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2022-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11-2020年)发展规划中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步,前提是教育理念创新,基础是优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学习环境建设,核心是学习方式、教育模式的创新。“职教20条”中也指出,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使用最新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翻转课堂,就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互联网+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教师提前推送教学视频、教学文本等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和相关任务,然后在课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课前学习碰到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完成课中任务并进行互动交流等活动,课后布置任务进行拓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老师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和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就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直到2007年才开始被发现并得到关注。后来慢慢在别的国家也开始效仿起来,虽然已经风靡了一段时间,但在高职院校“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的课题还不多,特别在建筑类专业课程中的教改课题少之又少。

国外的“翻转课堂”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型”为主,是将“翻转课堂”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然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或者研究“翻转课堂”与其它的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后的使用成效。当然有的也侧重介绍录制的视频、制作的动画或文本等学习资源情况和“翻转课堂”实施步骤和方法的相关研究等,但对建筑类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研究很少涉及。

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晚,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在模仿学习中创新。基础教育中模仿学习的偏多些,高职院校真正引入“翻转课堂”是从2011年底,至今经历了8年的时间,虽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各高职院校都不断地在尝试与探索适合自己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好多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文献来看,数量还不是很多,深度还不是很深,实施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建筑类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研究与应用非常少。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是专业核心课,实践性强,但又不可能天天在工地现场教学,受到时间和场地限制,教学现状为:

课程内容专业性特别强,学生对专业名词很难理解,大部分学生没在工地呆过对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很陌生,而且教材是二维的,有插图也很难看懂,产生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导致学生们不是很感兴趣,为扭转此现状,该课程急需进行改革。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体现“学生主体”,变“被动”为“主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师生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理念,上课形式可灵活多样,让学生是提前主动学习,团队协作完成由教师预先设定的各项任务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引导、组织、咨询、画龙点晴、评价、延伸拓展等作用。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教学,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分小组团队协作完成既定任务,汇报后展开研讨、进行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所要掌握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自我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评判众多观点、学会接纳和包容,学会不断地反思,进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掌握了知识。

3. 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有更多空间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学生有更广阔的展示自身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各项综合素质的舞台。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课前进行教学预先设定的教学资源,选择一个平台或课程交流群提前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并完成预设任务单,课中检查完成情况,分组团队协作完成课中预设任务,通过汇报研讨,交流意见和建议,教师重难点讲解,总结深化,课后布置任务进行拓展学习,反馈交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一)课前教学设计

首先设定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目标,根据教学进度推送教学相关内容的课件、视频、文本资料等。其次,制定相应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学习目标、任务、方法、资料。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指明灯,学习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葵花宝典,学习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再者是通过课程交流群或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不断地监督、搜集、整理反馈,及时交流,尽量做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课中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首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其次开展对课前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接着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再结合课中教学内容以小组形式协作完成课中预设任务,分小组进行汇报,接着组间交流研讨,统一意见。最后教师点评,讲解重难点、提练并深化教学内容。

2. 教学设计

根据设计思路,以《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土的工程性质”之一——土的可松性内容为例介绍具体课堂教学过程。

(1)课前检测。收集每个组的任务单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对土的工程性质可松性的概念和定量如何表示和计算加以明确。

(2)开展对课前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每个组反馈的问题展开讨论。

(3)重难点学习,以一个案例方式讲解重难点:最初可松系数和最终可松性系数,以及如何进行定量计算挖方量、预留填方量、弃土量。

(4)完成课中设定的任务单,教师全面评价。根据讲解的案例进行课中作业,引导学生完成定量计算,组间相互研讨、评价,教师评价,最后总结归纳。

(三)课后教学设计

根据课中学习情况,以及岗位需求情况设计课后任务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平台或课程群等方式反馈,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应用反思

(一)“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技术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信息化技术使用方便程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帮助学生随时随地提前自主学习,有主控权,而且随时能得到直接或间接指导,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各项问题,也可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若要翻转课堂能进行顺利话,也需要一定的应用条件:

1. 课程教学设计上,条理清晰,化繁为简

课程教学设计上做到条理清晰,前后逻辑性要较强,层层递进又紧密联系,而且有探索创新思维,化繁为简,比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几个贴近生活的概念或例子来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可以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完成学生任务。

2. 课程内容上,具有全面性、趣味性,可拓展性

课程内容设计尽量全面,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又有发散性,课堂讨论也激励,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激发他们的大脑,从而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为以后自主创业、探索创新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

(二)“翻转课堂”的保障措施

1. 平台的选用

目前平台较多,有智慧职教、空间学堂、云平台……,各有各的优点,选择比较合理平台很重要,平台要具备监测和交流互动功能,既可以监督和提醒学生学习,又可以让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有适当约束或预警。优质的平台非常方便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反馈方便,教师不仅仅局限在课中指导学生,可通过平台或课程交流群等互联网技术指导解惑,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讲解,增强互动,随时随地有问题可以迅速得到解决,拓展学习空间。

2. 设计与组织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好坏,在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程度,以及课堂组织情况。

(1)教学资料的设计: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一些短而精的微视频、动画、文本资源等。要凸显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任务设计:难度适当,少而精,直奔主题,又贴近生活,学生通过课前推送的教学资料就可以得到解决。

(3)课堂组织: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简明扼要,要从易到难,各教学环节间衔接紧密,有层次感,环环相扣,并且完整流畅,然后准备充分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实施过程质量,从而达到“翻转课堂”预期的效果。

(三)“翻转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体的配合,主动性、积极性、好学与否也是“翻转课堂”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

四、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提出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改变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学生以“学”为主,并且是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后根据“翻转课堂”在《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中的探索应用进行反思,提出个人想法和建议,希望可为高职院校建筑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改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摘要:“翻转课堂”是改革传统课堂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高职《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应用“翻转课堂”进行了教学反思,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建筑类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增强建筑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3] 穆红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47-51.

[4] 李桂贤.翻转课堂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82.

[5] 程格.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8(7):150-151.

[6] 方荔华.“翻转课堂”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学研理论与实践,2019(6):134-135+95.

[7] 张萍,DING Li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46-55.

上一篇:油气田CO2腐蚀研究概况下一篇:广播直播报道如何让新闻事件回归“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