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看词语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表示看词语

公文中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以《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为语料,针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严重”一词作详细研究,通过对相对性、语言的有无标志单位和隶属度等进行充分论证,从而说明“严重”等模糊词语在公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文 模糊词语 “严重”

《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收录了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我国廉政方面的新规定。这些新规定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新规定又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贯彻执行。涉及到的47份文件用语准确简洁,无任何歧义。这其中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模糊词语的使用,如表示时间的模糊词语“当前”、“长期”、“始终”、“永远”、“初步”、“尽快”、“及时”;表示程度的模糊词语“高度”、“明显”、“重要”、“比较”、“特别”、“十分”、“基本”;表示范围的模糊词语“任何”、“一些”、“部分”、“个别”、“少数”、“广大”、“各类”、“有关”等。本文以“严重”一词为例,运用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系统分析公文中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

一.概说

无须或无法确定具体性质、描述具体状态的事物,用富于弹性的词语或修饰方法表示。例如:正确性、紧急情况、恶性循环等等。在《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有:“严重”、“主要”、“新”、“大”、“好”、“高”、“多”。其中,“严重”一词出现频率极高,下面对该词作一详细研究。

二.模糊词语“严重”

(一)关于“严重”的相关解释

关于“严重”一词的相关解释比较多。《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①程度深;影响大(多指消极的)。②(情势)危急。其中,义项①主要是从程度和影响这两方面来加以解释的,义项②主要是从情势这一方面来加以解释的,但“深”、“大”、“危急”仍然是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究竟有多深才叫“程度深”、影响有多大才叫“大”,没有一个明确的、固定的标准。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在对“严重”等一些模糊词语进行释义时不可能采用精确法。

其他一些词典对“严重”一词的释义差不多,如《新华词典》第四版(商务印书馆,2013):①情势危急。②程度深。③影响重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①(情势)危急。②(影响)重大。③(程度)深重。《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①重大;紧急。②谨严持重。③敬重。从以上诸多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严重”一词的解释多为描述式,到底这个度如何把握,恐怕还得在具体情形中加以考虑。

(二)分布情况

《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中“严重”一词一共出現了245次,分布在规定、办法、意见、通知、规划、细则、条例等类别的公文中。其中,在条例类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共计出现197次;在规定类公文中出现13次;在通知类公文中出现10次;在办法类公文中出现10次;在细则类公文中出现9次;在規划类公文中出现4次;在意见类公文中出现2次。

(三)“严重”在公文中的模糊性研究

1.相关语料

“严重”在“条例”这一公文文种中出现频率高达197次,占该词出现总频率的80.41%,占了绝大部分。下面是该词在“条例”中的部分相关语料。

①违反组织纪律,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以及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严重不团结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三章第十五条。

②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六章第三十三条。

③对违反规定不支持配合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六章第三十四条。

④对于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领导机构,应当予以改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章第十四条。

⑤对其他共同违纪的为首者,情节严重的,按照共同违纪的总数额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⑥对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条。

⑦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六条。

⑧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第四十六条。

⑨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前款规定处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章第七十三条。

⑩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浪费、奢侈奢华问题严重,对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十一章第五十九条。

2.模糊性分析

(1)相对性。模糊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相对性的,一类是完全没有确定的范围,即视情况可以上下移动的相对的概念。比如“早晨”和“上午”,“春”、“夏”、“秋”、“冬”,“夜晚”和“傍晚”,“上午”和“下午”等词语就属于第一种情况,这类词语多数为名词,相互之间界限不分明;“宽”、“窄”,“远”、“近”、“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冷”、“热”等词语则属于第二种情况,这类词语多半是形容词或者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名词。例如,同样一段路程,当你身体好的时候觉得很近,一会儿就走完了;而当你生病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要比平时远一些,半天都走不完。也就是说,“近”和“远”这一类的词语本身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范围,它们是相对的概念。究竟多远才是“远”、多近才是“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样,“严重”一词与“轻微”一词相对,完全没有确定的范围,无法准确地界定到底什么情况属于“严重”、什么情况属于“轻微”。如语料⑤中,“情节严重”与“情节轻微”相对,不可量化,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些情况都说明,与其它词语相比,“严重”、“主要”、“新”、“大”、“好”、“高”、“多”等模糊词语具有相对性,这也是模糊词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2)语言的有无标志单位。无标志单位和有标志单位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重要领导人、俄国著名语言学家特鲁别茨柯依提出来的,先是应用于音位学当中,后来应用于形态学。“标志”在布拉格学派中有其特殊的含义,指有区别意义的语言特征。它是以对立为基础,在对立的两项中,一项是有标志的,而另外一项则是没有标志的。所谓语言的有无标志单位,是指在对立的两个单位中,有标志的单位表示的语法意义少,而无标志的单位表示的语法意义多,并且往往可以包括有标志的单位所包含的语法意义。比如“高”和“低”、“胖”和“瘦”、“快”和“慢”、“大”和“小”、“多”和“少”等,这些模糊词语之间的界限不明确,而且每组中前面一个词语往往可以包括后面一个词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严重”这个词语包括了“轻微”一词所包含的语法意义。例如语料②当中“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换句话来讲,问题轻微的则可以另行酌情处理。

(3)隶属度。“隶属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数学领域,是由模糊数学的创始人扎德所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所谓隶属度,是指某一元素隶属于某一模糊集合的程度。扎德用1来表示某一事物属于某个集合,用0来表示某一事物不属于这个集合,小数则用来表示接近该集合的不同程度。模糊语义隶属度的制定是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的,它通常要受有关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讲,对于任何一种情况,“严重”的上限都是一样的,即破坏性极强、危害极大、性质极其恶劣、非常糟糕,而下限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语料⑩,同样是“问题严重”,“奢侈奢华问题严重”中“严重”一词的隶属度假设为1,那么“迟到现象严重”中“严重”一词的隶属度可能就只有0.8左右,因为语料⑩出自《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迟到现象”不属于铺张浪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严重”一词的隶属度。

另外,因为受模糊限制词的影响,模糊词语的隶属度也会发生变化。“严重”、“很严重”、“特别严重”,它们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在“严重”一词前面加上了限制词语“很”、“特别”,从而使“严重”一词的下限要比原来的高。

3.语用研究

模糊词语在公文中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炼,使语言表达富有一定的弹性。本文所选择的公文语料,其内容都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等部门出台的一些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规定。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利于从根本上纠正原先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坚定的反腐决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那么,这些文件当中语句的表述必须要科学、规范、无歧义,从而有利于其中的相关要求能够得到顺利贯彻落实。

1.充分反映党中央、国务院惩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坚定决心。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但随之而来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一方面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群众中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廉政新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其中模糊词语的使用使这些规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对于建设廉洁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在金钱面前禁不住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这种情况破坏了团结,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相关廉政新规定的出台,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保障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的模糊词语不仅使公文用语更加准确,而且使相关文件能够得到正确贯彻执行。

三.其他一些表示性狀的模糊词语

“主要”、“新”、“大”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出现频率仅次于“严重”。其中,“主要”一词出现129次,“新”一词出现49次,“大”一词出现14次。从公文的类别来看,“主要”一词在细则类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45次;“新”一词在意见类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24次;“大”一词在通知类公文中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8次。

正是由于这些模糊词语的存在,使得公文语言更加准确,增强了公文的可操作性,例如:

①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三条。

②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继续营造抓作风树新风的良好舆论氛围。——《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

③同时要看到,文艺晚会包括节庆演出过多过滥,存在一味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

综上所述,公文中经常需要对事物的性质进行分析与界定,这往往要求人们思维要非常严密,用词用语要非常严谨准确。表示性状的模糊词语在公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因为模糊词语在表意上有时往往比精确词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词语的存在能够使公文语言更加贴切、更加科学,从而更好地发挥公文在管理社会事务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起栋.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应用[J].秘书之友,1992,(4).

[2]人民出版社.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8]夏征农,陳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9]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石安石.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J].中国语文,1988,(1).

[11]符达维.模糊语义辨述[J].中国语文,1990,(2).

[12]黎千驹.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之间的互补性选择[J]. 《写作:高级版》,2006,(8).

[13]杨文全,张超.伍铁平语言学学术批评思想初论[J].暨南学报,2009,(2).

[14]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5]苏联波.模糊语言不模糊[J].西华大学学报,2005,(6).

[16]何美荣.党政公文写作运用模糊语言的三个原则[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

[17]罗曼.公文语言的模糊性[J].群文天地,2013,(10).

[18]年晓萍.模糊语言的生态审美向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3,(3).

基金项目: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模糊语言视域下的《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2016年最新版)》研究”(项目编号:17SB0392),项目负责人:肖燕。

(作者介绍:肖燕,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秘语言及应用)

作者:肖燕

第2篇:表示看的词语:

环顾 , 仰视 ,瞻仰 ,仰望 ,举目 ,瞻望 ,远视.,斜视,.,俯视.,重视.,巡视.,监视.,注视.,凝视.,扫视.,怒视.,俯视,.轻视.,蔑视.,环视.,仰视,.窥视.,审视,鸟瞰,俯视,凝视 ,端详, 眺望 ,张望 回眸

成语: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定睛一看 , 目不转睛

,凝神注视,观形察色 ,走马看花,极目远眺,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另眼相看 ,雾里看花,一目十行,高瞻远瞩,坐井观天,视而不见,虎视耽耽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其他表示看的词语: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 注视、凝视、巡视、审视、斜视、 环视(伺)、仰视 俯视、轻视 重视、近视 远视、横目

侧目、 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观察 、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第3篇:表示看的词语:

1、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2、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视)

3、表示向下看(俯视)

4、表示向周围看(环视、环顾、张望、巡视、东张西望)

5、表示看全身(打量)

6、表示偷看的(窥视、窥测、窥探)

7、表示亲自看(目睹、目击、目测)

8、表示集中精力看(注视、凝视、凝望)

9、表示回头看(回眸)

10、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11、表示愤怒地看(怒视、怒目)

12、表示略微或快速看(浏览、扫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13、表示仔细看(端详)

14、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15、表示上级看下级(检阅、视察)

16、表示向左右看(左顾右盼)

17、表示互相看(面面相觑)

18、表示提前看(预览)

表示看的词语:

1、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2、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视)

3、表示向下看(俯视)

4、表示向周围看(环视、环顾、张望、巡视、东张西望)

5、表示看全身(打量)

6、表示偷看的(窥视、窥测、窥探)

7、表示亲自看(目睹、目击、目测)

8、表示集中精力看(注视、凝视、凝望)

9、表示回头看(回眸)

10、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11、表示愤怒地看(怒视、怒目)

12、表示略微或快速看(浏览、扫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13、表示仔细看(端详)

14、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15、表示上级看下级(检阅、视察)

16、表示向左右看(左顾右盼)

17、表示互相看(面面相觑)

18、表示提前看(预览)

表示看的词语:

1、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2、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视)

3、表示向下看(俯视)

4、表示向周围看(环视、环顾、张望、巡视、东张西望)

5、表示看全身(打量)

6、表示偷看的(窥视、窥测、窥探)

7、表示亲自看(目睹、目击、目测)

8、表示集中精力看(注视、凝视、凝望)

9、表示回头看(回眸)

10、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11、表示愤怒地看(怒视、怒目)

12、表示略微或快速看(浏览、扫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13、表示仔细看(端详)

14、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15、表示上级看下级(检阅、视察)

16、表示向左右看(左顾右盼)

17、表示互相看(面面相觑)

18、表示提前看(预览)

表示看的词语:

1、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2、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视)

3、表示向下看(俯视)

4、表示向周围看(环视、环顾、张望、巡视、东张西望)

5、表示看全身(打量)

6、表示偷看的(窥视、窥测、窥探)

7、表示亲自看(目睹、目击、目测)

8、表示集中精力看(注视、凝视、凝望)

9、表示回头看(回眸)

10、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11、表示愤怒地看(怒视、怒目)

12、表示略微或快速看(浏览、扫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13、表示仔细看(端详)

14、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15、表示上级看下级(检阅、视察)

16、表示向左右看(左顾右盼)

17、表示互相看(面面相觑)

18、表示提前看(预览)

第4篇:表示看的词语:

表示已经看到

(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

(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

(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

(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

(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

(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

(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

(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

表示看不起地看

表示不值得地看

表示照应地看

表示生气地看

表示斜眼看

表示拜访地看

表示上级查看

表示仔细地看

表示回过头看

表示注意地看

(窥视) (轻视)(蔑视) (不屑一顾) (看护)(照看) (怒视)(瞪) (瞥) (探望) (视察) (观察) (回眸) (注视)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1.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2.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3.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了望等。 4.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5.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6.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7.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8.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9.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10.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11. 斜着眼看的:如膘、斜视等。 12. 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13. 表示略微看的:如一瞥、浏览等。

14.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15. 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16.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瞧、望、瞪、瞅、瞥、瞄、乜、 瞟、盯 、 凝视、查看、端详、回顾、窥探、怒视、目睹、 浏览、眺望、了望、观望、 扫视、 眺望、 仰望、 远望、 观赏、俯视、 鸟瞰、 环视、 仰视、

窥视、

预览、 打量 、 瞻仰

左顾右盼、高瞻远瞩、目不转睛、一览无余、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登高远眺、举世瞩目、东张西望、东张西望

极目远眺

表示声音的词语

琴声(悠悠);炮声(隆隆);秋风(飒飒);鸟鸣(啾啾); 小猫(咪咪);树枝(嚓嚓);甲虫(吱吱);公鸡(喔喔); 磨刀(霍霍);书声(琅琅);狂风(呼呼);大雨(哗哗); 小雨(沙沙);小鸡(叽叽);小羊(咩咩);小狗(汪汪); 小鸭(嘎嘎);小牛(哞哞);麻雀(喳喳);青蛙(呱呱); 鸽子(咕咕);小溪(潺潺);鼓声(咚咚);蜜蜂(嗡嗡).

沙沙

叭叭

啧啧 溪里花拉

嚬嚬乓乓

噗哧噗哧

哼哼唧唧

滴滴哒哒

挤机外外

定领动龙

乒领乓朗

叮叮咚咚

轰隆轰隆

噼里啪啦

哐啷哐啷

喵喵——用来写猫叫的声音。 汪汪——用来写狗的叫声。 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 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 哞(mōu)——用来写牛叫的声音。 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 啾啾——用来写许多小鸟一起叫的声音。 喳喳——用来写鸟叫的声音,如:喜鹊喳喳地叫。 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哈哈——用来写笑声,一般来写大笑。

嘻嘻——用来写笑声,一般来写俏皮地笑,偷笑。

呵呵——用来写笑声,如:呵呵地笑起来。 咚咚——用来写敲鼓和敲门的声音。 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淅淅——用来写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淅沥——用来写轻微的风、雨、雪等声音。 稀里哗啦——用来写雨声、建筑物倒塌的声音。 叽叽嘎嘎——用来写说笑声。

叽里咕噜——用来写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声音,

也用来写物体滚动的声音。 叽里呱啦——用来写大声说话的声音。 呼呼——用来写风声。 呼哧——用来写喘息的声音。 呼啦——用来写旗帜飘动的声音。

呼噜——用来写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发出的声音。 咔——用来写器物清脆的撞击声。如:咔的一声关上抽屉。 咔吧——用来写物体断裂的声音。 咔嚓——用来写物体断裂的声音。 咔嗒——用来写物体轻微的碰撞声。

喀——用来写呕吐、咳嗽的声音。

吱吱——用来写某些尖细的声音,如老鼠在吱吱地叫,

车吱的一声停住了。 怦怦——用来写心跳的声音。

砰砰——用来写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 嘭嘭——用来写敲门、器物撞击等的声音。

沙沙——用来写踩着沙子、飞沙击物或风吹草木等的声音。 瑟瑟——用来写轻微的声音,如:秋风瑟瑟。 哗(哗)——用来写撞击、水流的声音。

如: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流水哗哗地响。 砉(huā)——用来写迅速动作的声音。

如:乌鸦砉的一声从树上飞起来。

珑璁(cōnɡ)、珑玲、玎玲——用来写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隆隆——用来写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炮声隆隆。 咕咚——用来写重东西落下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咕嘟——用来写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咕唧——用来写小声交谈或自言自语。 咕隆——用来写雷声、大车声。

咕噜——用来写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 呜呜——用来写风声、汽笛声。

咝——用来写枪弹在空中很快飞过的声音。

如:子弹咝咝咝地从头顶上飞过。 呱嗒——用来写清脆、短促的撞击声。

如:地是冻硬的,走起来呱嗒地响。 呱唧——用来写鼓掌等的声音。

叮当——用来写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 叮咚——用来写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的声音。 扑哧——用来写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

如:扑哧一笑;扑哧一声,皮球撒了气了。 扑腾——用来写重物落地的声音。 扑通——用来写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噗(pū)噜噜——用来写泪珠一个劲往下掉。 啪啪——用来写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如:鞭子甩得啪啪地响。

啪嚓——用来写东西落地、撞击或器物碰碎的声音。

如:啪嚓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

滴答——用来写水滴落下或钟表摆动的声音。 滴沥——水下滴的声音。

嗒嗒——用来写马蹄、机枪等的声音。 梆梆——敲打木头的声音。 嘣嘣——用来写跳动或爆裂的声音。 吧唧——用来写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 唉(ǎi)乃——摇橹的声音,划船时歌唱的声音。

枪声 :乒乒乓乓

炮声:轰

雨声:哗哗

风声:呼呼

钟声:答答

鼓声:咚咚

铃声:叮玲玲

机器声:隆隆

鸟声:唧唧喳喳

抽抽搭搭 形容抵声哭泣。

铿锵有力:声音响亮有力。

第5篇:边走边看表示看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边走边看表示看的词语,一起来看一下吧。

A、一个字表示“看”

观、望、赏、看、瞄、仰、摆,瞥、探、眺、瞻、瞪、瞧、盯、睹、瞅、睬、瞩、眺、瞄、视、瞟、睨

B、两个字表示“看”

俯视、看见、环视、环顾、俯视、鸟瞰、看护、远望、远眺、仰望、瞻仰、注视、端详、蔑视、浏览、窥视、轻视、照看、怒视、探望、视察、回眸、注视、观察、 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偷窥、窥视、注视、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 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C、三个字表示“看”

看一下、瞟一眼、瞧一下、望一会、瞟一瞟、看一看、望一望、瞧一瞧、瞄一眼、盯一眼、瞅一瞅、瞧一眼、望一望、探一探、赏一赏、观一观、瞥一瞥

D、四个字表示“看”

矮人看场、矮子看戏、白眼相看、打狗看主、佛眼相看、刮目相看、狗眼看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看风使船、看风驶船、看风使舵、看风使帆、看家本领、看家 本事、看景生情、看破红尘、看人眉睫、看人眉眼、看人行事、看杀卫玠、看朱成碧、冷眼静看、另眼看待、另眼看戏、另眼相看、面面相看、马上看花、青眼相 看、雾里看花、下马看花、拄笏看山、拄颊看山、走马看花、矮人观场、矮子观场、傍观冷眼、悲观厌世、傍观者清、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比量齐观、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从壁上观、迟徊观望、迟回观望、侈人观听、粲然可观、察言观色、察颜观色、迟疑观望、察言观行、东观续史、东观西望、达观知命、东观之殃、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等量齐观、洞若观火、洞如观火、东望西观、大有可观、耳闻是虚、眼观为实、返观内视、返观内照、隔岸观火、观场矮人、观风察俗、观过知 仁、观化听风、观机而动、观机而作、观貌察色、观眉说眼、观山玩水、公听并观、观望不前、观往知来、观形察色、观衅伺隙、观隅反

三、观者成堵、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观者如市、高瞻远瞩、昂首望天、瞻前顾后、一览无余、管中 窥豹、面面相觑、坐井观天、侧目而视、察言观色、一目十行、见异思迁、探头探脑、举首昂视、望穿秋水、见貌辩色、一望无际、登高望远、鼠目寸光、观者如云、观者如织、观者云集、静观默察、借镜观形、镜里观花、燎若观火、燎如观火、冷眼旁观、明若观火、旁观者清、跑马观花、凭轼 旁观、齐量等观、迁延观望、束手旁观、烧犀观火、水月观音、叹观止矣、探观止矣、叹为观止、蔚为大观、兴观群怨、袖手旁观、雄伟壮观、仰观俯察、以观后 效、眼观六路、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岩居川观、游目骋观、洋洋大观、作壁上观、坐观成败、坐井观天、走马观花、侏儒观戏、作如是观、 掌上观文、掌上观纹、东张西望、虎视耽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前俯后仰、左顾右盼、探头探脑、极目远眺

E、多个字表示“看”

不看僧面看佛面、看人下菜碟儿、远来和尚好看经、听其言而观其行、坐山观虎斗、观今宜鉴古

见风使舵 一览无遗 明察秋毫 耳闻目见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仔细地看〔 观察 〕向四周看〔 环视 〕专心地看〔凝视 〕从下向上看〔仰视〕

向远处看〔眺望 〕 偷偷地看〔 窥探〕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环顾 〕从上向下看〔俯视 〕

第6篇:表示看、说、听的词语

一、关于表示不同看的词语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瞅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了望、遥望,极目远眺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俯视、鸟瞰、俯瞰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环顾、张望、环视、巡视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觑)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端详,目不转睛等。

11.表示斜着眼看的:如瞟、斜视、瞥等。

12表示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13.表示略微看的:如瞄、一瞥、浏览、走马观花等。

14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欣赏等。

15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16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17表示眯着一只眼看的:瞄

18表示看景物的:观光、参观、游览、观赏

19. 表示到处看的: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东张西望

20.. 表示盼望地看: 望穿秋水

21 表示回过头看:: 回首、回眸

22.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 蔑视

23. 表示照应地看: 看护 照看

24. 表示不值得地看: 不屑一顾

25.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其他表示看的词语: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 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一个字的:瞧、望、瞪、瞅、瞥、瞄、窥 睇 观、视、睐、盯, 瞟, 乜

二、关于表示说的词语

一字词语:讲 说 喊 叫 呼 吟 读 问 答 训 斥 责 骂 吼 劝 告 评议 话 赞 论 述 夸 辩 叙 颂 曰

二字词语:说话 谈话 讲话 叙述 陈述 复述 申述 说明 声明 讲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哈谈 商量 畅谈商讨 话语 呓语 梦话 怪话 黑话 谣言 谰言 恶言 狂言

流言 巧言 忠言 疾言 傻话 胡话 俗话 废话 发言 婉言危言 谎言 直言 预言 诺言 诤言 说理 说服 略说 评说怒斥 驳斥 批驳 辱骂 诅咒

闲聊、抱怨、诉说、嘟哝、念叨

曰 答 道 讲 谈 论 议 言 语

说话 谈话 讲话 叙述 陈述 复述 申述 说明 声明 讲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哈谈 商量 畅谈商讨 话语 呓语 梦话 怪话 黑话 谣言 谰言 恶言 狂言

流言 巧言 忠言 疾言 傻话 胡话 俗话 废话 发言 婉言危言 谎言 直言 预言 诺言 诤言 说理 说服 略说 评说怒斥 驳斥 批驳 辱骂 诅咒

申诉----申说----申述----劝说----奉劝----劝告----解说----讲授----讲解----分说----辩白----分辩----述说----陈说----陈述----说明----阐明----说明

三、表示听的词语 聆听 耳闻 耳濡目染

第7篇: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表示已经看到(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其他表示看的词语: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了望等。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表示斜着眼看的:如膘、斜视等。

表示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表示略微看的:如一瞥、浏览等。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成语

矮人看场 (ǎi rén kàn chǎ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子看戏 (ǎi zǐ kàn xì)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白眼相看 (bái yǎn xiāng kàn)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打狗看主 (dǎ gǒu kàn zhǔ)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 比喻眼光势力。

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看菜吃饭 (kàn cài chī fàn)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风使舵 (kàn fēng shǐ duò)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看破红尘 (kàn pò hóng chén)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看人眉眼 (kàn rén méi yǎn) 比喻看人脸色。

看杀卫玠 (kàn shā wèi jiè)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看朱成碧 (kàn zhū chéng bì)

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冷眼静看 (lěng yǎn jìng kàn) 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另眼相看 (lìng yǎn xiāng kàn)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雾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下马看花 (xià mǎ kàn huā)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远来和尚好看经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拄笏看山 (zhǔ hù kàn shān)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走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矮子看戏 不看僧面看佛面 白眼相看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下菜碟儿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远来和尚好看经

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迟疑观望 察言观行 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

达观知命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坐山观虎斗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表示看的词语:

表示向周围看:巡视

环顾

张望

环视 表示斜着眼看:斜视

瞥 表示向上看:仰视

仰望

表示愤怒地看:怒视

怒目 表示向下看:俯瞰

俯视

鸟瞰 表示看全身:打量

表示已看到:看见

看到

见到 表示回过头看: 回眸

回首

表示偷看:窥

窥探

窥视

窥测 表示上级看下级:视察

检阅

表示一般地看:视

表示略微看:浏览

一瞥

走马观花 表示看不起地看:蔑视

轻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 照看

看护

表示向远处看:眺望

了望

遥望

远望

远眺

极目远眺 表示到处看:瞻前顾后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盼望地看: 望穿秋水

表示亲自看:目击

目睹

目测

表示集中精力看:目不转睛

注视

凝视

凝望

端详 表示仔细看:察看

观察

端详

检查

查看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带“观”的:观测

旁观

围观

观察

观览

观望

观光

参观

观摩

观赏

带“望”的:远望

眺望

探望

张望

希望

了望

观望

看望

凝望

仰望

带“视”的:审视

仰视

检视

斜视

窥视

凝视

俯视

巡视

环视

瞰视

注视

察视

扫视 带“览”的:浏览

阅览

展览 表示看的四字词语

察言观行

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

走马观花

察言观色

一望无际

登高望远

一目十行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掌上观文

东观续史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掌上观纹

东张西望

虎视耽耽

以观后效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东观西望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狗眼看人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探头探脑

极目远眺

高瞻远瞩

昂首望天

瞻前顾后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

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耳听八方

返观内照

探头探脑

举首昂视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矮人看场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水月观音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

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望穿秋水

见貌辩色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拄笏看山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

一览无余

管中窥豹

面面相觑

坐井观天

侧目而视

见异思迁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迟疑观望

达观知命

矮子看戏

白眼相看

明若观火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见风使舵

一览无遗

明察秋毫

鼠目寸光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耳闻目见

左顾右盼 表示看的三字词语

瞧一瞧

看一下

看一看

望一望

瞄一眼

盯一眼

瞧一下

望一会

瞥一瞥

瞟一瞟

探一探

赏一赏

观一观

瞅一瞅

瞧一眼

瞟一眼 表示看的二字词语

看见

欣赏

打量

视察

注视

蔑视

浏览

远望

远眺

俯视

仰望

瞻仰

注视

端详

轻视

瞻仰

俯视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

注视

看护

凝视

巡视

照看

怒视

观察

眺望

电眼

观察

浏览

细阅

秋波

偷望

环视

环顾

俯视

回眸

鸟瞰

眺望

顾盼

回首

回眸

审视

探望

僵视

斜视

环视

横目

侧目

游目

纵目

极目

张目

青眼

窥视

白眼

怒眼 表示看的一字词语

仰 赏

瞪 表示看的多字词语

听其言而观其行

坐山观虎斗

不看僧面看佛面

远来和尚好看经

观今宜鉴古

看人下菜碟儿 表示看的成语

另眼相看 (lìng yǎn xiāng kàn)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白眼相看 (bái yǎn xiāng kàn)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雾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下马看花 (xià mǎ kàn huā)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打狗看主 (dǎ gǒu kàn zhǔ)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冷眼静看 (lěng yǎn jìng kàn)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比喻眼光势力。

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矮人看场 (ǎi rén kàn chǎng)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子看戏 (ǎi zǐ kàn xì)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看朱成碧 (kàn zhū chéng bì)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看风使舵 (kàn fēng shǐ duò)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看破红尘 (kàn pò hóng chén)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远来和尚好看经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走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看人眉眼 (kàn rén méi yǎn)比喻看人脸色。

拄笏看山 (zhǔ hù kàn shān)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看菜吃饭 (kàn cài chī fàn)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杀卫玠 (kàn shā wèi jiè)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

上一篇:校园倡议书下一篇: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