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家书有感

2022-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赵一曼家书有感

读赵一曼家书有感

刘国凤

革命烈士赵一曼,把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战之中。不幸被俘后,她依然宁死不屈,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就义之前,她给嗷嗷待哺的三岁儿子留下如下家书: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今日读来,字里行间依然充满浩然正气和慈母大爱,令无数人不禁潸然泪下,大家无不为这位伟大母亲的大爱而感动着、教育着。

自古至今,每一位父母都深深地疼爱着自己的子女。赵一曼女士,也不例外。但是,为了革命,为了民族,为了水火之中的劳苦大众,为了让更多父母有条件照看孩子,她毅然决然地把身心投入到漫漫的抗战斗争中。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辞藻,赵一曼女士用朴实无华但包含深情的话语,告诉她最深爱的儿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一曼不是一名合格的母亲,她没有尽到父母的日常职责,没有给孩子穿衣做饭,更没有抽出大量时间陪伴孩子。她忍痛割舍亲情,含泪离开幼子,只身投入抗战之中,只为点燃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革命圣火。

毋庸置疑,赵一曼女士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儿子的爱,已经超越了千千万万个普通母亲的爱。她没有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粮食,却用投身革命的具体行动给了儿子最好的精神粮食。在这种最好的粮食喂养下,她的儿子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儿子。

当年,正是千千万万个像赵一曼女士这样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近日的和平盛世。我们现在不需要像她一样上战场,浴战火,冒弹雨,洒热血,抛头颅,只需要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尽好父母的职责。

现在,我们教育子女具备爱国情操之前,先让自己拥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拥护国家的大政方针……

如今,我们还要学习赵一曼女士用自身行动教育子女的精神,要做到爱岗敬业、踏实勤奋、无私奉献等,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教育子女成为一个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句话,赵一曼家书饱含母爱深情,不仅一直感动着你我,还时刻教育着你我。

第2篇:赵一曼家书

赵一曼:舍子从容赴国难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亲爱的我的可怜孩子啊: ……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家书背后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中国共产党党员。1935年冬,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委的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为获得情报,日军对她施以长达9个月非人的折磨。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感到死亡迫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在生命最后时刻,她向敌人要来纸和笔,给儿子写下遗书。写完第一封后,赵一曼又写下另一份遗书,把对孩子的未尽余言进行了补充,之后凛然就义,年仅31岁。

读信有感

“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重读赵一曼抗战家书,心中再起波澜。悲壮的字句充满了对亲人的不舍牵挂。这是共产党人母爱的伟大光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以身许国、虽死未悔的无畏气概。英雄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英雄是指引方向的精神信仰。那年,我们372潜艇在海军组织的一次实战化紧急拉动和战备远航训练中突遇险情,全艇官兵舍生忘死,成功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我们一定传承好英烈的精神,肩负起使命重任,用实际行动告慰赵一曼等先烈的英灵。

第3篇:张一曼的家书

家书内容: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折叠背着"宁儿"讨饭寻找党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北部一个小地主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赵一曼的头脑里充满了革命进步思想。

1924年8月6日,赵一曼在《妇女周报》上用"一超"的名字发表了要求脱离家庭的宣言。同年,大姐夫郑佑芝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积极进步的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女军校学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赵一曼离开武汉与党中央取得联系。9月,她被派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在那里,她与同是来自黄埔军校的同学陈达邦相识并结婚。

一年后,由于国内急需做地下工作的优秀干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已有5个月身孕的赵一曼毅然告别丈夫回国,被党中央派到宜昌从事地下工作。她在宜昌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赵掖贤,乳名"宁儿"。在此后的几年里,她带着儿子从宜昌到南昌,再从南昌到九江,又从九江到上海,历尽千辛万苦。特别是前往上海找党组织的途中,身无分文的她,背着"宁儿"一路讨饭,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她曾在儿子的脖子上套一个草圈假装沿街叫卖孩子。"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得到党组织的批准。临行前,她将"宁儿"送到武汉陈达邦的哥哥家里,然后硬着心肠流着泪离开了向她扑来的儿子,到东北去了。

折叠"红枪白马"女政委

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东北;两年后,被分配到珠河(今尚志市)中心县委担任委员,并以县委特派员的身份到游击区展开工作。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1师2团政委。 在部队中,赵一曼给人的印象是穿着羊皮袄,敞着怀,里面穿着深灰色的棉衣,系着腰带,头戴一顶黑色狗皮帽子,齐耳短发露在外面,黑里透红的脸上一双大眼睛格外有神。她的坚毅果敢、平易近人,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

一次,赵一曼和另一名女战士主动承担了转运武器的任务。她们到交接地点领到武器后,用油布、油纸包起来,放进了马拉的大粪车中,直接向城门赶去。

车到城门卡,日军捂着鼻子嫌臭,躲得远远的。专管乱翻乱搜的伪军见是大粪车,也喊着"快走!快走!"车老板猛加几鞭,粪车就出了城,车上的武器很快就转到了部队手中。

赵一曼不仅机智过人,而且也骁勇善战。在平时的战斗中,赵一曼手提砍刀,威风八面,表现丝毫不逊于男战士。

赵一曼在哈尔滨以东的侯林乡、亮珠河一带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这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当年的《大北新报》和《哈尔滨日报》上都登有《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文章把赵一曼写得神乎其神。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负责掩护部队突围。在赵一曼和战友们的努力下,大部队顺利突围。赵一曼等人却在完成掩护任务撤出时,与敌人遭遇,并在战斗中负伤,在一个农民家中养伤,后被俘。

折叠临终遗书催人泪下

赵一曼被俘后,被敌人转到哈尔滨的一所医院进行审问。在医院里,赵一曼向监视她的伪警和医护人员讲爱国道理,鼓励他们进行爱国革命。很快,伪警察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便成为赵一曼的"革命战友"。

1936年6月28日晚,两位"战友"负责协助赵一曼实施"突围"计划。30日早,在距游击区仅有20余里的阿城县李家屯,赵一曼一行被伪骑警追上,赵一曼再度落到敌人手中。在审讯室中,日军对赵一曼使用了各种非人手段,甚至动用了最新发明的电刑,却仍然没有从赵一曼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担任当时审问的日本军官回忆说:"我们都失望了。很难理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赵女士这样一个年轻女共产党员有如此钢铁般的毅力,竟然能长时间熬住帝国最新式的电刑。我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厉害的刑法了。"

1936年8月1日,他们将赵一曼押上了开往珠河的火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想到了她幼小的儿子。她向敌人要来纸笔,给儿子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第4篇:参观赵一曼纪念馆有感

2010年12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宜宾市区翠屏山上前去参观抗日名族女英雄赵一曼的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赵一曼的石雕,庄严肃穆,在进入展馆后可以看到有很多歌颂赞扬赵一曼不怕牺牲的赞语。在第二展厅主要是赵一曼生前用过的物品。在第三展厅,有赵一曼在受刑时的泥塑,她正怒目的望着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在展厅旁还有赵一曼在临行前写给儿子的信:

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底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狱中

这是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既写出了对儿子的爱,与对自己从事革命事业而满足,这是一种多么可敬的精神。中国就是靠这一点一滴的精神建立起来的。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背梁,是中国的希望,让人肃然起敬

造价1101班 吴明韩

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心得

赵一曼纪念馆是介绍中国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事迹的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山腰的翠屏书院,创办于1959年5月。原名抗日名族英雄赵一曼烈士事迹陈列堂。

展厅介绍赵一曼从一大家闺秀演变成为一个坚贞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还介绍了赵一曼在东北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及被俘后英勇就义的悲壮情景。馆前树有赵一曼成长经过和她在东北 地区开展工人运动特别是在抗日联军中英勇战斗的业绩和临难时的英勇气概。

因此,我对赵一曼很好奇,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第八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模范人物”那么瘦弱的女子怎么会在中国十几亿人中被国家排位100位呢?但当我看完赵一曼纪念馆的介绍时我想到一句话“巾帼不让须眉,”就是在说她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政委。11月与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赵一曼口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委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看完出来心潮澎湃,和朋友们到附近参观,突然觉得要有多宽广的心胸,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再次对过去的那么共产革命者燃起敬意。 造价1101班 李娇

心得

在星期四的上午,班上组织我们班去翠屏山观看赵一曼的纪念馆。让我们感触颇深。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时代,赵一曼同无数先烈,把个人生死安危之度外,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他们的奉献是无私的。在大局和整体利益面前,他们心中没有“自己”两个字,所以面临抉择时,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舍弃生命。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理想信念,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体现了共产党员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斗争中他们紧密依靠群众,事实求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斗争策略。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情,取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实实在在的履行职责,把我们自身的价值体现到实现党的事业和公司的繁荣发展下去。 造价1101班 蒋智国

观赵一曼纪念馆有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不仅是文天祥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赵一曼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有了这句千古名句,所以赵一曼的永不屈服的走到生命的下尽头。 通过观看了赵一曼纪念馆后,我有很多的感想,为什么赵一曼能在日本鬼子的压制,摧残下永不低头?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她心中想到了人生下来早晚就会死的,但她不会为了不能保住性命而苟且偷生的活着,而她想到的却是要要获得精彩,获得有意义。所以,她能在日本鬼子的追问下,振振有词的回答到:“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其他的中国人听了,感觉都很震惊,没想到你为一个女性还有这样的骨气。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历史上,不是又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吗?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等等。这些文人名事,在中国人心中是智慧的化身,是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文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人日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这些文人的死,能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所以他还活着。而有的人活着,他已近死了,因为那是一种苟且偷生的活。 朋友,请好好地利用你们的有生之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活的有意义,才能使你的生活更加的精彩! 造价1101班 李坤花

参观革命烈士赵一曼纪念馆的心得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她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在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伤而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部伤势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抽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厥过去,但仍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就要反满抗日。”

1935年,年仅31岁的赵一曼因腿部伤势严重而去世,她为了中国人的骨气,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而牺牲。

今天,我们只有通过参观了纪念馆等一些形式来了解它,因此,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把赵一曼抗日宁死不屈的精神用到学习中,用知识来强大我们的国家。 造价1101班 袁永杰

观“赵一曼纪念馆”有感

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王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英雄。 青春换的山河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这首诗诗郭沫若为纪念赵一曼而作的。赵一曼是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在学生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秋天她受党的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后回国先在上海,湖北、江西等地做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党又派她到东北从事抗日活动。赵一曼先是在哈尔滨满洲总工会做组织工作,后又担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1935年秋天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后在牵制敌人主力时,不幸被捕,我们今天去看了“赵一曼”的纪念馆,里面还有很多的关于赵一曼的生平事迹。看到我们十分感动,我想学校让我们去参观赵一曼的纪念馆不仅仅是参观更多的是要我们学习赵一曼的精神。 造价1101班 谢坤才

参观“赵一曼纪念馆”有感

周四,我们班参观了翠屏山,同时我了解到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我了解到“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共产党,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之,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政委妇女委员和民国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结婚,1929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赵一曼。先后在奉天、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望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假称夫妻。之后被日本侵略者残酷伤亡惨死。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人民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缅怀烈士,记住历史。 造价1101班 何明

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心得

今天全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参观赵一曼纪念馆。

身在宜宾读书。今天来到这个具有历史气氛的地方--赵一曼纪念馆,心情很激动,经过长长的梯子的攀登,终于眼前呈现了赵一曼的白色站立雕塑。

这敦雕塑呈现的就是赵一曼的骨气,很有傲气,勇敢的气息,丝毫没有一点畏惧。洽人感觉不到她的一点畏惧。同学们都为赵一曼坚持自己崇高信仰后的钢铁意识和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而感动!

历史记载:赵一曼负伤被捕后,日本鬼子为了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情报,对其用尽了各种惨绝人寰的酷刑,动用了对一位女性所能做到的一切侮辱与折磨。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在疯狂的折磨下,赵一曼烈士的态度从容,意志坚定。她说:“你们不用多问了,我的主义就是抗日,正如你们的职责是以破坏抗日,逮捕我们为目的一样,我有我的目的。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仰。” 同学们都很有秩序,保持了大学生应该有的素质,整个展厅安安静静的,看着看着。我心情越来越来沉重。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日本法西斯的仇恨,蔑视。对祖国的挚爱笃诚,为民族自由甘油热血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赵一曼真不愧是最能体现民族气节的抗日女英雄! 走到第三展厅的电影放映厅里,同学们位下,认真观看电影,赵一曼的枪伤未及时处理,导致伤口发炎,肌肉溃烂,放任每次军训都用揭疮疤的办法进行残酷的折磨,每次粗暴的清疮手术,都是肉掉脓血直流,还不停地往伤口抹盐。。。。。。她哭了,同学们都震惊了,那时的心情都还记得,在很长时间的受罚过程中,赵一曼,一直坚持不喊出身可是那种痛却等传递 旁人的心底。 可是,作为普通人的赵一曼是如何接受那么多苦难之后作出不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举动,面对敌人狠毒的酷刑,赵一曼始终没有动摇,共产主义信念坚如磐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消灭不了的信仰,应该吧,在赵一曼心理有永不会消灭的信仰,不论放人如何鞭打,用烧红的烙铁在自己胸膛,他都能勇敢面对,能都无所畏惧地用血肉不躯面对各种难以启齿的情种和肉体摧残,以钢铁般的惊人毅力受寻常男子难以忍受的剧痛,这要有多么坚强的精神力量啊!这坚强的力量是来源于崇高的信仰,是对信仰绝对的坚定不移战胜了恐惧和痛苦。 这次参观赵一曼纪念馆让我受益匪浅,中国有这样的历史伟人,真的是了不起的。 造价1101班 庄欢

观“赵一曼纪念馆”有感

周四,造价1101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参观赵一曼纪念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为什么一哥女性能够在全国排名前100位、对此,在赵一漫纪念馆去参观后我顿时明白了。女性得以如此,是需要多大的 毅力和勇气。

赵一漫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山腰,这个纪念馆仔细的描绘了当时赵一漫抗战日本侵略者的场景,在抗战中作为一个女性。赵一曼拥有自己的思想,想法解放,向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上过大学,本来是一个大家闺秀,何为爱国之人。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击日军。

赵一曼纪念馆有三个大厅,每个厅展都是描绘赵一曼的生平启事,从那些文字和油画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以及在被捕中的赵一曼的无助与坚强不辱。馆内也陈立了很多战争中的武器和装备。现在看到,可以现象当时战争我军的武器是多么的落后,条件是多么的艰苦。

看完纪念馆,出来面对那不知多少石楼,顿时有站在高亭的感觉,心胸顿时开阔,也终于明白我们的意志需要极大的提高,也对我国的革命先驱怀着深深的敬意。

第5篇:观《我的母亲赵一曼》有感

观《我的母亲赵一曼》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影片《我的母亲埸一曼》。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赵一曼只身投身抗日前线;这又是一个母爱激荡的故事,赵一曼一直牵挂、思念着她的儿子----宁儿。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得不到平静。我的心一次次地被揪紧,我也一次次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是什么使我这样?是赵一曼对她的儿子宁儿的特殊的爱。 赵一曼不仅把儿子宁儿的相片藏在身边,就是在受过电刑之后的迷离之际,眼前浮现的仍是她与儿子在一起的画面。由此,我想到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人平凡的人,她没有赵一曼烈士的壮举,但她同样是伟大的,她把无私的爱给了我。 我不会忘记,我十岁生日那天的情景。妈妈为我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生日宴会,宴会结束,送走亲朋,已是十点多了。妈妈闲着眼坐在沙发上。我走到她跟前,说:妈妈,您给我的礼物呢?妈妈如梦方醒,突地睁大眼睛,才记起她曾答应我给我买一只小熊作生日礼物。 她当即起身下楼,骑车上了街。 半小时后,妈妈把一只可爱的小熊塞到我的怀里,并为我唱起了《生日歌》。我是那样的幸福和满足。我感激地望着妈妈,却看到她的上衣袖子破了一个洞,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赶着回来,摔了一下,幸好小熊没坏。我听完,哭了。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母亲的交流却越来越少,虽然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为我做着一切。 直到前不久,我十六岁生日。母亲又为我举办了一次生日宴会。宴会结束,母亲仍是坐在沙发上,我默默走进房间,却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妈妈写的。 我的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你的十六岁生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从此,你就是大人了,你要学会爱自己,给自己机会︹ 我的女儿,你的人生路还很长,你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你的母亲会永远是你人生路上的支持者︹︹ 我泪眼模糊了,奔出房间,扑到母亲的怀里,深情地叫了声:妈妈。 看《我的母亲赵一曼》,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进一步体会到作为母亲,就会有天生的母爱。不是吗?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母亲都牵挂着你、爱着你。

第6篇:读《傅雷家书》有感

家长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

薛飘然家长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其间洋溢的仿佛尽是生命爱的乐章。看着这本书,就仿佛傅雷夫妇的音容笑貌都跃然于纸上,就仿佛傅聪的琴声流淌在字里行间。我感到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因为它的不对外发表,导致了它的随意天然。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半点的防范心理也不必有。所以,读信读到后头实际上读的是人。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吧。“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高尚的父母,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心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儿女能够有成就,我也是做家长的,虽然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但是比起傅雷的耐心和爱心,相差甚远。傅雷的博学多识和极高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循循善诱才培养出了杰出的儿子。为了孩子,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向傅雷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家书因自然亲切而容易贴近读者心灵,家书因饱含真情而生动感人,每当夜深人静我在翻阅家书的时候,总能在幻觉中隐约听到一缕琴声从书页间传出,那是儿女内心深处的琴,穿越千山万水千年万载的空间和时间,永不停息地在我们心头奏响。

上一篇:公司客户经理先进事迹下一篇:企业项目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