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养成教育——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常常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格。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更不是某一个人, 某一方的事, 他需要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 需要学生、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说, 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 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爱国守纪行为规范教育, 这是一种学会做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爱国遵纪守法, 培养学生的国家、社会责任感, 即培养他们最基本的人格。

(2)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教育, 这也是一种学会做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举止文明礼貌, 能够融入集体, 与人共同生活, 沟通合作, 即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3) 勤奋学习行为规范教育, 这是一种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养成教育。培养学具有勤奋学习的精神,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即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4) 生活自律行为规范教育, 这是一种学会生活的养成教育。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中, 绝大多数是住宿生,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自律能力, 必然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这是一种学会做事、学做能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重视, 促进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 将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开拓精神、较强独立生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劳动者。

2 教师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是教育者用自身的行为、行动示范学生, 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的教师, 在实施《守则》、《规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其身教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 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基于此, 我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各种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深化养成教育。以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为例。

(1) 新生入学的军训活动,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定期的普法活动,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学校和义帆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邀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做些切合学生实际的法制讲座, 并且2009年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观了我市的看守所,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开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 让学生学有所长。该校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美术、声乐、钢琴、舞蹈小组;旅游专业的学生有摆台、折花、模拟导游小组;财会专业的学生有珠算、点钞小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小组等等, 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主要的是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学校建立健全德育管理规章制度

在实践中,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 换句话说, 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 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 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 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 制度越严格、越明确, 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 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量化管理的通行方法, 是实行班、校两级综合测评。实践表明, 实行的综合测评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建立了班级考评制度,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 从侧面督促学生良好日常行为的养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学校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制定了《日常规量化考评办法》、《班级综合量化考评办法》、《学生操行品德量化考评办法》。从早晨起床、早操、洗漱、清整、就餐到上课、午休、自习、课外活动、晚自习、就寝熄灯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各项行为要求每周有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值周班级组成检查小组, 轮流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

5 学校, 家庭, 社会同心协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 都不能单独的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不言而喻, 学校、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平安校园, 让学生能安心学习, 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采取以下措施:

(1) 让社会了解学校。一方面走进街道、社区, 宣传学校的办学宗旨, 办学模式, 介绍学校管理过程。另一方面邀请街道、社区的领导、相关人员到学校参观, 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

(2) 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制力。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开设讲座, 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使学生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规范自己的行为。

(3) 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走访、家长来访以及网上交流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和沟通, 将工作思路告诉他们, 请家长配合, 同时还建立家长反馈薄, 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逐步有针对性的规范学生的行为。

(4) 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极力推广那些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事物和新典型,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也给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封闭的学校德育难以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因此, 学校德育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系统。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三者应加强联系, 相互适应, 形成联动, 达到过程的优化。

摘要:养成教育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特殊之处, 加强他们的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仅仅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更关系着整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养成教育,方法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应强化三种意识下一篇:《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