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贷款收入证明

2023-0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按揭贷款收入证明

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路径分析

摘要: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QR)对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对于高收入农户,支农贷款通过增加其经营性收入而使总收入增加;对于中等收入农户,支农贷款虽然增加了其牧渔林业收入,但是更大程度减少了经营性收入,总收入表现为下降;对于低收入农户,支农贷款仅被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总收入水平下降。这说明,即使面临相同的融资机会,农户的增收能力却各有不同。因此,要想缓解农户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还需要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生产率水平和持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几个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支农贷款;分位数回归;倾向得分匹配

引言

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延续了以往11个一号文件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改革的政策关注,而且在新常态背景下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的发展目标,再次对农民增收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自戈徳斯密斯(Goldsmith)[1]以来,金融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得到了广泛关注。多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除了运用财政政策之外,日益重视通过农村金融领域改革,如设立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支农贷款等金融手段,不断强化金融在农民增收中作用。支农贷款规模也因此而得到了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共发放农村贷款19.44万亿元,占全年GDP的30.54%,而1979年我国支农贷款为179.6亿元,只占当年GDP的4.4%,35年间支农贷款总量增长了1 082倍。考虑我国农村人均收入的变化,35年间由1979年的160.2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9 892元,仅增长了61.75倍,而同期我国人均GDP则增长了122倍。此外,从城乡人均收入变化情况看,城乡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1不断扩大到2009年的3.33∶1,再到2014年的3.02∶1。相比之下,农村居民收入并没有出现同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农村金融以及城市居民收入相协调的景象。

农村金融固然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是:快速增长的支农贷款是否一定有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农户信贷对其收入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是什么?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获得贷款后对其收入的影响是否一致?显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需要将农户按照收入层次进行划分,以解释其内部差异的原因。为此,本文利用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面向全国农村的调研数据展开分析,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层次研究农户信贷作用于其收入的内在传导机制,这对科学评估支农贷款绩效、制定农村金融政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改善农村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述评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一直都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有益探讨并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增长的有利论、不利论和动态影响论。

持有利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村金融有助于农户收入增加,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促进农村经济增长。Greenwood和Jovanovic认为,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会通过改善金融结构来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最终帮助穷人实现增长[2]。Aghion和Bolton认为穷人因无法承受高利率而受到金融排斥,但如果利率降低,供给增加,就会使穷人也可以享受金融服务,最终缩小贫富差距[3]。Jeanneney和Kpodar利用发展中国家1966-2000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麦金农管道效应两方面来帮助穷人脱贫[4]。巴曙松和栾雪剑提出通过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来解决贫困地区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5]。(2)减少不平等。Clark等利用83个国家1960-199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基尼系数与金融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平等[6]。DemirgucKunt等指出金融发展提高了机会的均等性,并降低了收入的不平等[7]。Majeed的研究同样证明金融发展可以引致收入不平等的降低,但二者关系呈倒“U”型规律[8]。(3)降低贫困。Burgess和Panda运用1977-1990年间印度穷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农村贫困率的降低[9]。Khandker和Shahidur的实证研究表明微型金融不仅能帮助穷人重新分配收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而且对项目参与者的贫困缓解有持续影响[10]。张立军和湛泳的分析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增加农民收入和降低贫困的效应[11]。Awojobi 和Bein通过尼日利亚相关数据的研究表明,制约农户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因此增加微信金融供给尤其是增加储蓄和小额信贷服务对于穷人贫困的降低有直接的影响[12]。Imai等的研究发现一国微型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总量占总资产比例越高,该国的贫困发生率越低[13]。Sunia通过对小额信贷机构及其部分客户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获取数据,研究发现小额信贷计划有助于客户提高生活水平,并通过提供金融支持而使其扩大生产经营,小额信贷是使家庭经济快速复苏的关键策略,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贫困[14]。Gazi等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15]。

持不利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或小额信贷不利于农户收入增加。如Galor和Zeira的分析指出,在不完美信贷市场上,初始财富分配对投资资本的分配起着决定性作用,穷人无缘获得信贷资本,富人会因较多的投资而使得产出增加[16]。Rajan和Zingales认为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不利于贫困减缓,仅仅使富裕阶层获益[17]。Arestis和Cancer的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群由于无法有效使用资金而导致收入无法提高[18]。温涛等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中长期存在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失衡,而且金融中介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金融发展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显著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19]。李庆海等采用面板数据估计农户信贷配给对其家庭净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配给使农户家庭净收入减少了18.5%[21]。

持动态影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有利或不利,而是动态变化的。师荣蓉等对我西部12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呈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对应于人均收入的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三个阶段,金融发展对收入增加的影响相应呈现出负向影响、正向影响和无影响三个阶段性特征[22]。Rewilak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穷人收入间的关系,结论显示金融发展的减贫增收效应只是在一些地区有效,而在其它地区无效[23]。王小华等运用中国2 037个县的截面数据,研究县域农村面临的金融抑制与农户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发现:农户收入越低,所受的金融抑制程度越大,收入水平越难得到提高;农户收入越高,外源融资能力越强,收入增长就越容易良性循环[24]。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将支农贷款与农户收入增长的关系隐含在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层面的研究之中,二者关系自然而然地被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替代,农村金融发展被假定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并广泛应用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研究中[19]。二是虽有部分文献研究农村金融或支农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微观影响机制,但是仍将农户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而关注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在获得信贷后其收入的变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三是以上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原因可能与样本的选择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支农贷款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机制不同,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上述文献相比,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补充和完善:(1)利用微观调研数据直观考察支农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一些主要利用宏观数据进行分析的已有研究而言是一个有效补充;(2)选择分位数回归方法将农户按照收入层次进行分组,比较支农贷款对各组农户的收入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重视这种差别效应更有利于发现支农贷款对收入影响的机制与路径,同时有利于金融政策作用在农民增收过程中的有效发挥;(3)运用微观调研数据,将农户收入进一步分为农作物收入、牧渔林业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研究支农贷款对各项收入的影响,还将支农贷款对农户生产性支出(购买生产性资料支出、购置农机支出、技术培训支出、经营性支出等)和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支出、建房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婚丧嫁娶支出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全面考察支农贷款的收入传导机制。

二、理论分析

为讨论支农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我们借鉴Aghion和Howitt的研究模型[25],并稍作改变。首先假定农村经济中存在N个农民,在t时期初,个体i拥有ei单位的资本,农村经济中的总资本存量可以表示为:

Kt=ΣNi=1ei(1)

同时,农户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以增加自身的资本存量,从而扩大再生产规模,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假设农户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支农贷款ki,相应地需要对ki支付rki的贷款利息, ki≥0。此外,不同的农户具有异质性,每一农户的生产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即使获得同样的生产资本,由于生产率的差异也会导致最终的产出不同,生产能力强的农户由于使用了更多的生产资本,其收入就可以得到不断提高,而生产能力差的农户则刚好相反。用λi表示个体农民的生产率,其大小因农民而异,如果按照每个农户的生产率大小由高到低排序,则有:

λ1>λ2>λ3>…>λi>…>λN (2)

用πi表示农户个体的收益,在农户选择借入资本ki后,则有:

πi=λi(ki+ei)-rki=(λi-r)ki+λi ei(3)

由(3)式可得,当λir时,获贷农户的收益率才会增加,收入增加。因此通过上述简单的理论模型可以初步认为,支农贷款可否提高农户的收入取决于农户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当其生产率水平高于贷款利率时,农户的收益是关于资本的雇佣量严格递增的;当生产率水平低于贷款利率时,农户的收益随着资本雇佣量的增加而严格递减,当生产率水平等于贷款利率时,雇佣资本对农户的收入增加没有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基本模型假定如下:

yi=α+βloaniγXi+μi(4)

在方程(1)中,因变量表示第i个农户的各项收入水平;自变量是哑变量,等于1表示农户通过借贷进行生产,具体指农户进行正规借贷或民间借贷,0表示没有进行借贷;X是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家庭特征变量和地区控制变量;随机扰动项μ~N(0,σ2)。

为全面考察支农信贷对不同收入分布区间农户的不同影响,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假设条件分布yX的总体q分位数yq(x)是x的线性函数,即

yq(xi)=x′iβq(5)

其中,为q分位数的回归系数,其估计量q可由以下最小化问题来定义:

minβqΣNi:yi≥x′iβqq|yi-x′iβq|+ΣNi:yi

(二)数据说明与统计描述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调研而来,调研时间为2012年,采用调查员入户访谈的形式完成问卷,依据文章研究内容,数据处理中剔除了无效样本,共筛选出有效样本2 126户,有效样本的省域分布情况见表1。

因变量支农贷款和民间借贷对于农户当期收入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但由于问卷设计的合理性使我们不需要在模型中体现这一滞后影响,因为只要农户曾有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和民间借款就会被统计,因此农户的收入水平本身已经包含了借贷所形成的影响。

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本文结合既有经验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是农户基本特征变量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关系资本,这是因为农户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家庭的经营行为和资源获取能力;二是农户家庭情况,具体包括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家庭子女人数、家庭在校大学生人数及家庭住房条件,家庭基本情况可以反映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三是地区控制变量,有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区人均GDP,以及反映金融资产可得性的每村拥有营业网点数和每万人拥有营业网点数。利用Stata11对以上变量进行了10%置信水平设定下的逐步回归,去掉模型回归中的不显著控制变量,最终确定的控制变量有:农户政治关系资本、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在校大学生人数、家庭住房条件和地区人均GDP。所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四、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一)农户信贷与家庭总收入

表3给出了农户信贷对家庭总收入影响的分位数估计结果。在分位数的选取上,一方面考虑收入高的农户可能获得支农贷款的概率相对较高,收入较低的农户获贷概率相对较低,因此获得贷款的农户在样本中的分布可能更多的位于中位数以上;另一方面根据初步回归结果,发现3/4分位以下的回归结果系数一直为负数,因此对3/4分位以上的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划分,以观察系数变化的转折点。综上,最终选取了6个分位点,分别是0.10、0.50、0.75、0.80、0.85和0.90,分别对应最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在余下的分析中也均采用此法划分。

首先,对关注变量进行分析。观察第一行农户信贷credit的系数,发现0.75以下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样本中最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中高收入组的农户在获得支农信贷后,其收入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0.80和0.85分位点的回归显示,支农贷款对样本中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的收入仍为负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0.90分位点的估计中,农户信贷credit的估计系数为0.288,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对于最高收入组农户来说,其支农信贷每增加1%,会引起总收入增加28.8%。可以发现前文的理论分析在回归结果中得到了很好验证,对于样本中中高收入组以下的农户,由于其生产率水平低于贷款利率,因而获得借贷后导致了总收入水平的下降;对于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农户,其生产率水平和贷款利率不相上下,因而借贷与否、借贷多少对其收入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最高收入组的农户,其生产率水平高于贷款利率,获得贷款后由于经营资本的扩大使得纯利润增加,最终总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接下来,对控制变量进行分析。(1)人均GDP在不同分位点的回归中系数均为正,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区经济水平对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显著。另外,其回归系数随着分位点的上升而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从最低收入组农户的0.740逐渐上升到最高收入组农户的6.426,说明在一个经济水平良性增长的区域中,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就越容易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2)住房条件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影响均显著为正,影响系数同样逐步增大,从最低收入组农户的0.280逐渐上升到最高收入组农户的1.469,在问卷的设计中住房条件分为土木房、砖瓦房和楼房(2层以上),住房条件越好,农户收入水平越高,对此的解释是,住房作为农户的自有资产,也是农户收入的一部分,因而住房条件与农户总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即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农户家庭总收入就越高。(4)政治关系资本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影响除最低收入组农户外均显著为正,原因是一方面乡村干部或者党员往往是当地能力较强的人,另一方面由于其特殊身份因而拥有更多的提高收入的机会。(5)家庭大学生人数对不同收入组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均为负,虽然中高收入组和较高收入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但仍为负向关系,说明家庭由于需要支付子女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使得总收入受到影响。

为进一步验证支农贷款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影响的准确性,文章对农户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获得资金后,对其家庭总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估计,以做比较。估计结果见表4。

回归结果表明,农户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民间贷款后,不同收入组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水平均显著下降,即使对于最高收入组农户其估计系数也为负数,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原因是农户需要对民间借贷支付高于支农贷款的利率水平,而此利率要高于所有农户的生产率水平,因而不同收入组农户在进行民间借贷后,虽可缓解其当下的资金周转困难,但是不利于其收入水平的可持续增加。对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同表3。

综合以上分析,支农贷款并非能够提高所有农户的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农户自身的生产率水平。但上述结论并非意味着发放支农贷款的力度可以减缓,因为资本短缺是制约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消除贫困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减贫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农户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有着强烈的融资需求,如果不能获得正规借贷将会转向非正规渠道进行民间借贷,而由于民间借贷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水平而更加不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内因才是根本,如果能够致力于农户生产率水平的持续提高,同时辅之以支农贷款,对贷款用途加以严格监管,将是使农户收入水平得以可持续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26]。

(二)支农贷款对农户不同收入渠道的影响机制与路径

综合考虑农户收入来源渠道和文章分析重点,将农户总收入分解为农作物收入、牧渔林业收入、工商业收入和工资性、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四项,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支农贷款对农户各项收入水平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4,为节省篇幅,此处省去了对各次回归中控制变量的报告,所选取的控制变量与上文相同。

根据表5,首先,支农信贷没有显著带来农作物收入的增加。根据前文的理论模型,当生产率水平等于贷款利率时,雇佣资本对农户的收入增加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增加农户在农作物方面的收入,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农户的生产率水平上,一方面要不断降低农作物种植成本,对农资市场加以严格监管和监控;另一方面要持续辅之以耕地补贴制度。其次,在牧渔林业收入的估计结果中,发现支农贷款对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该项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分别在1%、1%和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牧渔林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无须太多的技术含量,同时又需要一定的前期资本投入,因而对于样本中的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来讲,将支农贷款投资于牧渔林业是一项很好的选择,进行牧渔林业方面的生产给其带来的收益会超过支农贷款借贷成本,最终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于最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农户,该项回归系数说明这两组农户即使获得了支农信贷,也没有将其用于牧渔林业方面的生产。支农信贷对于最高收入组农户的牧渔林业收入影响为正,但是不显著。再次,在商业性收入的回归估计中,最低收入组农户的回归系数说明该组农户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而对于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并且均可以通过5%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以上农户将支农贷款用于商业性投资后,不仅没有收回投资成本,反而是经营亏损,而且此项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要明显大于相应牧渔林业收入的回归系数,因此对于以上农户,其支农贷款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投资效应,反而因经营不善导致收入水平下降。对于此部分农户,我们更应着力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或生产率水平。对于最高收入组农户,其系数为正,而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经营性投入是最高收入组农户支农信贷的主要用途,而且获得了一定收益。最后,工资性、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的回归估计中,各组农户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综上,获得支农贷款后,最高收入组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得到了显著增加,最终表现为总收入的增加;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的牧渔林业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经营性收入下降过多,最终总收入水平表现为下降;中等收入组的经营性收入显著下降,最终表现为总收入水平的下降;而最低收入组农户的各项收入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因其要支付借贷利息或用于生活类刚性支出而导致总收入下降。

(三)支农贷款对农户不同支出渠道的影响机制与路径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分析结论,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将支农信贷分别同农户的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性支出作了回归估计。农户生产性支出包括购置种子、苗木、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料、购买农业机械支出、技术培训支出以及经营性支出,生活性支出包括食品支出、交通通讯及上网支出、建房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子女教育支出、红白喜事支出及文化娱乐支出。根据表6,对于农户的生产性支出,支农信贷对最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生产性支出没有影响,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农户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是全部显著,但均为正数,说明支农信贷对以上农户组的生产性支出影响为正;对于农户的生活性支出,最低收入组农户的估计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低收入组的农户获得支农信贷后只是增加了其生活性支出,而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农户组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

综上分析,在本文选取的样本农户中,支农贷款对最高收入组农户总收入的影响为正,原因是最高收入组农户将贷款用于生产性支出,实现了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支农贷款对余下农户的总收入影响为负,但是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最低收入组农户仅将支农贷款用于生活性支出,因其无法创造收益,同时又面临借贷成本而使得总收入水平下降;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将支农贷款用于生产性经营,但由于其生产率低下,无法创造高于借贷成本的利润而使得总收入水平下降,另外,虽然中高收入组、较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支农信贷可以带来牧渔林业收入的增加,但是仍无法抵消经营性收入的下降。只有最高收入组农户通过生产性经营而使得总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由于样本选取的特殊性,无法确保各组农户所对应的收入水平可适用于全国所有农户,因此无法按照具体收入水平来划分,为便于讨论和进行一般化扩展,下文将最低收入组农户称为低收入农户,最高收入组农户称为高收入农户,其余称为中等收入农户。

五、稳健性检验

本部分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进一步检验支农贷款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方向,该方法是一种近似自然实验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带来的误差和内生性问题。其基本思想在于,观察样本后,将获得贷款的个体划分为处理组(Treated),将未获得贷款的个体划分为对照组(Control),然后将两组样本按照匹配原则进行逐一匹配,使得两组样本特征尽可能相近,这样对照组可以模拟处理组的反事实状态(未获得贷款),进而比较个体在获得贷款和未获得贷款这两种对立情形下的收入差异。

图1(a)和(b)分别呈现了处理组和控制组的PS值在匹配前后的概率分布,可以发现处理组和控制组的特征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而进行匹配后二者特征分布较为接近,因此可以认为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农户的收入差异是由支农贷款引起。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共计2 1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研究了支农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1.支农贷款对于低收入农户会引起其总收入水平的下降,其原因在于低收入农户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较大,而这些支出对于其具有刚性特征,如食物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婚丧嫁娶支出等。对其发放的贷款更多地被用于弥补刚性生活性支出缺口,而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加之贷款要支付利息,这也冲抵了现有的收入水平。即使对其增加贷款,也仅使其刚性的消费支出水平提高,这就使得对贫困农户的支农贷款不会增加其收入,反而会降低其收入水平。

2.支农贷款会引起中等收入农户总收入水平的下降。中等收入农户虽然将支农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如经营性生产和牧渔林业生产,但由于生产率水平低下,因而所创造的收益并未能涵盖其经营成本及资金使用成本,如果经营不善反易招致更大的亏损。农户的牧渔林业收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经营性收入下降过多,最终总收入水平表现为下降。

3.支农贷款对于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提高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高收入农户有着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且获得支农贷款后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支农贷款成为其推动经营性收入增长的显著资源要素,最终使得总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目前理论界形成的共识是,金融抑制是制约我国“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如何消除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指出农村金融抑制是农村居民收入内部不平等的原因[27],而本文的研究结论则提示我们,农户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却不一定由金融抑制所致,如何提高农户自身素质,为农户创造较好的经营环境,提高农户的生产率水平同样至关重要。

(二)政策启示

1.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在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区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范围,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即使同一区域内的农户贫困程度也有所不同,建议针对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群体实施不同的金融扶持政策。具体来说:一是对于中低收入农户,在尽量规避商业性金融支持的同时,重视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扶贫作用不仅不能淡化,相反,在某些地区(主要是贫困地区)还应该予以强化。近年来,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出现了商业化运作的趋势,如国开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农发行也在不断扩大经营商业性业务,并有部分学者提出商业化运营将是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主张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或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转型。我们认为这种认识存在着严重偏差,如果将其付诸于改革实践,将逐渐引致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不断异化和缺位,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减贫脱贫非常不利。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减贫脱贫依然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核心任务。在此契机下,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不是要走向股份化与商业化,而是要重新定位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通过增加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业务范围,建立普惠金融组织体以及政府主导的扶贫信贷机构等,形成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向贫困农户发放低息、免息贷款以及财政补贴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政策性信贷对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户支持的覆盖面,提高贫困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率。通过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发挥,加速培育农业产业,并促进资本形成,打破贫困恶性循环。二是对于高收入农户,要发挥商业性金融的“加速器”效应,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支持率,帮助这部分农户实现由低水平温饱向高水平温饱,并进一步向小康的转变。

2.提高农户生产率水平。(1)对于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的农户来讲,近年来,进行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居高不下,以致农作物生产盈利空间低。应尽快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对现有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是在注重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进行优质农作物的生产。二是各地农业要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水平。三是大力开展“公司+农户”模式,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四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五是进一步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创意、生态农业,形成农业价值产业链,以带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综合关联发展。(2)对于以工商业收入为主的农户来讲,一是政府要制定更加优惠的农民企业扶持政策,免费为农村中小企业主提供信息咨询、项目论证、贷款担保等社会化服务,简化相关审批审查手续,同时着力营造健康的外部运营环境,保护其发展为地方龙头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二是定期举办地方企业交流会和展销会,为企业主互相交流经验及产品推广搭建平台。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以提高其持续增收能力。(3)对于以工资性、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为主的农户,一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具体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等途径来实现。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资源产业,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体有提高农民土地物权收益、提高农民集体产权收益、提高农民投资理财收益等。三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规模,完善针对农业的各类补贴政策,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3.持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政府要持续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贷款的发放力度。无论是低收入农户、中等收入农户还是高收入农户,在生产经营及消费过程中都有着融资需求,如果金融机构正规信贷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农户便会转向利息率更高的民间借贷,因其利率要高于农户的生产率水平,长期来看会导致农户收入水平更多的下降。因此要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继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应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同时积极稳妥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的职能。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户家庭禀赋特征开发多样化的农村信贷产品,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持续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以解决农户增收问题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 Raymond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371389.

[2]Greenwood J J B.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10):1 0761 107.

[3]Aghion P, Bolton P. A Theory of Trickled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2):151172.

[4]Jeanneney S G, Kpodar K.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Poverty[R].CSAE Working Paper,2005.

[5]巴曙松,栾雪剑. 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性问题分析与对策[J].经济学家,2009(4): 3743.

[6]Clarke G,X L C Z. Finance and Income Inequality: What Do the Data Tell U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6, 72: 578596.

[7]DemirgucKunt A A L R.Finance and Inequality: Theory and Evidence[J].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 1: 287318.

[8]Majeed M T.Inequality,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Evidence From Low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R].MPRA Paper No.50 296, 2013.

[9]Burgess R,Panda.Do Rural Banks Matters Evidence From the India Social Banking Experiment[R].CMPO Working Paper,2003.

[10]Khandker,Shahidur R. Microfinance and Poverty: Evidence Using Panel Data From Bangladesh[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5,19(2):263286.

[11]张立军,湛泳. 金融发展与降低贫困——基于中国1994-2004年小额信贷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6): 3642.

[12]Awojobi O, Bein M A. Microfinancing for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se for Nigeri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 72: 159168.

[13]Imai K S,Gaiha R,Thapa G,et al. Microfinance and PovertyA Macro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2012,40(8):1 6751 689.

[14]Sunia A. Impact of Microfinance on Poverty Alleviation:A Case Study of NRSP in Bahawalpur of Pa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Accounting,Finance and Management Sciences,2013,3(1):119135.

[15]Uddin G S, Shahbaz M,Arouri M,et al.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Nexus:A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nalysis in Bangladesh[J].Economic Modelling, 2014, 36(1):405412.

[16]Galor,Zeira.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3(60):3552.

[17]Rajan R,Zingales L.Great Reversals: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9:550.

[18]Arestis P,Cancer 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Poverty: Channels of Influence[R].Cambridg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4.

[19]温涛,冉光和,熊德平.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3043.

[20]李庆海,李锐,汪三贵. 农户信贷配给及其福利损失——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 3548.

[21]师荣蓉,徐璋勇,赵彦嘉. 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及其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西部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3241.

[22]Rewilak J. Finance is Good for the Poor but It Depends Where You Liv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3,37(5):1 4511 459.

[23]王小华,温涛,王定祥. 县域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民收入内部不平等[J].经济科学,2014(2): 4454.

[24]Aghion P,Howitt P.The Economics of Growth[M].Cambrige,MA:MIT Press, 2009:3336.

[25]杜金向,董乃全.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农村固定点调查1986-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3(3):1826.

[26]李明贤,王旋.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研究综述[J].湖湘论坛,2015(1):5055.

[27]杨军,高鸿斋. 国内外农村金融抑制及其缓解路径[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8896.

Key words:agriculture loans; quantile regression (Q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作者:武丽娟 徐璋勇

第2篇: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下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选择

摘要:国家助学貸款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国家和地区,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负责回收国家助学贷款;或者贷款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税务机关和社保机构协助。但是,社保机构不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只有税务机关才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以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方式回收国家助学贷款效率最高。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税务机关;社保机构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6.0011

一、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几种模式

综观世界各国,国家助学贷款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国家,有三种不同的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模式。

(一)税务机关做回收机构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机构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不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交由税务机关负责,由税务机关通过税收征收系统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税务机关将当年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通知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在扣缴个人所得税时直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税务机关收到毕业生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后,再划转给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机构。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有泰国、英国、澳大利亚。在泰国,在毕业生的收入达到需要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时,用人单位主动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毕业生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数额,在给毕业生发工资时,当作税收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所扣相关款项,用人单位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上缴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收到后,划拨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①。在英国,为确保税务机关的信息准确,学生贷款公司可以向税务机关提供学生贷款到期时间等信息,具体工作是每年一月份前,学生贷款公司将毕业生次年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情况通知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收到学生贷款公司的通知后,及时通知用人单位进行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具体工作是在一月份向用人单位发一份关于如何计算毕业生当年贷款扣除额的简要文件,通知用人单位扣除工作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用人单位在预期还款期间到来时,依照毕业生当年的收入,计算出应还贷款额,在给毕业生发工资时,从工资中扣除。随后,用人单位将相关款项缴纳给税务机关。用人单位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税务机关打电话了解。如果毕业生对有关税收回收贷款存在疑问,可以向税务机关咨询[1]。在澳大利亚,“学生资助基金会”每年在规定的时间给税务机关提供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名单及有关与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有关的信息。税务机关收到后,通知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毕业生,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个人收入状况,判断毕业生是否应当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果需要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则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后,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与个人所得税一起上缴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收到后,交付给“学生资助基金会”[2]。

(二)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机构做回收机构,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做协助机构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机构不但是发放机构,而且还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但是不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中,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只起协助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自己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不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中来,只有在毕业生出现拖欠和违约后,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直接让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通知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从工资中或者应当退回的税收中扣除,或者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采取了一些措施后仍然无法收回国家助学贷款,就让税务机关通知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从工资中或者应当退回的税收中扣除,或者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采取了一些措施后仍然无法收回国家助学贷款,就让社保机构通知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从工资中扣除。税务机关或者社保机构收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后,再划转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有匈牙利、南非、美国。在匈牙利,税务机关除了向学生贷款机构提供毕业生的收入信息外,一般不参加到国家助学贷款事务中来。只有在毕业生超过6个月没有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税务机关才可以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事务中来。也就是,税务机关只能在毕业生违约时参与追索毕业生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其他时候不能参与追索毕业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3]。在南非,因为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无力独立回收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银行和税务机关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中来,协助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回收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银行和税务机构只是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协助机构,不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对南非银行提供的服务,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支付管理费。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贷款发放后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与南非银行系统和国家信息系统——主要是税务机关——对接。国家信息系统帮助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等有关资料。如果有毕业生违反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的规定,不偿还所借的国家助学贷款,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将毕业生违约的情况通知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让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并上缴给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用人单位收到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的通知,不按照要求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或者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了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不上缴给南非资助计划机构,就会被勒令缴纳罚金。用人单位受到了处罚,不能免除应当履行的义务,仍然应当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毕业生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上缴给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也就是说,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一般不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只有当毕业生出现违约行为,不偿还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时,才根据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通知,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按一定比例扣除,并及时缴纳给南非学生资助计划机构[4]。在美国,不按时偿还所借的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将失去申请延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和免除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资格,并且攻读研究生时不能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扣押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成绩单、学位证明等。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情节严重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可以将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个人信息通报给信用部门。不良信用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失效,从信用记录中清除,但有两种不良信用记录会终身伴随行为人,即逃税记录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记录。金融部门依据信用部门所记载的个人信誉记录,审批个人买车、买房、申请信用卡等信用项目时,若发现信用记录不良,就会拒绝审批买车贷款、买房贷款、申请信用卡等。凡是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不得报考公务员。在采取上述非强制措施后,若毕业生仍然不偿还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那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就可以让用人单位从毕业生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金额以抵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授权税务部门从个人所得税返回款中扣除相应的数目以抵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让社保机构从个人社保金中扣除应的金额。用人单位在接到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机构的通知后,代扣相应款项,然后上缴向其发出通知的机构[5]。

(三)社保机构做回收机构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助学贷款机构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不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交由社保机构负责,由他们通过社保机构征缴系统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社保机构一般是在交纳社会养老金时,用人单位直接从个人的工资中扣除,上缴给社保机构。社保机构收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后,再划转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模式下,税务机关也并非置身事外,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没有任何关系,也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中来。不过,税务机关不是让用人单位在个人交纳个人所得税时从工资中扣除国家助学贷款,税务机关所要做的,是通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收入情况,应当扣除的国家助学贷款款项。税务机关只是通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收入情况,也算是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中了,可以算是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协助机构。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有加纳。在加纳,推出由社会保障和全国保险基金做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和回收机构的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设计得十分完满,被普遍看好。第一,不影响毕业生的正常生活。只要参加了工作,不管是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还是没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必须交纳养老保障。对于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他们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由他们缴纳的养老金中扣除。在他们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完之前,一直从养老金中扣除。只有他们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完了,才不再从养老金中扣除,所缴纳的养老金才保留下来,变成养老金。也就是说,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缴纳的养老保险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在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完了后,再缴纳的养老保险,才积累成自己的养老金。这样,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参加工作后,正常的生活不受到影响。第二,毕业生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从而也就对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比较高。在加纳,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是17.5%,其中,用人单位缴付其中的12.5%,毕业生缴付其中的5%,用人單位缴付的数额是毕业生缴付的数额的三倍多。毕业生缴付的数额是用人单位的三分之一不到,毕业生的负担比用人单位的负担要轻得多,毕业生有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是由养老金中扣除,毕业生缴纳的养老金越积极,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得越快。从实质来看,就是毕业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很高。第三,毕业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既然缴纳的养老保险先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完了才积累养老金,只要毕业生缴纳养老金,国家助学贷款就可以收回。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毕业生不愿意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也不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另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一些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应当有担保人。在毕业生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由毕业生的担保代替偿还。这样,在毕业生不愿意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直接从担保人的养老金账户中扣除被担保毕业生拖欠的国家助学贷款,用以支付毕业生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毕业生不缴纳养老金,还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也不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6]。

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方案的选择

(一)社保机构作为回收机构

有人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采取社保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社保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可能性很大,建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采取社保机构的方式[7]。

“假若一个人建议捍卫一个结论,必须首先(他若尚未全疯的话)考察反对的理由。”[8]从不利的方面来看:第一,社保机构的服务能力还不太完美。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是与市场经济建设相配套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比较晚,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起步也比较晚,而且导致了社会保障事业的立法滞后,制度不健全。随着社保保障事业规模的扩大,新增机构较多,机构与部门职责和权限有待进一步统一整合,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尚未形成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明确分工与相互配合、技术与业务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服务意识与服务规范有待进一步形成。第二,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还没有最后彻底完成。金保工程是一项全国统一的社会劳动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各个地区和各项建设内容,只有按照全国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整体效益。从现在来看,就各地区来说,金保工作建设的进度很不一致。由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中西部地区金保工程建设与东部金保工程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尚需一定的时间。第三,社会保险还没有能够做到城乡劳动者的全覆盖。在制度上,虽然社会保险已经做到了全覆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做到全覆盖。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例如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层次比较低,转移衔接存在十分困难的问题,许多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在中断、续接时,受到了许多限制。这导致他们随时考虑退出养老保险,支取个人账户上的金额,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第四,社保基金征缴主体存在二元化管理问题。从1993年开始,社保缴费,有的地方由社保机构征管;有的地方由税务部门征收,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尽管税务部门和社会机构两个部门应当信息共享,但是效率不太高。为提高工作效率,应当及时改变这种多头管理的状况。第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整合信息资源需要时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组建时间不长,人员整合和机构设置需要时间,信息资源也要整合。

有利的方面:第一,社保系统的组织已经覆盖了所有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区域。一方面,从历年就业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呈现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到乡镇和农村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从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来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有条件的地方,触角已经触到了乡镇。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已经与社保系统组织分布的范围基本重合。这为利用社保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二,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具备了雏形。2003年8月,国家开始实施“金保工程”,建立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劳动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成为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保障电子政务。“金保工程”管理的信息包括就业和失业以及五项社会保险业务,这些信息,对于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确定还款人和收入特别有用。“金保工程”建设在第一期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网络框架已经建成雏形。《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发布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下,“金保工程”得到进一步建设。第三,社保机构基本能够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回收风险是否能控制得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身份和收入的确定,二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清欠。这两个主要因素,后者依赖于前者。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要签订劳动合同,要获得社会保障,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参加的社会保险,都包括了相关人员的身份证、就业状态和收入信息。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参加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和收入。如今,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越来越高,覆盖的范围已经包括了城乡,也就是说,社保机构确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身份和收入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因而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的能力自然也越来越强。第四,相关的法律依据越来越多。从2007年到现在,国家立法机关先后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社会保险法》,对就业、失业和社会保险全面作出了规范。劳动合同中,有就业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报酬、社会保险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自动进入了社保机构的信息监控范围。办理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有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也自动进入了社保机构的信息监控范围。办理社会保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便自动进入了社保机构的信息监控范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社会保险法》为社保机构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第五,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是贫富分化。国家不仅要保护富人的发展权,也要保障穷人的生存权,发展社会保障,保障穷人的生存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党在建立市场经济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不断加深认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社会保障待遇的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和“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发展和健全社会保障,早已经成为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在党的推动下,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党对社会保障的认识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推动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

(二)税务机关和社保机构作为回收机构

有人提出为了避免机构重复设置和节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成本,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可以采取税务机关和社保机构共同参与回收的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应当尽的义务。获得了国家助學贷款的毕业生在交纳个人所得税时,由税务部门直接从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收入中扣除,然后划拨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也可以将最开始几年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在还清了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后,再计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防止了拖欠的发生,有利于加速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9]113。社保机构取得了国家助学贷款后,再划拨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方式中,税务机关和社保机构都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具体采取哪一种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由毕业生自己选择。

三、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方案分析

(一)社保机构不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

我们认为,社保机构一般不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不能做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和协助机构。

虽然社保机构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没有彻底完成,社保征缴存在二元主体问题等,有“小马拉大车”的现状[10],让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可能效率不高。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相关制度已经很完备,社会保障组织已经覆盖了大学生就业的所有区域,社保机构基本上能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有很大的优势。如果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这些优势真能发挥出来,那么,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如果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这些优势不能发挥出来,那么,社保机构不可以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或者协助机构。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这些优势要发挥出来,其前提条件是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如果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不是用人单位的职工,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优势再多,也发挥不出来。换句话说,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这些优势是否能发挥出来,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愿意雇佣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如果用人单位愿意雇佣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社保机构的这些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或者协助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效率非常高;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雇佣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社保机构的这些优势就无法发挥,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或者协助机构,不但无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提高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还会恶化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使广大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没有收入来源,没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和拖欠。

无论是在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方案中,还是在社保机构和税务机关共同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方案中,在毕业生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或者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时,都是以养老金抵偿国家助学贷款。在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方案中,毕业生交纳的养老保险,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担保,如果毕业生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则直接从养老金账户中扣除个人交纳的部分[7]113。在社保机构和税务机关共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方案中,可以由税务机关从毕业生的收入中直接扣除,也可以由社保机构直接从毕业生的养老金中扣除[9]113。在养老金抵偿了国家助学贷款后,毕业生再多交纳几年养老保险,使应当交纳的养老保险达到应当交纳的额度或达到应当交纳的年限。因为养老保险是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一旦以养老金抵偿国家助学贷款,就是用人单位的钱偿还了国家助学贷款,“实际上是雇主参与了还款”[9]113。“人们只有在意识到他所得比他所付出的价值更多时才会进行交换。”[11]用人单位在雇佣一个毕业生时,要为他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付出的比得到要多,就会不愿意与他签订雇佣合同,招收他做自己的职工。用人单位不愿意雇佣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社保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中的优势再怎么大,也发挥不出来,那种想象中的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也就出现不了。相反,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在毕业生尚没有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便用毕业生的养老金抵偿,会使那些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便没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毕业生出现违约和拖欠,是必然的。主张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尽管很有说服力,但是它有一个关键的弱点”[12],难以实施。“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改”[13]。“或许人们也可以在想象中完成那些在现实中会受阻的事情”[14],那也只是在想象中。

另外,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会导致许多问题。第一,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容易导致社会的动荡,影响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就业年龄阶段个人收入中交纳的一部分费用和企业单位交纳的一部分费用建立起来的。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在就业年龄阶段以后就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获得养老金。”[15]92养老金主要用于“个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的个人消费”[15]92,“这种个人消费有社会统筹、互助的性质”[15]92,具有保障性,属于社保的范围。扣除一个人的养老金,用来偿还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会让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人类生活的总体而言,现代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寿命,远远超过了先前任何一个时代,即便经历一场热核战争也会如此。”[16]长期让人处于生活没有保障的境况下,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二,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容易,让人误以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是非理性行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个人的一生消费需求可以靠就业阶段的收入来维持,但个人在其收入支配中有非理性行为,可能导致‘养老’时没有了收入。”[15]92如果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者完成了高等教育学业,最终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其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容易让人感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高等教育学业是非理性行为。事实上,“每个男女青年,无论其父母收入、社会地位、居住地区或种族怎样不同,只要愿意现在交付学费或愿意毕业后用挣得的较高工资来补交学费,都应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17]第三,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容易与社会保险缴费减免制度相冲突。大学生刚刚毕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且,许多青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常常会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再去高等院校攻读更高的学位,收入比较低,或者没有收入。可见,青年人的社会保险费缴纳能力比较低。为此,他们常常将社会保险费缴纳转嫁给父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些国家出台了针对年轻人的社会保险减免或者延期制度。在日本,国家制定了社会保险费缴纳特例制度和青年人延期缴纳制度,规定收入在某一水平之下,或者因一些原因没有能力缴纳社会保险费,可以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18]6368。在英国,低收入的人可以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直接视同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在社会保险记录中记录为已经缴纳社会保险费[18]94。失业但是有工作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正在进行培训等情况下,虽然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可以直接计入缴纳费用了[18]94。履行了家庭责任和义务,适当降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资格年限。一般情况下,履行了一年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就减少社会保险费缴纳资格一年。如果想全额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则社会保险费缴纳资格年限不能少于规定年限的一半,拖欠的时间不能超过6年[18]94。在我国,失业的人员,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代替缴纳。“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当他们没有能力完成缴费义务时,政府将成为最终的义务承担者。”[18]117一旦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代替缴纳就没有任何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以养老金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还不如直接减免了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由国家代替偿还所欠的国家助学贷款。

(二)税务机关可以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

社保机构不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那么,不管是社保机构和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抑或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社保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协助机构,都不足取。这样,就只剩下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这唯一选项了。

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不但没有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存在的问题,还有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所没有的优势。第一,我国税务机关的征收组织早就已经覆盖了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在我国,税务征收组织的覆盖面要比社保机构组织的覆盖面要广得多,税务征收组织分布到了乡镇,做到了全国所有乡镇都已经覆盖。不管大学生是在城市就业,还是在乡镇就业,都在税务征收组织覆盖的范围内。第二,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形成。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强化和改善税收征管工作的“金税工程”,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金税工程协查系统工作的通知》,认定“金税工程”是增值税的“生命线”。2005年修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纳入“金税工程”中。2006年,再次加强“金税工程”建设。目前,“金税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和推广阶段。“金税工程”“将分散在各个应用系统的纳税人涉税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一户式’查询和管理。通过信息共享,方便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方便领导机关查询和分析,从而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和服务。数据的省级集中使总局和省局等税收决策机关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运用、集中比对、强化分析,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第三,税务机关基本能够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回收风险是否能控制得住,同社保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一样,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身份和收入的确定,二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清欠。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修改了《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了全员全额管理。在全员全额管理下,不管达到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的人,还是没有达到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的人,只要个人有应税所得,都要纳入税务机关的管理范围。税务机关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全面掌握个人收入的情况。税务机关确定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身份和收入的能力越来越强。西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指出,在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但是死亡和税收是确定的[19]。安东尼·伯格斯说,“国家在撸钱的时候总是效率最高的。”[20]183威廉·格雷斯说,“除了征兵和把人送進监狱,国家最能显示权威的事情就是迫使人们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也必须把钱交出来”[20]183。税务机关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清欠能力,不用质疑。第四,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成本低。社保机构的管理服务成本较高,国家规定的管理费用为2%,事实上有一些地方管理费用高达了5%[21]。税务机关的管理服务费用没有这么高,比这要低得多,成本比较低。

四、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方式

(一)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几种方式

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二是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协助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是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只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不管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由税务机关负责。在这种方式下,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将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贷款情况通知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利用税收征收系统,了解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收入情况,如果达到了应当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就通知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从工资中扣除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款项,在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将代扣的国家助学贷款缴纳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在收到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国家助学贷款后,及时划拨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

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协助回收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就是指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不但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还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只是帮助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税务机关协助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税务机关在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根据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提供的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名单,为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提供有关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信息。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寻找到毕业生,再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毕业生收入情况,向毕业生发出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通知。毕业生按照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发出的通知,及时将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款项,存入指定的账户。税务机关只提供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信息,不利用税收征收系统,帮助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②。第二种是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小心谨慎地回避调查私人的财产”[22],税务机关不为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提供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就业和收入信息,只有在毕业生出现了违约和拖欠时,税务机关才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帮助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回收国家助学贷款。在这种方式下,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发现出现了违约和拖欠后,将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贷款情况通知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通知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从工资中扣除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款项,在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将代扣的国家助学贷款缴纳给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在收到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国家助学贷款后,及时划拨给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

(二)税务机关应当以回收机构的方式参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

以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与以国家助学贷款协助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有一个共同的好处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然,由于参与度不同,两者对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效率的提高有一些区别。很明显,前者提高的效率要比后者提高的效率要高得多。回收效率提高了,流动性就增加了,资金安全也就得到了保障。有了较高的资金安全性,金融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会更高。为了更大地提高金融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税务机关应当尽最大力量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中来。而最大力量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中来,不用多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以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的身份,回收国家助学贷款。

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就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不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将大大降低。如果税务机关免费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服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回收就不需要什么成本。就是需要向税务机关的服务支付一定的对价,支付的对价也不会太高。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成本很低[23]。比尔·盖茨说,“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你们就是21世纪快要灭亡的恐龙”[24]。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促使银行纷纷发展互联网金融。税务机关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金融机构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金融机构在网上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可行,管理成本更低。能以更低的代价换取更多的收益,能激发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满足当前广大贫困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巨大需求。这能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供给不足与需求过剩的矛盾,大大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

税务机关利用税务征收系统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提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降低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和违约率。“如果你可以大大降低供给和需求的连接成本,那么你能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市场的整体内涵。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变化,也是一个质的变化。”[25]参与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不但没有风险,而且还有利可图。“魔咒已被打破,新企业在利润的诱惑下不断涌现”[26],一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金融机构,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中来③。“允许民办金融机构参与学生贷款,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学生贷款市场。”[27]到时,会像美国一样,有超过万家商业银行或者其他信贷机构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28]。“市场竞争决定经济的发展方向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政府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判断力,不可能知道如何提高市场的投资效率。在农业、建筑业、能源业和金融业等部门,补贴、委托和政府扶持企业造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为生物燃油计划而扶持大豆生产的补贴、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补贴、对绿色能源公司的补贴,以及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公司的扶持等。有创新的知识的议员们应该反对把此类扶持扩大到制造业领域,他们认识到,如果立法机构停止支持那些创新力不足的企业和产业,避免在它们身上浪费能源、土地、劳动和金融资本,让其他企业和产业有更多的机会。将有更多新兴企业出现并取得成功。”[29]

我们只有摒弃单纯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作前提的观念,尽最大可能地引入市场机制,始终不渝地坚持市场调节的基础性地位,才有可能使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的收益与成本对称,从而保证在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中,国家助学贷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30]。“解放生产力、促进收入机会平等的药方不是走回老路,而是进一步的市场化、法治化”[31]29;“现在如果停止市场化改革,中国过去的经验表明,那只会带来更为长期、更为广泛的不平等”[31]219。

注释:

①参见网站Thai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EB/OL]. http://www.moe.go.th/English/index.php.

②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完全禁止税务机关向私人提供他人的信息,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禁止税务机关向私人提供他人的信息,但是法律和法规另外规定的除外。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税务机关可以向一些机构提供他人的信息。

③很早就有人提出让民营机构参与到国家助学贷款中来。参见钟宇平、陆根书的论文《成本回收: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另类选择》(《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12期第5264頁)。

[参考文献]

[1]张民选.英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进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5):16.

[2]范元伟,宋殿清,孙玉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收费计划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416.

[3]驻匈牙利大使馆教育组.匈牙利的学生贷款与我国助学贷款机制的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2(11):1415.

[4]梁爱华,郑晓齐.发展中国家少见的成功范例:南非学生贷款案例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8(4):7984.

[5]陈璐,沈涛.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J].高校教育管理,2011(2):5962.

[6]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多国比较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86.

[7]梁爱华.社保机构回收助学贷款的可行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137143.

[8]乔尔达诺·布鲁诺.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M].田时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139.

[9]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基于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差异的计量[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0]杨燕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34.

[11]巴泽尔.考核费用与市场组织[M]∥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陈郁,译.上海:格致出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5.

[12]肯尼.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M].袁宪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344.

[13]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

[14]艾迪特·施泰因.论移情问题[M].张浩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5.

[15]吴俊培.公共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6]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修订版[M].刘北城,赵国新,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537.

[17]弗里德曼,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82.

[18]王国辉.中国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减免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19]耶格尔.制度、转型与经济发展[M].陈宇峰,曲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30.

[20]徐贲.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1]李珍,孙永勇,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3314.

[22]亚当·斯密.国富论[M].胡长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425.

[23]刘丽芳,沈红.“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际争议[J].教育与经济,2006(2):3638.

[24]姚文平.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5.

[25]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石晓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3.

[26]熊彼特.經济发展理论[M].郭武军,吕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114.

[27]褚保堂.学生贷款中的“逆向选择”与制度创新[J].教育与经济,1998(1):4851.

[28]王春晖.中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7:3.

[29]费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的繁荣[M].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33.

[30]陈锦红,郭景见.国家助学贷款中政府调控权的合法行使[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8152.

[31]陈志武.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文格)

Key words:national student loan; recovery agencies; tax authorities; social security agencies

作者:赵向永 刘新林

第3篇:贷款收入证明

贷款收入证明模板(精选多篇)

收入证明

兹有我单位员工,性别,身份证号码为,现任本单位职务为,平均月收入为元。

特此证明

年月日

附:单位地址: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收 入 证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有本单位职工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岁,职务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学

历_______________,工作年限______年,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___,工种,月工作收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收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证明。

出证单位公章

年月日

经办人签字:

出证单位电话:

声明:出证单位保证以上材料真实有效。

个人收入证明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____________银行:

兹证明,我单位职工_________同志,参加工作时间 _____________ 职务 _________ 月工资收入____________ 元。该同志在我单位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处分。如该同志工作调动或其他变故,我单位将及时通知贵单位,并对提

供以上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身份证号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收入证明

中国工商银行亳州市分行:

系我单位,其月平均收 入人民币:元,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上述收入证明属实,否则,愿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盖章:

年月日

个人收入证明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先生,身份证号码,系我单位职工,因本人或配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特证明其收入状况如下

目前,该职工月收入为元。 截至

证明出具日,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为下列第种情况:

1、在我单位已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住房公积金账号为:

2、在我单位暂未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本单位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单位工资主管部门

年月日

单位地址:工资主管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以下由贷款初审人员填写

综合其它信息认定本人月收入为¥元。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人:错误!未指定书签。

此页非正文

填写说明

请按左键拖动鼠标选取需要填写的空白处,并按以下要求填写、保存和打印:

1、 个人月工资收入额要如实填写,防止与您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不

相符合;

2、 个人收入证明应加盖单位工资主管部门印章或单位公章,借款人本人收入证明上所用印章的主体名称要与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开户名称相一致;

3、 要求填写的各项不得空缺,以方便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核实,证明出具时间为申请当月或上月;

4、 个人收入证明应尽量使用计算机打印填写,以确保清晰。

收入证明格式

在申请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银行业务的时候, 收入证明是必不可少的证明材料,小编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了下面的几种不同格式的收入证明范本,供您参考。

收入证明格式一:信用卡个人收入证明

_______________银行:

兹有___________是我单位正式员工,在_________________部门,担任______________职务,工作已满_______

年,年收入约为_______万元。

特此证明!

工作单盖章

年月日

收入证明格式二:职业收入证明

兹有___________同志,性别_____,身份证号码号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今一直在我单位工作,与我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________。目前在______________部门担任职务,税后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元,月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存部分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元,月住房补贴为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收入证明格式三:

银行:

兹证明___________先生是我单位职工,工作年限_____年,在我单位工作_____年,职务为___________,岗位为___________,工作性质为,职称为___________,该员工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

其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___元

填表人签字:___________ 证明单位

单位联系电话:___________

单位营业执照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办公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单位承诺该职工的收入证明真实。

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职工办理贷记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对该职工使用贷

记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担任何责任。

填表日期: 年 月

许多卡友在要求单位开具收入证明的时候并不知道标准的收入证明是什么样的格式,导致很多收入证明无法使用,智汇财富网为您提供三种标准收入证明格式,您可以直接将其中的一种复制到word中打印出来交给单位填写、盖章即可。以上三种收入证明格式均为标准格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一种,更多信用卡相关知识请访理财学堂。

本文转自:,转载请注明!

第4篇:贷款收入证明

收入证明

兹证明先生/女士(身份证号码:)为我单位员工,至今已在我单位工作年,月均税后收入约为:(大写)人民币元整(小写:¥元整)。

本证明仅作本单位员工向银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之用。 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

单位电话:

单位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第5篇:贷款收入证明

个人贷款客户职业及收入证明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分行:

兹证明先生(女士)是我单位(从下列选填一项),

A、公务员B、固定职工C、合同工

D、临时工E、退休职工F、其他(按实际填写)

其现在我单位(科室、部门)从事工作,现任职务为,级别为,职称,已在我单位工作年, 我单位性质为。 其月均收入(包括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为人民币 佰元)。 上述所提供资料真实无误,若有虚假本单位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单位公章或人事劳资部门公章:

人事劳资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年月日

注:

1、所填写姓名与户口本、身份证一致。

2、文字书写规范,无涂改。

3、盖章为单位公章或劳动人事部门印章,加盖完整、清晰。

第6篇:按揭收入证明

按揭收入证明(精选多篇)

证明

xxx同志是我单位职工,身份证号码为:xxxxxxxxxxxxxxxxxx。该同志于xx年x月进入我单位工作,其月薪酬收入为xxxx元。

特此证明。

xxx

年xx月x日

职业及收入证明

兹有同志,证件名称、号码,系我单位职工,在我单位工作年 ,合同期至20 年 , 在 任职务, 其税后月均收入为人民币元月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存部分为人民币元。特此证明。

本单位声明:

上述证明真实无误,我单位对此承担相应的法责任。

此份职业及收入证明复印无效。

人事部门公章

日期:年月日

1. 单位全称:

2. 法定地址:

3 .邮政编码

4. 人事部门负责人姓名:

5. 联系电话:

按揭收入证明格式范本

按揭收入证明格式范本一

按揭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年月日

单位地

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按揭收入证明格式范本二

按揭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

收入为___________元,。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 办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公章

按揭收入证明

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

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为___________元,。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剑网3黄金新手卡免费送

下一篇:

商业风水

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为___________元,。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

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xx银行支行:

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银行按揭收入证明

收入证明范本

个人收入证明

兹证明_________系本单位_________,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_____年,目前在本单位担任_________职务。目前该职工的最高学历为________,身体状况_________。近一年内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____________元人民币。本单位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

人事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学历:,在本单位担任:职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年。年内每月平

均收入为元。

特此证明!

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员工向贵行申请贷款之用。

人事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单位盖章:

日期:年月日

收入证明范本

个人收入证明

兹证明_________系本单位_________,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_____年,目前在本单位担任_________职务。目前该职工的最高学历为________,身体状况_________。近一年内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____________元人民币。本单位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

人事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学历:,在本单位担任:职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年。年内每月平均收入为元。

特此证明!

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员工向贵行申请贷款之用。

人事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单位盖章:

日期:年月日

收入证明范本

个人收入证明

兹证明_________系本单位_________,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_____年,目前在本单位担任_________职务。

目前该职工的最高学历为________,身体状况_________。近一年内该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____________元人民币。本单位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

人事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学历:,在本单位担任:职务,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年。年内每月平均收入为元。

特此证明!

我单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员工向贵行申请贷款之用。

人事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单位盖章:

日期:年月日

第7篇:按揭收入证明

按揭收入证明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含税后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股份分红及其他收入)。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签字):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剑网3黄金新手卡免费送

下一篇:

商业风水

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含税后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股份分红及其他收入)。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签字):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个人经济收入证明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

兹证明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______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xx银行支行:

(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系我单位员工,自年月日进入我单位并工作至今,现在部门担任职务。近一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元(含税后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股份分红及其他收入)。

本单位将保证上述证肯真实、有效。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单位地址:

单位人事部分联系人(签字):

单位人事部门固定电话:

第8篇:银行贷款收入证明

证明

兹有(先生/女士)是我单位职工,身份证号码为,现担任职务,其目前每月工资收入为人民币(大写)元(¥元),由代理发放。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单位电话:

单位名称:

年月日

上一篇: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下一篇:施工机械投入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