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点

2023-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点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袁玉凤

内容摘要: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类、散文体现的艺术风格,从构思情感语言进行了论述。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

关键词:

朱自清、文学地位、散文分、艺术特点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一位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就是很高的。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先生脍炙人口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一种美的享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朴素慎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有着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读先生的散文,让我们领略到语言美的魅力,使我们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朱自清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他走过了自己曲折的道路,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我们“写朱自清颂”。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先生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

朱自清先生从小深受私塾教育熏染,家教严格,养成其温和规矩的性格。他好读书不好交际,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师范和中学教书,过的是平静清平而又师道尊严的生活,即使在成了大学教授之后也脱不了“土气”( 叶圣陶、陈竹隐皆提到这点)。先生的生活缺少大波大澜,缺少激烈地情感撞击,缺少灵魂撕咬的痛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 ,是“中性人生观”, 这跟中国古代的 “温良恭俭让”、“发乎情,止乎礼” 很近似。山水校园、诗酒唱和、教书著文,是朱自清先生一生典型的生活方式。先生的诗太过平凡与他的生活与性情太过平实相关,其成就在散文,实因五四新文学诸文体中惟散文与旧文学冲突最小,与他性情较为相融。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二、朱自清散文的分类

朱自清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诗,1923年先生写的第一篇散文《歌声》,就显示出他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品种多样,有随笔,有游记,有特写,有杂感;先生或用以叙事言情,或用以状物绘景,或用以谈文论学,或用以评时议势。先生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诸种因素。据其侧重不同,可以把他的散文分为抒情、叙事、议论三种类型。

在朱自清先生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提起《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给亡妇》等,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浸入”其中的作者——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既平易近人,又朴素清新,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他不事修剪,自然天成的特性,不仅充分显示了白话文的功绩,而且富有诗情画意,给人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其作品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写当时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些散文,代表作品有《白种人—上帝的骄傲》、《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绿》等。三是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作品,代表作有《背影》、《儿女》和《悼亡妇》,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

三、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1.散文中写出了情致

所谓情致,就是散文具有的带有个人风格的那种味道,读起来有与众不同的感人力量。在《冬天》写道:没有刺骨的寒风,没有鹅毛般的大雪,这样的冬天“不是寒冷的,而是温暖的”。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冬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冬天就是热腾腾的“白水煮豆腐”;冬天就是西湖的美丽月色;冬天就是温暖的台州的家。亲情、友情、爱情在这样的冬天中显得格外动人。没有雕饰,没有渲染,平淡地叙述着,一如作者一贯的散文风格,有一种真挚的美。作者借助想像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人们之所以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还在于他能“诗情的地用感情承受现实的印象”。朱自清先生在描写客观景物时,总是融入自己的感受、情绪,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笔下的自然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意的“人化的自然”。试看《绿》中的一段: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接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先生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容,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梅雨潭被作者情意化,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

2.散文中的真挚情感

朱自清先生十分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朱自清先生抒情的特点是: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先生曾在他的日记中表明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觉得感情无谓者,宜节产。”可见,感情冲动,是他创作的缘由。随着喜怒哀乐的不同,作品的色调呈现异彩;感情是先生文章主题思想的根基,又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而寓情于事(景),情事(景)交融的情感表现方式,对文章主题作了细腻、朴实、感人的体现。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赞扬荷兰画家冉伯让:“他与一般人不同,创造了个性的艺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这个人放进他的画里去”。朱自清先生自己,正是将他的思想感情放进他的作品中的有特色的作家。他的抒情散文之所以历久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抒情特点,读者观其文如见其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从思想内容说,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他的《背影》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流露出一股深情,是一片至情文学。《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北京上学,父亲同行一段路以后,不得不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的情景,《背影》的题材极其平常,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还通过真实地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一般人们的困苦生活,境遇以及凄凉灰暗的社会世态。

《背影》有着叩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为了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朱自清先生以背影为文眼,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的裁剪和布局,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构成了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将父子之情表现的含蓄而淡沉。第一,它构思巧妙,有新意,布局凝炼更精美,先生把描写的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普通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全篇写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开头却只说忘不了他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并点题的,但是作者也没有扣住背影写下去,而是由远及近地层次有序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并再三强调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温情,在这简洁的叙述中,笼上一层浓郁的悲切气氛,这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情景作了铺垫,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作品在着力于刻画背影时,避免平均着墨,尽量做到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如作品中除开头以背影点题外,又三次提到背影。第二次是为了给儿子橘子,父亲过铁道,作品饱含深情,用笔较重,具体细腻的勾画了父亲的背影,其中有虚。第三次是写离开车站时,父亲一刹那的背影,只虚带一回;“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淡淡的一笔,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都活画了出来,是对前面描写的补充,这里虚中又有实。第四次则是结尾,作者引用父亲来信中的话说明父亲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了父亲的背影,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景象,是幻觉,也是实情,它把全篇情感升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并与开头呼应,可见作者非常重视剪裁艺术,紧扣背影这一中心来提炼素材。精心构思布局详略得当,虚写实写结合,紧凑而和谐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以简洁有力的文笔,透过背影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境头,作者没有静止地描绘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自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他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的老态、憨厚,接着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父子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臃肿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使他禁不住落下泪来,这里背影的描写,把父亲对儿子的一腔爱怜之情以及儿子的心理变化和盘托出。第三,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背影》是一篇至情文章,是作者在读了父亲的来信后“泪如泉涌”,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作者的感情和父亲的背影完全融在一起了,对于父亲的深切眷念,作品在追叙之中巧妙的以自己的悔恨的情绪加以反衬,这样使思念之情格外深沉。第四,语言朴实、凝炼,文章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文字,简约素淡,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自然朴素,隽秀的风格,全篇用字惜墨如金,话短情深,父亲的话虽然只有六句,却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3.散文中精巧的结构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秀隽永,语言优美凝炼,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和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炼,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好的散文,不仅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因此结构对于文章是否完整有重要作用。没有坚实匀称的骨骼,文章便立不起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正是自觉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散文有极严密的结构,他善于把纷纭的事物组织、剪裁得单纯、分明,而使每篇的布局都十分完整和谐,围绕文章中心,对材料能放能收,形散而神不散,显得随意而又巧妙自然。

《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缜密精美。作品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既揭全文之旨,又设计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忧郁,矛盾的组合,都融入在这一篇被称为“模范”的“白话美文”中,从中你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忧国忧民的情思,以及如荷般洁身自好;你也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驾驭语言的超凡的能力,如同画家手中的笔,轻描淡写中就给我们画出一幅素净的山水画。作者“一路行去”,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尽情享用这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紧扣“荷塘”和“月色”错落有致地一一展现月下荷塘的景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既极写月下荷塘的“神异”美,又细腻地展现作者“颇不宁静”的复杂微妙的感情层次。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荷塘月色》都堪称是完美之作!

四、结论

朱自清先生平凡而高洁的人格,卓越的凝异的文格,以及温雅、宽容、理性的言论格,无不相统一而具张力,丰富着其人和其文的世界。杨振声先生曾如此评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宽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尤其是抒情写景散文)在艺术上呈现的美是明显而独特的,他的风格自然亲切,细腻平易,读他的文章总会使人的性情受到熏陶,写身边小事却又能感人至深。先生的散文领域留下的遗产:认真的写作态度,高妙的写作技巧,优美的散文意境,是永远值得称道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情彩》,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1版。 2.朱自清:《欧游杂记·荷兰》,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7月。 3.《朱自清全集 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3月第1版。 4.《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厦出版社1997年版。

5.《朱自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6.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1948年9月《文讯》第9卷第3期。

- 1 -

第2篇: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艺术特色

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李白创作的诗歌来看,主要表现为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同时,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正如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李白的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方面的因素,但就他的主导倾向而言,他却是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大师。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虽然也接受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对他影响更深的却是《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李白和屈原有相似的政治理想和不幸遭遇,同样有着不满现实的反抗精神,也有着可以媲美的高贵品质和艺术天才。以这些共同的特点为基础,他必然会走上屈原所开辟的积极浪漫主义的道路,并根据他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对它有所丰富和发展。在表现手法上,他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使之发展,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性地运用中加以提高,使这一表现手法益臻完美。在描写对象上,他所接触到的题材也比屈原更为广阔,因之,他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也就更加广泛。他不仅在抒写“自我”和寻仙、梦游等易于施展浪漫主义手法的主题上采取了这种手法,就是在反映战争以及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主题上也常常采取这种手法,以驰骋他“想落天外”的想象力。

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

李白是一个满腔济世之志的具儒家思想的人,他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等人自许,要求自己像他们那样施展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他一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也没有丧失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东山高卧时起来”,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使他的诗气象非凡。他的诗歌还有一种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他的诗篇《江上吟》中,李白写道:“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很多诗歌都是重激昂豪迈而少细致描述,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蜀道难》大气磅礴, 一气呵成,而又回旋往复不能自己。《将进酒》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头,整首诗势如万里黄河奔流不息,每次诵读总是荡气回肠。

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李白的一生是孤独的。因为他一生都处在一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景况中。因此他的的诗歌总是伴随着是政治上的遭弃感和无归依感。李白少时就有很强的功名事业心,“以当世之务自负”。这强烈的济事观念,显然是来自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不过,李白不是一个普通的本分的读书人,它的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即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所写的一首记梦游的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作于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虽在东鲁家中居住,怡情养性,虚度时光,但李白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所以在诗中发出那样激越地呼声。而诗中的求仙访道,正是他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来表示对权丞贵戚地鄙视和不妥协,是他不肯趋炎附势的高贵品格的体现。

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

唐代山水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奇葩,不仅生动描绘了华夏山川的风光,汇成千古江山的历史艺术画卷,而且深刻表现了山水诗人崇高的思想情怀。它洗濯心灵,陶冶性情,蕴蓄着宝贵的审美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唐人自我陶冶而形成的风景诗心和意象诗兴,最终影响到唐诗总体上注重景象生动的时代特征。而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瑰奇宏廓之美。李白诗歌的美首先表现为瑰奇的美。丰富的比喻,大胆的夸张,迥落天外的想象为瑰奇之美涂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而其内蕴则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和渊博的知识充实其中。

第二,奔腾浩荡之美。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爆发式的抒情。

第三,纵横变幻之美。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的诗发想无端,纵横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李白诗歌的意象组合具有很大跳跃性。第四,清水芙蓉之美。李白诗歌的语言任情真率,似随口而出,毫不经意,却能出神入化,清新自然。

五、李白诗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李白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同是唐人七绝的冠冕,在语言上实得力于民间诗歌的学习。正由于李白在这种学习中得出宝贵的艺术经验,在语言上,他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他也根据这样的主张,批判地汲取了魏晋以来优秀诗人的语言技巧。他说过:“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于摒弃六朝华靡诗风的同时,却又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和庾信等人的语言艺术。由于他在汲取民间诗歌语言艺术的同时,又批判地继承了诗人制作的优良的艺术传统,所以他的语言,在生动、自然之外,又具有明净、华美的特点,加上他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豪迈奔放的热情,又使他的语言具有如前人所说的“高华”和“豪放”的特色。

总之,李白留给后人的九百多首诗篇,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写照。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不肯苟同于世俗的中那种人格意识,,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他以才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但只要我们多阅读,多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我们就会被他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所感染。这对提高我们的个人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人生价值是大有益处的。

第3篇: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朱自清的散文“形散神聚”,严谨缜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上。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这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集中地体现在“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上。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疏密严整。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散文本身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其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写景抒情的。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2、写人抒情的。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3、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的文章。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4、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章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隐秀。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理与抒情三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象《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一一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正象鲁迅所说:“„„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朱自清在对现实生活真人熟悉的前提下,用白描与“画眼睛”手法,能做到以“形”传“神”、以“神”表“情”,让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而又表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如《哀韦杰三君》是一篇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学生韦杰三的文章。文章通过回忆韦杰三初入学时经其他老师介绍来访的第一次见面;入学后不久要求转到自己这个班来听课的第二次见面;三月十八日在天安门参加示威游行的最后一次见面几个片断,一再突出韦杰三“静默”,“温雅”的性格,强调他“是一个可爱的人”。朱自清先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韦杰三的“静默”、“温雅”、“可爱”,然而这样的人竟被反动派虐杀了。这种悲愤的感情隐秀、真挚地从作者的“痛苦”的脸相上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谈到有关《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以上可以看到,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理趣”,就是诗文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赞扬鲁迅的杂感时说过:“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就是诗”。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愈柳宗之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早期的杂感,如《航船的文明》、《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议,叙议结合,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灰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到40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自觉地运用杂文这一武器进行战斗。如《论吃饭》、《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杂感,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朱自清对当时的杂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的第一只燕子。从尖锐的讽刺个别事件起手,逐渐放开尺度,严肃的讨论到人生的种种相,笔锋所及越见深广,影响也越见久远了”。这些话,恰好也佐证了他自己杂文的特色。

《论不满现状》一文,是朱自清在国统区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则要求民主,反对内战,努力建立工们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中国而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家在内忧外患里增加了知识和经验,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渐渐在扬弃那机械的定命论,也渐渐在扬弃哪唯心的人治论。„„如果这不满人意的现状老不改变,大家恐怕忍不住要联合起来动手打破它的。”朱自清在国统区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且认识到人民大众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呼唤人们“联合起来”推翻反动政府的统治,也表达了朱自清对新中国,光明社会的热切憧憬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通过“融情入理”的议论来抒写的。以情驭理,情理俱美。这种抒情的“理趣”的美,是作者“理智的结晶”,更是作者反帝、反封建、爱国的热情喷薄和升华的结晶。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写人、写景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侧重于叙事的“抒情小品”,真挚委婉,偏重于描写和写景的篇章奇丽隐秀,偏重于议论的杂文、杂感机智深沉。总之,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真挚隐秀的。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纵观朱自清的散文,就会发现他前后的语言风格不同。早期的写景抒情散文,语言绚烂华美,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后期的议论说理或叙事抒情为主的作品(包括《背影》、《给亡妇》等),风格朴素无华,平易自然,但并不排除着意经营。“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注重语言的创新。他一生都在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为祖国语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朱自清先生在《语文续拾》、《经典常谈》、《论通俗化》、《标推与尺度》、《语文零拾》等大量文章中谈论到语言的建设和发展)。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分不开的。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在现代文学史上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第4篇: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摘 要: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抒情艺术 语言艺术 结构艺术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一、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写景抒情的。其中又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文,如《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松堂游记》等;有兼记社会风俗或文物的旅行记,如《旅行杂记》、《欧游杂记》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二、写人抒情的。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一封信》、《阿河》、《哀韦杰三君》等,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三、描述生活情趣或抒写生活哲理的文章。李广田在((哀念朱佩玄》一文中说:“他很有风趣的,他的风趣之可爱可贵之不同在于一般的滑稽幽默。”[9]如散文集《你我》中的《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都是抒写生活哲理的最好的代表。

四、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抒情意味浓郁。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论不满现状》、《论吃饭》等。这些作品的文章之美,是与抒情的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抒情,是有其鲜明特色,那就是真挚隐秀。

朱自清的优秀散文,往往兼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理与抒情三个角度来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真挚的美

有两种散文,一种是虽然也以现实生活为根据,但在写作过程中,作家对事实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有一些必要的想象和虚构;另一种则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完全不容虚构。朱自清的散文属于后一种。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的的确确相信他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实录。例如,买桔子的“父亲”,“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的亡妇,房东太太,和易宽容的叶圣陶,都是真人;象《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记述的“三一八”惨案,《生命的价格一一七毛钱》中记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用七毛钱买来的一个小女孩的命运,都是真事。问题的关键是,朱自清善于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娓娓叙来,并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以达到质朴和真挚的情感美。

朱自清是用散文描写旧时代的小人物能手。由于长期过着学者的书斋生活,不能较多的接触劳动人民,所以,朱自清写得最多最好的是他的家人、学生、朋友、以及旧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小人物。朱自清善于从真实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正象鲁迅所说:“……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朱自清在对现实生活真人熟悉的前提下,用白描与“画眼睛”手法,能做到以“形”传“神”、以“神”表“情”,让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而又表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如《哀韦杰三君》是一篇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学生韦杰三的文章。文章通过回忆韦杰三初入学时经其他老师介绍来访的第一次见面;入学后不久要求转到自己这个班来听课的第二次见面;三月十八日在天安门参加示威游行的最后一次见面几个片断,一再突出韦杰三“静默”,“温雅”的性格,强调他“是一个可爱的人”。朱自清先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韦杰三的“静默”、“温雅”、“可爱”,然而这样的人竟被反动派虐杀了。这种悲愤的感情隐秀、真挚地从作者的“痛苦”的脸相上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朱自清写人抒情的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

2.事件真实,叙述细腻,抒情真切而委婉。“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谈到有关《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以上可以看到,朱自清叙事抒情是很注重“至诚”和“写实”的。感情是丰富的,又是较为抽象的,要用文字把感情抒写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朱自清善于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能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二)说理抒情,理趣的美

“理趣”,就是诗文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赞扬鲁迅的杂感时说过:“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就是诗”。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愈柳宗之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早期的杂感,如《航船的文明》、《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旅行杂记》、《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缘事而议,叙议结合,矛头指向旧的社会制度,社会风习和反动的军阀执政府,幽默灰谐中藏有批判的锋芒。到40年代后期,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他自觉地运用杂文这一武器进行战斗。如《论吃饭》、《文艺节纪念》、《论不满现状》、《新中国在望中》等杂感,满腔的诗情常常是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的。朱自清对当时的杂文进行了这样的评论:“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的第一只燕子。从尖锐的讽刺个别事件起手,逐渐放开尺度,严肃的讨论到人生的种种相,笔锋所及越见深广,影响也越见久远了”。这些话,恰好也佐证了他自己杂文的特色。

二、语言的艺术

情景交融,这是朱自清散文意境美的又一艺术表现。他善于把写景抒情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色,含蓄蕴籍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就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 《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题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这题目原是旧词中的一句,而他借画题作为文题,写了这篇读画的散文。然而作者并没有真正着笔评价画的布局安排、色彩调配等笔墨成就,而是巧妙地通过对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以及神态的细腻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了画面同时也是文章本身的优美意境,然后大作一番悟彻人生的联想和发问,使得一篇写画的短文恰如图画一样意韵十足,兴味可人。作者先把画面作了形象的介绍:绿色的帘子斜卷着,一轮圆月,“青光遍满纸上”;嫩绿色的海棠花的叶子“仿佛掐得出水似的”,“花叶拂疏,玲珑有致”;两只墨八哥,“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另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这样的介绍已使人看文如见画了。但作者的艺术才能不只表现在形象地复述画面,也不只在于下些赞语,而更在于通过画面,发掘诗一般的意境,说出自己独特的读画感受,做到文情并茂,意趣盎然,这真是高超之笔,不妨摘录一段: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和嫣润;枝头好鸟为什么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支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吗?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吗?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做去找──您该找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吗?”

这段文字写得如痴如醉,虚实相兼,用一连串疑问和惊叹的语气,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景中有情、物中有人,那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有所期待有所依恋的情思,那画意与作者的感受简直是水乳交融了。卷帘人在何处?读者去找吧。朱自清在描述评点中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富有情韵、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三.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一)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1]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2]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3]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4]。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6]。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8] 。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9],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10]。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11]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续,这就不容易了。

(二)缜密的结构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5]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10]。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 《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4. 《现代文学纵横谈》蔡清富,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 《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 《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 《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年版。

9. 《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 《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5篇: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摘要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探求了朱自清散文在中西文化撞击下所走的民族化的道路。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漂亮缜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雅俗共赏的作风。

关键字: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文化艺术

一、 绪论

散文(prose;essay)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璧”,不是以具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撒谎、不矫情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吸引人。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兼备,令人耳目一新。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二、结构的艺术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1]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

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2]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3]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4]。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6]。

朱自清在《背影》中缺着重描绘父亲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话。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任务,对于太熟悉的任务,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任何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散文是最可以自由创作的,文无定法,固守别人的成功经验是没有出息的。 《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8] 。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

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9],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10]。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

也。”[11]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续,这就不容易了。

(二)缜密的结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产生了要去“日日走过的荷塘”寻找“另一番样子”的念头。之后他来到那条幽僻的小路,“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身心渐入静界,有了“自由”的感觉。于是,他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5]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 抒情的手法

(一)、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朱自清十分重视感情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①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朱自清抒情的特点是: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朱自清曾在他的日记中表明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觉得感情无谓者,宜节产。”可见,感情冲动,是他创作的缘由。随着喜怒哀乐的不同,作品的色调呈现异彩;感情是他文章主题思想的根基,又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

带。而寓情于事(景),情事(景)交融的情感表现方式,对文章主题作了细腻、朴实、感人的体现。朱自清曾这样赞扬荷兰画家冉伯让:“他与一般人不同,创造了个性的艺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这个人放进他的画里去。”其实,朱自清自己,正是将他的思想感情放进他的作品中的有特色的作家。他的抒情散文之所以历久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抒情特点,读者观其文如见其人。

(二)、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诗人本色,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荷塘月色》中,清华园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这位散文大家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那“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不使我们想到那“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如浴的美人”;写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写树色“象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各种景色在这里是那么和谐协调,活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

(三)、情景交融

《春》中,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的“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真是“一切景物皆情语”。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

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在朱自清散文里,这种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比比皆是:明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素淡的情致,融成一体,真可谓妙手丹青。

(四)、写人抒情,真挚的美

通过一系列人物生活中典型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自然而然地变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细节,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这些细节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一文,朱自清抓住在电车上看到一个“小西洋人”的面部表情变化的细节的描写,继而转化为“抒情细节”。“小西洋人”的面部表情由“和平与秀美”变化为“粗俗、凶狠”,作者抓住这一细节加以特写,来表现“我”的内心情感。“我的心空虚了,四面的压迫很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他的脸上便缩印一部中国“外交史”。这一描写的细节转化为“抒情细节”,抒写个人的屈辱,抒写民族的愤怨。尽管作者没有高呼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这一类口号,没有正色辞严地要求民族平等,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掩盖不住作家的视民族尊严为至上的爱国热忱。从文题“骄子”后的惊叹号上,可以看到朱自清那难以遏止的愤激感情。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 《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

4. 《现代文学纵横谈》蔡清富,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5. 《散文艺术论》付德岷,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6. 《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李复兴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 《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16)。

9. 《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黄曼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 .《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6篇:论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精选)

论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荒诞派戏剧兴起于西方。它产生于二战之后的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其主题多是表现在一个没有理性、道德沦丧、物质膨胀的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是荒诞的、无理性的。在艺术创作与表现手法上,荒诞派戏剧作家抛开了传统的理性手法与符合逻辑的表现形式,采用了一系列非理性的、反逻辑的乃至反戏剧的表现手法,使荒诞派戏剧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流派。

【关键词】荒诞派;反戏剧;道具;场景;反语言;淡化

就艺术形式而言,戏剧也许是最具变化性、最为复杂的概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戏剧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种在特定的时间限定内,需要由演员进行肢体表演及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故事情节、戏剧冲突以及场景的变化势必不可少的。故事的结构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自然顺序来安排,语言也是清晰明了。戏剧毕竟是用来表演的,故事情节与戏剧冲突最终都要通过演员的动作与语言来完成,因此,“动作”成为戏剧的重要特征,戏剧也因此被称为“动作的艺术”。同时,由于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故事情节的编排必须紧凑,冲突要强烈。戏剧人物之间存着矛盾与冲突,而种种矛盾会形成一个总的矛盾焦点,最终导致冲突的爆发,从而形成一种可供观赏的艺术形式。除此之外,语言承载着极为重要的任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制造矛盾冲突并最终使戏剧中的若干人物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核心的矛盾,构成戏剧性。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表现方法。然而,荒诞派戏剧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却与之大相径庭。荒诞派戏剧作家称之为“反戏剧”。

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方兴起了荒诞派戏剧。它产生与二战之后的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它也是西方广泛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荒诞的戏剧形式相互融合的产物,显示的是战后西方世界严重的信仰危机。荒诞派戏剧所表现的主题,是在一个没有理性、道德沦丧、以及社会物质膨胀的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是荒诞的,无理性的,也是无意义的。因此,在艺术创作与表现手法上,荒诞派戏剧作家抛开了传统的理性手法与符合逻辑的表现形式,采用了一系列非理性的、反逻辑的甚至看似荒唐的表现手法。

在荒诞派戏剧中,人只是一个作为抽象的意义存在着。在荒诞派戏剧家看来,在一个物欲横流、道德泯灭、金钱至上、信仰缺失的社会,人物已经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丧失了本性,丧失了自身的个性,更丧失了自我。因此,荒诞派戏剧淡化人物性格。剧本中的很多人物都没与名字,有的是用表明身份的称谓,比如:房客、孩子妈、孩子爸、教授、女学生、残疾人、革命者等等。比如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一剧中,一对夫妇谈着一些无聊的话题,看似中规中矩,实则毫无意义。当他们谈到一对叫博比·沃森的人,他们忽然发现这一家人都叫博比·沃森。在这个家庭中,究竟谁是谁,无法用名字区分。剧作家以这种方式处理人物,并非随意而为之,而是以此表明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上,人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人与人之间毫无差别。

尤内斯库的《雅克式的征服》中的雅克,最终成了社会流行的牺牲品,最终失去了自我。雅克的家人总喜欢说:“我喜欢吃土豆烧牛肉”这句话。他们也强迫雅克这样说。雅克最初也不肯说,但最终还是屈服了。雅克的家人逼着雅克迎娶长着两只鼻子的罗伯特,雅克的回答变得荒谬,他要娶长着三个鼻子的女人。这个看似荒诞的回答,其实是雅克的反抗。更为荒

诞的是,罗伯特家居然生出了一个长着三个鼻子的女儿—罗伯特第二。雅克没有办法了,当他与罗伯特第二单独相处时,禁不住性的诱惑,与其完婚。最后雅克被社会的流行同化了。在人物塑造方面,荒诞派戏剧作家还抹去人物生存的环境。使这些人物显得来历不明,不知所来也不知所终。就像《等待戈多》里面的两个流浪汉。作家的所要表现的并不是人物的性格,而是要表现人类的荒诞的存在。不管人们具有怎样的个性,在充斥着金钱与物质的社会,在人们盲目追随流行文化的社会,人们终将丧失自我。

就情节编排而言,荒诞派戏剧作家似乎走得更远。“什么也没有发生—反情节”可以概括其特点。传统戏剧具有符合逻辑的情节与结构。故事情节的结构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的自然顺序来安排,是一个需要依靠演员的一定的动作表演来完成的,也被称之为“动作的艺术”。情节,这一个至关重要的戏剧因素在荒诞派戏剧中却被极度地淡化了。

在荒诞派戏剧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符合戏剧基本要求的情节,更没有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中心戏剧冲突。戏剧情节的基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而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根本就没有能够构成冲突的关系。因此,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中心情节。整个荒诞派戏剧没有故事、没有发生、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结局。在比如《等待戈多》中,自始至终戈多也没有出现。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任何的戏剧冲突,甚至几个出场的人物,也没有交代出处。舞台的时间转换只是靠树木的变化,空间没有变。观众只看到几个莫名其妙的人物梦游般的在舞台上游荡。此剧原名就叫《等待》,被称为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戏剧。从另一个角度讲,荒诞派戏剧并非完全没有情节事件,只是其事件还不能构成戏剧的中心矛盾情节。此外,剧情的重复性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情节也多没有进展,幕与幕、场次与场次之间几乎是少有变化的重复。有评论家指出,荒诞派戏剧的结尾就是开头。“结局在开始时就出现了,然而还在继续”。荒诞派戏剧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手法,就是为了表明荒诞的人生,不过是一个荒诞的循环往复,没有结果。剧本没有结局恰恰说明苦难的人生没有尽头,既不能改变,又无法终止。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机械、刻板与重负。荒诞派戏剧所具有的“反戏剧”特点,使其违背了传统戏剧的理性结构。

“动作”这个在戏剧表演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的因素,也成为荒诞派戏剧作家用来表现荒诞的存在的手段。作为一种形体艺术,传统戏剧人物的动作是完整的,它服务于整个剧情,直接揭示人物的性格。而荒诞派戏剧的人物的动作却是破碎的、零乱的,甚至看似与剧情无关。就表面看,它似乎既不表现人物的性格,也缺乏整体感。正是这种看似莫名其妙的动作,其意义超出了动作的本身,他们不以人物形象来表明思想意图,而是试图直接用动作表现剧本的抽象意义。动作的重复性,也是其力图表明人生的单调、刻板。

在荒诞派戏剧作家的作品中,场景与道具更具有象征意义,但是其表现的方式却与传统戏剧完全不同。它已经被作为一种表现思想与作家意图的东西。例如,在《犀牛》一剧中,舞台的大幕上出现了数不清的犀牛头,乐池里有无数的犀牛在奔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舞台上贝兰杰孤身一人的场景。作家力图表现一个人要保持自我的艰难,与众人对事实的正误视而不见的盲从心理。最为著名的要数尤内斯库的《椅子》。夫妇两人要邀请各界的人,最后皇帝也应邀前来。然而,舞台上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客人。嘈杂的人声与变幻的灯光,使观众知道客人鱼贯而入。舞台灯光骤然一亮,伴随着皇家进行曲,表示皇帝驾到。舞台上的椅子越摆越多,演员看似对空表演。最后,老夫妇没有了立脚之地。这正是作者力图表明社会物质对人的生存的压迫,以及人对越来越膨胀的物质社会的无奈。道具被赋予了意义,支配了人。就这一点而言,荒诞派戏剧作家试图说明物的庞大与人的渺小。道具的象征意义在

荒诞派戏剧作品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语言作为戏剧的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在传统戏剧中用以制造冲突,揭示人物性格。而荒诞派戏剧则将语言的作用降至最低点。甚至有时在舞台上,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剧作家以“反语言”表达荒诞。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往往词不达意、甚至不知所云,语法混乱甚至错误百出。这种使用语言的方式不仅仅造成剧中人物之间表达错误,不能沟通;也同样使观众误解剧情,或者无法知晓其中的意义。其实,这正是荒诞派戏剧作家想要表明的思想。在荒诞的社会中,人们的语言已经不能表达其真实的思想,人们变得虚伪,因此语言也就丧失了其符合逻辑与理性的意义。就语言本身而言,荒诞派戏剧的语言具有冗长、重复、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等特点。这其实是荒诞派戏剧作家用心创作的结果。用尤内斯库的话说:只有最平淡无奇的日常工作,最乏味的语言被用到超出人们的忍耐的限度的时候,观众才会体会出事物的异常与怪诞。这种戏剧中的异常与怪诞,又恰好表现现实社会中的荒诞。在荒诞派戏剧作家看来,既然人生是荒诞的,那么人类的语言又怎么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呢?语法错误、用词错误等等语言的混乱使用,在荒诞派戏剧作品中比比皆是,用以表达人类的荒诞与世界的不可知性。

荒诞派戏剧作家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人生如梦,世界荒诞不经,所以人生是荒诞的。为了表现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与人的荒诞的生存状况,他们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表现方式,把荒诞的社会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荒诞派戏剧中所表现的悲观情绪,它的“反戏剧”的表现形式,开创了现代戏剧表演的先河。

课题名称:二十世纪西方荒诞派戏剧作家作品研究

课题编号:1152408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周安华. 戏剧艺术通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 刘建军.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曾艳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周宪. 戏剧学研究导引[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曾繁仁.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