慢于物质条件的改变,具有滞后性,从而会阻碍精准扶贫的快行动。

四、基于贫困文化的脱贫攻坚的创新路径

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就在于把世代之间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地传承下去,在这一传承中信息因素、观念因素以及智力因素共同构筑了文化的内在结构。而与主流文化相比,贫困文化在传承中有其独特的文化消费模式、信息选择模式以及将二者链接起来的特殊智力开发模式。

长期陷于贫困的地区,其滞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阻碍了贫困人口的智力开发。智力开发不足决定了贫困人口特有的文化消费模式和信息选择模式。受教育水平越低,闲暇时人们更喜欢看电视娱乐节目,而不是去乡镇文化站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问题,书籍、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等利用率极低;对娱乐、游戏等信息关注度高,对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以及市场信息敏感度低;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不会有主动获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的诉求与能力,由于缺乏与外部空间的交流,信息的匮乏会强化贫困地区的封闭性与文化贫穷落后的现实,弱化外部先进思想对贫困地区的冲击,只要这种文化和信息選择模式不改变,贫困文化就会持续深入,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并塑造着后代的基本特点和人格。

对贫困文化内在组成结构的分析是阻断贫困文化对脱贫攻坚的反作用,探寻建构新文化实现青海脱贫攻坚路径创新的前提。

(一)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为消除贫困文化奠定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说,青海贫困地区低水平的经济发展是贫困文化滋生的现实土壤。因此,要阻断贫困文化对贫困人群的负面影响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土壤环境。其一,保障与促进就业,通过与地方知识相结合的生产技能培训提升贫困者的生产技能与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其二,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的高度耦合性使得旅游业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通过政府主导或公司主导的开发经营模式,让贫困人员通过开店自营或打工参与的方式共享经济红利,增加收入来源。其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贫困者的安全感,获得积极正向的信念,降低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推进教育、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

1.改善深度贫困地区长期教育不足的现状。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学费减免以及教师能力的培养,提升贫困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发挥教育对贫困者思想价值观的指引作用。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智力水平和获得、分析外界信息的能力,破除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以及其消极影响。借助于家庭、社区以及宗教渠道,将“正能量”输入到贫困者中间,通过受教育者的示范效应,改善贫困群体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及语言能力,改变其文化消费模式,提升高效的信息筛选与利用能力,逐步减轻与消除贫困者的自卑、无助与消极的心理,改变贫困群体的文化环境,提升贫困家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

2.提升贫困者的科学技术水平。首先,完善贫困地区的科技与文化基础设施,建立文化站、农业信息咨询点、建立和科研院所的信息交流机制,使贫困者在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中,破除信息结构不对称的问题,激发贫困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其思想意识和内生动力。其次,开设和青海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能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的就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实用技术指导,能让贫困者在短时间获得掌握技术水平带来的好处,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最后,开展多形式的信息交流活动,利用职业学校、技术辅导站以及农牧业生产能手的优势组织信息培训工作,就信息的筛选、识别以及利用等对贫困户进行培训,拓宽贫困户的信息渠道,提升信息利用能力。

(三)多形式促进地方文化生态的自我转型

1.强化民族教育。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让文化活动走进贫困人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激发贫困者参与文化活动建设,让贫困人口在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自觉的感知并找到与当下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样式,认清贫困文化的本质,改变其听天由命的价值观、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排斥等思想观念,增强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文化生态的自我转型。

2.改善贫困地区的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融合,为贫困地区注入新鲜血液,为改变贫困者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外出打工者回乡以及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先进事迹对家庭以及乡邻的影响作用,改善贫困地区消极的文化氛围,激发贫困者的自信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胡格韋尔特.发展社会学[M].白桦,丁一凡,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 李晶,刘洪.结构性贫困中的文化——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8):20-24.

[3] 奥斯卡·刘易斯.贫穷文化——墨西哥五个家庭一日生活的实录[M].丘延亮,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6.

[4]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李血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 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 辛秋水.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J].瞭望新闻周刊,2006,(2):62.

[7] 王淼.著名社会学家辛秋水与他的文化扶贫思想[EB/OL].新浪博客,2016-06-05.

[8] 谭英,王德海,谢咏才.贫困地区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与倾向性研究——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农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J].农业技术经济,2004,(2):28-33.

[9]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尹秀娟

第2篇:贫困治理背景下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贫困治理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前贫困治理背景下,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极其重要。基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形成动因、实施机制和制约因素,探讨“三带四联”模式的经验启示及可移植性,对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有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带四联”模式是对欠缺发展能力的貧困群众,依靠重点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带动,贫困户与“带动主体”通过联业、联产、联股、联营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大户带小户”及“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联动扶贫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贫困治理模式,能够激活资源要素,解决扶贫载体和扶贫过程中的联结机制问题,可实现贫困户增收,实现收益的多元化。

[关键词]贫困治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三带四联”模式;联动扶贫;乡村振兴

[

[文献标识码]A [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课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不便、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1]。我国政府长期把贫困治理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历经30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已经大大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贫困不仅没有消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贫困问题更加严重[2]。

新时代我国政府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位于秦岭的南部,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重点区域,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选择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探索可复制的精准扶贫经验,建立可推广的扶贫工作机制,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2.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当前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如何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是摆在我国专家学者及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3]。各地不断摸索符合地方需求的脱贫攻坚模式,镇安县也不例外。经过多年努力,镇安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实现路径,即“三带四联”模式。

以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为例展开研究,有助于丰富精准扶贫的研究领域。镇安县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当前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有一定代表性,对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针对镇安县处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间地带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远早于国内。早在18世纪,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原则》中提出,致贫的成因在贫困者自己身上。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是“剥夺者被剥夺”。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在于较高的收入,一方面要利用政府职权,改革土地关系,均等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加公众的储蓄收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后,阿玛蒂亚的权利贫困理论提出,在减贫工作中应鼓励市场机制的引入,让更多的小农生产者投身到市场中去,实现自主减贫[4]。

研究文献表明,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贫困恶性循环现象和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其主要原因是资源、资本匮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罗森斯坦的“大推进理论”,均持此种观点。

在扶贫策略层面上,国外经济学家也进行过很多的探索,在如何提高贫困者本身的致富能力上,他们认为应增加公共投资和政府干预。

在可持续性生计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提出了生计、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及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等基础性理论。国际援助组织如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机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对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在解决贫困过程中应用实践经验的增加,国际上出现了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5]。

2.国内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不便、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现象更加严重。如何让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6]。与此同时,政府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针对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理论越来越丰富[7][8]。

一是关于扶贫制度的特点和扶贫的现实需求等方面的研究[9]。刘筱红等学者(2013)认为,在当前脱贫攻坚的新时期,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治理,必须改变已有扶贫方式形成的惯性,改变扶贫理念与政策措施,以适应贫困地区贫困治理的新情况[10]。二是关于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状况的实证研究[11]。如李俊杰等学者对乌蒙山区的调查、对贫困的评估、对政府责任的分析以及对精准扶贫制度的研究[12][13]。周良民(2014)则探讨了精准扶贫开发的丹凤样本[14]。三是关于精准扶贫理论建构与阐释的研究。代表性的理论有:知识扶贫、雨露计划、移民搬迁、金融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型或形式。但更多的研究成果是探讨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四是关于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个案研究。有的学者研究了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治理[15],有的探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有的对个别县的做法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但更多的属于工作总结之类的。五是关于精准扶贫经验的研究。如徐山林在《秦巴山区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中对扶贫基本经验进行了探讨。有学者和记者探讨了被称之为精准扶贫的“广元实践”,也有扶贫研究者认为扶贫开发要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法[16]。北大教授厉以宁认为,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首先要正确认识本地区的潜在优势,然后使贫困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实际优势,脱贫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发展教育、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规范及引导扶贫资金的投入使用。张建斌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提出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培训、增加财政支出和破除户籍制度限制等途径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治理[17]。颜有晶认为,应通过地方引导来推动地方产业化扶贫的途径:坚持产业招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确保企业与贫困农户有效对接;推进扶贫企业发展,搭建沟通服务桥梁;创新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优化扶贫开发的社会环境;改善扶贫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18]。闫东东、付华从政府扶贫部门和龙头企业两者的视角,探索了政府扶贫的力度与龙头企业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研究评述

虽然国外对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早于国内,然而,国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对具体实践中的政策指导意义还存在不足。尽管如此,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治理理论,对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价值。

国内有关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的研究已在很多领域展开,但对于这個问题的关注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已有研究文献较多探讨的是扶贫治理的背景和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等,有关脱贫攻坚有效实现形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如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知识扶贫、金融扶贫等,对于兼顾扶贫、就业、经济发展等还存在不足。本文将以商洛市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为个案,较为系统地探讨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路径,彰显脱贫攻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以研究贫困治理背景下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为核心,以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为例,综合分析“三带四联”模式的背景及意义,综述国内外有关扶贫的研究现状,介绍“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内涵,综合分析其形成动因,分析“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实施机制、成效分析和制约因素,结合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三带四联”模式的经验启示,探讨贫困治理背景下“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可复制性及可推广性。

(1)探讨“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内在机理。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维度视角对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索。

(2)全面分析“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实施状况。主要侧重于扶贫地区的各项扶贫措施对扶贫对象的效用以及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力求对扶贫的现况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

(3)探讨“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政策的执行状况。包括已有扶贫方式存在的问题、制度设计与社会基础的衔接问题、制度安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问题、政策安排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问题,进而对镇安县脱贫攻坚模式进行科学评估和设计。

(4)研究“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中减贫对象的生产与生存状况,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为完善扶贫政策中的群众参与机制、有效路径等提供建议。

2.研究方法

(1)半结构式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设计符合镇安县实际情况的访谈提纲,对访谈对象进行内容询问,把握访谈重点进行交流。访谈对象包括扶贫部门、扶贫企业、贫困群众。初步设计提纲之后,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并进行交流,谈话中进行提问、捕捉关键信息,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问题顺序,访谈结束后整理记录,了解商洛市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的现状。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0份问卷,有效回收167份,有效问卷率为98.23%。

(2)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贫困治理背景下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的研究现状,初步形成理论基础。结合研究路径和具体要求,搜集已有文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提取有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指导调查和研究工作。

(3)典型案例分析法。寻找镇安县脱贫攻坚做得好的案例,汲取其中好的做法,探索其运行模式及运作机制,寻找其成功发展的原因,综合调查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内涵和形成动因

(一)“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内涵

“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是镇安县在新时期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符合自身实际的一条扶贫道路,是指在政府统筹领导下,开展扶贫治理工作,实施大户带、企业带、“三社”带和联产、联业、联股、联营的一种贫困治理模式。

1.“三带”机制

“三带”是指大户带动、企业带动、“三社”带动,具体表现在:

大户带:发挥产业大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支持农村的产业致富能人带动贫困农户,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

企业带: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选择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和贫困群众紧密联结起来,企业提供就业途径,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贫困群众根据企业的订单要求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三社”带: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三社”的带动作用,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供销合作社发挥组织载体的优势,将贫困群众、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农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改变贫困群众过去单兵作战的劣势,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信用社可以大大降低贫困群众申请金融信贷的门槛,改变以往贫困群众贷款贵、贷款难的现象,创新金融扶贫新模式。

2.“四联”机制

“四联”指联产、联业、联股、联营,具体表现在:

联产:即盘活资源要素,把农村贫困群众的房屋、土地和林地等资源要素盘活,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众通过入股的形式,把这些资源要素交给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较为专业的市场主体运营,实现资源变资本、农户变股东的转变,让贫困群众真切地获得“三带四联”的改革红利,实现增收脱贫。

联业:将企业运作经营和贫困户具体生产联结起来。在产业经营的产品链上,根据固定的企业标准,企业有义务向贫困群众提供技术层面的指导,让贫困群众实际参与产品链条的具体生产过程,企业负责产品的托底收购、统销统售,使贫困群众承担的经济风险大大下降,解决其后顾之忧,从而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

联股:整合量化财政资金,转化成股权。把政府部门的“三农”资金、产业资金、教育扶贫资金等统筹规划,通过政府带动、企业和贫困户参加的形式,将其统筹安排到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转变为村集体和贫困户的股权并获得收益,实现贫困户的增收和脱贫致富。

联营:联营的对象是城镇的贫困户。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一方面通过交通设施等公益项目的建设,吸收城镇贫困群众参股,取得经营性财产收入;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当地企业按相应的比例提供公益岗位,招收贫困群众,增加就业岗位,从源头上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的薪资收入,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3.“三带四联”模式的实质

镇安县实施的“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贫困治理模式。“三带”解决了扶贫载体问题,“四联”解决了扶贫过程中的联结机制问题。该模式着眼于贫困户增收,把贫困户牢牢地捆绑在产业链上,把产业链牢牢地捆绑在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经济组织上,让贫困户的土地和林地等资源要素通过流转获得租金,贫困群众在工厂就业获得薪金,从事订单生产获得资金,拓宽收益渠道,实现收益的多元化。

(二)“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形成动因

1.恶劣的自然条件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特点是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形成动因之一。镇安县位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土地贫瘠,传统的耕作方式落后,产量低,效益差,贫困山区耕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一方水土实难养活一方人。

镇安县下辖25个乡镇,土地面积3487.39平方千米,总人口29.71万人,2014年贫困人口高达5.77万。县域内2/3以上的地区是山地和丘陵,交通不便,地形地貌复杂,山体稳定性脆弱,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类次生灾害,属地质灾害高发区。土地贫瘠,耕作方式落后,增收困难。贫困山区耕地少,旱涝保收的耕地更少,境内主要以松软易滑的岩石为主,具有非常脆弱的地质环境特征,强暴雨造成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一遇到下大雨,滑坡、塌方的现象时有发生,抗灾能力弱的农户往往就此因灾致贫。镇安县人口密度也较高,县城尤为明显,超出了当地的人口承载力。

2.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

经济因素是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形成的根本动因。镇安县处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范畴,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11-2016年间,全县贫困人口由10.35万减少至4.32万,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所剩贫困人口属“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除了深受各类灾害威胁外,镇安县还具有“深度贫困”的特点,这也是镇安县实施“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重要成因。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线①,镇安县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32万,部分人生活在深山区。近年来镇安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其他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也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3.倾斜的政策支持

政策因素是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镇安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随着《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制定实施,镇安县成为秦巴山区扶贫工作的一个主战场。加强对该地区脱贫攻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已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镇安县受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等多种条件的制约,无论是城镇化水平还是新农村建设进程都相对滞后。在产业发展结构、经济社会及城乡人口构成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致使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山区民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穿,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教育,特别是使贫困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任务还十分艰巨。

稳定持续增收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只有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区域实际情况,积极主动作为,以发展产业为主线,以增收为核心,采用“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新模式,才能切实解决镇安县的贫困问题。

4.政府的主动作为

政府积极主动作为是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推动因素。当地政府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后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破解当下的“五难”问题:一是弱势群众缺乏收入来源脱贫难;二是农户生产抵御市场风险难;三是农户缺乏资金平台筹资难;四是稳定持续有效增收难;五是主体发挥带动农户增收作用难。

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地区实际,提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难题,必须以超前的思维、超常规的措施,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稳定持续的增收问题上来。在前期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镇安县紧扣域情实际,充分发挥地方的区位优势,借鉴其他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方法,创新扶贫理念与方法,以贫困户的增收为核心,以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目的,以“先干快干一批、示范带动一批、全面铺开一批”为实施方略,弥补现有扶贫方式的不足,逐步探索出了可复制的精准扶贫经验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路径,促进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三、“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实施机制、成效分析和制约因素

(一)实施机制

1.精准思维

镇安县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贫困户“单兵作战”困境。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扶贫理念,实施扶贫“三带四联”工作模式,按照“先干快干一批、示范带动一批、全面铺开一批”的工作步骤,在东中西4个乡镇、23个村和9家企业进行“三带四联”的前期试点,由23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结帮扶,并发布脱贫攻坚的具体实施方略。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识别了87个贫困村,贫困群众20421户57645人。成立了2600万元产业资金,推动实施乡镇干部包抓贫困村100个、扶持贫困户1万户的“千百万产业”机制,实现了县有指挥部、镇有指挥所、村有工作队,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

2.“三带四联”

即前文所述的大户带动、企业带动、“三社”带动,联产、联业、联股、联营。通过“三带四联”,镇安县较好地破解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就业难、贷款难、组织难、资源要素运用难等問题,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3.多措并举

镇安县多措并举推进“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强化落实是“三带四联”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镇安县在23个村和9家龙头企业先期试点积累了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精准摸底分类。针对“扶持谁”,对所有贫困群众实施精准摸底分类,精准地掌握了贫困群众的土地、房屋等资源要素、特色产业发展和收入情况,按照不同的贫困程度和发展状况,将县内的贫困群众分为自主发展型、“三带四联”型和社会兜底型,奠定了扶贫工作的基础。

二是坚持精准带动主体。针对“谁来扶”,扶贫部门选择了58家重点企业及37个农村专业合作社,支持引导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基本确定了以专业大户和村集体作为投资主体,吸收贫困群众资金,在23个试点村建立产业发展公司。

三是坚持精准联结方式。针对“精准扶”,对“三带四联”型贫困群众,按照企业、合作社自主联结贫困群众,贫困群众自主选择企业合作社的“准则”,提高联结的精准性,提高“三带四联”模式贫困群众的覆盖范围。

四是坚持精准筹措资金。针对“对症扶”,统筹扶贫专项资金1.5亿元,成立扶贫贷款专项储备金7000万元,支持引导当地的农村商业银行依据一定的比例筹集贷款7.4亿元。2017年5月前,全县扶贫专项贷款资金11.36亿元,其中,企业贷款资金8.24亿元,个人贷款资金4.31亿元。每个贫困群众的贷款限额可达10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限额可达50万元,重点企业贷款限额可达500万元。

五是坚持精准收益分配。针对“怎么扶”,鼓励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根据贫困群众的入股比例,按照8%-10%的比例,每季度向贫困群众发放收益,并对各个贫困村按照50万元的限额进行信贷扶贫的股份收益分红。

(二)成效分析

镇安县推行的“三带四联”办法成效显著,其中,“三带”帮扶群众农家乐96户,扶持饮食服务行业150户,鼓励支持家庭农产品作坊60户,开展农产品加工,帮扶针织行业人员500人,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實现了增收脱贫;

“四联”通过把农村贫困群众的房屋、土地和林地等资源要素盘活,让贫困群众真切地获得了改革红利,实现了增收脱贫。镇安县丰收村是陕西省旅游扶贫的重点示范村,凭借塔云山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展农村旅游,形成农家宾馆约35家,累计接待外地观光游客6万余人,收入达600余万元,带动了全村50余户200多人增收致富。

镇安县推行的“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拓宽了贫困户的收益渠道,实现了收益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难题。如针对云盖寺古街道,形成特色农产品店铺60个,农村电子商务中心32个,解决了1340户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三)制约因素

分结构性制约与非结构性制约两类。结构性制约主要是指客观因素而不是主观因素对一项公共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影响;非结构性制约主要是指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若干主观因素所形成的影响。

1.结构性制约

环境承载力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也不断加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环境资源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镇安县地处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镇安县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资源问题。

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镇安县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由于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过程中定位的影响,使得镇安县在发展产业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依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关规定,镇安县属于国家认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即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2013年,陕西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镇安县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高要求。

2.非结构性制约

资金困境凸显。一方面,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扶贫项目资金存在多头投入的问题,缺乏统筹规划,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个别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精准度较低,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贫困群众缺乏筹资平台,难以实现贫困户脱贫全覆盖。受到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限制,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资金拨付不及时,个别项目开发进度缓慢,造成扶贫资金滞留,影响了扶贫资金效益的发挥。

另外,虽然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扶贫效率[19],但尚未形成有效的进入渠道和方式。

联结方式不顺畅。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企业产业发展问题上,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没有很好地贯彻贫困户自愿选择企业合作社、企业合作社自愿选择贫困户的“双向选择”原则,没有调动贫困群众、专业合作社、重点企业三者的积极性,贫困户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信贷扶贫资金投入效益较低,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难以发挥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作用。

扶贫企业认定衔接不到位。企业认定是推动“三带四联”模式的重要一步。镇安县设立的“三带四联”企业认定办公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企业认定效率偏低、把关不严的问题。应根据《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实施细则》《镇安县“三带四联”扶贫企业认定办法(试行)》的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对“三带四联”企业进行考察、认定、公示,着力解决扶贫企业认定衔接不到位、监管不严、运行不规范的问题。

四、“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创新精准思维,提高脱贫实效

一是坚持精准摸底分类,解决“扶持谁”问题。二是坚持精准带动主体,解决“谁来扶”问题。三是坚持精准联结方式,解决“精准扶”问题。四是坚持精准筹措资金,解决“对症扶”问题。五是坚持精准收益分配,解决“怎么扶”问题。

(二)开展带扶送建,强化帮扶基础

对无脱贫意识、无劳动能力、无生产技术的“三无”贫困群众,实施“带”的办法,实行重点企业带动和资金帮扶相结合的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土地租金、股金分红,走上脱贫大道。对有脱贫意识但缺乏资金、缺乏信心、产业发展不明确的贫困群众,采取送政策的办法,利用企业、大户、三社带动实施帮扶。对有发展动力但缺乏资金的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在“建”上下功夫,建立脱贫工作信息机制,将贫困群众的家庭观信息、脱贫路径、产业项目、帮扶情况上传到网络共享,将扶贫信息精准呈现,动态展现贫困群众脱贫情况和干部包扶情况。

(三)主导产业脱贫,深挖贫困穷根

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和产业扶贫拔穷根两大工程,紧紧抓住产业脱贫,集中优势力量,久久为功,使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的增收脱贫问题和发展产业短期没有收益的问题。“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镇安县移民搬迁24286户95860人,已完成移民搬迁任务1.3万户4.6万人,其中搬迁贫困户7000多户2.6余万人。在易地搬迁挪穷窝的搬迁点规划建设6个产业园,重点发展产业,破解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难问题,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推行旅游服务、生态养殖、立体农业,统筹当地资源,全力打造以木王镇为主体的种植产业带、以云镇为主体的旅游服务带、以西口镇为主体的生态养殖带、以高峰镇为主体的立体农业带,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健全优化机制,完善制度保障

镇安县紧扣县域实际情况,打破以往扶贫思维定势,借鉴外地先进脱贫经验,健全推进扶贫工作的六大机制,即领导包抓机制、干部包扶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考核保障机制,有效调动了政府、企业、贫困户的积极性,找准了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了“三带四联”脱贫攻坚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镇安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借鉴性。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聚焦于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这一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镇安县“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贫困治理背景下,镇安县推行的“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是新时期推进脱贫工作的有效实现路径,可成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经验借鉴。“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不仅解决了扶贫载体问题,而且解决了扶贫过程中贫困户与企业利益的联结机制问题。着眼于贫困户增收,贫困群众与产业链相结合,产业链与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经济组织相结合,使贫困群众的耕地和林地等资源要素通过流转的形式获得租金收入、生产基地就业获得薪金收入、整合量化财政资金获得股金收入、从事订单生产获得定金收入、完善服务设施活动获得酬金收入,拓宽了收益渠道,实现了收益的多元化,为欠发达山区加快减贫步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可成为山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基础设施薄弱,以往的扶贫方法大都针对某个方面,难以真正取得成效。事实证明,只有在措施落实上下功夫,在管理方式上转思维,通过产业主导挖穷根、易地搬迁优环境,才能更好地摆脱贫困[20]。

(二)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文件的出台,国家层面对于贫困地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贫困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21]。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的贫困地区。在现阶段,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拉近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社会背景下,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三带四联”脱贫攻坚模式的开展不仅惠及了陕南贫困群众,也为全国山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贫困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限于水平和能力,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有效实现路径的探索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呈现,未来有待继续完善,尤其是要从更广阔的视野、长时间发展的眼光、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探索交叉学科的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注释:

①陕西省确定的2016年新的扶贫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15元.

参考文献:

[1]李俊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以乌蒙山区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黄承伟.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何得桂.治理贫困——易地搬迁与精准扶贫[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4]唐丽霞.精准扶贫机制的实现——基于各地的政策实践.贵州社会科学,2017,(1):158-162.

[5]宋超.精準扶贫: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新型贫困村治理模式.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10-14.

[6]张玉强,李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的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17,(2):46-56.

[7]陈浩天. 精准扶贫政策清单治理的价值之维与执行逻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26-32.

[8]廖小军.实现精准扶贫新突破.求是,2015,(20):28-29.

[9]何得桂,党国英,杨彦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结构性制约及超越——基于陕南移民搬迁的实证分析.地方治理研究,2016,(1):31-45.

[10] 刘筱红,张琳.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中州学刊,2013,(4):82-87.

[11] 李博,左停.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6-73.

[12] 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农村经济,2015,(9):46-50.

[13]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1):131-136.

[14] 周民良.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丹凤样本.中国发展观察,2014,(9):66-70.

[15] 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西北人口,2016,(6):55-62.

[16] 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农村经济,2016,(5):91-95.

[17] 莫光辉,陈正文.脱贫攻坚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转型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一.浙江学刊,2017,(1):156-163.

[18] 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289-295.

[19] 谭英俊.重构社会资本:新时期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逻辑选择.求实,2016,(4):81-87.

[20] 陈绪敖.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6,(6):184-190.

[21] 万君,张琦.区域发展视角下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及脱贫的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6-45.

责任编辑 魏佐国

作者:何得桂 钟小荣

第3篇:平凉市贫困山区现状及脱贫攻坚对策研究

贫困作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当前我国的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依旧严峻。平凉市贫困山区的贫困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同时其贫困成因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于一体,使得贫困山区贫困问题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本文主要分析平凉市贫困山区贫困的原因,并探索脱贫之路。

贫困作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当前我国的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依旧严峻。平凉市贫困山区的贫困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同时其贫困成因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于一体,使得贫困山区贫困问题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研究贫困山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平凉市贫困山区贫困现状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中上游,为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三角地带,是一个多民族散居贫困山区, 9个回族乡都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山势陡峭,可耕地面积少,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70%,且土层浅土质差,土地贫瘠,植被稀少,降雨量少,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贫困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欠账太多,直到今天仍然公路覆盖面小、电力供给不足,住房条件差,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难以稳定提高。平凉市9个乡镇还存在“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和文化设施落后的现象。以华亭县为例,目前仍有1个村不通大电,1个村不通邮,16个自然村不通车, 3517户人急需移民搬迁,饮水比较困难,农村基础设施欠账比较大。特别是居住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关山林缘区群众呈“大分散、小集中”特征,基础设施难以覆盖,就地建设投资大、效益差,生產生活异常艰苦。同时,关山沿线群众常年饮用地表水,造成大骨节病、克山病、痴呆傻等地方病发病率极高,这些地区已经到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地步。基础设施落后等长期积累的问题制约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水平低

平凉市贫困山区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的比例较小。虽然山区群众具有传统的养殖习惯,但养殖方法落后,科技含量低。山区地处偏远,长期封闭落后,缺少发展商品经济应有的历史机遇,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低。另一方面,平凉市山区群众生活相对贫困,他们的经济形态主要还是以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为主,发展商品经济缺乏应有的坚实基础。生产手段落后,主要还是人工以及人畜劳作,效率低下,没有实现机械化。

四、基础教育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

使贫困山区的群众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山区基础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使得当地劳动力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比较普遍。由于多数学校规模小,基本上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只有寥寥数人,并且要负担全校学生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尽管近年来通过教育扶贫有所改善,但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适龄儿童辍学、流失严重等状况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进。劳动力人口中文盲率比较高。旧文盲和新文盲的并存,是劳动者素质低下的最好描述,也是各种扶贫措施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

五、平凉市贫困山区扶贫脱贫对策及建议

平凉市贫困山区的扶贫脱贫是平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改善贫困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山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与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紧密结合,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1.综合配套利用帮扶政策。国家、省、市针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实际需要,多年坚持加大政策投入力度,出台了五类扶贫脱贫的政策:一是放宽了贫困县的扶持标准;二是在扶贫过程中,给贫困县更多的扶助资金;三是为贫困山区安排专项资金;四是在金融信贷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五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贫困山区的扶贫工作当中来。平凉市贫困山区要综合利用这一系列针对贫困山区的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2.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贫困乡村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建设工程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二是解决饮水不稳定问题。针对很多自然村还没有通上自来水的问题,大力推进自来水入户工程,不仅如此,还要提高水质达标率,建成标准化水质检测中心。全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使群众都能喝上更加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就近搬迁、改善条件等多种方式,加快扶贫搬迁。四是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发展平凉金果、华亭核桃等具有特色优势林果产业以及林下种、养、加等产业。每年发展一定数量的标准化特色优质林果示范基地,并发展森林旅游。五是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实施环境整洁村建设,创建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

3.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凉市贫困山区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重点发展本地的主导产业,培养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工艺专业化、生产建设规模化、产品深加工系列化。

一是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平凉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模生产基地是基础性的工作,不宜以行政区划分界,应以产业带发展为目的,深化产业发展链,积极吸收周边发展资金,形成本地区为核心或者以周边为依托的农业规模生产基地,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例如贫困山区传统的肉牛产业,要和宁夏肉牛基地协作发展,已经逐步发展至各乡,为“平凉红牛”产业化发展供给充沛的农业生产初级产品。二是努力破除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多方集资、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培育领军企业,开拓对外市场。三是培育领军企业。培育领军企业的“龙头”,可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健全市场机制,政府倡导,通过企业自身创新和市场化改革,以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现有企业资源,盘活培育一批能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带动贫困村牛羊肉、中药材、蔬菜、果品等精深加工。推动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四是开拓对外市场。平凉贫困山区的农业产品集散市场规模小,专业性不强、对农业产业链带动力弱,难以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外销功能不强。鉴于地理环境限制,借助崆峒区的优势条件,一方面开发乡村生态观光、游园采摘、民俗体验、养生休闲度假等新产业,扶持发展乡村旅游、设施养殖和中药材、小杂粮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撑点。

4.积极稳步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凉贫困山区存在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消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并且发展储运保鲜农产品等配套服务业,这样优化了工业布局,消除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在结构上的趋同现象,并且更能促进贫困山区农业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优势的发挥。二是积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结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从而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商业服务网点、民族贸易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等项目建设向贫困乡村倾斜。在贫困村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兴流通业态服务,加強农产品营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三是建设培养农村劳动力专业职业的基地。鼓励能人带动务工,打造提升“陇原妹”、“陇原月嫂”、“梯田人”等劳务品牌,促进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四是强化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和服务。一方面要采取统一组织等方式,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出行成本;另一方面要建立形成规范的劳务市场,提供各种确切的就业信息,持续做好就业指导与培训,提供法律援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为农民进城务工解除后顾之忧。

5.全面提高贫困山区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平凉贫困山区的农民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小农经济意识强、农业主体意识淡化的问题。绝大多数农民都不会运用农业新技术新科学,这就导致了农业高投入,低产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型农民的培养势在必行。一是加快发展贫困山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面向人人、有教无类的教育,是为每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增强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了全面培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必须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育资金应保证贫困山区教育设施配置基本完善,重点开发乡镇中心小学,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二是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合理整合培训资源,逐步构建资源优化、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农民科技技能培训体系,以平凉农校、平凉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中心,各级乡镇各个科研院所和各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等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各类农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基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鉴定,达到标准的还发给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在农民科技培训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协作下,推进了农村劳动准入制度建设的进程。三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各类农村文体活动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能够满足群众不断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够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作者单位为中共平凉市委党校)

作者:刘蓉

第4篇:贫困村脱贫攻坚出列总结材料

xx乡xx村脱贫攻坚(出列)总结材料

一、xx村基本概况

xx村xx乡中部,是xx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xx户、xxxx人。2015年末,按照扶贫政策经评议、初选、确认我村现有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五保户xx户、xx人,低保贫困户xx户、xx人,一般贫困户xx户、xx人。该村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农作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

二、xx乡xx村出列目标任务

整合资金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改善基础设施。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766万元。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等)明显改善,各庄通往主路的路面已硬化;投资130万元用于截巷沟生态护坡工程;投资38万元用于小区桥建设;投资70.5万元,用于张楼组、街道污水管网;今年xx村境内有8条水泥路已经修通;投资5000万元建设xx中学及中心幼儿园建设;投资40.6万元用于街道及环乡路太阳能路灯建设。

2016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2017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2018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脱贫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贫困户家庭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

三、xx乡xx村出列主要措施

光伏发电:村建6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总投资xx万元,xx年3月份并网发电,年总收入可达7万元。

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利用清理三资资产契机。将我村闲置及被占用湖滩土地集中起来,采取租赁方式,增加村集体资产。拍租赁集体土地xxx亩,每年收取租金2.89万元。

建设扶贫车间:按照县扶贫办统一要求,积极加大扶贫就业车间建设力度,同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进驻扶贫就业车间,实现“群众赢、集体赢、企业赢、产业赢”的四方共赢的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本村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特色产业:我村特色产业是莲藕种植,种植地位于xx村xx组,现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种植莲藕、芋头、中草药等,可带动xx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

村内基础设施:村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内通过各自然庄道路已硬化,安全饮水项目已全部实施;生产生活用电已全部改造完毕;电网全村覆盖;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上级投资400余万元,年底完成中心村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201x年初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基本满足村级办公需求;xx中学2016年建

设面积达2.5万平方米,集教学、寄宿为一体的教学园地;卫生室目前有4名执业医生,基本满足全村人看病需求,计划年底扩建村级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满足群众就医条件。

四、xx乡xx村出列户脱贫措施

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户自身实际,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为贫困户申请解决产业扶贫资金,竭尽所能谋求发展,目前全村共申请产业养殖的36户。

大户带动脱贫:阜阳市委统战部驻xx乡xx村扶贫工作队长刘保良,成立xx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xx户,可实现每户增收3000元。

户用光伏发电站:通过建设户用光伏电站,201x年3月并网发电,xx村共实施40户。

就业扶贫:通过本地务工,预计年底可实现21户收入人均增收5000元;通过外地务工,预计年底可实现40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

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农村五保政策兜底,可实现13户13人,人均增收3000元;通过实施农村低保政策兜底,可实现41户50人,人均增收1770元。

申报雨露计划:xx县雨露计划申报1人xx,教育资助资金3000元。

第5篇: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下面小编整理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1

“极点”是人们中长跑时会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跑了一段距离后,会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无力,迫使跑速降低,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要战胜“极点”,便不能停止跑动,而是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调整呼吸、步频,经过一段距离后,不适感便会消失,“极点”也就被突破了。

脱贫攻坚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长期高强度、高负荷的的工作中,部分扶贫干部在精神上遇到了“极点”,产生了急躁后一发了之、疲惫后一混了之、脱贫后一走了之的情绪。当前脱贫攻坚收官在即、胜利在望,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脱贫攻坚质效。要加强思想引领、调整工作重心、强化激励关爱,让广大党员干部重鼓干劲、重燃激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朝着脱贫攻坚目标全力奔跑冲刺。

战胜极点,需要思想引领,提振“精气神”。思想是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有了坚定正确的思想引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充满“精气神”。要持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扶贫干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力量、荡涤心灵、淬炼党性,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拧紧思想“阀门”,坚决克服厌战情绪、急躁心理、松劲心态,当好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主力军,慎终如始完成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战胜极点,需要调整重心,力戒“虚假症”。战胜生理“极点”,需要调整呼吸、步频,战胜脱贫攻坚“极点”,则需要调整好工作重心。当前,仍有部分扶贫干部被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要严格落实中央对基层减负的有关部署要求,把扶贫干部从“虚活”“虚功”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干工作,更有效地抓好落实,更高效地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要加大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表面文章、喊口号不落实等问题,通过严肃精准问责,引导、督促党员干部实干担当,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战胜极点,需要组织关爱,当好“贴心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要突出好干部标准,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扶贫干部获奖励、得实惠、受重用,使他们更有盼头、更有劲头、更有奔头,营造担当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要构建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发展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的关怀体系,加强人文关怀,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安心、安身、安业。要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扶贫干部思想动态、工作情况、个人诉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开思想“疙瘩”,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一年关键时期、到了最后一个冲刺阶段、到了发起总攻的时间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以实干实绩实效不断扩大战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脱贫工作更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脱贫攻坚是重大政治任务,在当前紧要关头,考验着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担当。我们要闻令而动,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持续用力解决扶贫领域政治担当、精准施治、监督保障等方面问题,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党委政府及主要负责人要牢牢牵住“牛鼻子”,切实负起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既挂帅、又出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扶贫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要做到该干啥就干啥,还要做到干好啥。各级党员干部要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对各行业扶贫部门、乡镇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开展集中监督检查,重点督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乡村基层直接责任落实情况,一线看党员干部是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对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等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越是紧要关头、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突击式脱贫”“材料式脱贫”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发生。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建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直查快办、约谈提醒、情况通报等制度,构建与扶贫领域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情况互通、线索互移的监督机制,曝光典型案件,时刻拧紧党员干部帮扶脱贫的责任弦,让党员干部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当“翘脚老板”,不做“甩手掌柜”,心无旁骛投入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际工作中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聚焦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如期脱贫。同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要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稳定住、巩固好脱贫成果。纪检监察机关要较真碰硬“督”,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保持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情况、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聚焦扶贫领域中专项资金使用、扶贫工程项目建设、扶贫领域中的为官不为等重点方面突出问题亮剑示警,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保障扶贫政策的落实。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3

现在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困难群众,惦念着那些刚刚脱贫、日子还不富足的乡亲们。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调研,是20多年间,总书记的第四次宁夏之行。20多年来,宁夏城乡面貌翻天覆地,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一切都在改变;而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初心和使命,加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地区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地区,它的贫困治理不仅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关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固。加强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就要努力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效更好地体现在为各族群众谋利益上,使各族群众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带来的实惠,从而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

要牢固守好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稳扎稳打推进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场持久战,要强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标本兼治,从思想上拔除“穷”根。精准扶贫不能仅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不能简单采取救济等扶贫方式,这样的扶贫缺乏可持续性,消除深度贫困,要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变“输血”为“造血”,增强造血功能。要持续关注已脱贫的贫困户,做好后续跟踪回访等工作,严防返贫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整体帮扶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民生保障,确保不再新增贫困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圆满成功。

克服疫情给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努力变疫情之危为攻坚之机。新冠肺炎疫情对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增收、扶贫产品销售、扶贫项目建设等方面造成了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可控的。我们要在继续加强民族地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切实解决扶贫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做好对因疫情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发挥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4

脱贫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省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夯实强有力的工作保障,强化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落实工作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为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决胜脱贫攻坚,落实整改任务,就要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进一步压实责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我们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强化成果运用,注重整改实效,确保改到位、改彻底。

决胜脱贫攻坚,落实整改任务,就要完善制度保障,加大从严管理力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制度准则,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要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问责,坚持以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谋划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树导向、言规矩、压责任,防止基层问责泛化、简单化,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做到全面整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实改。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全力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压在全省党员干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党中央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着实深入推进整改工作,马不停蹄地把整改落实工作不断抓紧抓实,不断抓出成效,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坚决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5

今年是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今年以来,各地坚决按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坚定必胜信心,采取超常举措,拿出最硬作风,全面“总复习”,全力“攻坚拔寨”取得显著成效。近日,笔者在参与某地“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督查行动”时发现,在全国上下进入“决战期”的关键时刻,一些地区依然还存在“造盆景”“垒大户”“假整改”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整天忙着总结经验,提炼亮点搞宣传、造声势;一些农业园区内,产业完全看不见,但亭台楼阁、观赏花卉连线成片,资金严重浪费,与个别群众还未住上好房子、吃上自来水行成了强烈“对比和反差”;有的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不精准,群众不了解、不知晓政策,一些帮扶干部甚至“一问三不知”“两眼一抹黑”。有的地方每月在督查,每月在交办问题,但问题次次整改次次在列、反复整改重复出现。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到今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时间仅剩半年多时间,必须抓紧抓紧再抓紧,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对如今还在大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贻误“战机”的行为,必须坚决说“不”。

探究根本,细细考量,到了当前的“节骨眼”,一些地方仍然热衷“造盆景”“垒大户”,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偏差,作风不严不实。认为只要贫困户在验收考核时通过了,就意味着脱贫了,也就意味着“交了差”;认为今年“过了省考、完了国考”,也就意味着“使命”完成,至于群众是否获得实惠,后期能否持续增收,那就是“下一任”的工作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实干、贵在精准。精准扶贫作为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要完成这个神圣使命,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一个“干”字。脱贫攻坚是锻炼干部的“主战场”,也是考验干部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求真务实、主动作为,用心用情扶贫,用“愚公移山之志”,下一番“绣花功夫”,把政策落实得快一些,把产业抓得实一些,把群众的愿望想得多一些,实实在在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在扶贫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5篇

第6篇:脱贫攻坚贫困户脱贫计划

(参考模板)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包括贫困户户主姓名、贫困类型(低保户、五保户、一般贫困户)家庭住址、人口、家庭成员情况、耕地面积、住房情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时限等(可参照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工作日志前边的信息采集表内容)

二、贫困户脱贫计划

(一).贫困户自身脱贫想法及要求

……….

(二).包保人与贫困户商量脱贫意见 1. 2. 3. ………….

三、实现脱贫保证措施 一是…… 二是…. 三是…… ……. 脱贫包保责任人: 201X年X月X日

第7篇:2019年第一书记脱贫攻坚贫困村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今年开始,自己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制定,先后多次深入自己联系的X镇X村,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宣讲政策、等方式,就X精准脱贫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辖X个社

X户X人,流域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亩,人均X.X亩,退耕还林X.X亩,产业以马铃薯、玉米、药材、蔬菜、草牧和劳务为主,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属建档立卡贫困村。

全村现有五保户X户X人,低保户X户X人,其中一类低保X户X人,二类低保X户X人,三类低保X户X人,四类低保X户X人。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其中,因病致贫X户X人,因学致贫X户X人,因残致贫X户X人,缺劳力X户X人,缺技术X户X人,缺资金X户X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X户X人,其他原因致贫X户X人,截止目前尚未脱贫X户X人,贫困发生率X.X%、较X年下降X.X%;X—X年累计脱贫

X户X人,X年计划脱贫X户X人,X年计划脱贫X户X人,X年计划脱贫X户X人。X年全村可实现脱贫摘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严格程序识别定准对象。严格对照到户X项指标、到村X项指标,通过逐社逐户走访调研,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建档精准。

二是严格政策标准摸清底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对申请农户进行“过筛式”调查核实,做到建档立卡家庭收入测算准、家庭情况核查准、致贫原因分析准、数据信息采集准、扶贫对象识别准。

三是严格责任落实。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要求,对驻村帮扶队和镇村干部实行包社、包户、包人的“三包”责任制,确保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人。

四是严格精研细酌精准定策。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逐户开展贫困人员核查,不断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及措施,建立精准扶贫台帐,实施贫困人员有退有出的动态管理。

(二)强化帮扶措施。

一是抓特色产业培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先后注册成立了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X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托管、订单种植、产品回购、散种统销的经营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药材和蔬菜产业,X年,全村种植黄芪X多亩,示范带动药农X余户,成功注册了“金源鲜”蔬菜类商标,带动群众发展旱地蔬菜种植X多亩,农民从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产业收入比例逐年提高。

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安全饮水方面,投资X万元对X户农户实施了供水入户工程,全村常住人口接水率达到X%,贫困户接水率达到X%。动力电方面,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实施电网改造X公里,全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道路建设方面,争取项目资金X万元,硬化通村道路X.X公里,筹资X万元,新修砂化道路X公里,实现了建制村通硬化路,社社通农路。危房改造方面,筹资X.X万元,实施贫困户危旧房改建X户,易地搬迁安置农户X户X人(其中贫困户X户X人),插花安置贫困户X户X人。

三是抓公共服务提升,助推社会事业发展。严格落实教育扶贫特惠政策,为X名接受学前、高中、高职和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落实免保教费、免学费和书本费、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扶贫政策。

严格落实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建成X平方米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专业医师X名,巩固提高参合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X人,参合率X%;积极落实建档立卡户住院报销提高X个百分点和大病保险降低起付线政策,贫困户住院报销X人次、报销X.X万元;申报大病救助X户,发放大病救助资金X.X万元。积极与区图书馆加强对接,争取社会力量捐赠图书X余册,价值X.X万元。

(三)健全扶贫机制。

争取精准扶贫贷款。积极衔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X—X年为X户贫困户办理发放贷款X万元。

成立资金互助协会。X年,在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筹集资金X万元,成立了X资金互助协会,按照自主发放模式运行,发展会员X多人。X年,争取扶贫资金X万元,对互助协会进行注资,协会累计向农户办理互助资金贷款X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制约问题。

加强市场主体带动。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新型经营主体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模式,争取扶贫资金,培育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积极探索“田保姆”土地托管模式,建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机械X台,以“半托和全托”型两种模式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带动贫困户发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利用互助资金协会贷款占用费,提取X%的比例为公益金,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围绕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玉米等产业,组织成立农机服务队,开展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提取服务费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开发利用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三、贫困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支撑不强。

一是良种意识不浓。缺乏技术支撑,农户对马铃薯种植和牛羊养殖的品种重视相对不够,存在杂、乱质量不高的问题,且由于主要劳力大多数为在家X岁以上老年人,缺乏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是种类多,规模小。X主要以种植马铃薯、玉米为主,辅以种植中药材、蔬菜(主要种植旱地辣椒)等经济作物和小麦、胡麻、豌豆等口粮作物,种植种类多,规模相对较小,养殖主要为牛、羊、猪等畜禽,且大部分为生活自用,经济效益不突出。

(二)基础条件较差。

X属山区村,山大沟深,地形地貌陡峭,立地条件差,道路交通、引水入户等基础施工难度大,目前虽然已解决了通村道路硬化和

X%的农户自来水入户问题,但由于地理条件原因,农户过于分散,还有X户X人未接通自来水,四、五社未通砂路,X户X人出行不畅,另有X户仍然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完善。

(三)内生动力不足。

X贫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全村现有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X户,占总数的X.X%。部分贫困户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信心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干部急、群众不急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了常年居住的主力军。

(四)缺乏技术支撑。

X劳动力总数约为X人,占总人数的X.X%。为增加收入来源,中青年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且大多数文化程度低,掌握技能少,外出务工大多数以建筑工地为主,下苦多挣钱少。

四、脱贫打算及意见建议

(一)增强脱贫“内源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发挥镇村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优势,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苦熬不如苦干”“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

一方面组织部分贫困户代表走出家门,到全区已经成功脱贫的村、贫困户代表实地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激发活力。

一方面做好对群众的正面宣传、教育、培训和引导工作,动员贫困户抢抓近几年党和国家全面帮扶政策,不断提高信心和决心,比产业发展、比自我增收、比自我变化,进而调动贫困户自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组织一些自力更生、辛勤劳动的致富带头人典型和靠励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典型,让他们到贫困村介绍发展理念,交流致富经验。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增强信心。

(二)提升增收致富能力。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联合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牛羊养殖等市场相对稳定的产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和就业愿望,开展厨师、家电、电焊、家政、种养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对有一定就业技能,但就业困难的,通过推荐引导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除进行创业培训外,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免费培训和推荐就业岗位。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当前农村“三变”改革,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优势,从村情实际出发,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三变”改革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增效。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切实加大水、路、房等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砂化路X公里,下大力气解决四社、五社群众出行不畅的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工程,保障群众有安全住房;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积极探索“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新模式,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组织配套建设,提升村级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化农村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培养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五)全面落实政策兜底。

从X年开始,对无劳动能力及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一、二类低保,保障贫困户生活,缓解其困难,通过政策兜底脱贫

X

X人。对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贫困户,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

实施社会救助、助学帮扶,对因灾、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活救助和助学帮扶,缓解其实际困难,阻止其再次返贫,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效,完成X户X人的减贫任务。

第8篇:脱贫攻坚贫困村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贫困村领取补贴的村“两委”干部。

第三条

贫困村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三)坚持突出重点、强化奖惩;

(四)坚持公开民主、科学准确。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四条

贫困村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党委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第五条

县扶贫、农业、民政、财政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分工,指导镇党委做好考核工作。

第六条

考核工作按照考评细则结合村干部述职自评、考核组实地查看等程序进行。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

第三章

内容及分值

第七条

考核实行百分制。内容包括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完成脱贫任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干部个人日常表现等四个方面。

(一)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方面(30

分)

重点考核“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创建情况。

1、组织设置合理。着力推动村级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不断调整和完善村级党组织设置,实现组织设置合理,隶属关系明确,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制度明晰。

2、班子队伍健全。大力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素质,创新选拔任用方式,配优配强班子队伍特别是村级党组织书记,做到班子配备合理、队伍素质优良、任务分工明确、管理考核严格。

3、党员管理严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创新党员日常监督管理方式,妥善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做到党员队伍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4、组织生活正常。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民主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做到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党员参与、严肃认真、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5、工作运行规范。推动村级党组织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做到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

6、经费保障有力。村级党组织工作基本保障落实到位,办公经费、党建活动经费及时到位、使用合理、管理规范。

7、场所建设达标。建好用好管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功能设施齐全,标识统一规范,管理使用制度健全,能满足党员、群众活动需求。

(二)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40

分)

重点考核“八个一批”落实、“四率一度”提升情况。

1、产业发展脱贫一批。制定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计划和长期规划(2017-2020),至少建成一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完成两类“产业发展脱贫一批”帮扶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率达到80%以上。扶贫产业切块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户100%,准确率100%。

2、医疗救助脱贫一批。贫困群众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参加大病保险率100%,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100%;因病致贫群

众病因查找精准,结合病情实施救助;签约服务措施有效落实,村卫生室建设规范,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3、教育资助脱贫一批。积极宣传教育资助政策,适龄儿童辍学率为零,帮助贫困户落实政府减免政策全面,建立享受教育资助对象名册台账,减免对象情况掌握准确。

4、培训就业脱贫一批。定期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农村贫困劳力每年至少得到一次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在外输出的劳动力得到稳定就业,村级公益岗位全部留给贫困人口。

5、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落实聘用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政策,支持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复合经营模式,补助资金得到全面落实。

6、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异地搬迁对象确定精准,名册台账健全,条件符合要求,安置方式明确,结合村上实际,着眼“四化同步”,按照搬迁步骤要求,按时稳步推进。建房面积达到政策要求,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实施。

7、社会兜底脱贫一批。建档立卡的五保户、孤儿、低保户对象确定精准,符合政策要求。五保(孤儿)达到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大病医疗救助等各类补助得到有效落实。

8、金融支持脱贫一批。宣传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做好金融政策和贫困户的衔接和落实,以及贫困户评级授信,实现有发展产业愿望的贫困户达到100%,获得贷款群众达到90%以上。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10

分)

重点考核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村集体整合自身资源优势,争取各方面扶贫政策支持,利用市场运作模式,成立村级产业发展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变群众的资源优势、资金为股份进行分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拓宽贫困户致富门路,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四)干部履职方面(10

分)

重点考核村干部管理“八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1、村干部上班制度。工作日村干部原则上都要在村上工作,至少有一名“两委”正职和其他村干部在活动场所办理日常事务,接待群众来访;节假日至少有一名“两委”正职带班,其他干部轮流值班,做到24小时为群众服务。

2、办公纪实制度。坐班干部要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如实记录接待事项、群众诉求、办理结果等,未办结的要做好移交工作。

3、请销假制度。村干部凡离开本镇区域,均需履行请假手续。村“两委”正职请假需经镇党委批准,其他村干部请假需经村党组织批准,请假情况由村级组织如实登记,期满须及时销假。

4、谈心谈话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半年至少与村“两委”

正职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村党组织书记每季度与其他干部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对工作思路不清、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诫勉谈话。

5、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村“两委”正职及其亲属婚丧嫁娶的办理情况、配偶及子女出国(境)情况、住房新盖等,应在事前3天向镇党委报告;家庭生产经营、家庭财产情况等,每年春节后1个月前向镇党委报告。村其他干部以上情况应向村党组织报告。

6、工作承诺制度。村“两委”正职要在上任1个月内,结合岗位实际,提出任期工作目标,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做出承诺;任期每年春节后1个月,要结合承诺事项,提出工作目标任务,向党员和群众公示。

7、工作审计制度。镇党委每年要对村“两委”正职进行一次定期审计,任期满时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向村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8、述职评议制度。村“两委”正职每年要向镇党委进行述职述廉,接受镇领导班子和包村干部评议;向全体党员、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述廉,开展民主测评。

(五)群众评价情况(10

分)

重点考核党员群众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为民代办事务高效,民情走访经常,分管工作进展顺利,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中表现良好。

第八条

考核实行加减分制。

(一)有下列情况的绩效考核予以加分。

1、在工作检查验收中,获得好评的分别加10、7、4、2分;

2、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推广的,分别加20、15、10、5分;

3、村干部个人因脱贫攻坚受到表彰的,分别加10、7、4、2分。

(二)有下列情况的绩效考核予以扣分。

1、在工作检查验收中,被通报的分别扣10、7、4、2分;

2、脱贫攻坚工作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扣10分。

第四章

结果运用

第九条

村干部个人考核结果得分依据工作实际计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第十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同一序列村干部优秀比例最多不超过20%。

第十一条

将贫困村村干部补贴的20%作为基础补贴,按月发放;补贴的80%作为绩效补贴,每季度按照考核结果发放。考核结果优秀的,加发绩效补贴总额的30-50%,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和评选先进典型;考核结果合格的,足额发放绩效补贴;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扣除绩效补贴的30-50%,镇党委或村党组织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按照有关程序予以免职。

第十二条

对按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集体和村干部个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十三条

县、镇党委每年表彰一批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村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并通过各级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组织关心、支持奋战在脱贫一线干部的舆论氛围。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

注重日常管理。定期督查村干部档案资料整理、脱贫政策掌握、扶贫措施推进、产业规划实施等工作,将日常督查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考核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第十五条

建好“两个档案”。建立村干部工作档案和健康档案,将每名村干部的基本情况、考核结果、表彰奖惩记入工作档案,动态管理。每年定期为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存入村干部健康档案。

第十六条

落实“两项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抚恤制度,对在岗的因公、因灾去世的村“两委”干部,参照相关标准,给予其家属一定的抚恤金补助。

第十七条

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发放形式,足额拨付各类补助资金,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各镇要按照本办法结合考核细则贯彻落实,非贫困村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也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9篇:西部贫困山区县脱贫攻坚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西部贫困山区紫阳县来说,由于南水北调重要水涵养区域,在2200多平方公里、拥有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一无工业经济支撑,二无农村经济产业链带动,三分耕地七分大山现状,实行了工业限制发展的情况下,要完成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是紫阳县一份高难度的答卷。但是紫阳最大优势是富硒资源,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交通便捷优势来补短板。倾力开发富硒食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小镇来带动农村富硒特色小吃,以游促增、以吃拉动农产品消费,完成脱贫摘帽工作。

第一,紫阳县固有的资源优势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端,汉江上游,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道号“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悟道而得名,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是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属国定贫困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重点县。是全国两大高硒区之一,属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中国最清洁的河流汉江纵贯全境,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被誉为“硒谷之史”。南有巴山屏障,北有秦岭阻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天然休闲度假胜地,有“汉江画廊”美誉。这里川腔秦韵交乳,茶文化、道教文化、民歌文化、汉水文化融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的“民歌之乡”。紫阳富硒茶久负盛名,始于商周,兴于盛唐,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素有“贡茶之乡”美誉。交通便捷,襄渝铁路、包茂高速穿境而过,已融入西安、重庆、武汉半日经济圈。

第二,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力推动政策措施,彰显为民情怀

紫阳县把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当前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摆在统揽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严格督查问责,提高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并制定出台《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年初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成立了县指挥部、镇工作团、村工作队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机构,抽调200余名干部驻村抓脱贫攻坚,干部驻村包抓、部门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步入常态化,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首战,坚持“县负总责、部门联动、乡镇主体、村为重点、工作到组、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紧扣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因村施策,因人施策,按照对象精准、底数精细、措施精确的要求,形成到户到人的具体方案,分类落实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劳务技能、教育扶贫、健康卫生、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举措: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亿元,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将所有项目、资金向脱贫攻坚集中。组织实施日常督查、季度抽查、半年巡查,对各镇和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创新考核机制,提高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将予以最严格的问责。

第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县财力薄弱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链乏力。目前脱贫着力点零散,只是解决一时燃眉之急,不可持续。根据省、市下达给该县30个贫困村、1.29万贫困人口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笔者进村入户实地了解目前精准扶贫情况,发现大多数扶贫工作队策略是发动贫困户分散粗放搞养殖,动员有条件的搬迁到村集中安置点。对购买村集中安置房的贫困户,按政策每户补助5万元,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完善交通、水电、医疗、娱乐、社会保障等公共设施建设。搬得起贫困户到安置点后一时新鲜过后,粗放零散养殖基地都失去,年龄大了打工无人要,成天无所事事,每天起床要吃要喝得花钱,水电通讯养老医保缴费得花钱,日常生活所需产能自给无从谈起。搬不起的贫困户因缺钱缺劳力,养鸡养羊养猪一年一吃一喝年光族的粗放零散扶贫,当年脱贫二年返贫现象极为普遍。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无支柱产业扶贫带动,完成中央下达脱贫摘帽时限,任务非常艰巨。如紫阳县200多个行政村虽然基本通水泥路,但大多数坡徒弯急路面狭窄,货车通行困难,即使有支柱农产品,外运困难较大。加之没有规模产业链、没有储藏保鲜保质设施,无销售渠道,任何农作物种多了无销路就会烂掉,因此大多农户种植玉米、土豆、红暑等零散少的低产值、低效益的作物,就连蔬菜也很少有人种,农民自给蔬菜都要去超市购买外地菜。目前,抓农产品种植规模、抓农村产业经济链、抓农产品销售才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三是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缺乏致富领头人。目前,大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但基本上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普遍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种。留在农村的多数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劳动力少,再加上不敢干、怕失败、等人带的想法导致扶贫推进慢。

四是贫困农民主体意识薄弱,“小农”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村大多数村民对扶贫产业还持观望态度,不作为,不积极,很大一部分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五是扶贫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现有的扶贫产业大多都是以户为单位实施,没有地方特色产业链,扶持的力度没有放在规模产业链上,没有扶贫产业结构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第四,脱贫攻坚思路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的基础和关键。

一是围绕青山绿水为中心、倾力打造汉江特色游,促进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紫阳县要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着力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的产业精准上下功夫。沿汉江两岸打造景点步行观光游,如选择森林茂密山峰建造休闲亭、富硒饮食农庄、茶艺民歌表演等,做大旅游产业,带动农户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生态种植围绕旅游产业循环发展。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政府要筹措资金捆绑使用,重点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特色劳务(民间艺术表演打造旅游特色)、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每个镇开发2至3处各具特色旅游观光景点,每个村5至10个农家乐,着重发挥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县根据各镇地域特色,统一布局,大力实施“茶园品茶观光”,如向阳镇合垭村魔芋包安置点;发展“休闲补硒农庄”,如双安镇是紫阳县富硒地带中心区域。汉王镇、洞河镇、焕古镇可全力打造“橘园下摘橘品茶棋牌娱乐休闲”金秋产业链工程。全面推行以县建公司,镇建合作社,村建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捆绑式”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提升扶贫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让贫困户更多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和服务,确保持续增值收益。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景点及生态养殖产业。海拔较高,山大人稀的乡镇要利用森林资源着力打造山寨版吃住游一体化特色景点旅游,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研发富硒牛肉、羊肉、鸡肉、猪肉干进超市进景点,努力形成“县有龙头企业、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主业”的长效扶贫增收机制,使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产业成为贫困县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界岭镇、联合镇、东木镇木王村、燎原村等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招览外地游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政府+金融+保险+公司+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互联网让“万山阻隔”变成“近在咫尺”,成为贫困县各个乡镇提高开放度、融入大市场的一次重要机遇。要让“互联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互联网+产业平台,让社会便捷地了解贫困山区县生态资源、特色资源、优势资源,帮助解决好当地特色农产品难卖等问题,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有效解决贫困农户持续增收难题。

总之,对历来无工业经济支撑,家底薄弱的西部贫困山区县来说,脱贫不脱贫,关键在农民。重点要找准路子,摸清底子,要把优势资源最大化利用,凸显你无我有、你有我特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资源生态化、经济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脱贫之路,要把加快脱贫与生态优势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准脱贫目标。

上一篇: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下一篇:铁路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