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杂志社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与写杂志社

让读与写相得益彰

编者按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是,从整体而言,成效尚不明显,两者脱节的情况在一线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有鉴于此,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带领一线教师进行了“读写一体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特对部分成果予以刊登,供大家学习讨论。

一、“读写一体课”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然而,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脱节情况依然存在。目前我国语文教材的编排以阅读为重,一直以来的“阅读独立论”,使得阅读课片面强调读,教师过于关注文本内容,忽视对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关注与习得。安排写的时间往往太少,即使安排了小练笔,也不过短短几分钟,简单地走过场而已,充其量只是“花把式”,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对于写作课,教材中对习作的标准也界定得不够清晰,发出的写作指令、训练的目标都很含糊,习作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很好地达成。

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读与写也是相对脱离的,一方面,课外阅读的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只关注读物的内容与情节,缺乏阅读策略与方法的学习。最关键的是,由于缺少由读到写的联结活动,学生失去了许多模仿学习写作的训练时机。因此,我们常常发现,尽管也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并不算少,作文能力却很一般。

可以发现,正是读写活动的分离导致了读的效果大打折扣,写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读写之间,应该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同步发展。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在读与写之间架设桥梁,让读与写成为相得益彰的整体,实为关键。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两年前,我们开始研究“读写一体课”的构建与实施。

二、“读写一体课”的界定

所谓“读写一体课”就是通过合适的阅读材料,让读与写有机融合,既训练读,又促进写,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作,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助推学生更有效阅读的一种语文教学课型。

“读写一体课”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在读的过程中,它又能引领学生发现文体特征、写作方式、语言形式、作者文风等某方面的玄机,相机创作。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深了,再进行阅读时兴趣更浓,这便是“以写促读”。与此同时,读得有趣了,读得通透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便更透彻了,再动笔时也更容易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解决经常困扰学生的“写什么”的难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范例,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知“怎么写”。总之,“读写一体课”作为课内作文的有效补充,既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读写一体课”材料的研发

“读写一体课”的实施,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载体。教科书当然是“读写一体课”的主要载体,但我们认为仅仅以教科书为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致力于从广袤的课外阅读领域提取材料。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相当丰富,但适用于“读写一体课”的材料并不多,因此,我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和课外阅读的要求,努力研发“读写一体课”的材料。在材料的遴选中,我们将标准定位于指向不同作文能力的培养,如:指向某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指向某种写作手法的练习,指向某种文体的写作训练等。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从一篇文章的研发延伸至一本读物的研发,又从一本读物的研发延伸至一类文体的研发。

1.基于一篇文章的材料研发

好文章是“读写一体课”载体的第一选择。我们从文体、写法、修辞等方面着手,选择具有鲜明写作特点的文章,根据不同年段的教学要求,进行排列重组,让它们为“读写一体课”服务。如:

早晨,生气熊醒来,就这么往窗外瞧了一眼,马上就生气了。院子里的那棵梨树,又落了一地的花瓣!生气熊只好苦着脸,拎起笤帚扫院子。天天早上扫这些讨厌的落花,生气熊都烦死了。

早晨,开心熊一醒来,就往窗外看。真好,院子里的那棵桃树又落了一地花瓣。开心熊把花瓣小心地收集起来,洗干净,晾干。开心熊天天收集桃花瓣。他已经做好了一个花瓣枕头。晚上枕在上面,连做梦都有淡淡的桃花香。开心熊还想做一个,送给好朋友。

这段文字节选自童话故事《开心熊和生气熊》,故事内容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对比描写”这一写作特点又非常清晰,我们便将它列入三年级孩子的“读写一体”材料中。总之,在文章的选取上,我们把握一个原则:文章语言生动,表达典型,适合孩子们读,孩子们也喜欢读。

2.基于一本读物的材料研发

课外阅读如茂密的森林,每一棵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选择“读写一体”的材料时,我们发现:许多儿童文学作品都非常适合“读写一体课”材料的开发,我们从文体形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角度,进行基于一本读物的“读写一体课”材料的研发。

如:研读《笨狼旅行记》,我们开发了“学写夸张”读写一体课;研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开发了“用第三人称写自己”读写一体课;研读《青铜葵花》,我们开发了“学写借景抒情”读写一体课;研读《我是白痴》,我们开发了“学写第一人称”读写一体课;研读《我的儿子皮卡》,我们开发了“间接描写”读写一体课;研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我们开发了“借助口头禅表现人物特点”读写一体课;等等。

这些读物的作者大多是文学创作的高手,每一本读物中总有一两处明显的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发现,没有引导,学生往往难以觉察,视而不见。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将之引进课堂,便会成为孩子们读写训练的良好载体。

3.基于一种文体的材料研发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魅力。童话的奇幻美好,诗歌的凝练跳跃,小小说的一波三折,寓言的意味深长……我们从不同的文体入手,精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一篇或几篇,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这一类文体的特征,在模仿中习得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如:我们借助童话故事《河马进城》,创编属于自己的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我们借助阅读儿童诗,创编属于学生自己的儿童诗;我们借助一组小小说,创编属于自己的小小说的处女作;等等。

如果说广袤的课外阅读世界是一片宽广无垠的海洋,那么经过我们精心整理后,筛选出来的可供“读写一体课”使用的文本便是海洋里璀璨的珍珠。因为这些文本,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情感体验,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这些文本,在习作中获得技法提升。如此,读推动了写,写又促进了读,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并进。

四、“读写一体课”课型的构建

“读写一体课”立足文本材料,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特点,在感受文本情感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文本类型不同,课堂的指向性也不同,因此,在课型的构建上,我们追求百花齐放。目前,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类构建。

1.“内容—形式—情感”分类法

每一个文本在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都有其特点,有些文本内容特别凸显童趣,学生可以延伸写作;有些文本形式特别新颖,值得学生迁移模仿;有些文本情感贴近孩子,容易抒发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因文而异实施读写一体的教学。

(1)指向内容的读写一体课。这类读写一体课注重内容的延伸和主题的拓展,如:改写绘本、扩缩原作、补写留白、续编故事等。以《不会叫的狗》读写一体课为例,我们在阅读《不会叫的狗》的基础上,将其改编为绘本故事,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为故事增添了许多出乎意料的内容。由于有文本故事为基础,学生在改写时有参照物可循,因此,创编的过程便成为学生阅读后的升华,水到而渠成。

(2)指向形式的读写一体课。这类读写一体课注重写法的模仿和迁移运用,如:模仿一种写法、学习一种文体、领悟一种风格、学习呈现方式等。以《借助口头禅描写人物特点》为例,我们借助任溶溶爷爷对《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没头脑的刻画方式,让学生借鉴借助口头禅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再如《学写借景抒情》的读写一体课教学,就是模仿《青铜葵花》中曹文轩借景抒情片段的描写,进行技法模仿,习得借天气描写来抒情,借景物描写来抒情,进而学习借景抒情中的反衬手法,借乐景抒悲情以及借悲景抒乐情等写作方法。

(3)指向情感的读写一体课。这类读写一体课注重情绪感染和情感熏陶,如:对话人物、吐露思想、联想自我等。以《狐狸群文阅读》一课为例,狐狸在常人心中都是狡诈的动物,我们借助一组写狐狸的文章,为学生展示狐狸的另一面——可爱、聪明、闪亮……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情感上获得熏陶,从而有感而发,进行创造。再如《我是白痴》一课,在阅读文本《我是白痴》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经历了“瞧不起、厌恶白痴”“走进天真、善良的白痴的内心世界”“喜欢、爱护这样的白痴”三重境界,再以第一人称设身处地地创作白痴的故事时,学生便抓住了文本情感的主旋律,创作起来便得心应手了。

(4)指向内容、形式与情感综合的读写一体课。文本的内容、形式、情感往往三者交融其间,内容通过形式来表达,情感依附于内容,没有内容当然也就没有形式,所以我们开发的读写一体课不仅仅指向某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指向内容、形式、情感的综合。如《用第三人称写自己》一课,以《窗边的小豆豆》为阅读文本,书中有许多地方写了小豆豆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引起他人注意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从内容上看,孩子们也有类似的经历体验;从形式上看,这种用第三人称来写自己,也是值得学习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情感上看,这种情感和心理非常贴近中年级的孩子,能够唤起他们自身的感触,对接文中的人物。所以,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上第三人称也来写写自己穿了新衣服、换了新发型、戴了新发夹时的神态和心理,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情感,其目的是从不同的方面挖掘读写一体的切入点,根据年段特点,科学合理教学。不管是指向哪一方面的课型,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文本阅读为支点,读带动写,写促进读,读中悟法,写中悟情,情理交融,相得益彰。

2.“单项—综合—从单项到综合”分类法

习作教学有许多可进行单项训练的点,在关注了单项训练的点之后,进行布局谋篇等综合训练,进而进行从单项到综合的整体训练,让学生有梯度的前行。在“读写一体课”的构建时,我们也将着力点放到了单项、综合、从单项到综合三类训练方法上。

指向单项训练的“读写一体课”:如学写人物心理活动、学写借景抒情、学写间接描写、学写夸张、学写总分段落等。

指向综合训练的“读写一体课”:如写故事的一波三折,写景的由远及近,用一个事例来写人,模仿文章的整体风格等。

从单项到综合的“读写一体课”:一节课中先进行单项的段落的训练,然后过渡到综合的篇章的练习。

3.“侧重读—侧重写—读写并行”分类法

读写一体课中的两个要素是“读”和“写”,根据一节课中读写时间分配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侧重读的读写一体课。一节课中阅读的时间较多,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激发阅读的兴趣,学习阅读的策略,分享阅读的感悟等,当然也安排写的环节,但是比重小于阅读。比如上文提到的《狐狸群文阅读》一课,用于写作的时间大约10分钟。

侧重写的读写一体课。一节课中写作的时间较多,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文本的文体形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重点创设机会让学生练笔写作。写作的比重明显大于阅读。比如《学习间接描写》一课,一节课中三次练笔,用于写作的时间超过半节课。

读写并行的读写一体课。一节课中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差不多,阅读后迁移写作,写作后继续阅读,读写同步,并驾齐驱。比如《我是白痴》读写一体课,安排了三次读三次写,课堂在读写同步中层层推进。

不管是指向内容、形式还是情感,抑或是从单一的习作技法练习到布局谋篇的篇章训练,还是从读写的时间上来看是侧重读还是侧重写,不同课型的构建,旨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使学生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得到稳步提升。

在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将“读写一体课”与常规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地整合。两年下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读写一体课”中的学生相对爱读、乐写,习作障碍少。言之无物的学生,在“读写一体课”的帮助下学会了细致观察;言之无序的学生,在“读写一体课”的引领下学会了谋篇布局;言之无味的学生,在“读写一体课”的指导下语言逐渐丰富;言之无情的学生,在“读写一体课”的协助下,逐渐学会了抒发真情实感。“读写一体课”还推动着学生走向自主阅读,课堂教学虽已告一段落,但是学生的阅读仍在继续,对于课堂中聊过的文本,阅读得更深入了,感悟也更透彻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一体课”真正让阅读与写作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324000)

作者:施燕红

第2篇:以提纲教学联通初中语文的读与写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纲的教学不可跨越。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提纲写作能力也成为教学的关键点。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基本规律,使得提纲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交集。

一、强调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必然要求概括提纲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并且《课程标准》对阅读速度和数量都有一定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具备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重视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不满足于指导学生读懂文章的字、词、句、段,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课前预习作业中,分段、概括段意是最基本的自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各自的概括,同时通过启发点拨,有选择地精讲,既解决重点、难点,又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构起知识的框架。注重以多变的纲要形式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伴随着阅读推进,文章的提纲逐渐形成,可以说提纲就是阅读的“思维导图”。

(二)重视分析文章提纲,理解创作意图

在阅读教学总结环节时,通常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围绕文章题目,特别是整理出的提纲谈谈材料安排、作者创作设计,对文章题目、构思、立意、选材等作出评价。从文章题目入手,学习如何拟题;从文章详略安排学习组织材料;深入理解文章写作意图,学习如何确定文章中心。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文学完后,笔者整理出文章的提纲:

《三峡》(郦道元)

结合提纲,进一步理解几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展现三峡风光的?安排几个内容?为什么安排这几个内容?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

通过总结研讨,笔者才更能体会什么叫“抓住事物特征来表现事物”的含义。作者正是扣住三峡最重要的特点雄伟险峻,因此大处起笔先写地貌,这是相对不变的特征;然后分别展现四季中的不同特征。而作为峡谷,“险峻”最鲜明的就在夏季,所以夏季的三峡首先映入眼帘;之后的安排完全出于行文“一张一弛”的需要,展现了丰富多姿的效果。

二、强调快速写作的作文教学必然要求拟写提纲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同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相关要求如下: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课标》还明确提出: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贯彻《课标》要求,笔者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强调拟写提纲的习惯,做到胸有成竹

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作速度慢,边想边写,写写停停,无法实现快速作文,每次上交都是拖拖拉拉。立意与选材不突出,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新意,甚至离题、偏题,前后矛盾,难以达到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写作要求。此外,层次不分,重复啰嗦,前后脱节,甚至一段到底的现象也不少见。

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意识到,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尤其需要加强结构技能、快速思维方面的训练。因此,笔者在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养成行文前编写习作提纲,尝试按照提纲写、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在初期,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详细的写作提纲,并按照提纲进行作文和作文修改,使学生认识提纲对疏通写作思路的作用,提纲对作文指导和修改的作用,提纲对提高写作速度的作用。在学生熟练掌握提纲的编写方法以后,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词语性提纲,既提高编写速度,又锻炼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作文讲评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检查作文拟题、材料安排、中心与提纲是否相符,并提出建议。让学生在写提纲、改提纲、写作文、改作文的循环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二)明确提纲拟写的规范,做到有迹可循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经过整合,笔者等教师规定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将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熟练后,可省略。)

3.内容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略”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关键词。

(3)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内容安排的顺序。笼统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纵向发展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或过程进行,二是横向发展式(空间、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分成几部分。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来就容易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笔者提倡使用“关键词”列提纲,同时注重思维的纵向推进,列多层次的提纲。同样以《三峡》为例,提纲的主要格式如下:

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明了自己所写的主要对象、对象主要特征以及手法的使用,这样注重构思的提纲拟写能训练学生多方组织材料、精心剪裁的能力。

三、以提纲联通读写,将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阅读教学以“提纲教学”为核心,遵循阅读规律,写作教学以“提纲写作”为核心,符合写作教学要求。阅读是提纲提炼,写作是提纲还原,通过提纲能够很好地联系语文的“读”与“写”。

另一方面,基于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的现状,基于语文教材以文选式教材为主的现状,老师应当合理利用教材,从阅读篇目中精选例文、用好例文,用阅读学习文本循序渐进地辅助作文的训练。

每次有目标的作文训练,必须找一到两篇典型的课文作为例子,这个例文的选择需要结合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然后按照阅读教学的主线去安排作文教学。作为例子的课文是写作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精读的课文一定要为写作服务,学生以此为例也有更大的针对性。

打个比方,以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类似于从某一文本出发总结引发出若干写作经验,即文本→若干知识点(用理科术语表述即:题目→多个知识点),此处所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应该是从写作目标出发,寻求典型例文以达到对目标形象的认识,即知识点→文本(知识点→例题),例题的典型性恰恰是理科教材所具备的科学化特征。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各类提纲的例文选择以文言文为主。原因在于一是文言文言简意赅,有些文章谋篇布局极为规范,一目了然,二是在学生几乎能记诵全篇文章的基础上,更加体会到文言文文章的结构谋篇的艺术性,增强文言文阅读的价值。

例如:要求写《**其人》一篇作文,学生开始拟写的提纲中有这样一例,属于比较典型的粗放型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点出要写人物的姓名、大体性格

二、开门见山举例子(详)

三、有余力再举一个例子(略)

四、结尾,点明中心。

笔者以大家熟悉的《赵普》一文提纲为例,进行对照。

赵普(《宋史》)

一、读《论语》 勤奋 动作描写

二、奏荐 刚毅、执着、责任 动作、神态、细节描写

讨论认识到:写人的文章需要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形象(主要指丰富的性格)。提纲大致如下:

事情的选择——性格的丰富——描写设计

事例1—性格1—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2—性格2—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3—性格3—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通过学习对照,这位同学修改原先的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写外貌特征(要强调并不出众)

二、写她乐于助人的事例(详)

(一)帮助同学

(二)帮助路人

突出性格乐于助人,与上文不出众形成对比

三、写她非常朴素

(一)写一些其他人的浪费

(二)多用修辞手法突出他节俭

两者对比,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略)

四、简述她的爱好,丰富文章内容,使读者印象深刻

五、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再举一例:写《童年_____事》,一位同学原先的提纲如下:

童年乐事

1.简单介绍外婆家

2.去莲花池边采莲

3.我与狗斗智

4.总结

对照,学习整理的《幼时记趣》一文提纲如下:

《幼时记趣》(沈复)

1.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2.观蚊如鹤

(1)群鹤舞空

(2)鹤唳云端 少见奇景、怡然自得 想象

3.神游山林 陶醉于大自然的壮阔 想象、排比

4.鞭打蛤蟆 惊吓、惩恶扬善的成就感 夸张、动作描写

层次1选事件 ——— 层次2事情的性质———层次3描写设计(围绕性质)

再次修改的提纲如下:

童年乡下二三事

事件 性质 描写设计

1.外婆家环境—令人心生厌恶—声音、气味

2.莲池边采莲—令人心旷神怡—视、嗅、触

3.我与狗斗智—令人心惊胆战—动、神、心

4.总结

实际上,作文的书写过程耗时并不多,学生难以下笔的困难在于审题、拟题、选材、写法等一系列步骤的构思过程中。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提高学生作文构思的能力和速度,就应该重视提纲的训练。提纲训练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作文结构更趋严谨,行文更讲究逻辑性。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文不对题、重点不准、详略不分等毛病,也促进了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珍萍,唐守国.导读提纲教学法初[J].探泰安师专学报,2000,(02).

[2]王琴玉.全面贯彻作文教学原则突出提纲训练——“提纲作文教学法”第一阶段实验报告[EB/OL].http://www.jydoc.com/article/23283.http,2005-06-21.

[3]邓文珍.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提纲作文教学法”课题实验结题评估综述[J].海南教育,2002,(10).

[4]邓伟孝.列提纲写作文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7).

[5]叶林林.语言提纲式阅读教学尝试[J].江西教育,2009,(23).

(田明亮 苏州市景范中学 215000)

作者:田明亮

第3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读与写的异同

【摘要】对读写结合教育思想的利弊应重新审视。阅读与写作的目的(功能)、能力要求不同,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应不同,应该适当地将读写分离。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的读,在教材选文(体式和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中的写,在对象、文体和形式上也均不相同。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写分离,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读写结合”一直被语文教育界推崇,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正因为“读写不分”,又导致语文课程知识建构、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内容确定、语文教学方法选用方面问题丛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二者分合的利弊,辨析阅读与写作行为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的不同。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及“读写结合”的利弊

读与写,孰轻孰重?从满足人的需要来看,有两种观点:有人从应对生活的角度认为,读更重要,因为生活中需要读的机会很多,每个人几乎天天都要碰到;需要写的机会却很少,往往数天甚至数月都不用写。有人从人的存在角度认为,写更重要,我写故我在,写的时候能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立言也可以使人在去世后不朽。从活动过程来看,有人认为读更重要,因为读是写的基础,读为写提供了动机的触发、材料的积累、写法的模仿;而有人认为写更重要,因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吸收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所以阅读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写才是终极目的,写可以明确读的目的、深化读的理解程度。从完成的难易来看,有人认为写更重要,写的难度比读的难度更大,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能力,读得多、读得深的人不见得能写得好,而能写的人一般会读,因为写是为了表达信息,所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组织(主次、起承、转合、线索、过渡、衬托、抑扬、比较、分总)、如何呈现(词语的选择、表达方式的选用)都关系着信息的表达,如果我们知道作者如何表达信息,那么在读的时候对文本信息的获取自然要准确、深入、快速得多。然而,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绝对地断定,因为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有难写的文与易读的文,也有难读的文与易写的文。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阅读与写作无所谓孰轻孰重,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所以要读写结合。多年来,围绕读写关系的认识,在孰轻孰重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绝大多数人主张在实施教学时要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传统教育的一项宝贵经验,在现当代语文教育中也被视为“铁律”。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一些语文教学论教材,在论述语文教学原则时常见如“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听、说、读、写教学相互配合、互相促进”,“要注意读写结合,汲取课文的写作精华,把阅读和写作‘揉’为一体”,“在听读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过程中要尽量利用、借鉴、模仿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之类的文字。确实如前所述,读写结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吸收往往是为了表达,表达反作用于吸收,如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学习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文本样式和写作技能,在阅读之后进行仿写之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等等。

笔者认为,一味地强调读写结合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含混不清。教师用一篇篇选文进行读写教学,使其搞不清教的是阅读还是写作,也就难以采用专门针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分别适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他们因为长期实行读写结合教学而弄不清阅读与写作到底应该分别怎么教,往往会用教写作的方法去教阅读,或用教阅读的方法去教写作;因为受读写结合理念的影响,他们以为在阅读教学中分析了言语形式就是在进行写作教学,而不去设置情境开展相应的写作活动,导致写作教学高耗低效。二是易使阅读教学成为写作教学的附庸。一味地强调讀写结合会使师生仅将阅读当成写作的手段、将写作当成阅读的最终目的,从而会在教学阅读时处处与写作相联系,反而使阅读教学缺失了应该教授的阅读技能、策略,而最终导致独立的阅读教学消失,或者沦为写作教学的附庸。三是不利于独立的读写知识、技能体系的建构。长期实行读写结合,导致至今未建构起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的阅读和写作知识、技能。

以说明文教学为例,教师一般会教学生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其实教的既不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说明文最大的特点是将事物、原理(功能)、程序等“说明白”。阅读是获取文本信息进而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写作是通过语言表达信息进而与读者交流对话。那么,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获取信息,进而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的知识与技能。说明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用获取信息进而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的知识与技能,去弄明白作者没有说明白的地方,或者作者在文本里已经说明白了,但自己还想以文本所写弄明白与之相关的东西。显然,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对于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几乎没有用处,学生在生活中读一个药品说明书,不会因为知道什么是列数据、画图表就明白每次要服用多少药、多长时间服用一次、须要注意的禁忌之类,明白这些,需要分析数据、筛选信息等。也就是说,说明文阅读教学应该教筛选、分类、比较、归纳、推理甚至实验等获取信息的知识与技能。说明文写作教学,除要让学生研究文本所呈现的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特点这些静态知识外,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写的动态技能,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多年来,为了避免别人诟病把语文课上成生物课、物理课之类,教师以为讲解上述静态的写作知识就是在教语文,殊不知,这教的既不是说明文阅读,也不是说明文写作,顶多只能算是教了半截的说明文写作。其他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以及议论文、应用文等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我们几乎没有建构起独立的阅读知识、技能体系,进而导致我国语文教育所使用的阅读知识、技能至今仍处于零散、粗疏、无用的状态之中。

阅读与写作的目的(功能)、能力要求不同(例如有些阅读就只是为了获取某种知识,或消磨时间,或获得审美愉悦,根本就不是为了写作),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应不同,因此不应过分强调读写结合,而应该适当地将其分离,尤其是要研究阅读教学中的读与写之间的关系以及写作教学中的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读写如何分合互动。

二、阅读教学之读与写作教学之读

阅读教学之读与写作教学之读,单从行为上看都是阅读,不过二者有着根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阅读与写作教材的选文不同

如果单从用来传授一般的读写知识、训练一般的读写技能来看,无论是阅读教材还是写作教材中的选文,都不必关注其文体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文章,也不必考虑其是否符合文质兼美等标准,而是要关注这篇文本自身是否含有某种阅读、写作知识,是否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某种阅读、写作技能。如果是用来传授特殊文体的读写知识、训练特殊文体的读写技能,那么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中的选文体式和标准就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看选文体式。从文体上看,阅读教材中的选文要做到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兼顾,因为阅读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等特殊文体的能力,只有在相应的特定的文体阅读训练中才得以形成。然而,写作教材中的选文最好要以实用文章为主,以文学作品为辅,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写作对象绝大多数是实用文章,极少数才是文学作品。一方面,优秀的文学创作手法难以模仿,一般的写作方法才可模仿。一些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其独特,独特恰恰表明其不具备普遍性,如果没有独创的成分,那它只能是平庸之作。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写作能力难以转化、运用到实用文章的写作上。有人曾认为,以文学作品为范例获得的写作能力可以迁移转化到实用文章的写作中去,如沈百英就曾说:“现在坊间所出的教科书,都采取儿童文学材料……因为它是故事,儿童喜欢发表;因为喜欢发表,创造能力越加丰厚。但是常做故事,应用文不要不会做了吗?这也未必。儿童能够运用文字来发表他的故事思想,难道不会运用文字来发表实用文吗?并且做起应用文来,还能加上一层深刻的描写,精密的判断,比专教应用文的还要胜三倍呢!”其实不然,因为写作实际上是在运用文体思维,每种文体的写法(立意、选材、组织、表达)并不相同,也难以相互为用。因此,培养学生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也只有以实用文章而非文学作品为范例。如果写作教材中不出现实用文章,只是希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实用文章,那么结果可能是教师并不教,或者不知道拿什么样的范文去教。就像1925年李步青在谈“应用文问题”时所说的,虽然“应用文”作为读本课文难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动机,“然读本绝不示例,一任教者之因应教授,教师学力弱者,或失机会而不教,或遇机会而不知所以教,是原理合而事实上易生问题”。当然,以上主张写作教材中的选文应以实用文章为主,是从总体上来说的,或者说是从成篇文章写作的角度来说的。如果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词句或者教学某种单项的写作技法,就是上文所说的传授一般的写作知识、训练一般的写作技能,那么有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词句普遍丰富多样,某些技法十分典型。

其次看选文标准。顾黄初先生曾主张阅读、写作、语言基础知识三者“分书分编”,原因是“这三种书的‘文选’部分,作用不同、要求不同,取舍标准也应有某些差别”。其中,阅读教材中的选文主要是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选择时“应强调是上品,是经典,且有一定的难度”,现行教材中的现代文因大多失之于浅而不宜作为阅读教材的选文。写作教材中的选文是供给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其取舍标准“主要看它们的示范作用如何,内容深浅与学生阅历的切近程度如何”,“现今教材中那些内容、形式都比较好,而总体上偏浅白的现代文,编进写作教材中去倒是较为合适的”。总之,阅读和写作教材中的选文都“讲究文质兼美”,但也有区别:“如果说,阅读教材中的选文,要讲究典范性,甚至讲究经典性,那么,写作教材中的选文,要讲究示范性,讲究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紧贴性、可模仿性等等”。语言基础知识教材中的选文主要是用来印证语言知识的材料,其“取舍标准在于精当与否”。顾先生强调不同教材中的选文的主要功能不同所以其取舍标准也应不同,极富创见。但是,他所确定的阅读和写作教材中的选文标准却又存在着问题。首先,一味强调阅读教材中选文的经典性是偏颇的,因为阅读能力不仅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還包括阅读一般实用文章(如一般的记叙文、政论文、学术论著等)的能力,所以并不见得每篇文章都要求文质兼美,而主要看它是否适合培养某种能力。其次,写作教材的选文作为例子时确实要有示范性,如果作为积累词句的凭借就应该有典范性,如果作为引发写作的引子(话题)就连示范性也没多少必要了。总之,报章文体、学生习作,甚至一些所谓“不好”的文章也可以作为写作教材的选文。因此,写作教材的选文只需少量典范文体,更要有大量非典范文体(朱自清有相关论述),即不见得每篇都要求文质兼美。

2.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内容不同

阅读教学主要研究文本说了什么,写作教学主要研究文本是怎么说的,虽然熟悉怎么说有助于理解说了什么,但是在阅读教学中研究怎么说并不是主要目的。同一文本,作为阅读教材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写作教材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或者说这个文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凭借,而在写作教学中就主要是例子了,因为其功能不同,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不同。例如《拿来主义》,作为阅读教材,其教学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课文学会一些阅读技能: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掌握推导一些重点词语(如“孱头”)和关键句子(如“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的方法。关于比喻论证方法、杂文的文体特点、鲁迅的语言风格,需要了解,而不必运用。需要了解是因为其可能有利于理解上述阅读教学的内容,不必运用是因为学习这些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获取文本信息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写作教学中学习这些内容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了。也就是说,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换句话说,假如把《拿来主义》作为阅读教材,那么知道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就有利于把“孱头”这类生活中的人的言行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人的言行联系起来,寻找二者的相似点,从而迅速理解“孱头”的含义。如果知道先破后立这种论证结构的基本写法是先反面批判、再正面立论,那么学生就可以迅速明白前后两个观点是相反的,作者对这两个观点的态度分别是否定和赞同。如果知道鲁迅杂文喜欢运用反讽手法,那么学生就会知道“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是正话反说。如果把《拿来主义》作为写作教材,那么就要结合课文讲解比喻论证、先破后立、反讽手法等写作知识,然后再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使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从写作的角度来说,针对《拿来主义》这样的实用文章的读,首先是学习其写作技法,其次是积累词句,最后是获取素材。而针对《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的读,首先是获取文本中的人事、物景、情感、思想等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次是借此积累语言(好词好句),最后是模仿其写作技法,因为好的文学作品的技法是难以模仿的。

3.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法不同

如果说阅读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相应地,阅读教学教的就应该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技能或策略。因此,阅读教学方法就不是教师给学生讲解文本,而是针对文本引导、点拨学生运用相应的策略去获取文本的信息(虽然教师的讲解有示范的作用)。或者说,阅读教学不是以教师自己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不是让学生听教师将文本讲深、讲透,不是让学生“欣赏”教师个人或专家对这个文本的“欣赏”结果,而是教师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引导、支撑学生理解文本,如让学生自己去读解,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文本,通过诵读(用声音)、批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体会等等。然而,写作教学则必须讲解文本形式,归纳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仿例练习。

另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的是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获得技能,在课外不必做大量的阅读训练题。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就要靠提供大量在课内所学的写作知识的训练题目让学生训练,才能促进写作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三、阅读教学之写与写作教学之写

写作需要写,是常说的“写作”;阅读也需要写,是所谓的“写读”。同样有写的行为,但阅读教学中的写作与写作教学中的写作在对象、文体和形式上均不相同。阅读之写多为写读后感、内容摘录、批注札记等,写时侧重所读对象之内容,如观点、材料等,并不模仿所读文本之形式与技法;写的多为议论性文体;形式主要为片段,也可为整篇。写作之写,主要是模仿所读文本之形式与技法,文体不限,形式主要为整篇,少数为片段。

例如,20世纪20年代新学制时期,当儿童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中心、儿童文学成为语文教材的主体后,吴研因就竭力主张读写分开:为了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启发其想象力和思考力,阅读教材以儿童文学为主(当然从阅读能力培養的角度应该还要有实用文章),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阅读技能训练活动让儿童获取文本信息。阅读技能的训练(运用)活动主要有补充想象、表情吟诵和随机表演。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不同层次和维度构成的“召唤结构”,其中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意象、意境、情节等存在的未定性和空白点星罗棋布。这给读者预留了多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补充想象就是运用想象和联想,把文本中省略之处补充起来、中断之处接续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体味入微。这些想象结果,儿童既可以通过说,也可以通过写来表达。文学作品在创作时用的是“表现”手法,而非“再现”手法,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全写,必然省略了许多内容。如果能运用一种创造性的表演,那么就“可以把这篇故事的情迹完全显露出来”。因此,当时每课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随机表演,让儿童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演出。补充想象中的写和改编课本剧的写,都不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文本信息,更明确地说,就是为了读。

在吴研因看来,写作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文章的研究”与“文章的练习制作”。所谓“文章的研究”是指“把读文等中所读过的材料做基础;再收集许多读文中所缺少的材料,例如说明文、书信文、议论文等:拿类似或相反相成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对象是材料所涉及的“词性、句法、篇法、文体、修辞”等。这样通过对成篇文章的研究、比较就获得了写作的知识,但是获得了写作知识并不一定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所以要进行“练习制作”。所谓“练习”就是片段写作,所谓“制作”就是成篇文章的写作。这样就最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见,“文章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获取文本内容信息,而是归纳文本形式知识(静态的写作知识),即不属于阅读教学,而是属于写作教学的内容。“练习制作”则完全是训练动态的写作技能。

四、读写如何分合互动

1.分开研究,分编教材

如果我们能够把阅读教学之读与写以及写作教学之读与写的目的、教材、教学内容、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楚,那么目前有关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弄清楚了读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开研究读写课程的建设,而课程建设不单是将阅读与写作从形式上分成两科,而是要分别建构起阅读与写作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阅读教学为例来分析。前文说过,如果说阅读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相应的,阅读教学教的就应该是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进而与文本交流、对话的技能或策略。但是,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并非如此,阅读的技能或策略的传授被忽略,反而是在借助文本进行识字、写字、听说、写作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名存实亡。正因为阅读教学除了讲解文本内容外,还分析了主要属于写作教学内容的文本形式,一般人误认为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反而忽视了阅读技能或策略,造成多年来阅读教学内容的核心“阅读技能与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缺失,这从过去阅读教学基本内容——解释题目、检查字词、交代背景、介绍作者、分析段意、归纳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也可以看出,因为我们从中找不到有关阅读技能的内容;阅读技能与策略在课程知识研制时也被忽略,这从一次次的语文课程知识建构中出现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文体样式”等而非具体多样的“阅读方法”就可以看出。

如果说语文教科书是用来教学“语文”的材料,那么其中就应该有适合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教学的各种材料。但是,现实的以文选为主的语文教科书似乎是阅读教科书而附带一些写作、口语教育专题(有些称之为“交流与表达”)而已。说是“阅读教科书”,是因为占教科书主体的选文被分为“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又常分为“课内自读”与“课外自读”)或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有时称“泛读课文”)。说是“似乎”,因为这些选文从表面上看是作为阅读教材使用的,但实际上其教学功能的界定又多重不明,其教学内容的预设混沌不清,似乎什么都可以教,单凭一篇选文可教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标明选文属于阅读的教材,但是并不单作阅读教学之用,这样的教材确实也可以称之为“语文”教科书。可见,就阅读、写作教科书的选编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在建构出相应的阅读和写作知识后,将这些知识排列、分散到各册教科书中,以导读文字或专门的知识短文的形式呈现,编配不同功能和特征的选文,设置相关的练习。

2.适当结合,互动为用

此处的适当结合、互动为用,与过去所强调的“读写结合”不同,过去的“读写结合”是指完全把应该用来作为训练阅读技能的选文当成写作模仿的范文来使用。如过去常在阅读课文的导读文字中介绍写作知识,在其课后练习中设置与分析有关的文本形式或写作技法方面的题目,或者是要求运用所总结的文本形式或写作技法去仿写,或者是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或者在每篇课文后面设置几个评述课文思想内容或以其为引子的写作练习等。在教学时更是读写不分,如曾有人以记叙文讲读教学为例将读写完全对应起来:从读学解题——练好审题和拟题,从读学概括中心——练作文表达中心,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练作文编写提纲,从读学区分内容主次——练作文详略得当,从读学捕捉中心段——练作文突出中心,从读学品评词句——练作文遣词造句,从读学作者观察事物——练作文观察方法。笔者主张适当结合、互动为用,首先是指消除当下语文教材、教学没有严格意义的阅读与写作的区分的弊端,先从整体上建构相互独立的阅读与写作知识体系,并选编成套的阅读和写作教材,然后看两套知识体系或两套教材在哪些局部可以适当地结合。例如,阅读教材中的某篇选文非常适合写作教学中介绍某种知识之用,那么就可以在阅读教材中予以提示,并设置关于这种写作知识的练习。这种整体分开、局部结合的设计思路,与以前讲读课文中零星介绍写作知识、随机设计写作练习的盲目、随意的做法有着本质区别。其次是指阅读教材、教学内容以阅读技能训练活动为主,以写作活动为辅,这作为辅助活动的写可以深化读的程度、固化读的结果;写作教材、教学内容以写作技能训练活动为主,以阅读活动为辅,这作为辅助活动的读,可以促进写的话题的引出、素材的积累、技能的提高。

作者:张心科

第4篇:扫盲试卷《生活中的读与写》

2012参加扫盲人员数学考核试卷

《生活中的数与算》

姓名: 得分 :

一、填空题。(22分)

1、将

7、

10、

9、

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2、比168少96的数是( ) 188比112多( )。

3、你7:40到果园,11:40回到家,上午在果园共( )小时。

4、2700千克=( )千克( )克 8千克-5( )=3000克

5、1千克鸡蛋大约有( )个 你的体重大约是( )

6、在( )里填上“﹥”“﹤”或“=”以及得数。

54秒÷6=( ) 2分12秒=( )秒 200秒( )3分

600克( )1千克 86千克=( )克 3千克+2000克( )5千克

48+164( )210-90 297( )373-286 967-158( )809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15分) (1)1袋化肥75元4角,5袋化肥需付商店375元5角。( ) (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

(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

四位数。( )

(4)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 (5)梨树比桃树多35棵,桃树比梨树少35棵。( )

三、你会算(31分) 1.口算。(15分)

48+25=

340+60=

480-70=

500+4000= 86-27=

370-200=

46÷5=

0÷3=

63-36=

540-80=

60÷9=

1000+5= 700-40= 90-27= 24-16÷8=

2、笔算。(16分)

40-50+61 25÷5+68 (430-360)÷7

3、小强妈妈买回不到10个鸡蛋,两个两个地数多1个,三个三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你说小强妈妈买回几个鸡蛋?

58-8×9

四、解决问题(32分)

1、把一根绳剪成两段,其中一段长24米,是另一段的3倍。这段绳长多少米?

2、植树节里,何东家3口人栽了48棵小树,刘艳家4口人栽了52棵小树,两家人

谁家栽的树多?

4、兄弟两人去钓鱼,一共钓了21条,哥哥钓的鱼是弟弟的2倍,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

第5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二者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各有侧重,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方法,通过作文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很多课文本身就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相关的写作知识。

在读中悟写,如教学《孔乙己》时,学生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生动性容易理解,但在刻画人物中究竟起多大作用,学生往往理解不了,为此,教师要适当地点拨。可采用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教材思想的艺术内涵,探求作者的艺术匠心,弄清作者思想的深刻之处。要求学生不仅注意“排”,而且要找出与它相应的词“摸”,并启发学生辨析:为何作者此处要把“排”易为“摸”?对刻画人物精神面貌起怎样的作用?“排”与“摸”同是在咸亨酒店付酒钱的动作,但入木三分地反映出孔乙己处境的变化。“排”,活画出孔乙己冒充斯文的酸腐相;而腿被打折以后,他已够不着柜台面,无法“排”了,到了欲充斯文而不能的地步。“摸”,用意十分深刻,刻画了孔乙己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悲惨。通过比较,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赞叹不已,学生也从中掌握了不同的动词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并会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字句的斟酌。文中两处写孔乙己的神情:A、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B、他们便接着说:“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一层灰色。通过比较,可见孔乙己以自己是读书人而得意,对短衣帮不屑一顾,甚至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挖苦“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才痛苦不安,因为他一心想读书中举,但始终未能如意,是他最大的痛苦与羞辱。这足以表明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学生也从中学到了神情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文中“短衣帮”与“穿长衫”两种穿着不同的人物的描写,可见顾客贫富悬殊,社会地位的差异。学生从这些外貌的描写中得出,外貌描写同样也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这样的阅读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

教完《孔乙己》后,设计一个话题作文:“假如孔乙己中举”,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有的学生设计他中举发疯,喜极而死;有的依据他善良的一面,设计他做了清官,严惩恶霸丁举人;有的设计他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学生只要善于想象,就会思维大开,续写出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和情感体验。

只有调动学生的感官、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体味,才有可能触发他们的灵感,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好契机和结合点进行作文训练。这主要是对课文中精彩的语言的揣摩,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布局谋篇和构思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写作手法、精彩语句作评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

. 通过寻找和把握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

我们只有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学会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技巧。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以舒卷自如、参差错落、明白如话的优美语言,描写了大好春光,抒发了热爱生活的深挚感情。文中有一段时这样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出繁花竞发、蝴蝶飞舞、生机勃勃、情趣无限的春日图景。教学这段文字时,引导学生理解三种修辞方法,特别是拟人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着意鉴赏其表现力量和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的深挚感情。学生鉴赏到优秀作品这样具体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自然能够受到作品思想感情的积极感染,并且获益于培养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在读过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并试着引导学生注意有意识地关注课本中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方法,将课内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多种写作方法。

对那些能揭示作者写作动机和艺术匠心的关键性语言,更要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反复体味。阅读的重点不仅局限在“写什么”或“怎样写”的范围内,而应着力让学生从语境的体味中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写”。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精彩段落进行精讲。《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对夏日暴雨的描写极为精彩,使读者观其形、闻其声,如临“雨”境,让学生阅读课文中集中写雨的一段“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同时让学生们从书中把夏日暴雨的特征找出来分析:“直的雨道”,“ 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写出了夏雨来势凶猛,铺天盖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写出暴雨落下时冲势猛,力量足;“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写出暴雨落下时雨量大,声音响。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作者把暴雨写得如此逼真动人,是因为抓住了暴雨的特征。老舍笔下的夏雨写得如此凶猛可怕,近乎残忍,是因为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春雨,是为了表达作家对春天的无限赞美之情;老舍先生写夏雨是为了渲染骆驼祥子生活环境的恶劣。祥子顶着如此凶猛的暴雨还得拉车,足见其生活之艰难痛苦。学生通过学习,会明白写景是为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的。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想象既是阅读的桥梁,又是作文的翅膀,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合情合理又符合科学的想象是有利于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的。《秋思》是元代散曲绝唱,是通过带有深秋色彩的景物来寄托人物的思乡之情的。教师指导学生把它改写成散文,引发学生想象的着力点和触发点,启发学生抓住景物,展开想象:这是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人生和社会变迁?心境如何?学生一旦在头脑中再现“游子在黄昏古道”的图景,就会想象、体验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景。在这基础上来改写,学生自然就驾轻就熟,能写出有感情的文章来。

对学生进行布局谋篇的训练;如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对《驿路梨花》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对比原文,他们就会从中领会到改变时间的顺序,可以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吸引人,能使整篇文章悬念迭出,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又如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后,让学生看看有关作者对主题进行提炼的材料,看作者是怎么样.

. 从众多的素材当中进行材料的提炼?为什么只留下三个事例?有如何精心的安排这三个事例的顺序,使文章按“抗美援朝”的顺序行文,使文章结构紧凑,中心突出;也可以在学习了《第二次考试》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对该文以姐姐维第一人称进行改写的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懂得使用不同的人称角度来写作也会让文章变得精彩纷呈,悬念迭出,情节波澜起伏,文章的中心也就会更加突出,这样文章就会更加感人,更具教育力量。这样一来可让学生便于进一步理解作者写作的主旨,同时为自己训练写作思路提供依据。这样不但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使学生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思路匠心独运。

关于仿写的训练,如《背影》中写到父亲爬过铁道去帮我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地探身、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将橘子散放在地上、慢慢爬下。这一连窜的动作描写使那为我熟识的父亲的背影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铭刻在我的心中。父亲那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奋争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文中表现的那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之情,字里行间的那种淡淡的哀愁,多么真挚动人呀!那淡灰色的愁云之间,那一捧“朱红的橘子”,不正是父亲一片亲子之情的真实写照吗?通过父亲的背影,用朴素的语言通过简单的事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伟大父亲形象,让学生同样也写一篇《我的父亲》,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写出发自内心的,试着抓住父亲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事展示父亲,真正做到以情动人,如“情动于表,行于言”,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点滴中选择好的立意,发现生活的美,以便使自己文章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

读写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光读不写,就会眼高手低;光写不读,写作能力也提不高。只有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掌握知识,积累语言,进而把它和写作结合起来,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巩固知识,消化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切实地锻炼和培养出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读写水平。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写作知识。

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是密不可分,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结合点,读写结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

第6篇: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2

扫盲班教案

识字

(一)

教学内容:

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会写“叶、牙、几、用”4个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会写“叶、牙、几、用”4个生字。

2、认识“口”、“竹”两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一起背《画》。

二、认识“画”、“竹”等7个生字。

1、先看一看自己认识哪一个生字,想一想是在哪儿认识的。

2、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及记忆的方法。

3、其余不认识的生字共同学习。

(1)师生共同分析“雪、笔”的字形。

雪:上边是新部首“雨”(雨字头),下边是“日”没有一竖。 笔:上边是新部首竹字头,下边是毛字。

(2)学生独立分析其它生字字形,老师要表扬识记字形方法好的同学。画:上面一横,中间一个“田“字,下面竖折、竖。

4、组词。

5、读生字词卡片:画家、竹叶、月牙、用、笔、几。

三、识记生字字形,学习写字。

叶:左边口字旁,右边是十字。

牙:书写笔画:横、竖折、竖钩、撇。

用:书写笔画:竖、横折钩、横、横、竖。

几:书写笔画:撇、横折弯钩。

(1)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字写两遍。

(3)讲评写得好的同学。

四、综合练习。

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一两个字,填在括号里。

口——()()——()

教学内容: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出示图画,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作者李白)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1、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字写两遍。

3、讲评写得好的同学。

六、指导背诵。

教学内容: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 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量词要恰当搭配,并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

1、出示挂图。

2、让学生上来指认图片中的事物,并出示词语。

3、要求学生认读词语准字音。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读通课文。

2、自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3、反馈,利用学生人数来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区别。利用实物来理解颗、堆及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

4、再次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意。

三、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四、情景顿悟,运用量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教学内容:认识反义词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读反义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新的方法,马上进入“我的发现”小栏目,你可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噢!

二、讲授新课

1、认读反义词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指明试读、同桌读、齐读。

c、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反义词)

2、我会认

a、出示生字卡片。

矮 暗 瘦 丑 闲 旧

b、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c、激趣识字。开展反义词认读比赛。

d、拓展运用。

(1)分别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a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识字》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能力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解说三字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出示地图,谈话:瞧,这是什么?你能从地图上找到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吗?你还能找到哪些省市呢?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合起来都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这些山川美不美?像不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我国美景的三字谣。

2、揭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勾划生字,自己读准字音。

2、同桌齐读,全班齐读。

3、读词卡(同桌互读、全班读小组读)。

4、抽查读,师生共同正音。

三、精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一句?

2、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懂的句子。

3、学生互相补充。

4、师出示相关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5、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四、小结

同学们,台湾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他和香港、澳门都离开了我们祖国妈妈,可是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我们祖国,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你们说是不是?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指导写字

七、拓展

1、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师生共同解答。

2、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少数民族吗?他们叫什么吗?

(学习课后“读读认认”)

八、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zhōu

míng

二、每幅图猜一个字。

这是()字

这是()字

请假条 教学目标:

1、知道写请假条的意义,初步培养遵守单位请假制度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10个,理解请假条胃病复发等词语意思。

3、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难点: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第

一、二自然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如果你有事不能按时来学习怎么办呢?

2、如果你有事不能参加村里的会议怎么办呢?

3、为什么要写请假条,该怎么写? (二)初课课文,初知大意

1、想一想,课文哪一段写“怎样”写请假条。

2、自由读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

1、看拼音,用卡片读生字,重点学会“召、会、布、耕、荣、第、组、席、老、在”十个生字,

2、记一记哪些字难写难记。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思考,请假是难写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请假条的格式 (一)复习:

1、生字

2、朗读课文

3、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二)出示小黑板

1、指导写请假条的内容和格式。

①内容:向谁请假,写谁请假,请假原因,请假多少时间,请假人姓名和日期 ②格式:略

2、用自己的话来说怎样写请假条

六、试写请假条

七、作业:练写生字。

第一讲 日常事务类、告启类文书写作

教学计划:

1、了解应用文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2、了解日常事务类文书:介绍信、证明信、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信、请柬、聘书、倡议书、嘉奖书等写作方法。

3、了解告启类文书:启事、声明、公示、公告、通告、海报、商业广告、通知、通报、产品说明书等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商业广告、通知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应用文的含义、分类、作用和日常事务类应用文写法。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汉刘邦的《求贤诏》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等。应用文写作讲究的不是文采,讲究的是规范,代表是威严和信誉。学好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企业管理干部来说非常重要,你所写的应用文是否规范,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评说、检验,代表你所在单位的公众形象,影响到企业的美誉度和信誉度。因此,我现在就与大家一起探讨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应用文的概念

1、如何理解文书、应用文、公文的概念? 有的教材这样定义:

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私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材料。

应用文又叫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

公文又叫文件,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并在法定的范围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2、公文和应用文都是文书,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正式的加带红色文件头的称为公文,而日常事务性的称为应用文,其实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两者概念内涵基本相同,广义上没有具别,狭义上应用文大于公文,包含了公文。

三、应用文的主要特点、作用、分类及写作要求

《识字3》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能力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解说三字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出示地图,谈话:瞧,这是什么?你能从地图上找到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吗?你还能找到哪些省市呢?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合起来都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这些山川美不美?像不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我国美景的三字谣。

2、揭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勾划生字,自己读准字音。

2、同桌齐读,全班齐读。

3、读词卡(同桌互读、全班读小组读)。

4、抽查读,师生共同正音。

三、精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一句?

2、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懂的句子。

3、学生互相补充。

4、师出示相关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5、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四、小结

同学们,台湾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他和香港、澳门都离开了我们祖国妈妈,可是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我们祖国,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你们说是不是?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指导写字

七、拓展

1、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师生共同解答。

2、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少数民族吗?他们叫什么吗?

(学习课后“读读认认”)

八、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zhōu

míng

二、每幅图猜一个字。

这是()字

这是()字

请假条 教学目标:

1、知道写请假条的意义,初步培养遵守单位请假制度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10个,理解请假条胃病复发等词语意思。

3、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难点: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第

一、二自然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如果你有事不能按时来学习怎么办呢?

2、如果你有事不能参加村里的会议怎么办呢?

3、为什么要写请假条,该怎么写? (二)初课课文,初知大意

1、想一想,课文哪一段写“怎样”写请假条。

2、自由读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

1、看拼音,用卡片读生字,重点学会“召、会、布、耕、荣、第、组、席、老、在”十个生字,

2、记一记哪些字难写难记。

3、指导书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思考,请假是难写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请假条的格式 (一)复习:

1、生字

2、朗读课文

3、说说为什么要写请假条。 (二)出示小黑板

1、指导写请假条的内容和格式。

①内容:向谁请假,写谁请假,请假原因,请假多少时间,请假人姓名和日期 ②格式:略

2、用自己的话来说怎样写请假条

六、试写请假条

七、作业:练写生字。

第一讲

日常事务类、告启类文书写作

教学计划:

1、了解应用文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2、了解日常事务类文书:介绍信、证明信、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信、请柬、聘书、倡议书、嘉奖书等写作方法。

3、了解告启类文书:启事、声明、公示、公告、通告、海报、商业广告、通知、通报、产品说明书等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商业广告、通知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应用文的含义、分类、作用和日常事务类应用文写法。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汉刘邦的《求贤诏》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等。应用文写作讲究的不是文采,讲究的是规范,代表是威严和信誉。学好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企业管理干部来说非常重要,你所写的应用文是否规范,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评说、检验,代表你所在单位的公众形象,影响到企业的美誉度和信誉度。因此,我现在就与大家一起探讨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应用文的概念

1、如何理解文书、应用文、公文的概念?

有的教材这样定义:

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私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材料。

应用文又叫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

公文又叫文件,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并在法定的范围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2、公文和应用文都是文书,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正式的加带红色文件头的称为公文,而日常事务性的称为应用文,其实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两者概念内涵基本相同,广义上没有具别,狭义上应用文大于公文,包含了公文。

三、应用文的主要特点、作用、分类及写作要求

1、应用文具有广泛性、实用性、规范性(程式性)、时效性和授意性与受意性(工具性)等特点。

2、应用文具有指导、督促、协调、宣传、教育、交流、代言等作用。

3、应用文分类方式有多种,可以按用途分,按体裁分,按格式分,按行业分等。

4、应用文写作要求内容真实具体、适应时代和阅读对象、合符规范格式、文字浅显简洁。

四、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介绍信

⑴介绍信是用于证实本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身份、介绍其工作使命、凭此与其他单位接洽工作的一种证明性函件。

一种是固定格式,印刷好的介绍信格式,留存根,有编号,便于查询。另一种是公用信纸临时书写,不受限制。

⑵标题:介绍信或XX单位介绍信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

正文:一要写清被介绍者姓名、身份、随行人数;二要写清接洽事项和要求;三要祈请用语或谦敬语,如“请予接洽”或“请予支持”,之后写“此致敬礼”。

落款:出具介绍信单位和日期,加盖公章。

期限:括号标注“有效期X天”。

2、证明信

⑴证明信是用于证明有关人员身份或有关事实真实情况的证明性函件。

⑵标题:证明或证明信、关于XXX的证明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加冒号,也可不写。

正文:提行空两格,写清证明事由,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言之有据,引文准确,语言简洁。结尾写“特此证明”。

落款:证明单位和日期,盖公章。

附件:复印件加盖复制单位印章。

3、慰问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慰问、问候和致意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慰问信或XXX致XXX的慰问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简要说明形势、背景及慰问原因,二是对被慰问者工作成绩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评价,对困难表示理解和同情,三是提出希望和勉励。

落款:单位和日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了解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表扬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表扬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先进事迹、先进思想的一种专用书信。可直送,可张贴,可送报刊发表。

⑵标题:表扬信或拟定题目,加副标题,如《见义勇为,堪称表率--对XXX的表

扬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公开发表的可不写。

正文:一是概述表扬的缘由,简明陈述其先进事迹的梗概;二是对先进事迹作出恰当评价、热情的赞扬和充分肯定;三是表达向被表扬者学习心意,或号召群众向被表扬者学习。

落款:单位和时间。

2、感谢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主要写法与表扬信大致相同。结尾写“此致敬礼”或“顺致最诚挚的谢意!”

3、祝贺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取得突出成绩或遇上重大喜事的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的专用书信,也叫贺信,以电报发出叫贺电。

⑵标题:贺信、祝贺信或加上发信单位、祝贺理由。

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表明贺意,二是肯定成绩,三是简要作结,结尾再另起一行写上祝语或敬语。

落款:单位和日期。

4、邀请书(请柬、请贴)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郑重地邀请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某项活动、会议、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有封面的写封面,无封面的居中写标题,横排竖排均可。竖排标题写中上方位置。

应邀对象:此致

XX单位(XX同志、先生、女士)或恭候XXX光临。

正文:说明邀请事由,即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及报到有关事项。结尾“恭请(敬请)光临”。

落款:单位和时间。

印制请柬应注意:用语热情、诚恳、典雅、明白、得体。注意喜庆款式和设计艺术性,封面大方、精美。丧务请柬现多用《讣告》取代。

5、聘请书(聘书、聘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某一职务或承担某工作时所使用的专用书信,一示敬重,二为守约。

⑵标题:居中写聘请书(聘书、聘约)

聘请对象姓名:顶格写,也可在正文中特聘XXX为XX,或在正文后写此致

XXX同志。

正文:简要说明聘请原因、职务、期限,有的还写职责、权限、待遇、要求等。

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印制的聘书常设计一个精美、庄重、大方的封面。

6、倡议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等为推进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某项活动积极开展,向社会或有关方面首先公开提出的,带有号召性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可写正副双标

主送对象:泛指的可不写,如在正文写“特向XXX发出如下倡议”。

正文:分引言和主体,引言写原因、目的、形势、背景,“特提出如下倡议”过渡到主体。主体写明建议或希望大家做什么、怎么做,分条列出。

落款:单位和时间。

倡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语言有号召力和鼓动性,为扩大影响可公开张贴、广播或登报刊等。有关方面响应倡议书的发出的倡议叫附议,写法相同。

7、嘉奖书(嘉奖令、奖状、奖励证书、荣誉证)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对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所作出的成绩作出嘉奖、表彰、肯定的专用书信。

⑵格式:标题;嘉奖对象;正文:写清被嘉奖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岗位取得什么成绩,或被评选为某某荣誉称号;结尾“特此奖励”或“特发此状(证),以资鼓励。”;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告启类文书写作

告启类文书是指机关、单位、团体就某一具体事项向群众公开陈述、报道、解说,以使周知的一种简短应用文,通常包括启事、声明、公示、公告、通告、海报、商业广告、通知、通报、产品说明书等。

1、启事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需要公开向大家说明某件具体事情,或希望公众协助办理某项具体事务而使用的应用文。

启事可以处理公、私事,不便以通告、公告等公文文种行文时,就采用启事。如招领、寻人、寻物、征订、征文、征房、招工、招聘、迁址、更名、改期、更正、开业、停业等事项。启事不如公告类公文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多具祈求性、商洽性和周知性。

⑵标题:常以事由+文种为题,也有直以事由或以文种为题。不能错写成“启示”。

正文:写明启事内容,告诉大家什么事,需要大家帮什么忙,原因、目的、要求等,结尾可写特此启事、此启,或不写。

落款:启事单位、时间,加章。

语言注意:表述要明确、周到,语言要得体,祈求性的启事要真挚有礼,寻物启事要写清特征,而招领启事则要笼统含糊,以便认领核对。

2、声明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对重大事件、重要问题表明立场、观点、态度或主张而发表的一种公文。

一种是政府外交专用的声明,如《外交部声明》,也要两国联合声明。另一种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的通用声明,如宣布重要证件、支票、公章作废的声明。

⑵标题:常用单位+事由+文种

正文:一是发出声明的原因、目的,二是声明的主要内容,要声明立场、态度、主张,语言精炼,用词恳切,切忌笼统、含糊。

落款:单位、时间。标题已发单位的可不写单位,只签署法人代表职务、姓名,有的联署法律顾问姓名。

3、公示

⑴定义:领导机关或机关、单位、团体领导机构,需要作出涉及某项决策、人事任免、组织处理或安排等要事项的决定,在事前征示一定范围公众意见的一种周知性公文。如《干部任前公示》。

标题:最好不省略,而要按三要素写清楚。

正文:一是公示缘由,二是公示事项,三是公示要求,便于群众反馈。公示时间一般是7-15天。

落款:单位和时间,加章。

4、公告

⑴定义:向国内外或社会发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公告通常是国家机关使用,而企事业单位一般用通告、启事。⑵对不良事和人的处理则常用布告、告示。

5、通告

⑴定义: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事项的一种公文。具有通知和告知性,也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律效力。

⑵标题:事由+文种

正文:一要简明,重要事项要写清相关法律、政策依据和奖惩办法。二要注意行文语气,一般事项带有要求协助语气,特殊事项具有强制性,语言要严肃庄重。

公告、通告、启事的联系与区别:三者都是公开发表示的告知性文书,都可在公共场所“公告栏”内张贴,但公告级别最高,范围最大,一般是国家机关发布;通告一般具有纪律、法律约束力;启事级别最小,使用灵活,适用性强,不具强制性。

6、海报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公众公布有关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学术和展览等方面活动消息的文书。凡此类消息不宜用启事、广告、通知的就用海报,公布商品消息、其他事项由不宜用海报。

⑵标题:如海报或球讯、电影消息、演出海报,可以配以图画,字体活泼多变。

正文:写明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参加人员、参加方式和注意事项。

落款:若已写入正文中可省略。

特点比较灵活,可以配图,巧妙设计,新颖活泼,字体、颜色都可变化;可用修辞,但不能乱吹。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了解告启类文书写作

一、了解商业广告、产品说明书、通知、通报写作

1、商业广告

⑴定义: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商业广告是通过一定媒体把商品、服务信息传递给人们,以便广泛宣传、促进销售的一种专门经济文书。

⑵广告对产品对企业的作业不言而喻。广告一可传播市场信息,沟通产销渠道;二可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三要如实介绍商品,正确指导消费;四可促进市场竞争,活跃市场经济;五能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六能美化市容环境,丰富文化生活。

广告为了追求宣传效果,突破了体裁格式限制,只有原则,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商品本身、媒体质介和消费者心理特点来设计。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追求完美的艺术性和丰富的知识性、感观的趣味性。写作时要有推销价值、要有明确的宣传对象、要有鲜明的主题、要抓住消费者心理、要讲究表达的艺术性。

广告分类:按内容可分为商品广告、劳务广告、观念广告等,按传播媒体分印刷纸质广告、电视电台广告、交通路牌和公共场所广告等。

⑶广告的主要内容:一是商品原料、制作、效用、价值和价格;二是商品的性能、特征及对消费者作用、意义;三是商品的竞争优越性;四是商品的用户反映;五是选购的好处;六是商品制造者(厂家)、经销商及其成功声誉。

⑷广告原则:一是法律性原则,必须遵守《广告法》;二是真实性原则,货真价实;三是思想性原则,以先进的思想、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引导消费者,不能包含迷信、色情及颓废的内容来刺激消费者;四是战略性原则,要与企业产品总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利益出发策划制作广告。

⑸广告的一般结构:标题、口号、正文、落款。

报刊广告标题很讲究,不仅集中醒目表现广告主题,而且吸引消费者注意,诱发阅读兴趣,促使购买欲望。有直截了当式标题,有间接性标题,复合型标题。写法常有四种,一是新闻式,如“XX交易中心隆重开业”;二是问答式,如“谁不希望牙好胃口就好?”三是赞美式,如“财旺福旺--旺旺雪饼”;四是格言式,如“犀利砂带磨世界不平”。

广告口号又叫标语,在广告文字中常反复使用,是企业、商品的形象标志,有的是企业服务理念、宗旨、精神,如福人药业造福人人。便于记忆和传播。

广告正文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写法不拘一格,体式多样。最后要落款,尽量告知购物地点、运输方式、付款方式、厂商名称、地址、电话和银行帐号等。

2、产品说明书

⑴定义: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构造、使用、保养、维修等有关知识的说明性经济文书。

⑵产品名称:注明型号、商标、批准生产文号

产品说明:一是性能、特点、功用;二是原料组成或基本结构;三是规格或指标(主

要参数);四是产品使用方法;五是保养和维修;六是注意事项,如三包“包修、包换、包退”条件等。

⑶产品说明书要讲究实用性、真实性、条理性。在内容上要写出产品的知识性、实用性,在说明上要注意准确性、科学性,在取舍上要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在表达上注意通俗性条理性,不要滥用科学术语和行业用语。为了便于外国消费者,还要译成英语等。

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企业,介绍产品简略,讲究艺术性;说明书侧重介绍产品知识,要详细,简洁平实。有的产品将其编入“用户手册”中。

⑷标题:产品牌号+名称+文种

正文:开头简要括产品概况,主体详细介绍产品有关知识,一般采用条款式写法,结尾写主体不便介绍的内容,如运输、保存、禁忌等等。

落款:厂名、厂址、电话、帐号等。

3、通知

⑴通知是一种最常用的公文,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具有知照性和通用性。

⑵格式主要由标题、开头语、主体、结束语和落款构成。

标题:除极简单的事只写“XX通知”外(如会议通知、停电通知等),一般都应在通知前加上发文机关和事由,便于尽快了解通知的主要内容。有的还要加“紧急”、“重要”、“补充”等字样。

主送对象:受通知的对象一般要写全。

正文:要交代发文的原因、意图、目的,通知的什么事情,有哪些具体要求和意见,受文单位应如何办理。正文大体可分为总分条文式、归纳式、篇段合一式。

落款:正文右下方注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⑶工作通知写法:一般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要求,多数采用总分条文式结构。通知缘由写出发通知的背景、依据、目的等,是文章的主旨。通知事项是主要部分,要写明做什么、怎么做,即工作任务、原则规定、执行要求、具体措施、注意事项等。通知要求是结束语,一般以要求、希望结束。

⑷会议通知的写法比较简单、灵活,写清开会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报到时间和地点、需要准备的材料等。机关内部小型会议通知在单位内张贴或广播,只写清时间、地点、到会人员和议题就行了。

⑸批转、发布性通知针对批转、转发的文件或发布的行政规章、管理规章而发的,通知是正件,原文件成了附件。

任免通知写法极为规范单一,只须简明扼要写胆任命或免职的根据和内容,有的写清任期、聘期和待遇。

事项通知与通告、启事相似,但用法不同。

4、通报

⑴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交流重要情况,以推动面上工作的一种下行公文,一般分表彰通报、批评通报和情况通报。

⑵标题:事由+文种,也有新闻式双标题

主送机关:写专指对象,普发的可不写对象,文后注明发至范围。

正文:分直述式和转述式写法,材料务求真实、准确。表彰的典型要有普遍意义,批评的典型要有典型性,针对性不强,普遍受表扬或普遍挨批评,对群众起不了教育作用,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宁可不发。

落款:注明单位和日期。

21

⑶表彰性通报包括先进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批评性通报除批评处理错误外,还要着重从中吸取教训,引起有关方面警觉,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情况通报多为一事一报,灵活自如,因文而定。主要是据实反映情况,分析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要求和希望。

作业

在表扬信、启事、商业广告、通知、通报、产品说明书中任选一种试写一篇应用文,内容从《宝塔村》第

一、二期文章中自选,字数为100-1000字。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应用文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

一、应用文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

1、应用文写作特点:写作主体的服从性、被动性,不能随意创作,任意发挥;写作活动的群体性,文章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集体;写作过程的及时性,来得快,发得快;构思行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写作时,要顾全大局,吃透两头,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行文。应用文要注意接受对象的求实、求新、求尊、求近、求简、求知、求利等心理特点。

2、应用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加书名号,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可加引号。公文式标题“关于”的用法,表求对事由在中心词语起关涉、介绍、提示、隔离的作用,与事由部分组成介宾结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省略。标题常用黑体或宋体,字号在三号至二号之间。

3、应用文的开头:概述情况;说明根据,常用“根据”、“遵照”等领起;介绍目的,常用“为了”、“为”等领出下文;交代原因,常用“由于”、“因于”、“鉴于”等;阐明观点;表明态度;提出问题;慰问祝贺;引述来文;列序号开头等。

4、应用文正文结构层次: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正文字体一般为三号仿宋体字,行距一般在25-35磅。用纸国际上通用A4纸,党委机关常用16开纸。页边距左右常留28mm,上下常留25mm。页码常选“1”、“-1-”。

5、应用文结尾:收篇点题;提出希望;强调说明;表示祝贺、慰问;自然作结。

6、应用文落款:单位名称要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的简称,标题下有签注的则不落款。日期可用“二○○八年三月十日”、“2008年3月10日”,用文件头发的公文只用能前一种。常见错误“二00八年三月十日”中的零用阿拉伯数字“0”或英文字母“O”代替。有些规章、命令、契约式的应用文,下发时落款单位下一行还要写明签署领导人职务和姓名,如“县长 XXX”、“厂长

XXX”。

7、应用文盖章:一种是单一发文的印章,盖章就代表单位,因此不再打单位名称,将章直接盖日期上。讲究“上不压正文,下骑年盖月”,不得采用“此页无正文”的写法盖章。另一种是联合发文印章,相互不交叉,不相切,不远离。

8、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常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

说明分为定义说明、释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引用说明等。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叙

22

述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9、应用文的语言:常用专用语,分为开头语、称谓语、经办时态语、引述语、期请语、征询语、期复语、表态语、综述转接语、结尾语等。介词短语,表对象范围,“对”、“向”、“关于”等;表目的,如“为”;表根据,如“依据”;表时间,如“当前”等。数字术语,准确、科学,注意增、减的表达,确数和约数的区分,以阿拉伯数字为主。模糊语言,如“基本上”、“大多数”等。“的”字短语,在规章中常用,如“情节严重的”。

二、主讲人与学员交流学习体会。

三、作业:写一份采购合同。

1、应用文具有广泛性、实用性、规范性(程式性)、时效性和授意性与受意性(工具性)等特点。

2、应用文具有指导、督促、协调、宣传、教育、交流、代言等作用。

3、应用文分类方式有多种,可以按用途分,按体裁分,按格式分,按行业分等。

4、应用文写作要求内容真实具体、适应时代和阅读对象、合符规范格式、文字浅显简洁。

四、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介绍信

⑴介绍信是用于证实本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身份、介绍其工作使命、凭此与其他单位接洽工作的一种证明性函件。

一种是固定格式,印刷好的介绍信格式,留存根,有编号,便于查询。另一种是公用信纸临时书写,不受限制。

⑵标题:介绍信或XX单位介绍信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

正文:一要写清被介绍者姓名、身份、随行人数;二要写清接洽事项和要求;三要祈请语或谦敬语,如“请予接洽”或“请予支持”,之后写“此致敬礼”。

落款:出具介绍信单位和日期,加盖公章。 期限:括号标注“有效期X天”。

2、证明信

⑴证明信是用于证明有关人员身份或有关事实真实情况的证明性函件。 ⑵标题:证明或证明信、关于XXX的证明 主送单位:顶格书写,加冒号,也可不写。

正文:提行空两格,写清证明事由,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言之有据,引文准确,语言简洁。结尾写“特此证明”。

23

落款:证明单位和日期,盖公章。 附件:复印件加盖复制单位印章。

3、慰问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慰问、问候和致意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慰问信或XXX致XXX的慰问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简要说明形势、背景及慰问原因,二是对被慰问者工作成绩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评价,对困难表示理解和同情,三是提出希望和勉励。

落款:单位和日期。

24

第7篇:

上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下一篇:整改督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