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与消费行为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环境与消费行为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文章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注重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实践

[

一、引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man in society)和社会情境中的人(man in the situation),[1]着重于探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类行为模式及其适应行为与内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2]因而在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中成为社会科学中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的跨学科基础课程,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掌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核心概念;学生掌握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学生掌握人类毕生发展的状态特征,并学会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和处理人类行为现象;培养学生历史的、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课程探讨人类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因而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要求高;二是,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在理解课程核心视角和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学生还需要掌握人类从婴幼儿时期至老年时期等八个不同生命阶段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表征;三是,课程内容动态性强,随着对人类身心以及社会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课程需不断地对各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此外,因课程面向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开设,不同专业的哲学假设、命题与逻辑推演、知识和运用场景有着相对较大差异,从而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为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课程内容的三大表征,笔者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任务驱动法(task-driving method)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伴随着对实证主义进行批判的建构主义的全球影响逐渐扩张,建构主义被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成为一种教学理论。[3]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的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同化和异化,并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知识结构。[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经验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可以视作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5] 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家伯雷泊(Prabhu)提出任务型教学,其目的是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6]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任务作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的多维互动教学新策略,在国内外多门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实施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一跨学科课程中具有如下优势:

(一)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

美国教育家杜威批判传统知识观的最大不足是知行分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其中尤以知識和实践的对立最为突出。[7]杜威认为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鼓励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只有学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人才真正受到教育”。[8]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的结果。[9]在任务驱动法之下,学生经历了认知的不平衡,为消减不平衡带来的不适应与困惑,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自主地利用多种渠道查阅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料与方法,此时,学生将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积极探寻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的思考框架与知识脉络。

(二)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个体的通力合作基础上,现代教育不止于知识方面的智力教育,还包括道德价值、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情商培养,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任务驱动法所设计的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成员在接到任务之后需要搜集相应资料、形成分析框架、订立各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上述每一步都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探讨,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我与他者的优势与能力,选择合适的细分任务,如有的组员擅长于理论阐释,有的组员擅长于数据分析,有的组员擅长于展示表现,并且每位小组成员的努力都需要进行整合以形成最终的任务成果,因此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整合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成为课程中的主导者,学生俨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也造成了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埋头它事的场景。在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背景之下,学生应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实施与任务结果的汇报,这一方面需要教师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精心挑选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水平的内容,并据此设计出任务,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有效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地查阅各类资料并进行整理形成汇报材料,此时学生成为任务实施与结果汇报的主体。最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对任务结果进行反思性探讨并做出合理考核评价,因而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二者的有效整合,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任务驱动法在本课程中的实践过程

本文接下来将从实践过程的三个步骤说明任务驱动法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中的运用。

(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学习任务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了任务驱动法的成效高低。由于本课程涉及到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人类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故笔者依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安排,设置了三大部分:视角、理论与生命阶段。

视角即看待问题的角度,其决定了如何看待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门课程的核心视角为:“人在环境中”和“生命历程”,因此笔者设计了运用两大视角分析电影中主人公行为的两个任务,并且是在笔者讲述完这两大视角之后,由两组学生围绕相应任务进行分享与汇报,从而确保学生对相关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理论即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的一般性经验,其对于认识各类人类行为现象具有指导性作用,本门课程主要讲解认知行为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网络学派,围绕于此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运用认知行为学派的相关内容分析视频主人公的行为;讲解论文《组织中的圈子分析——组织内部关系结构的比较研究》;讲解论文《信任溃败与圈子解散:田园茶业公司的集体离职事件研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门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在论文的选取上,笔者会从各专业的核心刊物中挑选出契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意味的文章,确保学生有兴趣、有能力阅读与分析论文,从而保障任务设计的效果。

按照埃里克森的生命发展阶段理论,人类行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呈现出相异的行为特征,因此笔者会选择学生有着感受性认识的生命阶段来设计任务,如:分析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形态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影响;分析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影响。最后一个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体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即由学生拍摄一段人类行为的视频,并运用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其中视频主题不加以限制,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

在第一次上课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公布任务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个小组依据其自身的知识与职业志趣分别从上述八个任务主题中选择一个,此时便已进入到任务准备阶段。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分析任务、探讨解决路径以及进行任务分工。每名学生在明晰个人具体任务时,需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与任务相关的各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原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将自己为任务所准备的资料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充分讨论,以确保最终任务成果的逻辑顺畅、自洽,在组员间的多次沟通之下,各个学生认识到不同生活背景所造成的对问题理解的差异,也意识到个体的能力如何在团队中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在第七项任务中,家庭教养模式在学界有多种界定,学生首先需要分工查找并阅读多篇文献,对比其划分的依据,辨识不同划分依据的合理性,从而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后续分析的理论依据,此过程则涉及小组内部不同学生间的深入讨论,最终方能拟定完成任务的方案。

在任务的准备阶段,教师并不是将任务布置后就放任不管了,这样的旁观者角色难以达成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产生偏差、资料搜集方式有欠妥当等时候需要为学生重新厘定任务方向、提供更为多元的信息渠道,协助学生解决在任务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任务四和任务五中是由学生讲解论文,笔者向学生分享如何阅读文献以及如何呈现所思所想;在任务六中,笔者向学生强调的是分析依恋形态和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一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婴幼儿时期或儿童时期。同时,通过向学生分享如何有效组织好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才能确保任务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掌握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技巧。

(三)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

在任务经过小组充分准备之后,各组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以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在某一小组汇报完之后则针对展示内容和展示过程进行批判性提问,这有助于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笔者会在第一次小组汇报时进行提问示范,包括概念是否清晰界定、概念与观点之间是否兼容、观点的逻辑陈述上是否自洽、理论对现象的解释力度等,从而指引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以增进双方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就历次实践经验来看,每一次的汇报之后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提问。

同时,笔者也设计了相应的多维小组评分表,以展示过程中的逻辑性与吸引性为要点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以理論分析的准确性与深入性作为要点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以各组针对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高质量批判性问题为要点评价学生的创新与交流能力,从而反映出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能力水平。在汇报与答辩结束之后,笔者还对各个小组的展示表现进行点评,包括故事导入、展示节奏和叙事逻辑等,随后与学生一同反思在该任务主题上还存在哪些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地方,而其对于我们认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何裨益,从而深化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水平;也与学生共同反思这一任务主题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何在,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有何铺垫与启发,从而增进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识,达到跨学科基础课程的定位目标。

四、结语

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本研究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进行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教师应扮演引导者角色协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方能确保任务实施的效果;教师也需要注重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与学生共同反思任务本身、任务与课程以及课程与所学专业间的关系。如此则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沙依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83.

[2]栾俪云.视频案例引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为例[J].社会工作,2010(5):15-17.

[3]Michael R. Matthews constructiv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a further appraisal[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12,11(2).

[4]罗纯,吴先勇.案例教学的学习理论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8(9):12-15.

[5]周云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缘起及其价值取向[J].学术交流,2008(2):183-185.

[6]樊玲.任务型教学的借鉴意义及其局限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7-70.

[7]郭法奇.借鉴与超越:度威教育理论的现代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4):20-25.

[8]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9]贾彦琪,汪明.从皮亚杰平衡观看智力发展之内在机制[J].集美大学学报,2015(6):36-39.

(责任编辑: 杜家和)

作者:郭浩

第2篇:环境行为的社会学研究回顾

摘要:对环境行为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建筑学等领域,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日益成熟,环境行为逐渐进入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回顾,梳理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归结了环境行为的适应性、社会性、双重性和策略性特征,并对环境行为进行类的分析,构建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种与环境行为关系最为密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目前环境行为研究中的概念混乱、研究方式单一以及缺乏对环境行为形成的社会互动机制的详尽分析等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环境行为;社会特征;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技术革命促成了西方国家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现代文明曙光的出现,新能源、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新的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了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巨变,催生了环境危机的出现,对居民身心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末,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环境行为研究诞生了。以“环境行为”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德国Springer期刊数据库、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Wiley期刊数据库、Frontiers_系列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搜索(见表1),发现西方学界进行环境行为的研究比我国进行的时间早、研究的程度深。西方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进行环境行为研究,并出版发行《环境与行为》、《环境心理学》等专业期刊。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专注于环境行为研究,2000年以后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对环境行为相关文献题目所蕴含内容的理解,笔者将现有文献按研究领域划分为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领域。

第一,心理学领域。依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心理学在环境行为领域的研究又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和环境心理学领域,其中社会心理学延续了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角度——内部心理,以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研究人的认知、知觉、态度、意识、价值观等与外显行为的关系;而环境心理学则从外部出发,研究个体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进人类环境,以解决各种由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例如,勒温的场理论。因此,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环境行为主要涉及建筑、空间(商场、广场、公园、学校等)、城市规划、压力环境(噪声、辐射等)等环境中不同行为者的行为规律以及他人在场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二,建筑学领域。建筑空间是人的心理空间的外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规划家KevinLynch运用“图式”理论研究人们对三座不同城市的意向,开启了环境行为在建筑领域的研究先河。进入60年代后,挪威建筑学教授Christain Norberg-Schulz以皮亚杰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空间问题,在建筑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同一时期,一些建筑师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原则进行了反思,以Jon Lang和Charles Bumette为代表的建筑师从管理科学、系统论的角度研究设计方法的正确模型,并应用计算机把社会科学数据、观点综合到设计中去;而以Alexander为代表的建筑师重视空间与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把设计设想为多种空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结合。70年代以后,建筑界普遍强调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对人们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学角度对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主要是环境社会学,长久以来,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种认为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核心。随着环境社会学的逐步成熟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过于宏观和抽象,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通过人的行为实现的,只有行动着的人才能与环境互动,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们环境行为的结果。因此,应该站在微观的生活者的角度,对人的环境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既能阐述导致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行为选择,又能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本文主要基于环境社会学视角,对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把握。

一、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什么是环境行为,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都尝试给出合理的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并未达成共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Hines等提出了“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mal behav-ior)”,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意识行为,目的在于能够避免或者解决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Stem提出了“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并从行为的“影响”和“意向”两个维度将其定义为“影响导向的定义强调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意向导向的定义强调行为者是否具有环保的动机”。而Sebastian基于“规范刺激(NAM)论”和计划行为论,从利己动机和亲社会动机两方面将“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定义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对他人、后代、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关心”。

由上述概念界定可以得知,较早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对环境行为的界定略显偏颇,人是行为的主体,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而西方学者的界定多数只强调了积极的环境行为,忽略了负面的、对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的行为。

我国社会学学者也对环境行为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王芳以“理性选择论”为基本预设,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以空间作为人与环境互动的载体,将环境行为定义为“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崔凤等依据概念外延的不同总结了两种关于环境行为的理解,其中对环境行为的广义理解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而狭义理解仅将环境行为理解为个体层面的行为或环境保护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行为内涵的理解尚处于深入讨论阶段,尤其对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关系存在不少争议:一种观点以洪大用等为代表,认为环境行为是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环境意识应该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四个环环相扣、级级增值的环节。另一种观点以周志家等为代表,认为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不存在维度的交叉,若“将环境行为视作环境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那就相当于我们事先已经预设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这样就正好回避了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关系”。

二、环境行为的特征

关于环境行为特征的探讨,有学者将环境行为视为一系列要素的复合体,通过对其进行解构发现:环境行为从行为本身来看具有正反两重性,从行为主体来看具有多元性和互动性,从行为发生空间来看具有差异性,从行为结果来看具有滞后性、复合积累性和外部性,从行为动因来看具有利益驱动性,从行为制约因素来看具有社会性。也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环境行为与社会的互动上,认为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相关,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基于已有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适应性

占据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类行为主体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给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技术和物质系统中进行互动和交流,但他们并非仅仅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进行各种活动,而是能够应对社会刺激,分析、理解情境,甚至构建或重塑物理环境及社会规则。环境行为是一种人类行为,因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应:一方面,个体环境行为的发生受制于环境压力,社会存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塑造个人的环境行为;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行为反应调节并满足自身需要,应对环境刺激。换言之,环境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被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所有个体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都不可选择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之中。离开了个人的存在与行为,或者我们按下一个暂停键,冻结个体行为,社会过程就随之结束了。环境行为发生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行为主体的信念、期望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主流文化、经济水平、制度规范等外部因素,人格特质、价值体系、情感卷入等内部因素都能影响人的环境行为。并且,环境行为还关涉其他主体的行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3.双重性

环境行为的双重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来说,环境行为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有的行为直接与环境互动并对环境造成影响,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都直接可见,而有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环境,但却是造成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如女人对化妆品和服饰的选择;另一方面,从行为的性质看,广义的环境行为既包括环境保护行为,也包括环境破坏行为。前者是一种长期行为,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后者是一种短期行为,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对环境资源予取予夺,从而引起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行为,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动态永续平衡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4.策略性

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包含特定的指向选择,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行为主体根据自身一定的利益偏好,遵循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做出最优策略选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企业是否采取环境保护行为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对环保投入的政策激励和对环境污染的政策规制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权衡比较,企业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但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是理性的社会行动主体,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旦偏离追求长期利益、社会利益的轨道,打破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间的制衡局面,就会出现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政府与企业的合谋行为,公众弱参与性、浅层性、简易性环境行为等不利于环境社会健康发展的行为。

三、环境行为的类型学分析

对环境行为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梳理现有的文献,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Sia等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为、消费行动、生态管理、法律行动、政治行动五类;Smith-Sebasto和D'costa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与Sia等人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在名称上略有差异,如将“生态管理”称作“实践行动”等,但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行动;Stern根据环境行为的定义,从行为的激进程度、空间私密性的角度出发,将环境行为分成激进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其他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

我国学者也对环境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张兴莲等按照差别强化原则将环境行为分为正性环境行为和负性环境行为;按照主体的环境行为是否需要他人的参与将环境行为分为合作环境行为和独立环境行为,对前者根据行为主体受制约性的强弱又可细分为自主合作、条件合作与申诉合作环境行为。这一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环境教育、环境素养的视角,将环境行为视为环境意识的外在体现,是环境教育的要旨所在。但这里提到的环境行为在定义上趋同于环境保护行为,是指“在人们具有环境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必须采取行动,参与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而现实的环境行为并非仅指环境保护行为,因此,这一分类方法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崔凤等依据环境行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环境行为进行了划分。依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存在方式,可以分为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组织型环境行为;根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可以分为环境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环境保护行为;根据行为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这一划分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色,通过解构行动体系对环境行为的类型进行了把握,但现实的环境行为复杂得多,行为主体间的互动结构影响了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类型存在交叉关联。例如,企业环境行为又可细分为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公民环境行为又可依据政府是否参与构建出政府参与模型与政府不参与模型。此外,环境行为兼具直接性与间接性,而在已有的分类中对间接环境行为未加明确的关注,应在现有的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考察。

四、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考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分析环境行为的状况,而且能够为改善环境行为提供方法和路径。在目前针对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提取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1.态度变量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在环境社会学领域,主要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论、ABC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探究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但目前学界对环境态度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与环境态度相似的概念还有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信念、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等,这些概念表述类似,内涵趋同,在现有研究中常常互换使用。

Hines等利用元分析法整合了128篇有关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认为环境行为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受包括环境态度在内的若干变量的影响。

沈立军对山西省五所大学学生的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并归结出两条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一方面,环境价值观通过影响环境态度进而预测环境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亦能直接影响环境行为。

余勇等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主要因子,进而对游客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态度通过两种路径影响环境行为:在主要路径中,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在次要路径中,环境伦理与环境干扰行为存在显著相关。

2.社会结构变量

社会结构是联结行动者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主要包括家庭结构、阶级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阶级结构。阶级被古典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因子之一,以环境为话语连接环境行为与阶级,可以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的联结最为频繁,环保运动与后物质主义是其主要的议题。Cotgrove的研究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运动的强烈联结,特别新中产阶级多参与新环境运动(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团体),旧中产阶级多参与自然保育运动。吴瑶以《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媒介话语空间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认为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是本阶层特有的身份认同标志,借助环保话语,中产阶层得以表达其利益诉求,并展示其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第二,组织结构。环境行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组织的内部关系及组织间关系均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对企业来说,企业类型不同、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设计不同、企业环境行为的导向机制不同,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对政府来说,纵向的中央与地方“二元”分级结构、横向的协调管理网状结构也会影响政府的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保宣传、环境治理等行为,同时,政府和企业间博弈均衡的改变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第三,城乡结构。Van Liere等对公众环境关注的研究发现,城市居民较乡村居民对环境问题有更高的关注度;张健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研究乡村环境问题,认为二元社会结构的环境制度设计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村内生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转嫁乡村综合作用,加之乡村环境保护制度的缺失,造成乡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社会人口统计变量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指被调查者最基本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在性别因素方面,Fliegensehnee等的分析发现性别是影响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但女性更易投入情感,对环境破坏的关心水平更高,不易盲目迷信技术解决手段,更愿意尝试做出改变。龚文娟等对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所作的分析也发现,在私人领域内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多于男性。但是性别与环境行为的关系并不稳定,Hines等对1971-1986年间的128篇环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并未发现性别和环境行为的显著关系,Schukz等在1995年所作的五项调查结论也表明性别与回收行为不相关。

在年龄因素方面,Van Here等对公众环境关心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较老年人更易接受新的环境保护观点,形成新的生态观,更加关注和参与环保行为;但王琪延等通过对北京市市民环境行为意愿的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在资源再利用及资源节约方面得分更高,而年轻人多为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在生活中以工作、家庭及生活质量为重点,对环保给予较少关注和重视。在收入、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因素方面,王凤等通过对陕西省和广东省公众环保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地公众由于人均收入不同而表现出环保参与行为的较大差异,收入越高,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水平越高;陈奉伟对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环境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在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高,游客的环境行为越积极,但不同职业的游客在环境行为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目前学界对环境行为进行了数量可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国外研究从理论研究到经验研究的成果都十分丰富,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起步不久,研究的技术相对落后,但研究热度正在攀升。纵观目前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概念界定混乱,导致变量选取和指标设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给研究带来困难。目前已有文献中出现的环境行为的同义词有“环保行为”、“一般环境行为”、“特定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等,这些概念表述模糊、彼此交叉,虽提法不同,但内涵趋同。因此,增加了研究的局限性和难度,并造成相互借鉴的混乱。尽管我们现在不能对环境行为的概念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至少应该明确概念的范围,从而选取统一的变量维度和指标体系,以便选择统一的测量工具。

第二,研究方法单一,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从方法论层面来说,国内外研究者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行为变量,但环境行为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可操作性,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外,还应主要通过观察法获得一手资料。目前学者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只能获得被调查者主观自述的行为意向数据,而无法获得被观察到的、真实的个体行为数据,这就削弱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增加了对研究结论正确性的质疑。因此,若想克服这一缺陷,必须充分借鉴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多元化的方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相关研究的健康进行。

第三,缺乏对环境行为形成的社会互动机制的详尽分析。现有的研究假设了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情境变量介入后主体环境行为的多样性,得到的调查数据使学者获得了大量有关行动者个体属性的数据,提高了学者描述环境行为的能力,但关于环境与个体发生互动的行为数据几乎未加调查。个体并非原子化地嵌入到社会结构中,解释个人主体行为必须着眼于结构性的、行动者之间的社会互动机制。目前的环境行为研究多借助于定量数据解读环境行为的现状,而对社会机制与行为主体互动的刻画还远远不够。

作者:崔凤 邢一新

第3篇:基于不同社会环境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行为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在发展业务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石油行业涉外范围较广,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呈现不同的履责表现。在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及指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履责现状,与履责成绩卓越的企业进行对标,提出中国石油企业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案及措施。中国石油企业应该结合行业特点,在现有基础上取长补短,主动高效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展现大国风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海外业务;社会环境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有效履行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资源国)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1,2]

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创造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共享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责任的履行减少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维持了企业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维护了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近年來,中国石油企业担负着“新时代”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国门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和软实力的重任。[3]面对资源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异,需要根据资源国政府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资源国民众的认可程度,持续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此,本文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研究,从国际、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出发,分析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标借鉴BP、ExxonMobil、其他央企及华为等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针对不同海外地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方案设计,以期为中国石油企业在不同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实践提供指引。

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成

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1997年,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企业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重底线”理论,[4]即要拥有确保企业生存的财务实力,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如图1所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石油企业在石油开采、图1 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加工和销售时对其利益相关方(如职工权益、环境资源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应负有的各项责任和义务。[5]

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特指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相对应,主要包括对项目资源国扶贫、教育、文明建设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体系、CSR评价体系(如ISO 26000、SA 8000、GRI等)等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社会责任履行依据和规范准则。[6-11]本文将三类体系进行了对标比较,见表1。

三类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均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社会责任履行依据,且此依据原则上能够被所有类型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行业所采用。《议程》为各参与国家和组织提供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并未明确具体评价指标和行动方案;ESG评价体系则偏向于通过对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指标评价来为投资提供依据。[6,8]二者均未在具体评价指标、行动方面对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且指标分类比较概括,不能直接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CSR评价体系特别是ISO 26000则分析了社会责任的特点、原则和核心内容,提供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全面、详细、实用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工具,应用范围广,能更好地指引企业进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实践。[10]

由于石油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需求复杂等特点,易受到国家宏观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行业因素等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石油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会表现出异于一般企业的独特性。[9]中国石油企业现行的社会责任体系是在参照ISO 26000的基础上,依据国资委关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相关要求,[12]充分考虑石油行业敏感性、政治相关性和社区影响力等特点编制而成的。该体系将能源供应作为大类指标单独列出,丰富完善了社会参与和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等指标,用以指导石油企业境内外社会责任的落实。

三、不同社会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的挑战

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自1993年实施“走出去”战略,始终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理念,追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重视资源国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大力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按时足额纳税,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在帮助资源国人民改善生活、医疗、教育条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成果。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在中亚、中东、非洲、亚太、拉美、欧美等合作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海外履责系统。[13]基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石油企业采用了不同的项目合同类型,因此其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也面临不同的挑战。[14]

(一)非洲地区

非洲地区国家大多经济落后、政治复杂、战乱频发,该地区大多采用产品分成合同模式。[15]产品分成合同通常较为简单直接,条件较为优越,在税费方面,与石油有关的税费几乎全免,且合同没有头份油的要求。同时产品分成合同会明确要求油公司在该国进行投资开发时,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通常包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等责任条款,由资源国政府负责监督执行。

由于合同运作周期较长,所以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数量多、资金投入大,且与资源国政府共享产出利润。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更重视资源国民生建设(如教育、医疗卫生、道路、慈善等),呈现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16]但是在不断夯实长期合作的同时,也存在政治局势复杂威胁项目及人员安全、社会责任投资回报小、缺少专业企业社会责任职责部门及机构等问题和挑战。[17-19]

(二)中亚及北美洲部分地区

该地区大多采用矿税制合同模式,如哈萨克斯坦政府要求油公司与业务所在地州政府签署《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履行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社会义务。[20]矿税制合同规定的企業社会责任主要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体、慈善五个方面,通常还会根据资源国政府政策扶持当地农业发展。石油企业在这些地区斥巨资修建基础设施、发展教育,与当地居民需求契合度高,社会责任接受程度高。但也存在社会责任履行大多依托资源国政府、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作用、缺乏反馈机制和透明度、投入大回报小等挑战。

(三)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国际石油公司的投资,该地区大多采用服务合同模式。该模式下的石油资源归属于产油国,使得产油国或国家石油公司对其石油生产和供应有更大的控制权,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伊拉克项目服务合同要求石油公司对公益项目无偿捐助、部分承包合同必须由当地承包商承担,对环境保护、改善当地经济环境及劳工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服务合同下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主要集中在社区公益、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劳工培训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通常还会根据资源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扶贫救济等活动,与资源国对社会责任需求契合度高。另一方面,中东地区比其他地区存在更多的问题和风险,例如资源国政治与安全局势复杂、合同周期短注重短期效益、缺少媒体宣传等。

(四)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被称为“美国后院”,受美国的影响较为严重。拉美作为全球实施国有化政策最彻底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的进入举步维艰。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形式以合资公司制项目为主,其中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国家项目较多。2018年中国驻拉美各资源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指南》中明确要求,中国企业在拉美各资源国进行项目投资时,要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

在受外部监督严苛的合资合同下,中国石油企业在拉美地区履行社会责任更为谨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慈善事业、教育、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委内瑞拉、秘鲁等国,社会责任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和教育方面,通过援建学校,提升教育水平,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拉美地区也面临暴力袭击事件威胁项目安全、文化差异使得员工融入社会困难、社会责任履行仅停留在社区建设等挑战。

四、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履责经验及存在问题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已取得显著成效,并赢得资源国政府等合作伙伴的赞扬,但是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海外履责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的经验

1.积极与资源国政府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际遇下,依托资源国政府所开展的社会责任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大政府小社会”型的国家更为顺利。通过与政府、社区代表组成委员会深入社区,建立与社区的长效沟通机制,借助政府公信力缓解资源国社区居民的抵触心理,营造了良好的油气业务开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氛围。

2.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受益群体的广泛性

中国石油企业严格遵守各个国家对外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兼顾资源国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公益组织的利益。与资源国政府签订协议,满足资源国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依托当地社会资源,积极扶持当地企业,注重采购所在地的产品和服务,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实现劳工本地化,促进社区就业;为公益组织捐钱捐物,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多层次、多受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对于缓解石油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3.注重用工本地化

中国石油企业倡导尊重、开放、包容的文化,坚持“海外用工属地化、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健全员工培养机制,努力推动实现员工本地化和人才队伍国际化。持续提高用工本地化程度,重视吸引和留住当地优秀人才,加大当地员工培训培养力度,提升当地员工在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的比重,增加石油企业的海外认同感。[21]用工本地化政策,不仅让当地雇员在公司业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企业在资源国当地的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了人才力量。

4.促进社区发展,积极建立沟通机制

社会责任的履行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造就业、贡献税收以及为当地供应商带来商机方面,而且体现在降低生产运营活动对社区环境和社会的潜在风险、维护社区居民的人权方面。石油企业在海外许多地区设有环境保护和社区关系协调机构,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代表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合作共赢。

(二)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问题

1.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

由于社会责任项目与具体合同的匹配度低以及合同条款协调不到位等原因,使得项目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该问题存在于拉美、中亚、中东、非洲以及亚太等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并且是各类油气合同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性问题。尽管资源国对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评价和认可度较高,但相对于大量的资金投入,未能充分利用合同优势实现合理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回报。

2.对底层人民关注欠缺

大型油气项目多依托于资源国政府,除了合资公司外,其他类型合同均为与当地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缺少对当地社会的实地考察,造成了制定社会责任执行措施时可能忽略了基层人民最迫切的需求。该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亚、中东、非洲以及亚太等地区,对应合同类型主要为产品分成合同、矿税制合同和服务合同。中国石油企业在各个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大相径庭,缺少对资源国当地社会深入细致和全系统的实地考察,当地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不足。

3.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

石油企业更多地对油气项目自身进行风险防控,相比之下忽视了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方面对项目人员、所在社区的风险防控。该问题主要发生于非洲、中亚、中东、拉美等社会动荡国家,且在各类合同中都有所体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此类动荡国家的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加之资源国对外企油气项目的反感以及社会需求无法满足、文化风俗相悖等,都会导致项目人员及项目财产遭遇威胁。

4.社会责任宣传不充分

由于缺乏“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没有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宣传作为提高自身效益的手段,使得资源国居民对企业社会活动知之甚少。此问题集中发生于非洲、中东、拉美等中方群众基础薄弱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缺乏与当地媒体、非政府组织良好的、深入的沟通和合作。中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年报中,相关资料数据不够全面详细,针对某地区和国家的单独年报更少。

五、国际国内优秀企业社会责任对标分析

国际油气同行、中国央企和民企在全球不同地区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实践,与其进行对标分析,可以为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不同地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经验借鉴。

(一)BP公司在非洲

BP公司有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安全、道德与环境保障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业务的管理。[22]

BP公司在非洲(安哥拉、埃及等国)多为产品分成合同,且合同期限长,

在该区域的社会责任投资最多。结合非洲社会发展起步晚、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动乱等特点,BP公司注重与资源国当地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制定具有可持续效益的社会投资计划;注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救助,主要在基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区建设方面进行投入,并且具有持续性(大多数项目周期在三年以上)。这与当地需求基本吻合,有利于BP公司在当地树立更好的口碑,也有利于对成本进行回收。

(二)ExxonMobil公司在亚太

ExxonMobil公司设有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如图3所示),社会责任从指导原则、董事会、执行、管理系统四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实施,董事会明确要求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授权给公司的管理层负责相关事务。

ExxonMobil公司在亚太地区(印度尼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多为产品分成合同和矿税制合同。该地区国家大多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为ExxonMobil公司在该地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ExxonMobil公司注重投资于基础教育、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经济发达国家,如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则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精神文化追求,注意和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关系。

(三)中國央企在海外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19)》中指出:央企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向海外经营相关方提供技术援助及咨询服务,参与东道国环境保护,并运用内部“帮传带”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等。[23]如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国际”)等央企在海外发展过程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企业海外履责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峡国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过程中,结合各国情况积极探索与当地共享发展的途径。在海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始终践行“善若水,润天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24]在巴基斯坦,实施中国三峡-巴基斯坦移民奖学金计划,践行“精准帮扶”理念,实现“扶贫先扶智”;在巴西,通过积极举办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电站科普等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积极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四)华为在欧美发达地区

华为基于ISO 26000/SA 8000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协调和落实,其社会责任组织结构如图4所示。

欧美发达国家大多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社会保障制度良好。华为在欧美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加拿大)与当地政府、知名企业、工会和非政府组织合作,避免发生罢工和抗议活动。以当地需求为基准,融合自身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企业社会责任集中在高等教育、劳工保障、性别平等、自我价值实现和环境保护等高层次要求上。

(五)对标启示

通过对国际油气同行、中国其他央企和华为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各国际公司大多设有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无论是社会责任活动实施方案还是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此外,其社会责任实施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侧重不同的社会责任活动,并将社会责任活动作为一项长久且连续性的投资进行,增加当地认可度,夯实各方合作基础,推进当地业务长远发展。

六、不同社会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方案

长期来看,中国石油企业应在油气投资业务的引领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履行经济、社会和政治“三大责任”,不断开展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完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当地政府和社区的需求,推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确保中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中国石油企业各海外合作区域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不同特点,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进行差异化设计。

(一)中亚地区

该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侧重经济发展及劳工本地化等方面。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中国石油企业技术水平等业务能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劳工权利保护: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应切合政府要求和当地社会需求,注重劳工本地化、就业技能培训、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的晋升机制,尊重当地员工人权。通过劳工本地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认同感。此外,进行职业培训能够全方位提高员工技术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晋升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增强员工创造力和归属感。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区培训方面,可进行高质量的本地人才培训,借助政府力量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油气项目所处的区域多是经济非常落后的区域,道路通勤、政府办公、医疗教育等设施非常破旧,石油企业可帮助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发展提供保障。

(3)抢险救灾捐助:中亚地区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等国冬季降雪量大,极端天气较多,温度变化幅度大,且经常出现融雪后的洪灾。中国石油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或疾病爆发时,应对灾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后重建支持,维护良好持续的群众基础,树立中国石油企业的良好口碑。

(4)加强社会联系及沟通:中亚国家大多属于“大政府小社会”类型社会形态的国家,政府拥有高度的决策权和发言权。企业应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签订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协议,在项目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或社区发生纠纷时,让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坚持“三联机制”,与政府、社区、员工密切沟通,打破交流壁垒,了解各方诉求,确保各方满意。[25]

在项目现场设立意见箱,公示项目领导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成立沟通调查小组,公平公正地解决劳工权益纠纷,避免引发不良事件,积极维护中国石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开放投诉系统,对社区居民投诉或建议进行统计,了解其最迫切真实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二)中东地区

该地区局势混乱,战乱频发,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威胁,也给企业在当地的油气项目带来了严峻挑战。需要在此类国家开展重点关注安全、民生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履责重点包括:

(1)劳工权利保护:在资源国推动“本地化”的进程,灵活聘用本地员工,增加本地员工使用率。注重劳工的工薪待遇问题,包括工作环境、加班时限等。

(2)社区安全保障:中东伊拉克等国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劳务人员和社区的安全难以保障。应在项目所在地附近建立封闭式营地,并雇佣当地的安保队伍对生活区进行保护;建立紧急管理机制,对营地的实况进行监控和风险防范,方便地区负责人监控社区和营地的人员财产安全状况。

(3)战后重建:处于战争中的中东各国对基础民生的保障十分渴求,中国石油企业可以帮忙重建战后社区,例如社区的基础设施重建、人民基础生活需要的补给等。对社区进行安抚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4)积极组建联合体:与其他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组成联合作业体,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油气项目的运营管理,共同承担责任、分担风险,避免企业社会责任负面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需要积极与政府、当地部落等非政府组织进行积极沟通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三)非洲地區

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经济水平较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农业人口多、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履责重点包括:

(1)劳工权利保护:可雇用和培训当地员工,使社区居民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层面;对当地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可吸纳本地员工从事管线防护工作,一方面促进当地就业,另一方面为项目安全建立一道防线。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应努力改善居民社区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铁路、电信、电力设施等;援助社区学校建设,资助贫困学生,支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加大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现代化农具,聘请农牧业专家深入社区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

(3)注重社会福利:在尼日尔等疾病频发的国家可与当地慈善组织合作,加强宣传,改善社区卫生条件;在乍得等森林资源匮乏国家可通过社会公益,植树造林,造福社区;在南苏丹等死亡率较高、生活水平差的国家可设立专项基金,关注妇女儿童健康。

(四)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富活力的地区,拥有经济发达国家和大批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由于其发展差异,不同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澳大利亚等较发达的国家注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建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注重教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石油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履责重点具体如下:

(1)劳工权利保护:雇佣当地劳工,并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出现大型安全事故;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定期为员工提供身体检查;注重性别平等,避免出现劳工纠纷。

(2)注重社区发展:在缅甸可为当地社区修建公路、桥梁、电力工程设施;建立学校,设立奖学金,组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在传染病高发阶段,组织义诊和救援活动。在印度尼西亚可帮助发展海路、航空,修建公路、电力设施;与当地高校合作,邀请学生来中国留学,赞助国际化教学;资助医院、举行义诊活动。在澳大利亚可与当地高校或组织合作,组织各类科技和创新活动。

(3)注重环境保护:亚太地区森林植被等资源丰富,风景秀美,各国提倡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石油企业应及时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积极与环境保护组织合作,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社会公益投入:在缅甸应与当地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关系,赞助活动基金,定期参与环境保护、扶贫救助、捐资助学等社区公益活动。在澳大利亚应尊重并支持当地文化发展,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五)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普遍经济水平较低,社会责任需求相对一致。且拉美的秘鲁、巴西等国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工会力量强大,注重劳工权益保护,罢工事件频有发生。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履责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劳工权利保护:采取“自己培养自己雇佣”的方式,将社区技术培训与社区就业相结合,邀请当地员工到中国学习参观,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2)注重社区发展:应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定期进行巡诊服务,或者直接建立小型医疗诊所;支持当地性别平等建设,对社区女性进行技能培训,建立托儿所等设施。

(3)社会公益投入:应因地制宜,在巴西可开展有关足球的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赠送印有石油公司标识的足球器材;在秘鲁,可参与污水处理,提供相应的污水处理装备,同时注意品牌标识宣传。在灾害发生时应积极进行资金捐助、人员救助或灾区重建活动。

(4)与社区及政府对话:应坚持“三联机制”,与政府、部落、社会各方、合作伙伴等积极合作沟通,特别是在巴西,要与当地酋长及原住民耐心详细沟通,考虑他们的需求。

(六)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国家稀少,但本地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社会相对稳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也较为完善。中国石油企业在北美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加拿大,企业的履责重点主要有:

(1)参与社区发展:教育方面,可与当地高校合作,捐助资金和设备,针对石油学科联合培养,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或开展石油企业实地体验活动,增加当地对中国企业的认可程度;劳工方面,努力实现本地化经营管理,进行社区技术培训,实施劳工本地化,信任并重用当地骨干员工,与当地居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医疗方面,对医疗相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资金捐助。

(2)注重环境保护:加拿大地区社会责任体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较为完善,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当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国际准则,并动态地建立和完善适应该地区运营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方法,以适应法规等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对加拿大国宝动物河狸进行保护、定期开展种植枫树活动、使用最好的电机等设备减少大气污染以及建立垃圾回收中心等。

(3)与社区及政府对话:应与各级政府、当地居民、原住民及工会等组织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同时还应与政府签订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协议确保有据可依;与合作伙伴BP、Shell等国际油企进行积极协作,优势互补,提高社会认同感。

(4)增强透明度管理:应注重信息披露,增加公众对企业的正确认知;完善沟通渠道,建立企业多语言官方网站;雇佣熟悉当地风俗习惯和业务的专业人士,定期与社区、政府或非正式组织沟通。另外,要善于与当地媒体始终保持良好沟通与协作,确保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实施信息传递畅通,提升企业良好形象,继而增加社区认同感。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注重交流技巧,体现诚信,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避免产生争议冲突。

七、保障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开展的措施建议

(1) 加强领导力,形成思想共识。

战略层面要转变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化被动履责为主动履责。石油企业领导层应认识到社会责任实践对资源国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不同政治与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实践。

组织层面应自上而下统筹管理,自下而上逐级反馈。应建立公司领导层为主、项目公司为辅、当地员工为支撑的社区工作小组,自上而下统筹管理。社区工作小组也应自下而上逐级反馈当地社会责任现状,方便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社会责任策略,达到资源国和石油企业双赢的局面。

(2)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制机制。

中国石油企业在战略层面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和经营理念,从具体实践层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石油企业国内外社会责任部门应该积极沟通交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此外,对全员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和培训,规范企业投资与经营行为,明确责任部门,完善社会责任的指标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将社会责任履行落实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3) 积极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中国石油企业除了捐款捐物改善社区环境,还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对企业形象进行宣传,如创办文化刊物、资助广播电台等。企业应充分发挥微信、微博、脸书、新闻客户端等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多形式全方位对项目所在地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打造“石油企业总部+专业公司+项目专项报告”的立体化可持续发展报告模式,点面结合宣传企业形象。

(4) 灵活应对非政府组织和西方媒体。

石油企业应与当地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实现长期、稳定、和谐发展。[26]面对西方媒体的质疑,企业应深度报道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改善西方媒体偏见;建立新闻例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披露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婧妍.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中所涉“投资者社会责任”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9,892(7):190-191.

[2] 董学明,曲会,邓翠华,等.海外大型油气合资项目运营管理实践及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18(8):55-60.

[3] 王贺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发展中东道国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2015(12):31-33.

[4] 鄭丽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界定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27):96-97.

[5] 严洁.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0.

[6] 常远,王建平.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18,18(10):65-68.

[7] Galbreath J. ESG in Focus: The Australian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8(3): 529-541.

[8] 王丹励,管竹笋.ESG指引之社会范畴指标对标分析与信息披露[J].WTO经济导刊,2017(3):21-25.

[9] 张贞宣.基于ISO 26000的中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0] Qi L, Wei 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ISO 26000 Standard[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2013,34(3):84-92.

[11] 钟德明.ISO 26000与GRI框架的关系解读[J].WTO经济导刊,2011(3):74-74.

[12]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促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文件[J].WTO经济导刊, 2016(8):42.

[13] 齐丽云,苏爽.中国石油的企业社会责任演进过程——基于组织意义建构和制度整合视角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11(6):565-576.

[14] 韩凤君,肖华娟.石油产品分成合同类型简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22-26.

[15] 康安.苏丹与印度尼西亚石油产品分成合同财税条款对比[J].中国经贸导刊,2010(9):87-87.

[16] 李冰.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合同模式比较[J].中国石油企业,2017(4):70-74.

[17] 崔灿,李雪冬.非洲中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刍议——以苏丹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7(2):57-63.

[18] 朴英姬.跨国石油公司社会责任与尼日利亚的可持续发展[J].西亚非洲,2017(1):115-140.

[19] 邓向辉.中国与苏丹的石油合作[J]. 中外能源,2009,14(11):1-6.

[20] 董若愚.中哈合资公司在哈国的发展策略[J].中国石油企业,2013(3):80-81.

[21] 李树峰,徐启东,孟庆兵.跨国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2):17-21.

[22] 李文.国际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与最新责任管理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2012(9):47-53.

[23] 邓向辉.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2-16.

[24] 金芳.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的思考——以三峡国际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为例[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7):70-72.

[25] 2019年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J].经济导刊,2020(1):5.

[26] 李宏伟.浅谈涉外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J].中国有色金属,2018(S1):282-284.

责任编辑:曲 红

Research on Overseas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Oil Companies Based on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s

LU Ruquan1, LIN Ziru2, XU Xiaofeng2, WU Lei3

(1.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07,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3.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Langfang, Hebei 065201, China )

Key words: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il company; overseas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 2020-04-28

基金項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软科学研究项目(中油研20190124)

作者简介: 陆如泉(1976—),男,江苏扬州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能源合作与战略管理。

作者:陆如泉 林姿汝 徐小峰 武磊

第4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 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 “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 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 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 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 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

9.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

11. 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 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和倡导者的角色。

13. 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 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 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

17. 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 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 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 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 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 :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 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 :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

育及医疗照顾),以至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或在本来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使儿

童面对极大的威胁(包括饥寒、长期缺乏照料、强迫儿童从事与其体力活年龄不相符的工

作等)。

26. 忽视应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医疗的、教育的、安全的和社会的六个方面。

27. 3-7周岁可以说是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28. 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

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9. 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

隐性逐渐增强;③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④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

情感不断丰富深刻。

30. :①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②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③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31. 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

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32. 任何单一的家庭模式都不一定可以为成长中的儿

童们提供一个十足完美的发展环境。母亲—孩子的家庭模式和其他各种家庭模式一样,它

们都可以提供社会话的支持体系和方法,使他们在感情、智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得到良好

的发展。完整家庭的冲突消极影响:

1、孩子在充满矛盾、父母要求不一致的环境和家庭

气氛中缺少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简言之,缺少儿童精神与心理健康全发展所必须的

一切条件;

2、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急剧增长;

3、行为的放纵和缺乏自制力日趋发

展;

4、孩子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

5、道德习惯上瑕疵日益增多;

6、孩子越来越不习惯

于人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7、孩子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双亲的反感。有的甚至对一方的怀恨在心。单亲家庭的可能优势:

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

2、有利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

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早;

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

理能力;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

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3. 人的一生出现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即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34. 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①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③开始脱

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35. 学龄期的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36. 在应对多动症时,三方面的干预措施。首先,对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教室;②对老师

的要求;③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其次,对家庭管理的干预:①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

不紊;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再次,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

37. 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

38.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39. :①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极强,

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性;②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

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③一些道德败坏的人

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

身心健康。

40.

41.

①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

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②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

存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

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③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

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闲暇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⑤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2. 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正处于最佳状态。

43. :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起关键作用;

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

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44. 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女

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

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45. 其实质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

家庭。

46.

47.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48. 包括: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

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

闲暇时间。

49. 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50. 对其所做得具有性内涵的言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

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51. :①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②中

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③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

52. ⑤中年失业问题。

53. 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引发: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

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54. ①加强夫妇

之间的沟通;②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③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作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55. 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①自卑;②孤僻;③仇恨;④痛苦;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⑥悔

悟。

56. 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57. ①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②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

位的下降;③失业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

58. 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①休闲娱乐;②继续教育;③宗教活动;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59. 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其他理论:撤离理论。

60. 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即未经履行任何法律手

续,丧偶或离异的异性老人便过上了事实上的夫妻生活;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也可称

为老年协议婚姻。

1.

2.

3. 当今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在情境中”。将个体育道德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反对将来问题单“人在情境中”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关注个人并寻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 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任何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 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他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处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

5.

6.

7.

8.

9.

① 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时间: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生命历程: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多元年龄观的时间概念包含了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性别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p71: 遗传的因素。

② 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体重、身高、孕史;母亲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10. 父亲的胎儿的影响。 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孕妇体内环境和屋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胎儿的影响;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倡导者。 儿的影响)

11. 人口性别比:指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2.

13.

14.

15.

②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 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婴儿的基本情绪: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 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通过情感的外部表现,婴儿可以向母亲表达自己的体验,母亲可根据婴儿的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情绪直接指导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反应调整婴儿所处的环境,使婴儿更易于适应环境。 着婴儿的行为或不做某个行为。

③ 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交往,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婴儿可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16. 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了解婴儿的需求、好恶、感觉体验,从而调整自依恋:即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表现在母亲和己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和方法。 婴儿之间。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17. 依恋的类型P133: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②B型:安全依恋型。③C型:焦虑—反抗性依恋④D型,即紊乱型依恋

18.

19.

20. 依恋的影响因素P135: 抚养方式。看护者尤其是母亲对婴儿喂养方式及与婴儿的互动方式是婴儿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婴儿气质。婴儿最终形成哪种依恋,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与婴儿本身的特点和气质有关。 亲子早期互动。增加婴儿早期与母亲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和增强母婴依恋。 母爱剥夺。母婴分离,进而与家庭分离对儿童心理的负面作用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 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 ③精神虐待。 ④忽视。 忽视:各类性虐待中被举报最多的形式,但它对婴儿及年幼儿童的身心发育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包括:①身体忽视。②

情感忽视。③医疗忽视。④教育忽视。⑤安全忽视。⑥社会忽视。

21.

22.

23. 自我延迟: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3—7周岁(学前期)是一生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 学前期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以及言语、认知、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逐渐增强。

现。

④ 情绪情感以易变性为主,稳定性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 情绪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情感不断丰富深刻。随着年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层次不断增加,对身情绪情感以外显性为主,内隐性逐渐增强。随着语言能力和认知随意性的初步发展,儿童逐渐能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边人会有不同的爱的情感。

24. 游戏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制。

心。

25.

26. 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P206: 单亲家庭必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P225 ①先天遗传素质。②家庭教养方式。③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态度。④社会文化。⑤大众传媒

① 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对照组和一般家庭中孩子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胆怯、孤僻、自卑、自尊度偏低;情绪极不稳定,恐惧、郁闷、失望、不安等不良情绪明显;行为畏缩,敏感、多疑、社会适应不良。

③ 但是在社会文化趋向多元化,宽容及理性的今天,随着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有关单亲家庭的传比起其他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孩子们,单身女性家长家庭的儿童更具有感情调适的能力;除非本人因家庭情况而遭统观念正趋于改变,单亲家庭为破碎问题家庭,是病态取向观念,因此,单亲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 欺辱,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高度的自尊心,智力也比较发达,但在青少年时期,犯罪率也较高。

④ 单亲家庭,单身女性家长都有哺育儿童和向儿童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另外,相对于充满冲突、争吵的家庭来说,单亲家庭对子女往往更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对于完整家庭,在形式上完整而稳定,实际上父母唇枪舌剑、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反而更易受到不良刺激和加重心理压力。

⑤ 单亲家庭的优势:1)增强孩子的自立愿望。2)有利与父或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体谅单亲家庭父(母),心理成熟较高。3)生活技能更多,培养起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4)对某些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由于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得到了平和的成长环境,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27.

28.

29.

30. 人生中两个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高峰-------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学龄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P234: 已经有了可逆性和传递性。 ②已经能解决守恒问题。学龄期行为与生理问题:①多动症。 ②学习困难。③肥胖。 应对多动症采用的干预措施: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③开始脱离自我中心性。④开始逻辑思维。

① 对学校环境的干预,包括:调整教室,集中孩子注意力;对老师的要求,以鼓励和表扬等肯定方式为主;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学习技能培训。

31.

32. 对家庭管理的干预,包括:家庭生活要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规范化;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要加强孩子的社交技巧训练。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交往,教会孩子与孩子交往中的基本礼貌和技巧,控制和减少孩子的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治疗的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 青春期在生理上是指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攻击行为。

33.

34.

③ 青少年处在精力旺盛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共有的特征。 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常识了解非常有限,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 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以“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而著称,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大肆散布色青春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①学习障碍。②人际关系障碍。③情绪障碍。④行为障碍 对有适应问题的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开展助学工作,为辍学、失学和经济困难的学生联系资源、提供物质帮助,创造重新入学或完成学业的机会。 帮助后进学生,针对个别学生在情绪、心理、行为和学业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学校中普遍寻在的不良倾向,通过有目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服务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情、暴力、反动言论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的辅导、帮助以及批评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

④ 帮助和保护处于困难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由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良同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健康的线下活动所引发的问题。

35.

36. 在社区内开办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成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黄金时期。P338 择偶标准:

①个人品质是重要的选择标准。②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其关键作用。③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成为重要因素。④外表形象是择偶的重要影响因素。⑤地域、年龄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力呈减弱趋势。

37. 择偶梯度:指男性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或者比自己地位稍差的女性为伴侣;与此相反,女性往往更过的要求配偶在受教育程度、薪金收入和职业阶层等方面高于自己,也就是常说的“A男配B女、B男配C女”的现象。

38.

39.

40. 丁克:夫妻都有收入却不要孩子的家庭,其实只应理解为夫妻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 单身家庭P361:家庭的一种特殊形态,他只由一个人组成。------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 与重要伴侣建立持久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成年早期的核心任务之一

41. 性骚扰:指违反当事人的意愿,对其所作的具有性内涵的盲辞或举动,包括言语调戏与侮辱。身体接触以及性器官暴露等。

42.

43.

② 成年早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角色转变。②工作歧视。③性骚扰。④艾滋病及其干预 影响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交往范围的扩大是中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之一。多方面交往、多重社会角色决定了中年期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中年期人际关系常常出现紧张的状况。现实要求中年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孤僻、多疑、嫉妒和敌意的不良心态,一边不断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整到良好状态。

③ 中年期人际关系呈现出稳定性和深厚性的特点。由于经历了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经受了考验,更加趋向深厚化。 44.

45.

46.

47.

48.

49.

失。

50.

51.

52. 老人的社会参与活动主要:①休闲娱乐 ②继续教育 ③宗教活动 ④再就业和志愿活动 老年期的相关理论:①撤退理论。②活动理论。③持续理论。 老年人再婚的三种模式:①结婚式再婚模式②同居式再婚模式 ③老年协议式再婚模式 中年期的相关问题和争议:①中年期的婚姻危机。②离婚。③再婚。④中年期的社会角色问题。⑤中年失业问题。 中年期夫妻的压力的主要因素P417: 针对中年期婚姻危机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P418: 加强夫妇之间的沟通。包括语言沟通、感情沟通和行为沟通。 帮助夫妇双方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在情感上缩小双方的距离。 促使案主把婚姻、家庭看做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离婚后可能面临的压力P421:①自卑 ②孤僻 ③仇恨 ④痛哭 ⑤再婚的随意和畏惧 ⑥悔悟 角色紧张:指当人们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都要求角色的承担者去履行的时候,失业问题的影响: 失业的集中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失业使失业者失去经济来源。 失业会导致失业者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失业者丧失了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还容易导致夫妻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视野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不满和怨恨情绪滋生,自责和内疚感强烈。退缩与绝望,不正确的归因和自信心的缺①社会变化的影响。②个体发展的影响。③早年婚姻关系的耗损和僵化。④家庭生活圈的改变。 可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在时间和精力上感到紧张的情况。

第5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6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行为:指二人或更多人藉彼此沟通、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调适良好,所展现之活动。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以及人类如何组织成单位的方法。单位诸如家庭、团体、社区、

文化及社会阶段与阶层。

3. 角

色:是指与某一特殊社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依照取得该一角色或地位的方

式,可区分为归属的角色或地位与赢得的角色或地位。在人生过程中从幼年到

老年,各人在不同阶段所担当的角色不同,社会地位及赋予的工作责任均不相

同。

4. 常

模:经由观察或测试一团体全体成员的行为,所订定的行为标准,称之。有了这种

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才能了解个人行为是否合于社会期望。

5. 社 会 化:是个人从婴儿时期起逐渐被模塑成为社会分子的过程,亦即是社会对个人传授 其文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

6. 镜中之自我:社会学家顾里所创立。表示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由于他人的反应

与态度,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产生一种满意或是羞愧的行为。

7. 参考团体:指个人选择某种团体当模仿或指导的对象,作为其判断及行动的参考,也就是

说被个人用作为行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团体。

8. 认同作用:认同作用是一种概念,是被模仿人对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性的影响,换言

之,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对他人的人格发生持久性的模仿学习。

9. 观 察 法:观察法可分成自然观察法及实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

下进行观察,而实验研究法又称为实验室研究,系属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 10. 调 查 法:设计问卷对一特定对象的人做系统性的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的研究设计。 11. 文化比较研究:从前译为泛文化比较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

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12. 社会计量法:从表面上看来,此研究法是测量人际关系的技术,而实际应用上,他是用来评量某一个团体中的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工具。 第二章 婴儿及幼儿期

1. 超 我:源自于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超我类似于道德观念,是良知、是非对错观念,

以及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

2. 口欲期:佛洛依德心理与性理论中的第一阶段,口欲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活动,是与口腔

有关的,包括吃、玩、发声以及探索周围的环境。

3. 依恋感理论:提出爱的需求及依恋感理论者,要为包尔贝。另立柏尔、郝威、哈罗、史匹

兹等人也提出相似看法或试验。他们强调:婴幼儿需要照顾者(主要为母亲)

爱抚养育,二者是互动且相互影响的。

4. 感觉动作期:感觉动作期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第一期,婴儿从最原始的反射性操作,改变

到运用感觉及动作来认知,所谓的感觉是指视、嗅、听、味、触五种感觉、

动作指触、摸、咬等。

5. 过度抑制儿童:超我功能太强,自我也调适不了,因此本我被压抑,则为海威特与金根士

所称之过度压抑儿童。

6. 归属的角色、地位:婴儿刚出生,便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双亲的年龄、家庭的成员以及婴儿的性别、排行等对他已经有了一些规定的 作用,使他获得归属的角色与地位。

7. 口 吃:由于喉咙及横隔膜或舌上饥肉茎峦而引起的迟疑、重复的语言。

8. 自闭症:自闭症的幼儿特征是不与别人沟通以及相当退缩。这些儿童表现出社会撤退、冷 漠、强迫行为,以及语言方面的缺陷。

9. 饮食挑剔:21个月到六岁未满的婴幼儿,几乎半数以上都有饮食挑剔的问题,不喜欢吃

若干种食物。

10. 游戏发音期:六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牙牙学语,他连续不断的发音当作一种游戏,称之为

游戏发音期。

11. 学来的无助感:此学说由赛利门所创立的,他认为当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无力担当时,就

会发生无助感心理状态,而孩子能力之不适应,是因为学来的无助感所导

致的结果。

12. 分离与分别化理论:马哈拉的分离与个别化理论认为每个人会渐渐的从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中建立一种分离感或分离意识,这过程涉及到自己与主要心爱的对象分开的认知。

第三章 儿童期

1. 自卑:爱力克森生命周期里,第四阶段的不良特征。他指出儿童若未养成勤学的习惯,学

习动机不强,以致于学习成效差,与同学相比较成绩落后,因此发展成为自卑。 2. 模塑理论:由庞杜拉提出之理论,他认为人类有许多的行为是观察一个行为模式而习得

的。

3. 受虐儿童:指遭受到包括身体方面的虐待、忽视、性虐待等之儿童。

4. 正式运作期:皮亚杰认知理论的第四期,亦是最后一期,只要的特质在于儿童已学会用思

考来考虑任何事情,他学会运用理则、分析、回想等方式,并能做出许多假 设。

5. 自我实现理论:由马士洛创立之学说。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内在一种倾向或动机,想要

充分展现其潜能与才华,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实现是人类动机中

的最高层面,马士洛将人类动机芬等级,最低层级是满足生理需求,诸如

饥而食、渴而饮。

6. 行为加强理论:史金纳认为儿童是外向或是内向,其行为是爱说话、展现才华或是镇静、

含蓄,都是父母加强的结果。

7. 习惯时期:柯白葛的到达发展理论,儿童与青少年时期,多数会遵守成人(家长、老师)的

命令,学校所订的规矩,举凡是非对错,以及应该如何做,大致会遵照别人所

订出的一些习惯,而不是凭自己思考过程。

8. 巅峰经验:马士洛认为当个蕤成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或者是人生过程中难得的欢愉兴奋的

经验。自我实现的人将其潜力充分利用,比一般人有较多的巅峰经验,而巅峰

经验是短暂的。

9. 符号的方式: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真ˇ为学龄儿童迄成年期是符号方式,这市他认知理论的最一个阶段,他认为儿童进入小学后才会应用符号,并能依照文法规则操纵符号。

10. 具体运作期:据皮亚杰的理论,从七岁到十一岁是具体运作期,这期主要的发展是儿童可

不经由接触或是掌握某种事物,就能想起这种事物及其关系。

11. 年轻时期理论:赛立文创设了年轻时期理论,他所谓的年轻时期主要是指六岁及十二岁。该理论描述学童自入小学之后,在同辈关系中妥协与竞争。学童们与其它同学交往中,学习到新的沟通方式,取与予,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学校生活并不提供爱的需要和满足,而是以其它同学作为真正的参考团体,以其才能和同学竞争,这时期同辈团体是一个新的团体,他对学童提供了以下之服务:

(一)凡市成人不接受该学童,同学们会接受他。

(二)功课好的同学会被同学接受,功课差的就会遭到拒绝。

12. 儿童自我实现权理论:威克逊提出儿童的自我实现全理论,他认为儿童知该项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社会应重视儿童,应设法满足其需求,发挥其特长方能使将来社会发展更进步。

第四章 青少年期

1. 生殖期:佛洛依德所创之心理与性的理论最后一期,是青少年及成年期行为特质。生殖期的青少年欲力已经扩展到整个生殖系统,是有能力追求异性,获得性经验而生殖。

2. 规范缺失理论:梅尔顿的规范缺失理论,认为社会秩序混乱涉及一种整合,倾向于分裂或是缺乏文化目标获规范,即社会里某些个人或团体不能经由合法规范所允许的手段来达成目标。

3. 机会理论:克劳瓦及奥林的机会理论指出社会中散布合法或不合法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将决定偏差的方式,低层的人民犯罪率高,他们期望能获得中产接度的生活水准,却无法获得合法的机会,乃转向不合法的机会而犯法。

4. 身份对角色混淆:爱力克森生命周期理论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征。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分是个人对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征视角色混淆,亦称身分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5. 犯罪的自我概念:

6. 犯罪次文化理论:柯汉的犯罪次文化理论指出,在犯罪率高的社区里,那些导向于罪犯的价值观点、态度及行为模式,是代代相传的,形成一种次文化,社区居民朝夕相处,时常接触到这种次文化,所以犯罪行为才会互相传播。

7. 收敛性创作:意指达成结论,就是龙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综合的观点」。

8. 身份扩散:爱力克森人生周期理论之第五期青少年的特征。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分是个人对自己了解;不良的特征视角色混淆,亦称身分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9. 青春偶像收集癖:青少年无论男女,将零用钱买电影及电视明星的照片及海报…,他们所喜欢的偶像多数是异性,这表示他们已经对单独的异性感到兴趣,但尚未有能力、时间、经济、机缘交易性朋友,所以建立了收集异性偶像的兴趣。

10. 差别联结理论:苏萨兰所创的差别联结理论,认为犯罪行为和其它行为一样都式从学习得来的,尤其是个人所亲密归属的团体中最容易学习。

11. 卷标理论:李玛特及贝克尔所创立,卷标理论认为个人有可能偶然或是经常有偏差行为,如果没被人发现,就不会被公认为偏差的病态的,若是偏差行为一但被发现,往往就被加上了坏的卷标,就会导致另外的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12. 扩散性创作:意指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创成新的,或是多种的关系。龙冠海教授所表示的「分析的观点」与扩散性创作同义,这种创作直接包括创造性的思考。

3 第五章 成年期

1. 原则期:柯白葛所创造的道德发展理论,成年期正处于第三时期的原则期,这时期的成年

人已具有内部的行为守则,这是基于个人的思考与分析而获得的。

2. 再社会化:当所担任的新角色完全不同于原来的角色,个人就必须改变原来社会化的模

式,成为新角的社会化模式。

3. 角色期盼:是只对某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与社会及文化所赞许的行为有关。

4. 母子寮:日本为了丧偶或是离婚母亲为家长的单亲家庭,尤其是年轻母亲扶育幼年子女又没有亲属可以照顾者,而建立了「母子寮」。

5.幸福家庭五经观:五经观包括包括:生物观点、经济学观点、社会学观点、心理学观点、哲学观点。后两项,心理学观点重视婚姻感情基础彼此相爱,哲学观点指人生观,人生理想及价值观念等等,即是这里所指的精神生活。

7. 亲密对孤独:爱力克森的人生周期理论第六时期,良好的特质是亲密,不良特质是孤独。据艾力克森表示成人必须将其本身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相融合,才会达到亲和的关系;反之,成人若不能将其整个自我与他人的自我相融合,就会产生孤独。

9. 社会参与:指个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加入社会团体,社会参与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人生过程中,成年与中年时期的社会参与最多。

10.社会流动:指社会位置的改变,是社会分子由一团体移至另一个团体的现象,通常可分两类:

(一)横的流动:其位置虽然更换,但社会地位仍相同。

(二)纵的流动,指不同社会地位或社会阶层上的流动,又可分成上升及下降的流动。

11.夫妻之爱:奥夫纳阐释夫妻只爱应兼具精神方面的爱,手足之情及性爱。 12.双薪家庭:

13.单身条款:企业明定之不聘用已婚妇女,已进用之未婚女性一但结婚立刻遭解雇之陋规。

第六章 中年期

1. 更年期:更年期可分成(一)女性更年期:意指妇女经停止,也就是指生殖能力停止的意义。

(二)男性的更年期,意指重要的转泪时期,男性的更年期没有明显的标志(类似停经)所以当事人并不会发现,必须检查才能发现。

2. 老花眼:中年早期视力退化,因晶状体去弹性所致。 3. 同性恋:指与同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

4. 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类的精神结构与心理架构所构成,包括记忆力、推理能力、联想力,这种囊力中年期渐衰退。

5. 怕成就感:女性为求婚姻美满,在事业上不敢超越丈夫,有所谓的怕成就感。

6. 暂时休息服务:少数因角色及工作量的改变觉得无法承担,必须史照顾者到暂时的休息,鼓励其它家人分担部份照顾工作,此外也可以向社会福利机构申请,由该机构定期派员至家里服务病患,让照顾者可以获得暂时的休假。

8. 趋老期:意指衰退较缓慢,仍有方法弥补其衰退。

9. 痴呆症:是一种脑部退化性病变导致记忆力及新至逐渐丧失,病情既展示伴随脑细胞逐渐破坏,而由不正常物质取而代之。

10. 双性恋:指这些人有同性恋情也有对异性的恋情,称之为双性恋,或是异性恋。

11. 晶体智力:它主要取决于正向的学习经验(包括所有会增进个人在常识方面的区别力,动机、和个人调适能力),此种能力中年期仍有增进。

4 12. 隔代教育:祖父母扶育及管教孙儿女的方式与父母扶育及管教的方式不甚相同,学者称

之为隔代教育。

13. 压力性尿失禁:打喷涕、咳嗽或是售惊时,尿道扩约饥失控,而有尿失禁现象,可以藉操作骨盆收缩运动与予改善。

14. 更年期以后时期:发生脑下垂体顾舵活动,导致血管运动及新陈代谢的困扰。 15. 更年期以前时期:月经不规则,并且发生神经或情绪方面的困扰。

1~6章重点

第一章 绪论【摘要重点】

◎行为的分类。

1、依照行为的范围分:

(1)广义的行为:包含一切外显的行为以及内蕴的行为。 (2)狭义的行为:指一切能够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

.相关学说:勃鲁诺表示行为可以分成在内的、秘密的,以及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他将外显

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公开的,可以观察到的,另一类却是不让人看到的,秘

密的,例如间谍或是其它从事保密工作的某些行为。

2、依照先天获得或后天学习或适应环境而获得的行为分:

(1)本能或天赋的才能:个体获得这些行为不需要经过学习,多数是本能或由遗传所获得。(2)适应行为:指个体后天习得,或适应环境而获得的行为。

.相关学说:贝丽生与史坦纳解释适应行为是:「有机体动作的方法合乎环境的要求,并满足

本身的需要。」

3、以行为是否符合常模、社会标准或规范分:

(1)正常行为(特征包括):1.符合社会文化赞许标准的行为,或个人的行为与大多数行为

良好者相似或一致的。

2.行为的发展是符合个人的身理、心理的发展。

3.个人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的发展及适应是良好平衡的。

(2)偏差行为(特征包括):1.违反或是不符合社会文化赞许标准的行为,或是个人的行为

与多数行为良好者不相似或不一致。

2.行为的发展是不符合个人的身理、心理的发展。

3.个人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的发展及适应是不佳、不平衡

的。

4、以行为的功能分:

(1)生理行为:个人维持生理功能的行为,诸如饮食、呼吸...等。 (2)精神行为:个人有思想、意念、期望、动机、信仰等行为。

(3)情绪行为:指愤怒、忧虑、忌妒、恐惧、爱、快乐等心理状态统称之为情绪。 (4)社会行为:指两人或是更多的人藉由彼此间的沟通、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调适良好所展现

的行为。

◎行为的发展。(p.5)

1、社会学的观点 →社会学家汤麦斯(Thomas):任何价值观念,均可引起个人的行为趋势(心理态度),态度决定之后,就有行为表现。因此,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行为,均为态度与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

2、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家桑戴克(Thorndike):

提出「联结主义理论」,试图说明刺激、反应的关系,人接受刺激反应到神经中枢,产生行为反应。其效果律则是用来解释行为或学习中的改变。

◎当代重视行为科学的理由。(p.7-8)

1、20世纪下半期全世界人口急剧增加,速度也愈来愈快。人口快速的增加,导致资源及机会的不足。人类求生存及发展的竞争空前激烈,容易致心理及行为之失衡,所以要加以研究。

2、人类行为受环境影响而作适当的调整,另方面人类行为也会冲击到环境,使它转变。社会上有许多问题受行为或环境的影响,其影响有多大,能否予以改善,必须加以考察及研究。

3、有关人类服务之各学科,诸如社会工作、教育、护理、经济、政治、心理等学科,学生必须先了解人类行为,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运作,然后才能作有效的服务。

◎行为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两种条件:

1.此学科必须是研究人类行为的 2. 必须应用科学方法做研究。行为科学是整合了许多学科而来,主要的科系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p.9)

1、人的遗传特质及生理、心理状态:

(1)遗传秉赋:智能的高低、体质的强弱、疾病、气质及行为趋势。 (2)生理状况:个人身体的本质、仪表、动作的能力、智能及才干...等等。 (3)心理状况:个人的人格类型、性向、自我概念、情绪、动机等等。

2、物质环境:指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房屋、所走的道路、所吃的食物,一切题供人类物质生

活的环境。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与人类如何组织成单位的方式,而单位包括了家庭、团体、社

区、文化、社会阶段与阶层等。

◎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知识(理论)。(p.10-11)

人类所处的环境对其成长、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尤其幼年时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会妨碍日后的成就。

1、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社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依照取得该一角色或地位的方式,可

区分为归属的角色或地位与赢得的角色或地位。

2、常模:经由观察或测试一团体全体成员的行为,所订定的行为标准,称之。有了这种标准 化的评估工具,才能了解个人行为是否合于社会期望。

3、社会化:是将个人模塑成为社会分子的过程,亦即是社会对个人传授其文化、生活模式与 团体价值的过程。个人经由社会化的过程,将其所属团体的常模内化成为其行为 的一部分,个人经过此过程学会了许多社会所赞许的行为,但仍保持一个独特的 自我。

4、自我概念:系指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评价。

5、参考团体:指个人选择某种团体当作模仿或指导的对象作为其判断及行动的参考,也就是

说被个人用作为其行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团体。

◎环境影响行为的定则。(p.14)

人类一生中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环境改变影响行为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之影响最大。

1、在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发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的身心发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少。

2、环境之转变程度极为重大或对个人造成严重损害,影响个人行为较多。

3、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内,许多人受到长期的亲身经历,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4、幼年时期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很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甚佳,其情绪及行为之偏差依然存在。

◎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环境的先决条件及方法。(p.16-7)

1、先建立一套改革的理论、计画或方案。

2、该项理论、计画或方案对民生有裨益、为大众所接受,且办理切实可行。

3、应用良好的方法,如应用社会运动、社会革新等方法予以改善。

◎社会及行为研究方法。(p.16-24)

1、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

(2)实验观察法或实验室研究:从事此研究法者,在理论上应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

1. 对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与所需的相关知识,必须具有相当的基础。

2. 对一般科学方法所需知识,必须具有相当基础。

‧完整实验需具备下列步骤:1确定实验问题 2列举实验假设 3设计实验进程

4确定实验对象 5选择实验工具 6进行实验观察

7整理分析资料 8撰写研究报告

2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特定对象的人做系统性的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研究。

3、溯源研究法:又称事后回溯研究,有一些人类发展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其根源中详细探究,

研究者常以现成既有的资料从事研究工作。

4、文化比较研究:从前译为泛文化比较法。这种研究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

以其资料做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5、社会计量法:他是评估某一团体中人际吸引或是排斥的工具。

6、测验量表法。

◎自然观察法的种类及优缺点。(p.16-17)

7 ‧种类

1、无结构非参与的观察aj、无结构参与的观察

3、有结构的观察 ‧优点

1、可以当时实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导或不便报导对象的数据。

3、假如在特殊的设计下,如使用单向透视玻璃,或特别情境下,如观察者亦为被观察群中之

一员,观察者不为被观察对象所注意,因此可以在最自然情况下行动,由此观察得到的

资料是最真确的。 ‧缺点

1、可能在现场做自然观察时,被观察者并不展现出欲观察的行为。

2、有些人或现象是不适宜或不可能做直接观察的,如家庭纠纷。

3、观察法只能看出一时间片段发生的行为,过去的事无法观察,将来的事也无法预测。

◎调查法的优缺点。(p.18) ‧优点

1、这种方法可用于搜集大量资料。

2、在费用方面或时间上比较经济。

3、所搜集资料准确性较高。 ‧缺点

1、问卷调查仅是意见、价值观点的探讨,比较不深入。

2、大多数的调查是抽样调查,是否具有高度代表性颇有疑问,如有误差,可能严重影响调查

正确性。

3、访问员的素质、学识、技巧,以及做事负责态度等,都会影响被访问者是否诚实作答。

◎溯源研究法的优缺点。(p.18-19) ‧优点

1、因为资料是现成的,研究者可以省钱省力。

2、大多数既有资料是长期累积的,研究者可以看出一件事情在时间序列上的长期发展。

3、采用这种研究法可不必求取研究对象的合作。 ‧缺点

1、保有资料者不肯合作,不愿提供资料,则研究者会一筹莫展,研究就无法完成。

2、既有资料可能不够详实,或缺乏可靠性。

3、运用统计资料从事研究时,还可能遭遇到当初资料收集者所用的测量工具与测量单位,不合当前研究之需要。

◎文化比较研究的优缺点。(p.19-20) ‧优点

1、不但使研究者可免除单一文化狭窄范围的限制,又可以使研究者发现更多更广的人类行为

实况。

2、这种比较研究可提供一种类似实验研究方法。 ‧缺点或困扰

1、如何抽选民族样本。

2、如何避免样本民族的历史相关。

3、比较的单位如何确定。

4、变项如何量化或评分。

5、民族志是否可靠。

◎人际吸引的理论。(p.20)

1、相似论:指两人在种族、信仰、社经地位、能力、兴趣、需要、态度、价值等处,只要有 一项或数项感到彼此相似,便可能相互吸引。

2、互补论:人际互补的需要足以产生互相吸引的作用。

3、互动论:人际互动愈频繁,彼此喜爱愈增。

4、交换论:系根据经济学上投资与回报的原理来阐释人际吸引是由于个人间的报酬与代价关系。

◎社会计量法的用途。(p.20)

1、在教育上的应用:可用于分组、诊断、治疗及评鉴。

2、在工作方面的应用:

(1)领导才能的发现 (2)工作的分配 (3)士气的考察

3、学术研究方面的应用:可以分析团体的结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的应用。(p.26)

1、在学术探究方面:各相关科系的师资与学生可以用于教材或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2、在实务工作方面:各类专业从业人员从中习得知识,形成对案主辅导之重要参考。

3、在日常生活方面:使监护者或双亲能够更了解子女,成年子女亦了解如何与老年父母调适,

使家庭生活更美满。

第二章 婴儿及幼儿期(婴儿:0~2岁) 【摘要重点】

(幼儿:2~6岁未满) ◎佛洛伊德(Freud)的人格发展理论。(p.39-40)

1、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概念,如饥而食、渴而饮、性欲的满足等。

2、超我:类似于道德观念,是良知、是非对错观念,以及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

3、自我:是调和本我与超我的。

本我、自我、超我三方面调和及运作得宜,个人的人格及行为才会健全,否则就会发生不良或犯罪行为或心理失调。

◎婴儿对爱及依恋感的需求,哪些学者创立理论?(p.40-41)

1、鲍尔贝(爱的需求以及依恋感理论):他指出从出生到三岁是个人一生中一段重要的时期,

必须要有母亲的抚育及爱护。若这段时间剥夺了母亲的照顾、爱护,其生理、智能、社

会发展均极迟缓,可能发生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病态。

2、利博儿:他认为母亲抚育新生婴儿应附带有母爱的表示,例如拥抱或是抚摸,婴儿获得母

亲的爱才有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会促使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婴儿生理健康

及建立健全人格。

3、郝威:他指出母亲与婴儿的接触是传神的,不知不觉的。

4、哈罗:他的假猴妈妈的实验,假设拥抱与接触的快乐,是一种发展成爱的重要因素,抚育

最原始的功能是与母亲的身体接触。

5、史匹兹:婴儿时期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温柔的、爱的照顾。

◎马哈拉的分离与个别化过程理论:每个人会渐渐的从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中键力一种分离感

或分离意识。这过程会涉及对自己与心爱的对象分开的认知。 ‧过程:

1、正常的自闭:出生数周内,婴儿具有绝对原始的自恋特征。

2、正常的共生:2~4、5个月,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不能区分自我以及非自我。

3、区

分:7~8个月,婴儿增加感官的运用,对外在世界做更多学习,获得许多相关

物体的数据。

4、练

习:当婴儿学会爬,便有能力暂时离开母亲,学会行走时,就练习动作及感觉以

便对外界的世界及物品有更多的了解,能力渐增,分离及个别化意识就更强

了。

◎爱力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p.43-44)

1、婴儿期:特征—信任&不信任。

2、幼儿期(2~3岁):特征—独立&羞耻及疑虑。

3、幼儿期(3~5岁):特征—创造力或主动&罪疚感。

4、儿童期:特征—勤奋&自卑

5、青少年期:特征—身分&角色混淆。

6、成年期:特征—亲密&孤独。

7、中年期:特征—利他&自利。

8、老年期:特征—整合&绝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45)

1、感觉动作期:0~2岁

2、准备动作期:2~7岁

3、具体运作期:7~11岁

4、正式运作期:11岁以上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p.45-6)

1、扮演的方式(0~2岁)

2、形象的方式(2~6岁)

3、符号的方式(7岁以上)

◎佛洛伊德的心理与性理论。(p.46-7)

1、口欲期:年龄:出生~18个月 特征:刺激嘴部的经验获得快乐。

2、肛欲期:年龄:18个月~3岁 特征:主要的乐趣来自刺激肛门的经验。

3、性器期:年龄:3~6岁 特征:快乐来自刺激性器官的经验。

4、潜伏期:年龄:6~12岁 特征:压抑或否认性方面的需求。

5、生殖期:年龄:青春期开始 特征:性成熟有性需求及生殖的能力。

◎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要素。(p.49-50)

1、认同作用:温区表示认同作用是一种概念,市被模仿人对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的影响。 ‧种类:

(1)类同的认同:模仿者仿效被模仿者,并有类似的行为。 (2)互惠的认同:模仿者与被模仿者有互相答应的行为。

(3)消极的认同:模仿者非但不模仿被模仿者的行为,而且与其有相反的行为与反应。

2、自我概念:(顾里—镜中之自我):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由于他人的态度与反应,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产生一种满意或是羞惭的感觉。

3、从游戏中逐渐接受他人的意见,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他人扮演的角色:(米德—概括化他人、主我、客我):说明了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对他的判断及期盼,形成了一种印象。以及个人的行为有完全照自己意见做的(主我),亦有个人接受他人意见及态度做的(客我)。

◎幼儿的社会化必备的条件。(p.50)

1、具有充足的学习机会。

2、幼儿学习的动机很强。

◎妨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的家庭因素。(p.50)

1、双亲个性孤僻冷漠,对待幼儿缺乏关爱。

2、下层社经地位的双亲对子女忽视或拒绝。

3、亲子关系不佳。

4、双亲溺爱、纵容、或过分保护,使幼儿较难适应团体生活及遵守规范,对社会化发展亦有不利影响。

◎柯白葛的道德发展理论。(p.50)

1、道德以前时期(道德成规前期):婴幼儿时期。

2、习惯时期(道德循规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

3、原则期(道德自律期):成年期。

◎会导致幼儿失常的不利情况。(p.52-3)

1、母爱的剥夺。

2、幼儿期亲子关系过分紧密。

3、亲子关系不足。

4、亲子分离。

5、父母离婚。

6、受虐待或忽视。

◎父母对于婴儿及幼儿应如何启发及管教。(p.51)

1、母亲应该对婴幼爱护并抚育周到。

2、从出生就要开始对婴儿激励。

3、父母对幼年子女应该适当的爱及管教。

4、在幼儿期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5、在5岁左右父母要为孩子将入国民小学做准备。

◎无助感症候群。(p.54)

1、自主性反应减少导致心理动作发展迟缓。

2、对认知产生消极的心态。

3、进取的动机减弱,展现出被动的行为。

4、发生在多重无法控制事件后的无助感反应会持续下去。

5、食欲及社会化动机均将受到压抑,无法好好地照顾自己或接受刺激。

6、生理方面的改变。

◎婴儿及幼儿的行为问题。(p.55-59)

1、自闭症

5、惯用左手及使用一只眼视物

2、饮食挑剔

3、语言的缺陷及口吃

4、沈默孤僻的幼儿

◎自闭症幼儿的行为及治疗方针。(p.55-6) ‧行为

1、不与任何人交谈,包括教师、双亲等。

2、对成人的命令或嘱咐不理睬、不遵从。

3、可能会做毫无意义、不快乐的游戏。

4、可能有自虐待的行为。 ‧治疗方针

系采取个别矫治的方式,引用行为修正策略,由一位治疗师对一位自闭儿谈话,要自闭儿应答。倘若自闭儿与治疗师对话,他将会获得奖励。

◎导致幼儿饮食问题之因素。(p.53)

1、心情紧张导致食欲减退。

2、婴幼儿有其特别不喜食的口味。

3、情绪高涨的影响。

4、以拒食或挑剔食物作为手段,以便获得家长的关注。

◎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矫正方法及预防办法。(p.53-54) ‧矫正方法

1、食物应选择易于消化及吸收者,尽量不放味精或其它刺激性的调味料。

2、餐桌上应有愉快的气氛。

3、食物应顾及美观并且有吸引力

4、诱导孩子吃掉不喜食的食物,如改变食物的形状或者少量。 ‧预防办法

1、养成幼儿分食及单独吃饭的习惯。

2、成人要以身作则,并示范餐桌礼仪。

3、吃饭最好定时、定地点、定量。

12

◎促成幼儿口吃的因素。(p.55)

1、语言的熟练程度。

2、家庭情绪气氛。

3、教养愈严格愈容易导致口吃。

4、缺乏密切的社会接触。

5、幼儿的语言常在紧张的状况下被打断。

6、处在陌生的环境中。

◎沈默孤僻幼儿的矫正方法。(p.55)

1、鼓励这些幼儿对别人打招呼。

2、和熟悉的人说几句话。

3、对

三、五个熟悉的人说几句话。

4、加入游伴团体练习与别人沟通及交谊。

第三章 儿童期(6~12岁)【摘要重点】

◎儿童期的行为特征。(p.67)

1、学习独立。

2、自我概念。

3、对父母的依恋感减少,对同伴的友谊及亲密感渐增。

4、增加对教师及同学的认同。

5、学业成绩及适应不佳,多数会成为非行或攻击性、或逃学等偏差行为。

◎儿童期的发展工作。(p.68)

1、儿童期最重要的发展工作是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及各种技能。

2、儿童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望,并适合其生理年龄。

3、儿童有新的及更多的社会接触

4、儿童学习发展工作必须凭借其自己的努力,不能仰赖父母的帮助。

5、学习与同辈及他人相处。

6、扮演适合其性别的角色。

◎儿童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p.74-75)

1、身体构造:

1.直接的影响:身体强壮肌肉发达的儿童擅长体育活动,在同伴中能建立威望,反之瘦弱、

过于肥胖的儿童在运动方面常居劣势。

2.间接的影响:儿童对自己仪表的感觉,有时自己不易感觉自己的弱点,经别人提醒后才

感觉得到,所以间接的影响又称为「对儿童有影响力的人对他仪表的感觉」。

2、身体状况:身体状况的改变能影响儿童的行为及人格。

3、情

绪:轻微的情绪问题就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及行为问题。

4、智

力:儿童运用其智能调适生活。

5、家庭生活方式及儿童幼年时经验的影响:儿童的家庭生活方式常取决于双亲的态度及行为。

6、文化的影响:各种文化均有其特质,对价值观点亦均不同。

7、学校的影响:学校与家庭均为文化价值的传播者。学校对儿童的影响力比家庭的影响力大。 ‧ 老师对儿童的影响有两种(一)直接影响:老师纠正学生的行为。 (二)间接的影响:老师

帮助学生使他们有良好的社会调适,以便影响他门人格的正常发展。

8、同伴的影响:儿童在团体中的声望,影响他的人格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p.76-82)

1、佛洛伊德的心理与性的理论:儿童期,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发展出对异性排斥或

厌恶,此时期即是佛洛依德所描述的对异性欲念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时期。

2、爱力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儿童期再该项理论的第四阶段,其特征是良好的方面是勤奋,

不良的特征是自卑。此理论凸显出儿童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学习学校里的各项功课。

3、认知的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七岁到十一岁是具体运作期,这其主要的发展市儿童可不经由街处

或掌握某事,就能想起这种事物及关系。

‧具体运作期及正式运作期的差别:具体运作期的儿童还不会运用想象力,也不会用推理

能力形成假设,仅是学会应用符号及思考而已;而正式运作期的儿童及成人已学会了认

知的许多方法,所以能够学习更多高深艰难的知识。

(2)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学龄儿童至成年期是符号的方式,这市他认知理论的最后一个阶段,

他认为儿童进入小学以后才会应用符号,所谓的符号即是指字母、标点符号、文字等,

并能依照文法规则操纵符号。

(3)凯莉的认知理论:凯莉发表的认知理论,认为个人认识各根据其个人架构,意指一种概

念的分类,亦是个人感觉他的世界的一种方法。这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对外在的世界在 知识层面内予以架构。

(4)阿诺德:他认为儿童必先对事物认识清楚,才会激起情绪反应。

4、自我实现

(1)马士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内在的一种倾向或动机,想要充分展现其前能与才华,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成就。自我实现是人类动机中最高的层面。马士洛将人类动机分等级,最低曾是满足生理需求,诸如饥而食、渴而饮……等。

(2)威克逊儿童的自我实现权理论:他认为儿童知该项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社会应该重视儿童,应该设法满足其需求,发挥其特长方能使将来的社会更发展更进步。

14

◎影响儿童在学校社会化发展的因素。(p.83)

1、儿童的人格类型:凡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容易和别人交友者,比较在新环境内适应良好,社会化的发展亦较良好。

2、学业成绩:成绩良好的儿童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及自尊新,有助于其社会化的发展。

3、师生及同学关系:师生及同学关系良好者,社会化发展良好;反之,会妨碍期社会化的发展。

4、居家社区环境及学校座落的地点:居家社区环境不良或是学校座落在低收入户集区的社区内,环境骯脏,犯罪率高,儿童常接触行为偏差的少年或成人,容易学到不良的习惯及行为。

◎道德发展-习惯时期(道德循规时期):柯白葛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在该理论的第二阶段—习惯时期。多数的儿童及青少年会遵守成人的命令,学校所定的规则,凡举是非对错,以及应该如何做,大致会遵照别人所定出的一些习惯,而不是自己的思考过程。

◎行为学习方法。(p.85-86)

1、行为加强理论(史金纳):他认为儿童是外向或是内向,其行为是喜欢讲话、展现才华,或是镇静、含蓄都是父母加强的结果。

2、社会学习方法(米勒及唐纳):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于观察及模仿他人行为而学习的,社会学习的要素包括驱策力、线索、反应及加强等。

3、模塑理论(庞杜拉):他认为人类有许多行为是观察一个行为的模式而习得的。

◎儿童学业成绩不佳的原因。(p.87)

1、没有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2、读书方法错误:1.分心型的学生 2.懒惰型的学生 3.迟钝型的学生。

3、父母期望过高管制过严,与期望过低管制松懈,都会形成儿童学业成绩不良的情况。

4、儿童处在不利于学习的环境中。

5、儿童智能不足、学习无能或者感觉器官有缺陷。

◎儿童受虐的种类、伤害、辅导及预防。(p.89-93) ‧种类

1、身体虐待:指儿童与青少年身体因受暴力而留下一些临床上可以检验的伤害,如瘀血、伤

痕、骨折等,依受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明显不是出于意外造成的。

2、精神虐待:对儿童、青少年施以不人道、不合理行为,造成其心智、心理与情绪上的严重

伤害,包括拒绝、贬抑、威吓、强化或教导其不符社会规范之行为等。

3、性虐待及乱伦:乱伦是性虐待的一种,指在血亲间发生性关系。其它的性侵害施虐者则可

能是陌生人。性虐待及乱伦包括性胁迫、强暴、恋童癖、以孩童从事色情交

易等身体接触与非身体接触。

4、疏忽:指照护者没有提供孩童最基本的维生必须,或正常身心发展所需的照护程度。包括

无法供给或故意不供给儿童充足的食物、衣物、住所,或免于身体伤害的监护,

以及照顾不足而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成长受阻。 ‧伤害

15

1、生理的伤害:死亡、身心症、身体机能受损、感染性病、怀孕等。

2、心理的伤害:否定自我、孤僻、缺乏信任感、恐惧、羞耻、罪恶感、敌意、愤怒等。

3、对行为的影响:旷课、吸毒、犯罪、成为下一个施虐者、攻击性强等。

‧安置辅导

1、安置前预防服务:(1)紧急处置方案 (2)家庭维护方案

2、家庭重整方案

3、永久安置方案:(1)领养。 (2)合法监护。 (3)长期寄养或机关教养。

‧民事保护令分成:(1)通常保护令:有效期限一年。得以申请二次。 (2)紧急保护令:四小时内以书面核发。

第四章 青少年期(12~20岁)【摘要重点】 ‧(少年期12~18) ‧(青少年期:18~20)

◎少年期的行为特征。(p.99-100)

1、这期刚开始,少年达到性成熟,身体快速生长,容易疲劳、不安、头痛、懒散导致情绪高涨、心理不平衡。

2、独立生活的能力比儿童期增进,与双亲及家人的关系比较从前疏远。

3、此期社会化的特征是对同辈团体的亲密度大为增加。

4、属于不大不小的尴尬年龄,地位较不明晰或含混。

5、自我评估的能力不强。

6、情绪及行为非常不稳定,时常改变。

7、少年期的问题很多包括:健康及生理方面的接受、学业问题、家庭关系及社会关系、未来计划之筹划方面等四项。

◎青年期的行为特征。(p.101-102)

1、情绪较平和。

2、多数青年都经历过短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锻炼。

3、社会化发展更迅速。

4、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年龄渐增而日益增进。

5、双亲不适当的管教及对待,对青年子女行为的不良影响。

◎人类的认知发展程序:依照盖尔福的意见,人类的认知发展程序,包括下列各项

1、认知:意指发展并认识。

2、记忆:将所认知的内容记住。

3、扩散性创作:将许多已知的事实创成新的,或多种的关系。龙冠海教授表示的「分析的观点」与扩散性创作同义。这种创作包括创造性的思考。

4、收敛性创作:意指达成结论,就是龙冠海教授所指出的「综合性观点」。

5、评估:对已知事物的准确性或适当性作成决定。

◎青少年期有关身分及角色的困难(爱力克森):

爱力克森理论第五期青少年阶段的特征为身份对几色混淆,这时期良好的特征身份是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不良的特征是角色混淆,亦称身份扩散,或身分迷惘,意指个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 困难包括:

1、有些青少年,分不清他从前所担当的角色,哪些角色应该继续,哪些角色不应该继续,因此感到迷惘。

2、青少年们由于认同,习得多种行为,但是他们尚未准备好担当成年期的责任,因此未作抉择。

3、角色迷惘的青少年其积极的本质逐渐消灭,消极本质就会增加。具有消极本质的青少年逐渐出现偏差行为,最容易危害社会安全,许多犯罪少年的自我本质是偏差的。

◎青少年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征:(12岁~20岁未满。)

1、接受个人发展成熟的体格特质,并接受扮演其本身的性别角色。

2、不仅能独立生活,感情方面可不依赖双亲而自立。

3、这时期同辈团体的友谊比亲情更重要。青少年应结交同性朋友与异性朋友,并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4、发展担当公民资格所需要的学识、能力与概念。

5、青少年必须面对人生三大重要的发展:升学、就业、婚姻做抉择,并积极筹划与准备,此三件大事必须在下一阶段成年期陆续完成。

◎青少年期社会化发展的特征。(p.111-2)

1、青少年与同伴关系较亲密,与家庭关系较疏远。

2、社会参与增加。

3、沟通及表达的能力增加。

◎当前社会重视社会化发展的缘由。(p.112)

1、据学者们的研究,未来的世界人口愈来愈多,资源却逐渐减少,交通运输便利,使国际间沟通及合作频繁。年轻人在未来社会中出人头地,必定是社会化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

2、在民主国家中许多职位都要人民或同事投票选择,一个不善沟通、人际关系不良的个人,很难脱颖而出。

◎青少年期的问题。(p.109-119)

1、中等学校校园伦理与暴力事件。

2、青少年犯罪。

3、青少年滥用药物。

4、婚前性行为、未婚妈妈及雏妓问题。

◎犯罪理论。(p.119-120)

1、克劳瓦及奥林-机会理论:社会中散布合法或不合法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将决定偏差的

方式,低阶层的人民犯罪率高,他门期望获得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却无法获得合法的

机会,乃转向不合法的机会而犯罪。

2、柯汉 -犯罪次文化理论:在犯罪率高的社区理,那些导向犯罪的价值观点,态度及行为模

式是代代相传的,形成一种次文化。

3、苏萨兰-差别联结理论:犯罪行为和其它行为一样,都是从学习得来的,尤其是从个人所

亲密归属的团体中最容易学习。

4、李玛特及贝克尔-卷标理论:个人可能偶然或经常有偏差行为,如果没被发现就不会被公

认为偏差或是病态的,但是一但被发现,往往会被贴上坏的卷标,会导致更严重的偏差

行为。

5、梅尔顿-规范缺失理论:社会秩序混乱涉及一种整合,倾向于分裂或缺乏文化目标或规范,

即社会里某些个人或团体不能经由合法规范所允许的手段来达成目标。

◎我国对少年犯的处遇程序、方法,以及改善建议。(p.114-117)

.处遇程序由司法机关设置少年法庭审理少年犯。少年犯案被警察发现,警察审查情节轻重、当事人犯案之动机等,决定是否训斥几句,即将少年放走,或者做一简单报告将少年送交少年法庭审理。少年法庭接案之后即刻请观护人或大专实习同学进行家庭访视,与家人及少年会谈,做成审前报告,少年法庭审理之后,对少年犯之处遇方式由轻至重。 ‧处遇方法

1、训诫。

2、假日生活辅导。

3、交付保护管束。

4、感化教育。

5、少年监狱。 ‧改善建议

1、促进学校与家长间之联系。

2、推广亲职教育。

3、举办辅导讲习。

4、应对学生的家庭提供谘商与辅导。

◎社区处遇的优点。(p.116) ‧政府方面

1、可节省政府的经费、人力、物力及设备。

2、辅导成效较佳。 ‧对少年犯方面

1、不妨碍少年的学业或工作。

2、就业少年犯负担部分费用,使他养成责任心并获得自尊。

3、社区处遇比较少年监狱及感化教育机构管制较松,没有将他们当作犯人看待,使少年容易悔改。 ‧其它方面

1、实施社区处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系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或团体工作方法(团体治疗或团体谘商),并有许多工作模式,所以辅导较有成效,在犯罪率较低。

◎安非他命中毒之特性。(p.124)

1、会危害神经细胞。

2、会产生依赖性及耐药性。

3、有再发现象。

4、突然的幻觉。

18

◎安非他命犯罪及滥用者增加之原因。(p.125)

1、歹徒及不法组织为牟利而大量促销。

2、已滥用的个人不容易禁绝。

3、一般人对该药之认识不足,常有疏于防患及考虑之处。

4、大部分原料如麻黄素透过走私进口,其供应来自国外,杜绝其供应管道困难。

5、心理因素:ㄧ般人对对该药的误解,如:不易上瘾、不犯法等。

◎安非他命滥用之原因、预防对策及误解。(p.125-126) .滥用原因

1、来自家庭之疏离感。

2、朋友引诱。

3、好奇心。

4、逃避忧郁、消沉。

5、对现实社会之反抗。 ‧预防对策

1、避免孩子孤立,不可过度纵容。

2、与学校密切联系。

3、监护者应具有药物常识。

4、晚上不轻易允准子女到同学家做功课或夜宿。

5、不准子女在不正当场所打工。

6、应多注意子女的行为,如学、不服管教、暴躁、易怒、缺钱用等。 ‧误解

1、不易上瘾(其实有强烈精神性)。

2、不犯法(实际上已列入麻醉品管理、非法持有及吸食、施打者分处2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戒断不难(实际上有禁断症,容易再犯)。

第五章 成年期(20岁~4、50岁)【摘要重点】

◎成年期的变化及成人心态与调适情况。(p.133)

1、从受抚育子女的身分,结婚后转变为夫妇身分,生育子女再变为担当父母身分,都要在短短几年之内完成,难免在心理方面尚未适应。

2、从学生的身分忽然转变为就业者的身分,亦经过很大的转变。

3、必须经过一连串的调适。

4、心理状态复杂而多变,有欢欣、鼓舞的巅峰经验,也有紧张、焦虑、烦恼的日子。

5、双薪核心家庭逐渐增多,内外兼顾,角色愈来愈多,时间紧凑压力倍增。

◎成年期的行为特征。(p.134-135)

1、这个时期之初,成人身体最强壮、体力最旺盛、仪容俊美,二十

五、六岁之后就以极缓慢的速度减退。

2、是一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年龄。

3、是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

4、在成年期(大约在35岁左右)已完成人生三件大事,升学、就业、婚姻,成人就稳定下来。

5、成年期问题极多。

6、情绪高涨而多变。

7、成人在就业方面良好的表现将奠定终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p.138-143)

1、人生周期理论—亲密对孤独:爱力克森人生周期理论第六个时期良好的是亲密;不良的特

质是孤独。他也指出程人必须将其本身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相融合,才会达到亲密的关

系;若成人不能将整个自我与他人的自我融合,就会产生孤独感。

2、成年各阶段的发展理论: ﹙1﹚熙海:

他将成年期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30岁):特征为努力争取独立。

‧第二阶段(30岁以上):特征为对自我及其拟担当的角色重新定义。

‧第三阶段(30多岁或40多岁):特征为努力挣脱某些不利的经历,以维持社会人的身分。

﹙2﹚钮高坦:按照社会的定义,成人对于责任、权利与报酬,各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分配。了解上述的观点(社会行为的全角):

1. 成人对自己作的决定必须了解并配合社会的支持与限制。

2. 有些成人对于上项意见作一致的心理回响,他们遵守社会所规定的次序去作。

◎成人应担当的责任。诺叶斯与柯尔勃研究成人应担当的责任:(p.135-136)

1、性的需求。

2、生育并抚育子女。

3、就业。

4、社会参与并担当公民。

◎健全(理想成熟类型)成人的特质:史东与丘区研究成人期的人格发展,指出成人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理想的成熟类型

(二)发展成许多病态及问题有待克服。

‧健全

1、 成人的能力及心理特质

(1)他认识自己并了解其长处及短处,并能与其过去连结起来,能成长、改变,并能适应新环境。 (2)他有智能、不仅能学习知识,并且能应用习得的知识,明智的解决其生活方面的问题。 (3)他能发展自决,并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4)展望未来,他能珍视自己的生命及机会,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

(5)他熟悉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发现了许多意义含混或矛盾的事,不仅能容忍,有时亦

需要某种程度的独自思考。

2、 成人的社会行为

(1)很重视人际关系,能接受爱并给予爱。

20 (2)他很关心社会问题,也有一种责任心,设法减轻或解决社会问题。 (3)他有一种民主守则,不仅存在意识型态,而且在行为方面个人深深的坚守。

(4)他遵守社会规范,并企图提高其行为水准,使之不被文化所排斥,但并非不经思考就接受现成的社会价值观点。

3、

◎成年期的社会行为发展。(p.143-148)

1、成年期的社会化。

2、成人的角色期盼。

3、成人的社会参与。

4、成人的社会流动。

5、道德发展—原则期

◎成人角色期盼的特征。(p.143-144)

‧ 角色期盼:指某种特定角色的期望,角色期盼与社会文化所赞许的行为有关。

1、大多数成人自己期盼的角色与社会期盼他们担当的角色相符合。

2、担当所规定角色良好,自我评估必定较优。反之,担当所规定角色成效不佳,自我评估必

定较劣。

3、成人的行为须适合其年龄,对于就业及家庭应能担负起长期的责任。

4、婚姻及就业系成人应履行的责任,应该在适当的年龄达成,如此成人就能得到内在的安定

及信心。

5、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成人,其机会分布亦不等。

◎道德发展----原则期(道德自律期)?(p.147)

柯白葛所创作的道德发展理论,成年期正处于第三时期的原则期,这时期的成人已具有内部的行为守则,这是基于其个人的思考及分析而获得的。

另,并非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发展到原则期,教育水准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成人多数只发展到习惯期。另有致能不足、人格异常社会化发展很差的成人,终生停留在道德以前阶段。

◎单亲家庭各有哪些问题?(p.152-153)

1、母亲的单亲家庭:经济问题。

2、父亲的单亲家庭:身兼母职。

◎夫妻调适之道(简春安教授)。(p.154)

1、美满的婚姻需要不断的设计与规划。

2、夫妻两人要强调沟通内涵和技巧

3、对夫妻关系要有「人性软弱」的忧患意识。

4、夫妻间应愈来愈好的角色适应。

◎家庭经济的理论。(p.155)

21

1、拮据时期:从新婚到子女年幼时期,家庭经济是收入少,支出多。

2、渐宽时期:孩子们进入了小学至国中阶段,家庭经济逐渐宽裕,薪资及储蓄渐增。

3、富足时期:孩子们进入高中至完成学业、就业、婚嫁,此时父母已步入中年,事业、经济

已达个人一生之中的巅峰时期。

4、减退时期:从退休到死亡,老年医疗费用极高,可能遭遇配偶死亡,因此老年期是人、财

方面都在减退。

◎掌理家庭经济的技巧。(p.156)

1、编制家庭预算,量入为出。

2、购置用品精打细算。

3、开辟财源增加储蓄。

4、银行定存达一定金额,转入其它获利多且稳固的投资。

◎父母应如何承担亲职。(p.156-157)

1、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点。

2、教导子女应对及礼仪。

3、养成卫生习惯以维护身体健康。

4、父母应在子女性成熟时,灌输最基本的性知识。

5、教导子女勤俭,养成储蓄的习惯。

6、父母应教导子女遵守社会所赞许的行为规范,并学习履行公民的责任。

◎成年期的问题。(p.157-160)

1、成人职业调适不良的问题。

2、成人心理失调及精神病态的问题。

◎就业母亲的困扰。(p.152)

1、体力不支的困扰。

2、面临多重心理压力。

3、未善尽亲职的影响。

第六章 中年期【摘要重点】

‧学理上的界定:停止生殖开始至体力衰退即心智敏捷度减低为止。 ‧年龄上的界定:40~65岁称之为中年期。

◎中年期的行为特征。(p.167--168)

1、中年时期是一生成就的巅峰时期。好洛克表示发展的高峰是40~50阶段。

2、中年时期经历到更年期。

3、心理多变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不平衡期主要是在更年期,其次是空巢期。

4、初步衰退时期。

5、中年期的危机及问题: 1. 中年期男性婚外情增强。

22 2. 中年人罹病率增多。 3. 中年是自杀的高峰期。

4. 与职业有关的,诸如职业调适困难,不顺遂或失业等。 5.

◎中年期的发展工作。(p.173)

1、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改变。

2、关于兴趣方面的改变。

3、关于职业调适使个人能建立并维持一相当稳定的生活。

4、家庭调适。

5、参与社区事务担当良好公民。

6、额外的工作—照顾病弱家人。

◎智力的种类。(p.175)

1、流体智力:所包括的能力可能是由人类的神经结构与心理架构所构成,包括记忆力、推理 能力、联想力,这种能力中年期渐衰退。

2、晶体智力:它主要取决于正向的学习经验,包括所有会增进个人在常识方面的区分力、动 机和个人调适能力,此种能力中年期仍有增进。

◎心理发展的理论。(p.175-176)

1、容格的分析理论:他认为性格发展过程中,自我是联结个人与外界现实世界,必须到四十岁时才能发展完全。自我亦可说是个人与外界力量妥协的性格结构,自四十岁以后至老年开始发展内在的、真实的个体,这一阶段为发展个别化的目标朝向自我实现,这是四十岁以后终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不一定能够完全达成。

2、爱力克森﹙Erikson﹚人生周期理论第七期利他对自利:人生周期理论中年是属于第七期,特质是利他对自利;良好的特质是利他的,这指有生产力中年人,他们人格健全在社会上已有了相当的地位,这些人仍有余力照顾他人,并能关心社会、贡献己力;不良的特质是自利,没有生产力,可能自顾不暇,不可能顾及他人,他们通常是停滞的、不活动的,或者是属于低社经地位的个人。

◎中年期的家庭及家人关系。(p.177-178)

.家庭关系方面:中年人家庭关系最大的特色是上有老年尊亲,下有青少年或成年子女。 ‧家人关系方面:

1、亲子关系:

是疏远而尚佳的或是疏远而不良的,当视两代间的沟通技巧、子女的年龄、媳妇及 女婿的人格类型与中年父母配合与否而定。

2、夫妻关系:

虽然有一些危机,但是多数夫妻还是安然渡过,夫妻关系从亲密至冷漠都有。

3、与老年父母的关系:

在西方社会中是较不良的,而在我国仍有极孝顺的子女,对病弱父母照顾周到,但 是也有不少弃老年父母而不顾,不愿意负担其生活费用。

◎中年发展任务理论。(p.172-173)

1、体力取向转为智能取向。

23

2、人际关系自性关系转为社会化的结合。

3、感情的投注由固执转为具有弹性。

4、心理活动的弹性以对抗僵化。

◎中年期的问题。(p.180-200)

1、职业调适

2、照顾老年父母。

3、更年期的烦恼、性的改变及婚姻危机。

4、准备退休。

5、担当祖父母的愉悦及问题。

◎更年期的症候、辅导策略。(p.186-195) ‧症候

1、女性更年期的症候。

2、男性更年期的症候。 ‧辅导策略

1、心理辅导。

2、药物治疗。

◎婚姻冷淡夫妻之辅导方针。(p.191)

1、实施婚姻保温术。

2、家庭生活切勿陷于单调,夫妻应建立一些共同的兴趣。

3、家庭事务处理得当没有造成重大错失。

4、工作所遭遇到的压力或焦虑,应该不带回家中向家人发泄。

5、与同事及亲友维持良好关系。

6、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愉悦、和谐的心情。

◎不婚人口急剧增加的原因及辅导策略。(p.192-193) ‧原因

1、当代二十几岁的成年男女对婚姻的价值观及需求改变,认为婚姻是选择性的可有可无。

2、社会对就业的资格愈提愈高,年轻人为求得高学位而延误了婚姻。

3、社会上普遍缺乏良质的婚姻辅导或媒介机构,以致完成学业之后,择偶的机会愈来愈少。

4、成年人受父母婚姻不美满或当代离婚率升高的影响,对婚姻的危机意识升高,不敢冒险尝试。‧辅导策略

1、大专院校开设婚姻与家庭、亲职教育等课程,并设立交谊性社团。

2、社会福利机构应办理婚姻谘商及交谊性活动,并训练交友及沟通技巧。

3、就业机关定期举办未婚员工交谊活动或郊游,以提供更多的择偶机会。

4、唤醒成年人关于婚姻的重要性,并教导择偶的技巧,以提高结婚率。

5、未婚人口的安养问题方面,应增加为独居者所设的服务项目,或增设安养机构。

◎同性恋的导因。(p.194)

1、与基因有关,是遗传的。

24

2、内分泌不正常,腺体分泌和脑下垂体的异常。

3、性别认同混淆。

4、早年家庭中不利的环境。

5、母亲将感情转移到儿子身上。

6、女性化的男孩。

7、女同性恋者除上述家庭因素外,可能来自情绪受创,或是幼年时阴茎嫉妒情节。

◎中年人应如何为退休预先做准备。(p.196-197)

1、增加储蓄额。

2、为退休生活预先做安排。

3、维护身心健康。

4、家人及人际关系良好。

5、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或理想目标。

25

第6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第一章 绪论

内容提要:本章讲述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学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意义;人的成长阶段及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和任务;以及论述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掌握成长的概念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重点:

1.人是存在的系统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难点:

1.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

2.掌握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流派关于性别问题的主要观点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2、人的成长及其阶段是什么?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八大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 性别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的概念与区别;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对性别社会化起重要影响的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龄群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

1.理解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 2.掌握社会化的实现过程

3.掌握性别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学会分析性别歧视问题

重点:

1.性别社会化实现过程;

2.性别的社会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

难点:

1.理解性别社会化实现过程;

2.理解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主要观点。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的关系? 2.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女性主义在性别研究方面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第三章 家庭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家庭,作为社会组织的细胞,家庭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讲述了家庭的定义、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出了家庭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家庭发展变化的趋势。

教学目的:

1.理解家庭的定义与社会特征 2.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3.理解家庭基本关系

4.学会处理家庭问题的专业方法

重点:

1.理解家庭的生命周期发展理论

2.了解家庭基本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3.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家庭暴力、离婚问题

难点:

1.理解家庭生命周期发展了理论; 2.理解家庭问题及处理方法。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2.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3.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应对的专业方法?

第四章 婴幼儿期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婴儿与同伴的关系,以及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同时,介绍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活动的发展,以及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教学目的:

1. 了解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婴儿与同伴的关系;掌握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心理发展,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 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掌握幼儿活动的发展,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重点:

1. 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 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难点:

1. 掌握婴儿依恋的形成及其阶段

2. 提升对幼儿与同伴、幼儿与家庭关系的认识。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婴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看待婴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3.幼儿期游戏的发展如何?根据幼儿性别化的发展,如何开展性教育? 4.如何看待幼儿与同伴的关系?

第五章 儿童期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儿童期生理的发展及相关的问题;同龄群体的形成及对于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学校以及电视对于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掌握童年期儿童与同伴、儿童与学校、家庭的关系。

重点:

1.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难点:

1.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童年期儿童与同龄群体的关系如何? 2.家庭教养方式对童年期的儿童有哪些影响? 3.如何看待儿童的言行脱节现象?

第六章 青春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青春期的基本理论;青春期生理发展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对青少年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青少年犯罪理论特征及原因

教学目的: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展;

2. 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3. 提升对青春期同龄群体、社会性发展的认识。 4. 认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重点:

1.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难点:

1.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2.同龄群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看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3.如何看待青少年与流行文化? 4.如何看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七章 成年早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成年早期的意义及阶段划分上的讨论;讲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分析了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论述了成年早期的工作与职业对成年早期阶段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 2.掌握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

3.学会分析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 4.成年早期的职业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重点:

1. 掌握成年早期的发展理论;

2. 学会分析成年早期的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婚姻危机; 3. 成年早期的职业对于人生发展的影响

难点:

1.掌握成年早期的有关发展理论

2.从人类行为与环境角度分析成年早期容易出现的婚姻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思考题:

1.成年早期有哪些重大发展课题?

2.如何看待第一份职业对于这一阶段发展的作用?

第八章 中年期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中年期人的生理发展与变化,特别是进入更年期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生理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年期容易出现的家庭问题的调适,包括对老年父母的适应、对子女的适应,对夫妻双方的适应;同时分析了中年期容易出现的失业问题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有关对策。

教学目的:

1. 理解中年期人的生理方面的变化;

2. 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 3. 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重点:

1. 理解中年期的更年期问题;

2. 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 3. 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难点:

1.理解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2.学会分析有关中年期的家庭问题,并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处理方法; 3.学会分析中年期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并能恰当根据具体情况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学时安排:2学时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女性更年期的现象? 2.如何看待成年中期的工作与失业?

第九章 老年期

内容提要:本章讲述了老年期的生理特征,分析了衰老的生物学解释;在此基础上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从社会学角度对老年期的有关现象做出理论分析:活动理论、社会疏离理论、老年亚文化理论、连续性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并重点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老龄化问题、老年歧视、退休与强制退休、死亡问题。

教学目的:

1.了解老年期的生理特征,分析衰老的生物学原因; 2.学会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老年期的有关现象 3.学会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

重点:

1.理解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 2.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期的问题;

3.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退休后的心理调适与对待死亡的问题。

难点:

1.理解老年期的心理老化与成功的老化现象; 2.学会利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老年期的问题;

3.掌握分析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的方法,理解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施的必要性与具体工作方法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

1.影响老年人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如何从发展的阶段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参考书目:

1.沙依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邬沧萍:《老年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时蓉华:《两性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第7篇:解读“消费与环境”年主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的年主题。如何理解这一年主题?又如何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是我们能否贯彻好这一年主题的关键。为此,笔者就这一年主题的提出及其涵义、贯彻落实所应把握的方面、如何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相应的工作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与各位交流。第一个问题,“消费与环境”中的“环境”指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环境”指的是“消费环境”,而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环境卫生意义上的环境,当然包括这个环境。所谓“消费环境”是指围绕人们消费活动的周围情况,或者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消费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提出“消费与环境”年主题后,在新闻发布会上,母建华秘书长对这个年主题进行解释时说,这个年主题包括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三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消费环境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个“环境”所指的、所要求的就是和谐的消费环境。那么,什么是和谐的消费环境呢?所谓和谐的消费环境,是指符合和谐社会特点和要求、与和谐社会相一致、为和谐社会有机构成的消费环境的统称。和谐消费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消费领域体现出来的。因此,消费环境好不好,是否做到和谐,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问题,“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提出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年主题,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当前消费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人们安全健康消费,亟需进一步加以治理。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在消费环境的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消费环境正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当前消费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还很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经常发生;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充分的消费信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随处可见;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地方还不时出现消费者在购物场所挨打、搜身的事件;在农村,农民的消费环境还不容乐观,假冒伪劣农资、劣质农机损害农民的情况仍很严重;在一些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消费者受损害的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一些具有独占地位的行业和企业利用其独占地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仍相当突出,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些地方消费者反映投诉难、打官司难、取证鉴定难、索赔难、冲破地方保护伞难、找经营者交涉难等等,这些都说明目前我们的消费环境还远未达到“和谐”的程度。为此,就需要开展这样一个年主题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动员全社会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治理力度,使消费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来推进消费环境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和谐消费环境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这一要求和特征,也是对和谐消费环境的要求和特征,同样适用于和谐消费环境建设。我们应该用这一标准,开展好“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用这一标准来衡量和推进消费环境建设,使消费环境建设呈现更高的层次。

三是,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消费,使生产和消费实现良性循环;有利于健全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稳定具有更高的内涵和更深的层次;有利于全面贯彻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维护。

第三个问题,“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的要求

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为消费者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笔者认为,其内涵和要求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消费的经济环境方面,必须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要求,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社会商品和服务较为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这是和谐消费环境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基础,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甚至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空的,就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空中楼阁。因此有专家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贫困是

第8篇:深圳酒类市场消费与环境调查

深圳酒类市场消费与环境调查 日前,在深圳市工商局、质监局、消委会、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食品协会等单位的指导下,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公司对深圳酒市“消费与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市民认为深圳酒市的消费环境“好”。整体消费环境较好

62.38%%的消费者 认为“深圳的整体消费环境较好,少数存在安全隐患”。认为“比较放心,没什么问题”或“对食品行业把关不严格,不规范”的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3.81%%和13.81%%。有2%%的被访者认为,酒类消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80%%以上的消费者在酒水消费时选择知名品牌,认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即使偶然碰到质量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赔付。可见,深圳人在消费时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品牌酒企业也在售后服务方面有令人满意的表现。高价格并不代表高品质、高价值

在深圳酒类消费环境方面,47.62%%的消费者认为需要改进的是产品质量,19.05%%的消费者认为需要改进服务质量,其它依次是品牌塑造、价格和产品结构。

深圳消费者在酒类消费时相当理性。只有10%%的消费者选购高价酒的理由是,只有高价格才能保证高品质。还有不到5%%的人是习惯

和嗜好性选择,真正完全了解自己所选酒的内涵的人仅2%%;83%%的人会因为社交礼仪的需要,而选购高价酒,但对其品质和价值持怀疑态度,认为高价酒“高”在“包装”和附着的文化概念。因而,他们在大多数时候,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又有品质保证的中档酒。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品牌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分别为:质量28.57%%,品牌23.81%%,价格14.29%%,产地4.76%%,口味28.57%%。

另外,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他们熟悉的产品。如果是首次购买,消费者则会选择他们已经掌握了更多信息的品牌或产品。90%以上的消费者,会首先考虑见到过广告宣传的品牌,尤其倾情于那些已被自己的社交圈所认可的品牌。65%的消费者,在既定的价格范围内,会根据包装和商标购买,越简单明了的商标,越容易被接受。

在人们消费的酒水中,啤酒和白酒各占39%,葡萄酒占10%。保健酒消费量虽然近年增长迅猛,但市场总占有率很低。在调查中,15%的消费者不选择葡萄酒和保健酒的理由,是这类酒品构成复杂,不了解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23%的消费者因为口味不习惯而放弃,一半以上的人希望多了解一些葡萄酒知识,70%的人认为保健酒的宣传还不够,18%的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购买。消费场所呈现多元化

消费者买酒的场所为酒店(酒楼)、夜总会、卡拉OK厅、迪厅和酒吧(以上场所为直接饮用)以及超市、购物中心和连锁便利店(多

为家庭聚会或送礼用)。年轻人追求氛围,在朋友聚会时饮用;年长者追求保健及满足嗜好,多在家里饮用。家庭消费集中在节假日,餐饮及夜店内酒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87%。

对洋酒的消费主要是在酒店、酒吧和夜场。95%的消费者认为,在这些场所自己的防范意识会降低,遭遇假酒的几率随之增加。消费动机为65%商务消费、26%娱乐消费、9%是个人饮酒习惯。“谢绝自带酒水”的标示,成为消费者最反感和希望政府强制取消的霸王条款。

红酒连锁专卖店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高学历高收入的中青年精英阶层的欢迎。家用冰吧的推广普及,为葡萄酒、啤酒大量进入家庭提供了条件。消费更趋实用

市民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实际使用价值。89%的人会在相同档次的品牌中选择正在进行促销活动的品牌;在购物时碰到所喜欢的品牌酒进行降价促销,56%的人会发生冲动购买行为。

但是,23%的消费者不喜欢酒店或商场内的品牌促销员向自己强力推销自己的产品,42%的消费者希望通过消费场所的品牌导购员,了解更多的酒类专业信息。

第9篇:2006年3.15主题“消费与环境”宣传提纲

2006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其2006年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为什么要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本的年主题?它有什么含义?围绕这个年主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开展哪些方面的活动?有关问题如下:问:中消协已经公布2006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请问“消费与环境”到底有什么含义?尤其是这个“环境

”,它是指社会环境呢,还是指自然环境?

答:其实“消费”与“环境”都可以有多种解释和分类,如果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讲,那消费特指的应该是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而这个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人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消费保护环境。

问:理想的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安全和和谐两大方面。消费者的安全权是最基本的权利,而和谐则关系到消费的更高的境界,它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能否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需要,和谐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安全和和谐两个方面,以安全为基础,以和谐为更高的层面,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如何使这两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影响人类消费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在消费领域,如何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对的课题。而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构建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环境。

问:对于中消协来说,确定“消费与环境”为年主题,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答: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消费与环境”确定为2006年的年主题,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开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活动,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问:消费者协会近些年来开展的一些年主题活动,比如“安全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康·维权”等,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消费与环境”的问题,那为什么这次又要将它专门设定为年主题呢?

答:专门提出将“消费与环境”作为年主题,是与目前国家的工作中心相呼应的,也是与整个社会大的环境相适应的。

首先,这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工作重心的要求。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消费环境问题,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国家立法、司法、有关行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在重视以市场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消费环境问题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以发展的眼光将自然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纳入了消费环境的体系,并且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高度,赋予了“消费环境”问题更新、更深刻的内涵。中消协将“消费与环境”做为年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融入到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决策当中,使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服务于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次,它也符合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秩序的整顿虽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假冒伪劣产品仍然大量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这种消费环境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使得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在社会上损害消费者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带给消费者人身健康损害问题已经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切肤之痛。随着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将逐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增大。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环境重压之下,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实际要求我们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维护消费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再次,它也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建设的进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不仅仅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放在了社会经济秩序的体系中,指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符合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孤立的看待在消费者手中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否物美价廉,是否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无害,而是要更深入地关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过程是否是节约了资源,是否破坏环境。由于消费者权益是是广义上的,是存在于一个动态的进程中的,所以对消费者权

上一篇:如何与客户有效沟通下一篇: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