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务制度下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对策分析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企业的平稳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农村区域的商业银行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要求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多种措施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满足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

一、新财务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

新的财务制度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产物,并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只有遵循新的财务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本和资金管理效果,并且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与合法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强化成本管理。

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对成本管理以及成本分摊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就资金收支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对于原本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本管理不合理以及资金收支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解决效果,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实用性更强。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预算不全面以及资金失衡等诸多问题,但是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充,并且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用性更强。

(四)高标准。

新财务制度在新的起点上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在政府监控、资金收支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这样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引导作用,促进其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二、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收支缺乏平衡性

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还包含有账户管理、收支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多项资金收支环节,并且具备有涉及领域多以及范围广等特征。只有在保障了资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比较严重的资金收支不平衡问题,部分银行管理者缺乏对资金收支管理的宏观控制观念,科技系统开发滞后,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资产负债管理尚未到位,对于存款贷款等资金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不足

随着我国新财务制度的推行,要求各企业能够有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且要做好资金等方面的全面预算管理。但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有着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预算管理组织或管理不到位、预算内容不全、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对于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事后财务分析以及财务监督工作两部分内容来构成,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陈旧,多是采用补救式的财务措施,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甚至没有制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和解决,威胁到企业的正常运行。此外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还有预算编制程序过于僵化等问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多是凭借管理者的经验来进行,流程编制缺乏合理性,也就难以将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充分发挥。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预算管理目标无法明确,对于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除此之外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目标来进行工作,预算执行过程脱节,在操作过程中过于随意,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财务预算效果。

(三)成本核算不够科学

成本核算作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观念陈旧、成本核算模式过于简单、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成本管理意识欠缺,导致成本核算的科学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这一成本核算模式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也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财务管理问题。比如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能保持业务一致性和相互配比原则。年初制定总利润目标,然后逐级下达经营指标计划,无法准确提供有关产品成本和客户成本等相关信息,不能做到产品细分,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经营管理粗放,盲目增加存贷款规模,忽视成本管理及结构管理,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

(四)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只有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基础上,才能够保障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较之于一般的企业,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项目更多,对于其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存贷款业务的规模增长,在进行财务管理指标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效益,对于产品以及客户等一些相关指标的重视力度不足,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这样就导致了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存在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用户的忠诚度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三、在新财务制度下农村商业银行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进行管理目标的确定

为了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确定“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尽量做好两者之间的平衡。较之于传统的利益最大化管理模式,股东作为投资人及风险承担者,能够更好地进行监督,股东权益能够对财务管理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价值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极端行为以及短期行为的发生,让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下,将股东权益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资金管理、存贷款管理以及成本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对传统利润最大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解决,保障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稳定性。

(二)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还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让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新财务制度下,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纵向管理联合财务信息网络的模式,实现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全面和有效管理。

在纵向管理理念中,企业的纵向价值链主要是将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连接在一条价值链上面,并且将其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进行管理。在纵向价值链中涉及到了资金投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中,一般都是将重大投资决策简单归纳为一般的投资,也没有对各种投资问题进行区别对待,这样就会导致资金决策战略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只有做好了纵向管理工作,才能够针对具体的投资项目制定针对性的投资决策,保障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纵向管理基础上,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网络体系,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资金结算、信贷产品及服务渠道等方面具有的资源优势,这样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质量,避免非法挪用资金或者管理漏洞等问题的出现,来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三)构建全面预算跟风险管理体制

全面预算跟风险管理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经营、投资以及财务工作进行预算安全,其本质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还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引进,还要做好权责利的合理匹配,这样才能够让全面预算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也就需要企业管理层能够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为了获得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首先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做好资金控制工作,具体内容包含有资金源的控制以及资金结构的控制。其次需要做好成本费用控制,并且在整个经营活动中将成本控制策略进行有效的落实,这样才能够保障成本费用控制效果,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基础上做好资源配置,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农村商业银行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财务制度的推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满足企业发展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持续与稳定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国新财务制度的推行,使得传统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也就要求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就新财务制度下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殷树云.新财务制度下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研究[J].管理观察,2016(35):190-192.

[2] 聂树峰.新财务制度下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27):57.

[3] 杨玉圆.浅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27):133-134.

上一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探讨下一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