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和谐社会

2022-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作为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在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牢固树立以农民群众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好务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把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去,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一、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格局

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现代服务机制体制建设,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农民群众为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乡镇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职责,加大与对口帮扶部门的有效对接,大力整合社会公共资源,转换工作角色,转变工作职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综合性服务,全面探索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新途径、新模式。

1.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充分利用便民服务场所,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户籍办理、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养老、低保、医保、失业登记、伤残救助、文化体育等综合性便民服务,确保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行政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2.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工作机制。乡镇政府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人口基础台账,完善人口民情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抓好人口民情动态管理,依托司法所、派出所及村群众工作室,进一步加大社区、村矫正工作力度,落实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管理工作措施,完善矫正工作体系,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机制和有效安置机制。加大“扫黄打非”“打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促进和谐乡村建设。

3.建立健全矛盾调处工作机制。依托乡镇群众工作站和村群众工作室,构建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工作体系。加强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发挥基层民调员作用,搞好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者既各自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业性调解组织,完善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敏感、突出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以及各类乡村事务纠纷和邻里矛盾纠纷,争取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打造乡村人文和谐新环境。

4.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智障家庭和流浪乞讨人员帮扶救助机制,打造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道德新风尚。二是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和用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劳资双方创建双向互动的就业、用工帮扶服务新机制。

二、创新基础工作体系,夯实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基础

1.建立健全乡村人口民情综合动态信息数据库,以村为单位,建立人口信息电子台账,并及时更新数据,为社会管理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信息资源。

2.进一步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和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把村两委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取信于民,把村两委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真心信赖、拥护和爱戴的新时期战斗堡垒。

3.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实行乡、村、组分级排查、三级整治,进一步加大对网吧、电子游戏厅接纳未成年人娱乐的打击力度,打击“黑网吧”,努力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把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安全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改造建设步伐,健全基层组织,扩大管理覆盖,延伸社会服务。

4.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完善村民健康档案信息库,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逐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做好季节性、突发性、地方性和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检测、处置和报告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彻底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吃药难、转诊处置难的现实问题,打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

5.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由城镇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强乡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着力纠正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陋习,打造绿色生态、清新怡人的和谐乡村新环境。

6.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载体依托。大力培育各种协会、合作社、联合体和学会等多种形式的管理和服务主体,引导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大种植、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加大乡村食品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7.关注民生,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向外出务工者宣传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列法律法规,使外出务工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好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好孤残、五保、低保、特困以及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将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做到专款专用,加强救助帮扶力量。

8.抓好文体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村、组图书阅览室、农民文化书屋等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投资扶持力度,加强村文艺队、竞技体育队、兴趣体育队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小学、村文体活动场所的功能效应,使群众就近便捷地享受公共文体娱乐服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时期,仅仅依靠原有的农村基层组织进行社会管理已不太现实。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新生力量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村干部入手,不断开阔选人视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解决处理复杂问题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要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的限制,吸引一大批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主、城市下岗职工、机关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员、退伍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优秀人才,使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完善。

作者:赵县高村乡党委书记

(责编/郭建民)

作者:韩振清

第2篇: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

Key words: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w rural sports culture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体育消费增长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权,加快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事业。在当前学术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讨论中,多数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视角阐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缩小社会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但从更深层次看,社会和谐不仅表现在为经济、政治、社会等系统之间的运转协调和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更应当包括体育文化的和谐,即社会成员之间所享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快城乡体育文化融合也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纲要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体育文化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史记》中就大量记载有先民习武、游戏等内容。《苏秦列传》记载了齐国先民“无不斗鸡、走狗、陆博、蹴鞠……”经过先民长期实践与传承,形成了一系列如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斗牛、斗鸡、摔跤、赛马、放风筝、围棋、象棋、踏青、傩舞、秋千等区域性、民族性体育项目和体育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清楚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实状况,充分挖掘农村体育文化所蕴涵的各种条件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和挖掘长期沉淀的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弘扬和发展农村优秀体育文化传统,探索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长善救失的对策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现代化生活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拟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这一命题来探讨当前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期冀本文的探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和“十一五”规划的整体实现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1 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农村体育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以及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目的,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内的各类体育教育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文化是指世世代代农民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它是农民的体育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体育文化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它所表达的是农民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农村体育文化形成和生长的环境、背景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不同于或者区别于城市体育文化的一些特征:(1)封闭性。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丘陵、盆地的广泛分布和交通工具的落后,农民很少有社会流动。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农村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即使在现代社会,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体育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现实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城乡体育文化互动并不频繁。农村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虽然有所变化,但其固有的封闭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同时,农村体育文化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其体育文化容纳度和吸收性较低。(2)边缘性。一般说来,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是历史积淀的类本质对象化,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长期以来以小农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深深浸染着中国农民的心灵世界。自19世纪开始而绵延至今的现代化历程,使得中国农村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开始裂变、分化,但与强调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成就意识为精神核心的城市体育文化相比,农村体育文化显然不适应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以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为推动力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农村体育文化因其保守性而被边缘化。固然,农村体育文化的边缘性的形成是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然,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体育文化的侵袭迫使农村体育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3)落后性。就理想状态而言,体育文化的变迁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在历史实践中,非平衡、非系统化的社会与体育文化变迁屡见不鲜。此即所谓的“体育文化脱序”。由于农村体育文化缺少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交流和融合,使得浸淫其中的人们(主要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社会体育心理、体育生活态度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同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农村自身的封闭性和守旧性使其难以接受、容纳、融合其他先进文化,并且农民自身求安稳、短视野和封建愚昧的心理使其享有的体育文化难免带有严重的落后性。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文化形态的转变过程。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转变,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新农村现代性体育文化的增长,我国的小康社会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在充分吸收传统体育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体育经济和市场体育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市场观念体系,不断摈弃落后、愚昧、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而积极吸纳先进、科学、开放、理性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现代化属外发内生型,我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亦属于外发内生型。在我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受到西方现代体育文明的熏陶和浸染是不言而喻的,而具体到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即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则是在全球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双重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更为复杂;其一,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步伐更为迟缓,它的现代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体育文化的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几无可能。其二,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是传统体育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体育文化传统和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体育文化思想观念的保守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为艰难。其三,由于“迟发展效应”的作用,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必然会经历一个混乱、迷茫、失序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落后与先进的较量,狭隘与开放的矛盾会深深烙印于现代的历程之上。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困境

体育文化能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蓬勃发展,成为不同人群、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普遍接受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人们就越普遍。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发达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动态和连续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一个整体社会变迁的系统工程。在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认识到人既是生物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和具有内心世界的精神个体,因而,在做法上不是强制而是引导人们对体育文化由理解到产生需求,着眼于使个体能主动参与体育,实现体育对人的身心改造的作用。在其中,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其他要素的现代化。体育文化作为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等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便很难改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陷入了一个二难困境。

2.1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分配不公弱化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农业曾为工业积累被动提供数千亿的支持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由此带来的是农村体育教育的进一步落后和体育文化环境的恶化。在我国部分地区农村体育教育整体设施依然非常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难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由于贫穷,一部分农村子女无学可上,一部分有学难上,一部分在校无法安心读书,因此,无法保证让更多的农村子女接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如此,我国农民的整体体育文化素质难以从整体上得到较快提高。同时,农村体育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恶化。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许多农村没有书店、报摊、体育文化等基本文化设施,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民很难得到了解外界、学习知识的途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蓬勃兴起了一股“民工潮”,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生活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接触到城市体育文化,并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浸染,农民离城乡之后可以把在城市见识和感受到的东西带给滞留在农村的家人、亲戚的朋友,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影响他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城乡体育文化的交流,实现了一定的“体育文化反哺”。但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衍生的一系列歧视性待遇使得广大农民不能或很难离开农村而在城市长久地居住、生存和发展,他们很难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时间学习城市先进的体育文化,甚至可能加速农民的体育文化自卑感进而产生敌视城市体育文化的心理。户籍制度割裂了城乡体育文化交流的纽带。农民被人为的拒斥在城市之外,除了极少数人通过招工、升学、入伍等途径获得非农户口而进入城市外,农民几乎终身固守在狭隘的一方天地,城市体育文化与农村体育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几乎难以实现。另外,一些地方农民急功近利的心理和地方政府、村民组织疏于体育文化建设,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环境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反而出现了恶化趋势。

2.2 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滞缓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进程

经过改革我国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财富增多了。但是,各种社会矛盾也在突出,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因此,关注社会公平、让各个社会群体都能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成了当前一个重要的议题。“建设新农村”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体育文化科学发展观涉及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统筹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协调统筹,因此十分重要。我们在进行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以避免它们成为制约新农村体育文化进步的瓶颈。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是城乡体育文化不断冲突和融合中进行的,但作为体育文化主体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在面对现代体育文化时会出现“体育文化震惊”心理,一时间很难接受与自己固有体育文化不同的成分,进而产生排斥心理。由于我国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很多人仍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他们对于体育文化的感受力很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接纳力不强,体育文化选择能力的欠缺,因而导致一些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落后,农村体育文化场所缺乏,使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受到了阻碍。

2.3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造成当前农村体育文化的断裂和日益边缘化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迅速勃兴。在大众传媒上体育文化在不断被翻新和包装,应接不暇的体育赛事,节目,话题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体育文化消费习性。在大众体育文化传播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渠道获得体育文化知识、猎取体育文化信息,感受异质体育文化的冲击和碰撞,进而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原有的体育文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由于大众体育文化传媒业的日趋市场化和分众化,大众体育文化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其传播主要面向于城镇居民,传播的内容更多地服务于城镇居民。在这种传播情境中,农村体育文化日益边缘化,农村体育文化现代与传统杂陈、落后与先进并存、开放与狭隘共生,从而造成农村体育文化的内部断裂。更为重要的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甚至漠视、敌视现代文明。另外,传播的畸形发展可能会强化农村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之间的疏离。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化阻机制

如上所述,我国当前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尚存在一些障碍,一些不和谐的阻却性因素在制约着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根据体育文化进化的规律,这些阻却性因素的消解具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体育的发展,阻却性因素将潜移移默化地发生消亡或转化。第二种可能是通过自觉地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和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事业,营造一个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大环境,进而达到阻却因素被斧底抽薪的效果,这种可能是治本的,当然也是困难极大、成本较高的。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不应采取“自发自为”、任其自然的消极态度,而应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包括改造社会经济结构和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等措施,“自觉”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转型。进而言之,加速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应建立农村体育文化转型的化阻机制,从而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困境中找到更新的途径。

3.1 加速“三化”进程,逐步发挥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弱中之强”的优势

我国现代化的起点是以9亿农民人口为主体的人的现代化,表现为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发展及其创业能力发展。我国应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即“三化”进程。通过“三化”进程的加快,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三化”运动,这不止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当有要求,并且是中国解决社会体育生存问题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积极发挥城镇的辐射效应,使更多的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挣脱土地的唢班羁绊和农村的藩篱,促使农民实现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对城镇周边的农民通过示范和辐射来影响他们的体育文化心理。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工,并且每年还在以500万的速度增长。逐步废除现有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制度上获得自由流动的资格和机会。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流动,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空间,享受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体育文化设施,受到更多的城市体育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可以通过参与现代化大生产获取现代体育文化气息和科学技术,从而促进城乡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加快新农村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增长。

3.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活动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归根结底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能否顺利与其滋生和寄生的经济土壤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农村的税收十分混乱,税收征收成本过高。农民负担沉重,实际收入相对减少。即使已经开始实行税费改革的农村,农民税收还普遍偏高。乱立名目、私自摊派,基层腐败严重。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湖北某地因为向农民按住房面积非法开征所谓的“土地使用税”,仅仅在一个自然村里,就有四十多户农民被迫扒了自己的房子,背井离乡。农业型的经济基础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占绝大多数的乡村人口都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基础上。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在失地、养老、医疗、体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这种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很难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中国农村体育文化若欲快速发展为现代体育文化模式,则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并给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唯有如此,我国农村的教育、体育文化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发展,农村子女才有机会获得高质量的现代教育和体育文化的熏陶,农村的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改观,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

3.3 加强城乡关联,促进城乡体育文化整合

体育文化整合又称“体育文化统合“,指各种体育文化因素或体育文化成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体育文化整体的过程。其实质是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对某种新体育文化、异体育文化因素的整合。在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抛弃某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体育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融进具有新质价值的新体育文化或异体育文化因素。可以说,体育文化整合是不同的体育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并最终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二元分割的封闭社会,体育文化整合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只有打破城乡壁垒,加强城乡关联,积极促进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体育文化与传统乡土文明为特征的农村体育文化之间,在冲突和竞争中进行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并最终实现体育文化整合,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行。

3.4 改革大众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引导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

如果说书籍和报纸是农业社会中体育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那么,毫无疑问,现代大众体育文化传播则是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体育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力量。我国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现状,造成了农村体育文化的断裂以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传媒市场化的今天,党和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播政策,构建一个更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传播体制,从而引导、规范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积极促进传媒在城乡之间普及和传播以政治文明、民主与科学、现代公民意识、法治和人权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为内涵的先进体育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城市体育文化向农村体育文化的辐射,使城乡体育文化在和谐、科学、健康的道路上得以交流和融合,最终加速中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3.5健全农村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建立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社会制度保障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关键还有赖于健全的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各地有关农村体育文化工作经验表明,“放任自流”或“救火队”式的应急管理均严重影响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举措就是设置体育文化专职管理岗位,保证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日常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基本都有镇体委(与文化事业单位合并后,形成上归文化站或中心管。实质上体委仍独立挂牌,单独开展工作),体委在镇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编制也在镇政府,这种机构使乡镇体育工作有镇政府直接领导、参与和支持,有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有较好的成效。农村体育文化的管理模式走体育与文化结合的路子也是切实可行的。大多数乡镇在没有独立的体育组织和专职体育干部的情况下,文化站站长担当起体育文化组织、领导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体育文化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又是农村机构改革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还应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社会团体,通过体育文化社团来进行农村体育文化的日常指导与辅助管理,走社会办体育文化的道路。我国现代社会的转型期是从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的,此后的20多年里,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精神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低谷,广大农民的弱势地位突显。从长远看,建立一个健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体育文化由弱变强的社保体系的新型农村体育文化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体育权利在新时期免受侵害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建立新型农村体育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尽快建立农村新型体育文化管理制度。以农民有地方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为原则,逐步提高广大农民追求丰富体育文化生活的愿望。(2)要尽快建立农村公共体育卫生应急体系和救助体系,提高农村应对突发公共体育卫生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健康。(3)要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好农民的体育问题。(4)要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救济体系,确保农民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权利。(5)实施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的区域体育文化协调战略,依托“大文化”产业,有步骤的地繁荣农村体育文化消费市场,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建立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具时代先进性的新农村体育“强”文化,发展中国农村体育文化的优势,加强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确立新农村体育文化以“强”补“弱”的新战略。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转型时期,农民体育问题始终是关键性问题。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新口号的提出,以及纪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和“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市(地)、县、到乡镇甚至村屯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农村体育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省市农村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山西的“千村万乡大运体育长廊”、安徽的“农村体育年”,都各具特色,吸引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但要清醒认识到,农村体育文化培养相对于城镇来说,还显得十分的薄弱。主要体现在:(1)懂现代体育文化业务,会经营体育文化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体育文化人才大多集中在乡村中小学校之中。(2)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投向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资金偏低,即使有投入,大多也是集中在乡镇、县城。(3)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很少,尤其是方便农村群众健身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更少。(4)农村经济差异,导致农民受体育教育的能力差异、以及体育文化素质差异,结果是农民对体育文化价值认识存在较大偏差,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据有关专家调查,同是农业户口的农民,只占农民总数20%左右的农村体育文化精英能经常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而占农村人口78%~85%的农业劳动者则很少经常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市场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充分表明国家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今年国家将安排资金9500万元,计划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惠及5.1亿农民。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呈现了公共财政的理性回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入要更多在体育文化宏观环境上,体育文化基础设施上进行供给。要在建的同时注意培养农民的维修意识与提供激励机制。要强化基层政府在维修中的责任意识。在投入建设中要考虑在预算资金中预先空出维修资金,保证维修的可能。要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文化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形成农民社区体育文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社区体育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为农民提供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统一认识,把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农民体育文化事业。所有的体育文化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在一些体育文化“贫困”乡村,应该把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场所,然后选择一些适宜农民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或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全面开展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只有把农村体育文化搞红火,才能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乡村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爱峰.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14-19.

[2] 曹军,于军,陈辉. 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 2006,42(6):8-12.

[3] 王水,熊晓正,金广江等. 论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06,26(1):31-36.

[4] 胡庆山,王健.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 体育科学,2006,26(10):21-26.

[5] 任保国,李建臣. 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 当代教育研究,2006,113-116.[LM]

作者:任保国 张宝荣

第3篇: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

摘 要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当中,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将从新农村的概况、新农村的建设、体育文化的概况以及农村与体育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新农村与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在了解新农村的概况以及体育文化的概况之后,才能够从多方面理清新农村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在建设新农村时构建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措施及重要性。

关键词 新农村 体育文化 社会发展

一、新农村的概况

随着国家的富强和繁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已经一洗过去的面貌,迎来了“新农村时代”。新农村包含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项缺一不可,正好符合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新农村”的范畴,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一)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包含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要素。新房舍是指如今的农村房屋已不再是以前的泥土房,而是精修砖房。新设施则是指现在的农村实行城镇化建设,一些基础设施逐步进入农村,大部分设施得到更新与升级。新环境则是与新设施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农村的环境不再是一套房一片土,而是房屋与房屋相连,土地与土地相连,不断城镇化,环境与传统农村环境大不相同。新农民则是指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是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副业,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新风尚则是指农民不再是受到偏见的职业,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会新风尚的建设。

(二)新农村的特征

新农村的特别之处在于“新”,“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在经济方面,新农村的经济是以农产品经济为支撑,如今的农产品经济已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的比较,完善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业科技水平都有所提高。因此,农民依靠着较高产量的农产品带来的收入过上了温饱及其水平以上的生活。在政治上,紧跟党的领导,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基层自治管理效果较好,农民生活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在文化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思想素质也得到提高,农民不再是文化欠缺的代表。在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处得更加和谐。

二、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济上,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在政治上,社会有许多优惠政策向新农村倾斜。在文化上,不仅注重艺术文化氛围的熏陶,而且也非常注重体育文化氛围的渲染。本文从社会层面和农村本身两个方面浅谈新农村的建设。

(一)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成分,社会要给予新农村建设足够的重视。在政策、经济、文化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在政策方面,社会要充分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给予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新农村多元化快速发展。在经济方面,社会要给予新农村建设充分的帮助,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率,使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处于有利位置。在文化方面,社会不能够忽略新农村的文化氛围建设,而是要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大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得在增长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精神财富的建设。所以在社会层面,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帮助是多方多面的。

(二)农村本身

从农村本身层面来说,社会是一个整体,不仅城镇要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要尽快提高。农村水平尽快提高发展,成为新农村,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农村本身来说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适合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如今的网络信息科技发达,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接受了专业技能文化教育的新农民。如果一个地区的主体知识水平上升,那么当地人民生活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文明,同时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最终达到一个高水平的生活状态。

三、体育文化概况

随着国家的富强与和谐,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身体素质也逐渐被重视。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当今时代,人们的身体素质是大众所关注的事物中的重中之重。身体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工作的完成程度,与社会发展直接挂钩,这就使得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体育文化内涵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由重视温饱逐渐转移到了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直接相关的就是体育,近几年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简单的健身器材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如小区楼下、公园,还有城镇的街道旁等等。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这种体育文化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也逐渐延伸了到了乡村。在乡村劳作的农民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劳作,还有在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跑步或使用健身基础设施来健身。新农村的农民在日常聊天时不再仅仅是谈论庄稼和劳作,还会一起讨论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更加强壮。俗话说:“身体素质是强国之本。”只有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民都重视体育,增强身体素质,才会给我国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二)體育文化建设

前文已经提到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今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在素质教育当中,德、智、体、美、劳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中体育教育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体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做好体育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从根本上保证国民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体育文化建设包含物质建设以及思想建设。在物质建设方面,体育文化建设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例如,在基础设施、体育馆、展览馆等方面的建设,以让大众沉浸在体育文化氛围当中,如此才能使民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文化的奇妙,从内心接受体育文化,并主动发展体育文化。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在社会上推行体育文化建设就已经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从思想建设方面来说,要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传达给民众,让大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内驱力是行动的最大的动力,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并宣传体育文化,才是建设体育文化最优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四、农村与体育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了新农村建设。我国在建设新农村时不仅在大力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也非常注重体育文化的建设。建设新农村不能够片面化,而要追求全面發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在新农村发展体育文化等策略。这里从农村体育文化内涵和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村与体育文化。

(一)农村体育文化内涵

农村体育文化在于要给农民树立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观念。从传统来说,农村没有可供锻炼的体育基础设施,再加上通常在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时候的农民将体育和劳作混为一谈,认为劳作当中所做出的动作就是体育锻炼,忽视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加强身体素质的本质。实际上农民在劳作时所做出的动作是超出身体负荷的,从长远来看,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劳作不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反而会给关节、腰肌、颈椎、肩部等部位造成负担,不符合人体正常的生长规律。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体育文化大力发展,给农民普及什么是体育,体育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让农民知道体育是帮助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使身体的各个部位抗压能力提高的好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劳作的效率,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健康,从而彻底将劳作等于体育锻炼这种错误思维从农民的观念中拔去。从传统来看,在农闲时农民大多悠闲在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并没有锻炼身体的想法。体育文化建设需要让农民知道体育锻炼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每一天都不可以松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农民可以在农闲时约上好友一起晨跑、晚跑或者科学规律使用健身基础设施来增强抵抗力,不断地锻炼自身的身体抗压能力。在将农民认为劳作等于体育锻炼的观念被拔除后,还要改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间断性的习惯,要让他们知道体育锻炼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还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在给广大新农村的农民普及了何为农村体育文化之后,就要着手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做出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在社会层面,社会可以筹资,然后在农村建设大量的健身基础设施以及开设农民活动中心,给农民提供一个健身的好去处,这是农民真正接触体育的基础。只有社会给农民接触体育的机会,农民才可以真正迈出体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除了社会筹资这个方法外,社会还可以在农村投放大量的体育文化宣传视频、宣讲会、传单资料等等,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接受,甚至走上体育文化建设这条道路。社会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使体育文化逐步渗透到新农村农民的生活当中,使他们将体育锻炼列为劳作之后的又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将体育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以从观念上、根本上使农民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农民自身层面,当农民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有益性,就会从根本上将体育锻炼纳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会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关的各种活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要农民将体育文化建设放在心上,落实体育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实际政策,就会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太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01):35-38.

[2]洪丽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01):52-56.

[3]郑艳芳,洪卫星,张巧莉.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9,8(04):118-121.

[4]尚志强.论体育文化传播对发展新农村体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4):25-26.

[5]张立元.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7(02):79-81.

[6]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4-18.

★课题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盐城市政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研究课题《广场舞对盐城市农村人群适应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1SKB65。

作者:肖宏亮 肖丽

第4篇: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论文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使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农村社会和谐的根本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只有社会保障完善了,农村的社会才能和谐,才能稳定。从农村保障体系的现状入手,揭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路径,为多方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和谐理念;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和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经济矛盾,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长期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占我国2/3左右人口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和加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范围,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使农村居民享有社会进步发展的好处,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1 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项目水平低、范围小、社会化程

度低

现实的情况,在现在的农村,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而它们能够覆盖的保障人口在农村是少数。据全国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云龙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仅为6000万人,而其中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仅仅只有1000万人。”而我国农民人数有9亿左右,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人口的7%左右。所以,农村大多数人仍无法从社会保障中受益。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只有依靠家庭单位养老。而农村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不高,很多老年农民丧失劳动力后,如果没有子女依靠来养老,老年农民们大多陷入生活的困顿中。如果生病,老年农民就会陷入“无钱医治”的绝望地步。

1.2 二元化经济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差别过大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不一致,存在很大的差别。近年来,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更多的是注重于城市居民。城市人口享有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等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且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大,覆盖人口数量多,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城市无业贫困人口等,基本都享有上述各项社会保障。而农村地区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孤寡五保户供养、军烈属供养、农村社会救助、合作医疗等方面,且只有少量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城市人口享受

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农村人口几乎不存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差距很大,形成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的格局。加上长期实行城乡壁垒政策,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劳动者收入水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很难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

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和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但都只是地方政府和各级机构自行制定、小范围实行的地方性政策,还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法律规则。且各地区的政策通常都只在各地小范围实行,还有可能因地方政府领导的调离造成政策的废止,农村社会保障实施和执行,缺乏法律支持。近几十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几近停滞。缺乏法律支持、立法滞后是其重要原因。

2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改进措施

2.1 按照统筹发展的原则,合理分配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责任,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同每个公民根据能力自主承担部分的义务。以养老为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才是最合适的养老方式。因此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去主要由国家和集体来包干,发展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在资金筹集上,农民除个人负担少部分之外,地方政府和中央应承担主要的费用,避免农民因经济条件无力参与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除了来自国家、集体、个人缴费,可以扩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分步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上的办法,逐步解决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而政府财力有限,极为有限的农村社保资金主要投入到农村极少数特殊群体,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问题。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以前一直由民政部门负责,1998年后农村社会保险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项目如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等还由民政部负责。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形成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格局。因此,我们提出在完善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施的,相对来说管理较为规范、专业的管理服务。通过建立新型组织机构、运行机构、监督机构,三权分离的运作模式,使农村社会保障的政权、财权、事权相分离,消除有关职能部门“多龙治水”的混乱局面。由原先的民政部门组织,由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有当地的政府来监督,互相制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只有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农村社会保障才能体制化和规范化。而现实的我

国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尚未形成法律体系,这就使得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实际操作中缺乏法律制度作为根据,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机制,随意性也比较大,非常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切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使新农保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使农村居民也能够和城市居民享受到一样的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于扩大国民经济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改善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的状况,转变农民老旧养老观念,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农村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农村活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农村安定有序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志斌.绿色和谐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

[

EB/OL

]http:///2009-05-07.

[3]朱院利.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法律保障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苏孜,王宁郎.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

研究,2006,(03)

[5]钟振强,宋丹兵.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J].甘肃农业,2008,(04)

[6]金融界网站[EB/OL]http://.2008-03-20.

[7]谢逢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8]杨新荣.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云梦学刊,2009,(5).

[9]陈俊.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想[J].创新,2009,(5).

第5篇: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 保障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一、我市农村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一段时期,我市部分农村治安状况令人担忧,偷盗抢劫等犯罪日益猖獗,农民普遍缺乏安全感,农村社会治安问题隐患颇多,任务繁重。

当前,农村偷盗抢劫多为团伙作案,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薄弱,不能及时出警制止偷抢行为,因此犯罪分子气焰嚣张。有的家中有人,盗贼照样明目张胆地开着车偷抢粮食、牲畜和其他贵重物品,甚至盗贼打伤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日,某县十几个村接连发生耕牛、山羊、生猪被盗案件,一时人人自危。少数周围群众为了免受损失,已不再养家畜。由于电力设施屡遭偷盗破坏,农民无法使用电力灌溉,只得使用成本更高的柴油机器。

目前,我市农村犯罪在犯罪类型上表现为盗窃、抢劫、诈骗等;在犯罪对象上分为牛、羊、猪、农用物资、农机具甚至农用水电设施;在作案方式上呈现团伙作案、流动作案;在作案工具上日趋专业化,不但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甚至直接用汽车盗运大宗赃物。

二、产生原因

(一)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与物质需要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

我市农村经济当前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大多数农民在摆脱贫困后,已不满足于温饱水平,看到部分致富群众享受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了强烈消费欲望,当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后,违法犯罪就成为极少数人寻求暴富的“捷径”。

(二)思想意识的转变与教育滞后的矛盾。市场经济在带来农村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部分农民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部分困难群众子女辍学,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村民大会基本不开,集体教育一片空白。

(三)农村治安机制不健全,刑事案件得不到及时侦破,农民的生命财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导致部分农村治安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农村的社会控制力减弱,社会不稳定,治安案件多发。

三、对策

(一)切实提高农民素质、用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法治理念教育全体农民,使其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二)促进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破除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小农意识和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励村民自我创造、自我发展、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诚实劳动发展家庭经济,增加家庭收入。

(三)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要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案件要发现一起破获一起,用高破案率震慑犯罪,弘正气、息民怨、平民心。

(四)建立长久有效的治安防范体系。

1、继续落实好警力下沉工作,充实一线派出所警力;

2、落实民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分片包干、一村一警、严格奖惩制度;

3、建立村级治安联防队,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4、广泛发动群众,对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人人喊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第6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高邮市龙虬镇 刘宏秀

我国是农村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中、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历史新时期要求发展农村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个转变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的要求,而且是对社会文化的进步的要求。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就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就从执政党的执政要求上明确了农村文化必须是先进的文化。在广大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二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支援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三、从五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快县、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大多数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加大投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要继续加大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力度,在某些方面006年、2007年12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的基础上,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

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四是要继续推进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和全面启动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争取用三年时间在大多数行政村建成文化室(农家书屋),并且力争完成所有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和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

五是要精心组织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结合农民艺术节、读书节、“三下乡”等活动,送戏下乡、送电影到村,积极引导市里的各种社会群众文化团体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到农村演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7篇:构建和谐社会依法化解农村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不容讳言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三农”问题仍然是困扰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很多又以涉农纠纷和案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如何依法化解农村矛盾,特别是涉农纠纷和案件,平抑农民之间的权利冲突,这对增强司法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平安农村,巩固加强党的执政

地位;对服务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矛盾凸现

在国际上,人们普遍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种种不和谐。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调整的过程,往往由一部分人利益的改善引起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就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

原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在美国耶鲁大学作了《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的演讲,他坦陈:中国的传统社会是非讼、厌讼的,但那是封建专制年代的情形,公民缺乏权利意识,政府也压制诉讼。而今天的中国人则似乎与美国人一样的“好讼”了。20多年来,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每年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只有50多万件,而20多年后的今天则上升到了500多万件,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未的10倍。可见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经济生活的活跃,民商事纠纷也相应增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民商事纠纷,很大部分就是涉农纠纷案件。

以我们南康市为例,2007年南康市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106件,与往年大致持平,说明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比较稳定。但受理的各类民商事案件1673件,比2002年1291件,增加382件,上升29.59%,而这些民商事纠纷案件中,涉农纠纷达953件,占当年民商事案纠纷56.96%。

除传统的劳务纠纷、相邻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略有下降外,其他涉农纠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是债权债务纠纷案件居首位。特别是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大量增加,2007年受理此类纠纷案件112件,占当年涉农案件的11.75%。

二是土地纠纷增多。农业向规模化、契约化发展,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岭、山坡、滩涂成了“寸土必争”的黄金之地。中央减免农业税后,农民开发性农业勃兴,土地、山林、果园、鱼塘、滩涂的占有、使用、收益、相邻纠纷增幅很大,2007年,受理此类案件107件,占当年涉农案件的11.23%。

三是传统婚姻家庭纠纷有所下降,但近年来,“打工青年”离婚案件居高不下。众多的打工青年为社会、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由于打工青年流动性大等原因,给婚姻家庭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2007年,受理此类案件83件,占涉农案件8.70%。

四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增幅很大。而且呈现出案件多,标的大的特点。

此外,还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以及毒害耕畜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此类案件往往由于农民缺乏维权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有的农民则采取极端报复手段来实现权利。如高安农民胡某在福建老板林某的砖厂打工,被搅泥机扎伤,法院判决林某赔偿胡某10多万元。到期后,胡某不申请执行,而是邀集亲友数人,绑架林的2个女儿,结果构成犯罪被判刑,成为《站在被告席上的受害人》,教训极为深刻。

二、权利冲突是农村矛盾纠纷核心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当前集中表现为各种权利冲突,当前的农村矛盾尽管纷繁复杂,但其规律和特点:

第一、现阶段农村矛盾纠纷反映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些矛盾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农村,讲三者利益,说到底是国家、集体给农民什么,农民为国家、集体负担什么。人民公社时期,负担的载体是生产队,农民吃的是“大锅饭”,农民负担的矛盾潜伏着。现在,农民个人是独立的负担载体,负担的轻与重,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不稳定。近年来,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党的农村政策。但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集体”,因为“集体”曾使农民大受“一平二调”之苦,现在加重农民负担,又往往出在花样百出的集资办“集体”的事上。因此,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

第二,领导干部是一系列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处于主导地位。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矛盾,都在农民群众与农村干部这一对矛盾上交汇。有些乡村干部,本质上是农民,带领群众致富,自己也要致富,如何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就不能不成为农村干群关系的“焦点”。如果乡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滥用职权,越权执法,作风上贪污腐败,就有可能影响干群关系,甚至造成群体性事件。

第三、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分散,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呈现多元化状态。农村的矛盾很多,引发的各种纠纷异常繁杂。少到几元、几十元的小额诉讼,多到上百万的“官司”;小到家庭邻里间宅基地争执,大到区域间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的纷争;分到个人打官司告

状,合到聚众越级上访等等。另外,农民收入提高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仍处于最低水平;农民素质提高了,但仍有很多文盲、法盲。加之,封建迷信、宗族势力与“黑黄毒赌”等丑恶现象的搅合,使得农村矛盾纵横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容易激化,形成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农村矛盾,大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三、构建多元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设想

有社会就有纷争,有纷争就要有相应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当前农村社会中,建立一个功能互补、程序衔接、能够满足农民多种需求的多元化解机制是当前依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发展方向。其合理性主要有:其一,多元化的农村矛盾纠纷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利益的调整、重分,规则的修正、重建,表现在农村的矛盾纠纷在内容、性质和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纠纷成因、纠纷类型和纠纷层次呈现多元化,这就要求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手段、方式的多样化。其二,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差异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就纠纷解决方式而言,无非有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诉讼代表国家司法权的行使,属于一种公共性的纠纷解决机制,是纠纷“法律”解决的典型形式。与诉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它更具正统性和权威性。但存在成本高、周期长、过于刚性化等制度上的功能障碍,诉讼并非纠纷解决的最佳方案。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尽管程序不如诉讼严谨、处理不如诉讼精确,但灵活、便捷的功能优势,更适合于特定社会关系、特定主体和特定纠纷的解决。其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纠纷解决方式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侧重权利实现的,往往从法定权利义务角度出发,力求选择诉讼实现权利最大化;而侧重效益考量的,往往从纠纷解决和实现正义的成本、效益出发,力求通过便捷、经济、协商的诉讼外方式解决纷争。只有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才能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主体解决纠纷的需求,使当事人有可能充分行使选择权,获得便利、经济和符合情理的纠纷解决途径。在我国,社会矛盾争讼有五大解决途径:协商,民间调解,申诉(行政调解),仲裁与诉讼。总体来看,在司法实践中,近年来我国诉讼调解工作得到了加强,这符合社会主体对司法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这是好的一面。但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仲裁则有弱化的趋势,因而产生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大量纠纷涌入法院,增加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大力加强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初步构想建立以人民法庭为骨干,以乡镇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为调解工作站、以村组调解员为工作联系点的“庭、站、点”调解工作网络,按照“小纠纷由村组调解员调处,即不出村;一般纠纷由乡镇调解工作站调处,即不出乡;大纠纷由人民法庭(人民法院)裁决调处”的原则,从而实现功能互补互动,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几点建议和对策。

当前农村矛盾凸现,除了要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外,笔者认为还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坚持积极疏导的方针。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加强疏导,就是对农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呼声要主动听取,对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主动解决,对于农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主动办理。尊重和保护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热情。要在农民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到荣之事多做,耻之事不为,不以荣小而不为,不以耻小而为之;同时倡导和谐家庭关系和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吹遍千家万户。

(二)落实司法为民举措。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对依法化解农村矛盾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执法指导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便民诉讼网络,充分发挥便民诉讼网络的作用,便利群众诉讼;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对他们的诉讼提供快捷高效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在审理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中,要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对立情结较强、涉及面较广的民商事案件,要多做调解工作,防止“官了民不了,案了事不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应当肯定,几年来,我市的普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普法形式过于单一,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要充分利用审判工作优势,采取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巡回审理、就地开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引导农民群众以合法的形式实现自己的权益。

(四)切实加强基层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化解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关口。要以村、街道和社区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构筑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组织为骨干的维护稳定工作网络,切实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尽量不把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解决在盟芽状态中。

(五)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农村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干群矛盾,干群矛盾说来说去主要有两条: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引起的矛盾;二是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激化的矛盾。有些乡村干部常用“土政策”,“土办法”强制群众执行。“土办法”外在表现是“蛮”,“土政策”外在表现是“粗”。实行依法治“官”,就要落实《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对村委会干部,要由农民直接选举。人民法院对“民告官”案件要依法敢判,严格执行。同是,要牢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古训,依法赋予和规范各级官员行使公权利的范围、途径、方式和程序,衡量好“官”、“民”权利,只有把“官”治好了,管住了,“民”才能顺心,才能服气,才能把农村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8篇:加强心理疏导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摘要] 本文主要谈加强对农民群众从众心理的疏导、应对农村突发性事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经济地位的变化,从众心理已经并将继续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情况和问题,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稳定农村社会和谐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从众心理农民和谐

[中图分类号]S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5-0009-01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前农村很多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与农民群众在此问题上的从众心理有直接的联系。基于农民的从众心理导致原本小范围突发事件迅速扩展、甚至恶化,最终演变成群体性的事件屡有发生,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破坏农村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农村社会生活和发展具有极大地危害性。

一、农民群众从众心理遇到突发事件时的状况及表现

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农民的总体力量还是很单薄,容易受到内部争斗及外来的伤害,造成利益矛盾引发冲突,在从众心理驱使下往往会发展为群体事件,其状况及主要表现是:1)由政策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取消或不兑现已公布的奖励政策,某些产品国家订购价格偏低。2)交易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收购农产品压价,残次农机具、假农药、假化肥卖给农民等。3)行政性伤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如:有些地方政府机构的少数干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巧取豪夺,大吃大喝,乱搞摊派,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4)在一些大型民俗活动中,容易引发宗族房股之间的矛盾冲突,继而发生群体事件。一些有过宗族械斗历史的村庄之间易发生因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矛盾纠纷引起的宗族械斗。5)因生产、生活琐事导致的家族成员之间或是家族和邻里之间的斗殴引起的突发事件。6)因新旧利益格局的变化,为争执各自利益而诉诸武力的突发事件。7)因意外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从众心理对农村突发事件的影响

农民的从众心理致使他们很容易参与突发事件之中,造成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干群之间的敌对、不信任、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导致新农村建设蓝图的目标阻力加重。

农民从众心理的实施使得突发事件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大了基层党委政府处理问题的难度。在农村,一些本来很小的事情,但由于双方当事人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加之大多数人都抱着只要事情一闹大,就会有人来解决的心理,从而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化、 越来越难办。

农民从众心理的实施往往使得基层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造成突发事件。如,农村的村民选举工作,农民在不满意候选人的情况下会采取不到会场投票的举动,使选举工作程序进行不下去,等等。

三、农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心理学来讲,从众心理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从众的刺激对象行为表现;个体因素的影响,如个体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目前,造成农民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基层领导工作不到位,遇事态度生硬。地方党委政府对农民群众重大利益矛盾冲突心理疏导及应急措施存在不足,导致农民群众结帮结伙、明里暗里、明软暗硬地和政府作对。许多时候政府官员缺乏对农民群众人文关怀意识,认为只要对农民讲政策讲规定他们就会听从,必须听从,不需做什么多余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民群众的态度生硬、粗暴,使群众产生逆反情绪,以致造成集体抗命的恶劣局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如前所述),农民有时抗争,有时明知抗不过就采取消极的应付,比如,在辛苦种粮后收购价格远远包不住种粮成本时便大面积放弃种粮而改种其他作物,使当地完不成收购计划等等。再比如,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征地款不能及时到位、拆迁费被农民追着要,甚至没有新的居住场所,影响到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为此,屡屡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2.盲从性。农民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和文化修养不高导致其易受他人的指使操纵挑唆而实施从众

从众心理的产生与个体因素有直接的联系。它包括个体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知识经验多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信心,智力比较高的人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智力低的人则容易从众。从农民的性格可以看出,农民群众大多纯朴善良、勤劳坚韧,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信息传递媒介非常有限,边远山区更加闭塞,加上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往往受到歧视,造成农民群体落后保守、自信心不足,缺乏决断能力,容易失去自己的主见,还常常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而人云亦云的随大流。因此,当受到别人指使、挑唆时,毫无原则地认为应该和别人的行为、态度与意见相一致,即从众心理产生。

四、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预防农村突发事件发生的对策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采取稳妥可行的处置和防范对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提高认识,结合农村现状与时俱进,正确看待农民,高度重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农民从众心理对农村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

2.关注民生,关注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农民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

农民群众把基层干部看作自己的父母官,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地方党委政府应珍惜农民群众的信任,把农村工作做好,把群众工作做好,在农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及自身的良好形象。

3.创建能够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制度。

树立信访亲民作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与化解能力,防患于未然,以理服人,依法处置,掌握主动,因势利导,选准时机,果断处置。

参考文献

[1]杨俊辉.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李立. 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3]何琪. 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心理疏导[J]. 育,2008,02:56-57.

中国职工教

第9篇: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关键;和谐文化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又能促进和谐的文化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社会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不能忽视农村社会的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是要达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状态,从而实现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就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冀州市文化馆 王东梅

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撑,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重

要尺度。离开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势必成为纸上谈兵,一句空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将和谐文化的技术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用新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观念,推动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引导农民在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实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二、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用和谐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胡总书记提出:“社会要和谐,文化是灵魂”,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可为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和发展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同时对于协调种利益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科学文明乡风及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

2、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共同理想教育、坚持不懈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前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3、和谐新农村需要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凝聚力量。新农村是农民的家园,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举措鼓舞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安定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打牢思想基础,化解消极因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家园,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和谐新农村是中国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农村的和谐,二是城市的和谐,三是城乡之间的和谐互动。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均在农村,而农村不和谐的根本正是文化的不和谐。正如梁淑溟先生所认识的那样: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的问题,那么在乡村就是农村文化失调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

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5、新农村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农村文化的和谐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完善、充分和全面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贡献。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两者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打造新农村特色文化,创造魅力新农村,折射和谐社会的发展

1、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之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天分来自于农村,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鼓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最重要,一定要让这些“乡土艺术家”在发展农村文化方面成为“领头雁”,实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格局,把农村的“特色文化户”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力把手,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具体来讲,一是要从各乡镇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各种行之

有效的方法挖掘、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搞好搞活“特色文化户”,通过开展活动,比如展演、才艺大赛、擂鼓赛等推动特色文化户的发展。二是千方百计鼓励农村文化能人、艺人、热心人,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做用。

2、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首先要建设和谐村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发挥文化娱乐的娱乐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文化娱乐的教化功能,积极指导农村开展各种有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群众荣辱观,消除农村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促进乡风文明,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倡导树立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防止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价值认同错乱和道德上困惑与迷惘等畸形社会心理问题。如今的农村紧随当前新形势,在党和政府的号召、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愈发蓬勃起来,“文明生态村”、“小康村”、“和谐家庭”、“先进农民代表”等荣誉称号,鼓舞了农民建设新型农村的斗志,于是“休闲广场”、“农村文化俱乐部”、“戏迷票友社”、“手工秀坊”、“秧歌队”等代表农村特色文化的文化建设悄然兴起。特别是农闲时期,人们不再聚首打麻将、赌博;不再迷信一些邪门歪教;东家扯西家唠、张家长李家短,而是请来专业的农业技师开展科技讲座,改进农业生产思路、办法,并通过编成顺口溜、快板的形式牢记在心。每逢重大节日,农村更是一派欣欣向荣、文明向

上、欢歌笑语的和谐气氛,充分体现了新农村特有的魅力,从而也折射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搞好新农村文化,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基层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性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步发展。

1、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立一批业余文艺骨干队伍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文艺骨干的辅导和培训,扩大基层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带动全面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一大批群众文化骨干和文艺演出队伍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假日广场文化活动和主题活动,全面实施“走进新农村”送

文化“常下乡”等系列活动,编排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当然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还要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送演出、送戏、送书,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2、创新机制,迎合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让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的需求,基层文化馆要以奉献给农民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滋养农村这块沃土为目的,根据村落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经济条件等,运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和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以乡镇为重点,抓住村这个关键,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抓住农户这个细胞,在入户到人上下功夫;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把“如何面对新型农民在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中得到求知教育?如何用长效机制迎合农民心理,谋求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作为亟待解决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新课题,从而开创新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和谐,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新农村文化的推动型,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经济上去了,文化下去了”的农村不是新农村,“富了口袋,

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体,从一定程度上说,其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和成败。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农民群众的内在素质,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要不断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实施农民科技培训绿色通道工程,解决好农民“有处学、愿意学、学得起、有人教”的问题。利用社会力量、扶贫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大力促进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群众思想阵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段胡锦涛书记的讲话充分证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也是难点,改善农村文化的不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进而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文化氛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祥和氛围,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因素,以共同目标为价值追求,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共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联系方式:冀州市文化馆 王东梅

邮编:053200 电话:15930396088

上一篇:最美家庭事迹下一篇:组织工作创新调研报告